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革命

搜索文档
大美丽法案,最终会成就了谁的风光?
雪球· 2025-07-04 15:55
能源塑造世界格局的历史演变 - 煤炭推动英国成为19世纪世界工厂并维持百年霸权 [2] - 石油奠定美国20世纪全球经济与军事主导地位,其通过控制石油开采、出口及全球军事布局维护能源利益 [3] - 能源被视为文明底层架构,可再生能源将重塑21世纪物质与地缘政治格局 [4] 可再生能源对物质世界的重塑 能源生产模式转型 - 集中式供电(火电、核电)转向分布式模式(屋顶光伏、风电、储能微电网),提升系统灵活性与韧性 [11][12] 基础设施重新定义 - 智能电网取代传统电网,充电桩网络成为新型“加油站”,储能设施作为战略储备 [13] 制造业生态重构 1. **产业链电动化** - 钢铁行业转向电弧炉或氢能炼钢 [15] - 化工行业从石油化工转向电化学合成 [16] - 交通行业全面电驱动(汽车、船舶、飞机),建材行业(水泥、玻璃)电气化改造 [16][17] 2. **成本结构洗牌** - 电力成本成为制造业核心竞争要素,清洁能源富集区替代原料产地优势 [19] - 美国数据中心用电量预计从2018年76TWh(占1.9%)增至2028年325TWh(占6.7%),电力需求2035年增长16% [19] 数字化与能源融合 - 能源物联网实现设备数据节点化,AI优化调度,区块链推动去中心化交易 [22] - 新商业模式涌现:能源即服务(EaaS)、虚拟电厂、碳交易市场激活 [22] - 美国2024年81%新增电力为太阳能+储能,德克萨斯州占11GW太阳能装机 [21] 地缘政治影响 石油美元体系松动 - 可再生能源交易或绕过美元结算,新能源设备贸易计价货币多元化 [25] - 传统能源出口国需寻找新经济增长点以应对收入长期下降趋势 [25] 新兴能源强国崛起 - 中国主导全球70%光伏、60%风电产能,动力电池(宁德时代、比亚迪)及稀土加工近乎垄断 [26] - 挪威、丹麦等国家可能成为新能源时代“技术沙特” [26] 能源标准竞争 - 充电标准、储能技术标准制定权争夺将决定先发优势,影响深远 [27] 能源转型的挑战与矛盾 - 美国《大美丽法案》反映能源转型焦虑,试图延缓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光伏、风电、电池、电动车)主导趋势 [7] - 电力需求激增与供应矛盾:AI、加密货币挖矿推高电价(德克萨斯州2023年批发电价涨5%),极端气候加剧供需冲突 [21] - 美国燃气轮机短缺导致新建项目交付延迟至2030年,太阳能快速部署成关键 [20] 未来展望 - 可再生能源推动文明形态根本性变革,技术领先者将塑造21世纪全球格局 [9][28] - 美国爱荷华州83%电力来自风光能源,但政策波动(如《大美丽法案》税收抵免期限)可能影响产业规划 [22][23]
双碳研究丨中国AI赋能能源革命:从智能预测到储能革新,引领全球绿色转型
搜狐财经· 2025-07-03 22:21
中国AI赋能能源革命 核心观点 - 中国正大规模将人工智能融入能源领域,以提升整体效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3] - 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预测能源供需、改进电池设计及管理策略,显著提升能源存储水平 [3] -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部署方面领先全球,5月新增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量相当于波兰整国的电力产能 [3] 能源预测与电网管理 - 国有天然气巨头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利用AI预测天然气需求,综合历史数据和实时信息,运算速度远超人工 [3] - 中国试点采用基于Transformer的新型天气预测系统,由TerraQuanta和Horizon Power牵头,系统拥有50亿个参数,每天生成7至15次预测,效率比传统方法提高5万倍 [4] - 该系统应用于Horizon每年2000吉瓦时的交易组合,降低电力现货市场波动风险,提升决策效率和经济效益 [4] 储能技术革新 - 人工智能提升电池存储设计,开发周期大幅缩短,例如Electroder和清华大学牵头的项目,云平台可在70个变量上运行仿真模型,瞬间输出最优电池蓝图 [5] - 人工智能驱动的储能系统确保安全和智能运维,赋能能源存储交易,提高经济效益并协助电网效率调节 [5] 可再生能源与电网挑战 - 中国电网对可变能源依赖度大幅增加,受天气变化影响更大,精准能源预测对国家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3] - 风能和太阳能供需错配问题突出,亟需大规模储能基础设施蓄盈补缺,人工智能赋能大幅改善这一环节 [4] 人工智能的双刃剑效应 - 训练大型语言模型产生巨大能源消耗,远超传统算法,但中国在挖掘AI改善电网管理潜力方面领先全球 [5]
