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失衡
icon
搜索文档
创金合信基金魏凤春:内部失衡逐步得到修正
新浪基金· 2025-06-17 14:48
市场回顾 - 原油价格因以色列袭击伊朗事件大幅上涨 市场担忧原油供给收缩 [2] - 中国A股白酒板块大幅调整 主因政府治理公务消费政策冲击 [2] - 市场关注原油上涨与白酒调整是否形成趋势性变化 [2] 以伊冲突影响 - 冲突可能通过能源价格传导推高美国CPI 5月美国能源价格同比降幅收窄至3.5% 汽油和燃料油价格下跌压力缓解 [2] - 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风险或改变能源价格下行趋势 强化美联储暂缓降息决心 [2] - 冲突扩大化概率较低 因双方为"强小国与弱大国"博弈模式 且背后大国介入意愿有限 [3] - 石油波动利好上游资源产业 但压缩中下游利润 对中国产业升级构成压力 [3] 中国经济修复 - 5月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内外失衡修复 进出口增速差缩小 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工业增加值差值转正 [4] - 制造业与房地产投资增速同步下降 有助于平衡消费与投资 缓解产能过剩 [5] - 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投资持续负增长 去产能力度加大 [5]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等科技基建领域投资保持高增速 [5] 政策与市场动态 - 政策明确支持科技创新 抑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无序竞争 加强三角债管理 [5] - 市场出清速度受政策干预延缓 但降低社会风险 [5]
美国贸易逆差减半!特朗普关税有效了?
搜狐财经· 2025-06-15 18:21
从当下来看,特朗普的关税策略,达到了他想要的目的。 6月5日,美国商务部表示,美国4月贸易逆差锐减55.5%至616亿美元。其中,美国进口额较3月份下降16%,至4月份的3510亿美元,而出口额上升3%,至 2894亿美元。 这使得美国贸易逆差为616亿美元,这是2023年9月以来美国的最小贸易逆差。 分数据来看,美国4月份消费品进口额下降了330亿美元,其中药品进口额大幅下降,汽车进口也减少了64亿美元。 这些数据证实了一点:即特朗普在4月初大幅提高关税带来了显著的初期效应,美国贸易逆差大幅下降。 第三就是美国自身付出的经济代价。今年4月份美国就业市场已显疲软(首申失业救济升至24.7万),制造业PMI连续收缩,同时关税可能推高通胀。 但这一趋势能否延续,仍然是一个疑问。 先看核心数据,4月美国贸易逆差环比暴降55.5%至616亿美元,创1992年以来最大跌幅纪录。直接原因是美国进口额史无前例地暴跌了16.3%(约684亿美 元),尤其是消费品和药品进口锐减。爱尔兰对美出口剧减199亿美元就是典型案例。 换句话说,美国消费品和药品进口锐减,是其中的关键原因。 但问题在于,美国人离得开消费品和药品吗?答案显然 ...
“吃不起的黄金”,日本人抢疯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6-13 22:28
日本大米市场现状 - 2025年日本大米价格飙升近一倍,4月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显示同比上涨98 4% [4] - 5公斤大米平均售价达4223日元(约210元人民币),同比涨幅97 7%,虽环比小幅下降但仍处高位 [4] - 中国同等价格可购买50公斤大米,凸显日本米价畸高 [5] - 民众抢购政府储备米,240袋米在超市开门后瞬间售罄 [11] - 家庭用餐精确到克计量,茨城县发生14起大米盗窃案,总量达4 5吨 [15][16] 供需失衡根源 - 长期农业政策组合拳导致供给弹性丧失:对外维持227%高关税壁垒限制进口,对内实施减产政策使水稻种植面积从200万公顷缩减至134 4万公顷 [16][17] - 稻谷总产量从1200万吨峰值下滑至716 5万吨,降幅超40%,极端天气加剧减产 [17] - 旅游业复苏推高需求,2024年餐饮业大米消耗激增,供需缺口扩大 [18] 政府干预与市场失灵 - 日本政府四次释放41万吨储备米,创1995年以来纪录,但仅7%流入零售市场 [18] - 农协垄断95%储备米流通渠道,通过竞拍体系控制终端定价权,导致调控失效 [19] - 经济学家批评制度设计缺陷,称政策执行存在"闹剧式失灵" [19] 政策调整与新举措 - 小泉进次郎推出三管齐下策略:设定2000日元/5公斤的降价目标、追加释放储备、绕开农协采用自由合同销售 [20][21] - 30家企业通过自由合同申请15万吨储备米,预计6月初投放零售市场 [21] - 农户指出储备米仅能维持1个月消费,属应急措施而非根本解决方案 [24] 行业影响与长期挑战 - 大米从主食变为"奢侈品",折射农业政策与全球化脱节 [24] - 水稻种植面积持续萎缩,成本上涨压力传导至终端价格 [25] - 需平衡农业保护与市场开放,重构产业链弹性以应对气候与需求波动 [24][25]
订单流15分钟图显示,黄金短线失守高位POC,下方筹码稀缺可能要回到这一失衡水平才有支撑……点击可查看订单流最新变化>>
快讯· 2025-06-13 14:56
订单流入口 订单流详解 订单流详解 该内容仅为VIP用户提供 解锁VIP注解 订单流详解 黄金订单流解读 订单流15分钟图显示,黄金短线失守高位POC,下方筹码稀缺可能要回到这一失衡水平才有支撑……点击可查看订单流最新变 化>> ...
