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

搜索文档
重演去年6月调整?涨幅超80%后,英伟达现过热信号
华尔街见闻· 2025-07-18 20:12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英伟达股价在不到四个月内暴涨83%,14天相对强弱指数一度突破80,达到2024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 [1] - 公司市值曾突破3万亿美元,但随后六周内股价下跌超过20% [1] - 目前市值超过4.2万亿美元,领先排名第二的微软约4000亿美元 [4][5] 推动股价上涨的关键因素 - 美国已批准H20芯片销往中国,公司将推出新款RTX Pro显卡 [4] - 自4月低点反弹为市值增加约1.9万亿美元,超过Meta的市值 [5] - 预期市盈率从4月不到20倍升至34倍,但仍低于过去五年约40倍的平均水平 [5] 技术指标与市场情绪 - 相对强弱指数超过70被视为买盘达到极端水平的信号,当前读数突破80 [5] - 分析师认为市场情绪从乐观变得"近乎眩晕",但超买不一定意味着逆转 [5] - 部分投资者已利用涨势卖出股票,担忧AI业务未来周期性风险 [5] AI行业需求与长期前景 - 华尔街79名分析师中仅1名给出卖出评级,9名为中性 [6] - 台积电强劲指引增强市场对AI需求信心,投资者关注大型科技公司资本支出计划 [6] - Meta计划在数据中心投资"数千亿美元",是英伟达第二大客户 [6] - 分析师预计未来一到两年数据中心将继续强劲增长 [6] 对华销售恢复的影响 - H20芯片恢复对华销售被视为积极信号,不仅对公司本身有利 [6] - 这一进展是推动近期股价上涨的关键因素之一 [4]
中东局势不确定性将如何影响全球产业链?
银河证券· 2025-07-18 20:11
中东地区地位与局势 - 伊朗石油储量约2090亿桶、天然气储量达2440亿立方米,均居全球第三;锌储量2.3亿吨居世界首位;铜储量33亿吨约占全球4%居世界第三;铁矿石储量47亿吨居世界第十[15] - 以色列2024年高科技产品出口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比重升至37%,集成电路占比达29%,半导体产业有超50年历史[17] - 霍尔木兹海峡2024 - 2025年日均石油运输超2000万桶,占全球石油消费20%和海上贸易30%,承担约五分之一液化天然气运输[26] - 伊朗与以色列矛盾长期化使全球产业链面临高度不确定性,冲突升级放大供应链风险暴露问题[33] 全球产业链影响 - 若冲突延续或升级,经霍尔木兹海峡油气等运输将降25%,极端情境下12.7%石油需求或面临供给缺口[6] - 亚洲经济体对中东油气依赖高,欧美对海峡依赖下降但高端供应链易受影响[7] - 能源化工受冲击后传导至多领域,高技术制造领域或面临断供风险[7] 中国应对策略 - 中国对中东高进口依赖产品及中下游制造或面临断供风险,需多元化进口来源[8] - 推动高依赖领域自主化供给,如化肥和丙烷领域已有进展[72] - 探索高依赖领域进口多元化渠道,如粗化肥可从荷兰、秘鲁等国进口[73]
氪星晚报|英国石油出售美国陆上风电业务;比亚迪在济南成立销售服务新公司;香港航空推出免费机场接送服务
36氪· 2025-07-18 20:03
大公司动态 - 香港航空推出免费机场接送服务 合作方为永东直通巴士和日本阿拉丁集团 服务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乘客可凭登机证兑换跨境车票[1] - 京东币链科技澄清未发行稳定币 所有交易平台JD-HKD均为仿冒 已要求下架相关数字货币 强调在取得香港稳定币发行人牌照前不会发币[1] - 一亩田集团在香港成立国际业务运营中心 平台覆盖全国农产品品类 活跃采购商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2] - 宇树科技启动上市辅导 控股股东王兴兴直接持股23.8216% 通过上海宇翼控制10.9414%股权 合计控制34.7630%股权[3] - 必和必拓加拿大钾肥项目第一阶段成本超支至70-74亿美元 较原预算57亿美元增加17亿美元 二期投产时间推迟至2031财年[4] - 英国石油出售美国陆上风电业务给LS Power[4] - 比亚迪在济南成立销售服务新公司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由深圳方程豹汽车销售全资持股[4] - 小米深圳总部正式开园 为全国第四个区域总部 同步开设1591平方米的小米之家汽车融合店[5][6] 投融资 - 赛诺菲完成对Blueprint Medicines的收购 交易金额91亿美元 获得罕见免疫疾病药物Ayvakit/Ayvakyt[6] - 香港虚拟保险公司保泰人寿获7000万美元C轮融资 由永明金融领投[6] - 长石资本硬科技三期基金募集7.28亿元 一期基金投资24个项目中有11家完成IPO DPI接近2倍 两期基金IPO命中率超50%[6] 新产品与合作 - 腾讯元宝打通QQ音乐功能 用户可授权后在应用内直接播放音乐 已实现与腾讯文档、地图等多产品联动[7] - Airwallex空中云汇与阿森纳达成多年全球合作 成为官方金融软件合作伙伴 将冠名男足东亚季前巡回赛[8] 行业动态 - 全球加密货币市值首破4万亿美元 24小时交易量超2602亿美元 比特币占比59.91% 市值达2.39万亿美元[12]
寒武纪定增方案 “瘦身”:募资总额下调20%
