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中心
icon
搜索文档
森特股份(603098.SH):不涉及“数据中心”相关业务
格隆汇APP· 2025-08-26 18:25
核心业务澄清 - 公司主业为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业务、高端建筑金属围护业务和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治理业务 [1] - 公司不涉及"数据中心"相关业务 [1] - 储能业务处于拓展阶段 尚未形成营收 [1] 市场概念误读说明 - 有平台将公司股票纳入"储能"和"数据中心"概念 [1] - 该事项对公司当前主营业务开展无实质影响 [1]
森特股份: 森特股份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8:24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 - 公司股票于8月22日、8月25日、8月26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 [1][2] - 公司股票交易属于异常波动情形 [2] 公司业务核实情况 - 公司主业为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业务、高端建筑金属围护业务和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治理业务 [1][3] - 储能业务处于拓展阶段尚未形成营收 [1][3] - 公司不涉及数据中心相关业务 [1][3] 公司经营与重大事项 - 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活动一切正常内部经营管理有序推进 [2] - 外部市场环境和行业政策不存在重大调整 [2]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确认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1][2] 估值水平比较 - 公司所属行业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最新静态市盈率为25.45 [3] - 公司最新滚动市盈率为92.20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 行业最新市净率为2.02倍公司最新市净率为2.85倍 [3] 股价敏感信息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在股票异常波动期间未买卖公司股票 [3] - 公司股票收盘价格为16.20元(截至2025年8月26日) [3]
阳光电源(300274):业绩表现亮眼,储能业务高增
平安证券· 2025-08-26 18:03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 营业收入435.33亿元 同比增长40.34% 归母净利润77.35亿元 同比增长55.97% [4][8] - 储能业务实现高速增长 营收178.03亿元 同比增长127.8% 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40.89% 超过光伏逆变器占比 [8] - 公司全球市场竞争力突出 储能系统发货量接近2024年全年 预计全年发货量40-50GWh [8] - 光伏逆变器业务保持良性增长 营收153.27亿元 同比增长17.1% 毛利率35.74% [8][9] - 前瞻布局AIDC电源业务 已成立专门事业部 预计2026年推出产品 重点面向海外市场 [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34.36% 同比提升1.94个百分点 净利率17.99% 同比提升1.72个百分点 [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4.34亿元 同比增长231.91% 主要系销售回款增加 [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7.96/167.44/188.74亿元 对应PE 14.4/12.7/11.3倍 [6][9] - 2025年上半年每股净资产20.52元 资产负债率61.3% [1] 业务分析 - 储能系统毛利率39.92% 较上年同期略减0.16个百分点 盈利能力基本稳定 [8] - 光伏逆变器毛利率35.74% 较上年同期减少1.88个百分点 [9] - 公司在海外建设超20家分支机构和60多家代表处 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9] - 公司发布两款创新逆变器产品 SG465HX组串式逆变器和1+X 2.0模块化逆变器 [9] 行业地位 - 公司作为光储逆变器领先企业 市场竞争力强 [9] - 在全球各类场景中广泛应用大功率组串式逆变器和模块化逆变器 [9] - 微逆系列产品在欧洲及全球阳台光伏和家庭绿电场景大量应用 [9]
二连板森特股份:公司不涉及“数据中心”相关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7:53
核心观点 - 公司股票被纳入"储能"和"数据中心"概念但相关业务未产生实际收入或未涉及 对主营业务无实质影响 [1] 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业务、高端建筑金属围护业务和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治理业务 [1] - 储能业务处于拓展阶段尚未形成营收 [1] - 公司不涉及"数据中心"相关业务 [1] 市场表现 - 公司股票出现二连板异动 [1]
港股AIDC储能第一股来了!双登股份正式敲锣,数据中心业务成增长新引擎
财经网· 2025-08-26 17:45