建信期货工业硅日报-20250613
建信期货· 2025-06-13 09:57
工业硅日报 一、行情回顾与展望 市场表现:工业硅期货主力价格震荡为主。Si2507 收盘价 7455 元/吨,跌幅 0.67%, 成交量 309628 手,持仓量 121504 手,净减 25532 手(向 09 换月)。 现货价格:工业硅现货价格止跌稳定。四川 553 价格 8400 元/吨,云南 8400 元/ 吨;421#四川价格 9200 元/吨,云南价格 8400 元/吨,内蒙古价格 8400 元/吨, 新疆价格 8400 元/吨。 油) 021-60635738 lijie@ccb.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31215 021-60635737 renjunchi@ccb.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37892 硅)028-8663 0631 penghaozhou@ccb.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65843 021-60635740 pengjinglin@ccb.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75681 021-60635570 liuyouran@ccb.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 ...
中国重拳出击,卡老美脖子,稀土中的四川长虹,或将迎来1000%涨幅!
搜狐财经· 2025-06-11 14:38
中美经贸磋商 - 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正在进行 美方关键人物包括财政部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和贸易代表格里尔[1] - 谈判焦点从关税战转向供应链较量 中国限制稀土出口 美国限制芯片出口[3] 稀土行业分析 - 稀土在军事领域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F-35战斗机单机消耗417克镝 占稀土用量17%[3] - 中国一季度对美镝类产品出口归零 导致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面临零部件短缺[3] - 中国深度参与全球90%稀土加工环节 美国本土唯一稀土矿芒廷帕斯产能仅占全球1%[5] - 原材料供需失衡往往引发资本市场强烈反响 2020年北方稀土股价暴涨9倍 2021年西部矿业大涨4倍 2024年正丹股份完成10倍涨幅[5] 重点上市公司 - 天河磁材:核心业务为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5] - 北方稀土:中国及全球最大稀土产品供应商 生产经营稀土原料及功能材料[5] - 某稀有金属集团:中国唯一上市平台 掌握全国68%中重稀土开采配额 供应全球80%中重稀土 氧化镝纯度达99.999% 60%供应航天科技集团[6]
一线调查 | 新车当二手车卖!揭秘“0公里二手车”背后灰色产业链:主机厂清库、4S店冲量、出口车商跨境套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0 20:28
行业现象 - 中国汽车市场存在"0公里二手车"现象,指已上牌但里程极低(国产车<80公里/进口车<120公里)的准新车以二手车形式流通,涉及几乎所有主流品牌[3][9] - 典型表现为:新车指导价39.69万元的合资SUV挂牌价24.8万元(降幅37.5%),奥迪车型降价近11万元(降幅27.5%)[1][3] - 行业规模估计占二手车交易总量5%-8%,2024年全国二手车交易量达1961.42万辆但未单独统计此类车辆[7][14] 车源渠道 - 主机厂大客户渠道:车企为处理库存以折扣价批量出售给企业客户,部分未登记直接流入二手市场,价格比正规渠道低15%-25%[7][12] - 4S店冲量行为:经销商为完成销售目标自行上牌制造"已售"假象,中型SUV案例显示比新车便宜5万元[7][8] - 直营品牌退定车:新势力车企的取消订单车辆被二手车商接手,部分试驾车1-3周后流入二手渠道[8] 流通路径 - 国内C端销售:热销车型以低于新车7%价格快速流转(周期15天 vs 行业平均28天)[11] - 企业客户消化:租赁公司/网约车队通过"拼缝"模式获取冷门配置车[12] - 