国际金融报· 2025-07-18 20:02
募资调整 - 公司主动下调定增募资规模 由49 8亿元调减至39 85亿元 缩减9 95亿元 降幅达20% [1] - 调整后募资规模仍创上市以来融资纪录 发行股票数量上限增加4 47万股至2091 75万股 [1] - 总投资金额保持49 8亿元不变 大模型芯片平台项目投资额由29亿元降至20 54亿元 软件平台项目由16亿元调至14 52亿元 [1] 发展历程 - 公司2016年由陈天石 陈云霁兄弟创立 获中科院计算所支持 主营AI芯片研发 [1] - IPO前完成7轮融资 合计筹资超45亿元 投资方包括科大讯飞 阿里巴巴 中金公司等 [1] - 2020年7月上市首日股价最高达295元 较发行价64 39元涨超3倍 市值一度超千亿元 [1] - 2022年定增募资经历两次下调 最终募资16 72亿元 用于先进工艺平台芯片等项目 [2] 业务转型 - 成立初期以IP授权业务为主 华为贡献97%以上收入 [2] - 2019-2023年转向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 依赖地方政府和国企订单 [2] - 2024年云端芯片产品线成为主力 年度涨幅387 55% 市值最高超3200亿元 [2] - 受益于美国AI芯片出口管制 国内云厂商加速导入寒武纪作为国产替代方案 [2] 财务表现 - 2018-2024年归母净利润持续为负 累计亏损超50亿元 [3] - 2024年研发投入10 72亿元 占营收比例高达91 3% [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6 18亿元 较2023年-5 96亿元进一步恶化 [3] - 2024Q4和2025Q1首次连续两季度盈利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 82亿元和3 55亿元 [3] - 2025Q1营收11 11亿元 同比猛增4230 22% 接近2024年全年营收 [3] 市场表现 - 7月18日报收582 62元/股 年内累计跌幅超10% 最新市值2437亿元 [3]
中微公司(688012):业绩高增,平台化布局加速
东吴证券· 2025-07-18 19: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H1业绩高增,平台化布局显现,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收49.6亿元,同比+43.9%;归母净利润预计为6.8 - 7.3亿元,同比+31.6至41.3%;扣非后净利润为5.1 - 5.6亿元,同比+5.5至15.9%;2025年Q2单季预计营收27.9亿元,同比+51.3%,环比+28.6%;Q2单季归母净利润预计为3.7 - 4.2亿元,同比+37.0至55.6%,环比+19.4至35.5% [7]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手订单充足,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4.9亿元,同比+53.7%,占营收比例为30.1%;截至2025Q1末合同负债为30.7亿元,同比+162.4%;存货为74.5亿元,同比+33.4%;2025Q1经营性现金流为3.8亿元 [7] - 刻蚀产品持续领先,镀膜产品拓展顺利,CCP、ICP、MOCVD等设备均有良好表现,薄膜沉积设备获客户认可,量检测设备已规划覆盖多种类型 [7] - 维持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4.3/34.0/44.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47/34/26倍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6,264|9,065|11,472|14,179|17,540| |同比(%)|32.15|44.73|26.55|23.60|23.7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786|1,616|2,432|3,402|4,454| |同比(%)|52.67|(9.53)|50.53|39.89|30.92| |EPS - 最新摊薄(元/股)|2.85|2.58|3.88|5.43|7.11| |P/E(现价&最新摊薄)|63.90|70.63|46.92|33.54|25.62|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182.25元,一年最低/最高价115.50/256.99元,市净率5.63倍,流通A股市值和总市值均为114,114.98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32.37元,资产负债率25.74%,总股本和流通A股均为626.15百万股 [6] 