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石油石化
icon
搜索文档
原油周报:关税政策缓和,国际油价上涨-20250518
东吴证券· 2025-05-18 17:45
证券研究报告 原油周报:关税政策缓和,国际油价上涨 能源化工首席证券分析师:陈淑娴,CFA 执业证书编号:S0600523020004 联系方式:chensx@dwzq.com.cn 能源化工研究助理:周少玟 执业证书编号:S0600123070007 联系方式:zhoushm@dwzq.com.cn 2025年5月18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投资要点 ◼ 【美国原油】 2 4 1. 原油周度数据简报 2. 本周石油石化板块行情回顾 3. 原油板块数据追踪 4. 成品油板块数据追踪 5. 油服板块数据追踪 6. 风险提示 目录 ◼ 1)原油价格:本周Brent/WTI原油期货周均价分别65.5/62.6美元/桶,较上周分别+3.5/+3.5美元/桶。 ◼ 2)原油库存:美国原油总库存、商业原油库存、战略原油库存、库欣原油库存分别8.4/4.4/4.0/0.2亿桶,环比+398/+ 345/+53/-107万桶。 ◼ 3)原油产量:美国原油产量为1339万桶/天,环比+2万桶/天。美国活跃原油钻机本周473台,环比-1台。美国活跃压 裂车队本周193部,环比-2部。 ◼ 4)原油需求:美国炼厂原油 ...
新凤鸣(603225):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2024年公司业绩维稳,静待长丝行业景气回升
长城证券· 2025-05-16 21: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石化板块拖累公司短期业绩,整体盈利同比维稳;1Q25公司业绩同比回升,主要受益于原材料价格同比下跌 [2] - 随着聚酯产能和一体化布局持续推进,公司已形成完善的PTA - 聚酯产业链,资源配置效率和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9] - 涤纶长丝行业近期价格承压,长期来看供需格局逐步改善,行业景气度有望逐步回暖 [10][11] - 公司依托强大的产能布局和一体化体系,有望持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提升综合竞争力 [12] - 看好长丝景气度触底回升及公司一体化布局,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13] 相关目录总结 财务指标 - 2023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14.69亿、670.91亿、718.06亿、754.04亿、827.3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1.0%、9.1%、7.0%、5.0%、9.7% [1] - 2023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6亿、11.00亿、14.60亿、18.68亿、22.7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628.4%、1.3%、32.6%、28.0%、21.8% [1] - 2023 - 2027年ROE分别为6.5%、6.4%、7.9%、9.3%、10.3%;EPS分别为0.71、0.72、0.96、1.23、1.49元 [1] - 2023 - 2027年P/E分别为15.2、15.0、11.3、8.8、7.2倍;P/B分别为1.0、1.0、0.9、0.8、0.8倍 [1] 事件情况 - 2025年4月24日,新凤鸣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营业收入670.91亿元,同比上涨9.15%;归母净利润11.00亿元,同比上涨1.32%;扣非净利润9.64亿元,同比上涨7.05% [1] - 2025年4月28日,新凤鸣发布2025年一季报,1Q25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57亿元,同比上涨0.73%,环比下降18.65%;归母净利润3.06亿元,同比上涨11.35%,环比下降13.66% [2]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总体销售毛利率为5.63%,较上年同期下跌0.21pcts;销售净利率为1.64%,较上年同期下降0.13pcts [2] - 2024年财务费用同比上升22.27%;销售费用同比上涨4.30%;管理费用同比上升2.61%;研发费用同比上升0.91% [2]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90亿元,同比增长85.57%;投资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68.73亿元,同比下降100.85%;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64亿元,同比增加212.29% [3]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2.65亿元,同比增加24.21%;应收账款10.73亿元,同比上升11.20%;存货周转率从2023年同期14.42次变为14.45次,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23年同期79.77次变为65.83次 [3] - 2024年DTY/FDY/POY/PTA/短纤产量分别为83.45/152.37/518.42/51.17/127.01万吨,同比分别为9.38%/11.29%/53.47%/2.10%/9.70%;销量分别为80.84/149.85/524.70/48.47/130.40万吨,同比分别为4.26%/7.77%/61.80%/ - 0.96%/13.78% [4][9] - 2024年DTY/FDY/POY/PTA/短纤销售均价分别为8800.66/7526.99/6670.20/4836.64/6559.29元/吨,同比分别为3.55%/ - 1.93%/ - 1.85%/ - 6.29%/0.55% [9] 行业情况 - 2025年4月,涤纶长丝市场价格整体下行,截止4月27日,POY市场均价为6490.74元/吨,环比下跌563.11元/吨;FDY市场均价为6737.04元/吨,环比下跌655.27元/吨;DTY市场均价为7812.96元/吨,环比下跌535.12元/吨 [10] - 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加3.5%,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2%;中国聚酯行业出口总量为1287万吨,同比增长15% [11] - 