跨境出口贸易:2023年二手车出口27.5万辆(+294%),2024年超40万辆,部分"0公里车"利用中亚政策差价出口[14][16] 产业链影响 - 主机厂层面:新能源车企因电池衰减更急于处理库存,传统车企面临3000万燃油车+2000万新能源车产能过剩[13] - 经销商层面:通过"包牌包税"操作可减少8折退车损失同时争取年终返利[11] - 出口商利润:二手车出口毛利率达15%+(vs传统出口9%),中亚市场终端按新车溢价销售[17] 市场机制 - 价格战催化:现象集中出现在车型改款/季度末等时段,成为变相降价手段[9][18] - 供需失衡本质:行业专家指出根源在于新车市场"旧产能难去+新产能过剩"的结构性矛盾[12][21] - 政策套利空间:利用二手车出口13%增值税退税及中亚"个人购车优惠"政策形成跨境价差[14][16]
年内第4只!注意了,不及时操作或亏损超35%
证券时报· 2025-06-09 20:46
南京银行可转债提前赎回 - 南京银行因股价连续15个交易日超过转股价130%触发提前赎回条款 决定以面值加利息赎回南银转债 [1][2] - 截至6月9日南银转债报价137 998元/张 若被强制赎回投资者亏损将超35% [1][2] - 南银转债未转股余额51 66亿元 未转股比例25 83% [4] 银行转债市场动态 - 2023年已有4只银行转债强赎退出 包括成银转债 苏行转债 杭银转债和南银转债 [4] - 杭银转债当前报价145 385元/张 若未及时操作亏损近45% [4] - 存续银行转债仅剩10只 浦发转债即将到期 市场面临规模缩水 [8] 银行转债发行与退出机制 - 银行发行转债主要目的为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促转股意愿强烈 [6] - 转债退出方式包括转股 回售 赎回和到期兑付 银行偏好通过转股退出 [6] - 2023年预计约1000亿元银行转债将完成转股 [8] 优质转债供需格局 - 银行转债供给持续低迷 高评级优质转债稀缺性凸显 [7][8] - 固收+资金需寻找新的大盘底仓 转债市场估值或维持高位 [8] - 供需失衡推动剩余转债估值提升 部分价格可能脱离内在价值 [8]
从日债到美债:全球期限溢价的涟漪
交银国际· 2025-06-09 18:00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中旬以来日本超长期国债收益率快速攀升引发全球债券市场震荡,折射出全球债券市场在财政扩张与央行政策分化背景下的结构性变化,或预示全球长端利率重估周期来临 [2][6] - 日本超长债利率上涨是货币政策正常化与供需失衡双重驱动,日本央行面临政策两难或采取观望策略,其利率波动对美债市场产生溢出效应并引发全球债券市场风险溢价重估 [3] - 美债利率短期存在上行风险,预计10年期利率在2025年底前在4.0 - 5.0%区间宽幅震荡且中枢可能上移 [3][105] 日本超长债收益率上升情况 - 2025年5月中旬以来日本超长期国债收益率攀升引发全球债券市场震荡,4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3.68%创2007年该品种发行以来新高,本轮上涨斜率更快、收益率曲线快速陡峭化 [6] - 本轮日本超长债利率冲击可追溯至5月20日20年期国债拍卖,投标倍数跌至2012年以来最低水平、尾差创历史新高,5月28日40年期国债拍卖投标倍数大幅下滑,连续拍卖遇冷致超长债收益率震荡上涨 [13] 日本超长债利率快速上涨成因 日本货币政策正常化 - 2021年以来日本经济通胀回升、名义增长改善,为央行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创造条件,2023年逐步放松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约束,2024年上半年退出负利率区间与全面终结YCC,为超长期国债利率重新定价打开闸门 [24] 日债供需失衡 - 供给端:日本央行作为超长期国债绝对主导者,自2024年7月实施渐进式量化紧缩,每季度削减4000亿日元购买量至2026年1季度,而超长期国债净供应维持月度2万亿日元水平,市场净供给量攀升至2010年以来最高,供需错配问题放大 [28][30] - 需求端:2024年上半年日本央行终结负利率政策并启动紧缩,加息预期升温使日本保险公司和养老金等本土机构投资者需求降温,且自2022年超长债利率上升以来机构面临浮亏压力,多数机构主动缩短投资组合久期、采取观望策略,削弱买盘力量 [37] - 