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

搜索文档
中金港股下半年展望:结构型行情仍是主线 建议聚焦分红、科技、出海、新消费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6-10 08:42
港股市场表现与展望 - 2025上半年港股表现跑赢A股及全球市场,面对关税冲击展现超预期韧性,但反弹呈现脉冲式冲高回落且个股表现集中(跑赢指数个股占比仅35%)[1] - 基准情形下恒指目标23000-24000(盈利增速4-5%),乐观情形25000-26000(关税进展+科技叙事强化),悲观情形20500(零增长+政策滞后)[1][2][10] - 结构型行情为主,超配银行、电信、科技硬件、媒体娱乐、新消费、生物科技,低配能源、地产及部分工业[2][10] 信用周期与经济困境 - 中国经济核心困境为私人部门信用收缩,M2达325万亿人民币(GDP的2.4倍),储蓄规模145万亿人民币,利率处历史低位(1年期定存0.95%,10年国债1.65%)[3] - 实际利率(2.2%)与自然利率(0.6%)差距1.6ppt,居民购房成本低于3%但租金回报不足2%,导致房地产反弹不可持续[4] - 信用周期修复依赖关税、财政与AI,需额外6-8万亿财政支出弥合产出缺口,当前政策力度仅能维持"稳杠杆"[5][6][7] 市场配置逻辑与行业动态 - "资金盛+资产荒"环境下指数震荡,结构性机会集中于稳定回报(存款、国债、黄金、分红)及成长性资产(科技、新消费)[8][9] - 表现优异板块ROE改善(新消费、科技硬件、软件服务、媒体娱乐),分红板块需ROE稳定(银行、电信),ROE下行板块(建材、石油)遭冷落[9] - 南向资金年内增量2000-3000亿港元,全年或超万亿港元,推动港股流动性改善及定价权提升,外资回流仍受限[11] 下半年关键变量与策略 - 关税、财政与AI为信用周期三大驱动,关税冲击需1.2-1.5万亿财政对冲(已安排2.1万亿),AI催化需技术突破[6][7] - 最佳策略为低迷时介入(政策托底)、亢奋时获利,加权风险溢价衡量市场情绪[10] - 港股比较优势在于分红、新消费、AI科技及创新药领域,优质企业上市弥补结构"偏科"[11]
新一轮“造富”,河南赢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9 23:52
泡泡玛特与蜜雪冰城的市场表现 - Labubu系列带动泡泡玛特2024年营收达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经调整净利润34.0亿元,同比增长185.9%,其中The Monsters系列营收增长超7倍,成为泡泡玛特旗下营收第一的IP [5] - 截至6月9日,泡泡玛特股价报250.8港元,总市值3368.1亿港元,年内涨幅超170%,2024年初至今涨幅超11倍 [9] - 蜜雪冰城6月9日股价报565.5港元,上涨5.41%,市值达2147亿港元,市盈率为茅台的约两倍 [3][4] - 泡泡玛特、蜜雪冰城与老铺黄金并称"港股新消费三姐妹",年内股价均翻倍,总市值突破7000亿港元 [2] 商业模式与消费痛点 - 蜜雪冰城以极致"性价比"吸引年轻人,泡泡玛特通过盲盒的未知性和Labubu的社交属性满足情绪消费需求 [9] - 蜜雪冰城被比作新茶饮领域的"茅台",泡泡玛特的Labubu被称为"塑料茅台" [3][5] - 新消费企业表现优于传统消费龙头,贵州茅台年初至今累计表现为负值,"茅台跌倒、新消费吃饱"说法流传 [3] 河南新消费企业崛起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以207亿美元身家成为河南新首富,超过牧原股份创始人秦英林的169亿美元 [1] - 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张红甫兄弟净资产均达111亿美元,曾登福布斯当日涨幅前三 [2] - 蜜雪冰城、泡泡玛特与胖东来并称河南商业"三头象",代表平民消费、精神消费和品质消费 [11][17] 河南产业转型 - 河南首富从牧原股份秦英林到泡泡玛特王宁的交替,反映河南产业标签从传统农业、制造业向新消费、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转型 [14] - 河南农业和制造业基础为新消费品牌提供支撑,如蜜雪冰城的原材料供应,电商、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完善产业配套 [18] - 河南庞大人口基数催生多元化消费偏好,推动新消费品牌发展 [18] 全国首富更替与产业趋势 - 四川新首富百利天恒创始人朱义净资产138亿美元,反映生物医药产业崛起,四川医药健康产业2023年营收近6000亿元 [20] - 陕西新首富巨子生物创始人范代娣与严建亚夫妇净资产47亿美元,代表重组胶原蛋白等新兴赛道 [20] - 河南、四川、陕西新首富均来自新兴产业赛道,体现各省"造富"方向 [21]
廖市无双:普涨之后,指数能否向上突破?
