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生物医药行业:2024化学制剂和血制品板块业绩表现突出,2025Q1 CXO与医疗服务(医院)板块收入及利润端均正增长
平安证券· 2025-05-08 10: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生物医药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化学制剂和血制品板块业绩表现突出,2025Q1 CXO与医疗服务(医院)板块收入及利润端均正增长 [1][4][5] - 建议关注“创新”“出海”“设备更新”与“消费复苏”四条投资主线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观点 - 截至2025年4月30日,选取467家A股生物医药板块上市公司为样本统计,2024年年报收入端约220家公司正增长、246家负增长,利润端218家正增长、249家负增长;2025年一季报收入端214家正增长、251家负增长,利润端220家正增长、240家负增长 [4] - 2024年年报化学制剂与血制品板块收入及利润增速正增长,2025年一季报CXO及医疗服务(医院)板块收入及利润正增长 [5] 投资策略 - “创新”主线建议关注百济神州、东诚药业等公司 [7] - “出海”主线建议关注新产业、迈瑞医疗等公司 [7] - “设备更新”主线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公司 [7] - “消费复苏”主线建议关注普瑞眼科、通策医疗等公司 [7] 重点关注公司 - 诺诚健华-U:2024年奥布替尼销售额达10亿量级,同比增长49%,亏损大幅缩窄;有多条血液瘤、自免、实体瘤管线处于不同临床阶段 [8][9][10] - 三生制药:基本面稳健,PD - 1/VEGF双抗数据亮眼,2025 - 2027年预计有13款产品获批上市 [11] - 一品红:2024年多款产品首仿,创新产品AR882有BIC潜力,已获FDA快速通道资格 [11] - 甘李药业:国内胰岛素续约量价齐升,管线GLP - 1药物GZR18有BIC潜力,胰岛素出海进度快 [11] - 东诚药业:核药商业化进入兑现期,研发进展顺利,25年业绩有望触底反弹 [12] - 远大医药:核药核心品种钇90放量,研发顺利,自研核药有望出海 [12] - 千红药业:受肝素原料药毛利率提升利好,布局多个创新药在研管线 [12] - 中国生物制药:收入端增长,创新业务板块前景广阔,集采风险可控 [13] - 科兴制药:国内业务稳健,出海业务符合预期,创新药在研管线有望贡献业绩弹性 [13] - 健民集团:24年营销改革影响业绩,25年工业业务有望改善,体培牛黄业务增长快 [13] - 佐力药业:2025Q1业绩亮眼,乌灵胶囊集采后放量,百令胶囊及片有望复制,股权激励目标明确 [14] - 羚锐制药:2025Q1业绩增长稳健,贴膏市场规模增长,外延并购丰富产品矩阵,股权激励彰显信心 [15] - 同仁堂:进口牛黄试点政策落地,牛黄成本有望下降,安宫牛黄丸有提价可能 [18] - 药明合联:偶联药物CRDMO全球龙头,产能将扩大,有望快速发展 [18] - 药明生物:海外工厂和PPQ项目有积极变化,2025年有望重回发展快车道 [18] - 开立医疗:2024年业绩承压,25年Q1招投标恢复,渠道库存有望出清,新产品有望提供增量 [19][20] - 爱博医疗:新品龙晶有国产替代空间,消费修复下角塑镜和美瞳业务有望回暖,老龄化下白内障手术量增长 [23] 行业要闻荟萃 - 百济神州索托克拉片上市申请获受理,用于治疗CLL/SLL成人患者 [25][30] - 诺华的镥[177Lu]特昔维匹肽在华申报新适应症,用于更早线mCRPC患者 [25][31] - 复宏汉霖HLX13与Sandoz订立许可协议,获3100万美元首付款等 [25][33] - 百济神州专利保卫战胜利,为泽布替尼全球推广奠定知识产权基础 [25][34] 行情回顾 - 上周医药板块上涨0.49%,沪深300指数下跌0.43%,医药行业在28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8位 [26][36] - 上周港股医药板块上涨0.37%,恒生综指上涨0.79%,医药行业在11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4位 [26][48] 涨跌幅数据 - 医药子行业中医药商业涨幅最大为3.12%,中药板块跌幅最大为1.01% [41] - 截止2025年5月3日,医药板块估值为26.47倍,对全部A股(剔除金融)估值溢价率为29.62% [41] - 上周医药生物A股标的涨幅TOP3为艾迪药业(+19.49%)、伟思医疗(+18.47%)、汉商集团(+14.98%);跌幅TOP3为普利制药(-71.89%)、江苏吴中(-18.99%)、立方制药(-18.78%) [45] - 截止2025年5月3日,港股医药板块估值为17.34倍,对全部H股估值溢价率为58.05% [48]
