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循环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再生涤纶短纤龙头上市在即!天富龙7月28日开启申购
财经网· 2025-08-08 07:17
IPO发行信息 - 公司完成A股首次发行初步询价,确定公开发行股票4001万股,发行价格23.6元/股 [1] - 预计募集资金总额约9.4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8.56亿元 [1] - 股票将于7月28日申购,申购代码732406,7月29日公布中签率,7月30日公布配售结果,8月1日公告发行结果 [1] - 募集资金将用于"年产17万吨低熔点聚酯纤维、1万吨高弹力低熔点纤维项目"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1][6]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营差别化涤纶短纤维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差别化复合纤维及聚酯新材料 [1] - 产品应用覆盖商务、出行、家居、健康护理、衣着等场景 [1] - 在差别化复合纤维领域拥有四大产品矩阵:低熔点短纤维、聚烯烃复合短纤维、热熔长丝和中空聚酯短纤维 [3] - 已形成180°C低熔点短纤维和高弹性低熔点短纤维完整工艺包,正在建立110-200°C低熔点短纤维系列产品 [3] - 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产品覆盖潘通色卡所有色号 [3]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2021-2023年公司汽车内饰用有色涤纶短纤维和低熔点短纤维销量国内排名第一 [3] - 公司年产能61.24万吨,位居国内前十 [8] - 专注于满足细分领域差别化需求,与中联地毯、拓普集团等知名企业保持长期合作 [3] - 持续多年多个项目被纳入江苏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导向计划 [4] - 获得"绿色纤维认证证书"、"绿色纤维产品认证证书"等多项环保认证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76亿元、33.36亿元、38.41亿元 [5]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8亿元、4.31亿元、4.54亿元 [5]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8亿元、4.2亿元、4.51亿元 [5] 行业趋势与发展战略 - 中国计划到2025年建立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5万亿元 [6] - 全球再生涤纶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可达351.88亿元 [6] - 公司计划在泰国及越南投资约5.52亿元建设生产基地,开拓海外市场 [7] - 研发中心将聚焦化学法再生聚酯工业化生产等四大方向 [7] - 新增产能将结合产业转型升级方向逐步改性优化 [7]
海外业务成本上升 上纬新材上半年增收不增利
证券日报· 2025-08-08 00:49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8.38亿元,同比增长12.50%,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90.04万元,同比下降32.91%,基本每股收益为0.07元,同比减少36.36% [1] - 第二季度净利润仅为690万元,环比大幅下滑70%,主要受海外美元应收账款汇兑损失768万元及海外销售运费与佣金支出增加约1100万元影响 [1] - 第一季度表现亮眼:营业收入36.90亿元(同比+10.65%),归母净利润2300万元(同比+22.26%),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3亿元(同比+884.53%) [1] 业务发展 - 风电叶片材料贡献超60%营收,与金风科技、中材叶片联合开发的国内首套220米级可回收风电叶片机组落地吉林通化,实现可回收树脂技术产业化突破 [2] - 新型复合材料已应用于光伏、电池、氢能、汽车等领域,包括汽车板簧、碳纤维外观件、燃料电池双极板等产品 [2] - 全球风电装机量2024-2030年复合增速预计达8.8%,2030年新增装机194GW,公司在风电叶片灌注树脂、可回收热固树脂领域具备先发优势 [2] 资本市场动态 - 智元机器人拟收购公司63.62%股份,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团队,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邓泰华(团队含稚晖君) [3] - 公告后股价从7.78元/股上涨至110.48元/股(涨幅1320.05%),但公司声明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主营业务与生产经营正常 [3] - 上交所通报部分投资者存在扰乱市场行为,已对相关账户实施自律监管 [3]
茅台红缨归仓时,赤水河畔“耕”新路
