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网红餐厅“祖师爷”,靠预制菜拿下38亿
新消费智库· 2025-06-06 19:54
公司发展历程 - 绿茶餐厅起源于2004年杭州西湖边的青年旅社内部餐厅,因旁边茶园得名"绿茶"[19][20] - 2008年正式转型为绿茶餐厅品牌[22] - 2010年进军北京市场并迅速获得成功,成为排队现象级餐厅[28] - 2024年成功上市,此前曾4次冲击IPO失败[4][6] 商业模式与经营策略 - 采用"快时尚餐厅"模式,频繁更新菜品,2022-2024年分别推出172/168/203个新菜品[39][40] - 开创"高装修+低单价"反差模式,单店装修成本达500万元,但人均消费仅50-60元[23][24] - 主打融合菜系,涵盖杭帮菜、湘菜、川菜、粤菜及西餐等八大菜系[30][31][33] - 通过高翻台率盈利,满座后翻台才开始赚钱[37] 市场表现与扩张 - 2022-2024年分别新开47/89/120家门店,2024年达到三天开一店的速度[8] - 2023年在中式餐厅品牌中排名第三/第四位,年收入超38亿元[34] - 日均客流量从2018年809人降至2024年477人,华东区域翻台率低至2.82次[58] 供应链与标准化 - 与超过190家第三方食材加工厂合作实现菜品标准化[44] - 前五大供应商均为食材批发/处理商[44] - 采用预制菜模式,如招牌菜绿茶烤鸡使用预制酱包腌制[42] - 因未明确告知顾客使用预制菜被315曝光,证监会对预制菜占比提出问询[48][50] 品牌挑战与创新尝试 - 面临山寨问题,2016年广州6家门店中5家为山寨店[15][16] - 推出汉服拍照、主题餐厅(桃花船宴/书院/竹林等)等创新体验[61][62] - 性价比优势减弱,菜品价格高于同行(粉丝裹虾39元/牛肉诱惑58元/芝士虾68元)[67] - 新品开发效果有限,203个新菜品中仍以面包诱惑、烤鸡等经典菜为主[70] 行业竞争环境 - 餐饮行业快速洗牌,倒闭/破产/转型现象普遍[7] - 同行采取降价策略:海底捞66元单人套餐、必胜客全线降价、怂火锅菜品起售价低于10元[66] - 消费者对预制菜接受度降低,知情权问题引发争议[47][55]
真茅台or“塑料茅台”,消费投资风向“变天”?私募却说:现在买泡泡玛特相当于高位买白酒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6 18:27
核心观点 - 泡泡玛特近期股价飙涨与2021年茅台炒作逻辑相似,存在跟风炒作成分 [1] - 泡泡玛特被市场爆炒源于海外市场超预期增长及现象级IP LABUBU的诞生 [2] - 当前估值可能已透支未来3年业绩,需200亿利润支撑 [4] - 新消费(泡泡玛特)与老消费(茅台)代表不同代际的精神消费属性,投资逻辑正从单一龙头转向多层次需求捕捉 [10][11] 业绩表现 - 2024年海外营收50.7亿元(同比+375.2%),占比从17%提升至39% [3] - 东南亚市场24亿元(同比+619%) - 北美市场7.2亿元(同比+556.9%) - 东亚及港澳台13.9亿元(同比+184.6%) - 13个IP营收破亿,四大IP超十亿,THE MONSTERS营收30.4亿元(同比+726.6%) [3] - 海外市场实际表现超预期:原预期2024年同比+100%,实际达50亿元 [2] 股价与资金动向 - 股价从2023年底19.05港元最高涨至252.6港元(涨幅超10倍) [6] - 基金持股数量变化: - 2024Q1:36只基金持5155.98万股 - 2024年底:116只基金持5769.87万股 - 2025Q1:207只基金持6874.74万股(环比+78.45%) [6] - 主要持仓基金:景顺长城品质长青A(322.26万股)、广发价值核心A(298.02万股)等 [9] 投资逻辑演变 - 新生代基金经理更关注Z世代消费(潮玩、宠物等),老消费基金经理被动调仓跟进 [7] - 投资行为分化: - 景顺长城农冰立(7年经验)2023年起持续加仓 [7] - 9年经验基金经理2025Q1才首次买入40.82万股 [9] - 消费投资转向文化娱乐领域,中国人均GDP突破1.2万美元后催生"泡泡玛特们" [10] 行业对比 - 泡泡玛特与茅台共性: - 均具精神消费属性(社交价值>实用价值) [10] - 限量款溢价逻辑相似(IP热度vs稀缺性) [11] - 差异点: - 茅台代表传统奢侈品稳态,泡泡玛特代表新消费全球化 [11] - 茅台股东以男性为主,泡泡玛特女性股东占比更高 [10]
什么是“新消费”?年轻人想要的“情绪价值”到底是什么?
