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搜索文档
中原证券晨会聚焦-20250917
中原证券· 2025-09-17 11:02
核心观点 - A股市场近期呈现震荡上行态势,成交活跃,两市成交金额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政策面多重利好叠加为市场提供支撑,结构性机会突出,重点关注汽车、机器人、半导体、AI算力等成长行业[8][9][11][12] - 多个行业呈现高景气度,包括锂电池、半导体、传媒等业绩增长显著,子板块分化明显,国产替代和AI驱动成为核心增长动力[13][14][20][28] - 政策面持续发力,包括扩大服务消费、行业数字化转型、反内卷整治等举措,旨在优化供需格局和提升全球竞争力[5][26][31][35] 市场表现 - 国内市场主要指数涨跌互现,上证指数报3,861.87点(涨0.04%),深证成指报13,063.97点(涨0.45%),创业板指报2,022.77点(跌0.47%),中证500表现较强(涨0.75%)[3] - 国际市场多数下跌,道琼斯指数报30,772.79点(跌0.67%),标普500报3,801.78点(跌0.45%),日经225报26,643.39点(涨0.62%)[4] - A股成交活跃,周二成交金额23,673亿元,周一成交金额23,034亿元,周五成交金额25,486亿元,均处于近三年日均成交量中位数区域上方[8][9][11] 行业分析 - 锂电池行业量价齐升,2025年8月新能源汽车销售139.50万辆(同比增长26.82%,环比增长10.54%),动力电池装机52.50GWh(同比增长32.42%),上游原材料价格总体上涨[13] - 半导体行业持续稳健增长,25Q2营业收入1,884.29亿元(同比增长13.87%),归母净利润147.63亿元(同比增长23.99%),国产AI算力厂商寒武纪25Q2营收同比增长4425.01%[14] - 传媒板块2025H1营业收入2,728.86亿元(同比增长2.91%),归母净利润222.74亿元(同比增长38.08%),游戏板块景气度高,影视板块Q2受电影市场影响下滑[19][20] - 食品饮料板块2025年8月上涨7.34%,子板块均上涨,零食、软饮、白酒表现强势,个股上涨比例达83.59%[23][24] - 化工行业价格下跌态势放缓,2025年8月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指数上涨10.21%,氟化工、碳纤维和改性塑料表现居前[26] - 新材料指数2025年8月上涨12.30%,跑赢沪深300指数4.68个百分点,基本金属价格多数上涨,铜涨1.01%,铝涨1.00%[32] 政策与宏观环境 - 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五方面19条举措,包括开展"服务消费季"促消费活动和支持消费资源与IP跨界合作[5] - 工信部印发《场景化、图谱化推进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参考指引(2025版)》,覆盖钢铁、石化、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14个行业[5] - 反内卷整治深入推进,化工、光伏、锂电池等行业通过自律、协同减产等方式优化供需格局,光伏行业六部门联合召开座谈会强调遏制低价无序竞争[26][31][35] 投资机会 - 短期建议关注汽车、机器人、多元金融、计算机设备、半导体、电子元件等行业[8][9][11][12] - 锂电池板块维持"强于大市"评级,关注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成本优势企业及固态电池主题[13][28][29] - 半导体行业建议关注国产AI算力芯片产业链,寒武纪、海光信息、芯原股份等厂商进入加速发展期[14][16] - 传媒板块建议关注游戏领域的完美世界、三七互娱、恺英网络、吉比特,影视领域的万达电影、光线传媒、芒果超媒[20] - 食品饮料板块推荐关注白酒、软饮料、保健品、烘焙等,组合包括迎驾贡酒、泸州老窖、宝立食品等[25] - 光伏行业在反内卷背景下估值存在修复契机,建议关注多晶硅料、光伏玻璃、BC电池及钙钛矿电池设备领域[35][37]
算力总量将增长10万倍!华为预测未来智能世界十大趋势
第一财经· 2025-09-17 10:49
智能世界2035技术趋势 - AGI将成为未来十年最具变革性的驱动力量 但需克服核心挑战才能实现奇点突破 走向物理世界是AGI形成的必由之路 [2] - AI智能体将从执行工具演进为决策伙伴 驱动产业革命 [3] - 人机协同编程成为主流开发模式 人类专注于顶层设计和创新思考 AI负责繁琐编码执行 [3] 交互与服务模式演进 - 交互方式从图形界面转向自然语言 并向融合人类五感的多模态交互演进 用户通过语音手势获得深度沉浸体验 [3] - 手机App从独立功能实体转变为AI智能体驱动的服务节点 AI智能体调用相关服务节点提供极致体验 [3] 自动驾驶与算力发展 - 世界模型等关键技术突破将推动L4+自动驾驶汽车成为移动第三空间 [3] - 2035年全社会算力总量将增长10万倍 计算领域在架构/材料/工艺/范式四大层面实现颠覆性创新 [3] 数据存储与通信网络 - AI存储容量需求比2025年增长500倍 占比超过70% Agentic AI驱动存储范式改变 [3] - 通信网络连接对象从90亿人扩展到9000亿智能体 实现移动互联网至智能体互联网的跃迁 [4] 能源系统变革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将突破50% 加速替代传统化石能源 [4] - 人工智能成为新能源系统核心 通过Token管理瓦特实时管理每一焦耳能量 实现更动态高效的电网 [4]
