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化

搜索文档
科创板开闸了!连续受理四单IPO,都是半导体!
是说芯语· 2025-06-18 18:06
科创板半导体企业IPO概况 - 近期科创板连续受理四家半导体企业IPO申请,覆盖芯片设计、设备耗材、材料制造、设备核心部件四大环节,形成从"材料-设备-设计"的完整产业链布局 [1] - 四家企业分别为兆芯集成(CPU设计)、芯密科技(密封件)、上海超硅(硅片)、恒运昌(射频电源),代表半导体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国产化突破 [1][10] 兆芯集成 - 业务领域:国内六大CPU厂商之一,专注x86架构CPU设计,覆盖桌面、服务器、工作站等领域,具备自主指令集拓展和内核微架构设计能力 [2] - IPO进展:6月17日获受理,拟募资41.69亿元用于新一代处理器研发及产能建设,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和东方证券 [2] - 财务情况:目前未盈利,预计2027年扭亏为盈,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3] - 市场定位:国产CPU替代重要参与者,技术自主性强,但面临国际巨头竞争压力 [4] 芯密科技 - 业务领域:专注半导体级全氟醚橡胶密封件研发生产,产品应用于刻蚀、薄膜沉积等前道制程设备 [5] - IPO进展:6月16日获受理,拟募资7.85亿元用于密封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保荐机构为国金证券 [6][7] - 财务表现:2022-2024年营收从4159万元增至2.08亿元,净利润从173万元增至6894万元,毛利率从39.9%提升至61.6%,客户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占比77%) [6] - 市场地位:国内半导体级全氟醚橡胶密封圈市占率第三、国内企业第一,毛利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6] 上海超硅 - 业务领域:半导体大硅片龙头企业,产品包括300mm和200mm硅片,应用于存储芯片、逻辑芯片,已量产先进制程所需硅片 [8] - IPO进展:6月13日获受理,拟募资49.65亿元用于300mm硅外延片扩产及高端材料研发,保荐机构为长江保荐 [8][9] - 财务情况:2022-2024年营收从9.21亿元增至13.27亿元,但持续亏损(2024年净亏损12.9亿元),主因300mm硅片产能利用率不足 [8] - 行业地位:全球半导体硅片市场份额1.6%,国内产能规模居前,与国际巨头(信越化学、SUMCO)仍有差距 [8] 恒运昌 - 业务领域:聚焦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产品支撑28nm至14nm先进制程,打破美企MKS和AE垄断 [10] - IPO进展:6月13日获受理,拟募资15.5亿元用于射频电源产业化及研发中心建设 [10] - 财务表现:2022-2024年营收从1.58亿元增至5.41亿元,净利润从2639万元增至1.43亿元,2023年国产等离子体射频电源市占率第一 [10] - 客户资源:拓荆科技、中微公司、北方华创等头部设备商的战略供应商,产品覆盖薄膜沉积、刻蚀等关键环节 [10] 行业意义 - 四家企业分别代表芯片设计(兆芯集成)、设备耗材(芯密科技)、材料制造(上海超硅)、设备核心部件(恒运昌)的国产化突破 [10] - 科创板对未盈利企业的包容性为半导体企业提供融资通道,集中受理体现资本市场对半导体行业的重点支持及产业链自主化迫切需求 [10]
常熟造“首创号”纵穿天山
苏州日报· 2025-06-18 06:08
工程突破 - 中交天和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高寒高海拔超大直径硬岩竖向掘进机"首创号"贯通新疆乌尉高速天山胜利隧道2号深竖井 创下高速公路竖井深度、直径、海拔三项世界纪录 [1] - 天山胜利隧道是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乌尉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 全长22.1公里 为世界在建最长高速公路隧道 [1] - 2号通风竖井直径11.4米 成井内径9.5米 深度707米 是世界直径最大、深度最深的高速公路竖井 施工环境最低气温零下40多度 海拔3660米 岩石强度超200兆帕 [1] 技术优势 - "首创号"整机高44米 重1350吨 采用全新钻井工艺 实现井下无人操作和"一钻成井" 避免传统钻爆法对岩石的扰动 显著提升掘进效率、安全性和环保性 [2] - 设备解决破岩、排渣、刀具耗损等世界性难题 施工冲刺阶段最快月进尺104.18米 最高日掘进6.89米 [2] - 相关技术已获国家专利27项 形成标准化施工参数体系 为深地高端工程装备自主化发展奠定基础 [2] 行业地位 - 中交天和自2010年成立以来攻克多项"卡脖子"技术 在超大直径盾构领域排名全国第一 [2] - 常熟装备制造业2024年规上产值达1527亿元 已形成工程机械、海工装备等全产业链体系 集聚行业龙头和专精特新企业 [2]
