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

搜索文档
“价格战”明退暗进?上半年乘用车市场呈现“明稳暗促”新格局
新华财经· 2025-07-07 19:57
乘用车市场降价态势回调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降价态势显著回调 全市场综合降幅从1月的2.1万元(降幅14.5%)收缩至6月的1.5万元(降幅9.9%) [1] - 上半年累计降价车型仅91款 较2024年同期的144款减少37% 反映市场正从"价格战"转向"稳价策略" [1] - 降价行为减少源于国家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强化和行业反"内卷"发声 带动消费回暖并缓解车企降价压力 [1] 新能源车成为降价主战场 - 新能源车(含纯电 插混 增程)占据降价车型绝对主力 燃油车降价规模大幅萎缩 [2] - 6月14款降价车型中 纯电动车占6款(同比翻倍) 插混车2款(同比增1款) 增程式1款(数量持平) [2] - 纯电车型如比亚迪海豹06 欧拉好猫等降幅高达25% 而混合动力车型当月0降价 [2] 降价力度温和下行 - 新能源车上半年平均降幅2.3万元(降幅12%) 6月显著回落至1.5万元(降幅10.4%) 为二季度最低点 [3] - 燃油车上半年平均降幅1.7万元(降幅8.9%) 6月为1.4万元(降幅8.6%) 幅度和波动性均小于新能源车 [3] - 市场整体趋向理性定价策略 降价力度从年初高位逐步收敛 [3] 促销活动替代官方降价 - 竞争形式从官方降价转向促销活动 新能源车6月终端促销力度维持在10.2%的中高位 [3] - 传统燃油车6月终端促销力度达23.3% 环比升0.8个百分点 同比升2.1个百分点 连续13个月稳定在21%以上高位 [3] - 豪华车6月促销力度高达26.8% 同比增长3.6个百分点 反映新能源车分流下传统燃油车阵营的销售压力 [4] 下半年市场展望 - 预计延续"总量趋稳 结构分化"基调 技术迭代 成本控制能力及供应链与政策环境稳定性将成为关键变量 [4]
【美股盘前】三大期指齐跌;特斯拉跌超7%,马斯克宣布组建“美国党”引担忧;美股散户上半年股票交易6.6万亿美元创新高;小摩:2028年稳定币市场规模仅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7 17:58
股指期货表现 - 道指期货下跌0.20%,标普500指数期货下跌0.48%,纳指期货下跌0.63% [1] 特斯拉股价波动 - 特斯拉股价下跌7.32%,因马斯克宣布组建第三方政党"美国党"引发投资者担忧 [2] - WedBush分析师认为马斯克是特斯拉"最大的资产",其深入政治可能对公司股价造成压力 [2] 外卖行业竞争 - 阿里巴巴股价下跌1.28%,因与美团展开外卖大战,双方发放大量外卖红包券 [3] - 高盛分析认为外卖价格战旨在通过高频服务获取用户流量,交叉销售至电商和旅游等高利润业务 [3] - 预计2025-2026年上半年外卖业务亏损将给平台带来阵痛 [3] 壳牌业绩表现 - 壳牌股价下跌3.39%,因第二季度贸易表现下降且下游业务盈利低于预期 [4] - RBC Capital Markets指出壳牌连续几年的积极交易更新势头已被打破 [4] 汽车行业动态 - Stellantis股价下跌4.75%,因美国银行将其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 [5] - 下调评级原因包括对欧洲业务的担忧和预计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15% [5] 稳定币市场预测 - 摩根大通预测2028年稳定币市场规模仅达5000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万亿美元 [6] - 预测下调原因是美元挂钩加密货币代币尚未实现主流采用 [6] 美股散户交易 - 2025年上半年美国散户投资者累计买入3.4万亿美元股票,抛售3.2万亿美元股票 [7] - 总交易额达6.6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7] 甲骨文政府业务 - 甲骨文向美国政府机构提供软件75%折扣和云服务大幅折扣 [8] - 消息公布后甲骨文股价下跌0.72% [8]
