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期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张亮麻辣烫:全球领先者的野心和「慢哲学」
36氪· 2025-04-21 17:16
中餐出海概况 - 张亮麻辣烫海外门店数量已超100家,遍布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消费者从华人扩展至当地主流人群[2] - 公司2019年启动国际化战略,5年内建立100多家海外门店,覆盖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市场[10] - 海外单店业绩突出,如圣马特奥店月均客流超2万人,年流水超2500万人民币[2] 国际化战略布局 - 多目标市场布局:初期高调进驻核心商圈(如曼谷Siam店)与学校周边(如Salaya店),逐步延伸至写字楼区域[10][12] - 巴黎老佛爷店作为欧洲战略枢纽,联动已布局城市加速全域渗透[14] - 与国际奢侈品牌同区位布局,强化全球领先地位[15] 产品与口味创新 - 通过6-8款差异化汤底满足不同地域需求,如川蜀牛油锅、东南亚Laksa汤底等[18] - 发布三款"大师汤底":经典麻辣骨汤(川菜名厨推荐)、阳光番茄浓汤(米其林主厨研发)、醇香干汁麻辣拌(川菜领军人物设计)[20] - 汤底工艺考究,如选用甘肃红花椒、格鲁吉亚月桂等顶级原料,采用低温锁香等独家技术[20] 供应链与运营体系 - 与联合利华等国际供应商合作构建全球供应链,执行属地化优选机制[24] - 标准化运营体系覆盖采购、后厨、服务环节,设立区域管理团队提升本土响应能力[24][25] - 数字化运营+仓储全覆盖支撑4500家全球门店(2019年数据)[7] 行业竞争格局 - 截至2024年9月,仅7家非茶饮中餐品牌海外门店破百家,公司为其中之一[27] - 出海三阶段论:公司处于从规模扩张(第二阶段)向深度本土化(第三阶段)过渡期[27] - 全球门店超6000家,年销量超2亿碗,但战略重心为长期稳健而非短期规模[29][30]
真正的高手,都是长期主义
聪明投资者· 2025-04-20 09:32
本周 推荐阅读 1、 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最新访谈,警告特朗普贸易战可能损害美国信誉,企业家要做好各种天气都 能运作的准备…… 2、 今年实现稳房市、稳股市应该是大概率的事情!宁泉最新操作曝光:拿稳地产股、大幅减持转 债…… 看完记得 点击视频右下角头像 , 关注【聪明投资者视频号】 ,带你看投资智慧的浓缩精华。 转载开白, 请联系小编微信【fanxiaocom】,添加备注 "转载+新媒体名+姓名" ,按顺序邀请加入媒体转载群 商务合作, 请添加聪明牛牛【微信congmingtzz1/ 手机13262200706 】,添加备注 "合作+机构名+姓名 " 具体 商议 喜欢就点击 在 看 ,让微信记住你的 兴趣 3、 目标是持续超额!对话星石江晖:机制驱动,用18年做成一件事 4、 达利欧再三警告政策别出昏招,坦言更担心的是"比经济衰退还严重的事情" 5、 中国确实有很多工具刺激内需!丹羿投资朱亮:我们对市场乐观程度的判断,取决于几个因素…… 6、 浑瑾李岳:关注涌现出的三大新刚需,消费老白马或许是下半年最大的预期差…… ...
真正的高手,都是长期主义
聪明投资者· 2025-04-20 09:32
5、 中国确实有很多工具刺激内需!丹羿投资朱亮:我们对市场乐观程度的判断,取决于几个因素…… 6、 浑瑾李岳:关注涌现出的三大新刚需,消费老白马或许是下半年最大的预期差…… 看完记得 点击视频右下角头像 , 关注【聪明投资者视频号】 ,带你看投资智慧的浓缩精华。 1、 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最新访谈,警告特朗普贸易战可能损害美国信誉,企业家要做好各种天气都 能运作的准备…… 2、 今年实现稳房市、稳股市应该是大概率的事情!宁泉最新操作曝光:拿稳地产股、大幅减持转 债…… 3、 目标是持续超额!对话星石江晖:机制驱动,用18年做成一件事 4、 达利欧再三警告政策别出昏招,坦言更担心的是"比经济衰退还严重的事情" 本周 推荐阅读 转载开白, 请联系小编微信【fanxiaocom】,添加备注 "转载+新媒体名+姓名" ,按顺序邀请加入媒体转载群 商务合作, 请添加聪明牛牛【微信congmingtzz1/ 手机13262200706 】,添加备注 "合作+机构名+姓名 " 具体 商议 喜欢就点击 在 看 ,让微信记住你的 兴趣 ...
