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集成电路
icon
搜索文档
鲁股观察 | “淄博板块”崛起:新恒汇首日暴涨229%,信通电子启动申购
新浪财经· 2025-06-26 12:01
淄博资本市场里程碑 - 新恒汇电子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开盘价50元/股较发行价12.8元暴涨290.63%,收盘价43.63元/股,总市值101亿元,成为山东年内第二家、淄博首家新增A股上市公司 [1][3] - 信通电子同日启动深交所主板IPO申购,发行价16.42元/股,发行3900万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12万元 [1][3] - 淄博高新区实现上交所主板、科创板,深交所主板、创业板,港交所和北交所"全板块覆盖",成为首个达成该目标的区县 [1] 企业硬科技实力与市场表现 - 新恒汇电子是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封装企业,自主研发激光直写曝光、卷式连续蚀刻技术打破国际垄断,智能卡封装材料柔性引线框架市占率32%,智能卡模块市占率13%,拥有36项发明专利 [4] - 公司2022-2024年营收从6.84亿元增至8.42亿元,归母净利润从1.10亿元增至1.86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2.41亿元(同比+24.71%) [5] - 信通电子在电力、通信行业智能化领域领先,2024年营收超10亿元,净利润1.43亿元,国家电网连续三年为第一大客户(2024年收入占比47.3%),变电站智能辅控系统潜在市场规模112亿-262亿元 [5] 募资投向与产业升级 - 新恒汇IPO募资7.67亿元,其中5.19亿元用于高密度QFN/DFN封装材料产业化及研发中心扩建 [5] - 信通电子计划投入4.75亿元募集资金至输电线路立体化巡检与大数据项目,强化人工智能、5G、物联网技术融合应用 [5] 高新区孵化体系与金融生态 - 淄博高新区已培育153家上市挂牌企业(含13家上市公司),建立"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服务机制,企业上市认定办理时间从30天缩短至1个工作日 [6] - 高新区设立"金融会客厅"平台,集聚86家金融机构、848只私募基金,24家拟上市后备企业,形成金融赋能闭环 [6]
广州前5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5.1%
工业经济表现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7% [1] - 家电产品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包括电冰箱、电风扇、电热水器等 [1]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成长,显示器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7%,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37.5% [1] - 液晶显示模组产量增长1.5倍,模拟芯片增长29.2%,工业机器人增长9.0% [1] - 低空经济产业稳步推进,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4%,修理业增长16.2%,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26.8% [1] 服务业发展态势 - 1-4月全市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7% [2] - 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7.7%,其中互联网平台增长14.6%,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增长22.1%,数字内容服务增长22.2% [2] - 体育业营业收入增长12.5% [2] - 服务消费领域表现突出,技能培训和教育辅助活动增长10.8%,电影放映增长8.9%,快递服务业增长39.0% [2] 消费市场情况 - 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99.94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较1-4月提升1.1个百分点 [2] - 限额以上单位零售商品中,通信器材类增长11.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3.0%,家具类增长3.5倍 [2] - 文体娱乐商品消费旺盛,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6.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57.6%,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1.0倍 [2]
46.89亿!智能制造已披露融资额同比增长41%;航空航天融资数量下降37%;深创投6连投出手最活跃丨「智能制造」5月投融资月报
创业邦· 2025-06-26 07:54
