Workflow
能耗双控
icon
搜索文档
硅铁篇:2011-2015年熊市周期与当前周期的比较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7-07 2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11 - 2015年与当前周期,全球经济疲软、产能过剩背景下硅铁供需和价格受影响 ,当前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价格呈下行趋势,需求端对价格影响更持久显著 [3][23][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经济与供需情况 - 2011 - 2015年全球金融危机余波影响,中国GDP增速从2011年的18.2%降至2015年的7.1%,供给侧改革后期推动硅铁需求复苏 ;2020年至今受疫情冲击,钢铁需求先降后呈V型反弹,支撑硅铁需求但拉动有限 [3] - 2011 - 2024年全国硅铁产能由650万吨增长至1102.4万吨,产能扩张近70%,青海、宁夏、陕西等地产能翻倍,陕西从2011年的21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82万吨 [11] - 硅铁平均产能利用率自2023年未超过62%,仅内蒙维稳至一定高位,年产量趋稳于550万吨上下,内蒙、宁夏市场份额相对较大 [13] 价格趋势与政策影响 - 受产能过剩主导,需求拉动受限,硅铁价格在2013 - 2015年和2022 - 2024年快速下跌 ;2016年供给侧改革和2021年能耗双控政策对盘面有显著抬升作用 [8] - 2011年铁合金淘汰产能212.7万吨,2014年淘汰234.3万吨,2016年供给侧改革使钢铁行业落后产能出清,需求走弱 [16] - 2021年能耗双控影响下,主产地开启限电限产政策,内蒙对部分矿热炉施行产能退出政策,其他省份为完成指标跟进,价格因供应预期紧缩上涨 [17] 市场现状与核心矛盾 - 2021年硅铁行业受能耗双控影响市场波动,但产业端减产有限,供给高位 ;与2013年相比,产能扩张近70%,需求疲软,供需矛盾突出,价格下行 [23] - 核心矛盾包括产能结构性过剩、能耗双控缓冲效应、利润与政策博弈 [23] 价格走势与影响因素 - 截至2025年7月,产能过剩未解,黑色行业震荡偏弱,原料成本下移,硅铁价格重心持续下移,电费和兰炭价格变动是短期驱动因素 [24] - 新能源发电和政府补贴使北方主产地电价重心下行,兰炭价格随煤炭价格震荡下移,硅铁生产成本重心下移,价格持续下探,产量收紧,新增产能投放暂缓 [25] 需求端对价格的影响 - 2011 - 2015年和2021年至今,铁合金价格走势相似,供应过剩、需求端疲软主导价格下行,需求端对价格长期影响更显著持久,需求萎缩下不整合产业价格将走低 [26]
供给侧改革关键节点与煤炭、钢铁期货价格波动时间线
格林期货· 2025-07-03 15: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1 - 2023年能耗双控政策深化,煤炭、有色供给受限,PPI回升,工业景气度改善 [2] - 2016 - 2024年期间,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动钢铁、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包括设定去产能量化目标、提出“双碳”目标、设定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等 [2] - 2017 - 2018年产能出清完成,钢铁、煤炭产能利用率回升至合理水平,行业盈利恢复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供给侧改革关键节点 - 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十一次会议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 - 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细化“三去一降一补”任务 [2] - 2016年2月,《关于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的意见》设定钢铁、煤炭去产能量化目标,行政与市场手段结合 [2] - 2020年7月起,疫情致大宗商品供需复苏 [2] - 2020年9月,“双碳”目标提出,改革重心转向控能耗、绿色化 [2] - 2022年2月,俄乌冲突加剧能源危机 [2] - 2022年3月,美国宣布释放1.8亿桶原油储备 [2] - 202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设定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2.5%) [2] - 2024年5月,《节能减排行动方案》,分行业设定能效门槛,倒逼落后产能退出 [2] 行业发展情况 - 2021 - 2023年,能耗双控政策深化,煤炭、有色供给受限,PPI回升,工业景气度改善 [2] - 2017 - 2018年,产能出清完成,钢铁、煤炭产能利用率回升至合理水平,行业盈利恢复 [2]
“十四五”减碳改写能源转型逻辑,下一个五年怎样全面转型?|“十四五”规划收官
第一财经· 2025-06-30 12:00