国家能源局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能源部长会第五次会议
快讯· 2025-06-26 22:44
上海合作组织能源部长会议核心内容 - 会议于6月26日在宁波召开 由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主持 上合组织成员国能源主管部门及使领馆代表参会 [1] - 会议通过《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声明》草案并签署会议纪要 [2] 中国能源战略与成果 - 中国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 推进能源革命 包括科技创新保障转型动力 产业创新升级能源系统 政策创新支持行业发展 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1] - 中国建议上合组织成员国从三方面合作:稳固区域能源安全 深化绿色低碳转型 加强创新融合协作 [1] 成员国合作方向 - 各国认可能源部长会为战略对话平台 提出未来合作重点:保障能源安全 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共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加强技术知识共享 [2] - 上合组织副秘书长索海尔·汗肯定中方会议组织工作 呼吁各国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 扩大互利合作 加速绿色转型 [2]
实探上海氢能产业链企业:技术突破频现 产业发展加速
证券时报网· 2025-06-24 22:47
氢鸾科技技术突破与项目进展 - 公司自主研发的200kW AEM电解水制氢系统为全球最大单槽应用产品 已发货至新疆哈密伊吾县用于绿氢耦合煤焦油加氢中试项目 [1][3] - 技术路线结合碱性电解槽低成本与PEM电解槽风光波动适应性优势 无需贵金属催化剂即可实现离网制氢 解决风光发电消纳难题 [3] - 2023年6月完成3.2kW AEM系统研发 2024年9月发布200kW系统 2025年中标三峡能源北海MW级加氢站示范项目 年底完成测试 [3] - 正联合地方政府及央国企推进十兆瓦级项目申报国家能源局氢能试点 [4] 上海氢能产业链发展动态 - 上海电气旗下氢器时代专注碱性电解制氢设备 拥有3000平米实验室及10MW全功率测试平台 可模拟25%-167%宽负荷动态响应及1000小时连续稳定性测试 [5] - 氢器时代2024年在山东落地光伏制氢示范工程 验证"自发自用 余电制氢"新型模式 2025年为洮南项目提供8000Nm³/h碱性电解与200Nm³/h PEM电解组合方案 [5][6] - 洮南项目通过绿氢与生物质气化耦合生产欧盟ISCC标准绿色甲醇 形成风电制氢-氢碳耦合-绿色甲醇全链条零碳模式 并与法国达飞签订长期供应协议 [6] - 氢枫2019年启动镁基固态储运氢技术 2023年推出全球首台吨级储运氢车 2024年11月出口马来西亚全球首例镁基固态储氢罐 [6] 政策与行业趋势 - 国家能源局2025年6月发布氢能试点通知 推动"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 [4] - 氢能被视作能源革命基石 碳基向氢基转变成为重要标志 [4]
亿纬锂能第二届电池大会:“创新”与“共生”双轮驱动,让锂电池点亮更美好生活
高工锂电· 2025-06-23 19:31
战略布局 - 公司提出"创新发展 共生共长"的立体化战略 以技术创新为"矛"突破瓶颈 以开放合作为"盾"构建护城河 [1][2] - 采取多技术路线并行策略 覆盖大方形磷酸铁锂 钠离子电池 大圆柱电池 固态电池 氢燃料电池等领域 [1] - 独创CLS模式盘活行业31GWh产能 在匈牙利 马来西亚 美国等地全球化建厂贴近核心客户 [2] 技术突破 - 大圆柱电池拥有2700项相关专利 支持6C快充 功率性能达50C以上 储能场景循环寿命近万次 [6][8] - 锂金属电池实现450Wh/kg能量密度 500次循环寿命 系统层级成组效率超80% 能量密度达352Wh/kg [21] - 开发拓扑聚能技术 使不规则空间利用率提升17% 固态电池1.0能量密度达800Wh/L 计划2026年量产 [22] 市场应用 - 储能领域年内下线30万支大方形电池 动力领域大圆柱电池配套欧洲豪华车型 商用车领域市占率第二 [4] - 医疗电池领域突破百万只胶囊胃镜电池订单 开发预期寿命超20年的可充电植入式医疗电池方案 [14][16] - 无人机领域已交付120万颗电池 计划年底量产300Wh/kg平台 面向欧洲高端性能车型 [10][9] 产能规划 - 圆柱电池总产能规划超70GWh 覆盖中国荆门 沈阳 成都 曲靖及匈牙利等地 [9] - 电池回收产能规划达12万吨 锂回收率96% 镍钴锰回收率98% 计划通过CLS模式向行业开放 [26][28] 可持续发展 - 推出"摇篮计划"构建全球回收网络 已覆盖30个国家200个网点 计划扩展至1000个 [26][28] - 即将上线"电池护照"平台 实现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 响应欧盟电池法等国际法规 [28][29] 研发方向 - 针对AED设备开发出超高脉冲放电 超低自放电 宽温工作适应性的锂二氧化锰电池 [16] - 为eVTOL开发智能浸没式液冷系统 地面充电时高效降温 飞行时减轻重量 [21] - 布局320Wh/kg平台 瞄准无人机 AI机器人和eVTOL等新兴前沿领域 [9]
