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制造

搜索文档
成交量继续萎缩,会有反转吗?
虎嗅· 2025-05-27 19:27
成交量分析 - 国内市场成交量持续萎缩并跌破1万亿整数关口 对市场情绪形成向下压力 [3] - 除核能和资源板块维持上涨外 多数板块表现疲弱 资金回流至银行和消费等避险赛道但涨幅有限 [3] - 成交量下滑部分归因于5月底月末效应 短期资金面紧张 一天期拆借利率GC001单日上涨10% [3] 市场趋势研判 - 当前市场缺乏明确方向 大概率维持震荡格局 显著回调时可能出现国家队护盘行为 [4] - 向上突破动能不足 政策层面虽酝酿新一轮产业政策(如高端制造/芯片/人工智能) 但短期难以形成实质性支撑 [4] - 中长期政策线索值得关注 类似"中国制造2025"的十年期产业规划或于2025年年中推出 [4] 板块表现 - 结构性机会集中于核能及资源板块 延续前期上涨趋势 [3] - 消费和银行等防御性板块获资金流入 但日内涨幅不明显 [3]
外贸外资“第一梯队”、投资中国优选,国家级经开区凭什么
南方都市报· 2025-05-27 17:37
国家级经开区发展概况 - 国家级经开区数量从1984年的14个增长至2024年的232个,覆盖31个省区市 [2] - 2024年国家级经开区创造地区生产总值16.9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外贸总额24.5%,实际使用外资272亿美元占全国23.4% [2] - 拥有8.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18.3%,外贸进出口10.7万亿元人民币 [2] 政策背景与定位 - 商务部将国家级经开区定位为外贸外资"第一梯队"、"投资中国"优先选择和制度型开放重要平台 [1][4] - 工作方案出台背景包括国际经贸秩序受冲击、党中央要求推进开放发展及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改革 [3] - 首批国家级经开区设立40周年之际提出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和高质量发展 [3] 对外开放举措 - 工作方案包含16项政策举措,支持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领域外商投资及数字服务出口 [4] - 重点落实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再投资递延纳税政策,涉及6万家外资企业和9.9万家外贸企业 [5] - 苏州工业园吸收外资居全国首位,海南杨浦经开区2024年外资为2018年的13倍 [5] 营商环境优化 - 市场监管总局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优化企业迁移流程,取消档案扣留限制 [7] - 2023年上门检查次数同比大幅减少,推行"轻微免罚"等服务型执法新模式 [8] - 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等"四乱"行为,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 [9] 产业与区域特色 - 昆山经开区2023年进出口达5700多亿元人民币,体现外向型经济特色 [5] - 工作方案鼓励建设内外贸融合产业集群和国际枢纽物流中心 [4] - 经开区动态管理机制自2016年实施,通过考核评价实现有进有出 [2]
深化与东盟&欧洲合作——政策周观察第31期
一瑜中的· 2025-05-27 10:28
文 :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首席宏观分析师 张瑜(执业证号:S0360518090001) 联系人: 陆银波(15210860866) 袁玲玲(微信 Yuen43) 报告摘要 近一周政策出台不多,主要关注以下内容: (一)外交:强化与欧洲、东盟国家联络 。 1 ) 5 月 20 日, 中国与东盟十国全面完成中国 - 东盟 自贸区 3.0 版谈判。 2 ) 5 月 22 日 -23 日 ,总书记先后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茨通电 话。在与法国总统通电话时,总书记指出,"维护国际贸易规则和世界经济秩序,践行真正的多边主 义。国际形势越是复杂,中法越要作出正确战略抉择"。 3 ) 5 月 25 日 , 总理同印度尼西亚总统普 拉博沃会谈,"中方愿同印尼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坚持多边主义和 自由贸易,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4 ) 5 月 26 日 , 总理将出席在 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东盟 - 中国 - 海合会峰会。 (二)财政及项目进度。 1 )发改委 4 月审批项目加速 。据 5 月 20 日发改委例行新闻发布会, 4 月份,发改委共审批固定资 ...