将汽车开发时间缩短一半以上,中国车企用“硅谷式”迭代速度重新定义造车
新浪财经· 2025-07-07 13:42
中国车企的竞争优势 - 中国车企凭借前所未有的敏捷性重塑全球竞争格局,将新车开发时间缩短至外国竞争对手一半以下[3] - 奇瑞仅用六周完成欧萌达5的欧洲规格改造,而西方制造商需要一年多时间[3] - 比亚迪将汽车开发周期缩短至18个月,远快于传统车企的5年更新周期[6] - 中国品牌电动车型平均"年龄"1.6年,外国品牌为5.4年[6] 运营模式创新 - 比亚迪雇佣约90万名员工,规模接近丰田和大众总和,并通过公司补贴降低员工生活成本[8] - 比亚迪自主生产大部分零部件而非依赖供应商,加速开发并降低成本[9] - 中国车企员工通常每周工作6天,每天12小时[9] - 采用"达标"策略快速迭代产品,样车数量远少于传统做法[12] 市场份额变化 - 2024年比亚迪和奇瑞全球销量增长40%,特斯拉遭遇首次年度销量下滑[10] - 2020-2024年中国五大外国车企销量从940万辆降至640万辆,本土五大车企从460万辆增至950万辆[10] - 大众、丰田等全球车企寻求与中国同行合作学习其运营之道[10] 技术研发特点 - 中国车企将严苛法规环境转化为锻造核心竞争力的机会,如六周内完成欧盟技术标准适配[4] - 更依赖模拟和AI技术而非实地测试,将车型上市视为开发起点而非终点[13] - 采用硅谷科技初创企业的快速迭代理念[12] 行业竞争现状 - 中国169家车企中有93家市场份额低于0.1%[14] - 中国汽车年产能5400万辆,是去年2750万辆产量的近两倍[16] - 比亚迪5月下调20款车型售价,价格战白热化[16] - 车企将过剩产能以"二手车"名义折价倾销,部分车型降价达十万元[16]
空调价格战背刺了谁?
钛媒体APP· 2025-07-07 10:01
空调市场销售表现 - 2025年618期间空调全渠道零售额达485亿元 同比增长16.3% [2] - 线上渠道零售额275.2亿元 同比增长16.6% 线下渠道209.6亿元 同比增长15.8% [3] - 2025年一季度空调销售节奏提前 4月零售额同比增长15.0% [3] 价格战与竞争格局 - 行业头部品牌格力电器公开反对价格战 称其将拖垮企业自身 [2][6] - 小米空调凭借生态和营销优势 一季度科技家电收入同比增长113% 目标五年内跻身行业前三 [7][9] - 新品牌追觅入局大家电市场 加剧传统品牌竞争压力 [10] - 空调行业库存达6000万套 工厂产能利用率不足50% [10] 产品结构与价格趋势 - 线上市场2000-3000元价格段占比41.2% 同比增长4.2% 线下7500-11500元柜机份额增长9.0% [3] - 新一级能效产品线上线下占比超95% 舒适风空调线上销额占比提升至27.66% [4] - 原材料铜价上涨至8万元/吨 单台空调生产成本增加50-100元 [12] 行业影响与潜在问题 - 价格战导致中小品牌偷工减料 铝管替代铜管现象普遍 [12] - 利润缩减可能引发服务质量下降和研发投入减少 加剧行业同质化 [12] - 小米低价策略迫使二线品牌如奥克斯 TCL亏本销售 [9]
if赴港上市,中国人又喝出一个IPO
搜狐财经· 2025-07-07 06:26
公司上市表现 - IFBH Limited于6月30日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27.8港元每股,开盘涨幅近58%,市值一度接近120亿港元 [1] - 公司公开发售认购倍数超2682倍,基石投资人包括瑞银集团、红杉中国公开市场投资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国际、嘉实投资等 [1] - 国际配售吸引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参股的基金参与 [1] - 公司从递交招股书到通过上市聆讯仅用两个多月,创下今年食品饮料企业港股过会最快纪录 [2] 公司业务与财务 - 公司员工仅46人,人均创收约2500万元,高于拼多多的人均1678万元 [2] - 2024年营收同比暴涨80%,毛利率高达36.7% [13] - 公司采用轻资产模式,无工厂、无库存、无复杂分支 [13] - 生产高度依赖泰国代工厂,2023年和2024年向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分别占同期采购总额的92.3%和96.9% [15] 市场表现与竞争 - if品牌在中国香港椰子水市场连续9年蝉联榜首,2024年市占率约60% [8] - 在中国内地椰子水饮料市场连续5年蝉联榜首,2024年市占率约34% [8] - 中国椰子水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5亿元预计增长至2025年的260亿元 [9] - 2022年通过与头部主播合作,销售额环比增长300%,登上天猫品类销量榜首 [9] - 2024年签约顶流明星肖战作为全球代言人,抖音旗舰店单日GMV突破2000万元,粉丝复购率达43% [9] - 市场竞争加剧,if在中国内地的市占率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55.53%降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36.42% [12] 产品与供应链 - 公司投资1.6亿美元采购西得乐的无菌灌装技术生产线,并在泰国建厂 [7] - 2024年东南亚进口椰子价格上涨,老椰价格由每吨两三千元升至四五千元 [14] - 2024年8月公司在中国市场建议零售价涨价约20% [14] - 最大代工厂General Beverage同时服务竞品,2023年加工费大涨12% [15]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彭萨克来自泰国纺织巨头苏旺集团家族 [5] - 彭萨克通过General Beverage持有IFBH公司71.11%的股份,直接持股6.53%,合计持股比例77.64% [8] - 2011年创立General Beverage公司,专注于食品和饮料的制造与分销 [7] - 2013年推出if椰子水品牌,2015年进军中国香港市场 [7]
国金高频图鉴 | Q2经济增速5.3%左右&汽车消费超季节性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7-06 21:50
6月政府债发行进度 - 6月政府债发行维持高位 wind口径政府债发行2 8万亿 前值2 3万亿 净融资1 41万亿 前值1 49万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末 wind口径下政府债净融资规模7 8万亿 发行进度为56 2% 其中一般国债 特别国债 新增专项债 特殊再融资专项债 新增一般债的累计发行进度分别为52 0% 47 5% 49 1% 85 2% 56 5% [3] 6月汽车消费 - 6月1-22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26 9万辆 同比增长24% 环比增长8% [4] - 6月厂商零售数据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7%-30% 环比上月同期增长-14%至42% [4] - 6月厂商批发数据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38% 环比上月同期增长-2%至17% [4] - 汽车消费维持高位的三大原因 比亚迪等车企新一轮价格战 "618"购物节和"以旧换新"政策优惠 高考后暑期自驾购车需求提升 [4] BCI指数与企业预期 - 2025年6月中国BCI指数从5月的50 3降至49 3 跌破50荣枯线 [5][7] - 销售和利润前瞻指数分别回落2 7 2 9个百分点 显示企业对后续订单增长和盈利改善的信心减弱 [7] - BCI指数与PMI指数的分化可能与大中小企业的分化有关 BCI指数调查样本更偏向民营中小企业 [7] 经济景气度与GDP预测 - 6月制造业PMI上行0 2个点至49 7% 生产指数 新订单指数分别回升0 3 0 4个百分点至51 50 2 [9] - 基础原材料行业景气度好转 主要受益于专项债等逐渐落地形成实物工作量 [9] - 出口订单小幅好转 可能与当前中国处于关税豁免期 部分海外贸易商继续抢出口 抢转口有关 [9] - 预计6月GDP增速在5 3%左右 二季度GDP在5 3-5 4%左右 [10]
