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

搜索文档
宏观经济点评:降息周的市场悬念
民生证券· 2025-09-14 17:54
美联储降息与市场预期 - 美联储下周降息25个基点概率高,主要基于疲软就业和可控通胀[2] - 中国当前不跟随降息,因经济压力和情绪好于去年第三季度[2] - 第四季度中国仍有降息空间,随经济压力边际上升和美联储后续降息推进[2] 中美经贸与政策动态 - TikTok禁令第三次延期9月17日结束,中美高层会谈聚焦此议题[3] - 中美防长和外长9月频繁通话,预示最高级别沟通可能临近[3] - 四季度财政货币政策协同性增强,财政前置应对压力[3] 财政状况与地方债 - 财政收支缺口较年初预算扩大约6800亿元,反映政策发力稳增长[4][14] - 地方债额度提前下达,每年可提前不超过60%新增限额用于化债[4] - 特殊再融资债券额度所剩不多,提前下达2026年额度旨在稳定预期[4] 经济数据与风险提示 - 青年失业率上升苗头可能触发货币政策宽松[6][18] - 风险包括美国经贸政策变动和关税扩散导致全球经济放缓[6]
国家财政这五年:“钱袋子”增收约19%,财政民生投入近100万亿元|“十四五”成绩单
华夏时报· 2025-09-13 22:59
财政收入增长 - "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106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加17万亿元 增长19% [2] - 2024年16个省份财政收入较2020年增长超20% 7个省份超5000亿元 其中2个省份超1万亿元 [2] 财政支出强度与结构 - 过去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超136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加26万亿元 增长24% [2] - 支出结构持续优化 重点投向发展大事和民生实事领域 [2] 财政政策调控 - 赤字率从2.7%逐步提升至2024年的4% [4] - 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19.4万亿元 [4] - 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0万亿元 [4] - 过去4年经济平均增速达5.5%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30%左右 [4] 民生领域投入 - "十四五"时期教育支出20.5万亿元 社会保障就业支出19.6万亿元 卫生健康支出10.6万亿元 住房保障支出4万亿元 [5] - 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3186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29% 城镇新增就业超5000万人 [5] - 2023年提高"一老一小"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累计超6700万人受益 [5] - 2024年安排1000亿元育儿补贴 200亿元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5] 债务风险管控 - 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减轻地方偿债压力 [4] - 常态化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监管 形成法定债务"闭环"管理制度 [4] 财税体制改革 - 过去4年中央本级从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资金规模为"十三五"同期的10倍多 [6] -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累计近50万亿元 支撑地方落实决策部署 [7] - 现行18个税种中已有14个完成立法 [8]
前8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稳固有力
经济日报· 2025-09-13 14:19
业内专家提示,发行专项债用于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虽然在短期内确实会对信贷增长产生下拉 效应,但长期来看有利于修复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畅通实体经济资金循环,为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推 动信贷可持续增长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观察金融总量情况不宜只看信贷单一渠道。"近年来实体经济融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企业债券、 政府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等直接融资占比稳步提升,由2018年末的26.7%提高到2025年8月 末的31.6%。"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单月数据容易受到经济运行的季节性规律、个人与企业资 金需求规律、商业银行应对考核节点的自发调节等因素影响,分析金融总量时也不宜对单月变化过度关 注。 实际上,行业景气恢复、出口延续韧性、暑期消费旺季、房地产支持政策等因素均为8月信贷增长 提供了支撑。 经济日报记者 姚进 勾明扬 中国人民银行9月12日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1.98万亿元,同 比增长8.8%;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3.66万亿元,同比增长8.8%;人民币贷款余额269.1万亿元,同比增 长6.8%。总体看,各项增速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财政政策始终留有后手 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经济观察报· 2025-09-13 11:17
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主要手段,具有扩大总需求和定向调结构的双重优势。"十四五"以来,中国财政 政策始终保持积极取向,既主动应对经济短期波动,加强逆周期调节,又始终锚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 一中心任务,着力增强中长期发展动能;既注重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又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相机 抉择,科学把握力度节奏,成为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蓝佛安表示:"我们对财政宏观调控的规律性认识也在逐步深化。比如,财政宏观调控总体要稳,但在 形势变化较大时,也要及时调整、增强针对性灵活性。比如,更加注重促进微观经济循环,通过支持地 方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发行专项债券支持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等,畅通地方和企 业资金链条,打通循环堵点。再比如,加强财政与货币等政策协同,形成政策合力。今年专门发行5000 亿元特别国债,为大型商业银行注入资本金,预计可撬动信贷投放约6万亿元。" 据蓝佛安介绍,"十四五"期间财政政策主要有四方面特点: (原标题: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财政政策始终留有后手 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发布 ...
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杨志勇:中国财政政策仍有较大发力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3 09:44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其次,宏观调控需要不同的宏观政策形成合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两大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其他宏观政策的 协同,才能让财政宏观调控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宏观治理效能得到进一步的释放。今年中央政府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注入大型商业银 行作为资本金,就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的一项重要内容。仅此一项,预计可撬动信贷投放约6万亿元。财政宏观调控,就是要在宏观经 济治理中找到合理的定位,更好发挥财政政策的比较优势。 "十四五"时期的财政宏观调控方向,体现了宏观政策一致性的要求,以及经济增长的目标。中国财政具有发展型财政的特点。中国作为发展中 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性。无论是赶超发达国家,还是立足国情,解决就业问题,都要求 经济增长保持一定的速度,而且是需要有就业的经济增长。人工智能的应用,让经济结构发生改变的同时,就业结构也在发生改变,劳动力能 否适应新经济结构的就业岗位需要,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财政宏观调控需要从总量和结构上综合发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充分就业目标的 实现。 ...
