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燃气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燃气可转债转股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02 02:55
可转债发行概况 - 公司于2023年7月27日向不特定对象发行3,000万张可转债,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总额30亿元,期限6年(2023年7月27日至2029年7月26日)[3] - 可转债于2023年8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债券简称"燃23转债",代码"113067"[3] - 转股期自2024年2月2日开始,最新转股价为7.40元/股[3] 转股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转股金额8万元,转股数量10,448股,占转股前总股本的0.000363%[2][4] - 2025年第二季度(4-6月)转股金额3,000元,转股数量402股,占转股前总股本的0.000014%[2][4] - 未转股余额29.9992亿元,占发行总量的99.9973%[2][4] 股本变动 - 公告未披露具体股本变动数据,仅显示表格框架[5] 信息披露 - 详细可转债信息可查阅2023年7月25日披露的募集说明书[6]
首华燃气: 2025年第二季度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情况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2 00:41
可转债发行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21年11月1日向不特定对象发行13,794,971张可转债,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总额137,949.71万元 [1] - 可转债于2021年11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债券简称"首华转债",债券代码123128 [1] 可转债转股及股份变动情况 - 2025年第二季度"首华转债"转股金额为3,847.12万元,合计转成3,166,159股公司股票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首华转债"剩余13,405,131张,票面总金额134,051.31万元 [1] - 公司总股本从268,555,379股增加至271,721,538股,增幅1.18% [1]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从268,555,379股增至271,601,538股,占比99.96% [1] - 限售条件流通股新增120,000股,全部为高管锁定股,占比0.04% [1] 转股价格信息 - 最新有效转股价格为12.15元/股 [1]
华源晨会精粹20250701-20250701
华源证券· 2025-07-01 22:16
核心观点 - 6月PMI继续回升,经济内生动力稳步改善,看多收益率2%以上的长久期城投债及银行资本债,关注港股金融;广州发展作为广州市属综合能源平台,业绩稳健且分红稳定,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5][8] 固定收益 6月PMI情况 - 6月制造业PMI环比上升0.2pct至49.7%,产需相关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价格指数略有上升,企业规模分化明显,大型企业景气水平持续扩张,小型企业连续14个月收缩 [2][5] - 6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环比上升0.2pct,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和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0.1%和52.8%,较上月分别-0.1pct/+1.8pct;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7%,较上月+0.3pct,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加快 [2][5] 制造业PMI细分情况 - 6月PMI生产指数(51.0%)和新订单指数(50.2%)分别较上月+0.3/+0.4pct;价格指标回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8.4%和46.2%,均较上月+1.5pct,但不同行业分化明显 [6] - 6月不同类型企业景气度分化,大型企业PMI继续扩张至51.2%(环比+0.5pct),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8.6%(环比+1.1pct)和47.3%(环比-2.0pct) [6] - 6月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1个位于扩张区间,环比增加4个;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7.7%/47.8%,环比分别增加0.2pct/0.7pct,对外贸易持续改善 [6] 非制造业PMI情况 - 6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环比上升0.2pct至50.5%,自23年1月以来一直在临界点及以上,总体保持扩张;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8%,较上月+1.8pct,扩张步伐加快;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50.1%,较上月略降0.1pct [7] - 受假期效应消退影响,6月部分服务业活动指数回落,市场活跃度阶段性减弱,但企业对暑期消费潜力释放预期乐观,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维持在56.0%的较高水平 [7] 投资建议 - 认为当前经济运行处于中性区间,过去两年经济负循环告一段落,经济边际变化或在于消费;关注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及商务接待活动政策调整 [7] - 看多收益率2%以上的长久期城投债及银行资本债,当前10Y国债收益率接近历史新低,投资利率债性价比偏低,地方债性价比高于国债,预判中低评级信用债利差将进一步压缩 [8] - 建议关注港股金融,固收+港股红利,港股银行估值修复空间或仍较大 [8] 公用环保 广州发展概况 - 实控人为广州市人民政府,形成电力、能源物流等业务协同发展的能源产业体系;截至2024年底,电力总装机10.26GW,其中煤电3.14GW、气电2.34GW、风电2.44GW、光伏2.35GW [2][9] - 