2025-06-09 23: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券商、TMT(通信、电子、计算机、传媒)、新消费(轻工、纺织服装)、创新药、银行、保险、大消费、周期(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稳定(交运、公共事业) 公司:中信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整体走势 - 上证指数处于窄幅震荡偏多格局,下方支撑位 3186 - 3200,上方阻力位 3417 - 3432,面临方向选择[1][3][4] - 市场处于上下两难格局,震荡偏多,上行目标 3432 点但空间有限,下行空间也不大,窄幅区间震荡或持续[1][13] - 预计 6 月 16 日前后迎来变盘节点,若下周缓慢上攻挑战 3417 - 3432 点区间,6 月 16 日前后可能成中线顶部节点引发调整[2][18] 券商板块 - 券商板块是市场破局关键,走势可作判断市场整体趋势重要线索,若向下调整,上证指数可能向下调整再上涨;若向上突破,上证指数可能先上涨再调整[1][6][7] - 券商指数处于年线上方,下行空间有限,上行空间 840 - 880 点,有较高投资价值,建议关注打到年线或支撑不破位置低吸[1] - 券商板块走势缓慢,未形成突破式走势,大盘快速上涨可能性低,更可能斜率收敛下降[16] - 券商板块位置低,向下空间有限,向上至少有挑战去年 11 月以来下跌 0.618 位置可能性,有 10 - 20%上涨空间[22] 行业表现和资金流向 - 近期市场上涨特点是 TMT 板块连续上涨,通信、电子、计算机和传媒等行业表现突出,轻工和纺织服装板块火爆,银行和医药板块表现不错[10][11] - 当前市场主线是新消费、创新药和银行[12] - 大消费和创新药板块部分品种回调,资金流向 TMT 板块,属补涨现象,市场仍有上涨空间[17] 投资策略 - 在市场变盘位根据可能路径制定操作策略,进行仓位和板块调整,提前分析不同情境制定策略应对不确定性[9] - 投资者需耐心等待明确方向选择时机,调整心态,根据自身持仓情况适当调整策略应对短期波动[14][15] - 大金融板块(银行、券商、保险)可继续持有,券商急跌时可加仓[23] - 当前价值股和成长股都可做反弹,可适当参与 TMT 板块反弹但不宜重仓[25][26] - 未来投资策略更多采用批量筛选股票方法,根据特定特征组合筛选,比单纯依靠行业轮动更具价值[2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北证 50 整体偏空格局,不建议追涨,市场敏感度高的资金对其影响大,会波及其他指数,目前冲高有压力[1][20][21] - 从风格动量看,金融、大盘价值风格最强,中性成长动量逐渐走好;从拥挤度看,TMT 交易占比低,中性成长风格排名靠前,价值股和成长股拥挤度不高;从资金流入看,行业 ETF 流入不多,宽基 ETF 流入较多[24][25] - 6 月市场风格消费优于成长,成长优于周期,周期优于金融,金融优于稳定,红利关注下降,关注创新药和新消费,TMT 询问增多[27] - 市场轮动效率低于以往,投资逻辑更多以主题形式进行,如寻找特定特征非酒类消费股票[29] - 市场走势纠结,成长股补涨,红利性价比下降,各板块都能挣钱但难提供持续收益,需根据风险偏好等决定配置结构[30]
减持茅台、增持泡泡玛特!有基金经理调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23:06
作 者丨易佳颖 见习记者李益文 编 辑丨骆一帆 6月9日,潮玩龙头泡泡玛特(09992.HK)股价盘中触及253港元历史峰值,当日报收250.8港元/股,日内涨幅达 2.45%。 王宁曾说,创业就是刚开始做A,最后做成了B,然后莫名其妙的有一天在C成功,但是也许你会在D变得伟大。在不 断变化中,也有王宁始终坚守不变的,他自己总结道, "尊重时间,尊重经营。" 不可忽视的是,王宁在几次关键选择背后的理性思考,从Sonny Angel的营收数据占比中窥见潮玩市场的前景,果断选 择押注,再到如今对于不同IP的孵化与经营,也依然是凭市场数据说话。(→ 详情 ) 基金加大布局 同花顺iFinD显示,2023年末,仅有 12家 基金重仓泡泡玛特,但2025年一季度末,这一数据已激增至 180家 ,持股总 市值为87.79亿元。 从持股数量来看,180只持股基金中,共计有19家基金持股份额超过100万股。其中,农冰立管理的景顺长城品质长青 混合A(010350)持有322.26万股,为当前持股数最多的基金。 资料显示,农冰立自2023年7月接管景顺长城品质长青混合A后,逐步减持贵州茅台等传统消费股,加码新消费。2024 年 ...
蜜雪冰城遭两大投行下调评级 被指估值过高 海外扩张不理想
南方都市报· 2025-06-09 22:50
