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智改数转”再提速,百度智能云发布千帆慧金金融大模型
环球网· 2025-06-06 16:09
央企合作与行业覆盖 - 目前已有65%的央企选择与百度智能云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探索AI创新 [1] - 百度智能云正式发布千帆慧金金融大模型,并推出覆盖能源、交通、汽车、医疗、环境等领域的精选行业场景智能体家族 [1] - 百度智能云依托千帆大模型平台,面向企业用户推出覆盖金融、电力、交通、环保、医疗等多个行业的"场景智能体"解决方案 [1] 金融大模型技术突破 - 千帆慧金金融大模型在充分吸收海量金融语料基础上,通过构建金融专用数据生成体系,优化推理与知识增强算法,形成兼具知识广度与逻辑深度的模型能力 [2] - 已推出千帆慧金金融知识增强大模型和千帆慧金金融推理增强大模型,提供8B和70B两个版本,支持最长32K上下文输入 [2] - 百亿级参数版本在多个任务中已超越通用千亿级模型 [2] - 该模型能更精准识别业务流程关键要素,完整列出贷款资料清单、梳理操作步骤、强化风险提示,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水平与风控能力 [2] 基础设施投入与成果 - 昆仑芯P800已实现大规模商用 [2] - 今年成功点亮昆仑芯三代万卡及三万卡集群,并与国家电网、招商银行、长安汽车等单位联合开展算力合作 [2] - 百度百舸平台实现对多种国产芯片的高效调度与兼容,在3万卡大集群中实现训练时长利用率超过95% [3] 发展战略与愿景 - 大模型赋能产业是一场长期接力,公司将坚定投入打造更先进、高效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4] - 目标服务更多中国企业,加快推动大模型产业化发展,释放更多场景价值 [4]
中材科技:新材料领跑先锋,高端卡位有望迎估值重塑-20250606
天风证券· 2025-06-06 15: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建筑材料/玻璃玻纤,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材科技处于新材料产业化初期,在低介电/低膨胀电子布、高压储氢气瓶等领域技术突破,有强劲发展潜力,未来估值将由传统周期品向新材料板块切换,有望重塑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材科技:新材料领跑先锋,业绩有望驶入快车道 - 截止2024年底,旗下有9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另有参股子公司 [14] - 主业为玻纤/叶片/锂膜,24年各经营主体贡献归母净利润不同,另有部分子公司主营其他业务并贡献一定利润 [17] 低介电/低膨胀玻纤布:高端卡位,布局价值高地 - 高性能特种玻纤布发展前景优,包括低介电电子布和低膨胀电子布,下游应用于通信基础设施和半导体封装领域,全球供应商以日企、中国台企和部分中国大陆企业为主 [3][20] - 低介电玻纤布能减少信号传输能量损失,预计下游应用于高频高速覆铜板、印刷电路板、AI服务器和交换机等领域,25年一季度产业链核心厂商业绩边际变化验证其需求高速增长,公司有多条低介电玻纤产线,产能将进一步提升 [22] - 低膨胀电子布终端用于高端手机等芯片封装载板,公司开发的低膨胀玻璃纤维有低气泡、低膨胀系数等特点,提高了基板可靠性 [31] - 预计25 - 27年特种玻纤布收入分别为8.5/16.6/24.5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1.8/4.9/8.2亿元,26/27年同比分别+173%/+67% [1][37] 氢气瓶:高压氢气"装甲堡垒",氢能产业化浪潮驱动发展 - 公司气瓶业务前景优,氢气瓶主要运营主体为苏州有限,拥有五大制造基地,综合气瓶年产能超百万只,2023年掌握70MPa - IV型储氢气瓶关键技术并具备自动化批量生产能力 [40] - 产品特性上,Ⅰ型和Ⅱ型为固定式储氢瓶,Ⅲ型和Ⅳ型为车载式储氢瓶,未来Ⅴ型向无内胆纤维全缠绕方向开发,国内目前以35MPa储氢瓶为主,未来70MPa用量将增加 [41] - 24年公司储氢气瓶销量1.2万只,市占率第一,70MPa III型140L大容积储氢瓶装备我国首款氢动力列车,70MPa IV型储氢瓶生产线量产,预计25 - 27年公司氢气瓶收入分别达3.6/6.9/13.