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可控
搜索文档
新高!不断新高!A股成交突破3万亿!三年狂飙近30倍!5800亿大牛股,股价直逼茅台!高盛:还能涨50%!
雪球· 2025-08-25 15:38
A股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大涨创阶段新高 上证指数涨1.51% 深证成指涨2.26% 创业板指涨3% [3] - 两市成交额达3.14万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放量5944亿元 创历史次高纪录 [3] - AI等泛科技板块领涨 稀土 白酒 贵金属 CPO 卫星导航板块涨幅居前 [3] 寒武纪股价表现 - 股价创历史新高 最高触及1391元/股 收盘报1384.93元 单日涨幅11.4% [4] - 市值达5794亿元 成为A股第二只千元股 [4] - 较2022年4月末低点46.59元 三年内最大涨幅接近30倍 [5] 寒武纪基本面与行业前景 - 2024年营收11.74亿元 同比增长65.56%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激增至11.11亿元 同比增长超42倍 [6] - 高盛上调目标价50%至1835元 [6] - 工信部强调加快突破GPU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 扩大基础共性技术供给 [6] - 国产AI芯片替代需求迫切 公司具备自研指令集与微架构能力 在"去美化"背景下具有战略价值 [6] 房地产板块走势 - A股地产板块集体走强 万科A涨9.15% 保利发展涨超4% 深深房A 特发服务 滨江集团等涨幅居前 [8] - 港股内房股同步上涨 万科企业涨超10% 融创中国涨7.89% 龙湖集团涨5.41% [8] - 上海发布房地产新政 包括调减住房限购 优化住房公积金 取消首套二套利率区分等措施 [10] 稀土板块表现与政策动向 - 稀土永磁板块涨4.43% 金力永磁20%涨停 奔朗新材 大地熊 正海磁材涨超10% 北方稀土涨停 [15][16] - 三部门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 实行总量调控管理 [17] - 8月以来稀土主要品种价格快速上涨超10万元/吨 氧化镨年内涨幅超58% 氧化钕涨幅62.95% [17] - 供给端持续收紧 需求端结构性爆发 稀土作为战略资源在国家资源安全中地位凸显 [17]
芯片ETF(512760)收盘10cm涨停!科创芯片ETF国泰(589100)收涨超13%!关注国产芯片龙头投资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14:04
国产算力与芯片技术进展 - DeepSeek-V3.1采用UE8M0 FP8 Scale参数精度 分词器及chat template较V3版本有显著调整 该技术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1] - 国产GPU产业链自2023年起集中攻关 制造经验持续积累 伴随先进制程扩产和良率提升 国产GPU放量进程加速 [1] - 英伟达2024年中国收入达171亿美元(约超千亿元人民币) 国产GPU市场规模达千亿元量级 成为半导体产业链重要成长引擎 [1] 芯片相关ETF产品 - 科创芯片ETF国泰(589100)跟踪科创芯片指数(000685) 单日涨跌幅可达20% 指数聚焦科创板半导体与电子企业 覆盖集成电路及芯片设计领域 最大权重股"寒王"权重超13% [2] - 芯片ETF(512760)布局芯片全产业链 跟踪指数精选半导体行业高技术含量与高成长潜力企业 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 [2]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联接A(024853)及C类份额(024854) [2]
A股三大指数“又新高”,稀土总量控制新规落地助推板块大涨
搜狐财经· 2025-08-25 13:13