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百万元)|17,901|24,198|29,382|36,067| |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百万元)|8,596|12,287|15,558|19,968| |经营性应收款项(百万元)|1,499|1,967|2,426|2,996| |存货(百万元)|7,039|9,019|10,410|12,045| |合同资产(百万元)|28|115|142|175| |其他流动资产(百万元)|739|811|846|884|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8,317|8,380|8,391|8,356| |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870|870|870|870| |固定资产及使用权资产(百万元)|2,732|3,039|3,174|3,201| |在建工程(百万元)|652|389|244|160| |无形资产(百万元)|693|713|733|753| |商誉(百万元)|0|0|0|0| |长期待摊费用(百万元)|6|9|12|15| |其他非流动资产(百万元)|3,364|3,361|3,359|3,358| |资产总计(百万元)|26,218|32,577|37,773|44,423| |流动负债(百万元)|5,634|9,560|11,355|13,552| |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百万元)|36|36|36|36| |经营性应付款项(百万元)|1,680|2,440|2,744|3,081| |合同负债(百万元)|2,586|5,277|6,409|7,822| |其他流动负债(百万元)|1,332|1,808|2,166|2,614|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848|853|858|863| |长期借款(百万元)|722|722|722|722| |应付债券(百万元)|0|0|0|0| |租赁负债(百万元)|16|21|26| |其他非流动负债(百万元)|115|115|115|115| |负债合计(百万元)|6,482|10,414|12,213|14,416|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19,737|22,169|25,571|30,025|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1)|(5)|(11)|(18)|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19,736|22,164|25,560|30,007|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9,065|11,472|14,179|17,540|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百万元)|5,343|6,596|8,011|9,778|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31|57|71|88| |销售费用(百万元)|479|648|709|877| |管理费用(百万元)|482|688|567|702| |研发费用(百万元)|1,418|1,560|1,687|1,929| |财务费用(百万元)|(87)|(51)|(100)|(133)| |加:其他收益(百万元)|202|195|227|281| |投资净收益(百万元)|88|803|284|351| |公允价值变动(百万元)|153|(250)|50|25| |减值损失(百万元)|(139)|(23)|(20)|(15)| |资产处置收益(百万元)|0|0|0|0| |营业利润(百万元)|1,704|2,698|3,774|4,941| |营业外净收支(百万元)|5|0|0|0| |利润总额(百万元)|1,709|2,698|3,774|4,941| |减:所得税(百万元)|95|270|377|494| |净利润(百万元)|1,614|2,428|3,397|4,447| |减: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1)|(4)|(5)|(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616|2,432|3,402|4,454|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2.58|3.88|5.43|7.11| |EBIT(百万元)|1,375|1,922|3,134|4,166| |EBITDA(百万元)|1,635|2,284|3,523|4,579| |毛利率(%)|41.06|42.50|43.50|44.25| |归母净利率(%)|17.82|21.20|23.99|25.39| |收入增长率(%)|44.73|26.55|23.60|23.70|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9.53)|50.53|39.89|30.92|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458|3,601|3,377|4,449|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646|378|(117)|(26)|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38)|(38)|(38)|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2,117|3,941|3,221|4,385| |折旧和摊销(百万元)|260|362|389|413| |资本开支(百万元)|(892)|(425)|(400)|(375)| |营运资本变动(百万元)|(212)|1,299|(139)|(93)| |每股净资产(元)|31.71|35.62|41.09|48.24|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626|626|626|626| |ROIC(%)|6.69|7.96|11.45|13.13| |ROE - 摊薄(%)|8.19|10.97|13.30|14.83| |资产负债率(%)|24.72|31.97|32.33|32.45|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70.63|46.92|33.54|25.62| |P/B(现价)|5.75|5.12|4.44|3.78| [8]
新华社经济随笔:从库克到黄仁勋,缘何一年三度来华?
新华社· 2025-07-18 19:26
回顾黄仁勋今年的中国之行,从1月在深圳、北京等地参加公司年会,表达对中国团队的重视,到4月到 访北京、上海,表示将坚定不移地服务中国市场,再到这次参加第三届链博会,强调中国市场有令人惊 叹的活力和创新力,英伟达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无独有偶。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也曾于去年三次来华,并参加第二届链博会。接受采访时,他专门表 示,苹果扎根中国"不是因为劳动力成本低,而是中国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技能密度'"。 一年三次不远万里来中国,还常提及中国市场的重要性,表达出合作共赢的明确意愿,两位美国企业掌 门人的行为传递出一个鲜明信号:"脱钩断链"的行政命令,无法改写市场规律和技术发展的根本逻辑, 也阻挡不了企业用脚投票的自主步伐。 中国市场为什么令诸多跨国巨头难以割舍?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 题:新华社经济随笔:从库克到黄仁勋,缘何一年三度来华? 新华社记者于佳欣、邹多为、刘慧 英伟达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又来中国了。除了将推出新产品、亮相链博会,他今年以来第三次 来中国,也成为网友热议话题。 从更深层次来讲,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难舍难分,在于彼此之间的紧密相"链"。特别是在全球化深入 发展的当下,全球产 ...
太平洋证券:各大板块百家争鸣,目前有三大主线
天天基金网· 2025-07-18 19:15
太平洋证券观点 - 各大板块呈现百家争鸣态势 目前有三大投资主线 [2][3] - 第一条主线是政策反内卷进入落实阶段 光伏 生猪 玻璃等板块已显现底部特征 目前处于历史低位 [3] - 第二条主线是产业出现重大转折的板块 包括固态电池和创新药等领域 [3] - 第三条主线是高股息板块 煤炭受益于反内卷政策 能源类高股息有支撑 银行保险等类债券板块受益于资金流入 [3] 财信证券观点 - 市场呈现从权重搭台转向题材唱戏的趋势 建议把握结构性行情 [4][5] - 8月前宏观层面无明显利空 市场处于做多窗口期 投资者情绪改善和增量资金入场推动指数上行 [5] - 虽然面临强压力位限制 但预计A股将维持震荡偏强运行态势 [5] - 反内卷政策若落实到位 可能推动指数进入新一轮戴维斯双击阶段 [5] 中国银河证券观点 - 科技成长板块仍是市场长期主线 受政策支撑和产业升级推动 [6][7] - 重点看好AI算力 机器人和半导体等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领域 [6] - 建议聚焦科技板块中业绩优秀的价值股 精选高景气细分赛道 [7]
华为概念股,放量大涨
中国基金报· 2025-07-18 19:15
7月18日,港股午盘后拉升。截至收盘,恒生科技指数涨1.65%,报5538.83点;恒生国企收涨1.51%,报8986.47点;恒生指数收涨1.33%,报24825.66点。 全日大市成交额为2386.91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额为59.31亿港元。 | 港股综合屏 | | 板块跟踪 | 市场情绪 | 个股热图 | 南向交易 | 热门股票 | AH股对价 港美股对价 | 港股席位分布 | 机构龙虎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序号 | 代码 | | 名称 | | 现价 | 涨跌 | 涨跌幅 | 成交额 | 年初至今 序号 | | 1 | HSCI | | 恒生综合指数 | | 3735.52 | 45.51 | 1.23% | 1756.55亿 | 25.22% 1 | | 2 | માં આવેલા | | 恒生指数 | | 24825.66 | 326.71 | 1.33% | 2386.91亿 | 23.76% 2 | | 3 | HSCEI |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 | | 8986.47 | 1 ...