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0.7/1.5亿元,同比分别+82%/+113%/+106% [6][46] 高技术壁垒驱动,主业结构性优化 - 叶片业务在海风赛道有优势,24年风电叶片销量增长,全球市占率第一,但行业价格竞争和原材料成本波动使毛利率承压 [50] - 隔膜业务建成芳纶示范线,超薄5μm基膜量产,24年隔膜销量和涂覆产品销量占比提升,但行业产能过剩和研发投入增加导致增收不增利 [50] - 过滤材料行业发展相对稳定,到2030年CAGR预计在3% - 6%之间 [51] 长坡厚雪,估值重塑 - 采用分部估值法,新材料板块选取宏和科技、Nittobo作为可比公司,给予26年25XPE,预计25 - 27年新材料板块利润约2/6/10亿元,对应26年市值150亿元附近 [2][56] - 主业选取中国巨石等作为可比公司,给予26年16XPE,预计未来三年主业利润14 - 16亿元,对应26年主业分部市值240亿元附近,综合看公司26年合理市值在390亿元附近 [2][56]
专用设备行业点评报告:锂电设备公司充分计提减值,国内外扩产、固态电池产业化有望充分释放业绩
东吴证券· 2025-06-06 15: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专用设备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锂电设备板块触底反弹,重点推荐锂电设备龙头【先导智能】,绑定海外一线电池厂的后段设备龙头【杭可科技】;建议关注激光焊接龙头【联赢激光】,平台化电池设备商【利元亨】,模组/PACK 龙头【先惠技术】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内锂电玩家重回扩产周期,海外玩家高质量订单加速放量 - 宁德时代港股 IPO 募集 353 亿港元,约 90%(276 亿港元)投向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建设,规划总产能 72GWh,达产后配套欧洲车企服务欧洲市场,先导智能作为战略合作伙有望受益 [5] - 先导智能海外客户拓展稳步推进,订单加速放量,欧洲获大众等整车厂订单,北美获 ABF 订单,东亚地区车企及能源巨头有望扩产,海外客户高毛利、发货前付款比例高、现金流好,随着海外业务占比提升,先导智能综合毛利率和现金流有望改善 [5] 锂电设备行业充分计提减值,风险充分释放 - 2023 - 2024 年锂电设备行业合计计提减值准备 57 亿元,包括信用减值 33 亿元、存货跌价准备约 24 亿元,行业龙头先导智能期间合计计提 28 亿元,减值风险已充分释放 [5] - 后续随着下游恢复扩产,应收账款有望加速收回,2025Q1 先导智能单季已冲回 1 亿元信用减值 [5]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设备商强者恒强 -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主流方向,国内外新老玩家加速布局,比亚迪将在 2027 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 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 [5] - 固态电池设备和传统液态电池差别主要在前道干法电极设备、中道叠片机等,先导智能是全球唯一能提供固态电池整线设备的企业,2024 年固态电池设备订单已过亿元 [5]
德尔股份:整合固态电池核心技术和相关资产 加快推进中试线建设
证券时报网· 2025-06-06 11:12
德尔股份(300473)6月5日接待了中金公司(601995)、国泰海通证券和山西证券等机构投资者调研。 德尔股份是一家全球化布局的综合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主要生产和销售汽车降噪(NVH)、隔热及 轻量化产品,电泵、电机及机械泵产品和电控、汽车电子产品。公司国内外主要客户包括奔驰、宝马、 奥迪、大众、雷诺、保时捷、通用、福特、斯特兰蒂斯、上汽、吉利、长城、奇瑞等。 本次投资建设项目符合公司的整体战略发展布局,有利于促进公司业务更好的发展,加强公司产业布局 的联动性,优化公司产业结构,丰富公司产品线品种,提升经济效益。 据介绍,合作协议中"智能电机产业化项目"主要系进行智能伺服电机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开发。电机本 身是公司成熟产品之一,公司目前具备汽车EPS系统无刷直流电机和离合换挡电机等多种电机的批量化 生产制造和销售能力,在阜新工厂建有完整生产线。 本次智能电机产业化项目,目标是对公司现有电机生产制造能力进行升级换代,以满足机器人、汽车及 其他工业场景市场需求,有助于优化公司产业结构,丰富产品线,拓展电机产品应用领域。 谈及公司液力缓速器产品布局进展时,德尔股份介绍,液力缓速器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阻尼作用给车 ...