全球股市反弹 - 欧美股市出现明显止跌反弹迹象 带动全球金融市场走强 [1] - A股市场表现强势 中概股大幅上涨 显示独立行情且受海外资金青睐 [1] - 美联储政策转向 鲍威尔将重心从防通胀转向稳就业 9月降息成为政策选择 [6] A股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周一高开高走 盘中涨逾1% 大盘股和金融股集体拉升出现抢筹迹象 [6] - 创业板指数连续2个交易日涨逾3% 周一盘中一度涨近4% [6] - 两市涨跌分布显示2815家上涨 2440家下跌 涨停70家 跌停7家 [9] - 市场成交额可能维持在2.2万亿至2.8万亿元之间 目前反弹仍显缩量 [1] 稀土行业政策 - 工信部等三部门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 对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实行总量调控管理 [1][3] - 进口矿被纳入总量调控管理 稀土生产企业需在获得的总量控制指标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 [1][3] - 稀土永磁概念股震荡拉升 金力永磁冲击20CM涨停 三川智慧 中钢天源等多股涨超5% [3] 板块表现 - 稀土永磁 算力硬件 白酒 房地产等板块领涨 [12] - 稀有金属 稀土永磁 光伏设备等板块表现较强 [3][4] - 算力概念股继续活跃 中科曙光 科德教育等多股涨停 云天励飞 德科立等多股涨超10% [4] - 光伏概念走强 大全能源涨近20% 森特股份 捷佳伟创等跟涨 [4] - 美容护理 汽车整车 纺织服装 体育等板块逆势下跌 [12] 行业动态 - 中国算力平台加快建设 已有10个省区市的算力分平台正式接入 预计2025年智能算力规模增长将超过40% [4]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倡议 坚决抵制低于成本价的恶性竞争 呼吁下游电站企业优化招投标规则 提高技术评标权重 [4]
寒武纪,刷屏!
券商中国· 2025-08-25 12:00
股价表现与市场关注 - 寒武纪股价在8月25日早盘最高冲至1391元/股 当日涨幅一度接近12% [1] - 高盛将目标价上调50%至1835元/股 此前曾在600元/股附近推荐该股 [1][2] - 公司市值超过许多传统蓝筹股 创始人身家超过1500亿元 [1] 外资机构看多逻辑 - 中国云服务商增加资本支出 腾讯2025年第二季度资本支出同比增长119% 高盛预测2025-2026财年资本支出将上调23%和17%至同比增长86%和13% [2] - 芯片平台多元化趋势加速 深度求索V3.1版本专为新一代国产芯片定制 帮助客户降低单一供应链风险 [3] - 寒武纪非公开发行获上交所批准 计划未来三年投入450亿元(62.8亿美元)用于AI芯片及软件开发 年均投入150亿元 [3] - 公司通过中国信通院深度求索兼容性测试 8家企业中位列其中 [3] 财务表现与业绩拐点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 同比增长65.56% 归母净亏损大幅收窄近一半至4.43亿元 [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暴增4230%至11.1亿元 净利润达3.55亿元 [4] - 半年报披露日期为8月30日 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4] 行业趋势与政策支持 - 公司具备自研指令集与微架构能力 能绕开关键依赖 成为"去美化"背景下的重要支撑 [5] - 自主可控仍是中长期主线 政策与应用倾斜持续利好本土厂商 [5] - 行业出清加快推动缺乏核心技术企业出局 有助于公司巩固市场地位 [5] - "国产化"属性成为打开市场的关键标签 [5] 风险提示与市场情绪 - 公司公告将网络流传的"预定大量载板订单、收入预测、新产品情况"等信息定性为误导市场的不实信息 [4] - 最近一个月股价累计涨幅超过大部分同行业公司且显著高于相关指数 积累较多获利调整风险 [4] - 股价表现中情绪价值可能大于当前实际价值 [4]
外资高调上调目标价格,“寒王”股价创新高,科创板相关ETF强势拉升!
