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替代
搜索文档
浙江力诺:20年专注一杯“老白茶”
全景网· 2025-08-13 13:51
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 - 工业4.0推动全球制造业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加速演进 [1] - 公司深耕阀门行业二十余年 定位为科技创新型企业 在国产化替代领域贡献突出 [1] - 公司跻身国内控制阀行业"十亿俱乐部" 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隐形冠军" [5] 发展历程与战略转型 - 2004年成立初期 九成订单来自造纸行业 [4] - 2008年启动第一次战略转型 从造纸专用阀向石化、化工、矿业场景渗透 [4] - 2014年新三板挂牌 2018年营收突破5亿元 2020年6月成功登陆创业板 [4] - 2022年投建82亩智能制造基地 实现产能大幅提升 [5] 技术创新与研发体系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拥有107项授权专利 [9][11] - 依托省级企业研究院和工业设计中心 坚持自主研发与产学研结合 [10] - 研发投入从2021年2700万元增至2024年4200万元 增幅达55.6% [23] - 产品定位高端仪器仪表领域 区别于温州地区多数通用机械阀门企业 [9] 核心突破与国产替代 - 控制阀核心部件定位器国产化率不足10% 长期被国际巨头垄断 [12] - 2023年成立绵阳子公司联合西安交大攻克"卡脖子"技术 [12] - 2025年3月自研智能定位器量产 成为国内极少数实现控制阀全链路自主化企业 [13] - 在新疆煤化工项目中实现故障率下降40% 成为国产替代标杆案例 [13] 智能制造与数字化建设 - 智能制造基地采用华为云数据中心实现生产数据秒级反馈 [15] - 微软D365系统贯通研发至交付全流程 AI数字孪生平台支持远程实时监控 [15] - 数字化工厂项目与定位器等长周期项目陆续兑现价值 [23] 产业链整合与收购布局 - 2025年6月收购徐州化工机械100%股权 实现全产业链布局 [17] - 徐州阿卡拥有60余年机械制造经验和40余年调节阀设计经验 [17] - 收购助力公司拓展煤化工、石油化工、空分及深冷工况等高端应用领域 [18] - 完成工艺阀、调节阀、控制阀到智能定位器及检维修业务的全链条覆盖 [18] 企业战略与文化理念 - 采用"慢哲学"战略 专注控制阀领域20年沉淀 [22] - 建设1000㎡室内篮球馆及健身设施 提升员工福祉 [19] - 以白茶哲学比喻企业治理 强调时间沉淀与专注定力 [22] - 定位全场景服务商 重塑行业价值链 [24]
全球半导体增长走势乐观,科创芯片ETF(588200)冲击3连涨,成分股中船特气20cm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8-13 13:27
市场表现 -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上涨0.90%,成分股中船特气20cm涨停,上海合晶上涨12.20%,晶晨股份上涨7.16%,源杰科技上涨4.80%,盛科通信上涨4.36% [1] - 科创芯片ETF(588200)上涨0.95%,冲击3连涨 [1] - 科创芯片ETF近1年净值上涨78.97%,居可比基金第一,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107/2954,居于前3.62% [4] - 科创芯片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5.18%,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36.01%,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8.19% [4] 流动性及规模 - 科创芯片ETF盘中换手4.96%,成交15.57亿元 [4] - 科创芯片ETF近1年日均成交24.74亿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4] - 科创芯片ETF近3月规模增长61.78亿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4] - 科创芯片ETF近3月份额增长21.81亿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4] - 科创芯片ETF最新融资买入额达1.63亿元,最新融资余额达14.19亿元 [4] 行业动态 - IDC预测到2027年中国智能算力中推理算力占比将从2023年的41%左右上升到72.6%左右 [5] - 大模型推理需求爆发,推理计算量将翻倍,基础设施重心将逐步向推理偏移 [5] - 2025年全球半导体增长延续乐观走势,AI驱动下游增长,国产化替代持续推进 [5] - 二季度各环节公司业绩预告亮眼,建议关注存储/功率/代工/ASIC/SoC业绩弹性,设备材料、算力芯片国产化替代 [5] 成分股及权重 -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寒武纪、中芯国际、海光信息、澜起科技、中微公司、芯原股份、沪硅产业、恒玄科技、华海清科、思特威,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59% [5] - 中芯国际涨0.41%,权重10.22%;海光信息涨1.30%,权重10.15%;寒武纪跌0.57%,权重9.59%;澜起科技涨0.16%,权重8.01%;中微公司涨0.32%,权重6.80% [7] - 芯原股份涨0.99%,权重2.89%;沪硅产业涨2.59%,权重2.63%;恒玄科技跌0.23%,权重2.50%;思特威涨0.72%,权重2.46%;华海清科涨0.97%,权重2.39% [7]
上海芯片上市公司,终止收购!
