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业出清
icon
搜索文档
永兴材料20250519
2025-05-19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锂行业、不锈钢行业 - 公司:永兴材料、久立特材、赣锋锂业、雅化集团、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盐湖股份、SQM、Mersen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永兴材料公司情况 - **业务格局**:形成不锈钢和碳酸锂双主业格局,2022年碳酸锂产能达3万吨,不锈钢产能35万吨,不锈钢业务稳定,碳酸锂业务受锂价波动影响大[2] - **股权结构**:董事长高兴江为实际控制人,持股36%,久立特材持股7%,近期推出员工持股计划,考核目标包括特钢销量31万吨和碳酸锂销量2.5万吨[2][4] - **财务表现**:2020年前净利润在2 - 4亿元波动,2022年因碳酸锂价格上涨净利润达63亿元,2023年后受供需影响盈利下滑,2024年降至10.4亿元,24年不锈钢和碳酸锂毛利各约7亿多元,不锈钢毛利率9% - 13%,碳酸锂毛利率从22年的87%降至24年的37%[2][5][6] - **不锈钢业务**:是不锈钢长材领域龙头,产能35万吨,产品针对中高端市场,国内市场占有率前三,产销量稳定在每年30万吨左右,单吨毛利从21年不到2000元/吨升至23年的2800元/吨,24年维持在2500元/吨以上,增长空间有限[2][7] - **新能源产业链**:建成采矿、选矿及碳酸钙冶炼加工一体化产业链,以自有矿山华山瓷石矿(控股70%,参股宁德时代)和白水洞高岭土矿(参股46%,由国轩高科运营)为原料,碳酸钙当量资源量近400万吨,完成扩证,生产规模从300万吨提至900万吨,现有3万吨电池级碳酸钙产能且有扩张空间,碳酸锂生产成本从22年的55000元/吨降至24年的47000元/吨[2][8][9] - **盈利预测**:不锈钢业务利润每年3 - 4亿元,预计25年碳酸锂销售均价(不含税)约6万元/吨,每吨利润约1万元,碳酸锂业务利润约2.5亿元,公司整体利润6 - 7亿元左右,利润弹性受锂价影响大[2][16] 锂行业情况 - **行业趋势**:21 - 22年锂价暴涨驱动资本开支增加,23 - 24年供需转变价格跌破65000元,预计资本开支放缓,进入供给释放阶段,未来行业将见底趋稳[10] - **2025年锂矿增量来源**:主要来自非洲地区(赣锋的马里项目和雅化的黑矿),澳大利亚锂矿实施降本和缩减开支,成本下降,市场预期澳矿价格还有下降空间[11] - **2025年盐湖提锂供应情况**:增量主要来自阿根廷(赣锋CEO盐湖、千玺盐湖等项目)、中国(盐湖股份扩产项目)、智利(SQM扩展项目),预计2025年产量达59万吨,同比增加9万吨[12] - **云母复产影响**:宁德时代云母矿2025年复产,年产量预计5万吨,是碳酸锂价格下跌原因之一[13] - **2025年碳酸锂供需情况**:预计供给160万吨,需求151万吨,过剩15万吨,占比10%,考虑2024年情况,目前过剩比例可能达20%左右,现货价格跌至64000元,大部分企业亏损但因长单合同不会立即减停产,出清需要时间[14] - **锰价回升路径**:先让企业减停产,需求下降使价格下跌触及成本线进一步减产,实现库存去化,结合旺季需求好转才可能触底反弹,目前社会库存超45万吨,占需求1/3,出清需较长时间[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永兴材料员工持股计划规模约4000万元,购买价格为15.9元,相当于当前股价的一半[4] - 澳大利亚马岭锂矿FOB成本降低到467美元,加上权益金和运费后CIF成本约为500 - 550美元,对应碳酸锂含税成本约为6万元,产量指引从32万吨上调至25% - 40万吨,乌基纳里矿成本下降到512美元[11]
【帮主郑重】沪指旱地拔葱破3400!大金融暴动是烟雾弹还是冲锋号?中长线避坑指南