新浪财经· 2025-08-25 11:16
政策导向与行业趋势 - 工信部引导有序建设算力设施并提升供给质量 加快突破GPU芯片等核心技术[1] - 技术创新推动国产大模型崛起 AI应用大规模落地 智驾平权开启全民智驾时代 具身智能机器人进入量产阶段[2] - 半导体行业延续复苏 自主可控需求增强 AI推动半导体周期上行 国产创新加速[2] 公司表现与市场动态 - 寒武纪-U股价盘中逼近1400元 距离贵州茅台不足100元 高盛上调目标价50%至1835元[2] - 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11.7亿元同比增长65.56%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激增至11.1亿元同比增长超42倍[2] - 科创50ETF景顺(588950)上涨4.03% 科创综指ETF景顺(589890)上涨3.19%[2] 产品与指数跟踪 - 科创50ETF景顺跟踪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 由科创板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证券组成[2] - 科创综指ETF景顺跟踪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 反映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整体表现[3]
牛市首看AI!寒武纪指明“自主可控”投资主线,“AI双子星”159363、589520新高又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10:45
AI产业链市场表现 - AI产业链早盘继续爆发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和科创人工智能ETF均刷新上市新高 [1]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开盘上涨超3% 实时成交额突破1.7亿元 [1] - 科创人工智能ETF盘中一度涨近7% 连续刷新上市高点 [1] 重点ETF产品特征 - 科创人工智能ETF涨跌幅限制20% 具备高弹性特征 [2] - 截至7月底 该产品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占比超67% 半导体行业权重近50% [2]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是全市场首只跟踪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的ETF [2] - 该ETF标的指数70%仓位布局算力 30%布局AI应用 [2] - 产品光模块含量超41% 重点布局光模块龙头企业 [2] - 截至8月22日 规模超30亿元创上市新高 近1个月日均成交超3亿元 [2] 成分股表现 - 中文在线上涨超17% 协创数据上涨超13% [1] - 中际旭创和新易盛上涨超5% 再创股价新高 [1] - 寒武纪20CM涨停 当前涨幅逾5% 总市值突破5500亿元 [1] - 寒武纪股价突破千元 位列A股第二 仅次于贵州茅台 [1] 投资逻辑与产业趋势 - 寒武纪作为科创人工智能ETF第一大重仓股 权重占比达9.76% [1] - 端云融合被视为AI发展核心趋势 [2] - 成分股均为各细分环节收入最大或卡位最优的公司 [2] - 国产替代政策取得阶段性胜利 资本市场持续押注AI算力革命 [1] - 行业未来取决于技术迭代速度 生态扩张力度和商业模式创新 [1] - AI算力需求爆发周期可能持续十年 将映射中国半导体产业兴衰 [1]
科大讯飞20250822
