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
搜索文档
来到北方水乡,我错觉自己在江南|十月行记
经济观察报· 2025-10-08 11:48
历史上,这里曾是碧波千顷的东淀,宋辽时期便是边关贸易的"水陆码头"。北宋文人苏洵(苏轼之 父)在此为官时,不仅引入了南方的水稻莲藕,更带来了江南的营城理念与生活美学。清代,胜芳 凭借漕运之利跻身"直隶六大名镇",赢得了"南有苏杭,北有胜芳"的盛誉。 位于北京、天津、雄安三角地带的霸州,自古便是通衢要冲, 但它的底色,远不止于干戈与车马。置身于霸州胜芳古镇,会 颠覆你对北方的固有想象。霸州的基因里,镌刻着北方的雄 浑。历史上,北宋文人苏洵(苏轼之父)在此为官时,不仅引 入了南方的水稻莲藕,更带来了江南的营城理念与生活美学。 作者: 王雅洁 封图:东方IC 穿行在胜芳古镇的窄巷里,空气中弥漫着河水的湿润与老槐树的清香,橹声欸乃,若不是耳边传来 的地道冀中乡音一再提醒,恍惚之间,会让人恍然置身于江南某个水乡古镇。 从北京出发,沿京德高速一路向南,车窗外的景致从峻峭的森林渐次变为平旷的田野。不过一小时 车程,当"霸州"的路牌映入眼帘时,一种与北方干燥气息迥异的湿润感便悄然袭来。 位于北京、天津、雄安三角地带的霸州,自古便是通衢要冲,但它的底色,远不止于干戈与车马。 置身于霸州胜芳古镇,会颠覆你对北方的固有想象。 这里 ...
十月行记|来到北方水乡,我错觉自己在江南
经济观察网· 2025-10-08 09:59
历史与地理背景 - 霸州位于北京、天津、雄安三角地带,自古是通衢要冲,兼具北方雄浑与水乡温婉的独特气质 [3][7] - 胜芳古镇河渠纵横,有“南有苏杭,北有胜芳”的盛誉,其“江南错觉”源于宋辽时期作为水陆码头的历史以及苏洵引入的南方营城理念与农业技术 [4][5][6] - 霸州在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置州,取名“霸”字以示武功,成为中原王朝对抗北方民族的重要军事前沿,宋辽时期益津关、淤口关和雄州瓦桥关并称“三关” [7][11][12] 商业与金融传统 - 胜芳古镇凭借漕运之利在清代跻身“直隶六大名镇”,元代大运河北运河段贯通使其成为南北经济文化交汇的核心重镇,南北方货物在此集散 [21][22] - 发达的商业催生冀中平原最早的金融业,乾隆年间“立祥号”钱庄已发展出存、放、汇、兑的早期银行业务,道光年间形成初具规模的金融街 [24][25][26] - 清末民初胜芳“八大家”商帮产业布局涵盖钱粮、绸缎、医药、餐饮,其商业模式与建筑风格体现了南北商业融合的特点 [27] 产业转型与现状 - 2017年霸州在全省率先完成新利钢铁和前进钢铁的整体退出,合计压减炼铁产能416万吨、炼钢产能498万吨,成为廊坊首个“无钢市”,面临近10亿元税收窟窿和数万职工安置难题 [31][32][33] - 为重构产业体系,霸州瞄准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以AMOLED显示模组(云谷科技)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智慧家居、都市食品、新材料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科技创新、智慧物流、文旅康养三大现代服务业 [35] - 在破解资金难题上,河北省2025年新版《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提供支持,截至2025年一季度全省已有11家钢铁企业获得转型融资授信272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低至3.60% [36][37] 未来发展规划与优势 - 霸州规划“东部振兴、中部崛起、西部腾飞”的立体发展构想,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探索“ACFO”(产业引领、资本驱动、规划先行、产城融合)新发展模式 [41] - 作为全国唯一规划有三条高铁、一条轻轨的县级市,霸州将实现“7分钟抵达雄安,13分钟直达大兴国际机场,30分钟可达北京西站和天津”的交通圈,重塑其地理价值 [42] - 2025年霸州出台“6+1”招商引资攻坚行动方案,核心举措包括借力北京承接疏解、联动天津加强合作、借势雄安实施产业对接,定位为“京津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40][45]
奋进的河南——决胜“十四五”丨链上发力怀川兴
河南日报· 2025-10-03 07:28
产业转型总体成效 - 焦作市成功从传统工业重镇转型为产业多元的现代化城市[1] - 三次产业结构从2020年的7.4:42:50.6优化为2024年的6.2:42.5:51.3[8] - 2023年和2024年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分别位居全省第1位和第2位[8] 新材料产业 - 多氟多公司打破锂电关键材料技术垄断,实现从传统氟化工向新能源材料转型升级[2] - 龙佰集团、天宝桓祥等企业推动锂离子电池新材料和超硬材料入选省级产业集群[2] - 六氟磷酸锂、导电炭黑、钛白粉等产品产销量全球第一,电子级氢氟酸、电子级硅烷产销量全国第一[2] 绿色食品产业 - 以大咖国际为支撑的“蜜雪冰城”“幸运咖”品牌全球加盟门店已突破5.3万家[3] - 温县成为亚洲最大的茶饮供应链品牌驻地[3] - 拥有大咖国际、蒙牛乳业、立达老汤等企业,打造完整食品产业链[3] 高端装备及汽车零部件产业 - 风神轮胎是我国最大的工程机械轮胎生产企业,产品覆盖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5] - 拥有风神轮胎、中原内配、瑞庆汽车等重点企业[5] - 获评国家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5] 产业创新与企业培育 - 累计创建省级以上质量标杆企业26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5家、专精特新企业288家[6]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27家[6] - 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43.