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

搜索文档
德固特跨界收购浩鲸科技:一场“蛇吞象”式的产业突围战
新浪证券· 2025-07-07 09:55
德固特收购浩鲸科技交易概况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浩鲸科技控制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1] - 交易因传统工业装备商与国际化软件服务商的"跨界"属性及"蛇吞象"特征引发市场关注[1] 德固特经营现状 - 2024年营收5.09亿元同比增长64.21% 归母净利润9671.51万元同比激增150.15%[2] - 海外业务营收占比达59.28%[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31.19% 归母净利润2367.3万元同比"腰斩"[2] - 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导致传统高耗能装备市场需求增速放缓[2] 浩鲸科技基本情况 - 前身为中兴软创 2017年新三板退市后被阿里收购 2023年7月启动上市辅导至今停滞[2] - 注册资本7.92亿元 2023年员工4348人 设立19大能力中心与50余个分支机构[3] - 核心业务覆盖电信软件开发、云管服务及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3] - "三融"智算供给方案将算力部署周期从6个月压缩至72小时[3] 交易战略考量 - 公司旨在借助浩鲸科技数字化能力推动工业场景智能化升级[2] - 券商分析师认为数字化技术将赋能产品研发精准化、生产管理优化和售后运维智能化[4] 市场质疑点 - 双方客户重叠度极低 德固特客户集中于化工、冶金领域 浩鲸科技客户为电信运营商与云服务商[4] - 技术团队与业务体系整合成为并购后最大挑战[4]
守护“中华水塔” 筑就生态高地
中国能源网· 2025-07-07 09:21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丰富多样且脆弱,生态保护是主要任务,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3] - 2024年青海省长江、黄河干流、澜沧江出省断面水质保持Ⅱ类及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6.3%,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4][5] - 清洁能源、新能源装机占比分别达94%、71%,全国率先实现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双主体"[5] 盐湖资源开发与循环经济 - 察尔汗盐湖总面积5856平方公里,盐资源总储量600亿吨,钠、镁、钾、锂储量均居全国之首[10] -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科技创新实现钾肥生产全自动化,资源梯级开发利用率提升[11] - 2024年青海省生产钾肥749万吨(+4.8%)、碳酸锂13.5万吨(+22.3%),建成国内最大万吨食品级氧化镁项目[12] 清洁能源与生态治理协同发展 - 共和县塔拉滩建成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太阳能生态发电园,光伏板降低风速并促进植被恢复,荒漠面积减少600平方公里[9] - 玛尔挡水电站安装升鱼装置保障鱼类洄游,累计放流鱼种31万尾,施工区生态修复指数达100%[12] - 格尔木远景能源零碳装备制造设计产能2吉瓦,生产5-10兆瓦高海拔智能风机,辐射青新藏地区[17] 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形成盐湖化工、油气化工、新能源等七大低碳主导产业,2024年1-8月省外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7.08亿元[15][16] - 西豫公司粗铅冶炼项目采用氧气底吹熔炼工艺,年产粗铅10万吨、硫酸8.14万吨,实现多金属循环利用[14] - 格尔木昆仑经济开发区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降低生产成本30%以上[15]
交易额破亿元,2025第三届长三角(南京)旅游装备博览会圆满落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7 09:14
展会概况 - 2025第三届长三角(南京)旅游装备博览会暨第38届南京房车露营博览会于7月6日闭幕,展会面积超30000平方米,吸引全国约35000观众参观 [1] - 现场售出各类房车约150辆,厂家收获大量意向订单,全品类营业额超亿元 [1] - 展会由江苏省旅游协会、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南京旅游集团等联合主办,北京东方艾狄尔会展有限公司等承办 [1] 展会主题与内容 - 主题为"装备升级·自在出行",围绕"装备升级"展出房车、皮卡、房车配件、景区装备、旅游装备等多品类产品 [1] - 针对"自在出行"理念,同步推介旅游景区和旅游产品,提供南京特色景区体验和热门文创IP产品 [1] - 南京旅游集团展出低空飞行器等新颖装备及南京知名旅游景区 [11] 参展品牌 - 房车品牌包括上汽大通MAXUS、卫航房车、赛德房车、威尔特芬房车、戴德房车等超50家厂商 [10] - 配件及户外装备企业包括柯曼、无界、友氧、秋野地车顶帐篷、纽曼储能电源等 [11] - 其他参展商包括农夫山泉、牙买加蓝山咖啡、山西晋之乡醋业等食品饮料品牌 [11][19] 同期活动 - HI啤露营集市和车友露营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其中车友露营活动有近百组车友参与 [35] - HI啤露营集市还吸引市民现场观看苏超南京对苏州队的直播比赛 [35] 政府与协会支持 - 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副书记杜英姿、江苏省旅游协会会长朱银生、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谢国庆等政府及协会领导到场调研指导 [33]