中国一级市场投融资概况 - 2025年05月中国一级市场智能制造行业发生融资事件164个,环比减少13%,同比增加4% [3][10] - 已披露融资总额46.89亿元人民币,环比减少23%,同比增加41% [3][10] - 高端制造设备(78个)、集成电路(49个)、航空航天(12个)为热门细分赛道,其中航空航天融资事件环比下降37% [4][12] - 江苏(31个)、广东(28个)、浙江(19个)、北京(17个)、上海(17个)为融资事件最集中的地区 [5][15] - 融资阶段分布:早期126个(占比76.83%),成长期32个(占比19.51%),后期6个(占比3.66%) [6][17] - 已披露融资金额分布:成长期29.62亿元(占比61.22%),早期12.26亿元(占比25.34%),后期6.50亿元(占比13.44%) [17] 全球大额融资及独角兽动态 - 全球新增29个大额融资事件中,智能制造行业占2个(占比7%),涉及融资总额30.13亿元人民币(占全球总额6%) [21] - 全球新增5家独角兽企业中,智能制造行业占1家(占比20%) [25] - 2025年全球累计新增29家独角兽企业中,智能制造行业占3家(占比10%) [26] - 全球现存1875家独角兽企业中,智能制造行业占91家(占比5%) [27] 投资机构活动分析 - 参与投资的VC/PE机构189家,环比减少24%,同比减少6% [28] - 参与投资的CVC机构20家,环比增加33%,同比增加5% [28] - 活跃VC/PE机构:深创投(6个)、麓山投资(5个)、元禾控股(4个)、中科创星(4个) [29] - 活跃CVC机构:联想创投(3个)、电控产投(2个)、中国航发(2个) [31] 中国企业IPO市场 - 智能制造行业2家中国企业完成IPO,数量同比上升100% [8][35] - 募资总额5.78亿元人民币,环比减少40%,同比增加92% [8][35] - IPO企业地区分布:上海(1家)、淮安(1家) [38] - VC/PE渗透率100%(2家),CVC渗透率100%(2家) [35]
北方华创31亿取得芯源微控制权 完成董事会改组加快业务协同布局
长江商报· 2025-06-26 07:49
北方华创控股芯源微 - 北方华创通过股份转让和董事会改组取得芯源微17.87%股份并成为控股股东 [1][2] - 两次股份转让合计耗资31.35亿元获得3596.47万股芯源微股份 [2] - 北方华创提名4名非独立董事和1名独立董事在芯源微董事会中占多数席位 [1][2] 公司业绩表现 - 北方华创2017-2024年营收从22.23亿元增长至298.38亿元归母净利润从1.26亿元增长至56.21亿元 [4] - 2025年一季度北方华创营收82.06亿元同比增长37.90%归母净利润15.81亿元同比增长38.80% [4] - 自2017年以来北方华创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7.37亿元 [4][5] - 芯源微2019年上市以来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14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2.75亿元归母净利润466万元 [1][3] 业务协同效应 - 北方华创主要产品包括刻蚀薄膜沉积等设备芯源微主要产品为涂胶显影设备双方产品具有互补性 [3] - 控股后将推动不同设备工艺整合协同提供更完整的集成电路装备解决方案 [3] - 双方可在研发供应链客户资源等方面加强协同提升竞争力 [3] 研发投入与技术实力 - 北方华创研发费用从2018年3.51亿元增长至2024年36.69亿元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10.26亿元同比增长40.89% [6] - 2024年新申请专利超1300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80% [6] - 集成电路装备累计出货量突破13000腔多项产品技术参数达国际一流水平 [6]
盘前必读丨英伟达涨超4%再创历史新高;多只固态电池概念股提示风险
第一财经· 2025-06-26 07:32
宏观经济与市场表现 - 中报业绩预期略有改善但仍面临地缘扰动和同比高基数压力 [1] - 流动性适度宽松格局不改 指数难有深度调整 [1][11] - 美国5月新屋销售创近三年最大降幅 销量下降13.7%至折合年率62.3万套 [4] 全球股市动态 - 美股涨跌互现 道指跌0.25% 纳指涨0.31%日线三连阳 标普500微跌不到0.01% [3][4]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6% 阿里巴巴跌2.1% 京东涨1.1% [4] 科技与半导体行业 - 英伟达涨4.3%创纪录新高 市值升至3.75万亿美元 Loop Capital上调目标价至250美元 [4] - 长川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7.54%-95.46%至3.6亿-4.2亿元 [7] - *ST华微实控人将变更为吉林省国资委 22.32%股份转让给亚东投资 [8][9] 新能源汽车与电池材料 - 特斯拉欧洲5月新车销量同比降28% 连续第五个月下滑 [4] - 诺德股份铜箔业务应用于固态电池领域收入占比不足1% [10] - 湘潭电化控股子公司与固态电池企业合作研发锰酸锂 尚处送样测试阶段 [11] 政策与产业动态 - 国务院副总理强调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扩大内需提振消费 [5] - 深圳出台23条措施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5] - 成都出台"低空经济14条" 对载人航线企业最高补贴500万元 [6] 重要行业会议 - 2025中国AI算力大会6月26日举行 [2] - "新阶段中国智能汽车发展路径"高端研讨会6月26日在武汉召开 [2] - 2025高通汽车技术与合作峰会6月26-27日在苏州举行 [2]
芯联集成59亿元收购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聚焦创新三年累投研发费用超42亿元
长江商报· 2025-06-26 04:23