道氏技术跌2.01%,成交额6.1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363.8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10:4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7日盘中下跌2.01%至25.39元/股 成交额6.18亿元 换手率3.52% 总市值198.6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363.86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9.42%和9.71%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3.76%和28.90% [1] - 年内累计上涨89.01%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0.43%/+16.74%/+52.31% [1] 主营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其他业务47.44% 锂电材料34.70% 碳材料9.00% 陶瓷材料8.85% [1] - 公司主营建筑陶瓷釉面材料及技术服务 同时开展新能源材料和商业保理业务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池化学品 概念板块涵盖氢能源/石墨烯/宁德时代概念/锂电池/新能源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54亿元 同比减少11.64%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2.30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08.16%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7.41万户 较上期微降0.52% [2] - 人均流通股9273股 较上期增加3.51%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多家ETF增持:南方中证1000ETF增持205.58万股至722.09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78.62万股至710.11万股 华夏中证1000ETF增持140.21万股至425.93万股 广发中证1000ETF增持108.42万股至343.01万股 [3]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78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3.85亿元 [3]
兖矿能源涨2.17%,成交额4.0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332.54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7 10:4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7日盘中股价上涨2.17%至13.63元/股 成交额4.04亿元 换手率0.51% 总市值1368.1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332.54万元 特大单净买入3021.15万元(买入5200.34万元占比12.88% 卖出2179.19万元占比5.40%)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34%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5.91%、7.32%、13.21%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93.49亿元 同比下降17.93%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46.52亿元 同比下降38.53% [2] 业务结构分析 - 煤炭业务收入占比58.09% 煤化工及电力业务占比22.48% 非煤贸易物流占比12.29% [1] - 主营业务涵盖煤炭开采洗选销售、铁路运输、煤化工及电力 矿用设备制造占比0.96%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4.78万户 