智库要论 | 赵忠秀:“十五五”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在开放与创新中筑牢安全韧性
搜狐财经· 2025-07-07 08:44
产业链供应链发展 - 当前全球产业布局加速重构,"十五五"时期需坚持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与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更具韧性、创新力和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外贸结构调整彰显产业链稳定性特征,2025年前5个月装备制造业出口额达6.22万亿元,占出口总额58.3%,工业机器人、电动汽车等新兴产品领跑增长 [3] - 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额占比首次突破50%,2025年前5个月与东盟贸易总额增长9.1%,对非洲国家贸易总额增长12.4% [3] 外资投向与高阶化趋势 - 外资加速流入技术密集型行业,2025年前5个月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1090.4亿元人民币,电子商务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46%,航空航天制造业增长74.9% [4] - 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全面"清零",2024年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突破2200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占比达11.7%,医疗设备、计算机等领域引资增速领跑 [7] - 英国、韩国、德国对华实际投资分别增长60.9%、10.3%、7.1%,日本对华投资增幅高达70.2% [4] 数字化驱动产业融合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提前1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数字技术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 [5] - 知识密集型服务在服务出口总额中占比达38.5%,电信计算机信息服务出口额增长12.2%,个人文化娱乐服务出口额激增39.3% [10] - 跨境电商海外智慧物流平台显著提升供应链响应速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5] 制度型开放与服务开放 - 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推广至全国11个城市,2024年北京等11个省市服务业吸收外资占全国50.2%,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首次发布 [7] - 试点取消互联网数据中心外资股比限制,新政允许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使用境内人民币贷款进行股权投资 [7] - 海南自贸港探索离岸贸易结算集成改革试点,生物医药进口研发"白名单"制度加速技术要素跨境流动 [8] 创新驱动与前瞻布局 -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全社会总量75%,2024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实现顺差4181.2亿元人民币 [10] - 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牵头组建24个创新联合体,2024年促成产学研合作2.5万项,实现1232项自主技术成果应用落地 [11] - 2025年第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178家国家级高新区集聚全国30%高新技术企业 [11] 内外贸协同发展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推进,跨区域标准互认与规则协同机制不断完善 [12] - 境外经贸合作区在东盟、非洲等重点区域加快落地,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深化 [12] - 全面推广"单一窗口"数字化通关模式,建立政企"纾困白名单"机制稳定外贸外资基本盘 [15] 新业态与全链赋能 - 加快构建跨境电商支持体系,推进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建设,提升跨境物流效率 [16] - 打造产业数字化赋能中心,建设区域性国际贸易服务平台,助力传统外贸企业转型升级 [16] - 推动产业链全链条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16]
与舰载战机合影留念,和海军官兵同唱歌曲,“山东舰停在家门口激发香港青年爱国情”