2024化学制剂和血制品板块业绩表现突出,2025Q1CXO与医疗服务(医院)板块收入及利润端均正增长
平安证券· 2025-05-08 10:42
证券研究报告 2024化学制剂和血制品板块业绩表现突出, 2025Q1 CXO与医疗服务(医院)板块收入及利 润端均正增长 生物医药行业强于大市(维持) 平安证券研究所生物医药团队 分析师: 叶寅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14100001邮箱:YEYIN757@PINGAN.COM.CN 倪亦道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18070001邮箱:NIYIDAO242@PINGAN.COM.CN 韩盟盟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19060002邮箱:HANMENGMENG005@PINGAN.COM.CN 裴晓鹏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23090002邮箱:PEIXIAOPENG719@PINGAN.COM.CN 何敏秀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24030001邮箱:HEMINXIU894@PINGAN.COM.CN 王钰畅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24090001邮箱:WANGYUCHANG804@PINGAN.COM.CN 曹艳凯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24120001邮箱:CAOYANKAI947@PINGAN.COM.CN 研究助理:臧文清一般证券从业资格编号:S106012 ...
通用自动化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总结:通用设备需求筑底静待复苏,挖掘机器人&FA自动化等α机会
东吴证券· 2025-05-08 0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通用自动化需求/业绩有所改善,推荐业绩拐点已至的工业FA板块、国内集中度提升且海外市场未来可期的注塑机行业、国产化&出海进程加速的机床刀具行业,以及量产落地渐行渐近的人形机器人行业相关投资机会 [3][4][5][6] - 建议关注人形机器人灵巧手与轻量化环节,以及相关标的;通用自动化领域重点推荐FA自动化、注塑机、机床刀具行业部分标的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通用自动化:中观高频数据符合预期,景气磨底静待复苏 - 宏观层面,4月PMI指数49.0%,制造业景气度底部徘徊;3月制造业增加值同比+7.9%,1 - 3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9.1%,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0.8% [12][13] - 中观层面,2025Q1汽车/半导体行业支撑工业机器人出货量,1 - 3月产量14.9万台,同比+26%,Q1出货量77111台,同比+12%;低基数下,国内机床产销量同比实现正增长,1 - 3月金切机床产量18万台,同比+18.6%,Q1金属切削机床销售额同比+4.2%,数控系统销售额同比+3% [14][18][24][28][30] 工业FA:新能源下游拖累消除,3C&半导体行业贡献新增量 - 2024年工业自动化行业收入增速放缓,25Q1有所改善,10家头部企业2024年合计营收592.48亿元,同比+6%,25Q1营收138.61亿元,同比+19% [34][37] - 25Q1合同负债逐步企稳,存货同比小幅提升,2025Q1末合同负债金额为44.62亿元,同比降幅缩窄至 - 