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价比
搜索文档
A股服装公司业绩“跳水”:男女装业务直面寒冬,企业押注童装、运动品类突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20:21
行业整体表现 - 纺织服装行业29家A股上市公司中,5家净利润规模接近或超过5亿元,包括海澜之家、雅戈尔、森马服饰、比音勒芬、报喜鸟,10家公司处于亏损状态[1] - 男装行业整体表现优于女装行业,展现出更强的抗周期性,女装领域尤其是"大淑女装"公司表现不佳,童装和运动户外品类竞争激烈[1] 男装行业 - 海澜之家2024年营收209.57亿元(同比下降2.65%),归母净利润21.59亿元(同比下降26.88%)[2] - 雅戈尔2024年营收141.88亿元(同比增长3.19%),归母净利润27.67亿元(同比下降19.41%),主品牌YOUNGOR贡献营收51.87亿元(占比90.46%,同比下滑11.14%)[2] - 比音勒芬2024年营收40.04亿元(同比增长13.24%),归母净利润7.81亿元(同比下降14.28%),结束连续12年增长势头[2] - 报喜鸟2024年营收51.53亿元(同比下降1.91%),归母净利润4.95亿元(同比下降29.07%)[2] 运动户外领域布局 - 海澜之家出资2.48亿元持有斯搏兹51%股权,独家代理阿迪达斯FCC系列产品国内零售业务[3] - 报喜鸟以约3.84亿元收购美国高端户外品牌Woolrich全球(欧洲除外)知识产权[3] - 报喜鸟代理的法国户外品牌Lafuma 2023年营收增长40.50%至2.6亿元,2024年营收增长27.95%至3.35亿元[3] - 美邦服饰创始人周成建提出"潮流户外"战略,强调"大牌平替"概念[4] 女装行业 - 歌力思2024年营收30.36亿元(同比增长4.14%),归母净利润-3.10亿元(由盈转亏)[6] - 日播时尚2024年营收8.66亿元(同比下降15.68%),归母净利润-1.59亿元(由盈转亏)[6] - 安正时尚2024年营收20.34亿元(同比下降6.23%),归母净利润亏损,服装板块收入同比下降13.99%至12.80亿元[7] - 朗姿股份2024年营收56.91亿元(同比下降0.24%),归母净利润2.57亿元(同比增长1.38%),医美业务支撑业绩[7] 童装行业 - 森马服饰2024年营收146.26亿元(同比增长7.06%),归母净利润11.37亿元(同比增长1.42%),童装贡献营收102.68亿元(占比70.21%,同比增长9.55%)[8] - 森马服饰童装业务2017年占比52.56%,2023年提升至68.61%,成为核心驱动力[9] - 雅戈尔收购法国奢侈童装品牌BONPOINT,首次涉足童装奢侈品领域[10] - 朗姿股份2014年成为韩国童装品牌阿卡邦第一大股东[11] - 安正时尚合资经营韩国童装品牌"ALLO&LUGH阿路和如",参股公司经营"FROG PRINCE青蛙王子"[11]
鸣鸣很忙IPO三问:谁挣钱?谁在卷?谁受益?