2025-08-24 22:47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收109亿元同比增长17%首次在上半年突破百亿营收和回款大关[3] - 销售回款103亿元同比增长14.99%现金流从去年同期-15亿元收窄至-7亿元全年现金流预期乐观[2][3] - 应收账款风险可控近6年累计核销坏账仅2000多万元销售回款率从2022年93%提升至2024年98.14%[2][6] 业务板块表现 - C端业务增长38%成为主要增长引擎学习机收入翻番贡献显著[2][4] - G端业务一线大区中标合同额增长91%商机储备增加30%以上[2][5] - 海外收入从去年5000多万元增长至1.8亿元同比增长显著[23] - 医疗业务增长超过50%覆盖近700个县区[39] 研发与技术投入 - 研发投入23.9亿元同比增长9.2%占营收比重21.92%用于星火大模型核心技术及行业应用研发[2][7] - 星火大模型基于全国产算力实现深度推理以700亿参数对标国际领先水平[8] - 在国产算力平台上将训练效率从25%提升至80%以上[28] 星火大模型进展 - 星火X1版本在高考作文测试中获得53分(满分60)位列六家主流大模型之首[2][8] - 新版本星火以小一个数量级参数实现对标OpenAI O3等一流模型多语种翻译覆盖130多个语种[12] - 在OCR识别和幻觉治理能力上显著优于国内一流友商忠实性幻觉仅为OpenAI O3的三分之一不到[11][26] - 医疗大模型在推理能力和幻觉抑制方面性能大幅提升临床效果显著领先GPT-4.0和GPT-5[18] 商业化落地案例 - 教育领域学习机让学生用不到一半练习量提高成绩老师批改作业时间减少80%[31] - 医疗领域基层复诊累计超过10.1亿人次纠正不合理处方1.1亿个诊断准确率超过三甲医院主治医生水平[18][31] - 央国企应用中石油昆仑大模型进入全民应用状态国家能源集团评标助手节约成本6000万元提高人工效率70%以上[19][20] - 代码开发市场份额38%排名第一代码效率提高50%以上通用效率提高约20%[36][33] 生态建设与产品创新 - 星火大模型生态覆盖互联网、机器人、智能办公等领域开发者数量从700万增加到870万大模型开发者从58万增加到150万[21] - 学习机在京东和天猫搜索排名第一京东搜索UV同比增长54.8%[21] - 翻译机和办公本在海外市场表现良好日语版办公本成为日本众筹平台平板类历史销量冠军[22][43] 战略重点与未来展望 - 公司战略定位为全站自主可控、行业模型全球第一、多语言大模型代表中国提供世界第二选择[42] - 通过定增加强资本实力预计增加40亿元资金用于模型和产品研发[26] - 人工智能商业化落地三大红利包括技术迭代与政策驱动、AI新硬件创新、出海红利[24] - 智慧医疗业务规模不到10亿但发展路径与教育业务相似有望实现快速增长[39] 其他重要内容 - 安徽省集中1.3亿份影像数据90%胶片不再打印节省10亿元30%影像跨院分享避免重复拍摄节省60亿元[40] - 汽车音响调校市场影响力翻倍增长预计全年增长超过100%[35] - 海外开发者数量增长30%达到52万人[23] - 公司董事长指出当前处于通用人工智能大时代产业红利兑现需坚定自主可控[44]
国产算力链全面梳理
2025-08-24 22:47
行业与公司 * 国产算力行业 受益于中美科技对抗加剧和自主可控战略 AI芯片成为关键领域[1] * 行业全产业链自制能力加强 从AI芯片到代工底座 再到封装和PCB板卡 全产业链自制已经确立[1][6]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规模与需求** * 国内AI芯片总需求量巨大 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接近5,000亿元人民币 行业增速至少30%[1][7] * 今年各大互联网公司和运营商总资本开支约为8,000亿元 其中60%以上用于购买服务器[7] * 服务器成本中60%以上为纯芯片成本 每颗6万至10万元不等[7] * 今年国内总需求量约为300至400万颗AI芯片[7] * 目前国内H20芯片的供给量大约在50-60万颗 国产替代率约为30%[1][9] **技术性能进展** * 国产芯片在技术性能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已基本达到H100性能的90%[1][10] * 单卡性能足以用于训练 并开始构建生态系统 包括384超节点等组网技术[10] * 寒武纪690是国内最强的国产AI算力卡 在FP16精度下可达到900T算力 比910C强40%-50%[15] * 寒武纪的59,690芯片在性能上已经可以完全对标H100[17] **供应链与制造** * 芯片生产制造端需关注芯片代工环节的扩产和良率提升 以及先进封装技术Cross L的批量供应[11] * 先进封装技术Cross