【榆林】经开区:奏响高质量发展“交响曲”
陕西日报· 2025-06-21 08:51
榆林经开区项目建设进展 - 国能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2024年9月开工 以煤直接液化为主线形成煤炭到甲醇再到聚烯烃及化工产品的完整产业链[1] - 陕煤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通过粉煤热解与气化技术耦合 实现煤化工与石油化工融合发展 提高煤炭资源附加值[1] - 陕西延长石油兴化榆神化工有限公司异地搬迁升级改造项目2025年二季度开工 作为补链强链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1] 新材料产业发展 - 榆林恒神新材料有限公司为陕西省首家万吨级碳纤维生产企业 2万吨/年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项目将于2028年底建成投运[2] - 公司计划围绕产业集群布局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推进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2] 招商引资成果 - 第九届丝博会期间榆林经开区与10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引资总额达1149.51亿元 占榆林市总引资额的58.42%[2] - 园区通过"2+4+N"产业格局加速形成 吸引千亿级和百亿级项目入驻[2] 政府支持措施 - 榆林经开区管委会强调"项目为王"理念 提供全周期跟踪和全流程服务 推动重大项目快速落地见效[3]
固态电池对上游金属需求梳理-20250620
中邮证券· 2025-06-20 13: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大于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固态电池装车预期收敛至2027年,2030年大规模量产装车,预计2028年出货量有望突破百GW级别,2030年达到771GW [2] - 固态电池电解质是降本主要路径,硫化物是技术最理想路线 [2] - 固态电池对锂、镍、钴、锰、锆需求拉动明显,2030年固态电池碳酸锂需求量将达114万吨LCE,镍、钴、锰、锆等金属用量达101.8/12.7/12.7/15.6万吨 [2] - 建议关注厦钨新能、三祥新材、有研新材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固态电池:2027年装车,2030年大规模商用 - 全固态电池装车预期收敛至2027年,2030年大规模商用成业界和学界共识,多家车企计划2027年左右上市搭载全固态电池车 [2][7][8] - 2024年下半年以来主流电池厂商密集公布固态电池进展,国内初创企业率先量产半固态电池,海外企业聚焦全固态电池 [13] - 半固态电池已在高端车型落地应用,为全固态电池发展奠定基础 [17] - 2026年7月1日起实施的电池安全新规将推动行业技术升级,加速固态电池量产计划 [20] - 国轩高科建成首条0.2GWh全固态电池中试线,核心设备100%国产化,已开启装车路测 [21] - 固态电池在eVTOL领域开始应用,有望解决其发展关键瓶颈 [23][24] 能量密度极大提升,降本是关键 - 全固态电池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大幅提升,但存在离子电导率低、成本较高的不足 [32][33] - 固态电池材料演变路线分三个阶段,正负极材料中长期升级,硫化物技术路线为纯增量环节 [38] 电解质:固态电池降本主要路径 - 固态电解质是全固态电池核心部件,主要技术路线有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体系 [40][41] - 聚合物电解质易加工,但离子电导率低、化学稳定性差,干法湿法工艺各有优劣,预计双路线并行 [46][49] - 氧化物电解质兼具电导率和稳定性,发展进度较快,量产难度适中,预计在半固态电池中率先规模化装车 [50][51] - 硫化物体系是技术最理想路线,硫银锗矿型电解质是较优路线,但存在界面不稳定、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昂等问题 [55][56] - 卤化物电解质兼具电导率和稳定性,前景广阔,可与硫化物形成复合体系,合成主要采用机械混合球磨和高温烧结路径 [62][65] - 国内企业重点布局硫化物技术路线,部分头部企业在卤化物领域进行前瞻性布局 [66] - 不同国家对固态电池技术路线选择有差异,日本押注硫化物路线,欧洲车企与美国初创企业合作开发,韩国选择氧化物和硫化物路线并行 [68] 固态电池金属用量测算 - 单GW固态电池硫银锗矿型电解质和锂锗磷硫电解质对应锂金属用量约81/83吨(431/442吨LCE),锗金属86吨;单GW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解液平均消耗量为30/52.5吨LCE [75] - 负极材料主要发展方向为硅负极和锂负极,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将逐步由磷酸铁锂过渡至高镍三元材料,用锂量小幅增加,镍、钴、锰用量明显增加 [76][78] - 固态电池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路线单GW用锂量分别为738、899/746、1482/1250吨LCE [81] - 锆用于氧化物、卤化物电解质,单GW锂镧锆氧和锆基卤化物对应锆金属用量约76、189 - 216吨 [84] - 预计2030年固态电池用锂达109万吨LCE,镍、钴、锰、锆用量分别达101.8、12.7、12.7、15.6万吨 [86][87] 产业链相关公司 - 三祥新材积极布局锆基材料在固态电解质领域应用,氧化物路线完成中试线设计,卤化物路线已小批量供货 [90] - 有研新材半导体产能2025年预计达产,研发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处小试阶段,配合客户验证或小批量供货 [91] - 厦钨新能固态电池材料有竞争优势,新型正极材料NL降低金属用量依赖,逐步导入头部客户 [93]
固态电池对上游金属需求梳理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6-20 10:17
全固态电池发展时间表 - 全固态电池预计在2027年实现批量装车,2030年实现大规模量产装车 [1][2] - 主流车企的固态电池装车时间集中在2026-2030年,多家车企计划于2027年左右开始上市搭载全固态电池车 [1][2] 固态电池市场前景 - 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续航、长寿命等特点,是下一次能源革命的关键节点 [2] - 预计到2028年固态电池出货量有望突破百GW级别,2030年达到771GW [2]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 - 固态电解质是全固态电池核心部件,主要技术路线包括聚合物体系、氧化物体系、硫化物体系、卤化物体系 [2] - 硫化物体系是技术最理想路线,成为目前各家电池以及材料厂的研究重点 [2] - 宁德时代在内的多家电池厂以及一汽等车企都锚定硫化物的技术路线 [2] 固态电池对金属需求的影响 - 全固态电池电解质、负极对锂需求极大提升,正极高镍化趋势下将取代磷酸铁锂成为新一代新能源汽车主流 [3] - 预计2027年固态电池量产后,碳酸锂用量将呈现爆发式增长,2030年固态电池需求量将达到114万吨LCE [3] - 镍、钴、锰、锆等金属用量达到101.8/12.7/12.7/15.6万吨 [3]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厦钨新能、三祥新材、有研新材 [4]
九洲集团(300040) - 300040九洲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06
2025-06-06 09:16
公司概况 - 1993 年创立,专注智能配电网和网络能源领域,2010 年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 300040),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1] - 拥有智能配电网、新能源、综合能源服务三大核心业务板块,由三个业务集团公司管理,超 40 家子公司,覆盖国内十多个省份和地区 [1][2] - 构建研究、制造和营销三大运营支撑平台,形成“铁三角”营销服务网络,覆盖 30 个省市自治区 [2] - 是国家电网多个省公司集中采购供应商,产品应用于多个行业数千个国内外项目 [2] - 获全国民营科技 100 强、中国机械 500 强等多项荣誉,连续多年为纳税信用 A 级企业等 [2] - 2015 年起向“制造业 + 服务”发展,形成现代智能制造新模式,有风光新能源 + 智能装备制造双引擎业务格局 [2] 业务成果 智能配电网领域 - 深耕 30 年,研发水平领先,专利超 200 项 [3] - 