华尔街见闻· 2025-08-07 16:27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发布第七代红缨子高粱品种及系统性产业反哺机制 强化原料品质控制与供应链稳定性 同时推动农业现代化升级和乡村振兴 实现"天人共酿"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1][4][9][12] 品种研发与技术突破 - 红缨子高粱为全国唯一有机认证酒用高粱品种 1999年由公司科研团队从仁怀野生高粱"牛尾砣"选育而成 2008年成为茅台酒酿造唯一指定原料 [2][3] - 近三年科研投入超1500万元 联合中科院等机构开展分子育种 承担国家级项目1项及省部级12项 获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 [4] - 新发布"519"第七代品种实现三大升级:生育期缩短至118天 株高降低至210.1厘米 亩产逆势提升至367.55公斤 [4][5] - 支链淀粉含量达99% 单宁含量降至1.37% 更适配机械化收割与酱酒工艺九次蒸煮要求 [4][5] - 已收集保存地方种质资源496份和异地资源315份 构建基因库与品质数据库体系 [6] 产业基地与供应链建设 - 累计投入近18亿元建设有机高粱基地 采用"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订单种植"模式 覆盖仁怀等五县市 [9] - 免费提供种子 有机肥料 生物制剂及农业保险 高粱收购价从2002年2元/公斤提升至11.2元/公斤 远高于市场均价 [9] - 基地有机认证面积达百万亩 常年种植规模超60万亩 每年带动20余万农户增收 [9] - 红缨子系列累计种植超3000万亩 辐射10余省市 带动850万人次农户增收超百亿元 [9] 农业现代化与循环经济 - 配备农机9.2万余台实现"耕 种 管 收"全环节机械化 [11] - 2024年处理酒糟超30万吨 产出有机肥12万吨 发酵饲料2万吨 生物质沼气1000万立方米 创造产值近10亿元 [11] - 酒糟循环利用带动1100余名村民本地就业 形成"红粮到酒香 酒糟到粮田"绿色闭环 [11][12] 文化赋能与行业影响 - 将高粱丰收季升级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特色会场 打造全国性文化IP [12] - 通过非遗表演与"红缨之星"表彰活动 强化地域文化认同与产业链价值认可 [13] - 坡地轮作制与深根系作物种植形成"种高粱即守家园"的生态智慧 契合全球农业文化遗产理念 [12]
乘“数”而上,以含绿量提升含金量
长江日报· 2025-08-07 12:04
文章核心观点 - 武汉企业正通过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发展的“含绿量”提升产业的“含金量” [1][4] 传统制造智慧焕新 - 岚图汽车武汉工厂通过实时监控各环节碳足迹、采用水性涂料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和废弃物,并利用18.8兆瓦光伏电站提供工厂总用电量34%的绿电,年发电量达2000万千瓦时,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万吨 [1][6][7] - 东风汽车引入全球最大智能压铸机,将建成2条压铸产线,通过一体化压铸技术将近百个零件合为一个,实现轻量化并减少碳排放,预计2026年投产 [5][6]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硅钢部新能源无取向硅钢分厂采用全球首创10余项核心技术及“5G+智慧管控平台”,实现全流程绿色化生产,每年可减少碳排放400万吨,相当于36万公顷森林年吸碳量 [3] 新兴产业低碳育苗 - 浪潮智慧科技在国家网安基地智算中心采用液冷技术为数据机房降温,与传统纯风冷方案相比能效水平提升30%,每年可节电313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1783吨 [10][11] - TCL华星武汉基地通过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控设备能耗与碳排放,并利用提高可再生材料比重、数智化技术缩短工艺流程实现生产减碳 [12] - 东风猛士科技园通过屋顶一体化光伏、综合能源站、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等建设,基本实现园区净零碳生产 [12] 循环经济资源利用 - 武汉东风鸿泰汽车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对报废汽车零部件进行再制造,85%以上零部件和材料可再利用,相比制造新品可节省85%原材料和60%能源消耗 [16][17][18] - 武汉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每日处理3000吨垃圾,年发电6.77亿千瓦时,减少碳排放80.6万吨,并对餐厨、厨余垃圾及废弃食用油进行资源化处理,资源化率达100% [18][19] - 武汉市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上企业有30余家,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率超过98%,首批54家企业入选“无废工厂” [20]
智利多举措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人民日报· 2025-08-07 06:20
