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7月17日南向资金净买入18.55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17 20:14
市场表现 - 7月17日恒生指数下跌0 08%,报收24498 95点 [1]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合计净买入18 55亿港元,其中沪市港股通净买入16 68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买入1 87亿港元 [1] - 港股通全天成交金额达1347 23亿港元,沪市港股通成交851 21亿港元,深市港股通成交496 02亿港元 [1] 个股交易活跃度 - 沪市港股通中,小米集团-W以38 09亿港元成交额居首,国泰君安国际(37 54亿港元)和阿里巴巴-W(34 26亿港元)紧随其后 [1] - 深市港股通成交额前三为小米集团-W(26 80亿港元)、阿里巴巴-W(17 77亿港元)和理想汽车-W(17 20亿港元) [2] 资金流向 - 沪市港股通净买入前三:小米集团-W(6 06亿港元)、建设银行(5 91亿港元)、美团-W(2 76亿港元) [1][2] - 沪市港股通净卖出最多为泡泡玛特(4 78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卖出最多为腾讯控股(3 79亿港元) [1][2] - 深市港股通净买入前三:美团-W(3 30亿港元)、理想汽车-W(2 91亿港元)、阿里巴巴-W(0 51亿港元) [2] 股价波动 - 理想汽车-W涨幅最高达9 73%,复旦张江涨14 29%,康方生物涨10 71% [2] - 小米集团-W股价下跌2 01%,阿里巴巴-W跌1 14%,建设银行跌0 95% [1][2] - 美团-W上涨1 13%,腾讯控股微涨0 10% [2]
2025.07月中旬市场点评:当下行情依然属于“慢牛”范畴
湘财证券· 2025-07-17 17:36
报告核心观点 - 当下上证指数在3500点附近震荡,行情依然属于“慢牛”范畴,2025年A股大概率以“慢牛”方式运行,行业轮动受长期资金入市等因素影响,不同板块表现各异 [1][2][5] 各部分总结 当下行情为“慢牛”的理由 - 当下处于2005年以来第六个周期,与第一、三周期类似,上证指数与宏观短周期不同步,宏观调控被资本市场先行反应 [2][10] - 2024年9.24行情“夭折”,表明管理层避免“疯牛”后漫长熊市,基本杜绝“疯牛”可能 [2][10] - 2025年4月初受美国对等关税影响,上证指数逼近3000点时中央汇金公司入市,明确了下行底部区域 [2][10] 历史行情回顾 2006 - 2007年行情 - 宏观背景是股权分置改革,市场流动性因股权分置改革配套权证发行吸引大量资金,2007年GDP增速达14.23% [14] - 行业轮动从一季度工业金属,到二、三季度航空装备、工程机械、白酒、下游消费,四季度银行、白酒,证券行业全年涨幅超360% [14] 2014 - 2015年行情 - 宏观背景是2014年5月发布第二个“国九条”推动市场开放和并购重组,市场流动性因宽松货币政策,资金成本降低催生杠杆资金入市,但基本面支撑不足 [17] - 2014年下半年证券、保险等非银板块及房地产相关领域涨幅居前,2015年上半年下游动物保健、专业服务等行业涨幅居前 [17] 2025年行情展望 - 宏观面执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市场面长期资金入市,基本面国家在科创领域发力打通一级市场运行堵点 [3][19] - 行情将以慢牛方式运行,时间长于2014 - 2015年行情,用高度换长度 [4][20] - 行业轮动方面,红利相关领域(银行、保险)是主要支撑,上游行业除稀土及相关金属外投资逻辑难服众,下游行业未来可期,但消费领域受节约政策影响,发展有分化或被抛弃两种可能 [4][20] 投资建议 - 长维度看,A股处于新“国九条”行情+类“四万亿”投资重叠趋势,2025年大概率“慢牛”运行 [5] - 中维度看,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技、绿色、消费、基建等领域是市场关注方向 [5] - 短维度看,7月处于中美关税90天缓冲期,出口有望保持韧性,市场或小幅震荡上行,确定方向是红利领域,弹性大的是科技板块,消费领域或分化,关注有基本面支撑的板块 [5][6][21]
港股市场今日表现亮眼,港股创新药50ETF(513780)涨超3%
快讯· 2025-07-17 09:54
港股创新药50ETF表现 - 港股创新药50ETF(513780)今日涨幅超过3%,连续3天上涨,溢价率为-0.57% [1] - 成交额达到1.78亿元,较昨日同时段增长62.07% [1] - 近1月份额减少3650万份,该基金支持T+0交易 [1] 其他相关ETF表现 - 港股消费ETF(159735)上涨0.24% [1] - 港股汽车ETF(520600)上涨0.66% [1] - 香港证券ETF(513090)上涨0.72% [1] - 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上涨0.14% [1]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国常会研究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政策举措落实工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7 09:11
