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出海
搜索文档
2025企业出海数字化白皮书-思科
搜狐财经· 2025-10-13 10:31
中国企业出海发展现状 - 国家政策积极支持企业出海,包括“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循环”发展战略,并提供税收优惠和金融扶持等措施[20][22] - 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覆盖超过80%的建交国[22] - 出海模式从传统的产品出口,扩展到产能出海、资本出海、服务出海、IP出海等多元化模式,其中IP出海增速高达20%以上[27][31] - 已有超过70万家企业尝试或计划出海,近5年新成立约25万家出海企业,2023年中国非金融类境外直接投资企业数量达7913家,较上年增加1483家,增幅创历史新高[32] - 2024年1月至11月,中国投资者对全球151个国家和地区的858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32] - 部分行业龙头企业海外营收占比已超过30%,有的甚至超过50%[33] 出海热门行业 - 热门出海行业涵盖泛娱乐、电商零售、医药生命科学、新制造、汽车与汽车科技、金融科技、企业服务及基建材料等[34] - 泛娱乐产业(如游戏、影视)借助5G、VR/AR技术拓展国际市场,腾讯收购Riot Games、网易在日本和韩国推出本土化游戏产品[35][36][39] - 电商零售企业如阿里巴巴的速卖通平台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通过投资Lazada扩展东南亚市场;京东通过自建仓储网络提升全球配送能力[37][40] - 医药企业如恒瑞医药、百济神州通过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进入欧美高端市场;医疗设备企业迈瑞医疗产品销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38][41] - 新制造企业如海尔、美的通过智能制造技术提升国际竞争力;绿色制造企业远景和宁德时代提供新能源解决方案和高性能电池产品[42][43][47] - 汽车与汽车科技企业中,比亚迪和蔚来在电动汽车领域表现突出;百度提供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技术解决方案[44][45][48] - 金融科技企业如蚂蚁集团和腾讯金融科技在东南亚、中东和北美市场推广移动支付、在线贷款和财富管理服务[46][49][52] - 企业服务(技能出海)领域,跨境支付平台XTransfer在5年内服务超过55万家外贸企业[50] - 基建材料行业加快出海速度,海外收入占比显著提升,“一带一路”国家成为布局重点[51] 出海地区分布 - 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因地理接近和市场潜力巨大成为重要目的地,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和数字经济领域投资显著[55] - 中东地区人均GDP高(海合会国家人均GDP达3.63万美元),但经济结构单一,各国推出经济转型计划吸引外资,新能源产业成为热点[56][57] - 欧洲市场消费者购买力强,基础设施完善,中国企业通过并购和设立研发中心提升技术水平和品牌影响力;欧盟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政策[58][59] - 北美市场(美国和加拿大)规模庞大,但监管严格,中国企业通过合规运营和技术创新寻找发展机会[60][61] - 拉丁美洲市场,中国企业在墨西哥布局制造业和电动汽车生产;在中南美洲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采项目[62] - 非洲市场资源丰富但基础设施薄弱,中国企业在能源、矿产和基建领域(如铁路、港口)投资显著[63] 出海面临的挑战 - 政策法规方面,各国法律体系、贸易政策差异大,数据安全合规要求严格(如欧盟GDPR、加州CCPA)[64][66] - 地域文化方面,消费习惯、商业习惯和语言差异增加跨文化管理难度,影响团队协作和本地化运营[67] - 供应链与数字化方面,物流成本高、稳定性差,数字化水平不足影响效率;但中国具备“超级供应链”和数字能力优势(如SHEIN供应链可将库存降至个位数)[68][69] - 全球运营中,人才招聘难、跨文化团队管理复杂,IT系统运维与合规难度大,需建立24/7全球支持网络[73][74] 思科数字化解决方案建议 - 建议企业分阶段建设数字化平台:萌芽期采用“轻资产”模式,优先公有云和SaaS服务;成长期构建云网融合架构,加强数字化供应链;成熟期推进IT标准化和ESG理念[2][80][81] - 数字化建设需关注四大要素:数字化连接、国际标准接轨、全场景安全、数据智能变现[2] - 思科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7x24全球支持、全球网架构规划、安全合规审核及数字化成熟度评估[2] - 思科自身具备丰富的全球化经验和技术创新能力,能帮助企业构建适配全球的数字化底座[2]