通胀预期升温强化加息预期:日本4月失业率2.5%维持历史低位,劳动力供需呈紧平衡,2021年以来菲利普斯曲线变陡,工资 - 通胀螺旋形成,实际工资增长与核心CPI同比同步上升,消费者物价感知指数显示通胀预期持续上升,强化市场对日本央行渐进加息预期 [42] 日本央行政策走向 - 日本经济内外承压,内需疲软、外需挑战加大,2025年1季度GDP环比下降0.2%,实际零售销售未见起色,4月出口同比增速回落至1.9%,2025年以来日元对美元累计升幅达8.2%削弱出口竞争力,美日“对等关税”谈判前景不明 [52] - 日本政府债务占GDP比例突破260%,2025财年预算案维持扩张性,超长债收益率攀升增加政府借贷成本和利息支出,限制日本央行政策空间 [60] - 预计日本央行6月政策会议继续暂停加息,可能安排临时性购债缓解超长期国债流动性压力,未来政策走向依赖超长期特别国债拍卖情况、通胀预期稳定性及外部环境变化,若超长债利率上涨趋势持续且干预效果有限,可能转向重新宽松 [63] 日债利率对全球债券市场影响 对美债市场溢出效应 - 日本寿险公司和养老基金管理超20万亿美元资产,日本超长债收益率上升使这些机构面临流动性风险和资产负债匹配压力,可能通过被动调仓和主动回流对美债形成结构性抛售压力 [64] - 日本长债收益率上升虽可能重塑全球套利交易风险收益格局,但当前市场情绪看多日元、美日利差未明显收窄,套息交易持仓可能有限,短期平仓压力有限 [65] 全球债券市场风险溢价重估 - 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超长债利率走势高度一致且相关,日本债券市场变动通过资本流动、风险定价、政策预期等渠道向全球传导,形成反馈机制 [70] - 日本超长期债券收益率上升引发全球期限溢价系统性重估,推升全球政府债券期限溢价水平,强化美债期限溢价上行趋势,形成全球主权债务风险重新定价共振效应 [73] - 日本超长债收益率上升导致全球流动性收紧,金融机构海外投资收缩减少美元流动性供给,套息交易反转加剧流动性紧张,风险溢价上升提高全球融资成本,放大全球经济增长下行风险 [73] 美债利率短期上行风险 关税风险放缓与降息预期 - 美国经济有韧性,关税政策边际缓和减轻市场对贸易摩擦升级担忧,近期硬指标数据显示经济内生动力仍有韧性,基本面预期改善使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收窄,为美债利率提供向上推力 [82] - 关税政策滞后效应推动通胀预期结构性回升,前期关税对进口商品价格推升作用传导至终端消费价格,推动实际利率攀升 [82] 3季度潜在供给冲击 - 预计美国3季度债务上限问题解决后达成40万亿美元债务上限协议,财政部需在2 - 3个月内完成3000 - 4000亿美元净发行规模重建现金缓冲,投资者要求更高期限溢价补偿持有风险,美债10年期收益率可能重新测试并突破前期高点,不排除触及5%关口 [91] 特朗普减税增支政策 - 特朗普力推的减税增支法案政策预期发酵,市场对中长期财政可持续性担忧引发短期情绪化反应,推动期限溢价显著上行 [97] - 法案预计使美国未来10年增加约3.3万亿美元债务,税收减免总额4.9万亿美元,若临时性税收减免条款延长赤字增幅可能达5.3万亿美元,呈“财政新借款前置、支出节省后置”特征,短期赤字可能快速上升 [97] - 法案若通过将导致联邦财政赤字和债务持续快速上升,压缩财政政策空间,限制政府刺激经济能力,推高利息支出负担,形成债务 - 利息恶性循环 [98] 全球资金再平衡与需求转弱 - 美元信用受损、关税政策未决,海外抛售美元资产压力仍在,美国贸易逆差难收窄需加大发债融资,供需失衡使投资者要求更高风险溢价推升利率中枢 [104] - 美国失去三大评级机构最后一个最高信用评级,可能触发部分国家养老金和主权基金削减美债配置,加剧美债抛售,极端情形下可能需美联储重启扩表操作 [104] - 美债利率升至4.5%关口,高利率抑制经济作用显现,4.5%以上区间美债配置风险收益比改善,吸引资金流入制约利率进一步上行 [104]
心理学|如何重建心理边界,摆脱讨好型人格的束缚
经济观察报· 2025-06-09 08:40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章主要探讨心理学领域关于心理边界的问题,不涉及公司和行业相关内容。因此无法按照要求完成公司和行业分析的任务。 建议提供与公司经营、行业发展、市场动态或财务数据相关的文档内容,以便进行专业的投资分析。如需调整分析方向或获取其他类型的摘要,请提供更具体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