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

搜索文档
传韩国断供HBM设备
是说芯语· 2025-05-09 22:07
韩国限制HBM设备出口事件 - 韩国政府计划限制关键HBM设备TC Bonder的出口,要求本土制造商暂停向特定地区交付设备并收紧技术出口审批[2] - TC Bonder是HBM制造中的核心设备,负责多芯片堆叠与电气连接,技术精度需达亚微米/纳米级[3][5] - 韩国企业占据全球TC Bonder市场80%以上份额,其中韩美半导体垄断HBM3E设备市场[7][8] TC Bonder技术与市场 - TC Bonder技术分为TC-NCF、TC-NCP等类型,应用场景涵盖Chip-to-Substrate等多种封装形式[3] - 2022年高精度TC Bonder全球市场规模0.8亿美元,预计2029年达4亿美元,CAGR为25.6%[6] - AI/HPC需求推动HBM市场爆发,2024年HBM需求增速近200%,2025年或再翻倍[6] 韩国企业市场策略 - 断供旨在维护韩国企业在HBM市场的垄断地位(SK海力士占50%、三星占40%)并强化产业链话语权[10] - 三星主要采购SEMES和日本Shinkawa设备,SK海力士依赖韩美半导体和韩华[7] - 韩美半导体为SK海力士12层HBM3E量产提供设备,计划Q2向英伟达供货[8] 行业影响与替代方案 - 短期将加剧HBM供应紧张并推升价格,长期或加速全球供应链重构与设备国产化[11] - 国产厂商普莱信已推出Loong系列键合机,精度达±1μm@3σ,支持TC-NCF等工艺[12] - 韩国断供可能刺激国际竞争对手技术突破,削弱其长期市场优势[11]
南京聚隆(300644) - 2025年5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9 18:38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和线上交流 [2] - 第一场线上交流参与单位及人员共 12 人,第二场业绩说明会参与为线上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投资者 [2] - 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9 日上午 10:00 - 11:00(第一场)和下午 15:00 - 17:00(第二场) [2] - 地点第一场为腾讯会议,第二场为全景网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第一场为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范悦谦先生;第二场有董事长、总裁刘曙阳先生等多人 [2] 公司财务与分红情况 - 2024 年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总股本(扣除回购专用账户中已回购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2.5 元(含税),待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3] - 2024 年收入 23.87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433.97 万元;2018 - 2024 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约为 15.26%,净利润复合增长率约为 24.16% [8]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 5.95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32.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052.77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33.5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2897.81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26.35% [20] - 2025 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 285.03%,原因是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公司计划加强现金支出管理等改善现金流 [3] - 截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公司已回购 126.3 万股,支付金额约 2960 万元 [5] 公司研发与项目情况 - 截至 2024 年末,主要在研项目 18 项,研发人员 179 人,研发人员数量占比 20.65%,研发投入金额 9563.56 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4.01% [3] - 墨西哥生产基地 2024 年下半年正式投产,处于市场拓展及产能逐步释放阶段 [3] -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募投项目“年产 5 万吨特种工程塑料及改性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进度达 67.17%,部分厂房及设备已投入运行 [15] 公司业务与市场情况 - 主要从事高性能高分子新材料等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高性能改性塑料等,应用于多个领域 [7] - 2024 年按产品应用终端领域分,新能源汽车及传统汽车领域销售额 17.82 亿元,占比 74.64%;通讯及电子电气领域销售额 2.29 亿元,占比 9.58%等 [16][17] - 2025 年度预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均在 