L今年第四季度有望进入正式批量供应阶段[11] * PCIe互联国产化率几乎为零 但一些初创公司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始批量供货[12] * 展望2026年 随着先进制程扩产和良率提升 国内制作端的总供给量预计至少翻倍 甚至可能达到三倍增长[9] **重点公司分析** * **寒武纪**: 需求侧首选 供给侧因中芯国际n加2 n加3混合产线扩产进度加快而具备充足供应能力 已开始与通富微电和永熙等封装厂合作增加COSL封装产能[15][16][17] * **速度科技(万通发展)**: 是国内Pcie 4.0/5.0 switch市场的绝对龙头 市场空间巨大 预计三到五年内中国市场规模约300亿美元[4][18] * 速度科技市占率预计长期保持在60-70%以上[4][18] * 万通发展收购速度科技62.7%的控股 根据业绩承诺 2025年四季度速度科技将实现8,000万元收入 2026年收入目标为5亿元[19] * **中兴通讯**: 手机销量2025年预计达1,000万台 2026年目标2,000万台[19] * 中兴微电子2025年收入预计150亿元人民币 以30%净利率计算 贡献45亿利润[19] * 中兴通讯明年的总利润有望接近200亿人民币 公司估值较低 对应10倍PE左右[19] * 公司推出自研推理芯片 与壁仞 华虹达成战略联盟[19] **其他重要领域** * 在国产替代从10到100阶段 服务器存储和电源领域值得关注 如德明利 厦门信创(存储) 奥海 欧陆通(电源)[14] * 因国内制程不够先进导致芯片功耗较高 一颗芯片耗电可达千瓦以上 因此对电源需求更高[14] * H20事件反映中美贸易博弈 中国不再购买H20 美方被迫让步设计更高端芯片 表明中国半导体产业链早已紧急预备[5]
国产算力芯片链跟踪报告:DS再燃自主可控热情,关注国产AI算力芯片产业链
招商证券· 2025-08-24 19:48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2] 核心观点 - 中美博弈背景下国产算力芯片重要性持续提升,本土 GPU 公司 2025 年销售同比持续增长且长期趋势乐观[1] - 北美 CSP Capex 进展趋势乐观,但 H20 等芯片销售反复,国内算力芯片公司在供给受限和自主化需求背景下重要性提升[1] - 半导体属 AI 算力和自主可控双重属性叠加领域,长期持续推荐 GPU/ASIC/Switch 和配套芯片、先进制造/存储、上游设备/材料/EDA、PCB/CCL 等算力产业链[1] 行业规模与表现 - 行业涵盖股票家数 506 只,总市值 11216.1 十亿元,流通市值 9833.5 十亿元,占全市场比例分别为 9.9%、11.2%、10.8%[2] - 半导体(SW)行业指数 1 个月绝对表现 +18.7%,6 个月 +19.4%,12 个月 +91.6%,相对表现分别 +13.7%、+11.6%、+62.5%[4] - 2025 年 8 月初至今半导体(SW)行业指数 +20.6%,电子(SW)行业指数 +17.4%,沪深 300 指数 +7.4%,费城半导体指数 -0.1%,中国台湾半导体指数 -2.1%[6] - 数字芯片设计板块以寒武纪、海光信息、芯原股份等为核心权重股,8 月初至今涨幅 +28.2%[6] 国产算力现状 - 英伟达 H20 芯片对华销售反复:7 月 14 日恢复供应,7 月 31 日中国网信办约谈要求提交安全证明材料,8 月 11 日获得美国出口许可,8 月 21 日暂停生产[6] - DeepSeek 发布 V3.1,采用 UE8M0FP8 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6] - 英伟达表示中国 AI 算力芯片市场规模近 500 亿美元,但特供版芯片从 25Q1 后在中国几乎无实际销售[6] 算力芯片国产化 - 国内互联网厂商等核心需求端对 AI 算力芯片国产化诉求提升[6] - 华为昇腾、寒武纪、海光信息等为国内互联网、运营商提供国产替代方案,已支持 DeepSeek 适配[6] - 芯原股份凭借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能力和流片渠道优势为国内大客户定制 ASIC 芯片[6] - 建议关注寒武纪、海光信息、芯原股份、华为昇腾产业链和摩尔线程、沐曦股份等公司[6] 网络芯片发展 - Ethernet