从南昌卖鞋仔到“埃塞俄比亚工业之父”丨卓立出海谈
吴晓波频道· 2025-10-13 08:30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创始人张华荣的创业历程体现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家的拼搏精神,其企业从江西起步,历经广东发展、赣州产业转移,最终成功出海至埃塞俄比亚,成为全球最大女鞋制造商之一 [3][12] - 公司将中国制造业的成熟经验与产业链模式成功复制到埃塞俄比亚,被誉為"埃塞俄比亚工业之父",并通过建设工业城实现跨产业协同发展,展现了制造业出海的成功实践 [3][26][31] - 尽管在非洲发展面临政权变更、内战、疫情及国际关系变化等多重挑战,公司对未来在非洲解决10万人就业及工业城建设充满信心 [28][30][31] 南昌卖鞋仔:创业初心与底层历练 - 创始人早年经历贫困农村生活、部队历练及多样手艺学习,培养了吃苦能力、精神品格和技术经验,这些成为其创业的重要基础 [7][8][9][12] - 1983年正式创业,1984年进入制鞋行业,在江西南昌从个体户起步,面临"三没有"困境,但通过卖鞋迅速获得收益,端午节期间赚取5000元 [10] - 凭借拼搏精神,公司在江西生产出质量最好的北京布鞋,1996年到广东发展后不到10年成为行业龙头,产业转移至赣州后规模达到2万人并保持行业领先 [12] "中国女鞋教父":产业链深耕与外贸突破 - 公司发展轨迹从南昌到广东再到赣州,决策动机包括拓展外销市场、应对反倾销政策及解决招工难问题 [14][18] - 在广东初期通过不还价策略承接美国贸易公司派诺蒙的大订单,虽遭遇台湾供应商切断供应链的挑战,但通过自主搭建完整产业链(包括模具厂、包装厂、印刷厂等)成为国内产业链最完善的鞋企 [15][16] - 企业成长的关键在于"以变应变"的理念,通过不断解决问题实现升级,例如将工厂迁至农村实现"离土不离乡",有效解决用工难题 [18] "埃塞俄比亚工业之父"的诞生:中国模式的非洲实践 - 公司出海埃塞俄比亚的契机源于2011年林毅夫教授的建议及埃塞俄比亚总理的邀请,其投资被视为国家层面的责任,而非纯商业行为 [21][22] - 公司迅速行动,招聘100多名当地大学生送至江西培训,并调配国内物资设备海运至非洲,在政府协调下货物20多天抵达且清关顺利 [22][23] - 2012年非盟总部开业期间,工厂生产美国高端品牌鞋获得非洲多国官员高度认可,被称為"埃塞俄比亚工业之父",并吸引30多位非洲国家元首参观及600多家企业考察学习 [24][25][26] - 公司在非洲注重本地化管理,如建设淋浴间解决卫生问题、提供早餐提升员工积极性,并将中国工人效率的80%到90%作为培养目标 [27][28] - 埃塞俄比亚工厂规模快速扩张,从2012年初的500人发展到2014年的五六千人,但期间经历政权变更罢工、内战、疫情及美国取消关税优惠等重大挑战 [28] - 未来规划包括在非洲解决10万人就业,并在工业城基础上布局房地产、酒店、学校等配套设施,向综合性平台转型 [28][30][31] 公司现状与未来展望 - 公司已从制鞋厂转向跨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在埃塞俄比亚首都建设华坚工业园,并布局汽车、新能源等新领域 [31] - 工业城所在区域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公司计划进行一级开发,对未来十年成果充满信心,强调创新与挑战无关年龄 [29][30]
中国公司全球化周报|德邦快递开通中东6国物流专线/Temu与电商服务平台Base达成合作
36氪· 2025-10-12 12:21