较上期增加1.14%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10亿股(增持1701.67万股)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3195.70万股(增持264.12万股) [3] - 国泰中证煤炭ETF持股2778.41万股(增持601.41万股) 华泰柏瑞红利ETF持股2643.46万股(减持541.78万股) [3]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68.46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23.77亿元 [3]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煤炭-煤炭开采-动力煤 概念板块包括动力煤、煤化工、山东国资、甲醇概念、新能源 [1]
阳光电源跌2.00%,成交额48.7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04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9-17 10:4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7日盘中股价下跌2%至137.50元/股 成交额48.77亿元 换手率2.20% 总市值2850.6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04亿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0.10%和22.58%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31.10%和30.76%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88.97%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7.17%/44.31%/109.03% 年内1次登龙虎榜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太阳能、风能、储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电源设备 储能系统收入占比40.89% 光伏逆变器等电力转换设备占比35.21%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光伏设备-逆变器 概念板块涵盖逆变器、能源互联、宁德时代概念、氢能源等 [2] - 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收入占比19.29% 光伏电站发电及其他业务分别占比1.75%和2.86% [1] 财务业绩与股东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35.33亿元 同比增长40.34% 归母净利润77.35亿元 同比增长55.97% [2] - 股东户数17.97万户 较上期减少5.50% 人均流通股8846股 较上期增加5.8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9.06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9.61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8705.03万股(第二大股东) 较上期减持133.64万股 [3] -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3641.61万股(第三大股东) 较上期减持42.52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2577.82万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226.03万股 [3] - 易方达沪深300ETF持股1841.71万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183.77万股 光伏ETF持股1558.80万股(第八大股东) 增持26.29万股 [3] - 华安创业板50ETF持股1380.41万股(第十大股东) 为新进股东 [3]
外资机构密集调研A股 多行业受关注
环球网· 2025-09-17 10:39