评级下调与估值分析 - 瑞银将蜜雪冰城评级从"中性"下调至"卖出",目标价调整至477港元,美银从"中性"下调至"跑输大市",目标价从400港元上调至465港元 [2][3] - 蜜雪冰城3月初上市至今股价累计上涨约1.8倍,当前股价565.5港元/股对应2024年和2025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40倍和33倍,较瑞银目标价仍有18.6%回调空间 [3] - 投行认为公司基本面无法支撑当前估值,估值溢价已消化门店扩张的乐观预期,除非业绩超预期否则增长空间有限 [3] 海外业务与毛利率压力 - 蜜雪冰城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5.2%,瑞银预计2025年将下降至4.5%,印尼和越南市场面临本土品牌激烈竞争导致复苏低于预期 [4] - 美银指出海外业务存在运营效率低、竞争加剧及定价缺乏吸引力问题,旗下咖啡品牌幸运咖同样承压 [4][5] - 公司2021-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31.4%、28.9%、30.3%、32.5%,美银预计2025年毛利率将降至30.5% [4] 新消费赛道炒作现象 - 蜜雪冰城与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并称港股"新消费三宝",泡泡玛特市值3368亿港元,老铺黄金1700亿港元,蜜雪冰城2147亿港元 [6] - 百亿私募指出三家公司市值已超过国际同行(如蜜雪市值超过海底捞+百胜中国之和),长期存在泡沫风险 [6] - 行业被资本热炒推高股价,但盈利模式依赖加盟门店扩张,若增速放缓则估值难以维持 [7] 国内业务增长潜力 - 瑞银预计蜜雪冰城未来3-4年将维持15%的年开店增长率,2028年门店总数达7万家,主要通过渗透低线城市和区域加密实现 [7] - 国内业务仍展现强劲增长动能,受益于行业整合趋势 [7]
多家外资机构唱多中国股市 密集调研A股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6-09 22:01
外资机构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乐观预期 - 高盛、摩根大通、汇丰银行等外资机构调高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表达对中国资产的看好[1] - 德意志银行将2025年中国GDP增速预测值上调0.2个百分点至4.7%,摩根士丹利上调0.3个百分点,高盛上调0.6个百分点,摩根大通上调0.7个百分点,野村上调0.5个百分点[2] - 中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持续发力,服务业产出和零售展现出较强韧性,财政政策仍有充足空间通过发行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经济[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资金比去年翻了一倍,有助于扩大内需[2] - 渣打银行、瑞银证券等金融机构认为中国经济扛住外部冲击,展现出强劲活力[2] 外资机构对中国股市的看好 - 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的情绪正在改善,增持中国股票的意愿增强,预计未来6至12个月中国股票将吸引更多资金流入[4] - 汇丰环球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中国首席投资总监匡正看好独立自主的中国科技创新、政策发力下的中国内生消费需求以及红利资产[4] - 高盛建议投资组合向广义消费领域倾斜,看好与居民消费相关的医疗保健板块,并提高对券商板块的配置[5] - 瑞银看好与消费升级相关的行业,如教育、旅游、医疗服务等在内需恢复中增长确定性高的领域[5] 外资机构对A股企业的调研重点 - 5月以来共有234家外资机构调研了195家A股公司,电子设备、集成电路等相关硬科技企业是调研重点[6] - 奥普特、澜起科技、沪电股份、奥比中光等公司吸引了超过30家外资机构的深入调研[7] - 澜起科技表示未来五至十年将致力于成长为国际领先的全互连芯片设计公司,重点聚焦运力芯片领域[7] - 外资机构特别关注上市公司的"出海"布局,如沪电股份正在推动泰国生产基地从试生产到量产[7] 中国市场的长期增长动力 -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兼行政总裁王云峰表示中国依然是世界贸易版图的重心,未来将以科技创新的强大潜力叠加市场规模、产业链供应链等传统优势为海内外企业提供增长动力[3] -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指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较强,企业自身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外资金融机构持续看好的关键因素[1] - 江远投资创始人张江表示"中国创新,全球市场"的全新投资范式正在展开[7]