“为成为全球顶级芯片供应商,我们必须走出中国”
观察者网· 2025-06-17 10:28
公司动态 - 芯驰科技将于2025年底首次向欧洲汽车制造商供应智能座舱SoC芯片,合作覆盖欧洲、中东和非洲市场的多款车型[1] - 此次合作是公司首次为海外OEM大规模量产车型提供芯片,标志着全球扩张的重要里程碑[1][3] - 公司计划通过德国办事处加强欧洲业务,此前已在日本设立分支机构[4] 产品与技术 - X9系列智能座舱SoC集成高性能CPU、GPU、AI加速器和视频处理器,专为先进驾驶舱设计[1] - 产品线涵盖四大系列:智能座舱X9、自动驾驶V9、中央网关G9和高性能MCU E3[3] - 2021年以来累计芯片出货量突破800万片,应用于国内100多款车型[3] 市场表现 - 当前出口占比不足10%,主要客户包括奇瑞、长安、上汽、广汽、北汽和理想等车企[3] - 在中国智能座舱SoC市场以3.5%份额领跑本土厂商,仅次于高通(32%)、恩智浦(19%)和瑞萨(13%)[4] - 公司定价策略较外资竞争对手低10%-20%,成本优势显著[4] 行业背景 - 2023年全球汽车销量7460万辆,中国市场占比超30%[3] - 国产汽车芯片自给率从2021年的5%提升至2023年的10%,政策目标2025年达20%-25%[4] - 中国供应商在东南亚、中东和拉美等新兴市场具备供应链优势,但需适应欧洲数据安全法规[4]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逆势微涨,聚焦新品放量、并购整合与国产替代三重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14:37
市场表现 - 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下跌0.19%,成分股耐科装备领涨1.55%,华海诚科上涨1.32%,联动科技上涨1.22%,安集科技领跌4.22%,沪硅产业下跌1.94%,华峰测控下跌1.84% [1] - 半导体材料ETF上涨0.1%,最新价报1.04元,近1年累计上涨15.24% [1] 行业趋势 - 2025年自主可控为主线,同时关注新品放量、并购整合等进展 [2] - 国内设备厂商2025Q2以来签单和收入增长趋势预计向好,部分公司新品加速拓展 [2] - 2025Q1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收入多数同比稳健增长但环比有所下滑,符合季节性验收特点 [2] - 国内扩产主力向偏先进制程切换,先进制程产线上国产设备验证及替代进展顺利 [2] - 零部件去美化持续推进,自主可控进程预计将持续加速,国产零部件供应链迎来契机 [2] - CMP、掩膜板等部分国内半导体材料景气较为旺盛,有望伴随FAB稼动率提升而复苏 [2] 指数与ETF - 半导体材料ETF紧密跟踪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该指数精选40只业务深度覆盖半导体材料与半导体设备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3] - 指数成分股汇聚了多家在国产替代进程中表现突出的龙头企业,如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沪硅产业、南大光电等 [3] - 样本股的筛选聚焦行业核心赛道,体现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化升级的发展趋势 [3]
宇环数控加速国际化布局 高端制造与新兴业务驱动成长新周期
证券日报· 2025-06-12 16:38
从政策环境来看,国家推动工业母机自主化及设备更新政策,为宇环数控高端磨床的进口替代创造了广 阔空间。同时,人形机器人、第三代半导体等产业的爆发,拉动了高精度磨削设备的需求,公司数控螺 旋立式内拉床已应用于机器人减速器核心部件加工,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公司高端数控磨床、拉床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海外市场开发投入力度的加大,宇 环数控有望在全球化与产业升级的浪潮中实现质效双升,在数控装备行业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在产品方面,宇环数控在高端装备进口替代上取得了显著突破。2024年,公司数控磨床收入1.13亿元, 同比增长39.14%;智能装备系列收入1.06亿元,同比大增186.50%。新兴领域板块订单也持续放量,汽 车零部件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31.52%,精密复合立式磨床成功打入航空航天、轴承等高端制造领域,实 现了进口替代,彰显了公司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产品竞争力。据悉,公司积极响应市场,针对新能源汽车 轻量化需求开发的碳陶刹车盘专用磨床YHMG7776已完成技术突破。 技术研发是宇环数控的核心竞争力之一。2024年,公司全年研发投入4945.86万元,占营收10.47%, ...