能源转型与政策变化 - 中国"十四五"期间能源转型核心逻辑是深度嵌入二氧化碳减排,重塑产业链结构,体现应对气候变化与抢抓产业变革机遇的双重需求 [1] - "十四五"规划设定单位GDP能耗降低13.5%、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的目标,前四年能耗强度累计降低11.6%,煤炭消费占比下降3.7个百分点 [3][4] - 政策转向从能耗双控(能源消费强度/总量)向碳排放双控(碳排放强度/总量)全面转型,突出非化石能源豁免权,2022年后进入全国落地阶段 [5][6] 新能源发展现状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024年达19.7%(同比+1.8ppt),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接近40%,提前完成2025年目标 [7] - 风电光伏装机2024年7月达12.06亿千瓦,超煤电规模并提前6年实现2030年目标,预计2025年新增2.8亿千瓦装机 [7][8] - 新能源消纳成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关键,需统筹外送与就近消纳、电网与调节能力建设,推动市场化交易机制 [9][10] 系统安全与技术挑战 - 新能源波动性导致电网需预留火电/储能调节资源,推高系统成本,需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如电力市场化和虚拟电厂等新业态 [8][9] - 极端气候事件频发(高热无风、极寒冰冻)影响风光出力预测,需将气候适应性纳入电力规划体系,调整传统确定性优化方法 [12][13] - 煤电短期仍是重要调峰补充,但建议转向电网侧储能配置以提高效率,类比高铁建设的社会效益逻辑 [11][12] "十五五"发展展望 - 2030年碳达峰目标要求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25%,但每提升1%的难度随基数扩大而增加,需突破电网冗余度限制 [11][12] - 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兴产业电力需求攀升,暴露供给缺口,需平衡新兴需求与减排目标 [11] - "碳冲锋"风险可控,因"两高"项目受严格管控,清洁能源扩大趋势不可逆 [14][15]
新锦动力:未来将探索更多融资渠道 海外市场战略布局已见成效
证券时报网· 2025-05-28 18:57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构建"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工程服务"全产业链体系,形成以高端装备制造为核心、能源及能源服务业务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 [1] - 装备产品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天然气液化、绿色能源、绿色发电及储能等领域 [1] - 合成氨装置是公司拳头产品,支持产品矩阵持续升级,助力LNG、PDH、MTO等应用领域市场布局 [1] - 已成功承接天然气压缩机组检修项目,在天然气长输管线领域确立竞争优势 [1] - 未来将聚焦细分领域技术攻坚,重点布局绿氢氨一体化、压缩气体储能等新能源领域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52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06万元,实现扭负为正 [2] - 2024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71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主要因实现债务重组收益7849万元 [2] - 截至一季度末在手订单金额约为16.81亿元 [2] - 债务结构得到优化,逾期债务规模进一步下降 [2] - 造血能力逐步提高,经营性现金流逐步提升,正在积极寻求多种融资方式 [2] 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构建"一核三翼"产能布局:以锦州主厂为技术中枢,布局石家庄、廊坊、成都三大专业配套基地 [3] - 加速推进全球化运营体系建设,深化拓展中亚、中东、东非、北非、中美洲等新兴市场 [3] - 2023年签约日产3000吨(约合年产100万吨)合成氨装置压缩机组,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3] - 2024年与同一客户达成备品备件服务合作 [3] - 承接中哈天然气管道维修项目,进入天然气长输管线领域 [3] - 通过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供应商认证,跻身国际高端能源装备供应链体系 [3] 油田业务与政策影响 - 拥有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南部总面积达17300英亩的三个油田区块的勘探作业和开采权益 [4] - 重点加强油田勘探,升级精细化开发,通过新井钻探、激活老井产能等措施提升产量 [4] - 国家"绿色制造""双碳目标"和"能耗双控"政策为公司装备类产品的绿色化发展带来广阔空间 [4] 技术优势与国产化进程 - 利用技术优势进军乙烯装置设备国产化领域,完成50万吨乙烯三机压缩机的性能试验并实现交付使用 [5] - 2025年初中标福建海辰化学40万吨己二腈及原料配套项目合成氨压缩机 [5] - 该项目建成后将推动我国高端化工材料的国产化进程迈上新台阶 [5] - 持续优化产品体系和产品性能,为客户提供节能高效的高质量产品 [5]
新锦动力(300157) - 300157新锦动力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0
2025-05-20 20:05
