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出海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商超、电商双渠道下滑,盐津铺子业绩增速创三年最差
国际金融报· 2025-08-21 23:4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9.41亿元,同比增长19.58%,归母净利润3.73亿元,同比增长16.7% [1] - 营收和利润增速为近三年最低水平,2023年及2024年中期营收增速分别为56.54%和29.84%,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90.69%和30% [1] - 净利率由2024年同期的13.03%微降至12.57% [5] 产品结构分析 - 辣卤零食品类营收13.2亿元(占比45%),同比增长47.05%,其中休闲魔芋制品收入7.9亿元,同比大增155.1% [1] - 休闲豆制品实现双位数增长12.71%,肉禽制品及其他辣卤零食均出现双位数下滑 [1] - 果干果冻收入4.28亿元,深海零食收入3.63亿元,蛋类零食营收3.09亿元,均保持增长 [3] - 烘焙薯类营收4.59亿元,同比下降18.42% [3] 渠道表现 - 经销及新兴渠道收入23.03亿元(占比78.32%),同比增长30%,成为核心支撑 [4] - 电商渠道收入5.74亿元(占比19.54%),同比微降1% [4] - 直营KA商超渠道收入0.63亿元(占比2.14%),同比大幅下滑42% [4] 海外拓展 - 海外市场收入9634.92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4.17万元实现大幅增长 [4] - 公司计划投资3000万美元在泰国新建魔芋生产基地,推出Mowon品牌本地化产品 [4] 成本与盈利 - 营业成本同比上涨24.67%至20.68亿元,主要因魔芋精粉采购均价同比上涨超30% [5] - 毛利率同比下降2.87个百分点至29.66%,连续第五年中期下滑,较2020年同期的41.78%累计下降超12个百分点 [5]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74%,管理费用下降5.94%,部分对冲成本压力 [5] 市场反应 - 业绩披露后首日股价高开低走,最终报收72.33元,下跌2.2%,总市值197亿元 [6]
商超、电商双渠道下滑 盐津铺子业绩增速创三年最差
国际金融报· 2025-08-21 23:2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9.41亿元,同比增长19.58%,归母净利润3.73亿元,同比增长16.7%,但增速为近三年中报最低(2023年营收增速56.54%、2024年29.84%,归母净利润增速2023年90.69%、2024年30%)[1] - 营业成本同比上涨24.67%至20.68亿元,主要因魔芋精粉采购均价同比上涨超30%,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2.87个百分点至29.66%,连续5年中期下滑(2020年中期毛利率41.78%)[3][5]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74%,管理费用下降5.94%,净利率微降0.46个百分点至12.57%[5] 品类结构 - 辣卤零食贡献营收13.2亿元(占比45%),同比增长47.05%,其中休闲魔芋制品收入7.9亿元(同比+155.1%),但休闲豆制品仅增12.71%,肉禽制品及其他辣卤零食双位数下滑[1] - 果干果冻收入4.28亿元,深海零食3.63亿元,蛋类零食3.09亿元,均实现增长;烘焙薯类营收4.59亿元(同比-18.42%)[2] - 魔芋品类接近卫龙一半体量,麻酱素毛肚为现象级单品[1] 渠道分布 - 经销及新兴渠道收入23.03亿元(同比+30%),占比78.32%;电商渠道收入5.74亿元(同比-1%),占比19.54%;直营KA商超收入0.63亿元(同比-42%),占比2.14%[2] - 海外市场收入9634.92万元(上年同期仅14.17万元),计划2025年投资3000万美元建泰国魔芋生产基地,推出Mowon品牌深耕东南亚并拓展日韩、欧美市场[2] 市场反应 - 业绩披露后首个交易日股价高开后震荡下行,收跌2.2%至72.33元,总市值197亿元[5]
零跑汽车(09863):中报点评:2025Q2净利转正,规模提振加速盈利释放
国海证券· 2025-08-21 22:05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42.5亿元(同比+174.1%),首次实现半年扭亏归母净利润0.3亿元 [5] - 2025Q2营收142.3亿元(同比+165.5%,环比+42.0%),毛利率13.6%(同比+10.8pct,环比-1.3pct),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环比扭亏) [7] - 2025Q2单车平均营收10.6万元(同比+0.6万元,环比-0.8万元) [7] - 费用率全面改善:2025Q2研发/销售/行政费用率分别为7.7%/5.6%/2.9%,同比分别下降5.4pct/3.3pct/2.6pct [7] 业务进展 - 2025Q2交付量13.4万辆(同比+151.7%,环比+53.2%),全年销量目标上调至58-65万辆 [7] - 新车型布局: - B10车型(起售价9.98万元)Q2销量占比达23.2%(3.1万辆) - B01车型(起售价8.98万元)上市3天锁单超1万台 - 计划2025年9月发布B05车型,10月发布D系列首款车型 [7] - 技术升级:LEAP 3.5技术架构采用高通8650智驾芯片+8295座舱芯片,计划2025年底实现城市NOA [7] 海外拓展 - 2025上半年出口2.0万台(新势力第一),全球销售网点超600家(欧洲550+家,亚太50家) [7][8] - 本土化进展: - 马来西亚C10本地组装项目启动(8月完成首辆OTS组装) - 计划2026年底前建立欧洲生产基地 [8] - 与Stellantis签订碳积分转让协议(年度上限15亿元) [7] 市场表现与估值 - 股价表现:近12个月涨幅244.3%(恒生指数+43.7%),当前股价73.50港元(总市值982.67亿港元) [4] - 盈利预测: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641.9/1002.6/1281.3亿元(同比+100%/56%/28%) - 归母净利润预测9.4/44.1/64.1亿元(2026年同比+370%) [9][10] - 估值指标:2025年PS 1.4倍,2026年PS 0.9倍 [10]
牧原股份:港股上市募资不会用于国内新增产能建设, 将主要用于拓展全球商业版图及研发投入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18:4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64.63亿元,同比增加34.46% [1] - 净利润107.9亿元,同比增加952.92%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3.5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13% [1] - 养殖成本从2025年1月的13.1元/公斤降至7月的11.8元/公斤,部分优秀场线已降至11元/公斤以下 [5] 国际化战略 - 港股发行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拓展全球商业版图及研发投入,不会用于国内新增产能建设 [1] - 2025年3月在越南胡志明市设立全资子公司"越南牧原有限公司" [1] - 2025年5月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 [1] - 通过轻资产模式在越南开展技术服务与人员培训,提升合作企业疫病防控效果 [2] - 正在积极考察海外市场,计划采用新建产能、收并购等多元化模式开展国际业务 [2] 国内产能调控 - 能繁母猪存栏量从峰值的362.1万头减少至343万头,计划年底降至330万头 [3] - 积极响应农业农村部导向,全国需调减约100万头能繁母猪 [4] - 有序淘汰低产低效母猪,短期内不考虑新增母猪 [4] - 持续降低生猪出栏均重,预计月底将降至120公斤 [4] - 全面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育肥猪 [4] 成本控制 - 成本下降主要来源于生产成绩改善与单位期间费用下降 [5] - 2025年成本目标是全年平均12元/公斤,年底计划降至11元/公斤 [5]
京东股东「请客」吃外卖
搜狐财经· 2025-08-21 12:05
核心观点 - 京东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2.4%至3567亿元,创近三年最高增速,但净利润同比下滑50.8%至62亿元,主要受外卖业务补贴及新业务投入影响 [2][4][7] - 公司通过外卖补贴及新业务扩张实现用户流量与活跃度显著增长,但短期盈利承压,管理层强调长期战略布局 [7][10][17] 财务表现 - 营收达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核心零售业务收入3101亿元,同比增长20.6%,新业务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198.8% [2][7] - 归母净利润62亿元,同比下滑50.8%,Non-GAAP净利润74亿元,同比减少49% [2] - 自由现金流220亿元,同比下滑55%,12个月滚动自由现金流101亿元,同比下滑超80% [4] - 营销开支270亿元,同比暴涨127.6%,费用率从4.1%升至7.6%;履约费用221亿元,同比增长28.6%,费用率从5.9%升至6.2% [4][5] 业务战略与投入 - 外卖业务通过百亿补贴吸引用户,新业务部亏损147.77亿元,但带动用户复购率及交叉销售提升 [7][12] - 推出"七鲜小厨"自营外卖店,采用"外卖+自提"模式,首店日均订单超1000单,复购率高出行业均值220% [17][18][20] - 收购计划包括:CECONOMY(约22亿欧元)、香港佳宝超市,并投资超30亿元建设低空经济智慧社区项目 [17][25] - 计划三年投入超百亿资金建设1万家七鲜小厨门店 [17] 市场竞争与挑战 - 外卖领域面临美团、淘宝闪购补贴竞争,抖音、快手等平台通过即时零售业务潜在切入市场 [15][21][22] - 出海业务在欧洲及香港市场需应对阿里巴巴、拼多多(Temu欧盟月活超9200万)及亚马逊的激烈竞争 [26][27][28] - 当前现金流压力可能影响海外扩张及长期投入的可持续性 [4][29] 管理层观点 - 外卖业务旨在长期布局(5-20年),非短期盈利导向,通过补贴换取流量与用户黏性 [7][10] - 强调国际业务为未来核心,采用本地化运营模式(如收购CECONOMY后保持独立运营) [23][24]
