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等
icon
搜索文档
科创板两融余额连续33日增加,养老金二季度现身11只科创板股,聚焦龙头的科创ETF(588050)获资金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17:25
科创板两融余额与资金流向 - 科创板两融余额达2180.07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9.14亿元 连续33个交易日增长 [1] - 科创ETF(588050)单日净流入资金6.499亿元 居同标的产品首位 [1] - 科创板两融余额持续增加反映资金对板块关注度提升 [1] 科创板投资工具与结构 - 科创ETF(588050)跟踪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 覆盖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科创板证券 [1] - 产品配备4只场外联接基金(A类011614 C类011615 E类020750 Y类022932)提供多样化配置选择 [1] - 管理费率加托管费率合计0.35% 处于同类型指数ETF较低水平 [1] - 科创ETF已被纳入沪股通标的 便利境内外投资者布局硬科技资产 [1] 机构资金与产业布局动向 - 二季度末养老金现身11只科创板股前十大流通股东榜 新进3只且增持2只 [2] - 新能源汽车、华为概念、机器人、人工智能和芯片概念表现突出 资金向高成长性技术驱动行业倾斜 [2] - 国产芯片、军工和液冷服务器等热点领域预计持续吸引资金流入 [2] 板块定位与资金逻辑 - 人工智能被视为未来产业主线 科创板集中了该领域重点公司 成为资金关注焦点 [1]
顺德全面推行“综合查一次”改革,打造湾区一流营商环境
搜狐财经· 2025-08-26 10:38
政策改革核心措施 - 推出风险分级机制 按企业信用与风险等级动态设定年度检查上限 守法企业无感迎检 [2] - 编制88个行业联合检查清单 由牵头部门实施一次进门查多项事 杜绝多头执法 [2] - 采用白名单制度 信用好风险低的重点企业每年最多综合查一次 [2] - 建立全链条柔性执法机制 包含800余项轻免罚清单 覆盖事前合规指引事中容错纠错事后信用修复 [2] 企业实施效果 - 企业迎检频次显著降低 某电器公司年检查次数从十余次减少至一次 [4] - 园区迎检频次下降60% 新产品上市周期缩短两周 [4] - 通过无人机综合飞一次平台实现零接触巡检 下一步推行亮码入企确保执法全过程留痕可追溯 [4] 产业覆盖与规模影响 - 首批惠及百家四上企业 覆盖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两家一花传统优势产业 [1][6] - 年内逐步扩面至全区四上企业 预计全年减少入企检查超5000次 [6] - 预计全年为企业节约成本近亿元 [6] 执法模式转型 - 从以罚为主向教育为主转型 通过教育引导加督促整改助力企业主动纠正偏差 [4] - 包容审慎监管不放松要求 推动企业由被动接受监管转向主动守法自律 [4] - 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4]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今年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
南方都市报· 2025-08-14 13:32
数字基础设施发展 -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较2020年增长5倍 [1] -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 较2020年增长34倍 [1] -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1] 数字技术创新突破 - 集成电路形成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装备完整产业链 [2] - 鸿蒙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1.9亿台 覆盖1200多类产品 [2] - 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60% 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持续突破 [2] 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 推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21项政策 将推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 [1][2] - 实施"数据要素×"行动 开展公共数据示范场景建设 [2] - 数据交易日趋活跃 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加速构建 [2] 数字经济发展动能 - 软件收入规模较2020年增长80% [3] - 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70% [3] - 建成超万家智能工厂 覆盖超80%制造业行业大类 [3] 数字公共服务提升 - "高效办成一件事"进入制度化常态化阶段 [3] - 新生儿出生业务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实现数天内办结 [3] - 数字技术提升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公平普惠水平 [3]