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339.97%,扭负为正,主要因订单增加使预收款增加 [2] - 2024年度公司综合毛利率达到25.11%,较上年同期增加4.60个百分点,得益于提升高附加值业务比重和有效成本管控 [3] - 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84.47%,主要因实现债务重组收益7,849万元,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减少961万元,同比下降65.72% [4] - 2024年公司油气开采与销售实现营业收入6,229.45万元,较同期增长4.83% [6] 政策影响 - 国家“绿色制造”“双碳目标”和“能耗双控”等政策驱动下,能源化工企业设备绿色节能改造为公司装备类产品绿色化发展带来广阔空间,公司在设备更新、节能减排中有优先合作机会 [3] 业务布局与进展 高端装备制造 - 进军乙烯装置设备国产化领域,完成50万吨乙烯三机压缩机性能试验并交付使用;2025年初中标福建海辰化学40万吨己二腈及原料配套项目合成氨压缩机 [3] 绿色能源 - 率先布局氢基能源及前沿储能技术,2023年向远景能源项目提供绿氢转化绿氨合成气压缩机组,2024年为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项目提供核心装备、交付循环氢压缩机组 [5] 海外油田 - 拥有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三个油田区块勘探作业和开采权益,已落地业务整合与管理团队搭建,加强勘探与精细化开发提升产量 [6] 海外市场 - 紧跟“一带一路”倡议,布局中东、中亚等新兴市场,2023年签约日产3,000吨合成氨装置压缩机组,2024年达成备品备件服务合作,承接AGP天然气压缩机组检修维修项目,通过ADNOC供应商认证 [7] 激励计划与市值管理 激励计划 - 2024年办理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类限制性股票第一个解除限售期可解除股份上市流通事宜,9月25日上市流通,该计划绑定公司与核心团队利益 [6] 市值管理 - 坚持高端装备制造主方向提升盈利,多维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注重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交流,运用股权激励、大股东增持等措施,制定《市值管理制度》 [6]
专家为行业节能降碳标出发力点
中国化工报· 2025-05-06 16:40
行业政策转变 - "十五五"时期石化行业节能降碳工作主旋律将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 [1] - 碳排放双控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重要举措 [1] - 石化行业基本面持续向好 大型项目集中上马期接近尾声 主要化工原料自给率渐趋合理 [1] 节能降碳实施路径 - 行业需重点关注电氢协同、原燃料双替代等发展方向 [1] - 石化行业能耗占全社会总量20% 节能对减碳贡献显著 [1] - "两新"行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契机 [1] - 电气化替代需应对用电负荷跃升、供配电架构重组等挑战 可通过优化系统结构和谐波治理解决 [2] 技术创新与设备更新 - 设备更新需运用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实现实时量化决策 降低综合成本 [2] - 碳市场建设是推进碳减排的重要机制 CCER市场重启后发展态势向好 [2] - 石化行业可开发负碳技术CCER方法学 参与交易推动绿色技术创新 [2] 标准体系建设 - 行业正加快制定节能、节水、碳排放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3] - "双碳"标准体系日益完善 鼓励有条件企业参与标准制定 [3]
【海通期货】黑色金属专题报告:关于粗钢减产消息反复的一点看法
对冲研投· 2025-03-26 20:07
粗钢减产相关消息及盘面表现回顾 - 2月26日市场传闻2025年压减5000万吨粗钢产量,相当于以2024年10.05亿吨为基准缩减5%,远超2015年及2021-2022年降幅,当日钢铁股及黑色商品期货大幅上涨 [3] - 3月3日唐山启动两会期间空气质量强化管控,要求独立球团、热轧企业停产,钢铁企业焖炉停产减排比例初步定30%,铁矿石及焦炭价格受挫 [3] - 3月6日中钢协驳斥"四省分项减产目标"传闻,铁矿石盘面结束七连阴 [4] - 3月13日国家发改委明确2025年持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推动钢铁产业减量重组 [4] - 3月20日中信特钢透露行业正筹划建立落后产能退出补偿基金 [4] - 3月24日新疆四家钢企联合声明每日减产10%,对应全年缩减129万吨(占全国产量1.28%),螺纹钢期货当日减仓8.9万手 [5] - 3月25日网传江苏、山东将分别减产1400万吨和400万吨,若叠加新疆减产则已确定1930万吨减量,接近2022年压减幅度 [5][7] 区域减产历史数据及影响分析 - 中国前五大钢铁生产省(河北、江苏、山东、辽宁、山西)2024年产量占全国52%,前十大省份占比71.29%,新疆仅占1.28% [6] - 若江苏减产1400万吨(11.75%)、山东减产400万吨,按历史比例河北需减产2000-3400万吨,则全国减量可达3930万吨(3.9%),创1982年以来最大年度降幅 [7] - 2021年粗钢减产3200万吨(3%)为政策影响最突出年份,唐山限产30%-50%及能耗双控导致多省份限电 [10] - 2024年粗钢产量已从2020年10.65亿吨降至10.05亿吨,进一步压缩难度边际增加 [12] 当前行业供需及利润状况 - 钢企盈利率保持53.25%稳定水平,华东螺纹钢即期高炉利润约200元/吨,热卷利润205元/吨,处于近三年较好区间 [13] - 房地产政策宽松背景下需求未达悲观程度,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改善,建筑领域需求预期具备韧性 [13] - 当前库存同比降幅显著但去库斜率季节性偏弱,螺纹钢和热卷总库存压力边际显现 [15] - 铁水复产周期对原料价格仍有支撑,出口订单不确定性及国内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改善形成多空博弈 [14]