收购进展 - 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芯联越州72 33%股权项目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 后续需取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决定 [1] - 此次收购始于2024年6月 交易价格达58 97亿元 收购完成后芯联越州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其股东权益将100%纳入合并范围 [1] 业务协同 - 芯联越州主要从事功率器件等领域的晶圆代工业务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 车规级芯片营收占比超50% [2] - 芯联越州生产的车规级SiC MOSFET出货量稳居亚洲前列 过去两年应用于车载主驱的SiC MOSFET出货量均为国内第一 [2] - 此次收购有望实现横向产能整合与纵向产业延伸 形成多维度协同效应 [3] 财务表现 - 芯联越州营业收入从2022年1 37亿元增长至2023年15 6亿元 增幅达10 38倍 [3]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19年2 7亿元增长至2024年65 09亿元 五年整体增幅超23倍 2025年Q1同比增长28 14%至17 34亿元 [3] - 芯联越州2022年和2023年净利润分别亏损7亿元和11 16亿元 公司2019年至2025年Q1累计亏损75 64亿元 但自2024年Q1以来亏损幅度连续五个季度收窄 [3] 研发投入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8 39亿元 15 29亿元和18 42亿元 三年累计达42 1亿元 研发费率保持在18 22%至28 72%的高水平 [4] - 高强度研发投入短期内难以完全转化为利润 是公司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4] - 预计随着芯联越州业务量增加及产品结构优化 将实现盈利能力改善并成为重要盈利来源 [4]
上市公司动态 | 振石股份、林平发展IPO获受理,长川科技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净利同比增67.54%-95.46%
和讯财经· 2025-06-25 23:35
IPO发行动态 - 振石股份主板IPO获受理 公司主要从事清洁能源领域纤维增强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 2022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267亿元 5124亿元 4439亿元 扣非净利润分别为579亿元 7037亿元 5996亿元 此次融资金额3981亿元 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 [2] - 林平发展主板IPO获受理 公司主营包装用瓦楞纸箱板纸产品 2022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79亿元 28亿元 2485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154亿元 2116亿元 153亿元 融资金额12亿元 保荐机构为民生证券 [3] 再融资动态 - 南方精工定增审核通过 拟募集资金不超过366亿元 主要用于精密制动传动零部件产线建设项目(投入192亿元 占比5246%)和精密工业轴承产线建设项目(投入174亿元) [5] 监管合规动态 - 郴电国际因触电事故被郴州市应急管理局和国家能源局湖南监管办公室分别处以52万元和45万元罚款 合计97万元 公司已采取整改措施 [7] 公司公告动态 - 长川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6亿元-42亿元 同比增长6754%-9546% 主要因集成电路行业增长迅速 客户需求旺盛 高端测试设备产品获得认可 销售收入大幅增长 [9] - 捷强装备158亿元中标项目预计无法实际承接 因公司涉嫌单位行贿犯罪被立案调查 2024年末已对项目存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438226万元 [10][11] - 中达安实控人将变更为王立 公司拟向厦门建熙发行不超过420402万股股票 发行后厦门建熙将持有2308%股份 [12] - 精艺股份董事长黄裕辉因个人原因辞职 其间接持有公司股份165707万股 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 [13] - 泰达股份拟变更公司名称为天津泰达资源循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以更好反映生态环保主业和产业布局 [14] - *ST华微实控人将变更为吉林省国资委 控股股东上海鹏盛拟转让214亿股股份(占总股本2232%)给亚东投资 [15] - 纳思达重大资产出售事项通过境外反垄断审查 控股子公司拟向Xerox Corporation出售Lexmark International II LLC的100%股权 [16] - 中船科技全资子公司出售中船风电(高台)新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事宜已完成 相关工商变更登记已办理完毕 [17]