华为鸿蒙PC发布:迈向科技主权的一大步
Canalys· 2025-06-12 12:15
华为鸿蒙PC发布背景与战略意义 - 2025年3月华为不再获得Windows授权许可,标志着其软硬件全面自主化的关键转折[1] - 2024年美国出口管制切断英特尔、AMD、高通等芯片供应,加速华为自研操作系统与芯片在移动设备及PC领域的布局[1] - 2025年5月发布首批鸿蒙OS 5 PC,实现全栈自研目标里程碑,搭载自研Kirin X90芯片(含AI NPU模块)及OLED屏、"星盾"安全架构等核心技术[1][5] 鸿蒙PC产品亮点 - **创新设计**:MateBook Fold采用18英寸可折叠OLED屏(折叠后13英寸),售价23,999元;MateBook Pro为常规OLED笔记本,起售价7,999元[5] - **AI与多设备协同**:深度集成AI助手"小艺",支持会议速记、翻译等功能;分布式架构实现手机、平板、PC无缝互联与资源共享[3][5] - **性能优化**:软硬件一体化提升电池效率、散热性能及系统安全性[2] 应用生态现状与挑战 - 首批鸿蒙PC支持1,000款应用(含150款原生PC应用),目标2025年底突破2,000款,但Adobe、Microsoft Office等关键软件尚未适配[4] - 投入数十亿元激励开发者,提供AI辅助编码工具及DevEco Studio等开发框架,加速应用移植与原生开发[4] 市场策略与用户定位 - 2024年中国市场PC出货量约420万台(笔记本占380万台),需通过双系统支持、折扣等方案减少用户流失[7] - 重点拓展政企市场,结合华为云、服务器等基础设施打包推广国产化解决方案[7] - 需明确差异化定位(如商务、创意或学生群体),打造"杀手级"应用验证AI与多设备协同优势[6] 长期发展关键要素 - **AI生态建设**:需对标微软Copilot、苹果"Apple Intelligence",强化生成式AI在开发工具、搜索等领域的融合[9] - **分布式架构深化**:推进"1+8+N"战略,提升多设备数据流动无缝性及AI体验一致性,构建类苹果的高粘性生态[10] - **开发者生态培育**:长期投入软件合作与开发者效率提升,实现国际与国内生态双向拓展[8][9]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鸿蒙PC是华为技术独立战略的关键一步,需持续证明其生产效率与兼容性能力[11] - 成功取决于精准产品规划、市场推广及AI创新投入,有望成为全球PC操作系统市场新势力[11]
特斯拉欲自建电池生产体系
起点锂电· 2025-06-06 19:15
特斯拉电池生产战略 - 公司在美国构建从锂矿到整车的完整电池生产体系 旨在降低对中国原材料的依赖 该战略在行业内具有独特性[1] - 特斯拉计划自主完成正极材料生产 锂提炼 负极制造 电极涂覆 电池组装等全流程 美国尚无其他车企能实现同等程度的垂直整合[1] - 首席执行官强调供应链本地化对降低地缘政治风险的关键作用 尽管实施难度极高[1] 供应链本土化进展 - 公司电池单元材料曾39%来自中国企业 通过得克萨斯州锂提炼厂等项目推进 中国供应商占比正持续下降[1] - 与松下等合作伙伴协同推进本土化 松下堪萨斯州电池工厂将供应美国本土生产的电池单元[2] 行业影响与挑战 - 构建本土化生态可规避跨国运输风险 压缩生产周期 提升供应链韧性 尤其在芯片短缺 锂价波动的背景下优势显著[2] - 该战略是对传统全球化供应链体系的颠覆 为制造业提供新范式 但全产业链自主化需长期验证[2] 历史数据与行业动态 - 公司持续多年推动美国本土电池采购与制造 日经新闻曾分析其对中国供应链的高度依赖[1] - 行业近期动态包括宁德时代韩国合作 赣锋储能系统发布等 但未展开具体内容[2]
沉默两天后,中方对美交底,美国76岁老将出面,特朗普派人传话
搜狐财经· 2025-06-06 21:40