搜狐财经· 2025-05-08 17:53
公司概况 - 公司鸣鸣很忙集团于2025年4月28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成为港股"零食量贩第一股"[1] - 公司成立于2017年,从长沙一家不足40平米的小店起步,8年内通过加盟、合并、扩张等方式成长为年度GMV达555亿元的行业龙头[1] - 截至2024年底,公司58%的门店位于县城及乡镇,覆盖全国1224个县,占全国县城总数的66%[7]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的42.8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93.44亿元,三年增长超八倍[6] - 毛利率维持在7.5%-7.6%的低水平,略低于竞争对手万辰集团的10.76%[10] - 经调整净利润从2022年的0.81亿元增至2024年的9.13亿元,但净利润率仅1.7%-2.1%[10] 商业模式 - 采用低价、下沉和加盟三大核心运营模式,99.5%的收入来自向14379家加盟店供货[11] - 通过与上游厂商直接谈判获取低价货源,平均售价比线下超市同类产品便宜约25%[13] - 每家门店保持1800个以上商品种类,每月更新约100款新品,采用散装称重等灵活销售方式[8] 行业竞争 - 与万辰集团旗下"好想来"展开扩张竞赛,2024年新增门店分别超过8000家和9776家[14] - 55%的"好想来"门店分布在三四线城市,半数与公司门店直线距离不足1公里[15] - 双方推出加盟扶持政策,包括免除费用、特殊补贴等,公司加盟商数量从2022年994家激增至2024年7241家[17] 战略转型 - 从低价策略转向"高质价比"战略,发力自有品牌产品,2024年底定制化产品占比达25%[22][26] - 推出"省钱超市"新业态,增设鲜食专区、低温冻品区等,向社区折扣超市转型[29] - 引入潮玩等高利润产品,计划未来引入食品健康评级标签[30][27] 发展计划 - 港股IPO募资计划中70%资金将用于门店扩张[18] - 营销投入快速增长,从2022年417万元增至2024年1766万元,增长逾三倍[19] - 签约代言人周杰伦,开展IP联名等营销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20][21]
鸣鸣很忙港交所递表:超半数布局县乡市场,量贩经营模式如何破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9 20:22
公司概况 - 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高盛、华泰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拥有"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两个品牌,分别成立于2017年和2019年,2023年11月合并为"鸣鸣很忙"集团 [1] - 2024年门店零售额(GMV)达555亿元人民币,全年交易单数超过16亿,按GMV计是中国最大的休闲食品饮料连锁零售商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有14394家门店 [1] 商业模式 - 采用薄利多销策略,毛利率7.5%-7.6%,净利润率从1.7%提升至2.1%,经调整后净利润率稳定在2.3% [3] - 简化供应链环节,绝大部分产品由厂商直供,通过规模效应降低采购成本 [3] - 平均价格比线下超市渠道同品类产品便宜约25% [3] - 产品涵盖7个主要品类,超750个主要品牌,单店SKU不少于1800款 [3] - 收入主要来自向加盟商销售商品及加盟服务费,2024年99.5%收入来自商品销售 [4] 运营数据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2.86亿元、102.95亿、393.44亿元 [4] - 2022-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81亿元、2.35亿元和9.13亿元 [4] - 加盟商数量从2022年994家增至2024年7241家 [4] - 截至2024年底布局36个仓库,门店通常在仓库300公里范围内,可实现24小时内配送 [4] - 2024年存货周转天数为11.6天 [4] 市场定位 - 属于聚焦休闲零食品类的硬折扣店,具有产品种类多、价格低、距离近等优势 [2] - 门店覆盖全国28个省份和所有线级城市,约58%位于县城与乡镇 [5] - 门店网络覆盖1224个县,县城覆盖率达约66% [5] - 2024年下沉市场GMV达2.3万亿元,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6.5%,高于高线市场的4.0% [5] 行业趋势 - 2021-2022年资本介入后行业快速扩张,2023-2024年市场整合加速 [2] - 2024年约100家区域性零食体系消失,预计2025年腰部以下企业淘汰率超50% [6] - 行业从低价竞争转向兼顾性价比与质价比的发展方向 [2][6] - 对标海外发达市场,折扣业态渗透率有望达15%-20% [5] 发展战略 - 核心竞争力从低价转向高质价比,"更有品质的商品+更合理的价格"成为新方向 [6] - 已获得高榕创投、红杉中国等多家机构投资 [6]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供应链能力提升、门店网络升级、品牌建设、科技能力提升等 [6]
中国功能饮料行业研究报告:场景化消费驱动线下增长
南京掌控网络科技· 2025-04-27 18: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中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态势良好,领跑软饮市场结构性增长,线下即时性场景构建消费护城河,市场竞争格局分散,长尾市场空间广阔,头部企业各有优势与挑战,未来行业增长潜力大 [15][36][5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功能饮料行业现状 - 2024年社会消费总额稳步增长,饮料类市场分化,无糖茶饮、功能饮料等健康化品类贡献主要增量,传统品类销量下滑,饮料作为“可选中的刚需”更易受健康观念冲击 [11] -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软饮市场,2019 - 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4.7%,功能饮料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2019 - 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达8.3% [12][17] - 