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发展 - 中国将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互利共赢,促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1] 国内大循环政策 - 国务院强调做强国内大循环,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扩大新质生产力和新兴服务业投资 [2]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范 - 国务院要求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强化产品一致性监督检查,引导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力 [3] 量子点光转换膜标准发布 - 中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国际标准发布,将加速激活千亿级显示产业动能 [4] 广东金融支持政策 - 广东省通过"三个100亿"再贷款再贴现专项额度,带动金融机构向科技、消费、外贸领域发放贷款929亿元 [5] 冰雪经济发展 - 黑龙江省推出21项措施支持冰雪经济发展,推动冰雪运动、文化、装备、旅游全产业链发展 [6] 熊猫债市场增长 - 上半年熊猫债注册规模同比增长165%,发行规模达844亿元,外国政府类机构和国际开发机构发行235亿元 [7] 广东省产业布局 - 广东省将加快发展具身机器人产业,巩固新能源汽车优势,布局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 [8] 人形机器人发展优势 - 中国在AI技术、机电一体化、制造业基础方面具备发展人形机器人的独特优势 [9] 6G产业支持政策 - 北京亦庄推出6G产业资金支持政策,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9]
如果民调结果成真,日本大选后日股或将“长期下跌”
华尔街见闻· 2025-07-17 08:54
日本参议院选举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 日本首相石破茂领导的执政联盟可能在本周末的参议院选举中失去多数席位 若失利将拖累该国价值6 8万亿美元的股票市场 [1] - 本月日本股市表现已落后于MSCI全球指数 东证指数在三个月上涨后下跌1 2% 政治不确定性侵蚀投资者信心 [1][4][5] - 历史数据显示执政党若失去多数席位 市场需要35至75天触底 期间平均总跌幅达8% 而执政联盟获胜则仅需15天触底 [4] 金融市场联动反应 - 政治冲击与贸易紧张局势共同施压市场 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17年高点 日元成为本月表现最差的主要货币之一 [1] - 三井住友信托银行警告可能出现股债汇三杀局面 极右翼和极左翼政党势力壮大将加剧三重下跌风险 [6] - 潜在积极因素包括日元走弱利好受美国关税影响的出口商 在野党削减食品消费税议程可能提振消费类股 [6] 公司治理改革与民粹主义影响 - 选举结果可能改变自民党在公司治理改革方面的立场 这一风险被投资者低估 [7][8] - 日本选民不满情绪助长民粹主义 三世党等新晋政党主张改变利润过度流向股东的经济模式 [8] - 百达资产指出日本正经历西方式民粹主义崛起 收入再分配将成为关键主题 经济从通缩转向通胀加剧社会矛盾 [8]
螺丝钉指数地图来啦:指数到底如何分类|2025年7月
银行螺丝钉· 2025-07-16 22:15
指数分类与特点 - 宽基指数覆盖范围广,包含各行业股票,按市值规模选股,如沪深300(大盘)、中证500(中盘)、中证1000(小盘)、中证2000(微盘) [11][12] - 策略指数采用特定投资策略,如红利指数选高股息率股票,价值指数选低估值股票,低波动指数选波动率低股票,基本面指数选财务指标优秀股票 [14][16] - 行业指数聚焦特定行业,如消费、医药、金融等11个一级行业,波动较大需控制配置比例在15%-20% [18][20][23] - 主题指数横跨多个行业但聚焦特定主题,如新能源、科技等,存在主题过时风险需谨慎选择 [27][29] 主要指数数据 - 沪深300成分股平均市值1888.48亿元,中位数907.96亿元 [5] - 中证500成分股平均市值279.59亿元,中位数259.32亿元 [5] - 上证50成分股平均市值5340.13亿元,中位数2471.82亿元 [5] - 创业板50成分股平均市值947亿元,中位数403.24亿元 [5] - 恒生指数成分股平均市值4643.53亿元,中位数1666.64亿元 [5] 行业分布特征 - 沪深300金融行业占比26.84%,信息技术15.99% [12] - 中证500信息技术行业占比27%,医疗保健10.31% [12] - 创业板信息技术占比72.08%,医疗保健13.43% [12] - 消费红利指数必需消费占比27.77%,工业19.16% [7] - 医药100指数医疗保健100%集中 [24] 投资建议 - 普通投资者优先考虑宽基、行业、策略指数,这些是市场基石 [33] - 主题指数需确保长期存在且估值合理,单个主题配置不超过15%-20% [34] - 海外指数如纳斯达克100(科技)、标普500(宽基)可作为补充配置 [36][41] - 不同指数可叠加形成新指数,如消费红利=红利策略+消费行业 [25][26]
港股通7月16日成交活跃股名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7-16 20:15