龚虹嘉谈「杭州六小龙」:天使投资的成功有时需要漫不经心
IPO早知道· 2025-04-19 10:55
天使投资的长期主义 - 天使投资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创始人的长期支持,即使多次失败仍可能最终取得巨大成功,如拼多多的黄峥经历了多次失败后最终大成 [4] - 企业商业模式的闭环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生物医药领域,如CAR-T从机理发现到成药经历了30年,需要科学家不断补充技术环节才能最终成功 [4] - 长期资本来源包括公益性质基金、富豪家族基金和政府资金,这些资金属性决定了其长期投资的可行性 [4] 耐心资本的关键因素 - 资金属性是决定能否成为耐心资本的核心,家族基金等长期资金来源更适合做耐心资本,而短期募资的基金难以实现长期投资 [5] - 考核标准需与长期投资匹配,中国社会需要更多来自个人或家族的长期资本,但现有基金期限普遍较短,难以满足需求 [5] - 随着VC退出周期延长,对耐心资本的呼唤日益强烈,基金期限从过去的7年延长至现在的10年起步 [5] 天使投资的成功案例与特点 - 从0到1的创新往往由无经验的创始人推动,如Facebook、谷歌和OpenAI的早期投资均来自天使投资人,金额虽小但影响巨大 [6] - 杭州涌现的“六小龙”企业多由无创业背景的年轻人创立,得益于江浙地区一批对特定领域有独特理解且资金充裕的老板的“漫不经心”投资 [7] - 天使投资成功有时需要“漫不经心”,过于专业的投资人可能因过度理性而错过机会,如龚虹嘉以245万元投资海康威视,最终持股部分市值达270亿元 [4][7] 行业动态与公司案例 - 当前AI领域代表性公司包括OpenAI和DeepSeek,后者通过量化投资工具自主积累资金,最终取得突破 [6][7] - 机器人领域的新兴公司如宇树,由浙江理工大学毕业生创立,展现了非传统背景创业者的潜力 [7]
符绩勋x杨晓磊:我们经历过泡沫,我们不畏惧泡沫
投中网· 2025-04-18 12:44
战略调整与品牌重塑 - GGV于2023年宣布拆分两地业务并弃用沿用18年的英文品牌"GGV",这一决策被描述为艰难但必要[3] - 2024年公司主动放慢投资节奏,重构能力模型,包括调整团队组织架构和拓展债权能力[3] - 经过一年战略调整后,公司已形成初步模型并准备启动新投资计划[4] - 原品牌"Granite Global Ventures"短期内不会回归,但未来存在可能性[7][8] 市场分化与全球化策略 - 2017年起全球资本流动和人才流动受限,中国市场面临美元募资和退出挑战,但工程师资源、供应链等优势依然显著[7] - 公司定位为"分化时代"的链接者,重点帮助中国企业出海,已布局东南亚、印度和日本市场[10] - 与日本Buyout Fund合作,并寻求主权基金、家族基金作为LP以支持企业海外拓展[10] - 东南亚市场存在文化割裂和关税不确定性,但物流企业如J&T极兔和消费品牌如霸王茶姬已成功出海[10] 行业趋势与投资方向 - AI领域存在泡沫但长期看好,公司未布局大模型但重点关注AI应用层,认为2024年是AI应用元年[18][19][20] - 具身智能领域已开始投资,看好工业场景商业化潜力,特别是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的人形机器人[21][22] - 材料、化工和合成生物学领域存在创新机会,中国正向上游技术突破而非简单复制[25] - 当前投资更强调商业闭环和科技壁垒,而非单纯追求规模扩张[25] 企业出海方法论 - 