10% - 30%之间,该数据为内部管理控制指标,存在不确定性 [17] - 2024 年度国外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约为 10.27%,产品以生物基资源循环塑木型材为主,主要市场包括欧洲等,原材料供应链已全面国产化,受关税政策影响不大 [18] 公司未来规划与发展 - 未来通过产品创新升级等举措实现盈利增长 [6] - 锚定多个前瞻性项目方向,布局关键领域,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9] - 加大研发投入,开发高毛利率产品,实现产品多元化和稳定增长 [19] - 成立机器人用材料项目团队,推动人形机器人相关材料项目落地实施 [9][20] - 参与南京江北新区低空经济产业链规划,为低空经济提供先进制造支持 [12] - 关注 6G 卫星通信技术发展动态,把握高性能材料在 6G 通信领域应用机会 [12] 行业发展前景 - 中国改性塑料市场规模将突破 4000 亿元,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等下游产业发展及对高性能改性塑料需求增加 [13] - 新能源汽车单车用塑量从 2023 年的 150kg 增至 2025 年的 180kg;电子电气及通讯等行业有新兴增长点;新能源领域部分材料需求年增速超 25%;人形机器人带动特种工程塑料需求增长;医疗和包装行业对改性塑料需求旺盛 [14]
晨化股份(300610) - 2025年5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9 10:46
行业与公司概况 - 我国表面活性剂行业产量大、品种丰富,正发展新兴领域特殊功能品种和传统领域高品质新产品,以生产烷基糖苷和聚醚胺为主的上市企业较少,公司相关产品属高性能新材料,形成规模化生产的企业不多 [2] - 公司与大江化工合作设立江苏大江,开展聚氨酯催化剂和环氧树脂固化剂及相关业务,注册资本15000万元,公司认缴7515万元,持股50.1% [3] 产品产能与利用情况 - 公司聚醚胺产品当前产能31000吨/年,产能利用28500吨/年;风电用D230产品1月起产能2500吨/年,4月中旬升至5000吨/年 [3] - 2024年公司聚醚胺产能利用率约46%,烷基糖苷产能利用率达100% [4] 贸易影响 - 公司加强产品外销,出口产品种类多、客户分散,以东南亚、欧盟为主,出口美国产品占比不高,个别产品受中美贸易战影响较小 [3] 研发项目 - 当前重点推进高效清洁灭火剂全氟酮开发等10个研发项目 [4] - 未来重点推进木质素基多元醇研发和邮政快递胶带用生物可降解压敏胶研发 [4][5] 利润增长点 - 2025年预计通过创新和扩大小品种聚醚胺应用领域提升产能利用率、35000吨烷基糖苷扩建项目投产增量、化工行业全面复苏提升整体收益实现利润增长 [5]
AI浪潮录丨人工智能为什么是年轻人的事业?专访95后师天麾
贝壳财经· 2025-05-09 08:52
当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全球,北京正以科技创新之姿,成为AI大模型领域的战略高地。从智源研究院的"悟道"大模型问世,到"天使投资人"模式孵化顶尖 学者,再到月之暗面、DeepSeek、智谱等人工智能独角兽崛起,这座城市不仅汇聚了前沿技术,更以开放生态孕育突破性成果。 如今,北京正积极打造"全球开源之都",一大批研发机构、企业积极拥抱开源,而开源也已深入到汽车、机器人等众多行业。发展AI将是一场科技长征, 新京报AI研究院将深度访谈此次AI浪潮的亲历者与见证人,讲述AI竞争新格局与背后的故事。 开栏语 清程极智联合创始人师天麾。受访者供图 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 清程极智联合创始人师天麾正成为这句话的一个生动的注脚,而他的经历也是当前中国年轻一代AI高端人才的缩影——高中拿下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 奖保送清华大学,大学确定了系统和高性能计算的研究方向,博士毕业后成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课程讲师、中国信通院万卡智算集群服务能力推 进方阵技术专家。 多个身份标签加持,互联网大厂曾向师天麾抛出高薪的橄榄枝,他最终却选择自己创业,理由也很简单,"做一些不同的事"。在他眼中,大厂"老板安 排"和KPI均是 ...
这只“黑马”净利年复合增长率232%!腾讯是第四大股东,IPO前夕陷品牌争议
国际金融报· 2025-05-08 17:08
公司概况 - 伯希和户外运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拟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香港[1] - 公司成立于2012年,定位为中国高性能户外生活方式品牌,倡导"奔赴自然"的新户外生活理念[2] - 公司产品涵盖服装、鞋类以及装备及配饰,分为巅峰、专业性能、山系和经典四大系列,截至2024年底有572个标准产品单位[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净销售额从3.51亿元增至17.33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122.2%,营收从3.78亿元增至17.66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115.86%[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430万元、1.52亿元和2.83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232%[3] - 经调整净利润率从7.3%增至17.2%,毛利率逐年提升,分别为54.3%、58.2%和59.6%[3]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零售额计算,公司是中国三大高性能户外服饰品牌之一,市场份额5.2%[2] - 