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

搜索文档
逆行者的抉择:缺席「外卖大战」的拼多多以利润换生态
36氪· 2025-08-28 15:41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1040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滑7% [1][3] -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归母净利润327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滑5% [1] - 经营利润278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滑21% 经营利润率27% 较上季度提升8个百分点 [7] - 在线营销服务收入55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 交易服务收入48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0.7% [5] - 营销费用27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不足5% 环比下降62亿元人民币 [9] - 利息收益104亿元人民币 [9] 业务战略 - 公司通过"百亿减免""千亿扶持"计划将利润让利于商家 推广服务费退返超过上百亿元 [11][13] - 未来三年拟投入超1000亿元人民币资源用于商家扶持 从减负降本升级为品牌优化和产品升级 [13] - 海外业务模式从全托管转向半托管 开拓欧洲和中东等新兴市场 [5][7] - 缺席即时零售竞争 专注于电商核心业务生态构建 [11][19] 行业竞争 - 电商行业转入存量竞争阶段 头部平台基本盘进入稳态发展 [7] - 阿里、美团、京东等竞对在二季度外卖大战中加大投入导致利润显著下滑 [2] - 国补政策导致拼多多渠道相对劣势 但预计未来在线营销服务仍有增长空间 [7] 案例研究 - 晋江拖鞋品牌海峡虎在平台数据扶持下转型成功 年销量达千万双 实现轻运营和降本增效 [16] - 晋江鞋业从代工制造向品牌智造转型 形成头雁效应带动产业带高质量升级 [17] - 晋江童鞋品牌大黄蜂在千亿扶持下年销售额有望突破亿元 [19] 未来展望 - 短期补贴投入将放大成本费用增长 侵蚀利润表现 [20] - 长期需通过供给侧创新解决行业供需失衡和同质化竞争问题 [21] - 公司战略重心在于平衡短期盈利与长期可持续增长关系 [21]
中国神华20250827
2025-08-27 23:19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 - 煤炭行业[2] 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发展历程与阶段 - 中国神华发展分为五个阶段:2004-2007年国资起家上市阶段 2005年香港上市募资32.8亿美元 2007年上交所上市募资18亿元[4] 2008-2011年受益4万亿计划 煤炭销量从2005年不到1.3亿吨增至2011年约2.8亿吨 销售价格从2007年310元/吨涨至2011年450元/吨[4][5][8] 2012-2015年行业低迷期 全行业利润总额不到500亿元 公司实现161亿元归母净利润 占行业利润6-7成[10] 2016-2020年供给侧改革阶段 淘汰落后产能9.2亿吨 企业数量从6000余家减至4000余家[12] 2021年至今股价创新高 2025年7月解决同业竞争问题[7] 核心竞争力 - 高效生产能力:拥有神东等机械化矿区 采用长工作面技术[6] - 一体化经营模式:拥有1367公里自有铁路 港口吞吐能力115百万吨 黄骅港为第二大煤炭下水港[9] - 协同效应:电力业务超40%使用自产煤 有效降低成本[9] 财务与业绩表现 - 2005-2011年净资产收益率稳步上升至21% 毛利率稳定在40%以上[8] - 2017年业绩回升至500亿元以上[14] - 2022年利润创700亿元历史新高[16]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业绩127亿元 年度业绩底线500亿元[22] - 可采年限超40年 集团资产证券化率不到50%[22] 行业供需与价格变化 - 供给侧改革后前五大公司市占率从40%提至46% 前50大公司市占率近60%[13] - 秦皇岛煤价从2015年370元/吨涨至2017年600元/吨 涨幅80%[13] - 2021-2022年煤价飙升至2000元/吨以上[16] - 2025年上半年煤价最低跌至610-620元/吨 7月回升至700元以上[17][21] 分红政策与股东回报 - 2016年派发特别股息2.5亿元 股息率18%[14] - 2017-2018年分红率40% 2019年提至60% 2020年达91%[15] - 2025年中期分红率按75%执行 高于承诺的65%[23] 未来展望与行业趋势 - 国家能源局控制超产 2030年后主产区产量将出现8-10亿吨供给缺口[24] - 2025年上半年可能是行业未来3-5年底部 7月用电量增速恢复至8.4%[19] - 新能源装机顶部出现在2024-2025年 2026年替代火电的边际压力下滑[20] - 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占比达六成 AI和新能源领域用电增长最快[19] - 煤炭可完全自给自足 能源安全地位稳固[24] 其他重要内容 - 2025年公司收购集团千亿资产 提升可持续开采年限[22] - 发改委调整长协定价机制后 公司盈利稳定性被认可 估值超行业平均水平[17] - 136号文实施导致新能源上网收益率下降 装机动能下行[20]
中国四大巨头,加起来比不过日本制铁,凭什么?