物流与供应链拓展 - 德邦快递开通中国至阿联酋、沙特、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曼等6国的空海运物流专线,以迪拜为货运中枢,通过21条运输线路实现货物直达中东各地 [2] - 德邦快递针对不同品类产品定制通关与派送方案,并为跨境电商客户提供专门的"VIP通道",支持亚马逊、Noon等平台 [2] - 沙特港口管理局与海关总署联合推出货运新规,要求所有抵达沙特海港的货物须通过FASAH电子清关平台提前提交数据,新规将于2025年10月29日生效 [7] 电商平台与模式创新 - Temu与电商服务平台Basecom达成合作,旨在帮助跨境卖家提升在英国、美国等多个市场的运营效率,提供加速产品上架、简化库存管理及实现多渠道整合等核心支持 [2] - TikTok正在英国测试名为"Trendy Beat"的自营电商功能,由平台自主采购和销售因短视频而受到关注的商品,标注为"TikTok Shop Trendy Beat" [3] - SHEIN计划于今年11月在法国开设首批实体门店,与法国大型百货公司Société des Grands Magasins合作,在多个城市的巴黎老佛爷百货商场内设店 [3]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出行 - 小米在德国埃森和西班牙马德里同步开设两家旗舰店,并宣布到2025年底将欧洲门店数量扩展至10家,为2027年正式在欧洲销售电动汽车铺路 [4] - 比亚迪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巴西工厂下线,巴西总统卢拉成为车主,比亚迪在巴西已拥有超17万名车主,并连续两年成为巴西新能源市场销冠 [4]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滴滴海外出行需求日均需求较暑期上涨超100%,首尔、济州、新加坡、吉隆坡、东京等城市用户需求突出 [3] 科技与硬件创新 - 禾赛科技宣布2025年度第100万台激光雷达于9月底下线,成为全球首个年产量突破百万台的激光雷达企业 [5] - 禾赛科技全球ADAS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获得全球24家主机厂的120个车型量产定点,全球前十大Robotaxi公司中有九家选择其作为主激光雷达供应商 [5] - 万兴科技在日本NexTech Week 2025秋季人工智能展会上展示其AIGC视频创作平台ToMoviee AI,该平台在VBench-2.0文生视频大模型评测榜单中综合得分位列全球前三 [4] 投融资动态 - 自然堂集团完成新一轮融资,加华资本投资3亿元人民币,欧莱雅参与投资,本轮融资估值超70亿元,公司年营收超45亿元并已提交赴港IPO招股书 [6] - 安澜动力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资金将用于电动智能摩托艇功能样机的迭代研发,核心市场包括美国、加拿大、澳洲和欧洲 [6] - 达普生物完成B2轮融资,由上海科创集团旗下知识产权基金领投,资金将用于加速高端生命科学仪器产品的全球商业化进程 [6] 医药行业国际化 - 诺诚健华与全球生物制药公司Zenas达成全球授权合作协议,潜在总交易金额超20亿美元,为中国创新药出海再添案例 [7] - 2025年以来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等头部药企已相继通过海外授权实现技术与市场的国际化突破,反映出全球市场对中国药企"高效研发+成本优势"的认可 [7] 政策与市场支持 - 香港特区政府启动"内地企业出海专班",拟推动内地银行在香港设立区域总部以支持企业拓展东南亚和中东市场,并提供税务宽减吸引企业在港设立财资中心 [8] - 英文媒体KrASIA面向中国出海企业发布全新英文媒体服务,其网站约60%的读者为东南亚核心国家的商业人群,旨在帮助中国公司提升全球品牌 [8]
《黑神话:悟空》海外出圈,上海公证服务如何助企“走出去”
南方都市报· 2025-10-11 15:12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之下,中国企业"出海"步伐加快,企业面临的海外合同纠纷、知识产权纠 纷、劳动纠纷等风险挑战与日俱增。 去年8月,中国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即获得全球关注,在该款游戏诞生的过程中,来自上 海市长宁区公证处的"长宁公证存证"平台,借助"哈希值存证模式"这一技术,为游戏科学公司高效完成 了文件存证,有效护航了企业"出海"。 在另一场全球太阳能行业备受瞩目的专利权纠纷中,我国一光伏技术公司被美国能源公司起诉侵犯专 利,律师团队通过广泛调取中美欧日韩等多国专利数据库,通过海量信息筛选比对,找到了美国公司专 利无效的证据,打破了国际巨头专利垄断,帮助中国新能源企业顺利出海。 面对美能源公司的指控,中国公司曾两次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起专利无效宣告请求,然而美能源公司的 专利体系兼具技术深度与法律严谨性,中国公司均未能成功。 长宁公证处公证员梁永捷介绍,游戏开发过程中,平面设计、3D模型等数字资产更新极快,传统版权 登记根本来不及保护。"长宁公证存证"可实时将任意电子数据上链存证并生成存证证书,同时存证服务 也不受地域限制。"哈希值存证模式"不需上传原始数据,而仅需存证文件特征值就可以,既有 ...