外资机构调研活动 - 下半年以来共有395家外资机构参与A股上市公司调研 累计调研达1782次 [1] - Point72调研次数最多达59次 高盛、美银证券、花旗环球等机构调研次数均超过40次 [1] 重点调研行业 - 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电子仪器及医药保健设备等领域成为外资机构关注重点 [3] - 埃斯顿、华明装备、奥普特、天孚通信、蓝思科技、联影医疗、迈瑞医疗和百济神州等公司均获得50家以上外资机构调研 [3] 公司调研案例 - 埃斯顿回应机构调研时表示 预计汽车、电子、锂电等行业需求将延续上半年增长趋势 [3] - 联影医疗表示AI驱动的智能运营体系已覆盖研发、制造、生产、交付及客户服务环节 显著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 [3] 外资机构投资观点 - 多家外资机构认为A股市场当前具备丰富的投资机会 尤其是科技和医药板块 [3] - 摩根士丹利基金建议关注AI算力与AI应用、创新药、新能源、半导体、新消费、资源品及高端制造等领域 [3]
威力传动跌2.13%,成交额2783.03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70.6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10:1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7日盘中股价67.88元/股,下跌2.13%,总市值49.13亿元,成交额2783.03万元,换手率1.85%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70.69万元,特大单卖出137.43万元(占比4.94%),大单买入584.03万元(占比20.99%)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2.81%,近5日下跌0.91%,近20日上涨5.65%,近60日上涨25.96% [1] 财务业绩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3.50亿元,同比增长113.17%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4350.90万元,同比减少343.76%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8066户,较上期减少4.67%,人均流通股2725股,较上期增加4.90% [2] - 诺安先锋混合A增持39.54万股至74.62万股,位列第二大流通股东 [3] - 诺安灵活配置混合持股34.33万股不变,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 [3] - 交银主题优选混合A减持24.00万股至30.75万股,博时主题行业混合减持50.91万股至26.90万股 [3] - 交银瑞思混合(LOF)与交银定期支付双息平衡混合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公司基本信息 - 主营业务为风电专用减速器研发生产销售,风电齿轮箱收入占比98.23%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风电设备-风电零部件,概念板块包括风能、海上风电、新能源等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310.71万元 [3]
有色金属日报-20250917
五矿期货· 2025-09-17 09: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多种有色金属价格走势进行分析,预计铜、铝、铅、锌、锡短期偏强运行,镍短期震荡但中长期有支撑,碳酸锂关注产业信息和宏观预期,氧化铝短期观望,不锈钢偏多看待,铸造铝合金短期高位运行 [2][4][5][6][7][9][12][14][17][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铜 - 价格表现:伦铜收跌0.71%至10117美元/吨,沪铜主力合约收至80900元/吨 [2] - 产业层面:LME铜库存减少1675至150950吨,注销仓单比例下滑至10.5%;上期所铜仓单增加0.3至3.4万吨;沪铜现货进口亏损200元/吨以上,洋山铜溢价持平;精废价差2080元/吨 [2] - 价格预测:预计铜价震荡偏强运行,沪铜主力运行区间80500 - 81800元/吨,伦铜3M运行区间10050 - 10250美元/吨 [2] 铝 - 价格表现:伦铝收涨0.28%至2712美元/吨,沪铝主力合约收至21000元/吨 [4] - 产业层面:沪铝加权合约持仓量减少2.1至59.9万手,期货仓单增加0.1至7.6万吨;国内三地库存延续增加,铝棒加工费下滑;华东现货贴水期货50元/吨 [4] - 价格预测:铝价有望延续偏强运行,国内主力合约运行区间20940 - 21250元/吨,伦铝3M运行区间2680 - 2740美元/吨 [4] 铅 - 价格表现:沪铅指数收跌0.61%至17069元/吨,伦铅3S较前日同期跌19至1995美元/吨 [5] - 产业层面:原生铅利润较好,1 - 8月原生冶炼同比增18.43万吨;再生铅开工率维持低位,1 - 8月再生冶炼同比增3.12万吨;8月铅蓄电池产成品去库顺畅 [5] - 价格预测:预计短期偏强运行 [5] 锌 - 价格表现:沪锌指数收跌0.22%至22268元/吨,伦锌3S较前日同期涨8至2968美元/吨 [6] - 产业层面:锌精矿显性库存再度上行,加工费分化;国内锌锭社会库存延续累计,海外LME锌锭库存延续去库 [6] - 价格预测:预计短期偏强运行,若锌锭出口窗口开启、锌矿进口受限,内盘锌价可能抬升估值 [6] 锡 - 价格表现:周二锡价震荡运行 [7] - 产业层面:缅甸佤邦锡矿复产进度缓慢,云南地区开工率大幅下滑;下游新能源汽车及AI服务器延续景气,传统消费电子及家电领域需求低迷 [7] - 价格预测:预计锡价偏强震荡为主 [7] 镍 - 价格表现:周二镍价震荡运行 [9] - 产业层面:印尼整体供需宽松,矿价下行空间有限;镍铁议价区间上移,精炼镍库存压力显著 [9] - 价格预测:短期沪镍主力合约价格运行区间115000 - 128000元/吨,伦镍3M合约运行区间14500 - 16500美元/吨;中长期有支撑,建议逢低做多 [9] 碳酸锂 - 价格表现:五矿钢联碳酸锂现货指数晚盘报72737元,较上一工作日+1.39%;LC2511合约收盘价73180元,较前日收盘价+0.69% [12] - 产业层面:基本面阶段性改善已兑现在盘面,暂时缺少新的边际变化 [12] - 价格预测:广期所碳酸锂2511合约参考运行区间71500 - 75000元/吨,需关注产业信息和宏观预期变化 [12] 氧化铝 - 价格表现:氧化铝指数日内上涨1.5%至2979元/吨 [14] - 产业层面:矿价短期存支撑,雨季后或承压,冶炼端产能过剩格局短期难改,累库趋势持续 [14] - 价格预测:短期建议观望,国内主力合约AO2601参考运行区间2800 - 3100元/吨,需关注供应端政策、几内亚矿石政策、美联储货币政策 [14] 不锈钢 - 价格表现:不锈钢主力合约收12970元/吨,当日-0.77% [16] - 产业层面:社会库存环比减少3.90%,其中300系库存环比减少2.68%;热轧依旧维持紧俏局面 [16] - 价格预测:建议偏多看待 [17] 铸造铝合金 - 价格表现:AD2511合约下跌0.32%至20480元/吨 [19] - 产业层面:下游逐渐从淡季过渡到旺季,国内外废铝供应扰动加大,成本端支撑较强 [19] - 价格预测:短期价格或延续高位运行,AD2511合约运行区间参考20450 - 20650元/吨 [19]
研判2025!中国电子级硫酸行业产业链、行业现状及重点企业分析:作为半导体制造核心清洗原料之一,先进制程扩产与光伏工艺升级共促行业高端需求爆发[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7 09:24
行业概述 - 电子级硫酸是一种高纯度硫酸产品,纯度通常要求达到99.99%或更高,属于超净高纯试剂范畴,主要用于半导体、集成电路和太阳能电池等电子工业领域 [2] - 电子级硫酸是集成电路制造中用量最大的酸性清洗和蚀刻原料之一,主要用于8英寸和12英寸晶圆制造的清洗工艺环节,能够有效去除晶圆表面的各类金属、有机物和颗粒物 [1][7]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高纯硫磺、工业硫酸、液体三氧化硫、超纯水等原材料,以及膜分离设备、微通道反应器等生产设备 [4] - 高纯硫磺是电子级硫酸生产的关键原料之一,其纯度直接影响最终产品质量 [4][5] - 截至2025年8月底,中国硫磺价格飙升至2620元/吨,同比增长122.03%,对电子级硫酸生产企业的成本产生显著影响 [5] - 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半导体制造、PCB、显示面板和光伏电池等领域 [4] 市场现状 - 2024年中国电子级硫酸行业产量约为11.5万吨,同比增长9.52% [1][7] - 增长主要受益于国内半导体产业先进制程(7nm及以下)扩产带来的需求升级,以及光伏领域单晶硅电池片清洗工艺的规模化应用 [1][7] - 2024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达2230亿元,同比增长1.82%,直接带动了对电子级硫酸的需求增长 [7] 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兴福电子稳居行业龙头,2025年产能规模达37.4万吨/年,技术指标达SEMI G5级(金属离子≤1ppt) [8] - 江化微通过精馏法与吸收法结合工艺实现G4级产品规模化生产 [8] - 晶瑞股份依托与日本三菱化学合作项目,一期30kt/a产能达产,产品纯度优于TierC标准 [8] - 中巨芯是国内主要电子级硫酸生产企业之一,产品达到SEMI通用标准G5等级 [10] 企业经营 - 兴福电子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6.72亿元,同比增长31.43%;归母净利润为1.04亿元,同比增长22.37% [8] - 中巨芯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67亿元,同比增长20.40%;归母净利润为813.77万元,同比下降64.57% [10] 发展趋势 - 国内企业已实现SEMI G5级产品量产,但TierC级以上高端产品国产化率仍不足10%,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仍依赖进口 [10] - 需求受半导体产业扩张和新能源领域崛起双重拉动,市场结构呈现高端化、多元化趋势 [11] - 半导体行业需求占比最大,随着先进制程(7nm及以下)扩产,高纯度电子级硫酸需求持续增长 [11] - 政策驱动下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国家层面政策将半导体材料提升至战略高度 [12] - 环保法规趋严推动企业采用绿色工艺和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如废水回用率达95%以上 [12]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投资者接待日活动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7 04:13