机场扩建与投资计划 - 智利阿图罗·梅里诺—贝尼特斯国际机场扩建工程进入基础设计阶段招标 预计投资40亿美元 2050年完成后容量增至现有3倍 停机位从56个增至152个 [1] - 《智利2025—2030年机场计划》涵盖15个大区19个机场改扩建 智利机场管理局拨款14 93亿美元用于未来5年修缮跑道等设施 另通过特许经营投资17 89亿美元建设新航站楼 [1] - 2024年智利航空客运量达2820万人次 同比增长13%创历史新高 机场计划覆盖从北部阿里卡到南部麦哲伦大区的商业航班网络 重点工程包括伊基克国际机场扩建和复活节岛临时航站楼 [1] 公路交通升级与政策 - 智利5号公路全长3363公里 覆盖14个大区 2024年启动圣地亚哥—洛斯维洛斯(223公里)和安托法加斯塔—卡尔德拉(466公里)路段扩建招标 旨在改善重型货车运输安全并促进沿线采矿业和旅游业 [2] - 新《公共交通补贴法》建立财政补贴机制 要求至少50%的"区域支持基金"用于公共交通基建和车队更新(原比例18%) 推动农村和偏远地区交通改善 [2] - 智利试点将铜矿废料(尾矿和冶炼矿渣)用于公路建设 签署两项协议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全球最大铜矿生产国的资源再利用策略 [2] 区域互联互通战略 - "两洋走廊"计划拟新建部分公路 东西向连通巴西、巴拉圭、阿根廷与智利安托法加斯塔港 全长约3000公里 提升区域国家间物流基础设施 [3] - 智利政府召开高级别会议加速推进"两洋走廊"建设 经济部长称该项目对促进区域一体化和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3]
顺博合金: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07 00:09
公司概况 - 重庆顺博铝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是再生铝合金行业龙头企业,股票代码002996,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5] - 公司主营业务为循环经济领域再生铝合金锭(液)系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通用机械设备等行业 [6][7] - 公司已形成"再生铸造铝合金+再生变形铝合金"双轮驱动与铝灰危废处置协同推进的战略布局 [1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26亿元,同比增长11.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6亿元 [5][6] - 基本每股收益0.27元/股,同比增长58.8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44%,同比增加2.55个百分点 [6] - 总资产137.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5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有所下降 [6][19] 业务布局 - 铸造铝合金板块已在重庆、广东、湖北、安徽设立4大生产基地,总产能105万吨 [7][13] - 变形铝合金板块拥有重庆奥博5万吨产能,安徽顺博二期正在建设中 [7][16] - 铝灰危废处置板块通过建设重庆环保实现全产业链闭环布局 [16] 技术优势 - 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GB/T38472-2019) [15] - 拥有五大核心技术:智能分选预处理系统、低碳燃烧系统、余热循环、合金成分精准调控技术、数字化品控平台 [15] - 构建"三位一体"研发体系:重庆市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顺博研究院 [15] 市场拓展 - 产品应用多元化,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比持续提升 [15] - 华东地区收入占比47.81%,华中地区收入同比增长30.61% [19] - 压延铝材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54.12% [19] 产能建设 - 安徽顺博一期40万吨铸造铝合金产能已释放并实现产能爬坡 [7] - 安徽顺博二期在建项目包括63万吨低碳环保型铝合金扁锭和50万吨绿色循环高性能铝板带项目 [3][7]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总体进度达到99.63% [31] 经营模式 - 实行"以销定产、以产定采"的经营模式 [9] - 产品销售以直销为主,定价模式分为随行就市和成本加成两种 [11] - 采购模式灵活,根据生产计划和原材料情况制定采购策略 [12]
嘉化能源20250806
2025-08-06 22:45
嘉化能源2025年二季度电话会议纪要分析 行业与公司概况 - 嘉化能源核心业务以热电联产为基础,延伸至能源化工行业[3] - 采用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串联传统业务实现收入与盈利平稳[5] - 主要业务板块包括热电(蒸汽和自发电)、氯碱、PVC、脂肪酸/脂肪醇、精细化工、新能源及配套码头仓储[4][6] 财务表现 2025年二季度收入构成 - 脂肪酸/脂肪醇收入23.23亿元(占比超40%),净利润1.7亿元[2][7] - PVC收入7亿元,亏损约7,000万元[2][7] - 蒸汽收入8.5亿元,净利润1.8亿元[2][7] - 氯碱收入4亿多元,利润约1.8亿元[7] - 码头装卸收入4,800万元,利润3,000多万元[7] - 光伏发电/氢能/贸易合计净利润4,000万元[7] 毛利率变化 - 脂肪酸/脂肪醇毛利率略有下降[2] - 蒸汽毛利率稳定在28%-32%之间[2][9] - 二季度毛利率下滑因纯品价格差扩大,酸品价格差收窄[3][21] 业务板块分析 蒸汽业务 - 定价机制趋向月度调整,反应更快[9] - 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约10%[2][9] - 理论产能上限2,260万吨,实际产能受装置自耗影响[10] - 园区需求尚未达产能上限[10] 氯碱与烧碱 - 烧碱技改后有效产量从40万吨扩至50万吨[12] - 单纯烧碱部分预计可达42万吨[12] - 