中美经贸关系动态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针对中国技术转让等领域301调查的豁免期限从2025年5月31日延至8月31日 [1] - 中方反对美国301关税 认为其违反世贸规则且成本转嫁至美国企业和消费者 [1] - 中方敦促美方取消所有对华限制措施 推动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3] 中美关系历史与现状 - 中美关系正常化已50年 从尼克松访华到《上海公报》奠定基础 [3] - 当前美国将中国定位为"全球竞争对手" 在经贸 科技 台湾问题等领域采取敌对措施 [4] - 美国对华政策受国内政治和霸权焦虑驱动 但自身面临制造业占比下降 稀土依赖等问题 [6] 科技领域博弈 - 美国实施AI芯片出口管制 停止对华芯片设计软件销售等"卡脖子"措施 [4] - 中国推进科技自主化 在EDA软件和航空发动机等领域取得国产替代进展 [4] 未来关系发展建议 - 美国应遵守《上海公报》原则 停止在台湾问题等敏感议题上的挑衅 [10] - 双方需加强平等对话 在经贸 气候等领域挖掘合作空间 [10] - 美国应摒弃冷战思维 将中国发展视为机遇而非威胁 [10] - 扩大民间交流以改善两国关系社会基础 [10]
格力电器已为多家公司提供晶圆流片制造服务;深圳AI终端技术攻关最高可资助2000万元丨数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5 07:23
格力电器半导体布局 - 公司已建立SiC SBD和MOS芯片工艺平台,部分产品内部批量使用 [1] - 作为芯片制造工厂,已为多家芯片设计公司提供晶圆流片制造服务 [1] - 此举标志家电巨头向核心硬件上游延伸,可能提振技术转型信心 [1] 深圳人工智能终端产业扶持 - 深圳市发布2025年智能终端产业发展扶持计划,涵盖六大资助项目类别 [2] - 人工智能终端技术攻关项目最高可获2000万元资助 [2] - 政策旨在加速深圳成为全球科技高地,提振产业链创新与投资者信心 [2] 国家能源局算力与电力协同规划 - 国家能源局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重点布局国家枢纽节点及资源丰富地区 [3] - 统筹数据中心绿电需求和新能源资源条件,协同规划算力与电力项目 [3] - 政策可能催化绿电交易市场并提振新能源基建投资 [3]
中旗新材与星空科技深度融合 打造高端装备+新材料双轮驱动
证券时报网· 2025-06-04 22:46
股权转让与战略合作 - 中旗新材控股股东及实控人与星空科技完成23.74%股份过户登记(受可转债转股稀释影响)[1] - 星空科技董事长表示合作将助力中旗新材实现材料高端化突破并逐步具备服务半导体行业能力[1][2] - 合作承载中旗新材主业扩容和产业升级意义,通过星空科技高端装备技术实现向高端制造领域拓展[2] 业务转型方向 - 中旗新材从传统建材转型探索半导体及泛半导体领域服务,寻求新增长点[2] - 星空科技将优先发展上市公司体内石英硅晶新材料,协同发展高端光学镜头材料等集成电路新材料[3] - 未来业务结构将转型为以高科技装备为背景、材料相辅的模式[4] 星空科技技术实力 - 星空科技实控人拥有20年集成电路装备经验,团队具备半导体专用装备全链条专业能力[3] - 公司产品包括AI芯片制造专用大芯片光刻机、芯片键合机等,部分填补国内高端装备空白[3] - 已实现微米级精度,预计2023年下半年达到亚微米水平(先进封装领域高端指标)[4] 市场前景与产品进展 - 星空科技看好AR和AI应用市场前景,AI芯片算力需求带动芯片制造装备增长[4] - 光刻机产品已交付客户,部分设备处于客户试用或工艺实验阶段[4] - 大部分产品实现市场投放,新产品持续研发中[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