莞港金融行交流会在东莞举行,莞港两地携手助力企业出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12:45
事实上,香港一直是内地企业走向国际的首选平台之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已有2620家内地企业 在港设立业务,超过1400家企业在香港上市,其中304家来自广东。此外,香港是全球最活跃的新股集 资市场之一,截至2025年9月,在香港上市的新股有69宗,集资总额超1800亿港元,为企业带来强大资 本动力。 东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曾坚朋介绍,目前东莞有境内外上市企业85家,其中A股上市企业有65家, 当前东莞市正在积极推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形成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鲜明特色的资本 市场东莞板块。而香港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之一,是东莞企业境外上市首选目的地之一。东 莞将不断完善企业上市扶持政策体系,推动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快速发展。通过交流会搭起交流平台,支 持东莞更多优质企业对接香港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前,越来越多优秀的内地企业正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而香港正担当企业出海的"启航点"。为更好支援 内地企业"出海",2025年香港的《施政报告》提出整合香港的外地办事处,包括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 香港贸易发展局及香港驻内地的办事处组成一站式平台,成立出海专班,为出海企业制订多元方案。 (原标 ...
有色金属接棒 护送A股征伐4000点
经济观察报· 2025-10-09 18:55
A股市场整体表现 - 10月9日A股节后首个交易日三大指数集体高开高走,上证指数上涨1.32%至3933.97点,创2015年8月以来近十年高点 [2] - 深证成指上涨1.47%至13725.61点,创业板指上涨0.73%至3261.82点,均创2022年2月以来新高,全市场3115只个股上涨 [2] - 机构主流观点认为后续行情将“震荡中上行”,10月A股“攻势不改,新高在望”,市场预计延续9月趋势保持震荡上行且低斜率走势 [8] 行业板块表现 - 有色金属板块成为2025年至今A股表现最突出板块,涨幅达77.56%,领先于硬件设备(涨幅59.07%)和半导体(涨幅58.74%)板块 [2] - 10月9日有色金属板块涨幅为6.67%,黄金、铜产业、镍矿、稀土、锂矿、钴矿等概念齐齐拉升,多只黄金概念股涨停并创历史新高 [4][6] - 发电设备板块大涨2.89%,融发核电、东方电气等涨停;电脑硬件概念涨2.66%,半导体概念涨2.58%,灿芯股份涨停,芯原股份等涨超10% [3][5] - 文旅、白酒、房地产股跌幅居前,餐饮旅游板块下跌2.92%,房地产板块下跌1.37%,汽车板块下跌0.61% [3][5] 资金流向 - 10月9日电子元器件行业净流入资金217.57亿元,通信设备净流入98.48亿元,软件净流入64.43亿元 [5] - 半导体行业净流入76.97亿元,电力行业净流入61.23亿元,电工电网净流入54.86亿元 [5] - 汽车行业净流出35.23亿元,房地产净流出15.66亿元,生物科技净流出7.36亿元,券商净流出9.83亿元 [5] 大宗商品与宏观背景 - 北京时间10月8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盘中升破400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国内多个金饰品牌黄金克价站上1160元/克刷新纪录 [6]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LME期货铜、锡、钴、锌、铝等有色金属价格同步走强,钴为代表的能源金属价格飙升 [7] - 美国政府“停摆”扰动、未来降息和衰退预期使得全球投资者对美元信用和美国主权债务担忧上升,推动金银等贵金属价格走高 [6] 机构观点与未来展望 - 资源安全、企业出海和科技竞争被视为最重要结构性行情线索,对应资源+出海+新质生产力的行业配置框架 [8] - 10月下旬将召开的四中全会成为市场预期和交易重要方向,重要规划提出使市场风险偏好有望维持高位 [8] - 十月进入三季报窗口,由于去年基数较低,今年三季报预计多数行业盈利增速会出现反弹,基本面将强化市场信心 [8] - 科技产业催化显著多于顺周期催化的格局不变,科技成长可能延续趋势行情,最终演绎到长期低性价比区域 [9]
收评:A股节后开门红!沪指涨1.32%突破3900点 续创10年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10-09 15:47
市场整体表现 - 节后首个交易日主要股指强势拉升,沪指上涨1.32%报3933.97点,突破3900点并续创10年新高 [1] - 深证成指上涨1.47%报13725.56点,创业板指上涨0.73%报3261.82点,科创50指数上涨2.93%,盘中一度暴涨超6%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6723亿元,场内超过3100只股票上涨 [1] 行业板块表现 - 有色金属、煤炭、电力、钢铁、半导体、石油等板块拉升 [1] - 可控核聚变概念、黄金概念、稀土、风电概念等主题活跃 [1] - 旅游、传媒等板块走低 [1] 结构性行情线索与行业配置 - 资源安全、企业出海和科技竞争是最重要的结构性行情线索,对应资源+出海+新质生产力的行业配置框架 [1] - 长假期间热点集中在资源和AI领域,贵金属、基本金属和能源金属价格全面上涨,资源安全主线热度提升 [1] - AI从企业级向消费级扩散趋势明显,用户入口抢夺或带来端侧硬件和应用大爆发 [1] - 需坚定企业出海大趋势,淡化外部扰动因素 [1] 市场流动性特征 - 近期增量流动性依旧以绝对收益资金为主,预计市场仍将逐步回归结构性特征 [1]
海澜之家启动赴港融资,都是小红书闹的?
