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结构优化
icon
搜索文档
联泰基金周浩军:稳市场稳预期,多项金融政策齐发力
观察者网· 2025-05-07 19:57
政策要点 中国人民银行 - 降准0.5个百分点 存款准备金率从6.6%降至6.2% 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1] - 定向降准 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从5%阶段性降至0% [1] - 政策利率降0.1个百分点 7天逆回购利率从1.5%降至1.4% [2] - 结构性工具利率降0.25个百分点 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1.75%降至1.5% 抵押补充贷款(PSL)利率从2.25%降至2% [2] - 公积金贷款利率降0.25个百分点 5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 预计每年节省居民利息超200亿元 [2] - 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增至8000亿元 原5000亿+新增3000亿 [3] - 创设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4] - 合并证券基金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再贷款额度至8000亿元 推出科创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4] 金融监管总局 -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 已审批"白名单"贷款6.7万亿元 支持1600万套住宅建设和交付 [5] - 一季度房地产贷款新增7500亿元 个人住房贷款创2022年以来单季最大增幅 [5] - 将制定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贷款等适配新模式的管理办法 [6] - 扩大保险资金入市 拟再批复600亿元长期投资试点 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 [7] - 推动长周期考核机制 [8] - 推出小微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 [9] - 优化出口信用保险政策 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 [10] 证监会 - 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 优化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12] - 发展科技创新债 优化注册流程 完善增信支持 [12] - 推动公募基金改革 实行浮动管理费机制 [13] - 支持汇金公司增持 必要时提供再贷款支持 [13] - 动态完善风险应对预案 支持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 [14] - 增强A股上市公司韧性 应对关税冲击 [14] 联泰基金观点 股市 - 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长期流动性 险资新增600亿元试点额度及风险因子调降10% [16] - 推动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 通过8000亿元合并额度工具 [16] - 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增至8000亿元 科创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创设 [17] - 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17] - 公募基金改革方案强调"三年以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18] - 外资持有A股市值稳定在3万亿元 [18] 债市 - 央行下调逆回购利率0.1% 结构性工具利率0.25%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进一步下行至1.55%-1.6% [19] - 住房公积金利率下调及PSL利率调降 利好地产债及政策性金融债 [20] - 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及支农支小再贷款扩容 [21] - 科创债风险分担机制通过政府增信降低违约损失 [21] - 若股市反弹超预期 部分债市资金可能转向权益市场 [22]
A股2025年一季报大数据全景图
Wind万得· 2025-04-30 11:29
业绩总览 - 2025年一季度A股整体营收16.83万亿元,同比微降0.38%,但归母净利润1.49万亿元,同比增长3.47%,较2024年四季度回升18.7个百分点,呈现"营收承压、利润改善"格局 [2] - 非金融板块营收增速-0.47%,剔除金融及石油石化后增速0.35%,利润端改善更显著:非金融归母净利润增速4.17%,剔除金融及石油石化后达5.15% [5][7] - 单季度环比看,营收下滑12.4%但净利润大增89.6%,非金融板块净利润环比增幅高达248.2%,收入与利润分化明显 [11] 盈利能力 - 销售毛利率边际改善,全部A股、非金融板块及剔除石油石化后分别为17.77%、17.76%、17.69%,但ROE延续下行趋势,全部A股滚动值较2024年下降0.15个百分点至7.84% [14] - 费用管控优化显著,销售费用率与财务费用率分别降至3.15%、0.86%,同比降0.11和0.12个百分点,为盈利修复释放弹性空间 [17] 板块分化 - 创业板表现突出,营收增速6.05%,净利润增速15.40%,显著优于主板(营收-0.77%,净利润+3.84%)和科创板(净利润-63.04%) [19] - 宽基指数中,中证1000营收增1.81%,中证500利润增7.34%,中小盘盈利弹性主导市场结构切换 [22] 行业表现 - 科技与消费结构性走强:半导体(营收+19.5%)、硬件设备(+15.2%)、家电(+13.4%)维持高增,半导体净利润增速达32.4%,创五年新高 [25][30] - 周期板块承压:国防军工(营收-23.0%)、煤炭(-18.2%)、房地产(ROE-12%)等营收与盈利能力均处历史低位 [25][40] - 极端分化案例:钢铁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暴增45758.5%,建材行业增3996.8%,主要因低基数效应;房地产净利润下滑1106.8% [31][34] 个股表现 - 全市场76%企业实现盈利,55%净利润正增长,其中14%企业增幅超100% [44][45] - 头部企业集中度高:金融板块包揽净利润前十,工行、建行、农行、中行稳居前四;非金融企业中中国移动(306.3亿元)、贵州茅台(268.5亿元)领跑 [51][54] - 高增长企业特征显著:博创科技净利润增速超3000倍,科创板伟测科技增85倍,创业板博创科技增20倍以上 [65][67][69]
上市公司年报彰显中国经济韧性
经济日报· 2025-04-29 06:04
上市公司积极作为,直面剧烈变化、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开拓创新、克难奋进。上市公司年报如同多 棱镜,折射出中国优秀企业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既有"向科技创新要增量"的果敢,也有"以全球布局 防风险"的远见;既包含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的智慧,更彰显新兴产业"星火可燎原"的势能。 在全球经济的惊涛骇浪中,外部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客观存在,倒逼我们加快转型升级,加快高质量发 展的步伐。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经济体而言,关键还是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中国经济复苏 有活力,高质量发展有"向新力",未来发展有潜力,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根据Wind数据,截至4月25日,有超3500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合计实现营收56.67万亿元,同比 减少0.05%;实现归母净利润4.84万亿元,同比增长3.32%。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微观主体的经营韧性, 更勾勒出中国经济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的稳健底色和韧性潜能。 创新驱动是价值链攀升的底层逻辑。年报显示,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强度显著提升,以AI技术、半导 体、新能源为代表的创新领域正在成为增长引擎。中国优秀创新企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