产品覆盖 70 余国家及地区,产业链上下游融通优势明显 [3] 新能源发电领域 - 截至 2024 年 12 月,累计建设、控制和持有新能源电站装机容量超 2.7GW,在建和已拿指标项目容量 1GW,开发中权益容量超 2GW [3] 综合智慧能源业务板块 - 发展“分散式风电+供暖”、风电下乡、零碳产业园区项目,布局源网荷储类项目 [3] 互动问答 国补拖欠情况 - 行业国补拖欠普遍,周期 2 - 3 年,公司账上超 10 亿元国补应收款,风光项目均通过合规检查进入“双目录” [4] - 应收国补全为电费补贴,无供暖补贴,拖欠款从 2017 年滚动形成,最长为 2020 年后项目,不同省份回款进度不一 [5] 制造业出口业务 - 出口市场潜力大,处于起步阶段,电力设备有更新换代需求,公司与阿里合作拓展国际市场并独立完成设备认证 [6] - 预计未来 5 年(至 2030 年)出口业务显著增长,行业周期 8 - 10 年 [6] 2024 年制造业板块增长原因及未来趋势 - 2024 年提出“回归主业”战略,提高智能装配制造板块业绩,加大市场和营销投入、提升研发水平和产品竞争力、整合集团资源拉动设备销售 [7] - 2024 年智能配电网业务订单额超 8 亿元,同比增长超 30%,2025 年目标 10 亿元,截止 2025 年 1 季度中标金额超 2.6 亿元 [8] - 输配电行业或迎景气周期,公司有能力和意愿抓住机遇实现电力设备业务发展 [8] 电价市场化改革影响 - 存量项目可沿用保障性电价,避免收益受损,电价调整温和 [9][10] - 新增项目通过竞价确定机制电价,对冲市场波动风险,降低收益不确定性,市场化交易电价或降 3 - 5 分/度,行业可压缩成本维持合理收益率 [10] 2025 年股权激励计划 - 2025 年 2 月回购股票拟用于股权激励,处于筹备阶段,形式未定 [10] 智能配电网设备订单情况 - 电网订单占比约 1/3,电网外占比约 2/3,截止 2025 年一季度末中标金额超 2.6 亿元 [10] - 业务毛利约 20%,净利率约 3%,订单量增长和产能利用率提高将改善盈利水平 [10] 综合智慧能源板块 - 定位为针对客户用电综合用能需求提供多能互补解决方案,包括“分散式风电 + 供暖”等业务模式,是未来增长看点之一 [10] - 短期业绩增长来自“分散式风电 + 供暖”业务投产和生物质热电联产业务增收减亏 [10] - “分散式风电 + 供暖”业务在三北地区替代燃煤锅炉,实现多种价值,契合政策,公司储备超 300MW 指标,拿到部分项目资产和指标 [10] - 2024 年生物质发电行业问题致公司生物质电站投资效益不及预期,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4.22 亿元、权益持有生物质公司投资收益损失 0.68 亿元,同行业公司也有减值 [10][11] - 2025 年从原材料、技术路径、附加值产品等方面调整经营战略,降低成本,提高发电效率和盈利能力 [11] 新增分散式风电 + 清洁能源供暖项目 - 预计项目收益率高,内部收益率可达 10%以上,发电收入占比超 90% [11] - 东北三省潜在市场巨大,公司作为先行者将优化业务模式并复制推广,已有多个项目在黑龙江省进入核准/准备建设状态 [11] 新能源发电项目储备 - 在建和已拿指标容量超 1GW,开发阶段项目容量约 2GW - 3GW,足够未来 3 至 5 年业务增长,一季度末巴彦二期 100MW 风电项目并网发电 [11] 2025 年度经营目标 - 智能配电网业务营收增长目标 30%,重新聚焦业务,瞄准集团型大客户发力 [12] - 新能源发电业务营收增长目标 10%,储备项目陆续并网 [12] - 综合智慧能源业务营收增长 10%,分散式风电、零碳产业园区等项目落地 [12]
中国破局钙钛矿世纪难题!全球能源版图将被重新定义
搜狐财经· 2025-06-01 10:23
今天要跟大伙儿唠个硬核科技大新闻——中国科学家刚把光伏界"圣杯"钙钛矿给盘明白了!杭州纤纳光电带着浙大、浙理工的兄弟伙们,愣是把巴掌大的实 验室样品做成了足球场大的发电板,还登上了《科学》杂志封面。这事儿听着玄乎,但背后藏着能让电费打骨折的黑科技,搞不好你家明年装光伏不用再抠 搜算账了。 产业化这事儿咱们也玩出花来了。内蒙古库布其沙漠里,全球首座兆瓦级钙钛矿电站已经发电半年,高温天比传统硅板多发电31.9%,牧民现在放羊都带着 充电宝去蹭电。浙江渔场的更离谱,在鱼塘上铺满会发电的"塑料布",既能养鱼又能供电,渔民老张头说:"现在卖鱼送电费,客户抢着要。"最让我震惊的 是江西某服装厂,直接把钙钛矿织进冲锋衣面料,大太阳底下走俩钟头能给手机充满电,这哪是衣服啊,整个移动充电宝。 这事儿对老百姓有啥实在好处?这么说吧,要是全国5%的建筑幕墙换上钙钛矿玻璃,发的电够1.2亿家庭用整年。更别说那些总抱怨电车续航焦虑的车主, 以为车顶晒晒太阳就能续命200公里。最带劲的是分布式电站,农村自建房装个三十平屋顶,卖电收入可能比种地还稳当。 不过也别觉得这就稳了。现在全球盯着这块肥肉,日本在搞钙钛矿量子点,韩国猛攻叠层技术。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