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111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665亿元,能量饮料是规模最大的细分品类,2024年零售额占比66.9%,运动饮料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2024年零售额占比32.8% [20] - 中国能量饮料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77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14亿元,预计2029年将增长至1807亿元;按销量计,2019 - 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8.1%,预计2029年将增长至117亿升 [24] 功能饮料行业趋势 - 中国软饮产品销售线下渠道主导与线上高速增长双轨并行,2019 - 2024年线上渠道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0%,2024年线下渠道占比达90.6%;功能饮料销售以线下渠道为主,传统渠道、现代渠道及加油站商店是主要板块,在线渠道崛起,2019 - 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3.2% [32][35] - 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驱动人均软饮产品消费增长,2024年人均软饮年消费量约197.8升,远低于美、德、日等市场;消费者追求高质价比产品;销售渠道精细化,线上渠道普及,线下实体店仍是主流选择,智能售货柜受青睐,下沉市场渠道有渗透空间 [39][40][41] 功能饮料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功能饮料行业CR5集中度较低,前五企业合计份额61.6%,“其他”品牌占比高达38.4%,东鹏饮料以26.3%的销量份额位居榜首,核心优势在于下沉市场渗透与大包装策略 [53] - 中国能量饮料市场呈现双寡头主导、长尾多元竞争的格局,红牛与东鹏特饮分别以高端品牌心智与大众市场渗透形成核心壁垒,近年东鹏饮料后来居上,市场份额达40.1% [57] 企业案例 - 东鹏饮料是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以能量饮料为核心实施多品类战略,2024年营收158.39亿元;2021 - 2024年业绩爆发式增长,市场份额从15%跃升至26.3%,未来需突破电解质饮料毛利率偏低及竞品挤压的挑战;“补水啦”电解质水2024年销售额激增280%至14.95亿元,市场份额从5.30%攀升至9.40%,超越宝矿力水特跻身行业第二 [59][62][67] - 华彬集团是跨国企业,将红牛引入中国打造为超级单品;2020 - 2024年因商标纠纷市场份额骤降,2024年销售额同比微增1.3%,利润依赖单一产品,新品增长乏力;战马从2017年上市至今,以电竞为锚点构建“电竞 + 潮流运动”的立体化生态,成为抵御红牛纠纷风险、抢占年轻市场的关键布局 [68][70][74]
场景化消费驱动线下增?:中国功能饮料行业研究报告
勤策消费研究· 2025-04-27 16: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中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态势良好,领跑软饮市场结构性增长,线下即时性场景构建消费护城河,市场竞争格局分散,长尾市场空间广阔,头部企业各有优势与挑战,未来行业增长潜力大 [15][36][5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功能饮料行业现状 - 2024年社会消费总额稳步增长,饮料类市场分化,无糖茶饮、功能饮料等健康化品类贡献主要增量,传统品类销量下滑,饮料更易受健康观念冲击 [11] -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软饮市场,2019 - 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4.7%,功能饮料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2019 - 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达8.3% [12][17] - 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111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665亿元,能量饮料是规模最大的细分品类,运动饮料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 [20] - 中国能量饮料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77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14亿元,预计2029年将增长至1807亿元 [24] 功能饮料行业趋势 - 中国软饮产品销售线下渠道主导与线上高速增长双轨并行,功能饮料销售以线下渠道为主,加油站商店是重要消费渠道,在线渠道崛起且预计未来五年维持高速增长 [30][35] - 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驱动人均软饮产品消费增长,中国软饮行业增长潜力大;消费者追求高质价比产品;销售渠道精细化,智能售货柜受青睐,下沉市场渠道有渗透空间 [39][40][41] 功能饮料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功能饮料行业CR5集中度较低,长尾市场空间广阔,前五企业合计份额61.6%,“其他”品牌占比38.4%,东鹏饮料以26.3%的销量份额位居榜首 [53] - 中国能量饮料市场呈现双寡头主导、长尾多元竞争的格局,红牛与东鹏特饮形成核心壁垒,东鹏饮料后来居上,市场份额达40.1% [57] 企业案例 - 东鹏饮料以能量饮料为核心实施多品类战略,2024年营收158.39亿元,业绩持续爆发式增长,市场份额从15%跃升至26.3%,“补水啦”电解质水成为增长引擎,市场份额升至9.40% [59][62][67] - 华彬集团将红牛引入中国,打造为超级单品,但因商标纠纷市场份额骤降,2024年销售额210.9亿元,战马以电竞为锚点构建立体化生态,是抵御风险、抢占年轻市场的关键布局 [68][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