3%,总存货金额为166.28亿元,同比+4.5% [38][41] - 2024年工业自动化利润增速与收入背离,2024年合计归母净利润同比 - 40%,25Q1同比+47% [42][45] - 2024年盈利能力有所下滑,25Q1利润率有所改善,2024年毛利率为26.1%,同比 - 2.9pct,归母净利率为5.8%,同比 - 4.4pct;25Q1毛利率回升至28.5%,归母净利率回升至10.2% [46][50] - FA自动化“一站式”模式解决行业痛点,可建立标准体系、实现非标产品标准化等,提升交付效率 [51][53] - FA自动化行业空间广阔,且仍有提升空间,预计未来怡合达FA业务占比可从当前的6.5 - 7%提升至10 - 12%,市场空间可能提升至250 - 300亿元 [54] - FA自动化行业壁垒高,竞争格局优良,核心壁垒包括机加工和柔性化生产能力、信息化平台、常备库存和时间积累等 [56][59] - 怡合达能力逐步赶超米思米,价格&服务成为致胜法宝,目前比米思米便宜10 - 20%,本土化服务能力更强,但全球化服务和品牌方面存在劣势 [60][63] - FB业务空间更大,致力于提升客户BOM表占比,市场空间是FA业务的3 - 4倍,优先在锂电、光伏大客户处推广 [64][67] - 新能源拖累逐步消除,3C&半导体贡献新增量,新能源下游收入占比从高点近50%下滑至25Q1的23%,3C板块订单保持较高增速,医疗和半导体有望成为第三增长极 [68][74] 注塑机:3C、家电资本开支驱动内需复苏,中长期海外市场空间广阔 - 收入端,2024年海天国际、伊之密、泰瑞机器分别实现营收161.3/50.6/11.5亿元,分别同比+23%/+24%/+15%,海内外需求增速均表现良好 [77][84] - 订单饱满背景下,注塑机龙头存货规模提升,2024年末合同负债金额同比提升12%,伊之密、泰瑞机器、海天国际存货金额分别同比+20%/+21%/+29% [85][89] - 利润端,毛利率/归母净利率水平同比基本持平,2024年毛利率为32.2%,同比 - 0.2pct,归母净利率为16.9%,同比+0.1pct [90] - 费用端,海天国际费用端控制良好,伊之密费用端整体运行平稳,2024年海天国际销售费用率为7.9%,同比 - 0.7pct,管理(含研发)费用率为6.4%,同比 - 0.4pct;伊之密销售/管理(含研发)/财务费用率为8.5%/10.1%/0.7%,同比 - 1.4pct/-0.4pct/+0.5pct [93][95] - 关税影响下内需刺激政策有望出台,注塑机充分受益,大规模设备更新利好3C和家电行业,间接带动注塑机需求 [99][102] - 行业内卷加剧,份额持续向头部企业集中,2024年伊之密/泰瑞机器/海天国际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27%/-4%/+24%,伊之密与海天国际利润增速显著优于泰瑞机器 [103][107] - 注塑机头部企业美国敞口较低,关税直接影响较低,且海外布局持续加速,如伊之密扩建北美生产基地、新建墨西哥生产基地,海天国际开建欧洲、印度、日本制造基地 [108] 机床&刀具:内需筑底出海良好,重视整机&零部件国产化大趋势 机床 - 收入端,2024&25Q1营收维持正增,8家头部企业2024年合计实现营收171亿元,同比+10%,创世纪和科德数控表现突出 [113][115] - 25Q1合同负债/存货规模有所提升,2025Q1预收账款/合同负债金额为25.03亿元,同比+21%,总存货金额为88.66亿元,同比+15.8% [116][120] - 25Q1机床行业归母净利润重回增长区间,2024年合计归母净利润同比 - 5.2%,25Q1同比+3.2%,科德数控和创世纪增速高于行业平均 [121][127] - 盈利能力有所下滑,会计政策变更影响毛利率/费用率,2024年毛利率为23.4%,同比 - 1.7pct,归母净利率为8.7%,同比 - 1.3pct,期间费用率为13.3%,同比 - 2.0pct [128][131] - 2024年机床行业营运能力基本维持稳定,存货周转天数略有下降,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略有提升 [132] 刀具 - 收入端,2024年刀具行业收入增速稳步提高,5家头部企业2024年合计实现营收47.53亿元,同比+10%,25Q1合计实现营收12.50亿元,同比+20%,沃尔德、欧科亿、鼎泰高科等表现突出 [136][140] - 原材料涨价背景下刀具企业备货需求增加,2024年末总预收账款/合同负债金额为0.51亿元,同比+80%,总存货金额为18.64亿元,同比+21% [141][146] - 