业务多元协同,除煤电外持有大量稳定收益类资产,能平滑业绩波动;业绩稳健,2017年以来除2021年均实现稳定增长,2024年归母净利润17.32亿元,同比增长5.73%;连续26年稳定分红,多年分红比例稳定在50%左右,2024年分红比例54.67%,对应年末股息率4.21% [9] 各业务情况 - 火电:机组集中在大湾区电力负荷中心,2024年以来火电利用小时数下滑,2025年广东省年度长协电价同比下滑0.074元/千瓦时,但成本端煤价持续回落,2025年二季度以来秦皇岛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均价634元/吨,同比下降214元/吨,低煤价有望增益火电业绩 [10] - 新能源:项目分布于电价较高、消纳情况较好地区,规划到2025年底新能源装机规模达8GW,投产有望贡献发电增量;受新增平价项目及新能源入市影响,2024年风电、光伏上网电价分别为0.458、0.508元/千瓦时,分别同比下滑0.065、0.016元/千瓦时 [10] - 燃气:下属广州燃气集团是广州市城市燃气高压管网建设和天然气购销唯一主体,广州LNG应急调峰气源站于2023年投产,参股多个LNG接收站;近年来天然气销气量稳定增长,2024年完成管道燃气销售量21.6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6.18%,2024年分销与直供销气量同比增长49.84% [11]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49、21.20、23.7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74%、14.70%、11.91%,当前股价对应的2025 - 2027年PE分别为12、10、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1]
中国燃气(00384):24、25财年年报点评:自由现金流改善,DPS
东吴证券· 2025-07-01 21: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25财年公司营业总收入802.5亿港元,同比减少1.96%;归母净利润32.52亿港元,同比增加2.09%;全年股息0.5港元/股,派息率83.3%,对应股息率6.8%(2025/6/30) [8] - 零售气量承压&顺价进展略超预期,接驳&增值服务业务在预期内变化;自由现金流改善,分红能力持续提升 [8] - 考虑到气量增速不及预期且影响气量的因素可能持续存在,下调FY2026 - FY2027公司归母净利润,引入FY2028盈利预测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收盘价7.35港元,一年最低/最高价为5.78/8.40港元,市净率0.74倍,港股流通市值40,043.92百万港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9.89港元,资产负债率59.03%,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均为5,448.15百万股 [6] 各业务情况 - 天然气销售分部溢利+7.94%至33.06亿港元,价差修复稳步推进,零售气量同比+0.02%至235.2亿方,贸易气量同比 - 9.6%至164.4亿方;居民气量同比 - 2.1%,工业气量同比+1.0%,商业气量同比+3.7%,加气站气量同比 - 9.0%;价差同比+0.036元人民币至0.537元人民币/方,68%的居民气量实现顺价 [8] - 接驳业务分部溢利同比 - 25.39%至5.08亿港元,居民接驳数预期内下滑、工商业增长明显;工程设计及施工分部溢利同比 - 6.16%至5.84亿港元;居民新增接驳量同比 - 15.5%至140万户,工业新增接驳量同比+8.6%,商业新增接驳量同比+46.1% [8] - LPG销售分部溢利同比 - 56.68%至0.52亿港元,LPG销量 - 3.2%至386.8万吨,单位利润下滑 [8] - 增值服务业务分部溢利同比+10.59%至17.50亿港元,保持预期增长,推出多项新业务,消费刺激政策助力发展 [8] - 综合能源业务实现突破,储能业务累计已签约/投建816.7/207.1MWh,实现投运“零”的突破;光伏业务累计投建59.5MW,同比+111.7% [8] 现金流与分红 - 24/25财年公司自由现金流同比+8.7%达到46.6亿港元,远超计划分红金额27.2亿港元,分红能力持续提升 [8] 盈利预测 |指标|FY2024A|FY2025A|FY2026E|FY2027E|FY2028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81,863|80,255|79,610|81,073|83,311| |同比(%)|(11.43)|(1.96)|(0.80)|1.84|2.7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185|3,252|3,477|3,726|3,997| |同比(%)|(25.82)|2.09|6.93|7.16|7.28| |EPS - 最新摊薄(元/股)|0.58|0.60|0.64|0.68|0.73| |P/E(现价&最新摊薄)|12.54|12.28|11.49|10.72|9.99|[1]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涵盖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等项目及对应预测数据 [9] - 利润表涵盖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等项目及对应预测数据 [9] - 现金流量表涵盖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等项目及对应预测数据 [9] - 主要财务比率包括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ROIC、ROE等指标及对应预测数据 [9]
固定收益:投资策略:转债市场研判及“十强转债”组合
国信证券· 2025-07-01 16:57
证券分析师:王艺熹 021-60893204 wangyixi@guosen.com.cn S0980522100006 证券研究报告 | 2025年7月1日 转债市场研判及"十强转债"组合 2025年7月 投资策略 · 固定收益 国信宏观固收 证券分析师:赵婧 0755-22940745 zhaojing@guosen.com.cn S0980513080004 证券分析师:董德志 021-60933158 dongdz@guosen.com.cn S0980513100001 02 2025年7月转债配置策略 联系人:吴越 021-60375496 wuyue8@guosen.com.cn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 目录 01 2025年6月转债市场回顾 03 2025年7月"十强转债"组合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 • 股市方面,6月权益市场震荡上涨,尤其下旬在中东局势缓和、以及稳定币、小米汽车、军 贸等多项热点题材的催化之下,沪指再次站上3400点,截至6月27日沪指收于3424.2,全月 涨1.85%。申万一级行业多数收涨,受产业订单预期向好拉动的通信(+12 ...