北交所上市公司迎来机构组团调研 企业创新价值与市场改革前景引关注
上海证券报· 2025-05-27 02:24
机构调研与行业热点 - 5月以来多家北交所上市公司迎来汇添富基金、天弘基金、红杉中国等30余家机构调研,重点关注硬科技与新兴消费领域[1] - 武汉蓝电电池测试设备受关注,公司预计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将推动大功率设备需求增长[1] - 一致魔芋海外市场布局及产能扩张计划吸引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等海内外机构调研[1] - 生物医药领域创新成果频现,三元基因在抗病毒口腔喷剂、RSV治疗新药取得突破,诺思兰德基因治疗药物NL003进入审评关键阶段[1] 专精特新企业技术突破 - 北交所聚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海能技术液相色谱仪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惠丰钻石功能性金刚石应用于半导体领域[2] - 硅烷科技电子级硅烷气切入硅碳负极市场,齐鲁华信新型分子筛项目通过验收并与中科院共建研发中心[2] - 五新隧装借力"一带一路"拓展海外市场,并行科技算力资源池持续扩容,业务增速目标30%至40%[2] 政策与市场动态 - 北交所修订重组审核规则,引入"小额快速"审核机制,天润科技、万德股份探索并购重组机会[3] - 北证50指数年内表现亮眼,成交额与估值中枢稳步上移,专家认为"政策引导+企业成长"双轮驱动行情[3] - 沪深北市场联动加强,北交所"小而美"企业成长弹性与制度红利或成资金配置新蓝海[3]
中资企业境外上市释放多重积极效应
证券日报· 2025-05-27 00:26
监管政策优化 -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表示将提高境外上市备案质效 [1]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征求意见稿,统一跨境资金管理并提升融资便利化水平 [1] - 金融监管部门合力优化中资企业境外上市生态,推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 [1] 国际环境支持 - 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便利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1] - 新加坡交易所集团表示将为中资企业利用国际资本市场提供全方位支持 [1] - 境外交易所加大对全球优质企业的引入力度,为中资企业创造有利外部环境 [1] 境外上市优势 - 境外资本市场资金容量大、市场化程度高、投资者类型多样,满足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 [2] - 成熟市场再融资工具丰富、审批效率高、募资用途限制少,便于企业灵活安排资金 [2] - 境外市场估值体系完善,对科技型企业认可度高,可能给予更高估值溢价 [2] 企业国际化发展 - 境外上市可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帮助企业拓展国际业务并提升品牌影响力 [2] - 中资企业可借助境外平台将新能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技术优势辐射至全球市场 [3] - 境外上市推动企业从本土经营向国际化经营跨越,构建全球产业链竞争优势 [3] 资本市场协调发展 - 中资企业境外上市缓解国内资本市场融资压力,促进投融资协调发展 [2] - 境外上市企业成长为优质投资标的,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2] - 政策层面强调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支持企业利用国际资本平台 [2] 企业战略考量 - 中资企业需结合战略目标、财务状况等因素综合评估境外上市可行性 [3] - 企业需确保资金支持高昂上市成本及后续运营,并预判汇率、法律等风险 [3] - 境外上市有望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巨头,优化产业资源配置 [3]
【宏观快评】深化与东盟&欧洲合作:政策周观察第31期
华创证券· 2025-05-26 23:15
外交政策 - 5月20日中国与东盟十国全面完成中国 - 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1] - 5月22 - 23日总书记先后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茨通电话,强调维护国际贸易规则和多边主义[1][9][11] - 5月25日总理同印尼总统普拉博沃会谈,愿深化“一带一路”合作,推动多极化和全球化[1][9][14] 财政与项目 - 4月发改委审批项目加速,4月审批5个、核准3个,总投资3771亿元,去年同期审批核准20个,总投资1152亿元;1 - 4月审批核准27个,总投资5737亿元,去年同期50个,总投资3207亿元[2][17][19] - 2025年已安排近5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重大项目[2][20] 产业政策 - 总书记考察河南提出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2][10] - 发改委将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体现高端制造业、数字经济等领域[2][21] -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促进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企业注重技术研发[2][21] - 国常会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 - 2027年)》[2][9][13]
政策周观察第31期:深化与东盟、欧洲合作
华创证券· 2025-05-26 18:33
