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战略
搜索文档
物产中大拟14.6亿收购巩固优势 累赚329亿连续14年位列世界500强
长江商报· 2025-07-23 07:31
收购交易 - 公司拟以自筹资金约14.57亿元收购湖州南太湖电力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交易价格较标的公司账面净资产溢价约2.7倍 [2] - 标的公司股东权益评估结果约为15.32亿元 经协商最终确定股权价值为15.27亿元 评估增值约11.19亿元 增值率为270.51% [8] - 评估基准日后标的公司将进行7000万元现金分红 因此最终股权转让价款调整为14.57亿元 [8] 收购目的 - 全面巩固行业领先优势与发展韧性 实现经营效能与规模体量的协同跃升 [2] - 提升公司在热电联产领域的市场占有率 巩固能源实业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 [7] - 标的公司业务与现有环保能源业务形成互补 降低综合碳排放 [8] 标的公司情况 - 南太湖科技以燃煤热电联产耦合生物质、固废处置为主营业务 承担工业园区集中供热服务 [2] - 2024年盈利1.31亿元 2024年及2025年前五个月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27亿元、4742.70万元 [6][13] - "燃煤+生物质/固废耦合"技术符合"双碳"政策 [8] 公司背景 - 公司是中国供应链集成服务引领者 连续14年位居世界500强 2024年排名第150位 [3][10] - 供应链集成服务贡献超过90%营业收入 围绕金属、能源、化工、汽车等主要品种形成产业生态圈 [11] - 1996年上市以来从未出现年度亏损 累计归母净利润达328.55亿元 [5][13]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85亿元、39.11亿元、36.17亿元、30.7亿元 均超过30亿元 [4][12]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625.38亿元、5765.49亿元、5801.61亿元、5995.20亿元 2024年接近6000亿元 [1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331.48亿元 归母净利润9.84亿元 同比增长18.86% [12] 历史收购 - 2022年通过子公司以10亿元收购金轮股份29%股份 后更名为物产金轮 [8] - 2023年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以不超过22.7亿元收购浙江柒鑫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控股权 进军镁行业 [9] 分红情况 - 上市以来累计派发现金红利108.20亿元 平均分红率为32.93% [14]
顺博合金: 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23 00:27
募资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150,000万元,用于年产63万吨铝合金扁锭项目和年产50万吨铝板带项目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前次发行实际募集资金60,000万元,已按计划使用完毕,本次拟再募集不超过60,000万元继续用于上述项目建设 [3][4] - 两次募集资金合计不超过120,000万元,未超过证监会批准的融资规模 [4] 项目投资 - 铝合金扁锭项目总投资49,218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40,000万元,主要用于工程类投资27,659万元和设备类投资21,559万元 [24][26] - 铝板带项目总投资97,918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20,000万元,主要用于设备类投资97,404万元 [28][3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铝合金扁锭项目已累计投资26,314万元,铝板带项目已累计投资38,117万元 [1][28] 产能规划 - 计划2026年3月末、2026年末、2027年末分别完成20万吨、30万吨、50万吨铝板带及配套铝合金扁锭产能建设 [3][22] - 预计2026-2028年铝板带产量分别为12万吨、24万吨、40万吨,2028年后保持40万吨年产量 [23][31] - 铝合金扁锭与铝板带产能配套比例为1.26:1,产能利用率均为80% [27] 市场前景 - 2024年我国铝板带材总产量1,475万吨,同比增长9.26%,主要产能集中在河南、山东两省 [11] - 新能源汽车产量1,288.80万辆带动电池铝壳需求约77.33万吨 [14] - 2024年中国锂电池产量1,170GWh,对应电池铝箔坯料需求约102.38万吨 [15] - 铝制易拉罐市场规模420亿元,同比增长12% [16] 技术储备 - 公司通过收购奥博铝材获得铝板带生产经验,并组建了来自大型铝加工企业的专家团队 [19][20] - 已掌握铝合金材料熔铸技术及压延技术,建立了质量控制体系 [20] - 计划建立以博士后为主导的研发中心,引进先进研发和检测设备 [21] 产业政策 - 再生铝业务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产业 [7] - 铝板带产品中48%用于电池壳料、电池箔坯料和3C产品零部件,属于"鼓励类"产业 [8] - 项目不属于落后产能或严重过剩产能 [8] 财务影响 - 预计2026-2028年募投项目净利润分别为-2,126.42万元、10,826.73万元、33,171.10万元 [22] - 项目投产后将优化公司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 [34] - 长期来看将提升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水平,增强盈利能力 [34]
新能源公募REITs:金融创新赋能“双碳”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7-22 14:40
新能源REITs发展背景 - 新能源公募REITs是金融体制创新的重要体现,已从试点阶段迈入常态化发行新阶段 [1] - 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累计发行68只公募REITs产品,募集规模近1800亿元,新能源REITs是重要分支 [1] 政策支持 - 2024年7月国家发改委将储能、灵活煤电等纳入REITs资产范围,2025年明确清洁能源可常态化发行REITs [2] - 政策规定新能源项目补贴回款周期缩短至6个月,并在资金募集、投资范围、税收优惠等方面持续完善支持体系 [2] - 国家能源局、发改委多次发文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引导金融资源向新能源聚集 [2] 市场价值 - 新能源REITs通过资产证券化打通社会资本与新能源项目通道,底层资产包括光伏电站、风力发电场等 [3] - 对投资者具有稳定分红、成长性强、投资门槛低等优势,对企业可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融资结构 [3] - 推动资本市场与绿色产业深度融合,缓解项目融资难题,提升新能源资产估值水平 [3] 制度建设 - 证监会加快推进REITs专项立法,解决产权界定模糊、资产划转不畅、税收处理不清等障碍 [4] - 立法将明晰新能源项目土地使用权、设备产权归属,细化资产划转程序 [4] - 明确REITs运营及分红环节税收政策,提升项目吸引力和投资回报 [4] 典型案例 - 中信建投国家电投新能源REIT底层资产为5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6.87亿千瓦时同比提升1.13% [5] - 中航京能光伏REIT底层资产包括400兆瓦光伏项目,机构线下认购倍数达123.21倍,累计涨幅56.65% [5] - 当前新能源REITs主要由国企主导,未来需鼓励民企参与并拓展至分布式光伏、区域储能等中小型项目 [6]
氟化工行业迎高景气周期
中国化工报· 2025-07-22 10:39
行业表现 - 氟化工板块价格指数震荡上行 7月18日达3561.25点 较2024年底上涨16.65% [1] - 行业龙头企业半年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超100% 包括巨化股份 三美股份 永和股份 东阳光等 [1] 企业业绩 - 巨化股份上半年净利润预计19.7亿~21.3亿元 同比增长136%~155% 第三代制冷剂配额份额37.86%居全国第一 [2] - 三美股份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6.97%~171.67% 第三代制冷剂配额份额15.3%居全国第二 [2] - 永和股份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6.30%~148.49% 依托配额优势把握市场价格上行机遇 [2] - 东阳光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7.48%~192.81% 受益于全球第三代制冷剂需求提升和行业供需结构改善 [2] 市场驱动因素 - 政策端生态环境部2024年12月核发2025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 规范供给 [3] - 需求端2025年前5个月国内空调产量1.35亿台 同比增长4.74% 叠加存量空调维修需求及新能源汽车产量提升 [3] - 第二代制冷剂生产配额进一步削减 第三代制冷剂继续实行生产配额管理 竞争格局优化 [3] - 供给端生产配额制度严格限制产量 需求端全球用量显著增长 推动价格同比快速攀升 [3] 行业前景 - 生态环境部2025年配额分配进一步规范供应 第三代制冷剂配额制度加速行业集中 [4] - 龙头企业通过配额优势主导定价权 推动行业进入高景气周期 [4] - 第三代制冷剂政策预期明朗 有望受益于"双碳"战略实现渗透率快速提升 [4] - 第三代制冷剂平均成交价格或将保持长期上行态势 近期延续供需紧平衡趋势 [4] - 第四代制冷剂价格维持在20万元/吨水平 第三代制冷剂存在较高上涨空间 [4] 企业战略布局 - 龙头企业通过技术迭代拓展新增长点 巨化股份 永和股份已部署万吨级第四代制冷剂产能 [4] - 巨化股份业务延伸至新能源 电子信息领域 自产氢氟酸使锂电池黏结剂毛利率达55% [4] - 永和股份在高端氟材料领域收获显著 氟树脂 可熔性聚四氟乙烯等高端产品优等品率突破95% [5] - 半导体级产品实现批量交付 高端材料占比提升至35% 高毛利产品单吨售价超20万元 毛利率为传统制冷剂的3倍 [5] - 头部企业凭借配额优势享受周期红利 同时通过技术迭代与多元化布局构建长期竞争力 [5]