虎嗅APP· 2025-08-27 21:37
中国钢铁行业产量与全球地位 - 2024年中国粗钢产量10.05亿吨 占全球总产量53.38% 连续5年成为十亿钢铁大国 [4] - 全球粗钢产量TOP10企业中 中国钢企独占6席 [4] 中国钢企盈利能力的挑战 - 中国最赚钱的四家上市钢企(宝钢、中信特钢、南钢、华菱钢铁)2024年净利润总和不及日本制铁一家 [4] - 宝钢股份净利润3.02亿元 南钢股份净利润16亿元 中信特钢净利润22.61亿元 华菱钢铁净利润20.32亿元 [6] - 日本制铁2024年归母净利润约合人民币164亿元 [6] 日本钢铁产业发展历程 - 日本钢铁产业在1946~1973年间爆炸式增长 1973年产量达1.19亿吨 [11] - 日本制铁经历多次合并重组 2019年由新日本制铁更名为日本制铁 [11] - 日本钢铁企业曾经历产能过剩阶段 2018年出现严重亏损 [7] 日本钢铁企业扭亏为盈的策略 - 深度介入铁矿石资源投资 与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签订长期供应协议 [17] - 关停4座高炉 调整生产线 员工规模从1992年3.73万人减少至2015年1.43万人 [19][20] - 人均粗钢产量从约677吨/人提升至约2000吨/人 [20] - 优先生产高附加值钢材 如电工钢、镀锌板、镀锡板等 [17][21] - 2020年日本特殊钢产量占比20.96% 中国仅12.31% [25] - 与客户协商提高长期协议钢材价格 [25] - 2019财年亏损4061亿日元 2020财年扭亏为盈实现利润113亿日元 2021财年利润达8409亿日元 [26]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中国出口钢材1.107亿吨 平均价格755.4美元/吨 [29] - 呈现"量增价跌"态势 出口量增长但总金额下降 [31] - 严重依赖进口铁矿石 2024年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12.37亿吨 平均价格106.9美元/吨 [31] - 铁矿石前三大来源国为澳大利亚、巴西和南非 [31] 中国钢铁行业转型升级举措 - 宝武集团参与西芒杜铁矿项目 预计提高高品位矿石自给率3%~5% [33] - 成功突破技术壁垒 生产LNG船用殷瓦钢、圆珠笔钢、航母甲板钢等高附加值钢材 [33] - 国家持续推进供给侧改革 帮助钢铁企业转型 [33]
和泰机电分析师会议-20250827
洞见研报· 2025-08-27 20: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和泰机电进行调研,展现公司经营情况与发展战略,认为其在物料输送设备行业有发展机会,通过实业与资本双引擎战略有望实现高质量发展 [24][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和泰机电,接待时间是2025年8月27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方青和董秘办徐若然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为招商证券,属于证券公司,相关人员有朱艺晴、方嘉敏 [20] 主要内容资料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大力开拓市场,订单同比增长,第一季度销售订单同比增长超30%,上半年营业收入12351.68万元,同比增长0.44% [24] - 2025年上半年因市场竞争加剧和折旧增加,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将通过研发投入、降本增效、拓展市场等方式应对 [24] - 在供给侧改革和绿色发展背景下,物料输送设备在行业转型中作用重要,海外市场需求也在增加 [24] - 公司产品有板链斗式提升机等,适用于多行业,前期客户集中于水泥行业,后续将开拓其他行业并全球化布局 [26][27] - 公司海外业务销售模式有间接出口和直接出口,正拓展海外市场 [27] - 公司围绕打造国际一流企业,实施“实业 + 资本”双引擎发展战略,实业深耕主业、拓展市场,资本适时利用资本市场工具 [27]
“城市骑士”查收新制服,新就业群体收获新前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19:02
行业背景与宏观趋势 - 中国灵活就业人员规模达2.87亿,其职业保障成为社会重要议题 [1] - 城镇化率已达约66.7%(每3人中有2人居住城市),新市民群体规模约3亿 [5] - 服务消费成为拉动内需新增长点,具备显著就业吸纳能力(如海底捞年营收427亿元雇佣13.7万人) [9] 平台战略升级举措 - 饿了么将骑手职业称谓升级为"城市骑士",重塑职业定位与发展路径 [2][3] - 阿里联合蚂蚁集团23个品牌推出"橙意计划",提供专项奖励与学历提升资助 [2][4] - 平台投入500亿消费券,据测算每1元券带动6.76元额外消费 [10] 职业保障体系优化 - 为全国骑手提供多样化养老医疗保障方案,扩大新职伤保障覆盖省份 [4] - 免费发放全套专业装备(3L复合面料制服、智能头盔、餐箱),集成腰包与反光防护功能 [2][3][7] - 推行超时免责机制与疲劳提醒系统,优化配送时长弹性 [6] 城市协同与社会责任 - 联合物业推出"碰一下开门"系统及智能取餐柜,提升末端配送效率 [6] - 设立骑士善举重奖机制,鼓励参与见义勇为、食品安全监督等城市服务 [6] - 制服配备医疗安全包(消毒棉片/创可贴)及紧急信息卡(血型/过敏原/联系人) [7] 供给侧改革与消费驱动 - 通过职业化建设提升配送服务质量,强化服务消费供给能力 [9][10] - 稳定职业预期促进骑手消费能力释放,减少预防性储蓄 [9] - 借鉴暑期档电影票房破110亿元经验,以优质供给激活消费需求 [10]
中国四大巨头,加起来比不过日本制铁,凭什么?