出海需匹配产业特性:半导体企业适合槟城,汽车供应链适合泰国/马来等具备配套生态的地区[11][12] - 关键成功要素包括寻找当地合作伙伴、理解政府政策诉求,避免文化/政治冲突[10][12] - 公司提供Know-How支持,通过亚洲资源网络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并实现本地化落地[13] 长期主义新内涵 - 在分化环境下,长期主义需坚持核心科技能力但转变发展方式,从"赢家通吃"转向合作共赢[15] - 政治正确成为跨国经营的必要条件,需同时符合国内和海外市场要求[25] - 企业需建立"合作心态",通过资源整合而非单打独斗应对全球化挑战[25]
广汽本田亮出底牌P7 用8个“不”回应市场
中国经营报· 2025-04-18 06:37
广汽本田P7产品定位与研发 - 公司通过8个"不"(不同、不晕、不累、不悬、不糙、不卡、不慌、不怕)定义P7的核心价值主张,针对纯电用车痛点提供解决方案 [2][6] - 产品研发历时4年,投入402台整车和白车身进行测试,累计实地测试里程超过150万公里 [2] - 新车严格按照本田全球耐久和品质标准开发生产,强调"长期主义"理念 [2][6] 广汽本田电动化转型战略 - 公司承认在电动化转型方面滞后于行业,此前主要聚焦燃油车领域 [3] - 投资35亿元在广州建设新能源工厂专门生产P7,标志着正式拥抱电动化转型 [3] - 将P7视为在新能源市场获取份额的关键产品,定价策略打破传统模型(19.99万-24.99万元) [4]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1288.8万辆(同比+34.4%),销量1286.6万辆(同比+35.5%),渗透率达40.9% [3] - 专家预测2024年新能源车销量将达1700万辆,乘用车市占率接近58%,对燃油车替代效应显著(去年替代率98%) [3] - 当前新能源车已占据中国汽车市场50%份额,行业转型速度超预期 [3] 公司历史与竞争环境 - 广汽本田成立于1998年,1999年首款国产雅阁推动中国汽车工业从"制造"向"质造"升级 [2] - 行业竞争激烈变数大,合资品牌面临转型压力,公司称当前为"艰难时刻" [2] - 新能源工厂投产显示公司"虽迟不晚"的转型决心 [3]
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DAY1:金句爆棚!明日大咖来袭
投中网· 2025-04-16 21:34
行业重构与驱动力 - 行业正在经历深度重构 主要驱动力包括竞争加剧 市场积极变化 政策正面稳定 [4] 中美关系与内循环战略 - 面对关税战压力 需将挑战转化为机遇 推动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 实现双循环和内循环战略 [6] 新质生产力与创投基金 - 新质生产力时代下 创投基金将成为金融服务体系核心 但需依托健全的服务体系实现科技产业与金融良性循环 [9] 企业竞争力要素 - 市场主体分化背景下 持续进步的企业需具备技术创新卓越 商业模式清晰 市场壁垒深厚 团队复合能力强等特质 [11] 长期主义新定义 - 长期主义的核心是守住核心能力并把握科技趋势 当前环境下企业需调整传统"做大做强"的发展方式 [13] 投资峰会信息 - 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将于4月16-18日在北京举办 聚焦一级市场投资格局重塑与新机遇把握 [32] 资本动态 - 北京出现200亿规模超级IPO项目 [36]
谁在理解「云鲸」?