2024年长丝供给端全年净新增产能仅105万吨、增速仅2%,较2023年大幅放缓,叠加近两年累计淘汰落后产能133万吨 [11] 公司优势 - 截至2024年,公司涤纶长丝产能达到805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12%;涤纶短纤产能达到120万吨,为国内短纤产量最大的制造企业 [12] - 公司在独山能源500万吨PTA产能基础上,合理规划新增540万吨产能,截至2024年,PTA总产能达到770万吨 [12]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718.06/754.04/827.3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0/18.68/22.7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6/1.23/1.49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倍数分别为11.3X、8.8X、7.2X [13]
238名行业专家贡献智慧,提速石油石化数智化转型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6 17:22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多家能源央企在数字化转型中,已取得实质性进展。郭雷、陈掌星、邬江兴、李宁等多位院士、专家带 来20场精彩报告,介绍仿生智能、大模型、工业软件研发以及AI安全等领域最新理论研究与应用成 果,展示运用数智技术培育和发展油气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广阔前景。 专家认为,目前油气领域垂直模型主要在地震数据、测井曲线、重构补全、预测分析方面做一些工作, 未来将在仿真、开发、管道以及数字煤矿、新能源、制氢、大规模氢储存等得以应用。从地下做到地 上,这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是我国石油石化信息技术领域高层次、高水平的科技盛会,已举办 十余届,被中国科协遴选为"重要学术会议"。本届大会设置能源企业CIO论坛、工业互联网论坛、大数 据论坛、人工智能大模型论坛、网络安全论坛、智能油气田论坛等10个专题论坛,4个技术与成果分享 会,并设优秀论文与数智成果展示区。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论坛开幕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以人工智能、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数智技术迅猛发展,正为石油石化等传统行 业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焦方正表示,要以应用场景为牵 引,加快落地 ...
2025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暨油气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中国能源网· 2025-05-16 10:46
行业活动 - 2025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暨油气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由中国石油学会联合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 中国海油 国家管网 国家能源 中国中化 中国航油 延长石油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调中心共同主办 [1] - 大会主题为"数智赋能石油石化新质生产力发展" 围绕数智技术驱动石油石化科技创新和绿色低碳转型 数智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数智化转型最新成果 人工智能大模型落地应用和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等展开研讨 [1] 参会企业与专家 - 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焦方正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周松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俞进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金玉出席会议并致辞 [3] - 刘顺春 赵学良 陈溯 贾蕾 杜彬分别介绍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 中国海油 国家管网 国家能源数智化转型实践 郭雷 陈掌星 邬江兴 李宁等多位院士专家带来20场报告 [3] 专题论坛设置 - 大会设置能源企业CIO论坛 工业互联网论坛 大数据论坛 人工智能大模型论坛 网络安全论坛 智能油气田论坛 智能炼化论坛 智能管网论坛 智能工程论坛 智慧综合能源站论坛等10个专题论坛 [4] - 举办4个技术与成果分享会 聚合238名行业专家 展示3600余名代表参与的优秀论文与数智成果 [4] 大会意义 - 大会在"十四五"收官总结 "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举办 对推动能源行业数智化转型 促进石油石化企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 [4]
17个行业获融资净卖出,电子行业净卖出金额最多
证券时报网· 2025-05-16 10:26
| 汽车 | 865.97 | -1.96 | -0.23 | | --- | --- | --- | --- | | 机械设备 | 934.52 | -2.09 | -0.22 | | 公用事业 | 423.34 | -2.28 | -0.54 | | 电力设备 | 1262.27 | -3.47 | -0.27 | | 计算机 | 1369.11 | -7.89 | -0.57 | | 非银金融 | 1555.22 | -8.19 | -0.52 | | 电子 | 2128.95 | -9.30 | -0.43 | 注:本文系新闻报道,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幅度进行统计,交通运输行业融资余额增幅最高,最新融资余额为338.74亿元,环比增长0.74%,其 次是美容护理、房地产、煤炭行业,环比增幅分别为0.72%、0.50%、0.38%;融资余额环比降幅居前的 行业有家用电器、计算机、公用事业等,最新融资余额分别有252.32亿元、1369.11亿元、423.34亿元, 分别下降0.71%、0.57%、0.54%。(数据宝) 5月15日各行业融资余额环比变动 | 代码 | 最新融资余额 ...