商业洞察· 2025-08-27 17:31
中国钢铁行业产量与全球地位 - 2024年中国粗钢产量达10.05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3.38%,连续五年成为十亿吨级钢铁大国 [3] - 全球产量前十的钢企中,中国占据六席,但存在大而不强、盈利不足的问题 [3] - 中国头部四家上市钢企(宝钢、中信特钢、南钢、华菱钢铁)24年净利润总和低于日本制铁单家利润 [3] 日本制铁的发展与转型策略 - 日本制铁24年粗钢产量为3964万吨,远低于中国宝武的1.3亿吨,但净利润显著更高 [5] - 公司通过关停4座高炉、实施无薪假、重组生产线等措施降低成本,2019年亏损4061亿日元后一年内扭亏为盈 [14] - 优先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如特殊钢),并与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等矿商签订长期低价铁矿石供应协议 [12][14] 高附加值产品与特殊钢战略 - 日本特殊钢产量占比达20.96%(2020年1743.62万吨),中国仅为12.31%(13107.16万吨) [17] - 高附加值钢材如"手撕钢"价格达150万元/吨,远高于普通薄板钢的2万元/吨 [15] - 日本钢企通过提高长期协议售价和出口占比消化产能,2021财年利润飙升至8409亿日元 [18] 铁矿石供应链与成本控制 - 铁矿石占炼钢成本的40-50%,日本制铁通过投资控股海外矿源保障低价长期供应 [12] - 中国严重依赖铁矿石进口,2024年进口12.37亿吨,均价106.9美元/吨,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和南非 [23] - 中国推进西芒杜铁矿项目(几内亚储量199亿吨),投产后可提升高品位矿石自给率3-5% [25] 中国钢铁行业挑战与转型方向 - 2024年中国钢材出口1.107亿吨,但呈现"量增价跌"态势,均价755.4美元/吨 [20][22] - 行业推进供给侧改革,突破技术壁垒(如LNG船用殷瓦钢、航母甲板钢等),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 [26] - 劳动效率待提升:日本制铁2015年人均粗钢产量约2000吨/人,较1992年677吨/人显著提高 [14]
和泰机电(001225) - 2025年8月27日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7 15:5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351.68万元,同比增长0.44% [2] - 第一季度销售订单同比增长超过30% [2] - 毛利率同比下降,主因市场竞争加剧及新厂折旧成本增加 [2] 业务布局 - 产品适用于水泥建材、港口、钢铁、化工、煤炭、电力等行业 [5] - 海外销售通过国内工程总包商间接出口及自营直接出口两种模式 [6] - 前期客户集中于水泥行业,现正拓展跨行业多领域协同发展 [5] 战略规划 - 实施"实业+资本"双引擎发展战略 [7] - 通过研发创新、工艺改进及科学排产提升竞争力 [3] - 深化多元化战略,延伸下游应用领域并加快全球化布局 [4][7] 行业前景 - 物料输送设备在自动化流水线及行业转型升级中作用关键 [4] - 发展中国家基建需求增强带动物料输送设备市场增长 [4] - 国内水泥龙头企业出海提速带来海外市场机遇 [6]
五大光伏龙头半年亏损超170亿,行业寒冬持续
财经网· 2025-08-27 13:16
行业整体表现 - 五大光伏龙头企业上半年合计净亏损172.64亿元 [1][5] - 除隆基绿能外,其余四家企业均创历史同期最大亏损 [1][5] - 光伏产业链价格大幅下滑,全行业盈利空间被严重压缩 [1][2][5] - 行业面临"内卷外堵"挑战,虽受抢装潮短期提振但未见好转迹象 [1][2][5] 企业财务数据 - 通威股份营业收入405.09亿元同比下降7.51%,净利润亏损49.55亿元 [1][5] - TCL中环营业收入133.98亿元同比减少17.36%,净利润亏损42.42亿元同比减少38.48%,光伏硅片毛利率-23.74% [1][6] - 天合光能营业收入310.56亿元同比减少27.72%,净利润亏损29.18亿元同比减少654.47%,扣非净利润亏损29.56亿元同比减少843.33% [2][6] - 晶澳科技营业收入239.05亿元同比下降36.01%,净利润亏损25.8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8.74亿元) [2][6] 运营与市场表现 - 晶澳科技二季度亏损环比收窄超40%,毛利率明显改善 [2][6] - 晶澳科技电池组件出货量33.79GW,其中海外组件出货占比45.93% [2][6] - 7月份国内光伏新增装机11.64GW,环比下降18.9%同比降低44.7%创年内新低 [7] 政策与行业动向 - 