雷峰网· 2025-04-01 17:36
公司发展历程 - 云鲸凭借创新技术突围,市占率一度超越石头科技,估值在2021年达到300亿元峰值,但2024年12月投后估值降至120亿元,目前不足100亿元 [3] - 公司经历3年研发高光期后陷入3年停滞困境,选择自研自产自销的闭环模式,虽建立壁垒但走过诸多弯路 [4] - 创始团队为典型学生创业,2021年从东莞搬迁至深圳时研发团队仅60人,远少于科沃斯和石头的六七百人规模 [54] 产品与研发 - 产品迭代周期长,J1推出一年后才发布几乎无差异的J2,2022年推出的J3如同半成品 [52] - 具有强烈"产品洁癖",雷达研发需4000小时(行业平均2000小时),导致研发成本居高不下 [60] - J4产品良率显著提升,返工率从80%降至12%,13万台产品仅1.6万台需返工 [16] - 洗地机项目犹豫3年才上市,错过市场窗口期,S1销量惨淡难以收回研发成本 [50][51] 供应链管理 - 早期坚持自建工厂导致多次断货:2020年仅1/3时间有货,2021年缺货半年,2022年备货30万台仅交付20多万台 [14] - 品控问题频发:J2双十一前几万台需返工,J3的8万台产品中7万多台需返工,单次返工成本达数百万 [16] - 2024年引入代工企业乐动,放松自产策略 [16] 渠道策略 - 多次变更分销政策:早期清退所有代理商转向自营,后重新搭建又反复,消耗渠道信任 [20][22] - 错过线下渠道黄金期,2024年才开设70家门店,全部实现盈利 [80] - 电商渠道依赖严重,2024年开拓京东后销售额从1亿跃升至8亿 [80] 营销与品牌 - 忽视抖音流量红利,过度依赖小红书和私域,2022年营销费用一度达营收的80% [39][40] - 私域运营成效显著:1个社群单月创收1000万元,用户MAU占比达60%(行业平均低于10%) [91][98] - 建立"鲸匠"上门服务体系,在自动上下水安装服务上领先科沃斯和石头7个月 [92] 出海战略 - 2023年才成立海外事业部,比科沃斯(2013)、石头(2016)、追觅(2019)晚3-10年 [42] - 2024年海外营收8亿元,同比增长700%,但仅占友商40-60亿规模的1/5 [49] - 出海面临产品认证、本地化适配等问题,初期销售一代机J1(海外版T10)和少量J3 [45][46] 财务与估值 - 2024年营收27亿元仍亏损,SKU不足5个,人效仅为石头1/5 [71][80] - 经历多次裁员,员工从1600人精简至1400人,月薪支出近3000万元 [71] - 2024年底获深圳和无锡国资数亿元融资,寻求7-8亿元新融资以维持运营 [74] 行业竞争格局 - 扫地机行业呈现"颠覆式创新-渐进式创新-停滞期"发展规律,技术壁垒不高易被模仿 [5] - 当前行业洗牌加剧,云鲸通过价格带拓展(1000元梯度)和渠道多元化寻找机会 [80] - 中国扫地机公司凭借多元化创新(激进的追觅、稳健的石头、长期主义的云鲸)垄断海外市场 [112] 长期竞争优势 - 构建"产品-研发-品牌-用户-渠道"五环相扣的闭环体系,形成独特商业模式 [106][107][108] - NPS(净推荐值)导向策略使产品口碑远超行业均值,投诉率行业最低 [93][98] - 未上市状态赋予更大战略灵活性,不受资本市场短期业绩压力影响 [81]
覆盖18省密集调研座谈:茅台厂商凝聚共识提升市场韧性
搜狐财经· 2025-03-30 20:07
调研概况 - 公司历时16天开展覆盖18省的春季市场调研,走访GDP占比近80%的核心经济带,形成厂商五点战略共识为2025年市场定调 [1][3] - 调研包含16天40场活动,覆盖13个省区984家渠道商,重点分析拓客增长比例、销售结构及库存情况 [3] - 京津冀市场2025年首季同比增幅达79%-100%,1000ml大容量产品销量显著增长,18省区有效客户平均增长98% [6] 行业周期与茅台定位 - 白酒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但公司终端表现稳中向好,普飞批价稳定显示周期筑底迹象 [2][6] - 公司认为行业面临供需结构失衡和商业模式老化问题,但其渠道直达消费端的能力构成竞争优势 [11] - 