利润端,下游需求偏弱影响刀具企业利润增速,2024年合计归母净利润同比 - 20%,25Q1同比+15%,华锐精密与鼎泰高科25Q1利润表现突出 [147][150] - 盈利能力有所下滑,期间费用率略有上升,2024年毛利率为35.9%,同比 - 3.0pct,归母净利率为13.0%,同比 - 5.0pct,期间费用率为20.9%,同比+1.4pct [151][155] - 2024年刀具行业研发支出稳步提升,研发费用率维持高位,2024年研发支出为3.32亿元,同比+10%,研发费用率为7.0%,同比 - 0.02pct [161] 人形机器人:Optimus量产在即,零部件国产化有望打通降本最后一环 - 人形机器人板块行情复盘,2021年以来共迎来五次大涨行情,目前行情仍在发酵中 [164] - 2025年系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十年产业大周期开启,国内企业加速布局,产业链将不断完善和壮大,加速应用落地 [167][168]
跌出前五是转型代价?高层大换血后,荣耀或将再度绝地还击
36氪· 2025-05-07 19:28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格局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3.3%,总量达7160万台 [2] - 小米以1330万台出货量位居第一,市场份额18.6%,同比增幅39.9% [1][2] - 华为排名第二,出货量1290万台,市场份额18.0%,同比增幅10.0% [2] - OPPO、vivo、苹果分列第三至第五,出货量分别为1120万/1030万/980万台 [2] - 荣耀跌出前五被归类为"其他",2024年同期市场份额15.6%降至2025年未进入前五 [2] 荣耀公司动态 - 2025年一季度荣耀未发布新机型,产品节奏明显放缓 [3] - 2025年4月推出荣耀GT Pro和荣耀Power两款新机,主打高性能和长续航 [3] - 公司高层大换血:CEO赵明离职,由李健接任,多位高管相继变动 [5][7] - 赵明2015-2025年执掌荣耀,带领公司从华为独立后实现年出货量破亿 [7][8] - 新CEO李健提出"阿尔法战略",计划五年投入100亿美元建设AI设备生态 [11] 荣耀战略转型 - 公司定位从智能手机制造商转向全球领先的AI终端生态公司 [11] - 战略方向聚焦AI与出海:接入DeepSeek模型,与阿里/谷歌/高通合作 [11][13] - 欧洲市场主攻高端产品线(折叠屏/Magic系列),东南亚布局中高端市场 [15] - 海外扩张面临地缘政治、关税和文化差异等挑战 [17][18] - 计划通过IPO融资输血,但硬件业务占比过高可能限制估值 [19][23] 行业竞争环境 - 国内手机市场进入红海阶段,厂商竞争白热化 [1][10] - 小米通过造车获得第二增长曲线,华为保持强劲表现 [10] - 2025年市场增长部分受益于国补政策,但可持续性存疑 [13] - 平板电脑市场格局:华为27%、苹果26%、荣耀仅8% [21] - 笔记本市场竞争激烈,面临联想/华为/华硕/惠普等巨头 [21]
国泰海通|汽车:增长持续,盈利能力稳定——2024年报及2025Q1财报总结
投资建议: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我们认为:在智驾平权和出海两大趋势加持下,汽车行业的成长仍然 不乏亮点;同时由于行业竞争激烈,整车与零部件围绕年降的博弈将持续。我们认为受益的标的包括新能 源整车,以及线控底盘零部件、智能座椅零部件和头部新势力核心供应链公司。 汽车行业成长性尚可。 根据 WIND 及各公司财报,全部汽车行业 A 股公司 2024/2025Q1 营收同比增 速为 6.6%/5.7% 。二级行业方面, 2025Q1 营收成长性排序为摩托车及其他 > 乘用车 > 汽车零部件 > 商用车 > 汽车服务。从细分的三级行业看,营收成长性的亮点在于电动乘用车、汽车电子等。我们认为随 着辅助驾驶的发展,汽车行业的成长亮点仍在。 归母净利润增速口径:全部汽车行业 A 股公司 2024/2025Q1 营收同比增速为 10.9%/11.3% 。 二级 行业方面, 2025Q1 成长性排序为摩托车及其他 > 汽车服务 > 乘用车 > 汽车零部件 > 商用车。从细分 的三级行业看,归母净利润成长性的亮点在于电动乘用车、商用载客车等。我们认为,虽然行业竞争激 烈,优秀企业仍然能够不断提升效率,实现利润率提升。 报告导读 ...
