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转口贸易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关税对中国铝消费影响几何
华泰期货· 2025-07-18 18: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1 - 5月中国未锻轧铝及铝材累计净出口76万吨同比持平,净出口良好源于沪伦比值限制进口而非出口突出[3][43] - 2024年美国对中国铝制品依赖度最高达11.5%,其中直接进口占3.7%,间接进口占7.8% [4][19][43] - 若中国铝材出口美国转口贸易被完全限制,2025年直接出口美国下滑1.8%,中国铝元素消费下滑0.2% [5][24][43] - 24%对华关税窗口期从5月14日算,8月11日前到美国通关可免征,抢出口可持续至7月底 [5][40][45] - 无需过多关注美国对中国铝消费影响,应关注其他发达地区和第三世界国家消费情况 [6][27][45] - 抢出口或造成后期消费回落,但只要消费同比上涨,铝市场向好趋势不变 [6][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出口数据分析 - 2025年1 - 5月中国未锻轧铝及铝材累计净出口76万吨同比持平,1 - 4月同比正增长,源于电解铝和铝合金净进口减少受沪伦比值影响 [12] - 1 - 5月铝材累计净出口212万吨,累计同比减少6%,2024年11月出口退税取消有实质影响,上半年降幅逐月收窄与抢出口有关,实际出口难度大,多以终端成品抢出口 [12] 美国对中国铝制品的直接和间接依赖度 - 2024年直接出口美国占出口总量3.7%,转口极致推算间接进口占7.8%,依赖度最高达11.5%,关税全球征收且美国消费不下滑时对中国铝出口消费影响有限,最大影响是再通胀问题,可通过转口贸易弥补 [19] - 2025年1 - 5月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总量167万吨,累计同比减少7.2%,直接出口美国量降至1.9%,对华关税直接出口影响1.8%,暂不评估转口影响 [19] - 2024年中国铝元素供应量5575万吨,出口占消费12%左右;若美国完全不依赖中国铝材,铝元素消费下滑1.4%;若转口贸易被完全限制,直接出口美国下滑1.8%,铝元素消费下滑0.2%;实际中转口贸易难限制,美国单方面贸易行为难影响中国铝消费 [20][24] 关税影响抢出口后,第三世界消费增长可关注 - 1 - 6月中国汽车出口增长,组件出口修复,无需过多关注美国消费影响,应关注其他发达地区和第三世界国家消费增长 [27] - 1 - 5月中国电线电缆累计出口123万吨,累计同比增长14.5%,发展中国家发展带动中国基建产品出口消费 [27] 美国关税窗口下的抢出口时间点 - 2025年1月20日关税大战开始,美国对中国商品最高征145%关税,5月12日取消91%对等关税,24%对华关税暂停90天,铝制品出口美国仍面临104%关税 [40] - 24%对华关税窗口期从5月14日算,8月11日前到美国通关可免征,抢出口可持续至7月底 [40] 结论 - 2025年1 - 5月中国未锻轧铝及铝材累计净出口76万吨同比持平,净出口源于沪伦比值限制进口 [43] - 2024年美国对中国铝制品依赖度最高达11.5% [43] - 若转口贸易被完全限制,2025年直接出口美国下滑1.8%,中国铝元素消费下滑0.2% [43] - 24%对华关税窗口期抢出口可持续至7月底 [45] - 无需关注美国消费影响,关注其他发达地区和第三世界国家消费 [45] - 抢出口或致后期消费回落,但只要消费同比上涨,铝市场向好趋势不变 [45]
关税战后的全球新秩序
五矿证券· 2025-07-17 17:11