搜狐财经· 2025-10-09 13:09
港股上市计划 - 公司发布公告,正式启动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计划[1] - 此次上市的核心目的是为深化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以打开国际市场[4][15] - 在香港上市有助于最小成本获得经营资金,相比发债更为划算,并可利用香港更丰富的融资工具降低融资成本,增加融资灵活度[15] 国内市场挑战与业绩表现 - 公司净利润自2020年“二代目”接班后,未能回到接班前水平[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73%至115.66亿元,但净利润同比下滑3.1%至15.88亿元[9][10] - 主品牌“海澜之家系列”营收在2025年上半年下降5.86%,加盟店数量净减少174家[9] - 公司商业模式(高效的ODM模式)在效率上具有优势,但在设计上未能跟上年轻消费者对潮流时效性、设计独特性和圈层认同感的需求变化[7][8] - 2020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广告宣传费用累计投入超过25亿元,但品牌在年轻消费者心中的认知未有太大改变[8] 财务状况与存货压力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存货规模达102.5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35%,库存周转天数长达323天[11] - 2020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存货跌价损失分别为8.52亿元、9.87亿元、9.28亿元、6.35亿元、8.6亿元、8.72亿元[12] - 同期,公司货币资金为78.89亿元,同比下降14.52%,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高达102.40亿元,同比增加4.60%,有息负债为17.45亿元,同比增加19.99%[13] 海外战略与现有基础 - 公司国际化战略始于2017年,基本路线为“扎根东南亚、辐射亚太、着眼全球”[22]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海外市场门店数达到111家,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23][24] - 海外收入占比极低,2020年至2024年海外收入分别为1.11亿元、0.86亿元、2.19亿元、2.72亿元、3.55亿元,占当期总营收比重未超过2%[21] - 公司在海外布局了多种门店业态,包括HLA concept、HLA男装单体店、EICHITOO爱居兔女装单体店以及走中高端路线的HLA lifestyle(海澜优选店)[25][27] - 公司计划在深耕东南亚市场的同时,有序推动中亚、中东、非洲等地市场的布局,并预计2025年下半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开出首店[30] 海外市场面临的挑战 - 东南亚市场气候偏热,男装市场相对空白但规模有限,当地消费力不如国内且对价格敏感[34] - 欧美市场为发达地区,消费能力较强,但当地消费者对商务品牌已有成熟认知,公司产品竞争力面临挑战[34] - 公司以ODM模式为主,研发投入相对不足(研发费用率最高一年仅1.37%),在需求多样的国际市场能否复制国内成功存在疑问[35][38] - 国际扩张将面临包括人才短缺在内的全方位体系重构挑战[39]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中国企业出海,如何靠人才与ESG扎根全球?
搜狐财经· 2025-10-09 12:27
"我们的团队经常在企业出海前,就协助客户完成整体战略设计与组织架构布局",刘畅女士在论坛中强调,"先搭好架构,再开展经营,才能避免'边走边 踩坑'的被动局面。" 她提醒企业,出海不仅是商业行为,更是一次组织能力的全球化考验。财税合规、用工制度、文化适应、本地法规,这些看似"后台"的问题,恰恰决定了 企业能否在海外站稳脚跟。 在圆桌讨论中,一致认为: 2025年9月27日,汇聚了行业目光的GREENEXT Expo"问道可持续"主题展于上海展览中心圆满落幕。本届展会聚焦"可持续×创新×跨界×商业"四大维度, 吸引了逾5000名参会者,共同见证了企业绿色创新与责任实践的最新成果。 彦德国际首席执行官刘畅女士Joanna受邀出席活动,并于"出海领航"板块下的圆桌论坛《出海人才组织赋能》中,与多位专家展开深度交流,共同探讨中 国企业全球化进程中的人才战略、组织能力与ESG实践。 论坛中,嘉宾们将中企出海历程归纳为三个阶段: 成熟全球化阶段:核心议题转为品牌建设与文化塑造,员工归属感成为"走进去"的关键。 刘畅女士指出,许多企业在前两个阶段中,往往过于聚焦市场开拓,而忽略了组织架构、财税合规、人力资源等底层能力的系统搭 ...