不能只盯着美国做生意
搜狐财经· 2025-05-06 22:10
欧洲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看法 - 欧洲对中国产品的负面评价延续了40年,尽管品质已有显著进步,但"中国制造"不完全由中国企业主导生产[5][6] - 欧洲市场对消费品设计和品质标准严苛,价格低廉但品质差距过大仍难获认可[6] - 温州商人在欧洲推出与本土品牌高度相似的优质产品,但涉及设计盗窃引发争议[7][8][9] - 欧洲精致产品体系面临中国产品冲击,核心矛盾集中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10][11] - 欧洲提出ESG全球最高市场准入标准,涉及生产链全环节环保、劳工权益等[13][14][16] 中国企业在欧洲的机遇与挑战 - 欧洲能源危机和战略脆弱性催生对新能源技术的强烈需求,为中国企业创造机遇[21][22] - 中国在太阳能、风能、电池、电动车等领域具备优势,但面临欧盟补贴审查和本地化生产要求[23][24] - 欧洲市场环境复杂,企业需应对行业协会、法律机构、媒体等多方监督[27][28] - 中欧新能源合作存在长期性和曲折性,受补贴争议和贸易摩擦影响[24][26] 俄乌战争对中欧关系的影响 - 中国在俄乌战争中的"不选边站队"立场与欧盟预期产生落差[30] - 特朗普政策使欧盟陷入两难,部分领域对中国采取相对温和态度[31][32] - 欧盟无法同时恶化与美中关系,被迫寻求合作空间[33] 欧洲经济衰退的原因与应对 -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和能源依赖导致欧洲经济衰退[35][36] - 德国提升国防开支至全球第4位,可能刺激欧洲经济联动发展[37][39] - 波兰、立陶宛等国提高国防开支占比,但需平衡民生与国防投入[39][41] 中国与全球贸易格局演变 - 全球化从"开放边疆"转向"可控边界",供应链重组代价高昂[43][44][46] - 部分国家因环保限制难以重启稀土产业,"去中国化"尝试复杂[45][46] 中国企业在欧洲的经营策略 - 需符合欧洲环保、劳工权益、社会福利等标准,但可能引发本土企业抗议[52] - 中国产品低价优势源于生产标准差异,如医保药品价格仅为国际药企十分之一[53] 中国企业在东南亚的可持续发展 - 东南亚工业化水平低,中国产品冲击当地产业易引发社会动荡[55] - 建议采取"中等偏上"标准,提供就业岗位以建立长期信任[56] - 避免"文化优越感"和复制国内低标准做法,注重本地化合规[57][58] 东南亚市场的地缘政治动态 - 东南亚各国在中美间采取差异化策略,难以形成统一"缓冲带"[72][73] - 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倾向西方,缅甸等落后国家更依赖中国合作[73] 企业出海的核心能力 - 出海决策涉及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等复杂因素,需具备"政经哲思维"[79][80] - 政经哲思维涵盖权力博弈、资源配置和哲学本质洞察能力[83][84]
出海,一定要用好“海归”人才
创业家· 2025-05-06 17:54
人才流动与创业支持 - 国家间关系变化促使优秀海外人才回流 对行业是积极信号 [1] - 消费品 服务 软件类企业需理解欧美消费者需求 海外归国人才具备关键优势 [1] - 相比外派培养 吸引归国人才的成本效益更高 [1] 创业加速服务 - 黑马大课年度会员提供8场线下大课 可选3场参与 含3天课程 私董会及小饭桌活动 [1] - 会员权益包括全年接触300位企业主资源 接入黑马校友社群网络 [1] - 当前促销价4980元/人 月底将恢复原价 [1]
业绩持续兑现,多家机构上调美图公司(1357.HK)目标价至6-7港元
财富在线· 2025-05-06 13:35
目标价与机构评级 - 摩根士丹利上调美图公司目标价至6港元 [1] - 近一个月超20家券商机构将目标价上调至6-7港元区间 [1] - 机构给予2025年32-35倍PE估值 [1] 产品与商业模式优势 - 产品矩阵和商业模式成熟度获机构普遍认可 [1] - 生产力工具出海前景广阔成为核心亮点 [1] - 生活场景产品2023年累计进行超20次AI功能更新 [1] - 生产力工具聚焦垂类场景打造AI工作流 [1] - 基础影像功能与AI技术融合保持高频迭代 [1] 用户数据与商业化表现 - 2024年全球付费订阅用户数达1261万 [2] - 整体付费渗透率为4.7% [2] - 国内生活场景产品付费渗透率达5.2% [2] - AI换装功能带动海外版产品月活环比大幅增长 [2] 出海市场潜力 - 海外图像市场空间约为中国的7倍 [2] - 单个AI图像类应用全球化短期潜在空间1-8亿美元 [2] - 公司搭建全球产品发布机制加速出海 [2] 财务增长预期 - 中金预计2025年订阅收入同比增长超40% [3] - 摩根士丹利上调2025-2027年收入预测4.8%/5.9%/1.3% [3] - 管理层对2025年净利润增长持乐观态度 [3]
比亚迪(002594):4月主品牌表现稳健,高端品牌、出海增长亮眼