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5.2%,分别高于全省28.9和5个百分点[6] 未来产业布局 - 空天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有序开展,积极招引培育遥感测绘、无人机生产应用等下游企业[6] - 依托智慧岛、5G产业园等载体,成功创建省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先行先试城市[6] 服务业与农业 - 全市货运周转量和交通运输货运量分别居全省第2位和第3位[7] - 粮食总产稳定在200万吨以上,平均单产超500公斤、居全省第一[8]
前8月破历史纪录,河南外贸突围 | 中原经济观察
搜狐财经· 2025-10-01 15:37
外贸总体表现 - 今年前8个月河南进出口总值达5500.1亿元,同比增长19.3%,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5500亿元 [4] - 出口额为3643.1亿元,增长29.3%;进口额为1857亿元,增长3.6% [4] - 进出口总值排名全国第10,增速排名全国第4 [1][5] - 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达1.28万家,同比增长10.8%,增加1245家 [4] 重点企业与产业 - 宇通客车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43亿元,增长33%,全球市场份额超10% [4] - 前8个月出口高新技术产品1542.6亿元,增长47.7%,占全省出口值的42.3% [9] - 出口"新三样"产品182.2亿元,增长159.3%,其中电动汽车168.1亿元,增长261.8% [9] - 出口农产品111.9亿元,增长26.4%;出口白银89亿元,增长20.3% [9] 进出口商品与物流 - 郑州航空口岸前8个月进境水果货重超3300吨,同比增长120% [3] - 进境冰鲜水产品货重7102吨,同比激增超18倍;食用水生动物货重2751吨,增长29% [3] - 郑州机场开通全货机航线62条,连续多年跻身全球货运机场40强 [12] - 铁海联运班列年发送量18.9万标箱,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万标箱/年 [12] 国际市场布局 - 对东盟进出口743.1亿元,增长8.8%;对欧盟进出口735.6亿元,增长27.9% [8]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713.8亿元,增长14.5% [8] - 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1651.5亿元,增长22.7%;对其他金砖国家成员国进出口933.3亿元,增长37.4% [8] 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 - 河南综合保税区已有5家,其中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一季度进出口总值988.0亿元,总量全国排第2位 [10] - 全省铁路运营里程6810公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2263公里,分别居全国第7、第8位 [12] - 第十五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初步达成合作项目268个,总金额2196亿元,先进制造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83.3% [12]
00后不拼学历拼技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23:19
记者丨 郑玮 编辑丨周上祺 9月26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中国技能劳动者总量已 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当经济环境与产业需求双双发生变化,跳下"独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举办前夕,17岁的广州市技师学院23级机电一体化高级2班学生关嘉伟正在为电气装 置项目比赛进行备赛训练,郑玮/摄) "初中开始我就对艺术设计方面感兴趣,加上从小喜欢机械,当时分数也合适,所以选了深圳 技师学院的工业设计专业。"9月初,在深圳技师学院校园内,南方财经记者见到了年仅18岁的 黄君豪,当时的他即将代表广东参加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工业设计技术项目角逐。 半个月后,黄君豪在全国技能大赛赛场上捧回了工业设计技术项目的金牌。"未来我可能还是 想做自己感兴趣的产品的设计师吧,钻研一个我喜欢的产品品类,不断去做设计和打磨。比赛 结束后打算去企业实习一段时间,继续积累一些行业前沿的新知识。"黄君豪说。 9月19日-23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河南郑州举行。5天时间里,来自全国不同省份、不同 产业的3420名选手齐聚郑州,参与106个比赛项目角逐。在这个以技术为标准的赛场上,00后 已成为"主角 ...