搜狐财经· 2025-05-14 20:17
大金融板块 - 午后保险、券商、银行板块集体暴动,中国人保涨停,显示主力资金介入[3] - 行情驱动因素为市场对七月底重要会议"稳增长"政策的博弈预期,而非降准降息等实质性利好[3] - 金融股历史上多呈现脉冲式行情,持续性需经济数据连续三个月回暖支撑[3] 港口航运板块 - 中远海发、宁波海运等标的连续两日登上龙虎榜,表面催化因素为中报预增[3] - 行业基本面支撑: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6月以来上涨15%,叠加人民币汇率企稳[3] - 周期股投资需警惕价格追高风险,建议等待三季度运价回调后的布局机会[3] 光伏行业 - 板块深度调整主因欧洲反补贴调查及行业内部竞争加剧[3] - 行业出清阶段需筛选现金流充沛、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如掌握TOPCon专利的公司[3] - 部分标的已跌至净资产附近,中长期配置价值显现[3] 军工行业 - 板块近期表现疲弱,与市场风险偏好变化相关[3]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突破3400点但个股分化明显,收盘时超2800只个股下跌[4] - 权重股拉升存在掩护资金出货嫌疑,需警惕指数失真现象[4]
建材|如何看待反内卷形势下建材行业的投资机会和配置节奏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02 08:02
行业现状与核心观点 - 建材行业自2021年起面临收入利润下行压力 但行业出清和竞争格局优化已显现 [1] - 需求下行幅度收窄 二阶导转正 配合"反内卷"政策导向 部分细分行业迎来涨价及利润提升 [1] - 行业配置价值显现 配置节奏取决于需求压力和竞争格局 推荐次序为玻纤 水泥 消费建材 [1] - 消费建材行业利润底部确立 下半年或迎来趋势性投资机会和更好市值弹性 [1] 2025年建材需求判断 - 基建端:城投有息负债增速降至2.8% 新发城投债利率下降0.6pct 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同比增加1.4pcts [2] - 地产端:2024年新开工/竣工面积同比下降23.0%/27.7% 但300城住宅用地成交金额同比增长29.6% [3] - 综合判断:2025年建材需求下滑幅度收窄 二阶导转正 水泥需求量降幅从9.5%收窄至5.7% [4] 反内卷政策影响 - 2024年7月起中央多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6] - 建材行业利润位于历史底部 2024Q1-3玻纤/水泥/装饰材料净利率降至6%/1%/8% [6] - 政策对行业趋势变化为助力而非颠覆 盈利反弹取决于需求恢复和竞争格局 [6] - 北新建材案例:2022年销量下滑12%但单位盈利未下滑 2023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2% [7] 细分行业比较 - 玻纤行业:全球CR6超75% 中国巨石全球市占率近30% 2024年3月起率先提价 [8] - 水泥行业:主要区域CR3在42%-52% 2024年10月提价100元/吨 2025年3月重启涨价 [9] - 消费建材:行业出清程度高 若需求企稳将具备更高市值弹性 [9]
【招银研究|行业深度】锂行业深度研究之2025年展望——价格底部震荡,出清信号显现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3-14 16:31