万丰股份:万丰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05-04 19:38
公司概况 - 公司全称为浙江万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1月4日,注册资本10000万元[28][89] - 控股股东为宁波御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俞杏英和俞啸天发行后仍绝对控股[12][83] - 主要从事分散染料及其滤饼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以中高端为主[33] 财务数据 - 2020 - 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1,642.43、56,366.48、54,517.85万元,净利润分别为8,797.88、7,615.77、6,840.54万元[52] - 2020 - 2022年资产负债率(母公司)分别为39.03%、38.14%、33.4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9.92%、15.01%、12.47%[53] - 报告期各期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3.63%、30.89%和27.36%[19] - 报告期内生产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占比均超65%,2022年原材料平均价格上涨10%,主营业务毛利率将下降5.01个百分点[21] - 2023年1 - 3月预计营业收入13,327.35 - 14,124.35万元,较2022年1 - 3月变动0.66%至6.70%[56] - 2023年1 - 3月预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4.86 - 1,668.33万元,较2022年1 - 3月变动1.85%至9.28%[56] 发行情况 - 2023年4月26日发行3338万股A股,每股发行价格14.58元,发行后总股本13338万股[6] - 发行市盈率30.23倍,发行前每股净资产5.72元,发行前每股收益0.64元[31] - 发行后每股净资产7.44元,发行后每股收益0.48元,发行市净率1.96倍[31] - 募集资金总额48668.04万元,净额42058.99万元[32] 子公司情况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有4家全资子公司和1家控股子公司[189] - 宁波金御丰贸易2022年末总资产717.90万元,净资产588.58万元,营业收入314.22万元,净利润7.65万元[178] - 上海柯奥隆国际贸易2022年末总资产434.41万元,净资产287.07万元,营业收入66.03万元,净利润 - 58.76万元[179] - 浙江中万进出口贸易2022年末总资产1,031.97万元,净资产170.51万元,营业收入2,233.94万元,净利润196.26万元[180] 未来展望 - 未来专注中高端分散染料细分领域,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61] - 募集资金拟用于年产1万吨分散染料技改提升项目等,投资总额55,000.00万元,使用募集资金投资金额54,800.00万元[60] 风险提示 - 染料行业龙头企业加大投入,若公司技术、产品不能及时更新、提升,将面临更激烈竞争[22][65]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4.17%、4.01%、3.53%,面临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等风险[53][81] - 报告期内境外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27.67%、30.66%和28.08%,人民币升值3%将影响利润总额[80]
万丰股份:万丰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招股意向书
2023-04-17 19:23
发行信息 - 发行股票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数不超过3338万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25%,每股面值1元[6] - 预计2023年4月26日发行,拟上市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3338万股[6] - 保荐人(主承销商)为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股意向书签署于2023年4月18日[6] 业绩数据 - 报告期2020 - 2022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3.63%、30.89%和27.36%,呈下滑趋势[19]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分别为51,642.43万元、56,366.48万元和54,517.85万元[20] - 