是说芯语· 2025-08-13 10:58
新相微终止收购爱协生 - 新相微于2025年8月8日终止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爱协生100%股权的交易 因交易相关方未能就最终方案达成一致 [4] - 爱协生2023年营收7.82亿元 2024年营收12.67亿元 远高于新相微同期4.8亿元和5.07亿元的营收规模 [8] - 此次交易被市场称为"蛇吞象"式收购 双方业务在显示驱动芯片领域高度重合 整合被视为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重要举措 [8] 新相微经营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5.07亿元同比增长5.61% 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69.41%至842.31万元 扣非后净利润出现亏损 [9]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5亿元同比增长49.95% 归母净利润218.51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和新市场拓展 [9] 爱协生资本化历程 - 爱协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已完成A轮和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深创投等机构 [12] - 公司2022年9月启动上市辅导 但2023年10月后IPO进程停滞 此前2024年11月英唐智控收购计划也因交易方案分歧终止 [12][13] 半导体行业并购趋势 - 2024年9月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政策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重组 2024年半导体行业首次公布并购事件31起 [15] - 2025年上半年半导体领域有11起并购案终止 包括光智科技收购先导电科和华大九天收购芯和半导体等案例 [15][16] - 半导体并购面临技术迭代快 研发投入要求高 以及估值 支付方式等复杂利益博弈的挑战 [16]
848.88元!寒武纪新纪录!半导体供应焦虑时隐时现,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最高上探3.12%
新浪财经· 2025-08-13 09:59
中美经贸关系与关税政策 - 美方自8月12日起继续暂停实施24%的对中国商品"对等关税"措施90天 [1] - 中方同步暂停实施24%对美加征关税及相关非关税反制措施90天 [1] 美国对华AI芯片出口政策 - 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可能允许英伟达在华销售性能更强的"特供版"Blackwell AI芯片 [1] - 英伟达和AMD与特朗普政府达成特殊协议 同意将特供中国芯片收入的15%上缴美国政府以换取出口许可证 [1] 国产算力芯片安全与替代 - 国家网信办于7月31日约谈英伟达公司 因算力芯片存在严重安全问题 [1] - 安全隐患可能威胁中国云计算、AI、智慧城市等关键领域的数据主权与系统安全 [1] - 网信办约谈释放国家筑牢芯片安全防线的信号 倒逼国内算力基础设施加速国产化替代 [1] 国产算力芯片投资机会 - 长期建议持续关注华为昇腾、寒武纪和海光信息等国产算力芯片体系 [1] - 寒武纪8月12日20CM涨停 股价创历史新高 市值达3500亿元 [2] 半导体行业趋势 - 当前半导体周期仍处于上行通道 AI持续强劲 泛工业接棒消费电子进入复苏阶段 [2] - AI仍是半导体产业向上成长的最大驱动力 云端需求持续 终端应用加速落地 [2] - 中国半导体厂商在后续AI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受益程度有望显著提升 [2] 人工智能ETF表现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宝(589520)8月12日场内涨幅最高上探3.12% 收涨2.49% [2] - 该ETF盘中股价上探0.992元 距离上市高点0.993元仅一步之遥 [2] - 截至7月底 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占比超67% 第一大权重行业半导体占比近50% [3] - 标的指数均衡配置应用软件、终端应用、终端芯片、云端芯片四大环节 [3]
科马材料获批北交所IPO,拟募资2.06亿元强化技术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8-13 00:54