观察者网· 2025-06-06 17:46
新消费的定义与指标 - 新消费的客观指标包括行业渗透率、百度搜索指数破圈以及25%以上的快速增长 [3] - 主观要素包括可交易性(上市公司股票或二手产品交易)和易造梗性(品牌易于传播并产生大量Meme和二创内容) [3] - 核心目标是形成"人传人"现象,让用户自发成为品牌营销官 [3][6] 新消费的成因 - 新消费习惯的形成体现在潮玩集换、品牌宠粮、新茶饮等行业,新能源车渗透率从2020年5%跃升至2024年50% [4] - 品牌力破圈的代表包括老铺黄金、泡泡玛特、小米集团,强调差异化竞争和独特优势 [4] - 百度搜索指数反映品牌社会影响力,例如老铺黄金从小众品牌通过上市实现大众化破圈 [4] "人传人"现象分析 - 用户自发传播案例:小红书用户主动分享老铺黄金购买体验,形成"真香"效应 [6] - 宠物行业通过用户互动(如晒猫)带动品牌推荐,是A股新消费典型案例 [8] - 可交易性体现为上市公司IPO和产品二级市场流通,易造梗性通过蜜雪冰城"甜蜜蜜"等热梗实现裂变传播 [9][10] 品牌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品牌认知建立(如二锅头、优衣库) [15] - 第二阶段:品牌优选阶段,消费者愿支付溢价 [15] - 第三阶段:品牌与品类强关联(如薇诺娜代表敏感肌,波司登代表羽绒服) [15] - 第四阶段:品牌成为身份象征(如爱马仕、茅台),产品二手市场流通体现"印钞能力" [15][17] 典型案例分析 - 蜜雪冰城通过热梗和用户UGC内容(如"小雪不是你的错"评论)实现高效传播 [10] - 雷军个人IP(如B站鬼畜视频"Are you OK?"播放量超5000万)助推小米集团品牌传播 [12] - 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等品牌多在上市后完成新消费催化 [14]
盈信量化(首源投资):美股跌了A股还能冲?3400点生死战,这三个破局点必须盯紧
搜狐财经· 2025-06-06 16:43
A股昨天收盘卡在3384点,刚好顶在前期高点连线、近期上涨趋势线和3400点整数关口三重压力位上。 一、3400点攻坚战:技术面与资金面的双重博弈 从技术形态看,上证指数日线级别已经形成"老鸭头"雏形,昨天的收盘价刚好触碰到鸭嘴位置的压力线。这个位置有多关键?2024年四季度以来,3400点附 近堆积了超过2.5万亿的成交金额,大量套牢盘等着解套。 但好消息是,央行昨天开展了1万亿元的逆回购操作,创下单日投放新高,市场流动性充裕。北向资金也逆势加仓67.73亿元,其中中际旭创等科技龙头被大 举买入,这说明聪明资金对突破3400点是有期待的。 昨夜美股又跌了,但我觉得不用慌。外围市场就像坐过山车,短期颠簸不影响上证大方向——昨晚道琼斯虽然跌了0.25%,但纳指金龙指数却涨了0.54%, 中概股整体稳得住。而且德国DAX指数还创了新高,说明全球资金对权益资产的配置热情仍在。 超短线操作上,有个重要信号必须记住:如果今天突然拉出一根实体阳线,涨幅明显超过近三天最大阳线,尤其是成交量放大到1.5万亿以上, 这时候反而要警惕"加速赶顶"风险。这种情况就像跑步时突然冲刺,容易导致体力透支,历史上2024年12月和2025 ...