按零售额计,公司复合年均增长率127.4%,是中国内地市场十大高性能户外服饰品牌中增速最快的一个[3] - 中国内地高性能户外服饰行业的零售销售额由2019年的539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1027亿元,CAGR为13.8%,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2158亿元,2024年至2029年复合年均增长率16%[10] 产品与销售 - 公司以"平价冲锋衣"出圈,累计销售约380万件冲锋衣,冲锋衣销量复合年均增长率144%[3] - 服装产品收入占比高达91%,2024年收入16.08亿元[4] - 线上直接触达消费者销售额从2022年3.31亿元增长至2024年13.51亿元,线下门店销售收入从2022年730万元增至2024年1.69亿元[5] - 截至2024年底拥有146家线下零售店,主要位于中国内地一线及二线城市[6] 股东与融资 - 创始人刘振、花敬玲夫妇合计持股约63.17%[9] - 腾讯投资于2025年3月以3亿元认购10.7%的股份,成为第四大股东[9] - B轮融资后公司估值达到28亿元[9] 品牌争议 - 公司因品牌名称被质疑与法国人Paul Pelliot有关,官方回应称品牌源起于"伯牙抚琴,高山流水"的故事[6] - 公司未在招股文件中主动披露有关"品牌命名争议"的相关风险提示[6] 未来发展 - 公司拟通过上市募资加强研发能力、完善产品设计及创新流程,强化品牌定位及提高品牌知名度[11] - 计划加强多渠道销售网络,提升数字化能力,包括采购数字化设备及软件,开发及升级专有软件、应用及数字化系统[11]
这只“黑马”净利年复合增长率232%!腾讯是第四大股东,IPO前夕陷品牌争议
IPO日报· 2025-05-08 16:04
公司概况 - 伯希和户外运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拟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香港[1] - 公司成立于2012年,定位为中国高性能户外生活方式品牌,倡导"奔赴自然"的新户外生活理念[3] - 产品涵盖服装、鞋类以及装备及配饰,分为巅峰、专业性能、山系和经典四大系列,截至2024年底有572个标准产品单位[3] - 按2024年零售额计算,公司已成为中国三大高性能户外服饰品牌之一,市场份额达到5 2%[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净销售额从3 51亿元增至17 33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22 2%[4] - 同期营收从3 78亿元增至17 66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15 86%,三年增加近四倍[4] - 净利润从2430万元增至2 83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32%[2][4] - 经调整净利润率从7 3%大幅增至17 2%,毛利率逐年提升,分别达到54 3%、58 2%和59 6%[4] 业务亮点 - 公司以"平价冲锋衣"出圈,累计销售约380万件冲锋衣,销量实现144%的复合年均增长率[4] - 天猫旗舰店热销第一名的三合一冲锋衣价格499元,显示有20万+的人付款[5] - 服装产品收入占比高达91%,2024年达到16 08亿元[5] - 线上直接触达消费者销售额从2022年的3 3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 51亿元,线下门店销售收入从730万元增至1 69亿元[6] 股东结构 - 创始人刘振、花敬玲夫妇合计持股约63 17%[11] - 腾讯投资于2025年3月以3亿元认购10 7%的股份,成为第四大股东[11] - B轮融资后公司估值达到28亿元[12] 行业前景 - 中国内地高性能户外服饰行业零售销售额从2019年的539亿元增至2024年的1027亿元,CAGR为13 8%[12] - 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2158亿元,2024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6%[12] 上市募资用途 - 加强研发能力及完善产品设计创新流程[12] - 强化品牌定位及提高品牌知名度[12] - 加强多渠道销售网络和数字化能力[12] - 招募信息技术人才及用于营运资金和一般企业用途[12] 品牌争议 - 公司品牌名称被质疑与劫走敦煌文物的法国人Paul Pelliot有关[8] - 公司官方回应称品牌源起于"伯牙抚琴,高山流水"的故事,与法国人无关[8] - 招股文件中未主动披露有关"品牌命名争议"的相关风险提示[8]
华为招聘发布重要提醒!“内推实习”“实习推荐信”“远程实习”等都是假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8 09:35
每经编辑|杜宇 5月7日,"华为招聘"微信公众号发布重要提醒: 华为2026届实习生招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欢迎同学们通过华为招聘官方网站注册简历、投递岗位,参 与华为实习生招聘。 近期,某些中介机构在网络上售卖华为"内推实习""实习推荐信""远程实习"等,已有个别同学上当受骗。在此 提醒各位同学,华为没有"内推实习""远程实习"等实习方式,也从未与任何第三方(中介机构或个人)开展 过任何形式的实习合作。请同学们不要轻信任何需要付费的华为"内推实习""实习推荐信""远程实习"等虚假信 息,如有发现,请发送至talent@huawei.com,由相关同事核实处理。 华为招聘官网(https://career.huawei.com/)是注册简历、投递岗位、应聘进展查询的唯一官方渠道。同学们在 华为招聘官网完成简历注册、岗位投递后,经过面试、录用审批等环节,才能获取实习Offer进入华为实习, 实习结束后,才可在华为人事服务中心开具实习证明,且不会收取任何费用。同学们可通过华为招聘官 网、"华为招聘"微信公众号等官方账号了解华为招聘最新动态,不要轻信网上不实信息。 图片来源:华为招聘官方微信号 另据证券时报4月1 ...