关税战行动逻辑 - 4月2日特朗普发动新一轮关税战,宣布对全球加征10%基础关税及“对等关税”,中美“对等关税”一度达125%,后保留10%基础关税[14] - 去全球化源于美国贫富差距扩大,当前美国贫富差距接近历史高点,去全球化趋势或加速[23] - 特朗普发动关税战目的是缩减贸易逆差、促进制造业回流、保障国家安全和遏制中国发展[29] 关税战约束与推演 - 特朗普政府受美国债券市场稳定性、通胀压力和支持率的约束,关税政策可能引发国债抛售或通胀上升时会退缩[35][39][42] - 关税谈判结果不确定,美国法院裁定“对等关税”违宪,上诉结果未知,最终落地关税幅度或大幅削减,略高于10%[44][45] 关税战对全球经贸影响 - 世界银行下调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2.3%、贸易量增速预期至1.8%,美国经济增长预期至1.4%,未来关税对全球经济负面影响可控,有望避免大衰退[47][48][49] - 短期内中国经济面临压力,4、5月对美出口同比分别降21%和35%,6月PMI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降至2023年以来低点[53][55] - 长期来看,中国出口多元化和产业升级成效显著,关税战对中国经济和贸易影响有限,出口占全球比重保持在14%以上[56][66] 关税战对企业布局影响 - 转口贸易短期有机会,但美国加强原产地审查,转口地政策收紧,简单转口贸易难以为继[66][67][69] - 企业出海可规避贸易壁垒,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程度低,有提升空间,出海前景广阔[70][71] 美元与大宗商品趋势 - 美元进入长期下行周期,受高估、美国缩小贸易逆差诉求、政府债务攀升和安全性下降等因素影响,目前被高估16%[85][86][87][92] - 大宗商品有长期上涨动力,受美元周期、全球供应链重塑和各国政策脱虚向实驱动[95]
新闻解读20250511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未提及具体公司,涉及贸易、出口、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军工等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贸易会议情况**:贸易会议未出现意外,美国特朗普称进展顺利并提出将中国关税降至80%较合适,中国表态谨慎呼吁美国用行动证明诚意 [1] - **4月中国出口情况**:4月中国出口虽受关税打压但同比增长8.1%,可能因转口贸易、扩大对欧洲和中东出口、出口转内销等方式缓解压力,如越南4月对中美出口达近年新高 [2][3] - **国内经济问题**:国内面临商品价格内卷和通缩问题,4月PPI同比下降2.7%且降幅扩大,实体经济压力难消,上市公司赚钱能力受挤压 [3][4] - **通缩问题解决思路**:解决通缩不能仅靠央行多发货币和降低利率,需在需求层面加大力量,是财政问题,如在就业、社保、基础养老金等方面投入资金 [5][6] - **市场表现**:政策角度市场相对平稳情绪略偏暖,未受太多扰动也无超预期政策拉动;资金层面国内资金未突然活跃,上周五沪深两市成交量1.2万亿左右,外部资金难解近渴,国际市场下周相对平静 [7] - **军工行业**:军工品牌在冲突中认可度提升是长期趋势,短期事件驱动型赛道会随事件淡化而回调 [1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人民币出现阶段性小幅贬值,理解人民币波动关键是看清美元 [8] - 美元无短期大麻烦但有长期巨大挑战 [9]
一个危险信号出现!美公司高管亲自透露:绕过中国出口禁令,美国获得大量关键矿产,谁干的?