市场表现 - 7月16日恒生指数下跌0 29% [1] - 南向资金全天合计成交金额为1288 02亿港元 其中买入成交652 02亿港元 卖出成交636 00亿港元 合计净买入金额16 03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累计成交金额468 44亿港元 净卖出4 06亿港元 港股通(沪)累计成交金额819 58亿港元 净买入20 09亿港元 [1] 个股成交活跃度 - 阿里巴巴-W成交额最高 达88 05亿港元 国泰君安国际和泡泡玛特紧随其后 分别成交76 18亿港元和58 30亿港元 [1] - 美团-W净买入额居首 达8 57亿港元 收盘股价下跌1 66% 建设银行净买入7 59亿港元 康方生物净买入1 30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净卖出金额最多 达17 57亿港元 收盘股价下跌0 19% 小米集团-W和金山云分别遭净卖出2 67亿港元和1 69亿港元 [1] 连续资金流向 - 美团-W获南向资金连续8天净买入 合计净买入66 08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和小米集团-W遭连续净卖出 合计净卖出金额分别为35 78亿港元和19 75亿港元 [2] 港股通成交活跃股数据 - 美团-W成交额42 38亿港元 净买入8 57亿港元 [2] - 国泰君安国际成交额76 18亿港元 净买入6066 19万港元 [2] - 腾讯控股成交额53 53亿港元 净卖出17 57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成交额34 85亿港元 净卖出2 67亿港元 [2] - 康方生物收盘涨幅最高 达4 39% 泡泡玛特跌幅最大 为4 03% [2]
宏观经济宏观月报:6月国内产需背离加剧-20250716
国信证券· 2025-07-16 09:22
经济增长 - 202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3%,二季度同比增长5.2%,较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1] - 6月基于生产法测算的月度GDP同比增速约为5.2%,较5月回升0.1个百分点,高于全年目标值[2][11] 生产端 - 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较5月加快1.0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高于整体[20] - 6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为6.0%,较5月回落0.2个百分点[24] 需求端 - 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287亿元,同比增长4.8%,较5月回落1.6个百分点[1][12] - 1 - 6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8654亿元,同比增长2.8%,6月当月同比为0.5%,较5月回落2.4个百分点[1][28] - 6月进出口总额38527亿元,同比增长5.2%,出口23394亿元,增长7.2%,进口15134亿元,增长2.3%[1] 就业与通胀 - 6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持平上月和上年同月[1][16] - 6月CPI同比+0.1%,自2025年1月以来首次转正,PPI环比-0.4%,同比-3.6%,降幅扩大[48][55] 产需背离原因 - 企业“抢出口”应对不确定性,政府留政策空间应对下半年挑战[12][13]
一二季度经济数据解读:经济表现符合预期,物价回升成为重点
银河证券· 2025-07-15 17:55
GDP与物价 - 二季度GDP总量341778亿元,增速5.2%,名义增速3.9%,环比增速1.1%,上半年GDP增长5.3%,超全年5%目标,三季度以推动物价回升为主[2][5] 消费 - 6月社零同比增长4.8%,餐饮收入大幅下滑5个百分点至0.9%,服务零售额增速5.3%,增速下滑因以旧换新补贴节奏把控、居民前置更换耐用品拖累、餐饮收入下滑[2][11] 投资 -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48654亿元,同比增长2.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6%,制造业投资增长7.5%,基建投资累计增速4.6%,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1.2%[23] 工业 - 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环比增长0.50%,1 - 6月同比增长6.4%,“抢出口”和“抢两新”带动增长,产销率为93.3%,较前值下降1.6pct[53][59][63] 就业 - 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6月为5.0%,本地户籍失业率从5.0%涨至5.1%,外来户籍和外来农业人口失业率降至4.8%[65] 风险 - 存在国内经济下行、政策落实不及预期、市场信心恢复不及预期、外需走弱等风险[4][78]
你知道吗?国新投资最厉害的三个专业,看完你就明白了!
搜狐财经· 2025-07-15 15:41
国新投资的核心专业领域 - 公司在科技创新、新能源与绿色经济、消费升级与品牌崛起三大领域表现突出 [1] 科技创新领域 - 重点布局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等前沿科技领域 [3] - 通过资本助力科技企业突破技术瓶颈 推动国产芯片和创新药发展 [3] - 在某知名AI企业的早期投资帮助实现技术商业化落地 成为行业标杆 [3] 新能源与绿色经济 - 围绕"双碳"目标重点布局光伏、风电、储能等细分赛道 [3] - 投资的锂电池企业已成为全球市场份额领先供应商 [3] - 支持的光伏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大幅降低发电成本 [3] - 采用资本+资源模式加速绿色能源普及应用 [3] 消费升级与品牌崛起 - 擅长挖掘具有潜力的国货品牌 涵盖新式茶饮到智能家居 [5] - 通过精准赋能帮助消费品牌实现区域到全国、线下到线上的跨越式发展 [5] - 投资的某国货美妆品牌三年内跻身行业TOP 3 成为"国潮"代表 [5] 公司核心竞争力 - 源于对行业趋势的深刻理解和对优质项目的精准判断 [6] - 在三大专业领域展现出极强的专业能力和战略眼光 [6] - 未来将继续通过投资版图拓展引领行业风向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