港股进入牛市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6-09 21:32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国企指数较4月低点反弹超20%,进入技术性牛市,年初至今涨幅分别为20.55%、21.6%、20.44% [1][2] - 此轮行情与2019-2021年恒生科技单边牛市不同,三大指数表现均衡,叠加低利率、险资南下、新消费及创新药周期共振 [6][7] 驱动港股的核心周期 - **平台经济松绑周期**:国补政策推动小米、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一季度业绩增长,拼多多及线下商铺表现相对弱势 [4] - **行业景气周期**:恒生28个行业指数中,医药、科技、新消费占据涨幅上半区,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年初至今涨55.17% [4][5] - **低利率与险资配置周期**:平安资管持续增持农行H股至15.09%,险资对高股息资产加仓趋势明显 [6] 行业与主题指数表现 - 涨幅前列指数: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55.17%)、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28.28%)、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21.77%) [5] - 创新药与科技主题强势,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涨20.29%,恒生科技指数涨21.6% [5][7] AI主题投资差异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近5日涨8.76%,重仓算力;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涨4%,侧重国产芯片与应用 [22][24][25] - 两者持仓方向分化,反映市场对AI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偏好 [26] 政策与市场共振逻辑 - 政策有效性取决于与市场趋势的协同,如低利率环境下稳股市政策效果显著,而稳楼市需对抗人口周期压力 [17][18][19] - 创新药板块大涨与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政策推进相关,显示政策与行业需求共振 [27] 海外市场动态 - 中美谈判进展聚焦稀土,5月出口量环比增23%,同比降6%,出口审批趋势明确 [29] - 全球风险偏好提升,标普500达6000点,非美市场及黄金、美债配置价值凸显 [30] 其他市场观察 - 私募投资策略分歧体现在对工业商品及政策落地的误判,强调投资需基于可靠假设而非归因单一因素 [13][14][19] - 权益类配置建议关注黄金与红利回调机会,量化策略适时调仓 [31]
摩根士丹利重磅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6-09 21:31
首先,受全球多元化需求推动,客户较以往更愿意增加中国股票头寸。"我们接触的大多数全球投资者 都明确表达了重新增加对中国的敞口的兴趣。"她在报告中表示。 【导读】全球投资者增配中国意愿增强,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最受关注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Laura Wang)在6月8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全球投资者对中国 的情绪改善,相较于过去,他们增配中国的意愿增强,对科技和新消费行业的信心增强。在中国股票内 部,她重申相对更看好港股和ADR(美国存托凭证)的观点。 全球投资者配置意愿增强 王滢在报告中总结了客户对中国市场的态度变化。 王滢认为,2025年截至目前,港股和美国上市的存托凭证的表现超越A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6 日,沪深300指数年初至今下跌1.5%,同期恒生指数和MSCI中国指数则分别上涨19%和16%,尽管A股 和港股市场很大程度上受到同一宏观变量影响。在王滢看来,下述因素导致在岸和离岸市场表现分化。 首先,与AI和新消费相关的个股,特别是大盘股多在港股市场上市。与此同时,部分受青睐的A股公司 选择来港股进行双重上市,如2024年底的美的和今年的其他例子。因此,从个股机会角度来看, ...