上市进展 - 浙江科马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通过北交所上市委员会2025年第19次审议会议审核 [1] - 公司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092万股人民币普通股,计划募集资金2.06亿元 [1]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干式挤浸环保型离合器摩擦材料技改项目和研发中心升级项目 [1]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浙江省丽水市,专注摩擦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二十余年 [3] - 被工信部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 主营业务涵盖干式摩擦片及湿式纸基摩擦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3] - 核心产品干式离合器摩擦片在国内商用车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3] 客户与技术优势 - 与一汽解放、东风汽车、中国重汽等国内主流商用车制造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3] - 截至2024年底累计获得授权专利75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 [3] - 主导及参与多项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 [3] 业务拓展 - 积极布局湿式纸基摩擦片业务,产品具有耐磨性能优异、传动效率高等特点 [4] - 湿式纸基摩擦片已进入潍柴动力、法士特传动、中联重科等知名企业供应链 [4] - 湿式纸基摩擦片市场国产化比例较低,公司提前布局有望在国产化替代趋势中占据有利位置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2亿元、1.99亿元、2.49亿元 [5] - 2022-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95.24万元、4426.86万元、6871.57万元 [5]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5.16%,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55.22% [5] - 预计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36亿元至1.41亿元,同比增长8.66%至12.65% [5] - 预计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4300万元至4700万元,同比增长23.49%至34.98% [5]
广信材料1.44亿定增获批 方正证券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新华网· 2025-08-12 13:38
定增获批及募资计划 - 公司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获证监会同意批复,计划以18.13元/股发行791.51万股,募集资金总额1.435亿元[1] - 募集资金将全部投向年产5万吨电子感光材料及配套材料项目[1] 募投项目详情 - 项目总投资约5.25亿元,前次募集资金净额9598.50万元导致资金缺口较大,此次定增将填补缺口推进建设[2] - 项目主要产品为专用油墨、光固化涂料等,是公司主营业务产能扩张,目标将江西广臻打造为华南主要生产基地[2] - 完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1.6万吨PCB光刻胶、1.5万吨专用涂料、1.2万吨自制树脂、2000吨显示及半导体光刻胶及5000吨配套材料[3] 项目战略意义 - 优化升级原有产能,提升PCB光刻胶、专用涂料等核心产品生产能力,保障华南区域供货稳定性[3] - 拓展光伏感光胶、光伏绝缘胶等光伏新材料产品,构建新业务增长点[3] - 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年均营业收入14.47亿元,年均净利润1.28亿元[5] 业务发展现状 - 2024年光刻胶及配套材料业务营收3.32亿元,占总营收64.03%[5] - 光伏BC电池绝缘胶业务年均营收约5000万元,市占率绝对领先[6] - 2024年涂料业务营收1.85亿元(占比35.67%),同比增长8.08%,其中功能膜材及金属包装涂料营收0.90亿元(同比增长66.08%)[6] 技术布局与市场前景 - 开发环保型无溶剂UV光固化涂料,产品已快速放量[6] - 布局海洋工程涂料,启动NORSOKM-501检测认证,未来有望切入重防腐涂料高端市场[7] - 券商预测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6.20亿元、8.27亿元、10.57亿元,归母净利润0.54亿元、1.07亿元、1.67亿元[7]
智明达上半年业绩暴增20倍 客户依赖症仍是经营困扰