美团、阿里同步放大招!“补贴对决”暑期档开启,有人抢到2元一杯咖啡……
证券时报· 2025-07-06 11:13
美团即时零售订单数据 - 美团即时零售当日订单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超1亿单,占比超80% [1] - 2小时内新增订单超2000万笔,从1亿单增至1.2亿单 [1] 暑期补贴大战驱动因素 - 美团与阿里同步推出"满25减21""满16减16"等无门槛大额券,近乎免单的优惠直接刺激消费 [4] - 用户晒单显示瑞幸咖啡低至2元/杯,麦当劳早餐仅7元 [5] - 订单激增导致美团App出现短暂卡顿和优惠券异常,公司承诺补偿受影响用户及商家 [5] 行业竞争格局与战略 - 淘宝闪购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首日餐饮连锁品牌和中小商家订单量环比增长170%和140% [5] - 京东外卖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覆盖350城及150万家餐饮门店 [5] - 高盛预测2030年外卖配送市场规模达2.4万亿元,即时零售市场达1.5万亿元 [8] 平台商业模式分析 - 美团已验证通过外卖导流向高利润业务(到店、酒店、旅行)交叉销售的模式,EBIT利润率达30%-40% [7] - 电商巨头整合业务架构,将高频外卖与低频电商/旅行服务捆绑,争夺"日常应用"地位 [7] - 高盛预计价格战将持续至2025年9月达投资峰值,三家公司6月单季投资额已达250亿元 [6] 专家观点与市场前景 - 即时消费需求增长推动行业供给升级,美团、阿里、京东需错位竞争促进行业发展 [6] - 高盛构建三种竞争情景:美团保持领导地位/双寡头格局/三足鼎立碎片化市场 [6] - 价格战核心目标为通过外卖流量转化至高利润业务,中期或提升GMV利润率 [6]
光伏,活在产能出清的恐惧中
投中网· 2025-07-05 14:33
行业现状 - 光伏行业持续洗牌已7个季度,产能严重过剩但龙头企业仍存,中小企业大量破产[4][5] - 2024年1-5月光伏新增装机198GW(占全年预测七成),但价格持续下滑,N型TOPCon组件成交价跌至0.68元/W成本线[6][9] - 2024年至少70家光伏企业破产,电池片组件企业占40%,跨界企业如信濠光电、绿康生化等加速剥离光伏资产[8] 价格与成本压力 - 各环节价格全面低于现金成本:N型电池片0.235-0.26元/W(现金成本0.26-0.28元/W),硅片0.9-1.25元/片(头部成本0.8-1.0元/片),多晶硅N型复投料3.44万元/吨(生产成本41.43元/千克)[12] - 隆基、晶科等龙头下调组件报价0.01-0.03元/W,N型TOPCon电池片价格较5月初降2.5分/W,硅片降0.12-0.13元/片[9][10] - 高盛预测2025年下半年全球组件需求降40%,中国降57%,行业或再现价格战[12] 产能过剩与出清障碍 - 2024年中国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分别达1360GW、1154GW、1056GW、1107GW,超全球需求一倍[15] - 产能扩张未止:2024年上半年69个主产业链项目投资3921亿元,2025年前5个月新增16个项目投资282亿元,技术路线转向BC与钙钛矿[15] - 地方国资接盘阻碍出清,如绵阳国资收购炘皓新能源、厦门建发入主中利集团,导致企业"死而不僵"[16][17] 企业财务表现 - 2024年138家光伏上市公司中40%亏损,隆基、通威等15家亏损超10亿元,前10大亏损企业合计亏530亿元[19] - 2025年Q1五大龙头(隆基、晶科、晶澳、天合、通威)合计亏损84亿元,通威单季亏25.93亿元[20] - 行业整体负债突破3万亿,超70%企业资金净值为负,现金流压力成为生存关键[21] 行业整合呼吁 - 天合光能高纪凡呼吁政策强制约束新增产能,协鑫朱共山建议"市场化兼并重组+技术淘汰"[21][22] - 硅料端拟由龙头企业牵头成立收购公司整合产能,协鑫科技称最快2024年达成协议[22] - 行业共识需加快人为干预出清,避免全行业持续失血[22]
7月起,四大“降价潮”来了:有人偷着乐,有人更焦虑!