法士特向“新”加速冲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2 09:37
中国汽车行业上半年表现 - 中国汽车上半年产销首次双超1500万辆 [2] -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 [2] -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 [2] 法士特集团发展历程 - 公司从三线企业成长为民族品牌,从技术引进到创新引领 [3] - 历经57年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变速器研发制造基地 [3] - 产品被国内外150多家主机厂上千种车型选为定点配套产品,变速器市场销量超过1200万台 [4] 法士特新能源战略布局 - 2015年将智能化与新能源确立为核心发展方向 [7] - 2016年成立新能源研究院,突破电驱动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 [7] - 2021年成立两家合资公司,实现新能源电机电控战略布局 [7] - 2022年成立新能源事业部,发布法士特·蓝驰品牌 [7] 法士特新能源产品与技术 - 法士特·蓝驰800V系统解决方案充电速度提升30%,续驶里程增加5%,电机效率达99.6% [8] - 新能源产品配套90多家新能源整车企业,在全国近300个城市运营,累计运行里程超过100亿公里 [8] - EV330-6E240电驱动系统采用双中间轴技术结构,集成大功率扁线电机和高效电机控制器 [9] - TCU控制程序可提高整车续驶里程达20%以上,气动换挡执行机构打破国外垄断 [9] 法士特市场表现与服务体系 - 2021年新能源重卡年销量突破万辆,公司市场占有率跃居行业第一 [10] - 通过全国400余家新能源服务站,35家办事处和15家中心库实现24小时快速响应 [10] 法士特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继续聚焦新能源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11] - 计划将法士特·蓝驰打造成为享誉全球的国际知名品牌 [12] - 目标是为实现汽车强国、科技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12]
A股港股齐走强,后市机会在哪?
广州日报· 2025-07-22 00:36
雅下水电工程开工影响 - 1 2万亿元雅下水电工程正式开工 引爆A股市场水电概念股全线高开 [1] - 水电 水利 西藏板块全线爆发 水泥 基建等方向同步补涨 [1] - 雅下水电工程2030年后或成水电设备新增长点 保障行业产能利用率饱满 [7] - 民爆 掘进 岩土等细分行业需求将迎确定性增长 后续催化预期持续增强 [7] - 雅下水电概念股集体涨停 基康技术 五新隧装单日涨幅达29 99 中国电建 西藏天路等涨幅超10 [6][7] A股港股市场表现 - A股放量成交1 73万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338亿元 超4000股飘红 [3] - 沪指涨0 72 深成指涨0 86 创业板指涨0 87 三大指数均创年内新高 [3] - 恒生指数早盘突破25000点 为2022年2月以来首次 收盘涨0 68 [1][3] - A股逐步转为增量市场 增量资金开始青睐电力 铜铝 钢铁等攻守兼备组合 [9] 创新药板块动态 - 创新药板块低开高走 核心股获高溢价 一品红涨停 舒泰神年内涨幅超5倍 [4][5] - 国产创新药实现上市并进入医保 二季度呈现加速放量趋势 [5] - 创新药产业链上游加速发展 其他细分领域下半年基本面有望改善 [5] - 中金公司认为创新药产业投资趋势明确 向上传导存在产业链机会 [5] 行业机构观点 - 雅下水电工程将改善西藏民生 稳定全国用电 支撑国家双碳战略 [7] - 雅江集团投资规模可观 在央企发展中起中流砥柱作用 [8] - 港股牛市进入漫长夏天 受益国家赋能及增量资金流入 下半年或持续创新高 [10] - 半年报季后出海或成新方向 需寻找存在预期差的板块形成资金共识 [8][9]
*ST聆达: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22 00:32