东吴证券:短期来看高位的美股美股以震荡为主 中长期来看主要趋势依然向上
新浪财经· 2025-08-12 07:59
短期市场压力测试 - 美股高位震荡 受全球需求放缓与降息预期双重影响 对宏观经济数据高度敏感 数据放缓将放大波动[1] - 8月和9月为标普500指数过去三十年平均表现最差月份 存在负面日历效应[1] - 8月全球央行Jackson Hole会议可能释放鹰派政策预期 历史显示鲍威尔6次演讲中5次标普500出现调整[1] 中长期趋势驱动因素 - 宏观经济基本面放缓但不衰退 居民工资收入稳定支撑消费与名义增速 财富效应保障经济增长[1] - AI技术持续突破且落地加速 中长期趋势确定 业绩兑现成为主线 美股AI叙事延续[1] - 美国降息与减税等政策发力 对下行经济形成托底对冲[1]
烟台全面全链条精准发力,出台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18条措施
大众日报· 2025-08-06 11:08
完善知识产权转化机制、构建知识产权金融生态、促进创新产品应用、创新知识产权运用方式…… 为促进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烟台市积极探索校地知识产权定向转化新模式,培育专利密集型产品,加 大质押融资和保险支持力度,对知识产权转化成效突出的单位给予最高20万元资金支持。 《行动计划》还提出严格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提升协同效能、深化特色领域保护、加强海外保护 4项措施,优化知识产权行政裁决办案程序,鼓励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对海外维权成功的企业给予 最高100万元奖励。实施知识产权高效能管理,建立梯队化、动态化知识产权强企培育工作体系,每年 认定不超过10家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 根据《行动计划》,到2027年底,烟台市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对经济发展贡献度显著提 高。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2件,有效注册商标超过18万件,知识产权转让、许可次数年均 增幅15%以上,新培育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不少于20家,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一审服判息诉率超过 85%,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基本建成,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显著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 系进一步健全。 "知识产权是一个地区 ...
烟台|烟台全面全链条精准发力,出台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18条措施
大众日报· 2025-08-06 08:52
近日,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烟台市推进新时代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 称《行动计划》),明晰未来一个阶段全市知识产权发展目标,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 服务各方面全链条精准发力,出台了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18条措施,为推进烟台市经济社会高质量 发展提供更有力的知识产权支撑。 烟台全面全链条精准发力,出台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18条措施 让知识产权"种子"长成创新"森林" 为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烟台市将开展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引导全市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关 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重点产业创新主体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强化高价值专利布局,促进传统优 势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对符合条件的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给予最高20万元资金支 持。与此同时,实施重点产业链专利导航,聚焦烟台六大千亿优势产业,清洁能源、生物医药、航空航 天等新兴产业以及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开展专利导航,破解产业关键技术难题,对成效显著的导航项 目给予最高10万元资金支持。 完善知识产权转化机制、构建知识产权金融生态、促进创新产品应用、创新知识产权运用方式…… 为促进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烟台市积极探索校地知 ...
