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换新
搜索文档
南昌市打出财政“组合拳”激活消费新动能
搜狐财经· 2025-08-02 00:11
财政政策与消费激活 - 公司落实积极财政政策,聚焦扩大内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消费市场提质扩容 [1] - 公司在汽车、家电等9个领域基础上新增手机等3C数码产品购新,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 [1] - 公司争取两批超长期特别国债及省级配套资金共8.81亿元,已兑现补贴7.25亿元 [1] - 公司拉动汽车销售4.1万辆、家电销售111.39万台、3C数码销售74.33万台,直接撬动消费131.51亿元 [1] 消费促进活动与资金投入 - 公司拨付4660万元打造"车购洪城""乐购洪城"系列活动,联动商家让利,重点商圈客流环比显著提升 [2] - 公司安排1300万元支持"2025黑珍珠餐厅指南发布""米粉产业交易会"等活动,提高本土餐饮品牌曝光率 [2] - 公司培育"四首经济",吸引50家各类首店落户 [2] - 公司推动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30个,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入选创新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实践案例 [2] 商贸流通体系建设 - 公司大力推进首批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建设,推动城乡商贸流通融合发展项目34个 [2] - 公司建设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体系项目8个,及时调整拨付项目资金1.2亿元 [2] - 公司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积极争创国家服务消费试点城市 [2] - 公司全力打造区域消费中心 [2]
31省份消费版图:海南上半年增速领先,苏粤鲁拿下总量前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21:35
消费总体表现 - 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8.8%,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 [3] - 社消零总额前十省份为江苏、广东、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福建、安徽、湖南,其中苏粤鲁均超2万亿元(江苏23949亿元、广东22932.66亿元、山东20142.1亿元)[6][7] - 19个省份社消零增速跑赢全国5%水平,11个省份增速超6%,海南以11.2%领跑,津京为唯二负增长地区 [3][6] 区域消费特征 - 江苏通过"苏超联赛+苏新消费"联动IP拉动文体餐饮消费,限上餐饮饮料及冷饮服务营业额增长21.2% [7] - 海南汽车消费表现突出,限额以上汽车类零售额增长91.9%(新能源车+175.3%),社消零增速超全年10%目标 [6] - 中西部省份消费增速亮眼,河南/湖北/陕西等6省增速超6%,福建以旧换新政策驱动家电零售额飙升43.1% [6][11] 增长驱动因素 - 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河南限额以上通讯器材/计算机产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2.3%/87%,湖南家电类增长55.2% [11] - 线上消费贡献突出:广东限额以上网络零售额增长20.3%,福建限上网零增长21% [11][12] - 财政补贴放大效应:3000亿元以旧换新补贴预计拉动2万亿元消费,对消费增长贡献约4个百分点 [12] 新兴消费趋势 - 科技消费崛起:WAIC 2025展会带动AR眼镜等智能产品热销,Rokid智能眼镜将进驻全国数千家门店 [14][15] - 服务消费提质:上海计划打造文化消费高地,北京聚焦文娱/旅游/体育消费新场景,山西推出"一老一小"服务供给 [15] - 数字文化赋能:杭州《黑神话:悟空》艺术展吸引45万人次观展,体现青年群体对体验型服务消费需求 [16] 收入与消费关系 - 上半年11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万元,沪京超4.5万元领跑,浙苏突破3万元 [8][9] - 中西部省份消费增速高于收入增速,显示政策刺激效果;一线城市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效应显现 [9]
31省份消费版图:海南上半年增速领跑,多地“新热点”破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20:06
消费总体表现 - 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8.8%成为主要动力[1] - 社消零总额前十省份为江苏(23949亿元)、广东(22932.66亿元)、山东(20142.1亿元)、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福建(12560.88亿元)、安徽、湖南[1][3][4] - 19个省份社消零增速跑赢全国5%水平,其中11个省份增速不低于6%[1][3] 区域消费特征 - 海南以11.2%增速领跑全国,汽车类增长91.9%(新能源汽车增长175.3%)[3] - 江苏通过"苏超联赛+苏新消费"联动IP拉动文体餐饮消费,限上餐饮饮料及冷饮服务增长21.2%[4] - 福建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零售额同比飙升43.1%,新能源汽车增长27.7%[8] - 河南限额以上通讯器材、计算机产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2.3%、87.0%[8] - 天津、北京为全国仅有的两个社消零负增长省份[1][4] 消费驱动因素 - 以旧换新政策预计带动2万亿元消费,对消费拉动约4个百分点[9] - 线上消费成为新动能:广东限额以上网络零售增长20.3%,京东618期间购买力全国第一[8][9] - 福建限额以上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1.0%[8] - 湖南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71.6%,家电类增长55.2%[8] 新兴消费趋势 - AR眼镜、机器狗等科技产品走向应用端,Rokid智能眼镜将在全国数千家门店上线[10][11] - 高质量展会带动服务消费:WAIC2025展会门票售罄,周边酒店餐饮爆满[10] - 《黑神话:悟空》艺术展吸引45万人次观展,推动数字文化消费[12] - 95后、00后成为消费主力,更注重情绪价值和个性化体验[13] 政策导向 - 中央提出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1] - 山西聚焦"一老一小"服务供给和文化旅游消费[12] - 上海打造文化消费高地和体育赛事经济[12] - 北京重点挖掘文娱、旅游、体育等消费新场景[12]