【宏观经济】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6月25日-7月1日)
乘联分会· 2025-07-01 16:36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 -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7204.3亿元 同比下降1.1% [2] - 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8709.5亿元 同比下降7.4% 股份制企业利润20170.7亿元 下降1.5%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利润6856.8亿元 增长0.3% 私营企业利润7592.5亿元 增长3.4% [4] - 5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9.1% [10] 分行业利润表现 - 采矿业利润3580.4亿元 同比下降29.0% 制造业利润20201.4亿元 增长5.4%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利润3422.5亿元 增长3.7% [5] - 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长38.2% 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9% 电气机械制造业增长11.6% 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0.6% [5] - 汽车制造业利润下降11.9% 煤炭开采洗选业下降50.6% 石油煤炭燃料加工业同比增亏 [5] 工业企业财务指标 - 1—5月份营业收入54.76万亿元 同比增长2.7% 营业成本46.88万亿元 增长3.0% 营业收入利润率4.97% 同比下降0.19个百分点 [6] - 5月末资产总计182.36万亿元 同比增长5.1% 负债105.26万亿元 增长5.3% 资产负债率57.7% 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7] - 应收账款26.40万亿元 同比增长9.0% 产成品存货6.65万亿元 增长3.5% [8] 制造业PMI运行 - 6月份制造业PMI为49.7% 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大型企业PMI51.2% 中型企业48.6% 小型企业47.3% [12] - 生产指数51.0% 上升0.3个百分点 新订单指数50.2% 上升0.4个百分点 [14][15] - 原材料库存指数48.0% 从业人员指数47.9%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50.2% [16][17][18] 非制造业PMI运行 - 6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5% 建筑业指数52.8% 服务业指数50.1% [19] - 邮政电信互联网软件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资本市场保险等行业指数高于55.0% 零售道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房地产等行业低于临界点 [19] - 非制造业投入品价格指数49.9% 销售价格指数48.8% 从业人员指数45.5% [20][21] 综合PMI产出指数 - 6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50.7% 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扩张加快 [22]
5月深圳国资新媒体观察:整体趋于稳定,个别账号环比浮动大
南方都市报· 2025-07-01 16:10
