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再工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兴业证券王涵 | 欲“祸水外引”而不能?——特朗普2.0的执政思路和现实约束——经济专题研究第三期
王涵论宏观· 2024-11-22 11:49
特朗普政策主张 - 特朗普主张"加关税、减税收",通过对外构筑贸易壁垒、对内减税吸引制造业回流美国,实现再工业化,与上一任期政策一致 [2][5] - 政策组合为"财政刺激+贸易保护",旨在通过财政刺激需求和就业,同时降低需求和就业外溢效果 [8] 特朗普1.0时期环境 - 2016年美国通胀整体水平偏低,2013-2016年CPI同比均在2%以下,2015年跌至0.1%,核心CPI2013-2015年低于2% [8] - 2016年联邦政府债务率为104.8%,2020年起维持在120%以上 [8] - 2016年美国外交未面临当前地缘压力,地缘问题影响不显著 [8] 当前国际环境变化 - 2023年美国名义GDP较2016年增45.5%,但购买力平价调整后GDP全球占比从16.0%降至14.8% [10] - 美国工业增加值全球占比从17.7%降至16.2%,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从19.4%降至17.3% [10] - 商品进出口总额全球占比从11.4%下滑至10.8%,排名从第一位降至第二位 [10] - 新兴市场国家GDP对比G7比例从82.5%升至92.0%,购买力平价调整后GDP从171.9%升至201.1% [10] - 区域贸易协定从290个增至373个,美国参与数量从13个增至14个 [11] - 美国向乌克兰提供超595亿美元军事援助,向以色列提供超179亿美元支持 [11] - 2023年美国股市市值49.0万亿美元占全球42.6%,固定收益市场市值55.3万亿美元占全球39.3% [11] - 中国名义GDP对美国比例从59.7%升至65.0%,2016-2023年中国实际GDP增45.3%美国增16.9% [11] 美国内部问题 - 2024年3季度实际GDP环比年化增长2.8%低于前值3.0%,10月CPI同比2.6%核心通胀3.3% [15] - 2023年美国联邦政府债务率升至122.3%,预计未来十年财政赤字将增近6.0万亿美元 [15] - 美股估值处于历史高位,特朗普当选可能带来行业结构调整 [15] - 美国经贸政策动摇美元体系,替代性货币体系正在萌芽 [15] - 美联储面临维持美元吸引力与维系美债可持续性的矛盾 [16]
兴业证券王涵 | 特朗普的目标与现实 ——经济每月谈第六期
王涵论宏观· 2024-10-31 16:43
特朗普的竞选策略核心矛盾 - 特朗普提出"增关税、减税收"组合政策,计划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20%关税,并将中国商品关税提高至60%,旨在通过贸易壁垒和减税吸引制造业回流,推动美国再工业化 [4] - 政策存在三大矛盾:高关税与经济外交利益的矛盾、再工业化与市场规律的矛盾、弱美元与美元全球地位的矛盾 [4] 高关税与经济外交矛盾 - **财政缺口难以填补**:特朗普减税政策预计未来十年(2025-2034)减少税收7.8万亿美元,而加关税仅增加收入3.8万亿美元,综合赤字或扩大6.0万亿美元 [6][7] - **成本转嫁与通胀压力**:2023年美国进口额达3.2万亿美元(占全球13%),短期关税成本将推高商品价格,预计通胀增加0.75个百分点 [8][9] - **制造业竞争力不足**:美国生产工人平均工资3-3.5万美元(中国1-1.5万美元,越南约5000美元),回流企业面临成本劣势,中长期或推升价格中枢 [8][9] - **外交与贸易冲突风险**:美国是加拿大、墨西哥70%出口目的地,也是德英最大贸易伙伴,高关税可能引发盟友反制(如2018年钢铁关税案例) [9] 再工业化与市场规律矛盾 - **资本逐利性阻碍回流**:1983-2010年美国对外投资收益率8.3%,显著高于本土投资(4.7%-5.8%),金融业ROE(12%)也高于墨西哥工业(9%) [10][11] - **补贴难以持续**:逆市场力量推动回流需长期财政补贴,但美国造船业份额从1943年83.3%降至2021年0.1%,显示保护主义下效率下降 [11] 弱美元与美元地位矛盾 - **贸易逆差短期难逆转**:再工业化初期依赖设备进口,叠加中低端商品需求刚性,逆差或持续 [11] - **美元信用受挑战**:弱美元策略可能加剧通胀,叠加"脱钩断链"政策收缩美元使用范围,金砖国家正尝试建立替代结算体系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