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口贸易
搜索文档
7月外贸数据点评:7月出口的“新主线”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07 21:44
出口表现 - 7月出口同比(美元计价)超预期回升1.4个百分点至7.2%,高于预期的5.8%[1][11] - 进口同比(美元计价)回升3.0个百分点至4.1%,高于预期的0.3%[1][11] 国别差异 - 对美国出口回落5.6个百分点至-21.6%,消费电子(-4.4pct至0.9%)和玩具(-11.4pct至-3.3%)等商品拖累明显[2][11][19] - 对新兴市场出口显著改善:拉美(+9.8pct至7.8%)、非洲(+7.5pct至42.5%),东盟基本持平(-0.3pct至16.7%)[2][11][17] 驱动因素 - 对美"抢出口"退坡:美国集装箱预定量自6月起持续负增长[2][19] - 转口贸易预期刺激:特朗普拟对转口商品征收40%关税,带动通用机械(+3.9pct至5.3%)等生产资料出口[3][26] - 新兴市场工业化提速:钢材(+13.3pct)、集成电路(+4.9pct)等生产资料需求增长[3][26] 商品结构 - 消费品疲软:手机出口大幅下滑(-11.5pct至-21.8%),轻工制品整体回落1.0pct[5][33] - 资本品分化:医疗仪器(+7.2pct至12.2%)上行,船舶(-25.1pct)下行[5][36] - 大宗商品进口回暖:铜(+16.2pct)、大豆(+8.1pct)、原油(+4.1pct)数量增长显著[6][44] 风险提示 - 特朗普"对等关税2.0"政策或导致8月出口不确定性增加[4][29] - 发达国家经济压力及海外货币政策调整可能影响外需[6][49]
7月出口的“新主线”(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8-07 21:27
核心观点 - 7月出口同比超预期回升1.4个百分点至7.2%,进口同比回升3.0个百分点至4.1% [2][10] - 对美出口回落5.6个百分点至-21.6%,对新兴市场如拉美(+9.8pct至7.8%)、非洲(+7.5pct至42.5%)显著改善 [3][10] - 对美"抢出口"退坡体现在消费电子(-4.4pct至0.9%)、玩具(-11.4pct至-3.3%)等商品增速回落 [18] - 转口贸易预期推动对新兴市场生产资料出口增长,通用机械(+3.9pct至5.3%)、汽车零配件(+3.9pct至4.0%)回升 [26] - 新兴市场工业化提速带动钢材(+13.3pct)、集成电路(+4.9pct)等生产资料出口反弹 [29] 商品结构分析 - 消费品:手机(-11.5pct至-21.8%)拖累消费电子,轻工制品中鞋靴(-3.6pct至-7.7%)、箱包(-2.9pct至-10.0%)持续走弱 [38] - 资本品:医疗仪器(+7.2pct至12.2%)表现亮眼,船舶(-25.1pct至-1.5%)大幅回落 [41] - 中间品:集成电路(+4.9pct至29.2%)维持高增,能源资源类(+8.8pct至7.8%)显著回升 [41][53] - 大宗商品进口:铜(+16.2pct至18.0%)、大豆(+8.1pct至18.4%)、原油(+4.1pct至11.5%)反映内需回暖 [53] 区域格局变化 - 发达国家:欧盟(+1.6pct至9.3%)逆势回升,日本(-4.2pct至2.5%)、英国(-3.5pct至7.6%)同步走弱 [50] - 新兴市场:俄罗斯(+7.0pct至-9.0%)边际改善,东盟(-0.3pct至16.7%)增速小幅回落 [50] - 港口吞吐量:7月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回升9.7个百分点至7.7%,但8月政策落地后趋势可能逆转 [26][32]
2025年7月贸易点评:出口加速:7月外贸的三个“意外”
民生证券· 2025-08-07 17:31
出口表现 - 7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速(美元计价)为7.2%,较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4] - 对欧盟出口增速回升至9.2%,成为主要拉动力量[7][16] - 对东盟出口增速为16.6%,虽小幅回落但仍维持高位[5][16] - 对美出口同比大幅下降21.7%,较上月降幅扩大5.6个百分点[16] 进口表现 - 7月进口同比增速(美元计价)为4.1%,较上月回升3个百分点[4] - 半导体等机电设备进口是主要支撑,但铁矿石等原材料进口疲软[8][19] 贸易结构变化 - 中国出口商加速开拓欧盟、拉美和非洲市场,7月对非洲出口增速达42.4%[6][16] - 转口贸易保持强势,洛杉矶港口吞吐量刷新今年新高[6][14] 未来展望 - 美国需求透支和库存偏高可能导致转口贸易拉动减弱[8] - 非美市场开拓将成为下半年出口的底部支撑[9]
关税战和去产能,结合起来看有玄机
吴晓波频道· 2025-08-02 08:30