华为联合行业协会发布石油石化行业首个数字化人才发展白皮书
搜狐财经· 2025-05-15 18:26
白皮书发布背景 -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科技装备专业委员会与华为联合发布《石油石化行业数字化人才发展白皮书》[1] - 白皮书编制工作于2024年8月启动,联合头部企业、科研机构对100余家石油石化企业、300余中高层管理者和信息技术专家进行调研[3] - 调研历时六个月,结合20余家标杆企业案例研究[3] 白皮书核心框架 - 提出"规化人才—培育人才—引聚人才—繁荣生态"四维一体数字化人才发展框架[3] - 创新构建"油滴模型"、"A型井架"、"敏捷小组铁三角模式"[3] - 形成"五化"培养策略(专业化、复合化、场景化、持续化和生态化)[7] 数字化人才发展体系 - 构建数字化人才发展体系成为队伍建设的"关键密钥"[3] - 需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建立人才框架、明确能力标准、创新组队结构、优化成长环境[3] - 解决当前行业数字化人才队伍与数字化转型需求不匹配问题[3] 复合型人才培养 - 行业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应突出复合型业务人才培养[4] - "油滴模型"构建以数字化业务人才为主体、管理人才为牵引、技术人才为底座的队伍模型[4] - "A型井架"能力标准突出各类人才复合性要求[4][6] 组织能力建设 - 打造敏捷小组"铁三角"阵型(业务团队+全栈技术开发团队+项目经理/产品经理)[6] - 形成"训练与实践结合"的培养新模式,解决管理数字化升级"最后一公里"问题[6] AI人才培养 - 培养AI应用人才打造行业创新发展新高地[7] - 发挥人工智能"头雁作用",紧抓"人工智能+行动"发展契机[7] - 培育贯通人工智能理论与能源化工行业应用的复合型高端人才[7] 行业意义 - 白皮书是石油石化行业首个数字化人才发展白皮书[7] - 为深化石油石化行业数字化人才培养提供重要依据和路径指引[7] - 具有战略高度和实践价值[7]
中石化股东增持12亿元!仅含26只煤炭石油股的能源ETF(159930)冲击四连阳,公募改革落地,长钱或流向哪些板块?