公司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光伏产业链相关业务,90%以上收入来自全资子公司嘉悦新能源的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业务[2] - 2024年3月14日起金寨嘉悦新能源一期电池项目停产,二期5.0GW TOPCon项目终止[2] - 2025年新增电力工程EPC业务,由控股子公司天津嘉悦新能负责,营收占比84.73%[8][16] - 光伏发电业务由格尔木神光运营53MW并网电站,采用高倍聚光技术(HCPV)[9]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收5992.99万元,同比+72.39%,主要来自EPC业务增长[16] - 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减亏37.56%[5] - 扣非净利润-9555.42万元,同比减亏4.38%[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719.05万元,同比恶化623.10%[5] - 期末净资产-6.42亿元,资产负债率168.3%[5] 业务结构变化 - EPC业务收入5077.57万元,同比+1174.07%,毛利率5.48%[16] - 光伏发电收入829.63万元,同比-21.06%,毛利率39.78%[16] - 太阳能电池业务停产,收入降为0[16] - 研发投入归零,因电池业务停产[16] 风险事项 - 2024年财报被出具带解释性说明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3] - 因净资产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3] - 存在违规担保1600万元,已通过仲裁解除[36] - 处于预重整阶段,若重整失败可能面临破产清算[29] 管理层变动 - 2025年6月金永峰接任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4] - 原董事长王明圣、CEO林志煌等多名高管离职[33] - 职工监事杨绪胜转任总裁[33] 资产状况 - 固定资产3.41亿元,在建工程2.88亿元,计提减值5.56亿元[19] - 受限资产包括货币资金196.21万元及多项抵押资产[19] - 应收账款1.92亿元,较年初增长16.2%[19]
中国能建20250721
2025-07-21 22:26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中国能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水电建设优势**:中国能建在国内水电建设领域占主导地位,主导编制40%以上国内水电建设标准,缔造超百项超级水电工程,在大江大河导截流、筑坝施工等方面有绝对实力,如白鹤滩水电站机组全部由国内自主研发设计并安装,打破多项国际记录[2][3] 2. **雅江项目影响**:雅江项目总投资1.2万亿元,投产后提升国内水电装机容量,促进清洁能源占比突破50%,为高耗能产业提供绿色电力支持,加速双碳目标实现[2][4] 3. **经营业绩增长**:2024年新签合同额达1.4万亿,同比增长9.75%;营业收入4367亿,同比增长7.56%;利润总额151亿,同比增长7.98%;归母净利润84亿,同比增长5%;2025年第一季度新签合同约3880亿元,营收3亿元,归母净利润16.1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5%、3%和8.8%;上半年新签合同达7753.57亿元,同比增长5%[2][10][14] 4. **转型发展成果**:以新能源等为战略转型基点,内部定下稳增长等基调,转型成果显著;新兴产业发展迅猛,2024年新兴产业营业收入1397亿元,同比增长14%,占总营收32%[9][16] 5. **科技创新突破**:2024年研发经费投入141亿元,占比3.23%,获271项专利授权及1800多项科技奖项,发布人工智能三年行动方案,布局103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17] 6. **新能源及电力系统优势**:在新能源和新型电力系统领域具全产业链一体化能力,2024年底新能源控股装机容量达1500万千瓦;90%以上火电站由公司设计,70%以上工程由公司承建[3][18] 7. **提升经营韧性**:通过提高新签合同质量、开展五大专项行动等提升经营韧性,经营现金流持续净流入[29] 8. **加强投资者回报**:加大对投资者回报力度,2024年分红比例从14%提高到20%,增长约50%,实现中期和年度两次分红[30] 9. **非公开发行获批**:2025年6月12日证监会批复非公开发行申请,计划2025年内完成发行,将获更多资金,加快科技和战略领域布局[3][3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雅江项目具体优势**:中国能建在雅江项目中能应对高技术要求和施工难度大的挑战,有全产业链一体化能力,积极布局数据中心业务,总投资预计超350亿元[3] 2. **建筑板块市场布局**:国内参与新能源项目,将优质技术等转移到海外;国际通过一带一路峰会等拓展业务,形成千亿级及多个500亿级核心市场[13] 3. **高端一体化营销措施**:聚焦高端一体化营销,通过行业领先优势推广,以专班机制推进高端拜访成果,对接区域发展战略,编制省域发展方案[15] 4. **核聚变技术研究**:从2019年开始组建核聚变技术团队,牵头承担热核聚变发电岛概念设计研究,在传统核电领域参与国内50%以上核电工程建设,设计占比达65%[21] 5. **多元能力疏通业务**:发挥传统工程建设优势,承担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工程,在西南、西北风光大基地柔性直流外送项目中有参与并取得进展[23] 6. **雅江水电站建设节点**:预计开工后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随后开展大型物资准备等工程,大坝主体招标是重要节点,但时间未确定[24] 