环球网· 2025-07-07 07:11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访港活动 - 由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导弹驱逐舰延安舰及湛江舰、导弹护卫舰运城舰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于7月3日起访问香港5天,并于7月5日起一连两天开放给市民参观 [1] - 山东舰开放参观期间,市民可近距离接触各种武器装备,与甲板上的战机合影,并与军乐队合唱爱国歌曲 [1] - 香港气温高达34摄氏度,但市民参观热情高涨,山东舰船舱内设有欢迎横幅和"国安家好"标语,军人们耐心指导市民使用枪械并协助拍照 [3] - 参观市民对"航母升降梯"和飞行甲板上的多架歼-15及歼-15T战机表现出极大兴趣,现场洋溢着民族自豪感 [3] 市民参观体验与反响 - 香港市民王先生早上7点到达中环码头排队,对近距离看到国产舰载机歼-15T印象深刻,大赞其外形威武 [4] - 市民杨小姐首次登上航母,对航母规模和先进设施感到震撼,舰上军官的专业讲解加深了她对国防建设的了解 [4] - 立法会议员霍启刚与妻子郭晶晶参观山东舰,霍启刚表示非常值得骄傲,祖国在各方面的实力已经非常强大 [4] - 90岁的香港抗日老战士林珍登上湛江舰,对比当年装备落后的情况,对如今海军舰艇的强大感到欣慰 [5] 社会各界的积极反响 - 立法会议员尚海龙登上山东舰后惊叹甲板上停泊的36架战机,认为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在军事装备领域的实力 [6] - 香港审计署署长林智远表示,国家选择香港作为山东舰首次对公众开放的城市,是对香港"一国两制"作用的肯定 [6] - 观塘区区议员余邵伦感受到人民子弟兵的亲切友善,特别是在枪炮武器展示区军人用手挡着枪口的细节让他倍感安心 [6] - 香港旅游业议会联同业界举办游船河观山东舰活动,加开40班"观舰游"且一日内爆满,为本地旅游业带来启发与契机 [7] 活动意义与影响 - 航母辽宁舰、山东舰首次对公众开放都选在香港,意义特殊,能让香港同胞感受祖国和人民海军的强大 [6] - 香港作为重要港口,见证了国家由弱变强的历程,山东舰访港是"国安才能家好"的最直观体现 [7] - 山东舰编队访港是对香港回归28周年与香港国安法实施五周年的献礼,是国家主权与安全坚如磐石的生动诠释 [7]
日媒爆日本首次向菲出口二手护卫舰,专家:日菲相互勾结、策应支援的又一案例
环球时报· 2025-07-07 06:50
日菲军事合作 - 日本与菲律宾政府达成一致,将出口6艘服役超过30年的"阿武隈"级护卫舰,这是日本首次向菲方出口二手护卫舰 [1] - "阿武隈"级护卫舰排水量为2000吨,装备有反潜和反舰导弹、鱼雷发射管和火炮 [1] - 菲军方计划今夏对"阿武隈"级护卫舰进行检查,为购买做最后准备 [1] 装备转移与改装 - 根据日本《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攻击力强大的护卫舰需通过联合开发程序出口,日本需对二手护卫舰进行规格变更,引入菲方需要的装备和通信设施 [2] - 菲方接收后,可能会为这些原本设计用于反潜作战的二手舰艇加装美制、欧制或韩制导弹 [2] 菲律宾海军现代化 - 菲海军正推进舰队现代化建设,先后从韩国采购2600吨级护卫舰及首艘配备垂直发射系统的导弹护卫舰 [3] - 菲海军还从以色列购入两艘快速攻击拦截艇,新式舰艇与从美英购买或受赠的老旧舰艇混合部署 [3] 日菲安保合作 - 日本众院批准日菲《互惠准入协定》,允许日本自卫队部署兵力与菲军队在菲境内开展联合演习 [3] - 日菲就签署《物资劳务相互提供协定》和《信息安全协定》展开磋商,允许双方在军事层面共享物资并分享情报 [3] 军事专家观点 - 军事专家表示,日本的二手护卫舰与菲现用战舰体系不一致,菲方难以大幅提升海军作战能力 [2] - 专家指出,菲依靠外购破旧武器在南海挑衅是不自量力,无法实现非法领土扩张目的 [1][2]
从歼十的“三滴油”故事看科技创新(创新谈)
人民日报· 2025-07-07 06:31
科技创新方法论 - 创新过程中需平衡速度与质量 过度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航空界的"海恩法则"表明每起严重事故背后存在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 [2] - 歼-10飞机创下世界三代机定型试飞"零摔机"纪录的关键在于严守规程和严把细节 通过"三滴油"事件体现质量优先原则 [2] - 创新需要将前沿设想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歼-10研制成功得益于既懂创新又懂产业实施的复合型团队 [2] 创新实施路径 - 颠覆性创新需要突破常规思维 但必须找到可行的实施方法 避免蛮干乱干 [2] - 创新过程中应允许失败 通过持续积累经验和迭代改进实现进步 歼-10研制历经数十年体现长期耕耘的重要性 [3] - "三滴油"事件展示通过细节把控和问题排查 可将潜在风险消除在萌芽阶段 这种工作方法值得在科技创新中推广 [1] 航空工业发展 - 中国航空工业已具备自主研制第三代战机能力 歼-10作为首款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战机于1998年3月23日成功首飞 [1] - 航空装备研制是复杂系统工程 需要集成多项尖端技术 过程中需直面失败并吸取教训 [3] - 当前中国科技创新正迈向高水平自立自强阶段 在突破"无人区"过程中需要保持科研工作的细心和耐心 [3]
股市必读:石化机械(000852)7月4日董秘有最新回复
