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质生产力
icon
搜索文档
腾讯互娱余睿超:循“新”而动,向“质”而行,构筑产业发展新生态
搜狐财经· 2025-08-04 11:43
行业趋势与战略方向 - 2025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以"聚新质动能 引全球共振"为主题,聚焦数字娱乐领域的技术突破、全球化布局和文化产品出海 [1] - 游戏与科技呈现"双螺旋"结构,科技进步驱动游戏形态革新,游戏应用反哺技术突破,游戏被视为新质生产力的"试验田" [3] - 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网络出版科技创新引领计划",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全面要求 [3]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腾讯过去三年研发支出接近2000亿元,2024年3月全球专利授权超4.6万件,综合创新能力位居全球前列 [4] - 游戏成为AI技术突破的重要变量,微软"Muse"模型和OpenAI《DOTA2》案例显示游戏场景对AI训练的关键作用 [6] - 腾讯搭建"开悟"平台连续6年举办AI赛事,2024年公开赛吸引超530所高校的3500支队伍参与 [6] AI在游戏产业的应用 - AI加速渗透游戏产业各个环节,虚拟内容生产和AI生产管线是当前布局最多的领域 [7] - 腾讯推出游戏视觉生成平台和游戏创作全链路AI解决方案,将生产效率提升数十倍 [7] - 体验端创新如《和平精英》AI队友具有长期记忆能力,能执行玩家指令,推动"千人千面"游戏体验 [8] 游戏科技的社会价值 - 腾讯"脑力锻炼"软件通过游戏化设计改善认知障碍,98%受试者完成训练并获得良好效果,已获医疗器械注册证 [9][10] - 游戏技术应用于文化传承领域,"数字中轴·小宇宙"项目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10] - 游戏科技价值覆盖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多个社会领域 [10] 产品开发与行业实践 - 全球顶尖游戏作品通常在垂类赛道深耕十年以上,如《三角洲行动》开发团队多年积累技术能力 [5] - 腾讯游戏长青阵容扩大,产品全球化表现亮眼,发展呈现台阶式跨越而非平滑上升 [5] - 腾讯AI发展路径从专用到通用,通过"绝艺"、"绝悟"到"开悟"平台实现技术进阶 [6]
太阳岛思客对话丨聚焦“三新”驱动,共话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实践
新华社· 2025-08-04 11:28
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 -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构筑新竞争优势和赢得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选择,需因地制宜[6] - 地方政府需深化改革体制机制创造良好环境,企业家需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吸引创新要素[8] - 黑龙江发展低空经济具备工业基础、人才储备和应用场景优势,可形成产业链示范[10] - 东北林下经济需以生态保护为根本,坚持长期主义并推动技术创新和规范化发展[12] 新智造技术突破 - 中国需从"制造大国"迈向"智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产业跃迁[13] - 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加速演进,已在工业、巡检、消防等场景应用但居家领域仍需技术突破[15] - 智能体具备记忆与实时感知能力,可降低AI使用门槛并拓展应用领域[17] - 数实融合需以数据驱动和AI增强为核心,推动制造业升级[19] 新消费模式创新 - 新消费趋势推动服务型消费占比提升,技术驱动效率变革催生新型服务业电商平台[21] - 文旅消费需结合AI大模型建设文化语料库,打造沉浸式主题园区和非遗国礼系列[23] - 会展业对经济拉动效益为1:9,可促进贸易消费并服务"一带一路"建设[25] 新生态资源配置 -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长期稳定资金支持,国有资本需提高风险容忍度并完善退出机制[27] - 中国企业正从"跟随者"向"规则定义者"转变,需升级认知并主动定义未来[29]
机械工业上半年利润增长9.4%,战新产业带动作用增强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4 11:13
行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2.6和2个百分点 [1][2] - 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5.3万亿元(同比增长7.8%),利润总额7912.1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分别比全国工业高5.3和11.2个百分点 [1][2] - 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2%,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略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2] 细分行业增长 - 汽车和电气机械行业领涨,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1.3%和12.2% [2] - 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仪器仪表行业增速分别为8.3%、3.8%和7.6% [2] - 重点监测的122种产品中84种产量同比增长,占比68.9%,同比提高7.4个百分点 [2] 新兴产业带动作用 - 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行业营收和利润增速分别比机械工业整体高1.3和5.4个百分点,占比达82.8%和82.6% [3] - 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高端装备制造等细分领域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面临挑战 - 66%企业反映订单不足,石化通用机械、重型矿山机械等行业订货额明显下滑 [5][6] - 机械产品出厂价格指数连续29个月同比下降,6月降幅为2% [6] - 美国关税政策及汇率波动导致外贸订单收缩,企业接单风险加剧 [5][6] 政策与展望 -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工信部将出台机械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7] - 预计下半年行业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约5.5% [1][7] - 行业将重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产业链韧性提升 [7]