创新药大涨!“葛兰们”又要回来了?——道达投资手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9 21:26
今天,半夏投资掌门人、知名私募基金经理李蓓在微信公众号发文,针对投资人提问的"错过了什么或 者做错了什么",她表示,自己错过了小微盘,错过了新消费、科技和创新药,所以权益类的涨幅比较 平庸。 在这篇文章中,李蓓提出了四个问题: 1.我的优势和不足是什么? 2.基于以上,我错过了什么?我做错了什么? 3.我的优势是否还在,还能继续?我的不足能否和如何改进? 4.后续我打算怎么做? 我认为,上述四个问题对于错过行情的投资者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反思模板。 对于科技、细分消费和医药领域,李蓓表示,她没有深度研究,于是基本不投资,这一点是深度思考后 主动取舍的结果。"科技、细分消费和医药的研究与宏观研究没有协同性,对宏观判断没有帮助,需要 的研究深度和时间投入又相当可观。考虑到术业有专攻,有限的时间精力下,最好只做自己擅长的事 情,我主动放弃了。" 李蓓还提到,她需要改进的方面包括:增加对外资的理解;提高选股标准,不能只抓行业beta,需要选 择有alpha的公司;更加强调持仓的安全性和赔率,而不仅仅看趋势和弹性。 沪深两市成交额12864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放量1344亿元。整个市场有超过4000只个股上涨,个股涨 跌 ...
信用业务周报:中美元首通话后市场或如何演绎?-20250609
中泰证券· 2025-06-09 21: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美元首通话为双边关系注入稳定因素,短期内风险升级概率较低,但结构性分歧仍存,后续或出现“非对称让步”,特朗普政府可能因产业链压力与选举利益权衡做出策略性让步 [5] - 市场以震荡为主,结构性机会主导交易节奏,建议采取“逆向布局”策略,围绕红利资产、安全类资产、科技链和新消费四大板块操作 [7] 各部分总结 市场回顾 - 市场表现:上周主要指数大多上涨,创业板指涨幅2.32%;信息技术和材料指数表现较好,公用事业和可选消费指数较弱;30个申万一级行业中24个上涨,通信、有色金属和电子涨幅居前,家用电器、食品饮料和交通运输跌幅较大 [10][17][19] - 交易热度:上周万得全A日均成交额12088.54亿元,前值10939.05亿元,处于历史偏高位置(三年历史分位数83.00%水平) [22] - 估值跟踪:截至2025/6/6,万得全A估值(PE_TTM)为19.18,较上周上升0.13,处于近5年历史分位数的68.50%;30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24个行业估值(PE_TTM)出现修复 [28] 市场观察 - 中美元首通话影响:通话为双边关系注入稳定因素,短期内风险升级概率低,但结构性分歧仍在;谈判路径分化,后续或有“非对称让步”,特朗普政府可能因产业链压力与选举利益权衡做出策略性让步 [5] - 投资建议:采取“逆向布局”策略,新消费板块建议阶段性兑现收益;安全资产方向具备中期配置价值;科技链条中的AI与半导体方向具备主题催化与低位修复双重驱动;高股息/红利资产建议继续持有 [7] 经济日历 - 本周需关注国内中国CPI同比、PPI同比、进出口年率、贸易帐等经济数据,以及海外美国未季调CPI同比、PPI同比、欧元区贸易帐等经济数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