搜狐财经· 2025-07-16 13:40
中国对两用物项的出口管制政策 - 稀土等物项具有军民两用特性 全球普遍实施出口管制 中国政府依法严格审查出口许可申请 符合规定则批准以推动合规贸易便利化 [1] 中美在关键矿产领域的博弈 - 中国在全球稀土等关键矿产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美国高科技和军事技术高度依赖中国资源 [3] - 美国2023年12月加大对华芯片产业打压 中国商务部随即宣布加强两用物项对美出口管制 禁止镓、锗、锑等关键材料出口 [3] - 中国2023年两度发布稀土管制禁令 中断对美镓、锑等金属供应 这些材料是半导体、雷达和通信设备的关键原料 [3] - 管制实施超一年后 美国军工企业订单仍正常交付 五角大楼曾计划回收废弃镓金属 管制影响不及预期 [3] 国际锑市场动态与转口贸易现象 - 中国对美锑出口禁令导致国际锑价飙升至几十年高点 美国进口量显著下降 [4] - 2024年起墨西哥、泰国成为中国锑金属前三大出口市场 2023年未进前十 美国通过第三国绕道获取资源 [4] - 2023年12月至2024年4月 美国从泰国、墨西哥进口3834吨锑氧化物 超过去三年总和 [4] - 第三方国家通过粗加工或重新贴标将中国矿产包装成本地产品 利润驱动企业冒险 美国企业愿支付高价维持产业链 [5] 美国企业的替代方案与国际贸易规则漏洞 - 美国企业关注非洲矿产如刚果钴、赞比亚铜 但开采成本高 更倾向通过第三国转购中国资源 [7] - 中国矿产经第三国简单加工或包装后可改变原产地证明 如石墨在马来西亚提纯后标为"马来西亚制造" 稀土经越南、缅甸加工变"东南亚产品" [7] - 国际贸易规则允许商品经实质性加工后改变原产地 但"实质性加工"标准各国不一 需根据具体法律判定 [7]
花旗:中国出口再显韧性,下半年料将持续,进口增长反映内需回稳
华尔街见闻· 2025-07-15 11:54
出口表现 - 中国6月按美元计出口同比增长5.8%,高于花旗预估的3.3%和市场共识的5% [1] - 对美出口收缩幅度显著收窄至-16.1%,较5月的-34.5%大幅改善 [1] - 出口韧性源于转口贸易、供应链延伸和新市场需求 [1] - 对东盟出口增长16.8%,其中泰国和越南超过20%,贡献近一半整体增长 [5] - 对非洲出口维持34.8%的高增长,成为关键驱动力 [5] - 汽车出口激增23.1%,集成电路出口放缓至24.2%但仍贡献占比最大 [7] - 机械电气产品增长8.2%,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反弹至0.4% [7] 进口表现 - 6月进口同比增长1.1%,为今年首次正增长,反映国内需求稳步回稳 [11] - 集成电路进口加速至11.5%,成为增长最大贡献者 [11] - 机械电气进口升至6.0%,高科技产品放缓至9.6% [11] - 石油、煤炭和大豆进口持续负增长,汽车进口下滑-36.3% [11] - 对日本进口激增10.8%,对东盟进口微增0.1%,其中印尼和泰国分别增长23.5%和20.0% [13] - 对美进口稳定在-15.5%,欧盟微升0.4% [13] 行业趋势 - 花旗预计下半年出口仍将保持韧性,主要得益于中美贸易局势缓和及非美市场需求强劲 [2] - 高频追踪显示对美出口量已初步触底 [3] - 供应链向东盟延伸、一带一路国家和非洲的新需求支撑出口竞争力 [7]
6月进出口数据点评:“抢跑”与涨价共振,贸易弹性回升
华创证券· 2025-07-14 22: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出口更充分体现中美谈判缓和积极影响,对美直接出口占比回升但低于一季度,短期7月出口读数或不弱,中期8月中旬后关税政策不确定大,下半年出口或放缓,债券市场或聚焦国内政策,三季度“宽信用”情绪扰动或放大 [6] - 6月进口增速回正,低基数与价格因素是主因,内需待政策发力,二季度处于存量效果释放阶段,上半年GDP维持5%以上增长,海外贸易形势不确定高,三季度数据验证关键,政策或加力托底需求 [6] 各部分总结 出口:“抢出口”逻辑强化,转口贸易降温 - 6月出口增速+5.8%,体现贸易形势缓和积极影响,“抢出口”逻辑延续,环比+2.9%好于2023 - 2024年同期,人民币升值或提振出口读数 [5][9] - 劳动密集型消费品出口同比收窄至0%,环比+11.2%,玩具表现强势或体现圣诞用品旺季前置 [2][20] - 生产用中间品出口同比+12.2%,拉动出口增长1.4个百分点,下半年美国制造商补库延续,短期或维持高增 [2][21] - 手机、笔记本电脑出口同比降幅收窄,合计拖累出口约0.4个百分点;汽车出口贡献度连续三月回升,拉动6月出口增0.5个百分点 [2][24] - 6月对美出口同比降幅收窄18.4个百分点至 - 16.1%,权重回升但低于一季度;对东盟出口占比降至17.9%,为3月以来最低 [3][28] - 8月上旬“对等关税”豁免期结束,7月“抢出口”或加速释放,加工贸易等指标暗示7月出口增速或抬升,圣诞用品旺季前置也有支撑 [5][12] 进口:价格回暖、低基数叠加,进口同比回正 - 6月进口金额同比+1.1%,自去年12月以来首次回正,低基数与大宗品价格同比改善是主因,环比 - 1.2%,弱于季节性 [4][34] - 上游大宗品进口同比 - 11.4%,拖累进口3.1个百分点,数量转弱是主要拖累 [35] - 中间品进口同比+8.6%,拉动进口约1.9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扩张或有提振 [35] - 下游消费品进口同比 - 21.0%,拖累进口约 - 1.1个百分点,降幅走扩 [35]
6月进出口数据解读:出口表现依然强劲,逆风环境逐渐显现
银河证券· 2025-07-14 17:29
进出口总体情况 - 6月出口3251.8亿美元,同比增速5.8%,1 - 6月累计增速5.9%;进口2104亿美元,增速1.1%,1 - 6月累计增速 - 3.9%;贸易顺差1147.7亿美元[1][5] 出口增速回升原因 - 全球制造业重回扩张区间,6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3%,我国PMI新出口订单指数47.7% [1][6] - 关税政策反复下抢出口效应延续,6月发往美国集装箱船日均66艘,环比增加33% [1][6] - 转口贸易增速边际上行,6月对东盟出口增速16.8% [1][6] - 高基数效应拖累,去年6月同比增速为8.5% [1][6] 主要出口地区表现 - 对美出口增速 - 16.1%,对欧出口增速7.6%,对东盟出口增速16.8% [1][13][14] 产品出口情况 - 6月机电、高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回升,汽车和手机出口增速上升 [4][16] 下半年出口形势 - 贸易摩擦风险加剧,下半年出口或逐步承压,北美进口货量增速将回落 [4][22] 长期出口支撑因素 - 关税不确定性带动抢出口效应,7月首周发往美国集装箱船日均66.7艘 [22] - 产品竞争力提升,上半年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2% [22] - 开放新格局注入动力,2025年对美出口占比回落2.8个百分点 [22] 进口情况 - 6月进口同比增速1.1%,部分商品进口数量增速支撑,部分商品进口价格拖累 [7] 风险提示 - 外需走弱、国内经济下行、贸易摩擦加剧风险 [3][25]
中国稀土管制令已一年,美国仍在大量进口关键矿产?特朗普一招躲过中国禁令,2大“帮凶”已现身