A股养猪龙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100%,要拿出50亿分红
证券时报· 2025-08-20 22:51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64.63亿元 同比增长34.46%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05.30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169.77%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3.51亿元 同比增长12.13% [4] - 基本每股收益1.96元/股 同比增长1206.67% [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79% 较上年同期上升12.49个百分点 [4] 分红与股东回报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32元 分红总额50.02亿元 [5] - 现金分红占半年度归母净利润比例为47.5% [5] - 上半年股份回购金额11.1亿元 分红与回购总额占净利润58.04% [5] 业务运营数据 - 上半年销售生猪4691.0万头 其中商品猪3839.4万头 仔猪829.1万头 种猪22.5万头 [5] - 屠宰业务量1141.48万头 同比增长110.87% [6] - 屠宰肉食业务收入193.45亿元 同比增长93.83% [4] - 鲜冻品猪肉产品销售127.36万吨 [5] - 屠宰产能利用率达78.72% [6] 成本控制成效 - 6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低于12.1元/公斤 [6] - 7月养殖成本进一步降至11.8元/公斤左右 [6] - 通过健康管理、种猪育种、营养配方等领域技术创新实现降本增效 [6] 战略布局进展 - 屠宰肉食业务已覆盖全国20个省级行政区 设立70余个服务站 [6] - 正式启动出海战略 3月在越南设立子公司 [6] - 5月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 旨在引入国际长期投资者 [6][7] - H股上市被视为推进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步骤 [7] 资产负债结构 - 6月末总资产1864.54亿元 较上年度末微降0.64%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84.42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8.90% [4] - 资产负债率56.06% 较年初下降2.62个百分点 [4]
美图归来:一个没有秘密的复苏故事
36氪· 2025-08-20 19:27
战略转型与业务聚焦 - 公司收缩作战半径 从手机 短视频 电商等多元化业务回归核心影像与设计工具领域[2][9][11] - 战略调整源于42亿元投入获得的经验 强调战略必须与自身能力匹配[5][8] - 高峰时员工达3300人 亏损压力迫使公司回归务实经营[10] 产品策略与用户洞察 - 通过接地气的需求洞察发掘新功能 如RoboNeo设计Agent衍生的"emoji创意小人"在社交媒体引发流行[15][18] - AI闪光灯功能上线首月触达190万用户 在亚欧多国形成病毒式传播[30] - AI换装功能使美颜相机2025年2月在东南亚多国登顶iOS免费榜首[31] - 建立三层方法论:将创作权交用户并从社媒发现机会 从产品内用户行为发掘需求 招募有网感和社交雷达特质的人才[23][24][28] - 整牙功能上线首年即创造超1000万元收入[21] 技术能力与工程体系 - 构建规模化工程能力 新效果开发从多人多天缩短至设计师几分钟完成[34][35] - 建立MCP服务器并上架阿里百炼平台 以标准化方式调度AI能力支撑敏捷迭代[38][39] - 采用"模型容器"策略 让不同模型赛马 综合体验 效果和成本选择最优方案[46] - 训练自有图像视频大模型"奇想智能" 结合开源模型与API调用 保留垂直专有模型训练能力[46][47] 财务表现与用户数据 - 2025年6月MAU达2.8亿 同比增长8.5% 其中海外市场MAU达9800万 同比增长15.3%[50][52] - 生产力场景月活跃用户数2300万 同比增长21.1% 海外市场增长超90%[55] - 付费订阅用户数达1540万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超42% 订阅渗透率达5.5%[57] - 五年时间付费率从0.7%提升至5.5% 增长近8倍[58][59] - 生产力工具付费渗透率约7.8% 高于生活场景 验证高价值化策略[61][64] - 影像与设计产品上半年收入13.5亿元 测算年化ARPU约175元[65] 出海战略与全球化布局 - 海外市场成为增长重要极 产品针对亚洲用户偏好优化 与当地KOL合作提升转化[54] - 在欧美市场设立办公室 社会招聘中近半岗位为海外和出海相关[73][74] - 管理层亲自带队考察欧洲市场 内部提升英语水平 组织学习活动[73][75] - 针对海外线下门店开发品牌视觉制作产品 拓展小B客户[76] - 对标Canva付费用户比例达10.6% ARPU值约129美元(900元人民币) 显示巨大提升空间[69][70] - 目标使生产力场景收入利润占比过半 聚焦生产力和全球化两大增长关键词[77]