新华网· 2025-08-12 13:37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 95亿元 同比激增84 83% [1] - 归母净利润达3829 80万元 同比暴涨2147 93% [1] - 扣非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 [1] - 2024年全年营收4 38亿元 同比下降33 95% 净利润1945 50万元 同比下滑79 79% [2]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营收2 14亿元 环比增长165 31% 净利润2998万元 环比增长260 44% [2] 技术突破 - 弹载智能导引头组件实现全链条国产化 目标识别响应速度提升30% 单套价值量较2024年溢价超50% [3] - 100Gbps板间互联总线技术完成军工定型 成本降低40% 应用于新型机载电子对抗系统 相关订单占总线类产品收入的60% [3] - AI轻量化模型在无人机视觉着陆中识别准确率达98% 较2024年提升12个百分点 [3] - AI信号处理平台性能较传统设备提升40倍 雷达智能分选系统毛利率突破55% [3] 市场拓展 - 无人机系统级解决方案订单同比增长150% [4] - 民用无人机配套收入占比从3%提升至12% [4] - 星载载荷处理机纳入低轨卫星星座供应链 预计2026年相关收入突破1亿元 [4] 客户依赖风险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高达93 39% 集中于中国电子科技 航空工业等军工集团 [6] - 国防装备采购"项目制"特性可能导致收入确认集中于下半年 2024年因订单延后导致营收下滑33 95% [6] - 应收账款达8 63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26 7% 占当期营收的292 5% [7] - 2025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减值增加约1000万元 [7] 行业趋势 - 业绩增长受益于国防信息化 国产化替代行业趋势 [8] - 抓住低空经济 商业航天等新兴赛道机遇 [8]
广哈通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近七成 新签合同金额同比提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11:5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27.80% 归母净利润2443.55万元同比增长69.51%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583.77万元同比下降52.56% 基本每股收益0.0981元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43.7% 归母净利润1542万元同比增长13.2% 扣非归母净利润1474万元同比增长8.2% [1] 业务进展 - 电力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中标新疆调度交换全网改造及青海多站点改造项目 水电数字化业务中标贵阳/黔南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2] - 国防业务积极开拓低空/武警等泛指挥调度市场 成为山西省A类飞行服务站建设项目核心设备供应商 [2] - 铁路业务参与国铁集团5G-R技术实验 中标地方铁路行车指挥调度项目 实现技术规模化应用 [3] 技术研发 - 5G核心网实现软硬件100%国产化适配 打造国产化5G网络加密体系 [3] - 完成冷阴极射线机自主开发 打破国外厂商在耐张线夹射线检测设备垄断 [3] - 持续深化"核智数云"技术体系 构建覆盖人工智能/通信技术/媒体处理的创新网络 [3] 资本运作 - 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7.5亿元 用于三大项目建设 [3] - 新一代智能调度系统/数智指挥系统升级/智能化核心技术研究项目总投资额分别为3.46亿/2.80亿/2.78亿元 [4] - 定增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金额分别为3.09亿/2.45亿/1.97亿元 [4] 战略规划 - 制定"可靠通信网络/泛指挥调度系统/数智化服务"三位一体产业布局策略 [4] - 通过定增巩固在位优势 增强研发实力 拓宽应用领域和场景 [4] - 运营效能持续优化 新签合同金额同比提升 存货结构持续优化 [2]
重庆机电盈喜后高开近9% 预期中期股东应占净利同比增长50%左右
智通财经· 2025-08-12 09:35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上半年股东应占净利润较2024年同期增长50%左右 [1] - 股价表现强劲 截至发稿涨8.88%至1.84港元 成交额达886.51万港元 [1]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精益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带动整体运营效率改善 [1] - 水力发电设备业务经营业绩明显改善 [1] - 大马力发动机业务投资收益增加 [1] - 特高压输变电业务投资收益增加 [1] 大马力发动机业务分析 - 大缸径发动机是数据中心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组的核心零部件 [1] - 该领域技术门槛较高且国产化率较低 [1] - 康明斯通过1995年与公司合资成立的重庆康明斯从事大马力发动机研发与制造 [1] - 合资公司于1996年进入中国发电机组市场 [1] 数据中心行业机遇 - AIDC建设需求高增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1] - 数据中心用柴油发电机组及大缸径发动机迎来量价齐升机遇 [1]