Switch 芯片技术密集型,高端数通交换机商用市场超 95% 被 Broadcom 和 Marvell 垄断,供给侧短缺带来 25.6T、51.2T 渠道价格高增[6] - 华为、中兴等设备商积极开展产品自研,盛科通信作为第三方商用以太网交换芯片龙头完善产品矩阵,12.8T、25.6T 产品已小批量,51.2T 产品有望 26H1 回片[6] - PCIe switch 在 AI 集群需求增长,传输速率从 PCIe 4.0 16GT/s 提升至 PCIe 5.0 32GT/s,未来 PCIe 6.0/7.0 将达 64GT/s 和 128GT/s[6] - 全球 PCIe switch 市场超 90% 份额由 Broadcom、Microchip 占据,国产计算、推理卡间互联需求为国产 PCIe switch 带来增量机会[6] - 建议关注数渡科技、井芯微电子、青芯半导体、澜起科技、盛科通信等[6] 光芯片自主突破 - 北美高速光芯片厂商扩产缓慢且优先保障本土供应,导致全球市场(尤其 100G EML)出现显著供给缺口[6] - 国内政策推动光芯片自主可控,叠加硅光技术变革窗口期,国产厂商凭借性价比优势及快速技术迭代加速切入数通市场[6] - 建议持续关注源杰科技、长光华芯、仕佳光子、光迅科技、华工科技等[6] 存储与电源配套 - 国内模组厂商企业级存储持续推进:江波龙构建完整企业级产品线,佰维存储推出 SP 系列企业级 PCIe SSD,德明利推出固态硬盘解决方案并进入头部云服务商供应链[7] - 算力从云端下沉至边缘端,兆易创新等部分厂商切入 3D DRAM 市场加速端侧存储方案创新[7] - 数据中心多级电源体系从 PSU 转向 Power Shelf 模式,未来高能量密度 rack 将采用 800V HVDC 架构,功率半导体用量和价值量提升[7] - SiC/GaN 等第三代半导体在高压架构电源模块内更多应用,英诺赛科已官宣和英伟达合作[7] - 板级三次电源海外以 MPS/英飞凌等大厂和 NV 合作为主,国内杰华特、晶丰明源、芯朋微等已推出多相控制器和 DrMOS 等产品[7] 代工与设备材料 - 国内代工龙头持续受益自主可控,中芯国际先进制程产线受益于国内算力芯片依赖,华虹半导体新产能聚焦高附加值产品并筹划收购上海华力微资产[7] - 下游扩产预期好转,半导体设备厂商签单增长向好,中微、拓荆、盛美等收入增长符合预期,25Q2 利润端拓荆、长川等扣非利润环比明显边际复苏[7] - 半导体材料伴随 FAB 稼动率提升持续复苏,掩膜板厂商随产能增长及节点升级业绩向好,靶材及 CMP 有序推进,湿化学品及电子气体价格边际改善,先进封装材料持续验证导入[7] 封测技术认可 - 国内封测公司技术实力属半导体各环节中国产能力靠前板块,部分封测大厂具备 CoWoS 封装能力[8] - 摩尔线程和沐曦招股书表示联合国内封测厂完成 Chiplet 与 2.5D 封装量产和测试[8] - 长电科技和甬矽电子公告有 AI/HPC 等领域客户合作[8] - 建议持续关注通富微电、长电科技、甬矽电子、伟测科技等,同时关注盛合晶微产业链等潜在标的[8] PCB/CCL 高端配套 - 国产算力芯片设计能力全球第一梯队,但先进制程产能受海外设备限制,性能与海外头部产品仍有差距[10] - 国产算力所需 AI PCB 及高速 CCL 材料设计规格要求更高,胜宏科技和生益科技在全球算力产业链中实现细分高端市场份额快速扩张[10] - 深南电路、方正科技、生益电子、兴森科技、南亚新材等积极参与高端算力芯片载板环节产能建设[10] - 建议关注深南电路、方正科技、生益电子、南亚新材、生益科技、兴森科技、华正新材等[10] EDA 自主突破 - 美国针对中国 GAA FET 及以下先进制程 EDA 采取限制禁令[10] - 华大九天等完成数字芯片、存储、先进封装及 3DIC 等产品导入国内龙头芯片设计、制造企业、头部存储芯片企业,与国内主流 GPU 公司深度合作[10] - 概伦电子和广立微等利用收并购扩张业务版图,国产 EDA 份额有望持续上行[10] 投资建议与标的 - 建议核心关注方向包括算力芯片/ASIC、网络芯片和光芯片、存储/电源等算力配套芯片、代工、封测、设备、PCB/CCL、EDA/IP、材料等[10] - 具体标的覆盖海光信息、寒武纪、芯原股份、中兴通讯、盛科通信、澜起科技、江波龙、德明利、中芯国际、华虹、通富微电、长电科技、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深南电路、生益科技、华大九天、概伦电子等细分领域公司[10][11]