前8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稳固有力
搜狐财经· 2025-09-13 06:48
中国人民银行9月12日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1.98万亿元,同比增长 8.8%;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3.66万亿元,同比增长8.8%;人民币贷款余额269.1万亿元,同比增长6.8%。总体 看,各项增速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并略高一些,体现了适度宽松的 货币政策取向,彰显出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稳固有力。 今年前8个月,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10.27万亿元,同比增加4.63万亿元。"今年以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与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合力,政府债券发行节奏靠前、力度提升,累计融资增量持续高于上年同期,对社 融增速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财政政策发力增多、社融和贷款均保持合理增长,对M2增速起到一定支 撑作用。此外,去年同期M2基数较低,也为当前保持较高增速创造了条件。 观察金融总量情况不宜只看信贷单一渠道。"近年来实体经济融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企业债券、政府债券和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等直接融资占比稳步提升,由2018年末的26.7%提高到2025年8月末的31.6%。"招联 首席研究 ...
国家财政实力持续增强 “十四五”时期民生领域财政投入近百万亿元
经济日报· 2025-09-13 06:0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2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 示,"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实力持续增强,效能不断提升,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作用 进一步凸显,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期盼提供了坚强的 支撑。 "国家财政实力大大增强,集中财力办成许多大事要事。"蓝佛安介绍,一方面,收入"蛋糕"越来越 大。"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10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17万亿元,增长约 19%。地方财政实力稳步壮大,从2024年数据看,16个省份财政收入比2020年增长20%以上。另一方 面,支出强度前所未有。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年预计超13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26万亿元, 增长24%。 "十四五"时期,财政宏观调控更加积极有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财政政策进 一步增强与经济情景的适配性,从积极到更加积极,战略上更加主动、战术上更加精准,成为支撑经济 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强化逆周期调节,熨平短期波动;另一方面,协调推进跨周期调 节,增强中长期发展动能。 "财政政策统筹考虑防 ...
前8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稳固有力
经济日报· 2025-09-13 06:03
中国人民银行9月12日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1.98万亿元,同比增 长8.8%;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3.66万亿元,同比增长8.8%;人民币贷款余额269.1万亿元,同比增长 6.8%。总体看,各项增速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并略高一些, 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彰显出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稳固有力。 今年前8个月,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10.27万亿元,同比增加4.63万亿元。"今年以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 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合力,政府债券发行节奏靠前、力度提升,累计融资增量持续高于上年同 期,对社融增速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财政政策发力增多、社融和贷款均保持合理增长,对M2增速起到 一定支撑作用。此外,去年同期M2基数较低,也为当前保持较高增速创造了条件。 8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111.23万亿元,同比增长6%,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M1增速上行带动 M1与M2剪刀差继续收窄,8月末为2.8%,是2021年6月份以来的最低值。"今年以来M1与M2剪刀差明 显收敛,更 ...
财政民生投入近100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13 04:32
本报记者 吴娜 "国家财政账本里,分量最重、成色最足的始终是民生。"昨天,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 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在民生领域投入近100万亿 元,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以上,资金更多、更直接地用到了老百姓身上。 此外,蓝佛安在回应政府债务相关问题时指出,截至2024年末,我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92.6万亿 元,包括国债34.6万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7.5万亿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10.5万亿元,政府负债率 为68.7%。根据IMF今年4月发布的报告,G20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118.2%,G7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 123.2%。 "我们的政府债务对应着大量优质资产。总体看,我国政府负债率处于合理区间,风险安全可控。"蓝佛 安说。 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 "十四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第一个五年,财政部如何支持和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 待?蓝佛安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强调,民生二字,重若千钧。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 他进一步介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截至目前,全国参加基本养老 保险的人 ...
广义货币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
中国证券报· 2025-09-13 04:20
● 本报记者 彭扬 浙江省义乌市某圣诞用品加工企业表示,当前属于圣诞订单旺季,企业积极开拓东南亚、南美洲等新兴 市场,在企业谋求转向多元化经营的关键时点,融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经营韧性进一步增强。 另一方面,从个人部门看,个人贷款增长也有提振。8月是传统暑期消费旺季,个人消费需求的内生增 长叠加"以旧换新"等提振消费政策的外生推动,消费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贷款需求也有所上升。 尤其是8月以来,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相继出台一揽子房地产调控政策,包括放松非核心区域限购要 求、调整个人住房信贷政策等,更好地满足刚性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下转A02版) (上接A01版)上海市房管局数据显示,"沪六条"楼市新政出台仅一周,上海房地产成交量较政策调整 前显著增长,推动8月商品住房成交量实现环比由负转正。当地银行反映,按揭贷款咨询和签约单量明 显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9月12日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8月末,广义货币(M2)、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均保持在较 高水平,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专家表示,后续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对实体经济较强的支持 力度,财政政策也将积极发力,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