日本2nm,重大进展
半导体芯闻· 2025-07-18 19:07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 源: 内容 编译自日经 。 Rapidus,这家承载着日本340亿美元半导体复兴希望的企业,7月18日宣布了其在2纳米芯片试产 上的首次重大进展。不过,关于产品质量以及吸引客户方面的进展,细节仍较为有限。 这家由政府支持的初创公司表示,他们已在日本成功制造出首个2纳米晶体管,并收集了相关数 据,以进一步优化制程。 Rapidus首席执行官小池淳义(Atsuyoshi Koike)在工厂所在地北海道千岁市举行的记者会上表 示:"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 粗略而言,纳米数值越小,代表芯片越先进。包括台积电(TSMC)和三星在内的公司,正竞相推 动制程工艺的不断微缩。 晶体管的制造是芯片生产早期阶段的核心工艺。而要制造出完整功能芯片,还需后续的布线、封装 等多个步骤。 据 小 池 介 绍 , Rapidus 的 员 工 为 了 实 现 晶 体 管 结 构 的 运 作 " 昼 夜 不 停 地 工 作 " 。 公 司 使 用 了 荷 兰 ASML专门制造的先进光刻机来完成这项任务。 2纳米芯片的试产始于2025年4月,预计将在2027年实现量产。如果成功,这将成为日 ...
三星,面临重大考验
半导体芯闻· 2025-07-18 19:07
三星电子领导层变动与经营影响 - 韩国最高法院宣判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在不正当合并和会计欺诈指控中无罪 结束其十年法律风险 公司控制塔运作有望恢复正常[1] - 过去十年间 因李在镕陷入法律困境 公司采取保守经营策略 权力下放至董事会 高层决策层维持守势[1] - 2016年李健熙会长涉案后 三星集团领导层长期真空 2017年未来战略室解散 导致集团整体陷入混乱[2] 组织结构与文化变化 - 未来战略室解散后 业务支援TF成为功能性替代组织 但导致决策流程官僚化 削弱全球竞争力[2] - 组织文化从职业经理人驱动转向被动执行模式 员工等待上级批准 抑制创新活力[2] - 保守经营模式下 公司更注重财务稳定而非新技术投资 技术型企业身份逐渐弱化[2] 技术竞争力衰退与业务挑战 - 存储器半导体领域被SK海力士和美光超越 在AI专用存储器HBM业务中遭遇亏损[2] - 晶圆代工业务自2010年代中期持续投资 但每季度亏损达数十万亿韩元[2] - 封闭的以内部研发为中心战略 未能适应AI时代需加强合作联盟的趋势[3] 未来战略方向与市场预期 - 市场关注公司可能重启大规模并购 2017年以9万亿韩元收购哈曼后并购活动锐减 近期仅进行小规模补充性收购[3] - 需通过并购强化半导体基础技术 尤其应对当前半导体业务危机[3] - 需根本性体制改革 恢复企业家精神与业绩考核文化 赋予业务部门自主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