电子行业周报:Deepseek发布V3.1模型,继续重点看好AI算力硬件-20250824
国金证券· 2025-08-24 19:35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AI-PCB及算力硬件、苹果链、AI驱动及自主可控受益产业链 [4][32] 核心观点 - DeepSeek发布V3.1模型,采用混合推理能力,token消耗减少20-50%,效率大幅提升,并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UE8M0 FP8 Scale标准,利好国产算力芯片 [1][4] - 海外算力需求强劲,鲍威尔鸽派讲话加大9月降息概率,英伟达和博通季报有望超预期,推理需求和ASIC芯片需求增长显著 [1] - AI-PCB产业链高景气,覆铜板提价,PCB钻针供不应求,龙头公司产能打满并扩产,GB200/B200/B300等产品出货加速,NVL72机架数量明年有望超预期 [1] - 谷歌、亚马逊、Meta的ASIC芯片预计2026年超700万颗,OpenAI和xAI积极跟进,推动AI-PCB需求,正交背板采用M9材料可能提升单机架价值量 [1] - 半导体自主可控逻辑加强,设备/材料国产化加速,存储板块景气上行,利基型DRAM国产替代机会显著 [23][24][28] - 消费电子稳健向上,折叠屏和AI手机带动机器创新,iPhone 17预计在SOC芯片、散热、FPC软板等方面升级,2025-2027年销量稳健增长 [6] 细分板块总结 AI算力硬件与PCB - DeepSeek V3.1模型适配国产AI芯片,FP8运算获国产芯片公司支持 [1] - AI服务器PCB层数提升至20-30层(服务器)和38-46层(交换机),HDI工艺引入增加附加值 [34] - 台系PCB厂商月度营收同比增速达20-30%,环比增速5-15% [16][18] - 覆铜板需求旺盛,M8材料广泛采用,未来向M9演进,大陆龙头厂商受益海外扩产缓慢 [1] - 建滔积层板覆铜板涨价,高端产品布局提升盈利水平 [40] 消费电子与苹果链 - 影石推出Antigravity A1无人机,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重量249g,支持8K 30FPS/4K 100FPS,计划2026年1月上市 [5] - 折叠屏手机催化多,苹果折叠屏新品导入带来产业链变化,iPhone 17 AI能力升级 [6] - 传音控股2024年手机出货量2.01亿部,全球市占率14.0%,非洲智能机市占率超40% [42] 半导体与存储 - DRAM价格预计2025Q3季增10-15%,含HBM则季增15-20%,供给减产和需求回暖推动上行 [23] - 半导体设备全球市场25Q1同比增长21%达320.5亿美元,中国出货量10.26亿美元 [28] - 兆易创新NorFlash、利基DRAM和SLC NAND受益国产替代和端侧AI存储升级 [39] - 先进封装需求旺盛,寒武纪、华为昇腾等芯片推动产能扩产 [24] 元件与材料 - 三环集团为SOFC隔膜板核心供应商,Bloom Energy与甲骨文合作AI数据中心供电 [19] - AI手机单机电感用量增长,MLCC手机用量增加,WoA笔电MLCC总价提至5.5-6.5美金 [19] - LCD面板价格走弱,7月32/43/55/65吋面板价格下跌1-3美金,OLED国产化加速 [20] - 江丰电子靶材业务收入23.33亿元(同比+39.51%),精密零部件收入8.87亿元(同比+55.53%) [37] 设备与制造 - 北方华创受益国产替代,产品覆盖刻蚀、薄膜沉积等,逻辑代工和存储扩产带来订单 [35] - 中微公司刻蚀设备收入72.77亿元(同比+54.73%),LPCVD设备订单4.76亿元 [38] - 汇成真空镀膜设备收入2.63亿元(同比+9.52%),在手订单饱满,合同负债1.92亿元 [43] 重点公司表现 - 沪电股份AI业务占比提升,企业通讯板中AI服务器/HPC占29.48%,交换机占38.56% [34] - 蓝特光学微棱镜收入6.54亿元(同比+59.01%),玻璃非球面透镜收入2.51亿元(同比+4.08%) [41] - 恒玄科技AIoT芯片应用广泛,营收高速增长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