深圳国资国企新媒体信息发布观察榜 - 测评对象包括31个深圳国企一级账号和23个深圳国资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微信公众号,合计54个账号 [1] - 深圳国企一级账号中多家公司已上市 [1] - 从2022年第一季度开始进行测评,以阅读量为主要参考指标观察账号影响力 [1] 国企一级账号表现 - 5月整体发文量较4月有所增长,深圳巴士集团以90篇位居榜首,特发集团以72篇排名第二,深圳市东部公交和深投控以67篇并列第三 [2][3] - 发文量排名靠后的为深圳机场发布(8篇)、国信证券(6篇)、深圳免税(1篇) [2][3] - 特发集团发文量增长近50%,进入榜单前3位 [2] - 深圳地铁、深圳市东部公交、深圳燃气分别以42.2万+、17.2万+、11.4万+的阅读量领先其他账号 [4][5] - 阅读量排名靠后的为特区建发集团(1309)、深圳资本集团(1063)、深圳免税(322) [4] - 国信证券虽然发稿数量少(6篇),但阅读量达83083,内容吸引力强 [4] - 点赞量方面,深圳地铁(2492)、深圳巴士集团(2112)、深圳市东部公交(650)排名前三 [6][7] - 推荐量方面,深圳巴士集团(1407)、深圳地铁(1020)、深农集团(411)位列前三位 [8][9] 头部账号运营策略分析 深圳地铁 - 作为日更公众号,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端午节等节点均有策划 [10] - 五一期间与万科联动发起"一起向前,遇见美好"品牌传播活动,线上线下结合 [10] - 内容运营聚焦三个方面:信息发布、节点性内容、地铁相关科普 [11] - 信息发布类内容如营运线路变化、出行交通攻略最受关注,阅读量常达上万 [11] - 节点性内容考验团队策划创意能力 [11] - 科普内容虽关注度较弱,但为品牌传播重要部分 [11] 深圳市东部公交 - 运营思路呈现"栏目化"特征,分为多个固定板块 [15] - 内容多来源于各车队通讯员,提供一线故事细节 [15] - 新增龙岗区"双十佳"播客节目,以电台形式展现公交人职业坚守 [15] - 更注重体现公交人温情性,但用户互动感相对较弱 [15] 深圳燃气 - 作为服务号,5月仅发布14篇推文但阅读量仍排名前三 [18] - 内容聚焦燃气信息发布、安全科普、优燃荟服务推荐 [18] - 内容具有极强"复读性",用户可能反复查阅 [18] - 几乎没有时效性内容,多为永久性干货 [18] 深圳国资上市公司账号表现 - 发稿数量显著回升,深特力(90篇)、特发信息(89篇)、深物业集团(31篇)、深房集团(31篇)位列前四 [21][22] - 兆驰股份、英飞拓Infinova、天音通信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以3篇、3篇、0篇排名后三 [21][22] - 阅读量方面,中国平安(23.1万+)、深圳航空(71032)、中集集团(42838)排名前三 [22][23] - 中国平安阅读量增加16.3万,深圳航空和中集集团阅读量分别下滑6446和7662 [22] - 推荐量方面,中国平安(3213)、中集集团(271)、海能达(250)领先 [23][24] - 点赞量方面,中国平安(3300)、海能达(576)、中集集团(512)表现最佳 [24][25] 整体观察 - 中国平安数据表现优异,头部账号保持高位领先 [26] - 部分账号发稿量增速明显但整体数据表现不突出 [26] - 新媒体账号需要长期运营和全盘规划,个别月份的数据波动对整体影响有限 [26]
中国燃气(0384.HK)财报点评:每股股息不变 归母业绩恢复正增长
格隆汇· 2025-07-01 10:3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25财年营收792.58亿港元,同比下降2.6%,归母净利润32.52亿港元,同比增2.1%,每股股息0.50港元,同比持平 [1] - 天然气销售营收490.5亿港元,同比降6.5%,燃气接驳营收36.3亿港元,同比降9.6%,液化石油气销售营收195.8亿港元,同比增8.9%,增值服务营收37.3亿港元,同比增2.1% [1] - 自由现金流46.6亿港元,同比增8.7%,派息率83.3%,当前股息率约6.8% [3] 业务板块分析 - 城镇燃气气量同比微增0.02%,低于指引2%+,其中居民用气同比降2.1%,工业用气同比增1.0%,商业用气同比增3.7%,加气站用气同比降9.0% [1] - 2025/26财年指引城镇燃气气量同比增2%+ [1] - 工程设计及施工营收17.6亿港元,同比增14.7% [1] 价格与毛差 - 居民售价从2022年2.71元/立方米上涨至2024年3.00元/立方米,截至2025年3月底居民气量顺价比例约68% [2] - 综合毛差2024/25财年达0.537元/立方米,同比提升0.036元/立方米,2025/26财年指引提升至0.55元/立方米 [2] - 工商业客户售价随采购成本下降而下降 [2] 接驳与增值服务 - 2024/25财年新增接驳居民户数约140万户,2025/26财年指引新增100-120万户,接驳和工程施工税前利润占比降至16.3% [2] - 增值业务税前利润17.5亿港元,占比26.2%,同比增10.6%,2025/26财年指引增长10%+ [3] 融资与成本 - 外币贷款比例降至0.5%,平均融资成本从4.83%下降至3.84%,未来仍有降低空间 [3] - 接驳户数下降带动资本开支放缓,自由现金流有望进一步改善 [3]