伟测科技(688372):激励目标彰显增长决心,拟新投建成都基地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5 22: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公布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102.10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69% [4] - 股权激励范围非高层员工,业绩目标彰显增长决心,激励业绩目标为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营收14/17/20亿,目标同比增长30%/21.4%/17.6% [7] - 拟在成都投建新基地,2025年产能建设提速,此前公司未在西南地区设厂 [7] - 持续加码无锡和南京基地投资,优化营收结构,2024年无锡基地营收6.78亿、净利润1.21亿,南京基地营收2.3亿、净利润0.17亿 [7] - 逆周期继续加大投入,2024年完成资本性支出14.83亿元,截止2025Q1固定资产增长至31.25亿元 [7] - 调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77/2.49/3.62亿元,对应PE为50/35/24X [7] 相关目录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6月25日收盘价59.27元,一年内最高/最低99.99/33.97元,市净率3.3,息率0.57,流通A股市值60.88亿元,上证指数3455.97,深证成指10393.72 [1] 基础数据 - 2025年3月31日每股净资产23.33元,资产负债率48.67%,总股本1.48亿股,流通A股1.03亿股 [1]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项目|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077|285|1401|1808|2306| |同比增长率(%)|46.2|55.4|30.1|29.1|27.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28|26|177|249|362| |同比增长率(%)|8.7|8577.5|37.9|41.1|45.3| |每股收益(元/股)|1.13|0.23|1.19|1.68|2.44| |毛利率(%)|37.1|32.7|38.9|39.2|39.5| |ROE(%)|4.9|1.0|6.4|8.3|10.7| |市盈率|69|-|50|35|24| [6] 财务摘要 |项目(百万元,百万股)|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737|1077|1401|1808|2306| |减:营业成本|450|677|855|1100|1395| |减:税金及附加|2|3|4|5|7| |主营业务利润|285|397|542|703|904| |减:销售费用|24|36|46|60|76| |减:管理费用|52|72|93|120|154| |减:研发费用|104|142|175|208|242| |减:财务费用|37|36|58|69|67| |经营性利润|68|111|170|246|365| |加: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填列)|-5|-3|0|0|0| |加:资产减值损失(损失以“-”填列)|0|0|0|0|0| |加:投资收益及其他|31|27|20|20|20| |营业利润|96|136|188|265|385| |加:营业外净收入|0|0|0|0|0| |利润总额|96|136|188|265|385| |减:所得税|-22|8|11|16|23| |净利润|118|128|177|249|362| |少数股东损益|0|0|0|0|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8|128|177|249|362| [9]
6月25日晚间公告 | 大基金二期减持思特威;长川科技半年报净利润预增67.54%-95.46%
选股宝· 2025-06-25 19:59
复牌 - *ST华微控制权变更,吉林省国资委成为新实际控制人,股票复牌 [1] 并购、定增 - 宁波能源计划收购甬创电力40%股权 [2] - 燕东微电子获得证监会批准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 [2] 增持、回购、减持 - 美的集团注销1109.07万股回购股份 [3] - 福能股份控股股东计划增持1亿-2亿元 [3] - 泰达股份拟回购3500万-7000万元股份 [4] - 思特威遭大基金二期减持261.2万股 [5] 对外投资、日常经营 - 天际股份子公司获得硫化锂专利授权,推进产业化 [6] - 莲花控股孙公司拟420万元出售4台智算服务器 [6] - 翰宇药业子公司原料药醋酸地加瑞克获批上市 [7] - 江河集团沙特子公司签订20.12亿元幕墙工程合同 [7][9] - 鲁泰A出售荣昌生物股份获利45万元 [7] - 浙江荣泰拟收购金力传动至少15%股权,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8] 业绩变动 - 长川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6亿-4.2亿元,同比增长67.54%-95.46%,受益于集成电路行业需求旺盛和高端测试设备市场认可 [10]
安路科技:大基金持股比例降至5.94%
快讯· 2025-06-25 19:05
股东持股变动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减持安路科技股份329万股,占总股本0.82% [1] - 减持后持股比例由6.76%下降至5.94% [1] - 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股东已发函告知 [1] 交易方式 - 减持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完成 [1] - 减持截至2025年6月24日收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