杨德龙:当前市场出现短期调整 中长期向上趋势没有改变
新浪基金· 2025-08-01 16:58
今年,国家发行1.3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两新"项目,目的是通过拉动需求带动经济增长。今 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也已基本下达完毕。"两重 两新"项目对今年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较强,尤其是以旧换新效果显著。根据上半年公布的经济数据,上 半年享受以旧换新补贴的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3C电子产品等,销售同比增长普遍超过30%,远超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 10月下达的第四批69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可能会进一步推动相关补贴产品的销售增长,带动经 济增速。未来,以旧换新的目录范围也有可能进一步扩大,让更多消费品享受补贴,从而更好地支持经 济增长。 当前,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引擎,上半年消费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2%,超过投资和出 口的总和。在关税战背景下,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意义更为重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冲外贸面临的挑 战,稳定经济增速。 上半年我国GDP实现5.3%的增长,超出年初设定的5%左右的目标。下半年政策面将继续发力,确保实 现增长目标。消费增长一方面取决于居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消费也至关重要。提高居 民收入包括工资 ...
上半年申城经济开局平稳呈现韧劲 入境游客同比再增39%
搜狐财经· 2025-08-01 11:08
东方网记者项颖知7月31日报道: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30日听取市人民政府关于2025年上半年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上海市经济呈现平稳开局、韧性增长态势,就业 和物价保持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逐步改善,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展现出韧劲和活力,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 过半"。 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62万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工业、金融、信息服务、交通运输、房地产业增加值分 别增长5%、8.8%、14.6%、6.3%和1.8%。 财政收入实现正增长。据报告,上半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84.4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税收收入占比 84.9%。先导性指标回升向好。6月份制造业PMI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0和51.5,均回升至扩张区间。 与此同时,上海继续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从消费端看,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统计显示,上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直接带动社 会消费额超过540亿元。截至6月底,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共申请10.2万辆、新车销售额超200亿元,带动上半年新能源车 销售额增长8. ...
“换”出新动能,“创”出新潜力 | “中流击水”系列报道
长沙晚报· 2025-08-01 07:20
消费总体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07.73亿元 同比增长5.6% 增速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 较一季度加快2.1个百分点 [1][3] 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截至7月15日全市超608万人次参与政策活动 核销"国补"资金38.33亿元 带动消费超306.31亿元 [5] - 湖南苏宁易购门店电脑品类增长325% 手机品类增长120% [4] - 极氪门店上半年月均销量约40台 6-7月销售增长约20% [4] - 步步高梅溪新天地汽车品牌集群上半年销售同比增长30% [4]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零售额增长115.5% 家具类增长41.5% 通信器材类增长85.1% [5] 促消费活动开展 - 暑期推出超200场商旅文体展融合活动 [7] - "提振消费十大行动"已举办重点活动超60场 [8] - 湖南汽车展览会吸引18.2万人次观展 外地游客占比超30% 成交金额超11亿元 [8] 消费场景创新 - 万象城上半年开展首展活动逾20场 引进首店十余家 客流超1300万人次 [9] - 首届零食音乐节吸引超7万人次参与 [10] - 小剧场成为夜经济新增长点 主要吸引20-35岁年轻客群 [10]
7月消费热点:国补升级、亲子出游、安全充电|封面有数
搜狐财经· 2025-07-31 21:52