国投证券· 2025-05-05 19: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评级,6 个月目标价 454.25 元/股 [6][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比亚迪 4 月销量符合预期,同比增长受新车型拉动,环比基本持平受终端需求平淡和智驾版优惠不足影响 [1] - 2025 年公司规模及成本优势凸显,智驾普及、高端车型和出海布局有望驱动量利齐升和业绩增长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销量情况 - 4 月销售乘用车 37.1 万辆,同比 +19%、环比基本持平,纯电 19.6 万台、同比 +46%、环比 +18%,插混 17.7 万台、同比基本持平、环比 -14% [1] - 王朝网销售 16.4 万台、同比 +3%、环比 -7%,海洋网销售 18.1 万台、同比 +30%、环比 +5% [1] - 腾势品牌销售 1.5 万台、同比 +38%、环比 +22%,方程豹品牌销售 1.0 万、同比 +376%、环比 +25%,仰望品牌销售 135 台 [2] - 海外新能源销售 7.9 万辆、同比 +93%、环比 +9% [3] 新车型情况 - 4 月汉 L、唐 L 正式上市,纯电版搭载超级 e 平台,插混版首搭第五代 DM 技术 DM - p 王者混动,全系标配天神之眼 B 智驾系统、Dilink150 高阶智能座舱,分别销售 1.0 万、1.1 万台 [1] - 4 月 16 日方程豹钛 3 正式上市,指导价 13.38 - 19.38 万元,定位科技潮品 SUV,全系标配智能 EVO + 平台、天神之眼 C,4 月销售 3048 台 [2] 海外市场进展 - 亚太市场海豹在韩国发布、宋 PLUS DM - i 上市越南;美洲市场比亚迪首家秘鲁旗舰店开业、元 UP 在秘鲁上市;欧洲市场多款车型上市发布,腾势品牌进入;非洲市场多款车型在塞舌尔发布 [3] - 柬埔寨乘用车工厂奠基,年产能达 1 万辆并将于第四季度投产;拥有 9200 个标准装载车位的深圳号交付并首航巴西 [3] 财务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52.1、643.9、812.4 亿元,对应当前市值 PE 分别为 19.4、16.7、13.2 倍 [12] - 2023 - 2027 年主营收入分别为 6023.2、7771.0、9803.0、12487.8、14735.6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300.4、402.5、552.1、643.9、812.4 亿元等多项财务指标有预测 [13][15]
迫于库存压力,沃尔玛选择自行吸收关税、恢复中国进货;关税压顶,美快递巨头宣布裁员上万人丨Going Global
创业邦· 2025-05-05 18:08
出海四小龙动态 - Temu因美国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停止中国直发美国 并收取130%-150%进口费用 同时加速招募美国卖家并整顿中国供应链[4][6] - TikTok澳大利亚2024年营收达6.79亿澳元(同比增81%) 利润3120万澳元(同比增174%) 广告收入占Facebook当地收入的三分之一[7][9] - 霸王茶姬任命前麦当劳国际CMO Eugene Lee为亚太区副总裁 全球门店超6400家 洛杉矶旗舰店5月9日开业[10][12] - 滴滴海外包车覆盖11国26城 支持中文服务 国际业务已拓展至14个国家 2024年英文版订单量同比增71%[13][15] 中国企业出海业绩 - 恒林股份2024年营收首破百亿达110.29亿元(同比增34.59%) OBM业务占比53.68% 跨境电商收入同比激增240.89%[16][18] - 甜啦啦计划2025年全球新增超200家门店 目前东南亚已布局66家 全球累计签约门店超8000家[19] - 值得买科技2024年营收15.18亿元(同比增4.55%) 计划年底在5个亚洲国家落地消费内容及营销服务[21][24] - 微信支付落地韩国釜山地铁114个站点 2024年在韩线下交易笔数较2019年翻倍[25][27] 全球零售与关税影响 - 沃尔玛政策反转 从要求中国供应商承担145%关税转为自行吸收成本并恢复进货[29][31] - 美国取消小额免税政策致多国零售商停发货物 预计年损失470亿美元 UPS因亚马逊业务下滑裁员2万人[32][35][37] - 亚马逊否认标注关税成本计划 允许卖家最高涨价25% 平台70%商品来自中国[33][35] - 法国拟对电商平台征收管理费 欧盟2028年取消150欧元以下包裹免税 印度CAIT呼吁征收28%电商税[41][42] 投融资与战略布局 - 因时机器人获近亿元B3轮融资 专注微型伺服电缸研发 加速全球化拓展[45] - 以色列Lightrun完成7000万美元B轮融资 总融资达1.1亿美元 主打AI代码调试工具[47] - 蚂蚁国际计划香港上市 收入占集团20% 三大核心产品覆盖跨境支付[48][50] - 联邦快递投资AI物流公司Nimble 亚马逊注资3650万美元给芬兰老花镜技术公司IXI[51][53] 区域市场变动 - 拉美MercadoLibre拟将美国总部迁至德州 应对关税竞争 挑战SHEIN/Temu北美布局[38][40] - Foodpanda退出经营13年的泰国市场 因运营失误导致份额持续下滑[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