六部委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提出四大措施:加强产业调控、遏制低价无序竞争、规范产品质量、支持行业自律 [2][7] - 政策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要求通过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 [2][7] - 多晶硅价格触底反弹,N型复投料均价维持在4.79万元/吨 [3][8] - 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规范低价无序竞争和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指引 [7]
稀土龙头亮丽业绩验证基本面修复 资金积极布局回调窗口!稀土ETF(516780)单日成交额创新高 最新规模突破32亿
新浪基金· 2025-08-27 13:15
稀土板块市场表现 - 稀土板块于2025年8月26日深度回调但交投情绪较高资金积极布局 [1] - 稀土ETF(516780)单日成交额达6.22亿元连续两日创历史新高 [1] - 该ETF单日净流入资金2.68亿元刷新2024年12月以来纪录 [1] 行业基本面与业绩 - 稀土龙头公司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900%扣非净利润增超5600% [1] - 稀土市场活跃度优于上年同期生产企业订单恢复带动产品价格上涨 [1] - 行业供需格局改善源于2025年6月以来出口管制供给侧改革及新兴产业需求扩张 [2] 政策与产业指数 - 稀土ETF跟踪的中证稀土产业指数涵盖开采加工贸易应用等业务公司 [2] - 前五大成份股为北方稀土包钢股份中国稀土盛和资源卧龙电驱 [2] - 供给侧改革政策《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于2025年8月22日发布 [3] 产品规模与机构观点 - 稀土ETF(516780)规模突破32.28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 [2] - 自2025年5月31日以来规模增长265%达32.28亿元 [2] - 光大证券指出供改政策清晰叠加轻稀土价格上涨推动板块价值重估 [2] 长期发展逻辑 - 短期回调压力存在但长期仍具向上动力 [2] - 稀土作为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行业格局持续重塑 [2]
五大光伏龙头上半年亏损超17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10:31
行业整体表现 - 光伏行业2024年上半年面临严重亏损 通威股份 隆基绿能 晶澳科技 天合光能 TCL中环五家企业合计净亏损达172.64亿元[2] - 除隆基绿能外 其余四家企业均创历史同期最大亏损记录[2] - 产业链价格大幅下滑导致全行业盈利空间被严重压缩 行业面临"内卷外堵"挑战[2] 企业财务数据 - 通威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405.09亿元同比下降7.51% 净利润亏损49.55亿元[2] - TCL中环营业收入133.98亿元同比减少17.36% 净利润亏损42.42亿元同比减少38.48% 光伏硅片产品毛利率为-23.74%[2] - 天合光能上市以来首现亏损 营业收入310.56亿元同比减少27.72% 净利润亏损29.18亿元同比减少654.47%[3] - 晶澳科技营业收入239.05亿元同比下降36.01% 归母净利润亏损25.80亿元较上年同期8.74亿元亏损扩大[3] 市场供需状况 - 7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规模11.64GW 环比下降18.9% 同比降低44.7% 创2025年以来新低[3] - 晶澳科技电池组件出货量33.79GW 其中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45.93%[3] - 多晶硅价格出现触底反弹 N型复投料均价维持在4.79万元/吨[5] 政策调控动向 -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重点部署加强产业调控 遏制低价无序竞争 规范产品质量 支持行业自律[4][5] - 政策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通过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5] - 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规范低价无序竞争 淘汰落后产能 为光伏企业提供重要政策指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