社交属性增强趋势明显,客户呈现"购买量减少但频次增多"的特征,即用即买比例提升 [12][14] 消费趋势与战略转型 - 理性消费3.0时代特征包括面子消费减少、情绪价值需求上升,公司提出消费分级而非降级 [15][16] - 情绪消费成为新风口,公司计划开发悦己场景、研究香气物质代谢途径,并升级文化体验馆吸引Z世代 [22][23] - 渠道商需转型拓展新兴客群(如专精特新企业),优化体验价值与情绪价值服务 [19][20] 战略共识与战术落地 - 五大共识包括:把握周期机遇、推动理性消费转型、优化渠道产品服务适配、坚持奋斗精神、践行长期主义 [8][27] - 渠道结构被比喻为根系,需通过协同拓宽触达面,产品需提升含文量/含绿量/含金量 [25][26] - 供需适配理论强调构建"消费者-渠道-产品"生态模型,可能与RCEP区域供应链形成协同 [26] 长期发展框架 - 公司提出与渠道商构建利益/情感/命运共同体,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厂商关系被视为周期穿越基础 [27][28] - 高管强调需以奋斗姿态应对挑战,渠道商表态将坚持长期主义共同转型 [27][28] - 调研展现战术弹性与战略野心,暗含融入全球产业话语体系的意图 [28]
蔚来李斌首度回应“好人论”:过去十年,我让二十多个VP走人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5 17:37
核心观点 - 蔚来创始人李斌强调公司当前核心目标是2024年四季度实现盈利,通过提升销量、优化毛利率和严控费用达成[4][5][6] - 公司反思过去战略失误,包括产品定义过于全球化、换电站建设滞后、欧洲扩张冒进等,并已调整策略聚焦中国市场和显性价值[9][11][13] - 通过"成本挖矿"项目实现全生命周期降本,目标将蔚来品牌毛利率提升至20%,乐道品牌超15%[16][17][21] - 组织管理采用"基本经营单元"(CBU)模式,将预算与收入闭环,取代传统裁员方式[22][24][25] - 2024年规划为"四个大年":产品大年(9款新车)、技术大年(自研芯片/OS)、换电站大年(新增1800-2000座)、国际化大年(进入25国)[6][26][28] 战略调整 产品策略 - 第三代产品聚焦中国市场,强化显性价值如冰箱/彩电/大沙发,相比第二代ES8过度考虑海外需求更"接地气"[9][10] - 四季度将推出全新车型,采用自研技术且成本设定极具竞争力[10] - 改变OTD订单制交付模式,提前囤货冲刺首月交付过万目标[11] 国际化布局 - 欧洲策略从直营转为寻找国家合作伙伴,利用当地现有资源降低初期投入[13] - 反思用挪威经验套用全欧洲的误判,德国等国换电站建设周期长达10-12个月导致效率低下[13] - 2024年计划进入25个国家和地区,采用轻资产扩张模式[13] 成本控制 供应链优化 - 推行"分层解耦"策略:座椅等部件标准化设计使供应商获得全量订单,新平台座椅成本降10%[18] - 建立透明供应链体系,实时监控供应商生产成本细节,学习立讯精密小数点后四位管控法[17][18] - 自研芯片神玑9031预计单车降本1万元,操作系统减少AUTOSAR专利费用[20] 管理机制 - 设立独立成本审计部门控制合理利润水平[19] - CBU模式要求每个项目核算ROI,例如萤火虫发布会成本从几十万降至10万[24] - 2023年11月起取消自上而下裁员,人员增减由项目经营结果决定[25] 技术研发 - 2024年将交付搭载自研芯片神玑9031和SkyOS天枢操作系统的新车,芯片性能相当于4颗Orin芯片[20][28] - 智能驾驶聚焦端到端安全功能,即将释放城区辅助驾驶能力[29] - 累计研发投入可折算2500+座换电站成本,技术变现进入收获期[28] 市场表现 - 江浙沪换电站密度与销量呈强相关,该区域贡献50%销量且江苏县县通后单省销量占比达15%[12] - 乐道L60因交付延迟导致市场信心受损,当前月销量波动在4000-10000辆区间,知名度仅为蔚来1/3[27] - 2021年最接近盈利时毛利率达18.9%,车辆利润率20.1%,单季度最低亏损5亿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