中国燃气(00384.HK):FY25资本开支规模明显降低 派息同比持平
格隆汇· 2025-07-01 10:31
公司业绩 - FY25收入793亿港元,同比-3% [1] - FY25归母净利润32.5亿港元,同比+2%,低于预期 [1] - 2HFY25合联营企业业绩改善不及预期,应占合联营公司业绩同比-37%至4.41亿港元 [1] - 所得税退税减少导致FY25所得税费用同比+31%至9.93亿港元 [1] - 拟派发末期股息0.35港元/股,同比持平,全年累计派息0.50港元/股 [1] 业务表现 - FY25城镇燃气销量235.2亿方,同比基本持平 [1] - 居民气量同比-2.1%,商业气量同比+3.7%,工业气量同比+1.0% [1] - 毛差0.537元/方,同比+0.036元/方 [1] - 新增居民接驳140万户,同比-16.5% [1] - 增值业务经营性利润17.5亿港元,同比+10% [1] 现金流与负债 - FY25投资性现金流出17.8亿港元,同比-74.8% [1] - 收回部分合联营公司贷款,物业厂房设备等支出同比减少约14亿港元 [1] - FY25末净负债规模约478亿港元,较FY24末小幅下降 [2] - 有息负债规模基本见顶,FY26财务费用或有进一步压降空间 [2] 未来展望 - FY26预计城镇燃气销量同比+2%,售气毛差0.55元/方(YoY+0.014元/方) [1] - 毛差改善趋势有望延续至FY27 [1] - FY25新增应收款拨备5.68亿港元,FY26或仍有应收款拨备压力 [2] - 未来2-3年每股股利或将保持在0.5港元/股,股息率约6.8%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FY26盈利预测32%至32.85亿港元,引入FY27盈利预测34.49亿港元 [2] - 当前股价对应FY26/FY27 12.2x/11.6x P/E [2] - 目标价下调9.1%至8港元,对应FY26/FY27 13.3x/12.6x P/E,有8.8%上行空间 [2]
中国燃气(00384.HK):毛差稳健提升 自由现金流再创新高
格隆汇· 2025-07-01 10:31
财务表现 - 2024/25财年营业收入792.58亿港元,同比下降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52亿港元,同比增加2.1%,略低于预期[1] - 自由现金流46.6亿港元,同比增长8.7%,创历史新高[1] - 全年分红0.5港元/股,股息率达6.8%,分红规模27.2亿港元,大幅低于自由现金流水平[1] - 平均融资成本下降至3.84%,同比下降0.99个百分点,财务费用18.02亿港元,同比下降3.20亿港元[1] 天然气业务 - 天然气售气量399.6亿立方米,同比下降4.2%,其中城镇燃气销气量235.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0.02%[2] - 居民用气下滑2.1%,工业用气增速1.0%,受玻璃、陶瓷行业需求下滑拖累[2] - 零售气毛差0.537元/立方米,同比提升0.036元/立方米,上游成本回落0.08元/立方米,居民端售价上涨至3.00元/立方米[2] - 销气业务对经营性利润贡献达50%[2] 接驳业务 - 新增居民用户140.05万户,同比下滑15.5%,降幅较去年同比下滑28%有所收窄[3] - 存量用户占比达34.5%,同比增长2.7个百分点[3] - 接驳及工程业务税前利润占比16.4%,对利润贡献持续下降[3] - 2025/26财年新增接驳用户数量指引小幅下降至100-120万户[3] 增值业务与综合能源 - 增值业务收入37.32亿港元,同比增长2.1%,经营利润17.5亿港元,同比增长10.6%[3] - 综合能源业务供能规模77.6亿千瓦时,切入工商业用户侧储能、绿电、综合能效等业务领域[3] 业绩展望与估值 - 下调2025/26-2026/27财年归母净利润至35.12、38.85亿港元,新增2027/28财年预测43.30亿港元[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6-2027/28财年PE分别为11、10、9倍,与行业可比公司接近[4] - 可比公司股息率平均为4.56%,公司股息率高达6.8%,合理股息率5%对应合理市值545亿港元,较当前市值有36%提升空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