平安证券(香港)港股晨报-20250804
平安证券(香港)· 2025-08-04 11:06
港股市场回顾 - 恒生指数收报23831点,下跌145点或0.61%,国指收报9656点,下跌47点或0.49%,大市成交减至827.99亿港元 [1] - 港股通录得净流入资金4.84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流入2.83亿港元,港股通(深)净流入2.01亿港元 [1] - 板块表现分化,本地地产、软件、5G概念板块跌幅靠前,黄金股逆市走强 [1] - 上周五恒生指数连跌4日,收跌1.07%报24508点,恒生科技指数跌1.02%,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0.88% [1] - 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超122亿港元,稳定币概念股领跌,耀才证券金融跌近20% [1] - 英诺赛科大涨逾30%,因公告与英伟达达成合作伙伴关系 [1] 美股市场表现 - 道指收跌1.2%报43588点,纳指跌2.2%报20650点,标普500指数收跌101点或1.6%报6238点 [2] - 亚马逊股价收挫8.3%,因最新盈利预测悲观 [2] - 苹果第三财季盈收胜预期,iPhone销售升13%,但股价高开近3%后回落,终收跌2.5% [2] - 英伟达收跌2.3% [2] 市场展望与投资建议 - 港股市场仍具有较低估值优势,7月份A股与港股主要股指均录得2%到5%的不同涨幅 [3] - 医药行业表现最佳,万得恒生医疗健康业指数7月份大涨23% [3] - 7月份南下资金大举流入合计达1356亿港元,为近期新高 [3] - 建议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工业软件等科技板块 [3] - 建议关注政策加力支持的婴幼消费、体育服饰及IP影视动漫等新消费板块 [3] - 建议关注较低估值和较高股息的各细分行业央国企龙头公司 [3] - 建议关注受益于"人工智能+"赋能的科网板块及各行业龙头公司 [3] 行业热点 - 2025年上半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70585亿元,同比增长11.9%,利润总额8581亿元,同比增长12.0% [8] - "5G+工业互联网"及"鸿蒙智能"等进一步拓宽软件赋能领域,建议关注中国软件国际(0354HK)、金蝶国际(0268HK) [8] - COMEX黄金期货涨2.01%报3416.00美元/盎司,上周累计上涨2.41% [8] - 全球央行持续增储黄金抵御风险,建议关注中国黄金国际(2099HK)、紫金矿业(2899HK) [8] 重点公司推荐 - 中兴通讯(0763HK)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12.99亿元,归母净利润84.25亿元,整体毛利率达37.91% [10] - 中兴通讯发布智算超节点服务器,GPU间通信带宽达400GB/S-1.6TB/S,液冷占比达80% [10] - 2025Q1公司政企业务营收同比倍增,占营收超20%,智算服务器订货占比超60% [10] - Wind一致预期公司2025年及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91.7亿和99.6亿人民币,对应PE分别为12和11倍 [10] 公司动态 - 比亚迪股份(01211HK)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0.56%,拟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额度增加至等值120亿美元 [12] - 长城汽车(02333HK)7月新能源车销售34593台,7月销量增14.34% [12] - 紫金矿业(02899HK)加纳Akyem金矿采矿租约获得加纳议会追认 [12] - 英诺赛科(02577HK)宣布与NVIDIA达成合作 [12] 新股信息 - 中慧生物-B(2627)招股价12.9-15.5港元,每手200股,招股截止日2025年8月05日,上市日期2025年8月08日 [13]
十年改革创新 福州新区跑出发展“加速度”
新华网· 2025-08-04 10:56
经济发展 - 2024年福州新区(长乐区)GDP达3331.04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高于全市20%以上 [1] - 截至2024年底市场经营主体总量达18.4万家 [3] - 形成纺织、化工新材料两个千亿级产业,农副食品加工、黑色金属冶炼、电子信息三个五百亿级产业 [10] 营商环境 - 政务服务中心整合35个部门、1231项可办事项,"一件事打包办"窗口优化47组事项 [1] - 94个省级事项实现"全区通办","最多跑一趟"事项占比达98% [1] - 实施"一业一策""一园一策""一企一策"制度,梳理57项优惠政策及兑现流程图 [2] - 福建永荣锦江在政府牵线下引入AI视觉检测设备,产品检测精度从70%提升至99.5% [2] 科技创新 - 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福州创新中心建立全国首个医疗场景人形机器人训练场 [4] - 国际医疗综合实验区落地,支持发展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 [6] - 福州数字医疗器械装备科研成果转化创新驱动平台推动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 [6] - 国家东南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闽港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平台构建"研发—转化—应用"全链条 [7] - 辅布司全球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用AI技术重塑产业链 [7] - 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孵化至臻医疗科技、新视智能科技等企业,实现"数字病理切片医疗设备""光声影像医疗设备"国产替代 [7] 产业升级 - 恒申集团从化纤扩展到化工及新材料,成为全球最大己内酰胺生产商 [8] - 昊盛科技旗下恒美光电打破国外偏光片技术垄断,建成全球单体规模最大超宽幅偏光片基地 [8][10] - 采用"民企主导+国资助跑"模式,18个月实现偏光片项目从选址到投产 [10]