存储,下一个 “新宠”
36氪· 2025-05-07 18:54
新型内存技术MRDIMM - MRDIMM起源于DDR4世代的LRDIMM,采用"1+10"架构(1颗MRCD+10颗MDB),实现比标准DDR5 DIMM更高的数据吞吐量,第一代速度达8800MT/s,第二代达12800MT/s [1][2][3] - 高尺寸MRDIMM无需增加物理插槽即可扩充内存容量,适用于2U及以上服务器,在美光测试中运算效率比RDIMM提高1.7倍,数据迁移减少10倍 [4][6] - MRDIMM采用DDR5物理电气标准,缓解"内存墙"问题,在AI推理中使词元吞吐量提升1.31倍,延迟降低24%,CPU利用效率提升26% [7] 行业需求与技术瓶颈 - AI/HPC/实时分析等对内存带宽需求每年增长超10倍,CPU核心数达上百量级,但传统RDIMM带宽增长缓慢形成"内存墙"瓶颈 [5][6] - DDR5市场快速发展,MRDIMM有望成为高性能计算主内存优选方案,预计未来更多ARM架构CPU平台将支持 [12] - 澜起科技在DDR4时代主导"1+9"LRDIMM国际标准,现为全球两家可提供第一代MRCD/MDB芯片的供应商之一 [2][11] 主要厂商布局 - 英特尔至强6处理器支持MRDIMM,性能提升33%;AMD Zen6 EPYC将支持12800MT/s MRDIMM [8] - 美光2024年7月出样首代MRDIMM,SK海力士展示三款12800MT/s MRDIMM产品,最高容量256GB [9][11] - 瑞萨推出第二代MRDIMM芯片组,带宽比第一代提升1.35倍;Rambus发布支持12800MT/s的MRCD/MDB芯片及PMIC [10][9] - Cadence推出首款12800MT/s DDR5 MRDIMM IP方案,基于台积电N3工艺 [11]
腾讯3亿“押宝”冲锋衣:伯希和烧6亿打广告,靠线上卖货撑起近八成营收
搜狐财经· 2025-05-07 15:40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刘相君 三年卖出380万件冲锋衣,这家"始祖鸟平替"要上市了。 近年来,伯希和的业绩可以说是一路"狂飙"。2022-2024年(报告期),伯希和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79亿元、9.08亿元和17.6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115.86%;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760万元、1.56亿元和3.04亿元。 4月28日,伯希和户外运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伯希和")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中金公司、中信证券为其联席保荐 人。 根据天猫、淘宝公布的排名,2024年天猫双十一购物节期间,伯希和在户外活动、登山、露营、旅行等品类的户外品牌累计总商品交易额(GMV)排名 第三。 在腾讯3亿元"压哨注资"的加持下,伯希和IPO现身聚光灯下。业绩"狂飙"的背后,研发投入不足2%的重营销模式遭质疑,品牌命名引发文化争议,探寻 第二增长曲线或成隐忧。 腾讯3亿元突击进场,重营销轻研发 2012年,伯希和从安徽省亳州市起步,并于2023年和2024年先后拿到A轮、B轮融资,其中包括启明创投、创新工场等。 IPO前一个月,腾讯选择"压哨进场",3亿元拿到伯希和10.70%的股份,成为最大机构 ...
华鑫证券:首次覆盖火炬电子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5-07 14:3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62亿元,同比增长16.96%,环比增长17.19%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43.60%,环比增长439.25% [1][2] - 扣非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46.98% [1] 产品与业务亮点 - 电容销售逆势增长,重点产品包括脉冲电容、钽电容及超级电容 [2] - 元器件板块为公司利润主要来源,特种电子元器件因高可靠性要求竞争格局稳定 [2] - 首批通过宇航级MLCC认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舰等领域 [3] - 民用市场重点开拓电力电网、轨道交通、工控及新能源等领域 [3] 特种高性能新材料发展 - 新材料具有耐高温、低密度、优异抗氧化性能,可作为CMC基体 [4] - CMC材料应用领域包括航空航天、国防、能源与电力等,航空航天领域发展较快 [4] - 新材料技术壁垒高,跟随新型号研发后具有较高排他性 [4] 盈利预测与机构评级 - 预测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39.28亿元、48.93亿元、62.01亿元 [5] - 预测EPS分别为1.01元、1.31元、1.72元,对应PE分别为38倍、29倍、22倍 [5] - 90天内10家机构给出评级,7家买入、3家增持,目标均价45.78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