龙佰集团(002601):钛白粉磨底,新能源改善,公司稳健前行
长江证券· 2025-08-19 16:11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不变 [8] 核心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33.4亿元(同比-3.3%),归属净利润13.9亿元(同比-19.5%),归属扣非净利润13.5亿元(同比-19.6%)[2][6] - 2025Q2实现收入62.8亿元(同比-3.5%,环比-11.0%),归属净利润7.0亿元(同比-9.2%,环比+1.9%),归属扣非净利润6.9亿元(同比-8.3%,环比+4.5%)[2][6] - 预计2025-2027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23.8、32.7和40.9亿元 [11] 钛白粉业务表现 - 2025Q2钛白粉价格/价差环比-1.1%/-10.4%,钛精矿价格环比-1.1%,铁矿石价格环比-10.0% [11] - 2025上半年钛白粉销售61.2万吨(同比+2.1%),海绵钛销售3.9万吨(同比+25.5%),铁精矿销售158.2万吨(同比+2.2%)[11] - 2025Q3钛白粉价格/价差环比-7.5%/-18.2%,钛精矿价格环比-3.7%,铁矿石价格环比+9.0% [11] 新能源业务进展 - 2025上半年新能源材料收入5.3亿元(同比+27.2%),毛利率从-2.6%提升至12.4% [11] - 废副产品硫酸亚铁2025Q2价格同比+225.5%,富余产能烧碱、硫酸等可直接用于锂电池材料生产 [11] 公司战略与分红 - 积极推进"红格北矿区两矿联合开发"与"徐家沟铁矿开发"项目,未来钛精矿产能将达248万吨/年,铁精矿产能760万吨/年 [11] - 2025年6月实施分红,每10股派5元现金,派发11.86亿元,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193亿元 [11] - 出海战略加速落地,已完成海外选址背调,计划建设海外工厂规避反倾销税 [11]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17.65元,近12月最高/最低价分别为22.85元/15.18元 [9] - 2024年8月至2025年8月股价表现优于沪深300指数 [10]
传平煤神马集团旗下平煤神马超硬材料启动香港上市程序 平煤股份、神马股份拟赴港第二上市
智通财经· 2025-08-19 15:33
资本化战略推进 -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正加速资产证券化进程 旨在建立海外融资平台以支持出海战略 [1] - 河南平煤神马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已启动香港上市程序 预计最快2026年9月完成 [1] - 平煤股份(601666 SH)和神马股份(600810 SH)计划赴港上市 实现"A+H"双平台布局 [1] 上市公司扩张目标 - 集团目标在2028年前将旗下上市公司数量从当前4家扩充至6-7家 [1] - 现有4家上市公司包括:平煤股份(601666 SH) 神马股份(600810 SH) 易成新能(300080 SZ) 硅烷科技(838402 BJ) [1] - 截至2024年末拥有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天工科技(833716 NQ) 神马华威(836171 NQ) 矿益股份(837523 NQ) 天成环保(837146 NQ)等 [1]
龙佰集团:积极实施出海战略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3.31亿元
中证网· 2025-08-19 10:5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31亿元,同比下降3.34% [1] - 归母净利润13.85亿元,同比下降19.53% [1] - 扣非净利润13.47亿元,同比下降19.61% [1] 业务发展 - 公司坚持并购扩张与内生增长双轮驱动模式,构建覆盖钛、锆、钒、铁、钪等元素的产品体系 [1] - 收购四川龙蟒钛业、云南冶金新立钛业、金川集团钛厂资产、湖南东方钪业等企业 [1] - 投资建设年产4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50万吨攀西钛精矿升级转化氯化钛渣项目、30万吨硫氯耦合钛材料绿色制造项目、800吨废酸提钒项目 [1] 产品产销 - 钛白粉产量同比增长5.02%至68.22万吨,销量同比增长2.08%至61.2万吨,其中国际销量占比56.29% [2] - 海绵钛产量同比增长9.30%至3.62万吨,销量同比增长25.51%至3.87万吨 [2] - 铁精矿产量同比增加1.41%至157.01万吨,销量同比增加2.15%至158.20万吨 [2] - 钛精矿产量同比减少33.82%至69.19万吨,全部内部使用 [2] - 磷酸铁产量同比增加64.10%至4.58万吨,销量同比增加90.64%至3.85万吨 [2] 市场策略 - 成立钛白塑料事业部,针对不同客户需求提供专用钛白产品 [2] - 提高氯化法钛白粉、海绵钛产能利用率,巩固市场龙头地位 [2] - 实施出海战略,通过海外建厂规避反倾销税并整合全球资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