搜狐财经· 2025-07-13 13:34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政策的影响 - 中国自2023年7月起对镓、锗、锑等重要稀土资源实施出口管制,导致美国军工行业一度面临稀土资源短缺危机 [1] - 美国83.7%的稀土供应依赖中国进口,制造一架F-35战斗机需要400多公斤稀土精炼产品 [1] - 禁令发布后,美国五角大楼迅速启动稀土库存预警,并考虑通过回收废品提炼镓元素应急 [2] 美国的转口贸易策略 - 美国通过泰国和墨西哥进行"转口贸易",在2023年12月至2024年4月期间进口3834吨氧化锑,超过前三年总和 [1][5] - 每月仍有中国企业通过伪装成铁、锌等普通金属的方式,向美国提供约200公斤的镓 [1] - 泰国和墨西哥并不具备冶炼符合美国军工需求稀土的能力,其出口量猛增的唯一合理解释是充当转口渠道 [2] 稀土市场的价格波动与走私行为 -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实施后,镓价格短期内翻两倍,部分稀有矿物金属涨幅高达数十倍 [3] - 有企业每月仍能从中国获取约200公斤的镓,并通过伪装成其他金属的方式走私出境 [3] - 高额利润驱动下,供不应求的市场成为走私者的"福地" [3] 中国的应对措施 - 2024年5月,中国多部门联合开展打击稀土等战略矿产资源走私行为的行动 [3] - 实施新的《稀土出口许可证制度》,实行"一证一出口"管理模式,要求下游企业详细登记交易信息 [3] - 中国可能借鉴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加征转口商品税的经验,对参与稀土转口的第三方国家采取反制措施 [3] 全球稀土产业链格局 - 中国在稀土精炼技术方面占据全球90%以上的市场份额,生产成本仅为美国企业的三分之一 [5] - 美国短期内无法撼动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 [5] - 美国依赖第三方转运的方式存在巨大风险,一旦中国加强源头管控或第三方国家收紧政策,供应链可能再次断裂 [5]
危险信号来临:美国绕过中国出口禁令,由第三国获取大批关键矿产
搜狐财经· 2025-07-10 15:32
中美稀土与关键矿产博弈 - 中国在2024年12月宣布禁运锑、镓、锗等战略矿产,试图利用稀土供应优势反制美国 [1] - 美国企业通过第三国(如泰国、墨西哥)实现关键矿产进口,2024年12月至2025年4月进口3834吨氧化锑,接近前三年总和 [4][5] - 中国对第三国转运的监管存在漏洞,矿产通过分装贴标后进入美国市场,削弱禁令效力 [5] 全球供应链与转口贸易 - 中国矿产出口至第三国数量暴涨,但这些国家缺乏开采能力,疑似为美国"洗矿"提供渠道 [5] - 美国国防部推动供应多元化,投资非洲锑矿和加拿大镓回收项目,降低对中国依赖 [8] - 欧盟商会提议建立东南亚矿产转运通道,国际竞争格局正在形成 [8] 政策应对与战略调整 - 中国需借鉴美国-越南贸易协议模式,对转运行为加征附加税并强化东盟国家监管 [10] - 需建立国际联合执法标准,将关键矿产纳入"安全例外条款",追究转运责任国法律后果 [10] - 完善国内政策与增强国际合作是遏制转运漏洞的关键 [10]
中国的同志加兄弟,第二次对美国投降,又出卖中国利益,对华加税
搜狐财经· 2025-07-10 14:18
越南对中国热轧卷钢材加征关税事件分析 - 越南政府于2023年7月6日宣布对来自中国的热轧卷钢材加征23.01%至7.83%的关税 政策将持续五年 [3] - 此举发生在美越达成贸易协定48小时后 被视为越南向美国示好的举措 [3] - 这是越南短期内第二次做出损害中国利益的决定 此前已同意美国对转口商品征收40%关税 [4] 越南钢材市场供需状况 - 越南年热轧卷钢材需求约1200-1300万吨 国内产能仅1000万吨且部分需出口 [6] - 国内供给无法满足需求 加征中国进口关税缺乏合理性 [6] - 越南仅针对中国加税 而对同样出口热轧卷钢材的印度未采取相同措施 [6] 越南经济对美依赖度分析 - 2024年越南对美贸易顺差预计达1046亿美元 是其整体贸易顺差的四倍以上 [8] - 过度依赖美国市场导致越南迅速屈服于美方压力 [8] - 越南总理上月访华时强调"同志加兄弟"友谊 但一个月内政策突变 [8] 转口贸易政策变化影响 - 美国对中国产品高关税促使部分企业通过"越南制造"标签规避关税 [4] - 美越新协定对转口商品征收40%关税 堵住了这一漏洞 [4] - 越南为自身利益牺牲中国利益 同意美国对转口商品的高关税政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