贸易战与去产能的联动影响 - 转口贸易将逐渐被封堵 美国和越南对转口贸易商品加征40%关税 类似条款可能在其他国家对美贸易中推广[3] - 新一轮去产能行动涉及钢铁 水泥 电池 光伏等行业 母猪产能也将减少100万头[4] - 钢铁行业面临配额限制 部分国家禁止中国钢铁企业当地投产[6] - 光伏行业产能达全球需求近两倍[7] - 服装 建材家居等行业存在明显产能过剩问题[8][9] 行业应对策略 - 头部光伏企业如信义光能 福莱特等已达成协议 自7月起减产30%[10] - 中小企业面临更大挑战 可能因减产无法支撑至市场调整完成[10] - 两类企业面临淘汰风险 无法转型为优质生产力的企业 以及缺乏出海能力的企业[10] - 中国供应链全球重构是必然趋势 企业需向高端产能和技术制造升级[10] 产能转移与全球机遇 - 落后产能可向海外转移 部分国家存在供应链缺口 如服装行业的面料 纽扣等环节[11] - 国内政策可能有意推动产能更新迭代 集中发展优质生产力[11] - 企业可选择转型为"新质生产力"或出海寻找新市场[12]
聊聊下周的6件大事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7-27 21:33
中美贸易谈判 - 中美第三轮贸易谈判将于下周举行 这是全球最瞩目的事件 前两轮谈判分别于5月10日和6月9日举行 期间标普500、恒生指数、沪深300涨幅均在6-7%之间 显示资金风险偏好抬升 [4][5] - 稀土永磁指数区间涨幅达32% 英伟达涨幅22% 反映"稀土换芯片"成为第二轮谈判主要成果之一 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下降 但对其他14个非美伙伴顺差大幅走高 显示转口贸易活跃 [6] - 美国已与多国达成初步协议 剩余未达成协议的主要贸易伙伴包括中国、欧盟、印度、加拿大和韩国 中欧峰会结果未知 8月1日和12日关税期限临近 谈判进展可能受多方因素影响 [6][7] 中美重磅会议 - 中国zz局会议将于7月底前召开 市场关注增量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定调变化 下周四PMI数据将影响后续降息决策 对债市尤为关键 [8][9][10] - 美国方面 标普500将有37%成分股发布二季报 下周结束后75%公司完成披露 美股企业盈利情况及贸易战展望将明朗化 [11] - 美联储将于周四公布利率决议 目前7月降息概率接近0 [12] 财政政策与国补资金 - 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达690亿元 全年计划3000亿元 前两批各710亿元 下半年还将有两次690亿元投放 [14] - 公告强调严防"先涨后补"、骗补套补等风险 国补对大型平台是结构性利好 中小商铺易被挤出 [14] 人工智能大会影响 - 上海人工智能大会人气火爆 虽无爆款应用 但A股可能炒作相关板块 上周科创AI相关ETF涨幅居前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宝(589520)涨4.81% [15][17][18] - 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重仓算力 规模最大ETF为159363 科创人工智能指数侧重国产替代(芯片和应用) 代表ETF为589520 [20][22] 商品期货暴跌 - 周五夜盘部分商品期货暴跌 焦煤2509跌7.76% 焦炭2509跌7.32% 纯碱2509跌6.29% 主因交易所出手限制开仓量 [23][24][25] - 商品炒作存在多空失衡 类似A股部分板块结构性过热 纯资金驱动但空头力量受限 [26] 外资流动与AH溢价 - 被动外资单周净流入创去年10月以来新高 A股流入13.2亿美元 港股和ADR流入18.5亿美元 上周三腾讯等互联网巨头暴涨与外资加仓相关 [28] - AH溢价指数降至123 创2020年4月以来新低 预计在多轮周期影响下溢价中枢将从130下移 且持续时间较长 [29][31]
美国关税对中国铝消费影响几何
华泰期货· 2025-07-18 18: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1 - 5月中国未锻轧铝及铝材累计净出口76万吨同比持平,净出口良好源于沪伦比值限制进口而非出口突出[3][43] - 2024年美国对中国铝制品依赖度最高达11.5%,其中直接进口占3.7%,间接进口占7.8% [4][19][43] - 若中国铝材出口美国转口贸易被完全限制,2025年直接出口美国下滑1.8%,中国铝元素消费下滑0.2% [5][24][43] - 24%对华关税窗口期从5月14日算,8月11日前到美国通关可免征,抢出口可持续至7月底 [5][40][45] - 无需过多关注美国对中国铝消费影响,应关注其他发达地区和第三世界国家消费情况 [6][27][45] - 抢出口或造成后期消费回落,但只要消费同比上涨,铝市场向好趋势不变 [6][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出口数据分析 - 2025年1 - 5月中国未锻轧铝及铝材累计净出口76万吨同比持平,1 - 4月同比正增长,源于电解铝和铝合金净进口减少受沪伦比值影响 [12] - 1 - 5月铝材累计净出口212万吨,累计同比减少6%,2024年11月出口退税取消有实质影响,上半年降幅逐月收窄与抢出口有关,实际出口难度大,多以终端成品抢出口 [12] 美国对中国铝制品的直接和间接依赖度 - 2024年直接出口美国占出口总量3.7%,转口极致推算间接进口占7.8%,依赖度最高达11.5%,关税全球征收且美国消费不下滑时对中国铝出口消费影响有限,最大影响是再通胀问题,可通过转口贸易弥补 [19] - 2025年1 - 5月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总量167万吨,累计同比减少7.2%,直接出口美国量降至1.9%,对华关税直接出口影响1.8%,暂不评估转口影响 [19] - 2024年中国铝元素供应量5575万吨,出口占消费12%左右;若美国完全不依赖中国铝材,铝元素消费下滑1.4%;若转口贸易被完全限制,直接出口美国下滑1.8%,铝元素消费下滑0.2%;实际中转口贸易难限制,美国单方面贸易行为难影响中国铝消费 [20][24] 关税影响抢出口后,第三世界消费增长可关注 - 1 - 6月中国汽车出口增长,组件出口修复,无需过多关注美国消费影响,应关注其他发达地区和第三世界国家消费增长 [27] - 1 - 5月中国电线电缆累计出口123万吨,累计同比增长14.5%,发展中国家发展带动中国基建产品出口消费 [27] 美国关税窗口下的抢出口时间点 - 2025年1月20日关税大战开始,美国对中国商品最高征145%关税,5月12日取消91%对等关税,24%对华关税暂停90天,铝制品出口美国仍面临104%关税 [40] - 24%对华关税窗口期从5月14日算,8月11日前到美国通关可免征,抢出口可持续至7月底 [40] 结论 - 2025年1 - 5月中国未锻轧铝及铝材累计净出口76万吨同比持平,净出口源于沪伦比值限制进口 [43] - 2024年美国对中国铝制品依赖度最高达11.5% [43] - 若转口贸易被完全限制,2025年直接出口美国下滑1.8%,中国铝元素消费下滑0.2% [43] - 24%对华关税窗口期抢出口可持续至7月底 [45] - 无需关注美国消费影响,关注其他发达地区和第三世界国家消费 [45] - 抢出口或致后期消费回落,但只要消费同比上涨,铝市场向好趋势不变 [45]
关税战后的全球新秩序
五矿证券· 2025-07-17 17:11
关税战行动逻辑 - 4月2日特朗普发动新一轮关税战,宣布对全球加征10%基础关税及“对等关税”,中美“对等关税”一度达125%,后保留10%基础关税[14] - 去全球化源于美国贫富差距扩大,当前美国贫富差距接近历史高点,去全球化趋势或加速[23] - 特朗普发动关税战目的是缩减贸易逆差、促进制造业回流、保障国家安全和遏制中国发展[29] 关税战约束与推演 - 特朗普政府受美国债券市场稳定性、通胀压力和支持率的约束,关税政策可能引发国债抛售或通胀上升时会退缩[35][39][42] - 关税谈判结果不确定,美国法院裁定“对等关税”违宪,上诉结果未知,最终落地关税幅度或大幅削减,略高于10%[44][45] 关税战对全球经贸影响 - 世界银行下调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2.3%、贸易量增速预期至1.8%,美国经济增长预期至1.4%,未来关税对全球经济负面影响可控,有望避免大衰退[47][48][49] - 短期内中国经济面临压力,4、5月对美出口同比分别降21%和35%,6月PMI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降至2023年以来低点[53][55] - 长期来看,中国出口多元化和产业升级成效显著,关税战对中国经济和贸易影响有限,出口占全球比重保持在14%以上[56][66] 关税战对企业布局影响 - 转口贸易短期有机会,但美国加强原产地审查,转口地政策收紧,简单转口贸易难以为继[66][67][69] - 企业出海可规避贸易壁垒,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程度低,有提升空间,出海前景广阔[70][71] 美元与大宗商品趋势 - 美元进入长期下行周期,受高估、美国缩小贸易逆差诉求、政府债务攀升和安全性下降等因素影响,目前被高估16%[85][86][87][92] - 大宗商品有长期上涨动力,受美元周期、全球供应链重塑和各国政策脱虚向实驱动[95]
新闻解读20250511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未提及具体公司,涉及贸易、出口、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军工等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贸易会议情况**:贸易会议未出现意外,美国特朗普称进展顺利并提出将中国关税降至80%较合适,中国表态谨慎呼吁美国用行动证明诚意 [1] - **4月中国出口情况**:4月中国出口虽受关税打压但同比增长8.1%,可能因转口贸易、扩大对欧洲和中东出口、出口转内销等方式缓解压力,如越南4月对中美出口达近年新高 [2][3] - **国内经济问题**:国内面临商品价格内卷和通缩问题,4月PPI同比下降2.7%且降幅扩大,实体经济压力难消,上市公司赚钱能力受挤压 [3][4] - **通缩问题解决思路**:解决通缩不能仅靠央行多发货币和降低利率,需在需求层面加大力量,是财政问题,如在就业、社保、基础养老金等方面投入资金 [5][6] - **市场表现**:政策角度市场相对平稳情绪略偏暖,未受太多扰动也无超预期政策拉动;资金层面国内资金未突然活跃,上周五沪深两市成交量1.2万亿左右,外部资金难解近渴,国际市场下周相对平静 [7] - **军工行业**:军工品牌在冲突中认可度提升是长期趋势,短期事件驱动型赛道会随事件淡化而回调 [1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人民币出现阶段性小幅贬值,理解人民币波动关键是看清美元 [8] - 美元无短期大麻烦但有长期巨大挑战 [9]
一个危险信号出现!美公司高管亲自透露:绕过中国出口禁令,美国获得大量关键矿产,谁干的?