机械工业上半年运行稳中向好,创新发展活力增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04 10:56
行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产品产销平稳增长,对外贸易展现韧性,创新活力加快释放,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2] - 上半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 0%,增速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2 6和2个百分点 [3] - 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13 6万家,较上年同期增加0 6万家,占全国工业的26 2%,资产总计达40 4万亿元,同比增长6 6% [3] 细分行业表现 - 汽车和电气机械行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1 3%和12 2%,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仪器仪表行业增速分别为8 3%、3 8%和7 6% [4] - 重点监测的122种主要产品中,84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占比68 9%,比上年同期提高7 4个百分点 [4] - 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 1万辆和1565 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 5%和11 4% [5] - 发电机组产量同比增长60 5%,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18 2%,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形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3 5%、10 4%和35 6% [5] 经济效益与投资 - 上半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 3万亿元,同比增长7 8%,利润总额7912 1亿元,同比增长9 4% [6] - 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 2%,比上年同期高0 1个百分点 [6] - 上半年机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 8%,通用设备和汽车行业投资分别增长16 6%和22 2%,电气机械和仪器仪表行业投资分别下降7 8%和15 6% [6] 外贸表现 - 上半年机械工业完成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5976 0亿美元,同比增长7 1%,其中出口额4659 4亿美元,同比增长12 4% [9] - 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同比增长23 9%,对RCEP国家出口同比增长16 7%,对欧盟国家出口同比增长12 3%,对东盟国家出口同比增长24 2% [9] 创新与绿色转型 - 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分别比全部机械工业高1 3和5 4个百分点,占机械工业的比重分别达82 8%和82 6% [8] -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 8万辆和693 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 4%和40 3%,市场渗透率达44 3% [8] - 风电机组产量增速超过70%,新增发电装机中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占比高达89 9% [8] 重大技术突破 - 全球首台700兆瓦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燃煤发电机组投运,国内首个高国产化率F5燃机项目投产发电 [10] - 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冲击式水轮机转轮和国内首台300兆瓦级变速抽蓄机组取得突破 [10] - "玲龙一号"全球首堆4台核主泵验收交付,全球唯一的第四代核能技术钍基熔盐堆建成并稳定运行 [10] 挑战与风险 - 外部环境趋紧,国际贸易承压,美国关税政策等外部因素对行业运行构成扰动 [11] - 需求端面临下行压力,7月份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在临界值以下,66%的企业反馈存在订单不足的问题 [12] - 机械产品出厂价格指数降幅持续在2%左右波动,已连续29个月同比下降 [12] - 应收账款总额达9 3万亿元,同比增长9 4%,平均回收期为105 3天 [13] 未来展望 - 预计下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将延续稳中向好的总体态势,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5 5%左右 [14] - 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持续加码加力,保障机械工业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平稳增长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14]
向“新”求变 借“智”跃升——来自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的观察
新华网· 2025-08-04 10:29