报告期内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8,736.95万元、7,505.25万元和6,762.04万元,持续下降[20] - 报告期内生产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占比均超65%,2022年原材料涨10%,毛利率降5.01个百分点[21] - 报告期内环保治理费用分别为3385.95万元、3273.25万元和3194.66万元,占营业成本比例分别为9.75%、8.29%和7.97%[23]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54,517.85万元,净利润6,840.54万元,年末资产总额85,770.85万元,资产负债率(母公司)33.45%[53][54] - 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53%[55] - 预计2023年1 - 3月营业收入同比变动0.66%至6.70%,归母净利润同比变动1.85%至9.28%[58] 行业地位 - 2019 - 2021年公司在全国分散染料行业排名中均位列前十名[42][48] 产品认证 - 截至2023年3月末公司有110项产品获得Bluesign认证[34] 未来展望 - 未来公司将专注中高端分散染料细分领域,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62] 募集资金 - 募集资金拟用于年产1万吨分散染料技改提升等项目,总额55,000.00万元[61] 子公司情况 - 宁波金御丰贸易等5家子公司2022年有不同经营数据,如金御丰净利润7.65万元[178][179] 股权变更 - 2017 - 2019年公司多次股权变更,涉及御丰投资、香港永通等[105][121][128]
浙江万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3-15 20:54
业绩相关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7283.46万元、51642.43万元、56366.48万元和28409.05万元,净利润持续下降[22] - 2022年度营业收入54495.66万元,净利润6835.39万元[54] - 2022年末资产总额85764.82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80%[59] - 2022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170.33万元,同比增加51.36%[59][60] - 2023年1 - 3月预计营业收入13327.35 - 14124.35万元,变动比例0.66% - 6.70%[62] - 2023年1 - 3月预计归母净利润1554.86 - 1668.33万元,变动比例1.85% - 9.28%[62] 财务指标 - 报告期各期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3.47%、33.63%、30.89%和28.98%,呈持续下滑趋势[21] - 报告期内生产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占比均超过65%[24]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26626.88万元、26417.85万元、30773.81万元和29474.53万元[80]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3861.05万元、14200.69万元、14570.75万元和17757.43万元[81] - 报告期内,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的所得税优惠分别为1277.56万元、826.14万元、685.45万元和254.36万元[83] - 报告期内,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17738.13万元、14118.98万元、17036.34万元和8750.43万元[84] 公司运营 - 公司主要从事分散染料及其滤饼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以中高端分散染料为主[35] - 公司采购采取“以产定购”和“库存采购”结合模式,生产实行“以销定产”和“适量备货”结合模式,部分中间体委外加工[36][39] - 公司产品销售为“买断式”,客户分生产型和贸易型,市场分境内外且以境内为主[40][42] 未来展望 - 募集资金拟用于年产1万吨分散染料技改提升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合计54800万元[65] - 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新增折旧3064.00万元,较2021年度发行人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增长169.05%[91] 股权结构 - 本次发行前,公司实际控制人俞杏英和俞啸天合计控制公司83.30%的股份[88] - 2017 - 2019年公司发生多次股权变更,涉及御丰投资、香港永通、俞杏英等[102][118][122] 子公司情况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有5家控股子公司,无参股公司[180] - 2022年上半年各子公司有不同的资产、营收和利润情况[181][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