公司上市概况 - 双登股份于8月26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成为港股市场AIDC智算中心储能第一股 [1] - 公司全球发售58,557,000股H股 发行价14.51港元/股 募集资金净额约7.56亿港元 [1] - 上市首日开盘价22.50港元/股 较发行价上涨55.1% 收盘价19.80港元/股 涨幅36.5% 成交量突破5.64亿港元 [1]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储能累计发电机容量预计从2024年746.8 GWh提升至2030年6810.1 GWh 年复合增长率44.3% [2] - 全球通信基站数量预计从2024年2100万个提升至2030年4390万个 [2] - 通信储能新增装机容量预计从2024年43.9 GWh提升至2030年100.2 GWh [2] - 数据中心用电占比预计从2024年4.0%提升至2030年10.1% [3] - 数据中心储能新增装机容量预计从2024年16.5 GWh提升至2030年209.4 GWh [3] 公司市场地位 - 2024年全球通信基站储能市场份额9.2% 排名第一 [3] - 全球数据中心储能市场份额16.1% 位居中国企业之首 [3] - 商业及住宅储能电池市场是中国领先企业之一 [3] 技术布局与产品矩阵 - 构建铅酸电池 锂电 钠电技术的全面产品矩阵 [5] - 2018年投入磷酸铁锂技术研发 完成45Ah至587Ah多规格电池出货 [6] - 湖北襄阳建成10GWh储能锂离子电池建设项目 [6] - 2025年4月中标头部互联网企业数据中心高倍率锂电项目 成为唯一中标厂商 [6] - 2023年推出48V通信基站用钠离子电池系统 [6] - 2025年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通信低温智能钠离子电池 已在国内外实现规模应用 [6] 客户基础与业绩表现 - 服务全球十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中的五家 近30%全球百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 中国五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 [7] - 服务中国十大自有数据中心企业的80% 中国十大第三方数据中心企业的90% [7]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0.72亿元 42.60亿元 44.99亿元 [7] - 2025年前五个月收入18.67亿元 同比增长33.93% [7] - 数据中心业务收入从2022年7.65亿元增长至2024年13.92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34.9% [7] - 数据中心收入占比从2022年18.8%跃升至2024年31% [7] - 2025年前五个月数据中心业务收入8.73亿元 同比增长近120% 收入占比46.7% 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8] 全球化战略与产能布局 - IPO募资约40%用于东南亚锂离子电池生产设施建设 [10] - 35%资金用于泰州研发中心 研究储能电池寿命 固态电池 钠离子电池及BMS技术 [10] - 15%用于加强海外销售及营销 10%用作营运资金 [10] - 2023年在新加坡成立海外国际总部 [11] - 2024年马来西亚双登成立 柔福州投产超过2GWh储能产能 [11] - 2025年5月与卡塔尔 科威特等国达成储能项目合作意向 [11]
良信股份(002706):收入结构多点开花,费用管控成效显著
长江证券· 2025-08-26 16:1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16.1%;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4.1%;扣非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12.5% [2][4]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16.6%;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下降2.6%;扣非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9.9% [2][4] - 预计2025年全年归母净利润4.5亿元,对应市盈率约28倍 [9] 收入结构分析 - 配电电器收入14.89亿元,同比增长15.1% [9] - 终端电器收入4.80亿元,同比增长13.6% [9] - 控制电器收入2.93亿元,同比增长44.7%,主要受新能源、基础设施及数字能源等下游需求拉动 [9] - 国内收入22.66亿元,同比增长16.4%;海外收入0.68亿元,同比增长8.4% [9] 盈利能力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31.59%,同比下降0.67个百分点;第二季度毛利率31.63%,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07个百分点 [9] - 分板块毛利率:配电电器31.10%(同比下降1.10个百分点)、终端电器42.58%(同比上升2.53个百分点)、控制电器15.69%(同比下降2.16个百分点) [9] - 国内毛利率32.45%,同比上升0.61个百分点,部分对冲整体毛利率下行压力 [9] 费用管控 - 2025年上半年四项费用率20.02%,同比下降1.10个百分点 [9] - 销售费用率8.28%(同比下降0.60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5.30%(同比下降0.42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6.44%(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同比上升0.10个百分点) [9] - 第二季度四项费用率20.28%,同比下降0.68个百分点 [9] 运营与现金流 - 2025年第二季度末存货5.41亿元,同比增长18.4%,环比增长22.6%,显示良好交付趋势 [9] - 2025年上半年经营净现金流1.71亿元,同比增长37.38%;第二季度经营净现金流1.17亿元,同比增长22.44% [9] 业务拓展与展望 - 公司在数据中心领域布局积极,未来有望通过进口替代实现新增量 [9] - 基于财务预测,2025年预计每股收益0.40元,2026年0.48元,2027年0.57元 [15]