2025年中国色谱介质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研判:行业规模有望达到145.97亿元,高性能介质将成竞争焦点,中国企业有望在部分领域实现全球突破[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2 09:19
行业定义及分类 - 色谱介质在工业纯化领域惯称为层析介质 分析色谱领域惯称为色谱填料 是色谱分离技术的核心材料 用于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等系统中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纯化和分析 [3] - 色谱介质按基质材料可分为硅胶基质 聚合物基质 琼脂糖基质 纤维素基质 按分离模式可分为反相色谱 离子交换 疏水相互作用 亲和色谱 体积排阻 手性色谱 按粒径与压力范围可分为分析型 制备型 层析树脂 [3] 全球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球色谱介质市场规模75.28亿美元 较2023年增加6.26亿美元 预计2025年有望达到81.57亿美元 [5] - 色谱技术凭借高效分离能力 温和操作条件及广泛应用领域 成为生物制药领域分离纯化首选方法 全球生物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抗体 疫苗 重组蛋白等下游生物药市场扩张及新药放量推动行业规模快速扩张 [5] 中国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色谱介质产量110.33万升 较2023年增加20.74万升 预计2025年有望达到132.32万升 [7] - 2024年中国色谱介质需求量191.94万升 较2023年增加31.24万升 市场规模128.86亿元 较2023年增加18.23亿元 预计2025年需求量将达224.42万升 市场规模将达145.97亿元 [9] - 生物制药市场规模保持强劲增势 带动下游分离纯化需求 生物药色谱介质行业规模呈现高速增长趋势 [9] 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硅胶 聚合物微球 功能化试剂等原材料 聚合反应釜 喷雾干燥机等生产设备 [11] - 行业中游为色谱介质生产制造 国产在制备级介质如50μm填料已实现替代 但高端介质仍依赖进口 [11] - 行业下游应用于生物制药 工业分离 科研与检测等领域 [11] 行业竞争格局 - 色谱介质市场长期被外资垄断 Cytiva ThermoFisher Tosoh等国际主流厂商在中国市场占据超过50%市场份额 国产化率相对较低 [13] - 国内企业与海外龙头企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纳微科技是较早布局的龙头企业 赛分科技也在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 [13] - 国内色谱介质企业数量增加 纳微科技 赛分科技等优秀企业成为国产替代主力军 [13] 代表企业:纳微科技 - 2024年纳微科技发生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产品销售的客户数量为792家 较2023年增加23家 [16][17] - 2024年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产品产量110526.86升 销量96616.95升 实现营业收入45058.28万元 营业成本8307.44万元 毛利率81% [17] - 产品和服务主要应用于生物医药工艺 分析检测 平板显示 体外诊断四个行业 分为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 色谱分析仪器及配件 蛋白层析系统及配件等 [16] 代表企业:赛分科技 - 扬州生产基地一期工程年产能达24760升 单批次产能达500升 是国内色谱介质行业具有大规模量产能力的少数企业之一 [19] - 2024年亲和层析填料产量3534.99升 销量2745.51升 离子交换填料产量5773.61升 销量5753.65升 硅胶基质填料产量2981.81千克 销量3165.75千克 [21] - 产品种类已超过100种 覆盖亲和层析填料 复合层析填料 离子交换填料 体积排阻填料 疏水填料 聚合物反相填料 硅胶基质反相填料 分析色谱媒介等 [21] 行业发展趋势 - 生物药需求驱动下 中国生物药色谱填料市场规模保持增长趋势 行业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国产化替代加速以及产品性能水平升级 [23] - 国产色谱填料企业已能够与国际品牌形成有效竞争 生物医药行业对国产化替代呈现加速发展趋势 [23] - 医药行业对上游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高度重视 要求更高机械强度 更高化学稳定性 更高载量和使用寿命的高质量分离纯化产品 [24] - 色谱应用场景延伸至ADC 双抗 核酸 基因治疗等新兴领域 对色谱技术创新水平和产品性能提出更高要求 高性能介质如mRNA纯化填料 连续层析树脂将成为竞争焦点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