搜狐财经· 2025-07-07 05:59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4日收盘,石化机械报收于6.63元,下跌1.92% [1] - 当日换手率2.4%,成交量22.67万手,成交额1.51亿元 [1] - 7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87.48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234.74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922.22万元 [6] 投资者互动与市值管理 - 投资者质疑公司作为中石化控股的油服装备上市公司长期表现低迷 [2] - 公司回应将加强市值管理工作 [2] - 投资者关注中东战争对油气油服行业的影响,公司未正面回应业务发展情况 [2] 氢能业务布局 - 公司不生产氢能源,主营业务为氢能装备制造、服务及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3] - 公司下属氢能机械公司拥有10位博士、50余位硕士技术骨干,在氢能领域取得多项专利 [4] - 公司主持、参与多项标准编制,是中石化的"氢能装备制造基地"和"湖北省氢气增压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4] - 公司以氢气压缩机、碱水制氢装备和纯氢管道为突破口,布局上游制氢和下游加氢市场 [4] - 公司计划开发关键装备,形成氢能装备一体化解决方案 [4] 国际市场布局 - 公司在沙特、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等多个国家有业务合作 [4] - 近两年公司在欧盟国家未形成销售收入 [5]
向“新”发力 “两重”等重点项目牵引投资稳中有升
上海证券报· 2025-07-07 02:03
国家"两重"项目投资进展 - 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 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 [1] -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主体工程装饰装修已完成95% 计划2025年底基本建成 [1] - 兰州市谋划储备"两重"项目493个 总投资1045.33亿元 1至5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以上 [2] 基础设施投资数据 - 1至5月全国水利建设投资达4089.7亿元 在建水利项目3.1万个 [4] - 1至5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6% 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34.5% [4] - 渝万高铁正线全长251公里 设计时速350公里 已进入架梁施工作业阶段 [3] 新兴产业投资动态 - 国家电网2025年投资首次超过6500亿元 新增投资主要用于特高压工程建设及电网数字化升级 [5] - 特变电工签约国网甘肃—浙江±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核心设备供应订单 [5] - 威迈斯投资1.9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电驱总成生产基地 天山电子投资2.28亿元建设车载液晶显示模组生产线 [6] 制造业投资表现 - 1至5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5% 对全部投资贡献率达56.5% [6] - 高技术制造业中 航空/航天器设备投资增长24.2%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投资增长21.7% [6] - 广东推进"广东强芯"工程 目标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 [6] 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 - 水利领域中央投资支持比例平均提高20个百分点 中型工程支持比例提至大型工程同等水平 [7] - 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可能上调额度 为基建投资提供资金保障 [8] - 中央预算内投资范围扩展至新建中型灌区等工程类型 [7]
中科电气锂电负极材料出货量何以跻身全球前三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07 00:41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从电磁冶金专用设备业务跨界转型至锂电负极材料业务,形成"磁电装备+锂电负极材料"双主业格局 [2] - 2017年通过收购湖南星城石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切入锂电负极材料领域 [2] - 2024年锂电负极材料出货量跃居全球前三,展现强大发展韧性 [1] 业务协同与技术创新 - 磁电装备业务与锂电负极材料业务紧密协同,开发多种专用设备支持锂电负极材料生产优化 [2] - 自行设计开发新一代装备,具备生产成本低、材料损耗少、自动化程度高、绿色环保等优势 [3] - 2024年锂电负极材料出货量22.57万吨,同比增长55.66%,全球市场份额超10% [3] 技术优势与产品竞争力 - 通过二次造粒、液相包覆、元素掺杂等工艺创新解决快充技术难题,高压快充负极材料批量应用于热门车型 [5] - 硅基负极领域建成中试生产线,产品进入多家客户测评和平台开发阶段 [5] - 2024年锂电负极材料业务营业收入51.93亿元,同比增长14.91%,石墨类负极材料毛利率达19.94% [5] 全球化布局 - 锂电负极材料已实现对韩国LG新能源、SKOn的批量供货,并开发韩国三星SDI等国际客户 [6] - 通过宝马等终端车企供应链认证,实现"材料—电芯—整车"全链条协同 [6] - 规划在阿曼投建海外生产基地,总投资不超过80亿元,分两部分建设,每部分产能10万吨/年 [6] 行业背景 - 2024年全球锂电负极材料出货量220.6万吨,同比增长21.3%,中国出货量占比95.9% [3] - 低端市场竞争激烈,部分企业产能利用率较低,高端市场依赖技术、客户、供应链和规模优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