受益AI与数据中心需求增长 威胜控股中期纯利增长33%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4:2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营收43.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7% [1] - 纯利4.4亿元人民币 同比大幅上升33% [1] - 每股基本盈利44.5分 同比增长33% [1] 业务板块表现 - 电智能计量解决方案业务营业额18.8亿元 同比增长30% [1] - 通信及流体智能计量解决方案业务营业额12.99亿元 同比增长13% [1] - 智能配用电系统及解决方案业务营业额12.1亿元 同比增长6% [1] 海外市场突破 - 智能配用电系统海外中标金额4.79亿元 同比显著增长706% [1] - 数据中心行业获得海外核心客户近3.73亿元合同订单 [1] - 国际业务收入12.44亿元 同比增长19% [2] 国内市场地位 - 国家电网统一招标获得合约1.86亿元 市场份额排名行业第一 [2] - 计量互感器产品首次中标 金额达1488万元 [2] 技术创新布局 - 期内获得授权专利100件 其中发明专利35件 [2] - 授权软件著作权86件 [2] - 累计拥有有效专利2042件 软件著作权1986件 知识产权4029件 [2] 战略发展方向 - 深化物联网+芯片+AI技术布局 构建多能源物联网平台 [2] - 重点把握AI与数据中心发展机遇 拓展高效低碳能源解决方案 [2] - 通过技术创新和战略合作开拓新市场 致力成为全球能源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2]
天孚通信上半年营收净利同比双增 拟每10股派5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8-26 14:11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56亿元 同比增长57.8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8.99亿元 同比增长37.46% [1] - 拟以总股本7.77亿股为基数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 合计派发3.89亿元 [1] 业务运营数据 - 光通信元器件产量达2.1亿个 同比增加5817万个 增幅38.38% [2] - 产品销量1.27亿个 同比增加1734万个 增幅15.80% [2] - 光无源器件实现营业收入8.63亿元 同比增长23.79% 毛利率达63.57% [2] - 光有源器件营业收入15.66亿元 同比增长90.95% 毛利率43.36% [2] 行业需求背景 - 全球人工智能行业加速发展 数据中心建设持续推进 [2] - 2027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1万亿美元 中国贡献占比39%-45% [3] - 2025年数据中心光器件全球市场收入预计超160亿美元 同比增长60%以上 [3] 研发与技术布局 - 研发投入1.26亿元 同比增长11.97% [4] - 重点推进五大核心项目:多通道高功率激光器开发 单波200G光发射器件开发 CPO场景多通道光纤耦合阵列开发 基于硅光子技术的800G光收发模块开发 1.6T硅光收发模块高功率光引擎开发 [4] - 构建"双总部 双生产基地 多地研发中心"的全球化产业布局 [4] 战略发展方向 - 以新加坡总部为海外运营核心 美国销售子公司为市场前端 泰国生产基地为产能支点 [4] - 泰国生产基地厂房已全面交付使用 后续将逐步释放产能 [4] - 加快泰国基地产能爬坡与成本优化 深化硅光与CPO相关技术研发 拓展激光雷达与生物光子学新领域 [5][6]
阿莱德:数据中心与液冷领域与公司导热散热业务的技术方向与产品特性高度契合,是公司近年来积极拓展的方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12:04
业务发展方向 - 公司前2年已开始布局数据中心与液冷领域发展 [2] - 导热散热业务的技术方向与产品特性高度契合数据中心与液冷领域 [2] - 数据中心与液冷领域是公司近年来积极拓展的方向之一 [2] 当前业务进展 - 公司正充分利用技术优势主动对接市场需求 [2] - 与潜在客户展开深入交流与合作洽谈 [2] - 业务推进及合作允许时将适时通过公告或定期报告形式披露信息 [2]
中天科技20250825
2025-08-25 22:3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0.236亿元,同比增长10%[3] * 归母净利润15.68亿元,同比增长7%[3] * 扣非归母净利润14.68亿元,同比增长10%[3] * 基本每股收益0.462元,同比增长7.44%[3] 业务板块收入表现 * 海洋板块收入近30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海缆收入约20亿元,海工收入约9亿元[2][4] * 电网板块收入接近100亿元,保持稳定增长[2][4] * 新能源板块收入增长超10%[2][4] * 通信板块收入约35-36亿元,保持稳定[2][5] 订单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能源板块在手订单总额306亿元[2][6] * 海洋板块订单133亿元[2][6] * 电网建设订单超过150亿元[2][6] * 新获广东30个项目和三山岛项目,总计130多亿元订单[2][10] 毛利率与利润结构 * 海洋板块毛利率36%-37%,海工部分毛利率8%-9%[2][10] * 海洋板块毛利率提升接近5个百分点[2][10] * 海洋板块占公司总利润约40%[2][10] * 电力板块贡献接近40%利润[2][10] * 通信板块贡献约20%利润[2][10] * 通信板块毛利率减少2个百分点,电网减少1个百分点[10] 技术创新与产品进展 * 400G光模块已实现量产并交付,预计2025年将进入方案系统[4][14] * 光模块业务预计2025年收入可达4-5亿元[4][16] * 空心光纤通过实验室鉴定并具备批量供货能力[2][5] * 数据中心多模光纤和特种光纤在通信板块收入占比约10%[2][12] * 液冷技术从产品实现阶段向批量销售阶段过渡[13] 市场机会与行业趋势 * AI技术发展显著拉动光纤光缆需求,海外市场光纤管需求增长20%[7][23] * 中国深远海规划行业空间巨大,有望达到6000GW以上[8] * 空芯光纤目前处于示范阶段,预计一年左右价格将有实质性变化[11][23] * 海外高压直流及能源互联项目在欧洲和东南亚地区可能取得突破[26] 重点项目与市场份额 * 江苏进配项目市场占有率预计保持在60%以上[4][19] * 三山岛项目市场份额约40%[4][19] * 红海湾系列项目市场份额70%-80%[4][19] * 翻12项目进展顺利,预计第三季度交付[4][20] 业务发展前景 * PCB和铜箔材料业务开工率显著提升,新老线利用率达90%左右[4][17] * 电子铜箔业务有明显减负[17] * 公司估值较低,在10-12倍之间[4][27] * 基本面出现拐点,增速接近15%[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