陆家嘴财经早餐2025年10月9日星期四
Wind万得· 2025-10-09 06:40
全球宏观经济与政策 - 美联储9月会议纪要显示多数官员认为今年余下时间进一步降息可能是合适的,但通胀预期面临上行风险[2] - 新西兰联储意外下调基准利率50个基点至2.5%[16] - 泰国央行政策委员会以5比2投票结果维持关键利率在1.50%不变[16] - 德国8月季调后工业产出环比下降4.3%,为2022年3月以来最大降幅[16] - IMF预计中期全球经济增长率约为3%,到2029年全球公共债务将超过GDP的100%[14] - 美国2025财年联邦预算赤字为1.8万亿美元,比2024财年减少80亿美元[15] 全球金融市场表现 - 美股纳指涨1.12%首次收在23000点上方,标普500指数涨0.58%[18] - 欧股全线上涨,德国DAX指数涨0.87%,法国CAC40指数涨1.07%[19] - COMEX黄金期货涨1.40%报4060.60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涨1.95%报48.44美元/盎司[21] - 美油主力合约收涨0.92%报62.3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涨0.96%报66.08美元/桶[21] - 美元指数涨0.27%报98.86,离岸人民币对美元跌45个基点报7.1503[23] - 恒生指数收盘跌0.48%报26829.46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55%[5] 中国A股与港股市场 - 私募人士认为海外市场走强与国内积极因素叠加有望共同支撑A股后市表现[1] - 外资9月净流入中国股市46亿美元,创2024年11月以来单月新高[6] - 港股市场成交额1738.03亿港元,较前一交易日1212.57亿港元有所放大[5] - 机构认为四季度港股有望迎来上行窗口,投资逻辑转向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逻辑[5] - 10月9日当天有23只基金开启发售,定档10月份发行的新基金数量接近70只[6] 消费与旅游市场 - 国庆中秋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预计超24.32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4] - 携程数据显示国内长途游订单占比较去年提升3个百分点,出境长线游多个欧洲目的地订单翻倍[9] - 假期夜游在携程上的搜索热度环比增幅超200%[9] - 深圳9·5房地产新政满月,新建商品住宅网签2824套同比增长23.48%,二手住宅网签3699套同比增长32.63%[10] - 长沙楼市9月20日至10月6日平台新房成交量突破1100套[10] 人工智能与科技行业 - 马斯克AI初创公司xAI推进200亿美元融资,英伟达作为股权投资方出资或达20亿美元[3] - OpenAI已签署价值高达约1万亿美元的交易以获得计算能力,未来十年将获得超过20吉瓦计算能力[13] - 软银集团以53.75亿美元收购ABB的机器人业务,预计2026年中至年末完成[13] - 欧盟委员会发布应用人工智能和科学中人工智能两项战略,覆盖医疗、能源、制造等战略领域[16] - 中信建投认为AI投资重点将从个别关键环节转向全面的算力底座和生态系统建设[7] 大宗商品与资源 - 国际铜研究组织预测2025年全球精炼铜约有17.8万吨过剩,2026年则有15万吨短缺[22] - 高盛将2026年铜价预测由每吨10000美元上调至10500美元,维持2027年每吨10750美元预测[22] - 中信证券指出贵金属、基本金属和能源金属价格全面上涨,资源安全主线热度提升[7] - 伦敦基本金属多数下跌,LME锌跌1.67%报2995.00美元/吨,LME铜跌0.56%报10701.00美元/吨[21] 公司动态与业绩 - 芯原股份预计第三季度新签订单同比增长145.8%[9] - 永和股份第三季度净利同比预增448%到507%[9] - 比亚迪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5.52%[9] - 赛力斯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9.44%[9] - 北汽蓝谷子公司9月销量同比增长30.15%[9] - 长风药业上市首日大涨161%,成交超6亿港元[5] 行业与板块热点 - 10月券商推荐金股以电子、电力设备、传媒等板块数量居多,对科技板块热度不减[6] - 券商关注十五五规划主题,对10月市场积极看多[6] - 即时电商和平台电商白酒促销大战持续,飞天茅台优惠后1700元/瓶低于批发价1780元[11] - 日本半导体材料制造商Tekscend Photomask IPO募资1566亿日元,规模排名日本今年第二[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