本市16条措施支持未来产业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8-04 04:20
政策支持体系 - 北京市发布16条措施促进未来产业发展 涵盖研发创新 企业生成 业态培育到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全链条 [1] - 推动形成前瞻性投融资服务新体系 科技 经济和信息化等主要产业部门投向未来产业的资金比例不低于20% [2] - 鼓励市区两级政府投资基金 国企基金加强未来产业投入 容忍正常投资风险 不以单项目或单年度盈亏作为考核依据 [2] 投融资机制创新 - 优化新设基金投资指引 精准投向未来产业 探索"拨投结合"支持原创性颠覆性技术项目 [2] - 打造"股贷债保"联动金融支持体系 创造适应未来产业需求的金融产品 鼓励资金投早 投小 投长期 投硬科技 [2] - 改革优化投融资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包容审慎 尽职免责的创新创业生态 [2] 应用场景开放 - 开放城市交通 医疗健康 绿色能源 公共服务等领域示范场景 推动"技术研发与商业应用同步"创新范式转变 [3] - 聚焦通用人工智能 人形机器人 6G 量子信息等领域加强新场景谋划 强化场景供需对接 [3] - 建设产业 科研 生活结合的发展空间 盘活老旧厂房 低效用地 在高校科研集聚区建设未来产业育新基地 [3] 成果转化与孵化 - 建立"原型设计-概念验证-中试样品"梯度开发机制 鼓励创新成果首购首试首用 对全国首次试用产品给予补贴 [4] - 在中心城区及高校周边布局标杆孵化器 支持科研人员离岗创业 保留编制职称评聘资格及基本工资待遇5年 [4] - 加速布局未来产业先导区 探索专利预审加速审查 推动细分领域专利池建设 [5]
杨宇东:时代需要“一米宽百米深”的专研精神 | 前言
第一财经· 2025-07-31 19:52
天空中有璀璨的明星,也有万千闪亮的小星星,它们在一起才有了灿烂的星空。中国有万千市场主体,它们通过 有机组合,构造了中国经济这艘巨轮。2022年,当我第一次见到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卫丙戊主任的时 候,他对我说上海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源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很优秀,有很多值得研究发掘的 闪光点。他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推介和褒扬触动了我,多年来从事财经媒体工作,我知道大型企业、明星企业 会更易引起社会的关注,但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同样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小企业却鲜有在聚光灯下 出现的机会。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去做一件关注它们、服务它们、研究它们的事呢。 于是,为发掘和展现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来自中小企业身上的韧性力量,也为了展示它们,第一财经研究院携 手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在2023年开始对上海"3+6"产业范畴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行调研。 "3+6"产业是《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构建的新型产业体系,其中,"3"指的是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也称"三大核心产业","6"指的是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 进材料、时尚消费品产业 ...
万州经开区签约项目21个 总投137.5亿
搜狐财经· 2025-07-18 13:43
招商引资成果 - 上半年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1个 总投资137 5亿元 同比增长11 2% [2] - 招商到位资金45 6亿元 同比增长80 9% 占全区招商到位资金的86 9% [3] 招商策略与措施 - 实施外引内育提质行动 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和两大特色产业开展招商 [2] - 优化招商模式 发挥"1+4+N"招商体系作用 运用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和驻点招商机制 [2] - 完善政策体系 分行业领域建立产业发展政策 形成科学规范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 [2] - 精准招引重大项目 聚焦低空经济 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项目 [2] 产业体系建设 - 锚定"3233"现代制造业体系建设 推动招商引资逆势创佳绩 [1] - 通过产业链招商 资本招商 以商招商 场景招商等多种方式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2] 经济带动效应 - 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实施 不断转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 - 推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3]
科创板多家上市时未盈利公司发声——资本市场开辟专属通道 有助于核心技术攻关
证券时报· 2025-07-14 02:42
科创板改革"1+6"政策影响 - 科创板改革"1+6"政策设立科创成长层、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支持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硬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加速技术研发和创新产品商业化 [1] - 政策使资本市场更好地适应科技型企业盈利周期长、研发投入大的特点 [1] - 改革引导资本流向国家战略需求领域,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根基 [2] 未盈利科创企业受益情况 - 泽璟制药作为首家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已实现多个创新药获批上市 [1] - 奥比中光2022年7月以未盈利状态登陆科创板,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1] - 拓荆科技2022年上市时未盈利,上市首年即实现盈利且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1] 硬科技企业融资环境改善 - 半导体、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硬科技企业获得融资环境包容性提升和估值逻辑重塑两大关键支持 [2] - 科创成长层为高研发投入、高成长性企业开辟专属资本通道,助其跨越"死亡谷" [3] - 第五套上市标准体现对技术突破性、产业引领性等"硬科技"核心指标的重视 [3] 企业成长路径优化 - 资本市场日益包容的融资环境和改革举措落地助力企业成长 [1] - 科创成长层为处于核心技术攻关期或产业化初期的优质企业铺设"韧性赛道" [3] - 政策让资本有更多耐心伴随企业穿越创新周期,更理性评估技术积累与长期潜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