21特写|走上技能赛场的00后:不卷学历卷技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20:57
全国技能大赛与青年人才 -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于9月19日-23日在河南郑州举行,来自全国不同省份、不同产业的3420名选手参与106个比赛项目角逐 [1] - 大赛参赛选手平均年龄24岁,25岁以下占比70%,00后已成为赛场主角 [1] - 年轻选手如18岁的黄君豪(工业设计技术项目金牌)和邱树彬(珠宝加工项目金牌)通过高强度训练(如每天训练超12小时)取得优异成绩 [1][3] 技能人才职业发展路径 - 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天花板被打破,技校、职校毕业生可从普通工人成长为高级技师或管理层,年薪最高超过50万元,提升速度可能快于一般行政管理岗位 [2] - 例如,广州风神汽车有限公司高级维修电工邓安扎根行业15年,工资翻至少三倍,目前月薪过万,未来可凭借技术能力继续晋升 [5] - 珠宝行业学院培养熟悉“设计-制作-营销”全流程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在创业、就业或留校任教方面均展现较强综合能力 [4] 产业转型催生技能人才需求 - 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带动工业机器人需求激增,东风日产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在过去五年间增长近50%,对系统运维工程师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5][6] - 智能制造领域人才缺口巨大,2025年人才需求达900万人,缺口预计高达450万人,缺口比例接近50% [7] - 生物医药等前沿产业面临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缺口,尤其缺乏能快速掌握新技术、兼具理论和实操能力的人才 [8] 各省技能人才政策布局 - 广东、江苏、山东、四川、北京、上海等经济大省发布技能人才政策,聚焦降低落户门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发展技能提升补贴 [2][8] - 广东省技能人才总数达2201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27万人,占比37.6% [10] - 江苏省计划2025-2027年开展补贴性培训200万人次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50万人次以上,重点覆盖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等六大领域 [10] - 东莞市全面放开技能获奖人才年龄限制,新增高级工和技师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落户通道 [9]
走上技能赛场的00后:不卷学历卷技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20:52
技能人才成为产业转型核心驱动力 - 全国技能大赛参赛选手平均年龄24岁,25岁以下选手占比70%,显示年轻技能人才正成为主力 [1] - 中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 [2] - 智能制造领域2025年人才需求将达900万人,人才缺口预计高达450万人,缺口比例接近50% [6]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催生新技能需求 - 东风日产工业机器人数量在过去五年间增长近50%,对系统运维工程师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5][6] - 新能源汽车产线扩张带动焊装、涂装和总装等关键工艺环节工业机器人应用密度显著提升 [5] - 珠宝行业龙头企业趋向精细化、规模化发展,同时个性化、定制化服务需求催生小型工作室及IP团队迅速崛起 [4] 技能人才薪酬与发展路径多元化 - 智能制造领域技能人才年薪最高可超过50万元,成长速度可能比一般行政管理岗位更快 [2] - 汽车行业高级维修电工月薪过万,与入职初相比工资翻至少三倍 [5] - 珠宝行业培养熟悉“设计-制作加工-市场营销”全流程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形成更强综合能力与适应能力 [4][5] 经济大省加码技能人才政策扶持 - 广东、江苏、山东、四川、北京、上海等省份发布技能人才政策,聚焦降低落户门槛、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提升补贴 [2][7] - 广东省技能人才总数达2201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27万人,占比37.6% [8] - 江苏计划2025年至2027年底开展补贴性培训200万人次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50万人次以上,聚焦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等六大关键领域 [8] - 东莞全面放开技能获奖人才年龄限制并扩大奖项认定范围,新增高级工和技师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落户通道 [7]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在“量增”“质升”中作答“效益试卷”
中国发展网· 2025-09-29 16:44