氟制冷剂市场需求 - 家用空调产量持续增长 2022年22247.3万台同比增1.8% 2023年24487.0万台同比增13.5% 2024年26598.4万台同比增9.7% 2025年1-7月18345.5万台同比增5.1% [4] - 汽车产量稳定增长 2022年2747.6万辆同比增3.4% 2023年3011.3万辆同比增9.3% 2024年3155.9万辆同比增4.8% 2025年1-7月1807.5万辆同比增10.5% [5] - 新能源汽车产量高速增长 2023年944.3万辆同比增30.3% 2024年1316.8万辆同比增38.7% 2025年1-7月804.9万辆同比增32.9% 其R134a加注量大于油车进一步拉动需求 [5] - 国际市场快速发展 北美市场R454b快速增长带来R32或R454b空调出口新需求 全球南方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成为空调需求大增长点 [5] - 全球温控需求增长推动氟制冷剂向更广地区和应用领域拓展 [6] 氟制冷剂供给格局 - 基加利修正案缔约国履约风险较低 160多个缔约国受条约约束 退出条约将面临出口限制 氟制冷剂市场规模较小且下游价值占比低 [7] - 发展中国家大幅扩建产能可能性小 国际市场供应主要来自中国 其他国家供应量有限 新建产能难以形成有效配额 中国企业在建设成本周期和产品竞争力方面具优势 [7] - 中国供应由配额决定最大供应水平 [8] 配额管理机制 - 配额品种转换需综合考虑企业产能生产条件配额等具体情况 不能简单算术推算 品种齐全配额多产能大的企业回旋空间较大 [9] - 配额总量需平衡供应链稳定和履约目标 保持合理增长和行业运行质量提升 避免竞争格局失衡导致供应链不稳定 [10] - 公司氟制冷剂配额总量绝对领先 主流品种齐全处于龙头地位 拥有更大主动权和运作空间 [10] 液冷技术布局 - 含氟材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支撑性材料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高性能氟材料产品研发和应用开发 [11] - 数据中心需要多种氟材料产品支撑 包括专用氟树脂氟橡胶氟制冷剂等 公司均有产能布局 [11] - 液冷技术存在多个路线和冷却液选择 主流品种仍有不确定性 公司密切跟踪技术发展做好产品储备和市场拓展 [12] 产品价格与产能 - 三季度个别品种价格涨幅较大 公司根据市场供需进行适时调整 调整比例不大 市场交易价格及部分友商价格已超过公司定价 [12] - 四季度订单情况良好且出口交付量集中 市场价格远高于三季度长协价 [13] - R32总产能19万吨 其中本埠13万吨山东飞源3万吨阿联酋3万吨 在建3万吨预计能满足生产需求 [14] 高分子材料业务 - 含氯高分子材料PVDC产能规模全球首位 肠衣膜树脂国内市场占有率接近100% 高阻隔收缩袋增量市场发展较快 水性乳液实现药品包装国产化替代 [15] - 含氟聚合物品种齐全 TFE HFP VDF PTFE FEP FKM PVDF ETFE产能行业领先 当前供强需弱特征明显价格处于历史低位 [16] - 反内卷主要限制低价恶性竞争推动行业调结构优供给 目前尚未看到立竿见影措施和行业快速反转迹象 [16] 新产品项目进展 - 全氟聚醚项目一期年产1000吨产能于2022年建成 规划产能5000吨/年 产品包括JHT电子流体系列JHLO润滑油系列JX浸没式冷却液 [17] - PDO项目7.2万吨/年已经开车生产 [18] - 第四代氟制冷剂HFO-1234yf今年产能到1万吨/年预计可达满产 甘肃巨化计划建年产3.5万吨HFO-1234yf [19] - 已开发车用混配制冷剂R495A通过国内某头部新能源汽车企业使用评价 [19] 生产基地与分红 - 阿联酋生产基地运行良好 处于HFCs配额基线期2024-2026年 以争取更多配额为目标组织生产运营 [23] - 上市以来累计派发现金分红62.89亿元占累计归母净利润40.13% [21] - 高性能氟氯新材料一体化项目正在积极有序推进中 [20] 市场动态与竞争地位 - 经销商库存进一步去化库存较低 采取按需采购快进快出审慎备货策略 公司氟制冷剂自主品牌售后市场市占率回到第一位 [26] - HFCs维修市场R410a处于成熟稳定期 R134a处于成熟稳定增长期 R32处于成长期 [27] - 家电国补政策取消对制冷剂需求影响有限 空调消费不完全依赖短期补贴 中国氟制冷剂和空调卖全球的趋势持续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