外交政策 - 5月20日中国与东盟十国全面完成中国 - 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2] - 5月22 - 23日总书记先后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茨通电话,强调多边主义[2] - 5月25日总理同印尼总统普拉博沃会谈,愿深化“一带一路”合作[2] 财政及项目进度 - 4月发改委审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个,总投资3771亿元,去年同期20个,总投资1152亿元[3] - 1 - 4月发改委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7个,总投资5737亿元,去年同期50个,总投资3207亿元[3] - 2025年已安排近5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重大项目[3] 产业政策 - 总书记考察河南提出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4] - 发改委将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体现高端制造业等领域[4] - 国常会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 - 2027年)》[4]
洪灏最新交流,解读如何从国际宏观看中国消费,以及为什么港股还会持续受益……
聪明投资者· 2025-05-26 15:06
中国宏观经济与消费结构 - 中国高储蓄高投资形成巨大产能,依赖出口消化导致贸易顺差创新高,单月接近990亿美元,去年全年超7万亿元人民币[6] - 消费占比提升需结构性改革,目前政策刺激如消费券效果短期,收入预期未改善导致储蓄习惯难扭转[7][9] - 消费者信心指数徘徊长期均值,疫情后修复滞后于美国标普500指数,家庭储蓄规模持续十万亿级增长[8] 投资与产能格局 -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高端制造业支撑,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超10%,制造业投入维持GDP增速5%目标[4][5] - 疫情后全球供应链恢复凸显中国产能压力,若房地产未复苏+制造业优势持续,产能过剩将长期存在[5][6] 贸易顺差与全球资本流动 - 中国经常账户盈余通过资本账户流出,估算海外资产积累规模达2-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维持3.2万亿美元[10] - 美国加征关税未显著影响中国出口成本,厂商内部消化推高其通胀压力,贸易逆差短期难收窄[14][16] 非美资产配置趋势 - 中国海外资金转向黄金、加密货币、欧洲债券及港股等非美资产,美元周期进入下行通道[1][13] - 港股三季度有望突破24000点,科技、消费、医疗保健板块受政策支持且盈利估值具吸引力[2][14] - 港股IPO市场活跃,蜜雪冰城冻结资金超1万亿港元,宁德时代获150倍超额认购[14][15]
港股开盘 | 恒生指数低开0.4% 名创优品(09896)跌近15%
智通财经网· 2025-05-26 09:43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低开0.4%,恒生科技指数跌0.32% [1] - 名创优品第一季度期内利润为4.1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9% [1] 港股投资吸引力 - 港股仓位成为A股基金经理获取业绩排名的关键,今年以来港股展现强劲上涨趋势 [1] - 新技术、新消费与医药赛道是港股三大核心主线 [1] - 港股资金渠道以南向资金为主,外资对港股市场稍有迟疑 [1] - 港股市场未来有望继续获得更多海外资金覆盖 [1] 行业配置价值 - 港股白马低估值行业具有很高的左侧布局价值 [1] - 影视院线、调味发酵品以及非白酒食品等具有不错的操作价值 [1] - 科技成长、高端制造、新消费行业值得持续重视 [1] 投资机会 - 行业竞争格局改善、企业进入利润释放期、估值偏低有望重估的港股科技互联网和消费板块值得关注 [2] - 新消费领域包括美容护理、宠物食品、新零售以及受益AI技术驱动的子行业是市场重点挖掘的核心机会 [2] - 港股在今年成为全球表现最好的科技市场,有过硬的基本面和较低的估值 [2] - 南下资金成为此轮主力买入的资金来源,全球长线资金仍在观望 [2] 港股IPO市场 - 2025年是港股IPO市场的大复苏之年,香港将为国内企业提供募集外资的重要窗口 [2] - 香港仍然是国际金融中心,将在我国未来资本市场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2] - A股公司密集赴港IPO是出海战略、制度便利和港股流动性改善三重力量助推 [3] - 优质核心资产在港股正式交易后,短期会活跃对应A股的交易,部分核心资产的定价权可能会逐步南移 [3] 政策支持 - 香港特区政府出台多项港股支持政策,包括下调印花税、优化交易机制等 [3] - 红利类资产凭借高回报、低波动优势,在ETF互联互通制度推动下配置渠道持续拓宽 [3] - 红利税改革预期叠加国际流动性改善,进一步增强红利策略吸引力 [3] - 港股红利类指数以其抗压性与稳定性,有望成为中长期资金青睐的配置方向 [3]
31个跨界并购案例背后的问题与思考
梧桐树下V· 2025-05-23 23:32
"并购六条"等新政发布后,并购一直是大家的热议话题。同时,跨界并购市场热度也是居高不下!因 此, 如今的跨界并购市场,在规则驱动下呈现出不少新动向: 44444、、、、、88888家家家家家标标标标标的的的的的曾曾曾曾曾终终终终终止止止止止IIIIIPPPPPOOOOO或或或或或处处处处处于于于于于辅辅辅辅辅导导导导导阶阶阶阶阶段段段段段 31家跨界并购标的中,有7家为IPO终止或IPO辅导企业,如粤宏远A收购的博创智能于2024 年6月科创板IPO终止;中核科技收购的中核西仪于2023年3月科创板IPO终止。值得一提的 是,上述IPO撤材料企业到上市公司披露收购,大部分都不到一年时间。 55555、、、、、上上上上上市市市市市公公公公公司司司司司普普普普普遍遍遍遍遍属属属属属于于于于于传传传传传统统统统统行行行行行业业业业业且且且且且业业业业业绩绩绩绩绩承承承承承压压压压压 11111、、、、、大大大大大部部部部部分分分分分上上上上上市市市市市公公公公公司司司司司买买买买买方方方方方运运运运运作作作作作规规规规规范范范范范 根据并购六条,支持跨行业收购前提是收购方上市公司必须是"运作规范",31家跨界收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