搜狐财经· 2025-07-16 13:40
中国对两用物项的出口管制政策 - 稀土等物项具有军民两用特性 全球普遍实施出口管制 中国政府依法严格审查出口许可申请 符合规定则批准以推动合规贸易便利化 [1] 中美在关键矿产领域的博弈 - 中国在全球稀土等关键矿产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美国高科技和军事技术高度依赖中国资源 [3] - 美国2023年12月加大对华芯片产业打压 中国商务部随即宣布加强两用物项对美出口管制 禁止镓、锗、锑等关键材料出口 [3] - 中国2023年两度发布稀土管制禁令 中断对美镓、锑等金属供应 这些材料是半导体、雷达和通信设备的关键原料 [3] - 管制实施超一年后 美国军工企业订单仍正常交付 五角大楼曾计划回收废弃镓金属 管制影响不及预期 [3] 国际锑市场动态与转口贸易现象 - 中国对美锑出口禁令导致国际锑价飙升至几十年高点 美国进口量显著下降 [4] - 2024年起墨西哥、泰国成为中国锑金属前三大出口市场 2023年未进前十 美国通过第三国绕道获取资源 [4] - 2023年12月至2024年4月 美国从泰国、墨西哥进口3834吨锑氧化物 超过去三年总和 [4] - 第三方国家通过粗加工或重新贴标将中国矿产包装成本地产品 利润驱动企业冒险 美国企业愿支付高价维持产业链 [5] 美国企业的替代方案与国际贸易规则漏洞 - 美国企业关注非洲矿产如刚果钴、赞比亚铜 但开采成本高 更倾向通过第三国转购中国资源 [7] - 中国矿产经第三国简单加工或包装后可改变原产地证明 如石墨在马来西亚提纯后标为"马来西亚制造" 稀土经越南、缅甸加工变"东南亚产品" [7] - 国际贸易规则允许商品经实质性加工后改变原产地 但"实质性加工"标准各国不一 需根据具体法律判定 [7]
花旗:中国出口再显韧性,下半年料将持续,进口增长反映内需回稳
华尔街见闻· 2025-07-15 11:54
出口表现 - 中国6月按美元计出口同比增长5.8%,高于花旗预估的3.3%和市场共识的5% [1] - 对美出口收缩幅度显著收窄至-16.1%,较5月的-34.5%大幅改善 [1] - 出口韧性源于转口贸易、供应链延伸和新市场需求 [1] - 对东盟出口增长16.8%,其中泰国和越南超过20%,贡献近一半整体增长 [5] - 对非洲出口维持34.8%的高增长,成为关键驱动力 [5] - 汽车出口激增23.1%,集成电路出口放缓至24.2%但仍贡献占比最大 [7] - 机械电气产品增长8.2%,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反弹至0.4% [7] 进口表现 - 6月进口同比增长1.1%,为今年首次正增长,反映国内需求稳步回稳 [11] - 集成电路进口加速至11.5%,成为增长最大贡献者 [11] - 机械电气进口升至6.0%,高科技产品放缓至9.6% [11] - 石油、煤炭和大豆进口持续负增长,汽车进口下滑-36.3% [11] - 对日本进口激增10.8%,对东盟进口微增0.1%,其中印尼和泰国分别增长23.5%和20.0% [13] - 对美进口稳定在-15.5%,欧盟微升0.4% [13] 行业趋势 - 花旗预计下半年出口仍将保持韧性,主要得益于中美贸易局势缓和及非美市场需求强劲 [2] - 高频追踪显示对美出口量已初步触底 [3] - 供应链向东盟延伸、一带一路国家和非洲的新需求支撑出口竞争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