汽车行业2025下半年展望:混动加速新能源渗透 智驾与机器人产业化提速
新浪财经· 2025-06-06 10:40
乘用车行业 - 预计2025年中国内地乘用车零售和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9%和10% [1] - 下半年多款增混车型上市,全年新能源渗透率有望达55% [1] - 高速NOA搭载车型售价可能降至20万元以下,智驾软硬件国产化率稳步提升,momenta在软件方面领先同行 [1] - 建议关注比亚迪(智驾+出口)和小鹏汽车(M03 MAX/G7/增程车型陆续上市) [1] 重卡行业 - 2025年前四个月中国重卡累计销量(含出口)为35万辆,同比基本持平 [1] - 预计政策红利将在5月后释放,全年重卡销量(含出口)有望达95万辆(同比+5%) [1] - 看好中国重汽市占率提升,因其产品力和成熟的海内外销售管道 [2] 两轮车行业 - 新国标落地+以旧换新政策延续,2025年中国两轮车销量预计达5,600万辆 [2] - 新国标提高生产技术门槛并强调智能化,看好行业龙头雅迪 [2] 电池行业 - 固态电池是长期方向,但企业近期发力商用车电池和增程大电池 [2] - 中美达成阶段性关税协议,但不确定性仍存,韩企加码LFP电池争夺北美份额 [2] - 建议关注技术和海外布局领先的宁德时代 [2] 机器人行业 - 特斯拉、宇树、优必选等公布量产计划,产业化临近 [2] - 中国内地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和技术积累有望占据先机 [2] - 建议关注国产化率低、价值量占比大的核心零部件:行星滚柱丝杠、六维力传感器、灵巧手、谐波减速器和空心杯电机等 [2]
沙漠变花海 长出玫瑰“长”出新业态 生态环境改善带给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央视网· 2025-06-06 09:54
三北工程建设进展 - 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启动两年间已完成各类建设任务超一亿亩 [1] - 新疆于田县通过生物治沙将沙漠改良为花海,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1][6] 沙漠玫瑰产业发展 - 于田县种植沙漠玫瑰8万余亩,年产量11397吨,年产值突破2亿元 [6] - 万方村直接在沙地种植玫瑰4000亩,每亩收益3000元以上 [8] - 当地形成玫瑰全产业链,开发玫瑰酱、茶、面膜、精油等十余种深加工产品 [6] - 玫瑰产业带动8900户、2.5万群众受益,稳定就业2900余人 [13] 治沙模式创新 - 采用"先造林、后造田"模式,种植梭梭等先锋植物构建生态屏障 [11] - 玫瑰因耐旱、固沙特性被选为生物治沙重要物种 [11] - 阿热勒乡通过生物治沙将5万多亩沙漠变为绿洲 [13] - 于田县已完成生物治沙面积45万多亩,种植红柳、梭梭等生态经济作物 [13] 产业带动效应 - 生态环境改善使沙尘天气从179天降至128天,沙尘暴从24天减至7.5天 [14] - 吸引外来投资者建设玫瑰深加工工厂 [15]和服装厂 [16] - 园区企业从2015年20余家增至8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9家 [17] - 2024年旅游接待人数突破200万人次,同比增长40.43%,旅游收入11.53亿元 [17] 就业与民生改善 - 服装厂解决当地300多人就近就业 [17] - 治沙农民可获得乔木每亩2000元、灌木每亩1500元补助 [11] - 参与治沙农民享有改良土地50年租赁优先权 [11]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红椎菌行业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消费者消费需求的稳步增长,给红椎菌行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6 09:40
红椎菌行业定义及特点 - 红椎菌是真菌植物门、弹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只能生长在特定环境下的野生菌根型食用菌,无法人工培育 [2] - 红椎菌含高蛋白及丰富维生素B、D、E,16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比54.4%),5种多糖(含量2.47%),28种脂肪酸及铁、锌、硒等微量元素 [2] - 生长需与红椎林木根系共生且依赖特定气候条件,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实现人工栽培 [2]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红椎菌需求总量4367.47吨(鲜食领域2730.10吨,加工领域1637.37吨),市场规模5.55亿元(鲜食3.52亿元,加工2.03亿元) [6] - 2025年需求预计达4676.13吨(鲜食2905.75吨,加工1770.38吨),市场规模将增至6.09亿元(鲜食3.86亿元,加工2.23亿元) [6] - 2024年国内产量4575.66吨,广西占比95.3%(4359.98吨),福建、四川、江西为次要产区 [8] 政策环境 - 2022-2025年中央连续出台《"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等文件,明确支持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 [4][5] - 2024年国务院《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将食用菌列为大食物链重要环节,重点开发菌类食品 [5]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强化政策延续性 [4]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依赖野生采集(广西为主),初加工包括清洗、分级、干燥等工序 [10] - 中游:深加工产品涵盖干品、肉酱、菌汤料包等,滇中云作食品已开发超100种菌类加工品 [10][15] - 下游:销售渠道覆盖超市、电商、批发市场,2024年餐饮收入56180亿元(+5.3%)带动鲜食需求 [12] 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广西,头部企业包括广西浦北龙升(产能2700吨)、浦北红林合作社(2750吨)、容县舍德农业(年产值超1.1亿元) [14][15] - 云南玉溪滇中云作食品专注深加工,拥有四大生产基地及20+科研人员,技术覆盖菌类提取、酶解等全流程 [15] - 主流模式为"公司+合作社+农户",浦北县通过该模式带动1.5万户林农参与产业 [15] 未来趋势 - 消费升级驱动健康饮食需求,红椎菌因天然有机属性契合养生潮流,市场渗透率将持续提升 [17] - 电商渠道加速渗透,推动产品触达国内外市场,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1%支撑消费力 [12][17] - 国际市场需求增长为出口创造机遇,深加工产品附加值提升将优化行业盈利结构 [17]
阜新:“三绿”并举厚植生态底色
辽宁日报· 2025-06-06 09:16
生态治理成果 - 阜新市通过"生态+酸枣示范基地"实现防风固沙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1] - 构建"一带四网"生态长城体系 包括千里阻沙带和四类防护网络 [1] - 2023年6月起实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1] 经济发展模式 - 发展樟嫁红 油嫁红等林业经济 结合林下中草药种植提升收益 [2] - 实施保护性耕作和玉米单产提升工程 保障粮食安全 [2] - 采用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协同发展路径 [2] 技术创新与规划 - 推进辽宁千里阻沙带阜新段322公里工程建设 [2] - 开展风沙地生态修复及改良利用技术研发 [2] - 应用数字监测技术实现"人防+技防"双重林草资源保护 [2] 治理体系构建 - 建立政府主导 企业参与 公众共建的多元治理模式 [2] - 按沙地类型制定分区植被恢复规划 科学扩绿 [1] - 通过柳河绿色生态廊道等重点项目巩固治理成果 [2]
国泰海通|新能源:产业化进程加速,催化密集落地——固态电池行业系列之四
报告导读: 车端开启路测,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近期催化密集落地,看好全固态 电池产业化趋势,建议持续关注产业链相关企业进展。 投资建议: 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看好固态电池产业链相关公司。 宝马、奔驰等车企开启路测,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首批搭载全固态电池的宝马电动汽车已经正式 上路进行测试,采用美国 Solid Power 研发的硫化物电解质棱柱电池。 梅赛德斯 - 奔驰全新固态电池技 术已在量产车行开展测试,能量密度高达 450Wh/kg ,满电续航超过 1000km 。 长安汽车预计 2026 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 2027 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能量密度达 400Wh/kg 。 上汽集团新一 代固态电池将于 25 年底在全新 MG4 上量产应用,预计 2027 年上汽首款全固态电池"光启电池"将落 地。 全固态趋势确定,锂电池企业竞速抢位。 国轩高科发布金石全固态电池,建成首条 0.2GWh 中试线,核 心设备 100% 国产化,并且开启装车路测。 宁德时代全固态电池技术行业领先, 2027 年有望实现小批 量生产。 孚能科技充分发挥软包及 SPS 优势,能量密度 400-50 ...
中信建投证券:中国汽车品牌高端化 重视智驾商业化运营突破
智通财经· 2025-06-05 14:44
乘用车板块 - 当前国内乘用车终端上险销量数据相对平淡 各车企加大促销力度 业绩预期及新车预期成板块核心支撑 [1] - 本周小米YU7预发布 尊界S800正式发布 挑战国内高端豪车天花板 [1] 智驾板块 - 特斯拉将于6月在得州奥斯汀市推出付费全自动驾驶服务 年底前将该服务扩展至其他城市 继续为今年在欧洲推出完全自动驾驶做准备 [2] - 小马智行和文远分别宣布与Uber扩大合作 Robotaxi服务在全球范围内落地加速 [2] - 九识及新石器等聚焦无人驾驶物流场景 L4技术预期低点很久 资本市场快速追赶产业进展 技术迭代、行业格局、新商业模式等仍在演变 [2] 机器人板块 - 本周行情震荡回调 短期机器人板块预期已经较高 很难进一步上修 个股表现进入"去伪存真"验证阶段 [3] - 行业标杆主机厂或已发布首批规模采购订单 市场关注中期样机迭代及更大规模量产兑现 [3] - 供应链层面 关注Tier1龙头拓展灵巧手总成等增量部件 布局有边际变化及预期差的低位标的 [3] 投资建议 - 关注整车比亚迪、吉利汽车、赛力斯、江淮汽车等 [3] - 关注商用车宇通客车、潍柴动力、中国重汽等 [3] - 关注智驾零部件德赛西威、伯特利、保隆科技等 [3] - 推荐组合包括比亚迪、赛力斯、江淮汽车、理想汽车 三花智控、隆鑫通用、宇通客车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