新浪财经· 2025-05-15 13:29
能源板块市场表现 - 5月15日能源ETF(159930)午盘微涨0.16%,冲击四连阳 [1] - 标的指数成分股分化:陕西煤业、中国神华、晋控煤业涨超1%,石油股回调,三桶油走弱 [3] - 中国石化集团增持3.02亿股H股(占比0.25%),金额12.32亿港元,增持后H股持股达13.45亿股 [3] 政策与资金配置导向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实施长周期考核机制,三年以上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3] - 公募基金或转向长期均衡配置,能源板块因高股息(煤炭股息率6.48%、石油石化4.69%)、低配(石油石化-0.9%、煤炭-0.1%)有望获增配 [3][4][6] - 浮动管理费率模式驱动机构资金向低波动策略倾斜,煤炭、石油化工等低配行业或受益 [5][6] 行业基本面与投资逻辑 - 煤炭供需改善:2024年上市煤企现金分红率61%,Q2煤价跌幅放缓,进口受限或推动反弹 [5] - 石油石化长期底部支撑:产油国成本约束下,高分红能源寡头企业具配置价值 [5] - 能源ETF(159930)聚焦煤(58%)、油(42%),前五大权重股(中国神华、中国石油等)占比超60% [10] 数据与结构特征 - 申万行业股息率排名:煤炭(6.48%)第一,石油石化(4.69%)第三 [4] - 能源ETF标的指数仅26只成分股,前十大权重股占比77%,为全市场稀缺品种 [10][13]
可转债周报:市场延续结构修复,成长轮动博弈升温-20250515
长江证券· 2025-05-15 12: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周(2025年5月6日 - 2025年5月10日)A股延续震荡修复态势,中小盘表现活跃,成长风格领涨,转债市场普涨,一级市场新增8家企业更新预案,建议围绕低溢价、基本面支撑强的标的布局,兼顾估值安全边际与上涨弹性 [2][6] - 后市市场仍处结构性修复阶段,指数震荡上行趋势延续,建议关注具备业绩支撑与政策催化的成长转债,及高评级、低溢价的蓝筹类标的,配置防御类转债平衡波动风险 [2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主题周度回顾 权益主题周度回顾 - A股整体普涨,主题行情在成长内部轮动,涨幅领先方向集中于高弹性题材与事件驱动领域,部分高位题材及前期热门板块走弱,当前主题行情是成长赛道内的分化重定价 [16] 转债周度回顾 - 可转债市场震荡回暖,指数稳步抬升,结构性博弈为主线,一级市场新增8家企业更新预案,下修博弈延续,市场处于震荡修复阶段,交易聚焦正股驱动与结构轮动 [19][20] 市场周度跟踪 权益市场温和回暖,成长风格主导结构性轮动 - 主要股指普涨,中小盘类较科创成长类更受资金青睐,主力资金延续流出但压力缓解,市场交投活跃度回升 [22][23] - 成长及军工板块领涨,周期板块交投活跃度低,市场风险偏好维持中枢偏上,行业结构性分化显著,资金围绕高景气成长及政策驱动主题配置 [29] - 市场交投延续结构性分化,活跃度向成长与消费板块集中,资金聚焦高景气与题材催化方向,低波动传统行业交投关注低 [34] 市场震荡修复,结构性博弈主导转债行情 - 可转债指数全面回暖,大盘及小盘更具弹性,成交活跃度小幅回升,市场围绕正股题材博弈,处于震荡修复、风险偏好温和偏谨慎阶段 [39] - 按平价区间划分,转债整体估值拉伸,处于结构性修复态势,资金轮动至部分低价与高确定性转债估值带,对高估值转债谨慎 [41] - 按市价区间划分,估值重心回暖,资金呈“哑铃型”配置,溢价结构分化,建议关注100 - 110元压缩后修复弹性及110元以上高平价、高景气方向轮动机会 [42] - 当周转债余额加权隐含波动率震荡回升,中位数小幅稳步上行,若权益市场延续反弹、交易热度维持,转债市场有望震荡上行 [44] - 分板块转债行情普涨,仅传媒板块下跌,家用电器、国防军工和汽车板块领涨,个券普涨,成长板块表现好,涨幅前五个券多具正股驱动及低溢价率特征 [50][54] 一级市场跟踪及条款博弈 - 当周可转债市场未有新发可转债,8家上市企业更新预案,交易所受理及之后阶段项目总规模达590.0亿元,供给节奏平稳 [11][59][60] - 当周10只转债发布预计触发下修公告,18只发布不下修公告,发行人下修意愿不足,1只转债公告预计触发赎回,赎回压力温和,估值扰动有限 [11][70][74]
媒体视点 | 上市公司年度“红包”创新高 常态化分红机制逐渐形成
证监会发布· 2025-05-14 21:23