新股前瞻|西普尼再递表:“主业”式微、业绩波动,金表不好卖了吗?
智通财经网· 2025-06-06 15:15
公司概况 - 深圳西普尼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主营贵金属手表设计、制造及品牌运营,核心品牌为"HIPINE(西普尼)" [1] - 2023年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金表品牌和足金手表品牌,GMV市占率分别为24.98%和35.83% [1] - 公司曾在新三板两度挂牌又摘牌,2024年11月29日首次递表港交所,2024年6月3日再次递交招股书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24亿元、4.45亿元和4.57亿元,2024年增速明显放缓 [2]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454.1万元、5209.9万元和4934.8万元,呈现波动 [2] - 2024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1398.3万元,存货高达6.56亿元,流动性压力显著 [9] 业务结构 - 收入分为OBM(自主品牌)和ODM(贴牌生产)两大板块,OBM占比80%-90%,拥有超10,000个SKU [3] - 2024年OBM收入3.38亿元同比下滑16.13%,ODM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176.74% [3] - 传统贵金属手表收入占比从2022年89.4%降至2024年70.7%,智能手表收入占比从0.1%升至6.1% [4][5] - 贵金属饰品及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6.8%提升至2024年20.2% [5] 行业环境 - 2023年中国金表市场规模281亿元,占贵金属手表市场93.55%,预计2028年达444亿元,CAGR为9.58% [6] - 2018-2023年中国Au9999黄金现货价格从271.10元/克涨至449.67元/克,CAGR达10.65% [7] - 黄金价格波动显著影响消费需求,2024年中国黄金消费量同比下降9.58%至985.31吨 [6] 竞争格局 - 国内金表市场集中度高,2023年前五大品牌合计占37.48%市场份额 [8] - 面临国际奢侈品牌(劳力士、欧米茄)和国内品牌(飞亚达、华为、小米等)的双重竞争压力 [8] - 2022-2024年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均超87%,最大客户收入占比约25-36%,客户集中度高 [9] 发展战略 - 计划通过IPO募集资金用于产能扩张、研发中心建设、销售网络优化及品牌建设 [9] - 重点布局智能贵金属手表和饰品市场,把握增长机遇 [9]
鹏华基金张羽翔:建议关注Z世代驱动的国潮、文化IP等新消费趋势
中国经济网· 2025-06-06 14:32
潮玩行业发展趋势 - 潮玩IP Labubu成为全球"超级IP",出现断货售罄和二手溢价20倍现象[1] - 潮玩赛道被誉为年轻人"塑料茅台",吸引投资者关注[1] - 潮玩产业通过将商品转化为情感载体,满足年轻人情绪疗愈和自我表达需求[1] - 行业融合艺术、IP、科技等元素,衍生沉浸式体验场景[1] - 潮玩行业通过IP跨界、技术创新与文化融合,引领年轻人生活方式变革[1] 港股消费主题ETF - 鹏华基金推出鹏华港股通消费主题ETF(代码:159265),聚焦新消费趋势[1] - 该ETF精准覆盖潮玩等新兴消费赛道,为投资者提供高效工具[3] - 国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包含泡泡玛特(权重11%)、名创优品等潮玩龙头[2] - 港股上市机制灵活,未来可能吸引更多潮玩公司加入[2] 市场数据与增长预测 - 全球IP玩具25-28年年均增长率预计达9.50%,高于总玩具市场[2] - 中国IP玩具市场规模预计从25年578亿元增至28年911亿元,年均增速17.02%[2] - 中国IP玩具全球市场份额预计从25年13.99%增至28年16.85%[2] - 盲盒市场主流用户(90后与00后)占比78%,具有强大社媒推介能力[2] - 25年盲盒产品价格带向上迁移,300-500元轻奢盲盒占比提升至35%[2] 消费板块差异 - A股必选消费(白酒、食品)防御属性突出[3] - 港股消费股中,文旅、本地生活等服务类企业弹性更大[3] - 建议关注Z世代驱动的国潮、文化IP等新消费领域[3]
超2900只个股下跌