运营效率提升 - 尿素散料装车改造项目试运行25天后实现装车模式优化 缩短农资运输周期并强化区域市场竞争力 [1] - 通过化工"三剂"国产化推进15种聚乙烯复合助剂替代 在保障质量前提下降低通用料生产成本 [10] 产品战略与市场表现 - 实施"通用产品创王牌 专用产品创高端"战略 前8个月橡塑产品东北市场配置率同比提高5.36% [3] - 新材料和高附加值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加近3万吨和2000吨 产销协同能力持续提升 [3] - 拉丝料5000S连续生产30余年 保持质优价高优势 货源紧张时仍比同类产品价格高数百元 [4][7] - 地热管材专用树脂从2014年开发至2017年稳定量产 发展为茂金属耐热聚乙烯特色产品 [11] - 石蜡产品去年产销量破历史纪录 今年前8个月保持同比提升 助力中国石油稳居国内市场份额首位 [12] 技术研发与产业升级 - 聚焦通用产品提质升级 持续打造高强膜料DGDB6097等新王牌产品 [7] - 开发抗菌纤维、超高收缩纤维等高端化纤产品 多个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13] - 氯化聚乙烯牌号拓展至7个 超高分子聚乙烯牌号达5个 在部分高端领域实现进口替代 [14] - 作为中国石油唯一腈纶生产企业 具备7万吨年产能 可生产长丝和短纤维两大系列 [13] 供应链与市场拓展 - 构建常态化客户沟通机制 通过服务优化提升客户忠诚度 [7] - 深入研判国际国内市场风险 前8个月化工MTBE产量创历史最高 累计出口量同比增加4万余吨 [12] - 通过专项市场调研和定向攻关掌握下游需求 科学制定产销策略 [11]
刘宁到登封市调研时强调 聚焦重点推动产业转型提质升级 促进文旅融合串珠成链聚链成群
郑州日报· 2025-09-28 09:56
9月27日,省委书记刘宁到郑州市登封市,调研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等工作。 近年来,登封市初步形成了铝加工制品、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和以新材料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刘宁来到瓷金科技(河南)有限公司,察看产品展示、智能生产车间,了解新材料产业培育发展情况。 得知企业拥有19项发明专利,生产的半导体封装材料和频率器件广泛应用于通信、车载、遥控遥测及各 类测量仪器,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刘宁表示肯定。"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现代制造业离 不开科技赋能,要大力加强技术攻关,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刘宁说,新材料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 支撑,要进一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强度,提高成果转化效率,打通上下游产业协同链 条,推动新材料产业持续创新发展,在更多领域实现追赶超越。 陈星参加调研。 (据《河南日报》)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包括8处11项历史建筑,时代跨度长、建筑种类多、文化内涵丰富,是重要 的世界文化遗产。刘宁来到建筑群核心部分少室阙,察看东西两阙整体布局风貌和代表性石雕图案,调 研文化遗产保护和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情况。"登封历史文化厚重,我们要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这些 中华文化瑰宝,不断提升中岳 ...
国庆中秋游武汉,遇见的不只是风景
新京报· 2025-09-28 07:36
旅游市场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武汉成为国内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在线预订人次同比增长35.5% [1] - 假期期间武汉安排花车巡游、无人机秀、金秋菊花展、国际赛事、明星演出等丰富文旅活动以吸引游客 [1] 城市生态建设 - 武汉实施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完成1842个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基本完成93家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 [2] - 武汉完成390座各类码头清理,腾退岸线50公里,新增完成造林11.94万亩,新改建绿道48公里 [2] - 城市形成“一轴三区六段”总体功能布局,拥有80.7公里滨水空间与105公里环湖绿道 [2] 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 - 武汉5年间经济实现转折性跨越,总量跨越2万亿,稳居全国城市前十、中部第一 [2] - 产业转型坚持传统产业升级与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 [3] - 全市经济实现复元打平、重回主赛道、跨越2万亿的转折性跨越 [2] 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 - 武汉一家科技公司科研团队近3年突破“北斗+AI”领域十余项“卡脖子”技术,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并应用于南水北调、雅万高铁等重大工程 [3] - 在光谷,人形机器人生产线带动产业链协同升级;在车谷,工业机器人与技术人员协同作业,平均每118秒下线一辆新能源整车 [3] 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 武钢年产200万吨钢渣从“工业包袱”变为铺路用的抢手货 [3] - 中冶南方的发电技术每年减少碳排放超1亿吨 [3] - 随着“中碳登”平台覆盖面扩围,武汉正在成为全国碳市场中心 [3] 绿色发展机制 - 政府层面实施四级河湖长制织密监管网络;市场层面通过“武碳江湖”小程序实现“个人减排、企业买单”闭环 [5] - 从“武鄂黄黄”都市圈生态共治到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再到打造全球大河治理交流平台,武汉绿色发展有多层次机制护航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