分红金额创新高 - 2024年度5400多家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中近七成宣布分红,合计分红金额近2.39万亿元,同比增长超7% [3] - 与2018年度相比,2024年度上市公司累计现金分红总额几乎翻番,分红公司家数增长近五成 [3] - 银行是分红主力军,42家上市银行累计分红超6300亿元,占净利润比例超30%,工商银行以1097.73亿元居首 [3] - 石油石化、食品饮料、通信行业分红规模大,中国石化2024年度分红347.48亿元并承诺2024-2026年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65% [3] 大市值公司分红表现 - 近千家国企2024年度合计分红1.5万亿元,占全市场分红总额超六成 [4] - 沪市宁沪高速连续24年高水平现金分红,累计派发股利突破400亿元 [4] - 深市创业板市值百亿元以上公司中近85%实施年度现金分红,年均分红总额6亿元,同比增长10% [4] 新上市公司分红趋势 - 科创板超六成公司推出2024年现金分红方案,合计分红总额386.82亿元 [6] - 深市创业板超八成注册制公司实施2024年度现金分红,近两年上市的51家公司中超九成现金分红 [6] - 北交所265家上市公司中超九成盈利公司披露分红预案,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九成 [6] 分红频次与政策影响 - 2024年沪深市场共985家上市公司宣布中期分红,金额合计6994.7亿元,公司家数和金额分别为2023年的4.3倍和2.7倍 [7] - 沪深300股息率3.59%创历史新高,沪市主板公司春节前派息金额超2800亿元 [7] - 新"国九条"强化现金分红监管,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等新趋势 [6][7] 上市公司分红承诺 - 中国银行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超9000亿元,承诺提高分红稳定性、及时性和可预期性 [11] - 宇通客车承诺在现金流充裕情况下坚持以现金分红为主的利润分配政策 [11] - 宇瞳光学表示将推进"长期、稳定、可持续"的股东价值回报机制 [11] 市场生态变化 -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市值占比不断提高 [12] - 现金分红常态化推动投资者回报机制优化 [12] - 回购和增持显著增长带来市场"共建共担共享"新生态 [12]
A股ESG信披率创新高:钢铁、煤炭等高排放行业突破60%,纳入强制信披仍有25家未披露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4 20:19
ESG信披整体情况 - A股ESG信披率连续三年攀升,2024年达到45.72%,较三年前的36.96%显著提升,且这45.72%的上市公司总市值占A股的82% [1][2] - 金融业持续领跑ESG信披,银行业实现连续多年100%披露,非银金融业信披率达84.52% [1][2] - 钢铁、煤炭、交通运输、石油石化等高排放行业信披率均突破60%,较上一年度小幅增长 [1][5] 行业信披表现 - 银行业ESG信披率居A股首位,连续多年100%披露 [1][2] - 非银金融业信披率接近90%,达到84.52% [1][2] - 北交所38家披露ESG报告上市公司中,63%声明采用指引;上交所1293家披露公司中64%采用指引;深交所1140家披露公司中61%采用指引 [6] 强制信披进展 - 457家纳入ESG强制信披名单的上市公司中,432家已披露2024年ESG报告,信披率94.53%,较去年同期91.24%进一步提升 [11] - 纺织服饰、轻工制造等21个行业ESG强制信披企业全部完成2024年ESG报告披露 [11] - 建筑装饰、交通运输、房地产和基础化工四个行业从去年未完成到今年实现100%披露 [11] 信披质量与挑战 - 企业ESG报告披露结构更加清晰规范,开始从"表述承诺"向"展示行动与绩效"转变,引入定量数据支撑 [13] - 完整性不足和有效性欠缺是当前两大痛点,部分企业选择性披露,缺乏量化数据和具体行动路径 [13] - 大型企业因上游中小供应商数据缺失而放弃披露范围3温室气体排放 [16] 政策与监管动态 - 2024年4月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可持续发展报告》和《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 [5] - 2024年12月财政部等部委印发《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2024年4月发布配套《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征求意见稿)》 [6] - 政策强调"不给企业造成过多负担",初期允许企业自愿执行,未来逐步明确强制范围与时间表 [17] 中小企业ESG现状 - 中小企业碳排放占工业领域碳排放的46%,对中小微企业产品的最终需求所诱发的排放占全国排放总量的65% [15][16] - 中小企业ESG信披能力欠缺,碳盘查、情景分析等专业要求超出其能力范围 [16] - 建议推广"普惠绿色金融",通过数字化工具降低披露门槛,如用电、用气、用水数据推断环境足迹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