自备电无法完全满足新增用电需求,需外采补充[13] - 液氯对外销售比例约15%-20%,未来可能下降[23] PVC业务 - PVC一期30万吨用于平衡上下游装置[4] - PVC二期预计9月底投产,取决于烧碱技改进展[11] - 尽管略有亏损,整体效益为正[11] 脂肪酸/脂肪醇业务 - 销量增长主要因单吨售价上涨(棕榈仁油价格上涨)[3][16] - 7-8月初产品价差保持平稳,脂肪酸相对偏弱[3][17] - 一期年产量约30万吨(脂肪醇和脂肪酸各半)[18] - 二期投产后可实现产能翻倍[19] - 二期预计10月下旬投产(原计划8-9月)[11] 其他重要事项 - 上半年资产减值2,000多万元(双氧水业务装置报废)[14] - 营业外收入3,000多万元来自碳交易(上半年处置40多万吨)[15] - 2024年碳交易价格95元/吨,2025年降至75元/吨[15] - 黄化医药业务较2024年明显改善[8][26] - 应收款项融资增加2亿元(新增融资租赁项目)[25]
北京绿金院:可持续议题动态与趋势观察报告(2024年)
搜狐财经· 2025-08-06 15:11
在政策层面,国际组织和各国持续推进相关政策。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全球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实施原则》,欧盟通过《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 指令》等强化ESG信息披露,美国SEC出台气候披露新规,中国发布《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等政策,完善绿色转型制度体系,主流 评级机构也更新了ESG评分模型。 重点议题方面,极端天气频发加剧气候风险,各国加强气候适应能力建设,企业需重视气候风险识别与管理;国际气候相关贸易政策兴起,欧盟碳边境调节 机制进入过渡期,英国将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碳足迹要求融入贸易政策;全球碳市场建设加快,中国重启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巴西、新加坡 等推进碳市场立法,高质量碳信用成为关注焦点;转型规划在全球受重视,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积极制定并实施转型战略;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关注,国际社 会推进"30×30"目标,各国出台保护政策,企业将生物多样性纳入ESG框架;循环经济成为应对资源环境挑战的关键,欧盟、中国等出台政策推动废弃物循 环利用,企业探索可持续商业模式;供应链安全和负责任采购重要性凸显,关键矿产资源争夺加剧,食品安全事件推动供应链透明度提升;人工智能在带来 积极影响的 ...
联合国新一轮治理塑料污染谈判开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06 10:54
谈判概况 - 新一轮全球塑料污染治理谈判于当地时间8月4日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开幕,旨在达成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1] - 谈判为期十天,将审议涵盖塑料全周期管理的协议草案,推动从设计、生产到处置的系统性变革[1] 核心目标与现状 - 谈判拟促进循环经济,减少塑料流入环境[1] - 2024年全球塑料消费量预计超过5亿吨,其中近4亿吨沦为废弃物[1]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强调单靠回收不足以解决危机,如果不采取有效行动,到2060年全球塑料垃圾量将增至目前三倍[1]
嘉化能源(600273):25H1业绩稳步提升,分红回购持续推进
浙商证券· 2025-08-06 09:1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50.06亿元(同比+8.31%),归母净利润5.81亿元(同比+9.6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62%(同比+0.35pct)[1] - 2025Q2营收26.45亿元(同比+4.55%,环比+12.06%),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4.43%,环比+10.63%)[1] - 销售毛利率17.42%(同比+0.49pct),销售净利率11.60%(同比+0.13pct)[1] 业务驱动因素 - 脂肪醇(酸)板块营收23.19亿元(同比+60.21%),价差扩大至4206元/吨(环比+31.83%)[2][3] - 烧碱-原盐/煤炭价差2511元/吨(同比+34.3%),但Q2收窄至2344元/吨(环比-12.66%)[2] - 磺化医药系列产品需求回暖,量价齐升推动业绩改善[2] 产能与项目进展 - 脂肪醇二期15万吨/年项目加快建设,预计2025年下半年试生产[3] - 现有脂肪醇/酸产能20万吨/年(实际年产量30万吨),规模优势显著[3] 股东回报措施 - 2025年半年度拟每10股派现2元,年度股利支付率稳定在50%左右[4] - 2025年回购计划金额4-6亿元,截至7月底已回购1.86亿元[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105.96/119.57/130.50亿元,归母净利润12.16/13.95/15.74亿元[9] - 对应PE为10.22/8.91/7.89倍,每股收益0.90/1.03/1.16元[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