搜狐财经· 2025-07-05 07:41
经济通缩周期 - 2025年上半年中国CPI同比下降0.1% 表明经济进入通缩周期 [1] - 通缩导致现金购买力上升 但消费市场低迷 企业裁员降薪 招聘需求下降 [1] 房地产行业 - 2022年起二三线城市房价下跌 2023年一线城市加入下跌行列 [5] - 上海中心区域房价从2021年9.6万/平米跌至2025年6.5万/平米 跌幅超30% [5] - 房价下跌原因包括持续调控政策发酵 房价收入比过高(一线城市超40 二三线20-25) 居民收入增长乏力 [5] 汽车行业 - 比亚迪 吉利 小米 理想等品牌降价 中低档车降1.5-2万 高档进口车降近10万 [7] - 降价原因包括中产收入下降导致需求萎缩 新能源车大量入市造成供大于求 资本涌入加剧竞争 [7] 小家电行业 - 2025年空气炸锅 洗衣机等小家电价格下跌10-15% [9] - 降价原因包括产品更新换代快导致老款清仓 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抑制换新需求 [9] 猪肉市场 - 猪肉价格跌破20元/斤至16-17元 较前期30多元/斤下跌近半 [11] - 价格下跌源于前期养殖扩张导致供大于求 消费者转向低脂肪肉类 [11] 整体影响 - 四大降价潮涉及房地产 汽车 小家电 猪肉行业 [3][5][7][9][11] - 通缩周期下商品性价比提升 但相关行业经营压力增大 [11]
艾睿铂:五年后,中国有11%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财务健康
观察者网· 2025-07-04 15:09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整合趋势 - 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将从129个整合至15个,存活率仅11.6%,但这些品牌将占据75%市场份额 [1] - 存活品牌平均年销量需达到102万辆才能保持财务活力 [1] - 目前仅比亚迪、理想汽车与赛力斯三家上市新能源车企实现全年盈利 [3] 行业竞争格局与盈利挑战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经历激烈价格战、快速创新和行业标准刷新,导致多数企业难以实现可持续盈利 [3] - 价格战将持续但形式转变,将通过成本优势和非价格激励(如保险补贴、零息贷款)保持市场份额 [3] - 实力较强的车企正加快国际扩张步伐以应对国内竞争压力 [3] 中国车企海外扩张前景 - 到2030年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份额将翻倍至10%,年产量增加80万辆 [4] - 欧洲本土车企可能关闭约40万辆产能(相当于1.5家工厂) [4] - 欧洲供应商计划处置超过180亿美元(约1290亿元人民币)资产应对调整 [4] 全球贸易环境变化 - 新一轮美国关税将在2026年带来约300亿美元(约2150亿元人民币)成本 [5] - 美国企业考虑将供应链迁出中国以规避关税影响 [5] - 中国电动车企需专注品牌建设、自动驾驶技术投资和关键市场本地化运营 [5] 技术创新与行业转型 - 全球ADAS市场规模2030年将达500亿美元,中国份额将提升至45% [6] - AI解决方案可降低20%研发周期和验证成本 [6] - 中国"新运营模式"使车企推出速度提升1倍,减少投资40-50%,降低成本30% [7] 行业应对策略 - 车企需全面把握出行升级机遇,特别是ADAS领域的技术创新 [6] - 必须精准部署人工智能以应对投资重点变化、基础设施限制和人才转型 [7] - 建议全球行业参与者借鉴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和ADAS领域的技术与成本优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