7. **电力外送业务机会**:中国能建在高压、特高压建设领域是全国龙头企业,在雅江项目电力外送方面有规划设计能力和建设业务经验[26] 8. **能源建设业务范围**:涵盖电网铁塔巡检、线路建设、电力分配和调度等多个方面,在电力输出及相关业务上有重要能力[27] 9. **与其他建筑央企对比**:过去两年能建公司订单、收入等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与其他建筑央企整体收入利润承压形成对比,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流入[28] 10. **提升经营韧性举措**:开展五大专项行动,涉及应收应付管理、资产负债率控制等方面,解决工程款拖欠问题,优化财务管理[29]
宏创控股: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之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21 21:16
电解铝行业现状 - 国内电解铝行业实施严格产能控制,自2017年后不再新增产能备案,2024年建成产能4462万吨/年,接近行业上限4500万吨,预计未来市场维持供需紧平衡状态 [2] - 2024年全球氧化铝产量1.46亿吨,中国产量8581万吨,2025年国内外氧化铝行业产能持续新增并将陆续投产 [2] - 氧化铝需求主要来源于电解铝冶炼,全球年需求约1.4-1.5亿吨,中国年需求约8000-9000万吨 [2] 宏创铝业产能转移计划 - 公司拟分阶段从山东向云南转移电解铝产能,截至报告期末已转移148.8万吨,2025-2027年计划分别转移44.8万吨、24.1万吨和83.1万吨 [2][6] - 产能转移可能导致部分山东地区厂房、生产设备停用,计划2025年6月关闭邹平县汇茂新材料西区250万吨氧化铝项目 [2][6] - 2027年末阶段性完成后,山东和云南地区电解铝产能将分别为345.1万吨和300.8万吨,氧化铝产能1900万吨仍全部位于山东 [10][11] 固定资产减值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余额348,399.40万元,其中预计停用170,260.24万元,闲置90,816.17万元,原闲置后复用/出租87,322.99万元 [5] - 减值主要源于电解铝产能转移计划和氧化铝产线升级计划导致的固定资产关停 [5][6] - 2024年当期计提减值准备172,960.72万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9.53%,对当期业绩影响有限 [9] 产能转移影响分析 - 云南地区电力成本优势显著,2024年采购价格0.38元/度,较山东地区低25.49% [19] - 云南地区氧化铝和阳极炭块供应充足,2024年周边省份氧化铝产量2004万吨,可满足生产需求 [16][17] - 产能转移后预计资本性支出566,342.69万元,占2024年末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比例合理 [2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78%,净利润同比增长168.91%,综合毛利率从9.86%提升至20.09% [26] - 电解铝毛利率从10.52%提升至17.75%,主要因销售单价上涨6.40%和单位成本下降2.20% [30][31] - 氧化铝毛利率从3.36%提升至27.22%,主要因销售单价上涨32.99%而单位成本仅上升0.17% [32][33]
湘电股份定义高端装备制造的中国范式
新浪财经· 2025-07-21 20:10
公司技术突破 - 在磁悬浮实验中驱动1.1吨试验车于1000米轨道上仅用7秒加速至650公里/小时 打破全球同类型平台速度纪录 [3] - 承制磁悬浮轨道用电机装备 成为国内少数掌握超高速磁悬浮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 [3] - 通过兆瓦级飞轮储能装置、永磁牵引系统等项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3] 核心业务布局 - 主营业务聚焦电磁能、电机及电控三大板块 [2] - 主要产品包括高效节能电机、先进电传动系统及储能装备 [2] - 拥有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和特种发射两大核心技术 [2] 新能源领域创新 - 成功研发50Mvar分布式调相机 整体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 绝缘设计和转子通风结构优化技术国内领先 [4] - 产品解决新能源并网导致的暂态电压支撑不足、动态无功响应滞后等问题 [4] - 50Mvar及20Mvar分布式调相机已应用于风电、光伏等领域 2024年合同总金额超1亿元 [4] 行业地位与影响 - 公司系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基地 电工行业配套能力与科研开发能力领先 [2] - 磁悬浮技术可延伸至工业节能、航空航天等新兴市场 [3] - 技术突破填补国内高端装备空白 在全球竞争中树立中国标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