国家补贴政策影响 - 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速释放第三轮国家补贴红利 国家发改委与财政部7月14日追加补贴后 平台"国家补贴"关键词消费GMV在7月下半月环比上半月增长10.15% [1] - 受季节性因素驱动 空调/冰箱/冰柜等制冷家电迎来消费小高峰 小家电中制冰机GMV同比增长28.17% [1] 亲子消费趋势变化 - 暑期亲子消费核心逻辑从"物质刚需"向"情感刚需"迁移 家长更注重体验与文化价值 [3] - 非遗研学/民俗活动/传统技艺/科普互动成为热门选择 平台7月研学关键词商品GMV同比增长59.01% [3] - 非遗相关关键词消费GMV同比增长34.34% 博物馆相关关键词消费GMV同比增长14.27% 文博场馆/历史遗迹/非遗商品热度持续走高 [3] 充电宝新规驱动消费 - 民航局6月28日实施充电宝新规 无3C标识/标识不清/被召回型号禁止携带登机 [3] - 新规使充电宝成为7月最热消费话题之一 直接带动具备3C认证标志的充电宝产品及品牌销量提升 [3] 消费市场特征 - 国家补贴在比例与覆盖范围方面进一步提升 政策对消费产生强劲拉动力 [3] - 暑期传统出游高峰带动亲子旅游消费提升 并同步拉动相关亲子消费增长 [3]
重磅会议定调积极,中证A500ETF龙头(563800)交投活跃,成分股用友网络、神州数码10cm涨停,机构:A500指数成分股有望企稳回升
新浪财经· 2025-07-31 15:32
指数表现 - 中证A500指数下跌1.15% [1] - 成分股涨跌互现 用友网络和神州数码涨停 三六零上涨8.08% 大全能源领跌 [1] - 中证A500ETF龙头盘中换手率达7.8% 成交额13.10亿元 [1] - 近1年日均成交19.34亿元 [1] 基金规模与收益 - 基金最新规模达167.90亿元 [2] - 近6月净值上涨11.13% [2]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3.55% 最长连涨月数2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5.34% [2]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9.65% [2] 指数特征 - 选取各行业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0只证券 反映行业代表性公司整体表现 [2] - 行业分布均衡 传统与新兴行业各占一半 提升医药新能源计算机等新兴行业权重 [2] - 实现价值与成长均衡 是布局A股优质工具 [2] 政策与经济环境 - 中央政治局会议延续经济呵护政策基调 巩固经济与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2] - 1-6月规上工业企业营收累计同比2.5% 利润累计同比-1.8% [3] - 6月单月营收同比1.6%较5月提升0.6个百分点 利润同比-4.3%较5月降幅收窄4.8个百分点 [3] - 反内卷政策推进与以旧换新资金下达有望改善企业盈利 A500成分股利润或企稳回升 [3] 宏观展望与投资机会 - 上半年经济总体向好 短期政策保持定力 存在降准降息空间 [3] - 科技消费创新药等领域蕴含结构性投资机会 [3] - 基金通过均衡配置各行业龙头企业布局A股核心资产 [3]
2025年7月PMI分析:7月PMI为什么下降?
银河证券· 2025-07-31 15:27
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2025年7月制造业PMI为49.3%,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跌破荣枯线[1]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6%,较前值52.8%回落2.2个百分点[1]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较前值50.1%微降0.1个百分点[1] 供需双弱 - 生产指数50.5%,较前值51%下降0.5个百分点,但仍处扩张区间[2] - 新订单指数49.4%,较前值50.2%下降0.8个百分点,跌入收缩区间[2] - 新出口订单47.1%,较前值47.7%下降0.6个百分点[2] - 7月乘用车销量环比下降21.9%,618购物节透支消费需求[2] 价格指数 - 出厂价格指数上涨2.1个百分点至48.3%[3]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上涨3.1个百分点至51.5%,进入扩张区间[3] - 焦煤期货价格环比上涨34.84%至1136元/吨,焦炭期货价格上涨18.3%至1684元/吨[3] 库存与采购 - 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0.7个百分点至47.4%[4] - 原材料库存指数下降0.3个百分点至47.7%[4] - 采购量指数下降0.7个百分点至49.5%,跌入收缩区间[4] 企业分化 - 大型企业PMI下降0.9个百分点至50.3%[4] - 中型企业PMI上升0.9个百分点至49.5%[4] - 小型企业PMI下降0.9个百分点至46.4%,压力显著[4] 非制造业 - 建筑业PMI回落2.2个百分点至50.6%[4] - 服务业PMI微降0.1个百分点至50.0%,仍处扩张区间[4] 外需与物流 - 美国Markit制造业PMI从52.9%下降至49.5%[2] - 美西航线运价下降约14%[2] 政策与展望 - 政治局会议部署巩固经济回升态势,培育新兴支柱产业[5] - 重点关注科技、消费及"反内卷"领域政策支持[5]
国家育儿补贴新政落地,关注食品饮料ETF(515170)、港股消费ETF(513230)布局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14:31
育儿补贴政策内容 - 自2025年1月1日起每孩每年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 2025年1月1日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也可享受政策 [1] - 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扣除标准提高至每个子女每月2000元 [1] - 各省普遍延长产假至158天及以上 设立15天左右配偶陪产假及5-20天父母育儿假 [1] 补贴政策规模与影响 - 育儿补贴总额已接近部分传统消费领域的年度支持规模 例如2024年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销售总额达5105亿元 [1] - 补贴资金流向涵盖孕产护理、婴童用品、早教、儿童医疗等多个领域 [1] - 2024年国家通过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 2025年增至3000亿元并扩展至家居、数码产品等领域 [1] 政策实施机制 - 育儿补贴采用转移支付模式 较传统"国补"更易形成消费乘数效应 [1] - 政策通过多渠道降低群众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