智造新趋势 - 脑机接口技术被列入十大创新标志性产品,强脑科技通过建立大脑和外部设备信号通路为残疾人康复、脑疾病治疗提供解决方案[3] - 银河通用Galbot机器人实现无人商超值守,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1-2030年全球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71%,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有望达8700亿元[4][5] - 中盐集团利用盐穴资源建设世界首座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电站,3年累计调峰电量3.82亿度,并开展盐穴储氢深度研究[5][6] 消费新趋势 - 2024年中国租赁经济交易规模突破4.2万亿元,同比增长32%,服务用户超7.5亿人次,数智平台交易额占比达65%[7][8] - 锦上添花文旅集团通过元素打包创新解决传统文旅痛点,携程提出利用AI/AR技术创造高浓度情感体验满足情绪消费需求[8] - 工商银行手机银行服务超6亿个人客户,打造智慧文旅平台助推消费增长,推出"幸福生活版"聚合高频场景服务特定群体[9] 生态新变革 - 宇树科技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全球领先,智能材料为多领域提供基础支撑[11][12] - 拓尔思提出AI大模型与数字孪生结合破解数实融合难题,联合飞机强调低空经济需基础设施配套[12] - 恒银金融建议改革国资考核机制引导资本投向科技创新,泰豪集团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培养产业人才并在东北建设产业园[13]
港股三大指数低开高走,机构:以中国资产为核心的港股配置价值仍然凸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10:17
港股市场表现 - 8月4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低开高走,恒生科技指数一度涨超0.5%,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持仓股中华虹半导体、中芯国际、联想集团、小米集团涨幅居前,比亚迪股份、阿里巴巴、美团跌幅居前 [1] - 7月A股与港股主要股指涨幅2%到5%,南下资金流入达1356亿港元,创近期新高 [1] 券商推荐与市场热度 - 42家券商8月金股推荐中港股标的达54只,推荐次数77次,环比增加16次及16只标的,增幅分别为26.23%和42.11% [1] - 平安证券指出港股市场具有低估值和交易活跃优势,中长期走势乐观,建议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工业软件等科技板块 [1] 恒生科技指数估值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标的指数最新估值21.23倍,处于发布以来18%分位点,即低于82%时间的估值水平 [2] - 恒生科技指数当前处于历史相对低估区间,具备高弹性、高成长特性,向上动能较大 [2] 投资工具与标的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可一键布局中国AI核心资产,场外联接A/C代码为013402/013403 [2]
记者观察| 基金经理如何看待“反内卷”?
上海证券报· 2025-08-04 09:57
反内卷政策下的投资主线 - "反内卷"成为当前市场核心投资主线 政策持续推进将带来产业整合与投资机会 [1] - 基金经理普遍认为科技创新将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重点方向 [1] - 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将获重点支持 行业自律强化可避免恶性竞争 [1] 行业发展趋势 - 中欧基金指出行业演变将以年度为单位渐变 上市公司股价与基本面关联度提升 [1] - 朱雀基金强调政策纾困与技术迭代双轮驱动 相关行业高质量发展进程加速 [1] - 信达澳亚基金预测"反内卷"将渗透至汽车、地产、零售等多行业 品质优先企业将脱颖而出 [1] 投资策略聚焦 - 短期关注底部行业估值修复 中期布局竞争格局优化 长期押注创新与出海突围 [2] - 投资逻辑从政策预判转向技术突破与全球化能力构建的核心竞争力 [2] - 半导体、人工智能、创新药等科创领域受年轻基金经理青睐 符合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战略 [2] 企业筛选标准 - 天弘基金建议跟踪企业经营改善信号 重点关注毛利率等财务指标 [1] - 仅维护行业生态、保障员工股东利益的企业能获得市场认可 中国资产价值重估已启动 [2] (注:doc id=3内容为技术指标选股信息 与行业/公司分析无关 已按规则跳过)
拓空间 有效投资潜力大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4 09:56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张官高速控制性工程洞庭溪沅水特大桥主桥合龙,预计2026年全线通车,该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呼和浩特—北海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 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8个百分点,其中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21.8%,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5.4% [6]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8654亿元,名义同比增长2.8%,实际增速(扣除价格因素)为5.3% [3] -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1% [3]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6% [5][6] 能源与新兴产业投资 - 氢能重点项目投资额实现翻番,充换电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近70%,新型储能及源网荷储一体化投资增长超30% [6]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增速高于全部投资4.7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6] 政策与投资方向 - 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已基本下达完毕,"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全部下达,将加快项目进度并强化监管 [7] - 国家拟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优化交通能源等领域价格机制,推动民间资本参与核电、交通、能源、水利等项目 [7] - 新质生产力、城市更新、民生补短板等领域被列为未来投资潜力方向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