第一财经· 2025-06-06 12:25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小幅下跌 上证指数报3382 11点跌0 06% 深成指报10185 34点跌0 18% 创业板指报2038 87点跌0 48% [1] - 科创50指数跌0 41%至992 32点 万得全A指数跌0 06%至5155 34点 北证50指数跌0 11%至1433 08点 [2] - 全市场超2900只个股下跌 个股跌多涨少 [2] 板块动态 - 新消费 创新药 金融科技 机器人 特斯拉概念股回调 [4] - 海南本地股午前拉升 算力 AI应用 服务器题材走强 [4]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早间净流入基础化工 通信 有色金属等板块 [6] - 主力资金净流出汽车 非银金融 纺织服饰等板块 [6] - 百利电气 华脉科技 金龙羽分别获主力净流入9 08亿元 5 44亿元 5 4亿元 [7] - 四方精创 三花智控 宇信科技遭主力抛售4 41亿元 4 23亿元 2 93亿元 [8] 机构观点 - A股指数震荡蓄势已近9个月 政策支持背景下中长线向好 指数向上突破是时间问题 [10] - 二季度A股市场展现较强韧性和板块快速轮动特征 短线操作难度加大 [10] - 外部消息缓和 科技板块活跃 两市反弹仍有空间 但个股分化 资金进行高低切换 [10] - 中线若成交量难以持续放量 震荡或是常态 需把握板块中线基本面逻辑 [10]
新消费需求侧或涌现更多结构性机会,聚焦港股消费ETF(513230)和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布局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6 11:23
1)港股消费:港股消费ETF(513230),打包电商+新消费,覆盖相对A股更为稀缺的新消费赛道; 2)港股科技: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软硬科技兼备,囊括相对A股更为稀缺的科技龙头。 华鑫证券表示,新消费板块在扩内需政策的托底作用下,叠加消费偏好的快速迭代与技术创新的不断突破,需求侧正涌现出更多的结构性机会。尤其是在零 售渠道变革的背景下,新消费品牌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定位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具备更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增长潜力。例如,部分企业在低温新品、电商渠 道优化、特渠拓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展现出良好的成长性。 硬科技与新消费共振,聚焦港股新CP(支持T+0):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6月6日,港股震荡走低,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扩大至1%,恒生指数跌超0.5%,港股消费板块同样窄幅震荡,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港股消费ETF (513230)现均小幅微跌。 消息面上,2025年消费投资市场正掀起新浪潮。今年以来,港股与A股新消费板块集体狂飙,"消费投资的黄金年代"或已来临。中国Z世代(1995年-2009年 出生人群)的消费行为驱动消费市场发生结构性转变,推动新消费快速崛起。新消 ...
旺季叠加餐饮催化消费板块增长,主要消费ETF(159672)飘红,东鹏饮料领涨
新浪财经· 2025-06-06 10:42
中证主要消费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6日10:05,中证主要消费指数(000932)下跌0.24%,成分股涨跌互现,东鹏饮料领涨2.84%,乖宝宠物领跌3.45% [1] - 主要消费ETF(159672)上涨0.26%,最新价报0.78元 [1]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7.15%,包括伊利股份(9.86%)、贵州茅台(10.39%)、五粮液(9.12%)等 [4] 成分股涨跌幅及权重 - 贵州茅台权重10.39%但微跌0.07%,东鹏饮料权重3.40%且大涨2.84% [5] - 牧原股份上涨0.69%权重6.95%,温氏股份上涨0.54%权重5.83% [5] - 海天味业下跌0.23%权重4.45%,泸州老窖微跌0.05%权重6.27% [5] 行业分析与投资机会 - 短期看好Q2新消费板块在低基数下的快速增长,长期关注情绪消费、质价比、健康化趋势 [1] - 零食板块新品表现亮眼,新渠道如零食量贩、山姆渗透率快速提升,推动供应链效率与品类创新 [1] - 中证主要消费指数PE-TTM仅19.65倍,处于近1年3.19%分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4] 主要消费ETF产品特征 - 管理费率0.50%、托管费率0.10%,为可比基金中最低 [4]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4.35%,最长连涨4个月涨幅5.70%,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4.87% [2] - 近1年超越基准年化收益1.98%,今年以来最大回撤5.57% [2][3]
对话商社:新消费的黄金纪元:新场景+新客群+新产品+新渠道
2025-06-06 10:3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新消费行业,细分包括宠物经济、美容护理、餐饮、茶饮、医美护肤品、宠物食品、咖啡等[1][2][7] - **公司**:老铺黄金、泡泡玛特、小米集团、拼多多、名创优品、珀莱雅、硕迪生物、九强生物、锦波生物、景波、乖宝宠物、中宠股份、蜜雪冰城、奈雪的茶、喜茶、茶颜悦色、瑞幸咖啡、豫园股份 [1][2][13][15][16][17][19]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新消费定义和特点**:新消费基于“幸福等于效用和欲望”理论,强调情绪价值、性价比出海及极致成本优势,区别于依赖经济增长和收入提升的传统消费[1][2] 2. **新消费 50 组合表现**:2025 年国投证券新消费 50 组合至今取得较好超额收益,筛选出具有投资潜力的新兴企业[4] 3. **2025 年新消费板块行情**:行情有持续性增长但会有波动,税收政策和内需增长驱动新兴企业发展,虽有资金在新科技与新消费间切换,但基本面良好,未来一到两年行情仍持续[1][5] 4. **新消费定价和发展推动力量**:定价抓手是场景、客群、产品和渠道创新;一级市场资本 2018 - 2020 年注入宠物经济、美容护理和餐饮等领域,培育国产品牌,商业模式成熟,竞争格局改善[1][7] 5. **当前新消费行情性质**:并非全新产品周期,是渠道、场景或客群变化驱动,呈现百花齐放态势,由实际业绩支撑,如泡泡玛特和老铺黄金[1][8][9] 6. **服务情绪类消费** - **需求关注**:宠物经济、美容护理等领域满足消费者情感体验,新兴品牌获市场认可[10] - **定价要素**:产业容量、商业模式标准化、网络效应、服务能力和进入壁垒[11] - **估值评估**:IP 获取和培育能力、IP 运营时间及持续性、消费者买账意愿[12] 7. **医美护肤品行业** - **发展变化**:2021 年炒作热潮后高估值破灭,2024 年部分公司重新获关注,2025 年锦波生物股价翻几倍[13] - **市场分化**:化妆品市场景气度高,医美市场相对较弱,护肤品有必选属性,国货替代趋势明显[14][15] - **行业差异**:医美是可选消费且研发壁垒高,投资关注贝塔系数选护肤品,关注阿尔法系数选标杆医美企业[16] 8. **宠物食品行业** - **趋势**:国产宠物粮替代进口粮趋势明显,如中宠股份旗下顽皮、乖宝宠物旗下麦富迪受关注[17] - **发展逻辑**:企业从海外代工转向深挖国内市场,瞄准利润率更高的主粮领域,通过营销触达年轻客群,国内市场潜力大[18] 9. **茶饮行业** - **竞争格局**:新茶饮从增量转存量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蜜雪冰城以加盟和低价模式占据份额,高端品牌如奈雪和喜茶表现不佳[20][22] - **与咖啡竞争**:咖啡品牌推出奶茶类产品,新茶饮需创新产品和优化运营应对挑战[23] - **蜜雪冰城优势**:主打下沉市场,产品标准化,人工需求少,盈利模型稳定,国内开店有空间,海外拓展前景乐观[24][25] 10. **新消费品牌出海**:没有标准化模板,从东南亚试点积累经验再扩展,不同赛道和品类出海方式不同,需考虑宗教、文化及历史因素[26] 11. **未来新消费行业赛道**:茶饮、宠物食品、美妆护肤等赛道仍有广阔空间,2025 年新消费领域或成新命题[2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历史复盘巴菲特投资消费品有成功案例也错过机会,提醒投资要全面评估市场变化和潜力标的[6] - 2025 年 618 第一周淘宝天猫平台成交额占 45%,抖音占 30%,京东占 10%,天猫美妆目录中珀莱雅、兰蔻和巴黎欧莱雅位列前三[15] - 蜜雪冰城在越南当地奶茶定价约 4 元人民币情况下能卖到 5.5 - 6 元人民币并获认可[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