锂行业供需格局 - 2024年锂盐行业维持供大于求格局,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中枢为9.1万元/吨,同比下滑65% [1][7] - 2025年全球锂盐设计产能预计达231.2万吨LCE,同比增长21.3%,需求增速10.1%,供需缺口收窄但仍存在 [1][52] - 盐湖提锂产能首次超过锂辉石提锂产能,产能结构调整明显 [1][24] 上游矿山经营状况 - 2024年澳洲锂精矿价格同比下跌70%以上,四座高成本矿山停产导致产量同比下降0.4% [2][14] - 2025年全球矿山新增产能仅2.1万吨LCE,较2024年14.2万吨大幅收缩,多家矿企下调产量指引 [48][51] - 澳洲在产矿山FY25现金成本普遍在500-800美元/吨,价格若跌破600美元/吨将触发大规模停产 [69][70] 中游冶炼行业动态 - 2024年中国锂盐产量高速增长,碳酸锂/氢氧化锂产量分别增长46.9%/24.9%,占全球产能66.5% [23][24] - 12家上市锂企中8家2024年前三季度保持盈利,西藏矿业营收利润双增长,赣锋等4家出现亏损 [35][36] - 行业整合加速,力拓67亿美元收购Arcadium,中国五矿控股盐湖股份,头部矿企逆周期布局 [39][40] 下游需求变化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增速较2023年37.9%放缓 [27][62] - 新型储能装机同比增长130%至7376万千瓦,但2025年国内配储政策转向或导致新增装机下滑 [27][63] - 全球用锂需求预计2025年达154.3万吨LCE,动力电池占比70%但增速放缓至10.1% [1][61] 价格走势研判 - 2024年碳酸锂价格呈"先升后降再稳"走势,全年波动区间7.3-11.2万元/吨 [7][9] - 2025年价格或维持底部震荡,二季度可能因备货需求出现阶段性上涨但空间有限 [64][65] - 价格拐点需观察上游矿山出清进度,理论成本支撑位在6.4万元/吨对应锂精矿600美元/吨 [68][70]
静待满园花开
半夏投资· 2024-12-05 23:54
行业周期与投资哲学 - 强周期行业与园艺存在共通性 周期性行业如航运钢铁 房地产 证券等在底部表现惨淡 但周期复苏后可能实现暴利 类似花园三宝(月季 绣球 铁线莲)冬季枯萎春季繁盛的现象 [6][8] - 证券行业当前处于周期底部 与前几年明星分析师和基金经理名利双收的盛况形成鲜明对比 [9] - 行业出清需要三大要素 低利润 减少信贷扩张 产能关停 类比植物春化需要的低温 控水和修剪 地方政府过度保护可能延缓出清进程 [13][14] 证券行业现状与展望 - 证券基金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尚未解决 研究分佣细分领域集中度最低且持续下降 分析师团队规模膨胀显示行业仍需出清 [15] - 参考日本经验 即便在减量市场中完成出清后仍可重现繁荣 如日本经历失去30年后房价股指创新高 但过程可能痛苦 [15][48] - 货币宽松与财政发力不同步导致市场炒作概念股 妖股活跃而蓝筹股低迷 类似花园多雨少阳环境滋生蘑菇而非开花 [17] 宏观经济比较研究 - 中国当前经济阶段更接近日本80年代初而非90年代 城镇化率66%相当于日本六七十年代水平 人均GDP仅为美国1/4 [28][36] - 居民杠杆率低于日本90年代水平 与日本80年代初居民杠杆停滞期相似 当时日本经历4-5年房价股市回调但被历史忽略 [28][30] - 汇率表现矛盾点 若参照日本90年代则应预期人民币升值而非贬值 因日元1990-2012年间对美元升值100% [32][33] 国际环境与政策类比 - 特朗普第二任期可能复制里根时代政策转向 新任财长贝森特主张财政紧缩 或推动类似广场协议的汇率协调 鼓励人民币升值和内需刺激 [37][45][47] - 当前中国资产价格处于低谷 若达成类广场协议反而有助于走出通缩 与日本86年签署时资产泡沫已形成的情况截然不同 [47] - 美国80年代政策调整后实现财政贸易赤字改善 利率下行美元贬值 股市震荡走高 但美元贬值削弱海外投资者收益 [41][43][44] 地产周期与行业转型 - 全球地产泡沫案例显示多数3-4年企稳5-6年回升 中国调整已超三年且新开工下降70% 叠加城镇化需求与利率下行 具备企稳条件 [52] - 证券行业从业者需做好转型准备 参考李子柒跨界成功案例 但行业出清后仍存长期机会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