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脑机接口
icon
搜索文档
新型脑机接口系统可实时将想法转化为语言
新华社· 2025-06-13 13:40
脑机接口技术突破 -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利用人工智能解码脑电活动的脑机接口系统 帮助严重言语障碍患者有表现力地说话和唱歌 [1] - 系统在参与者脑部控制运动区域植入256个微电极 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每10毫秒捕捉一次大脑信号 [1] - 系统几乎可以实时将大脑活动转化为言语 能传达语调变化 强调词语 以三种音高哼唱音符 [1] - 相比早期模型3秒输出语音或需模仿完整句子 新系统在神经活动信号后10毫秒内说出话语 [1] - 系统能呈现说话者意图 表现语调 音调和重音等自然语音特征 [1] 技术应用挑战 - 电极植入手术具有一定风险 设备长期稳定性和耐用性需进一步验证 [2] - 如何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
脑机接口领域多点突破开启牵引新程,微美全息(WIMI.US)抢占脑机技术应用新局
上交会概况 - 第十一届上交会于6月11日至13日举行,主题为"开放合作:赋能新质生产力与可持续发展",覆盖技术交易生态全链条 [1] - 大会聚焦"硬科技"与未来产业,展示脑机接口、具身智能、量子科技、合成生物等新赛道近百项突破性成果 [3] 脑机接口技术发展 - 脑机接口概念提出50多年,已进入技术爆发第三阶段,技术路线从体外到体内、单通道到多通道、有线到无线、低集成度到高集成度演变 [4] - 2025年被视为中国脑机接口技术步入临床关键一年,技术正从实验室快速走向商业化应用 [6] - 侵入式、非侵入式、半侵入式多技术路线突破推动产业化落地进程 [3] 脑机接口市场前景 - 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预计2034年达124亿美元,2025-2034年复合增速17.4% [6] - 中国市场规模2025年将突破38亿元,2027年超55亿元,年均增长率约20% [6] - 马斯克Neuralink获FDA批准开展人体临床试验,Meta公布非侵入式腕带脑机交互原型,标志技术商业化加速 [6] 微美全息布局 - 公司聚焦脑机接口应用开发,探索与量子、光电、AI技术融合创新 [8] - 在神经科学领域积累深厚,推进交叉学科发展战略,取得多项前沿成果 [8] - 构建"技术策源+产业创新"双轮驱动模式,加速脑机接口科创转化平台建设 [8] 行业趋势 - 脑机接口技术进入临床验证关键阶段,核心硬件、软件算法、术后康复等领域需求将加速释放 [9] - 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为产业链带来商业化新机遇 [9]
山东发布脑机接口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大众日报· 2025-06-13 09:00
山东省脑机接口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核心观点 - 山东省科技厅等13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脑机接口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部署六大行动16项具体任务,推进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 [1] - 目标到2027年突破20项基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培育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育2—3个高水平人才团队,打造1—2个专业化孵化园区 [1] - 重点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工业、康养、教育、娱乐等领域的落地应用 [1] 基础研究与技术突破 - 实施基础前沿研究策源行动,支持脑机接口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基础研究特区",设立联合基金协同攻关 [1] - 关键共性技术突破行动聚焦电极芯片解码技术,研制核心材料和器件装备,提升系统集成度和效能 [1] 平台建设与产业集聚 - 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平台、动物实验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2] - 支持济南、青岛打造脑机接口创新发展集聚区,强化科技型企业培育和产业链整合 [2] 应用场景与生态构建 - 推动医疗健康、先进制造、教育生活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2] - 完善产业标准体系,提升审评审批效率,推进临床试验和安全服务体系建设 [2]
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中披露,已通过股权融资筹集了6.49亿美元。
快讯· 2025-06-13 04:26
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中披露,已通过股权融资筹集了 6.49亿美元。 ...
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成立部物联网、脑机接口、民用爆炸物品等3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安全应急装备标准化工作组。
快讯· 2025-06-12 19:05
行业标准化建设 - 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成立物联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 - 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成立脑机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 - 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成立民用爆炸物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 - 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成立安全应急装备标准化工作组 [1]
国外价格近百万的“科技腿”,浙江让它免费走进100个家庭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15:42
科技助残项目 - 零跑汽车联合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启动第三期科技助残项目,免费为100名下肢残疾人士安装智能仿生腿,招募对象从浙江省扩大到全国,名额在4小时内被抢光[1] - 项目使用的智能仿生产品由强脑科技生产,零跑汽车捐助500万元支持浙江科创公益生态圈建设,成为继阿里巴巴后第二家参与的爱心企业[1] - 该项目已成为肢残人士中的"明星项目",经过两年探索实践[1] 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 - 强脑科技将智能仿生产品价格降至国外同类产品的1/7到1/5,打破"奢侈品"标签[6] - 零跑汽车通过全域自研技术,将激光雷达、800V高压平台等30万元级配置下放至15万元级车型[6] - 两家公司共同特点是"以技术创新破解'用不起'难题",让创新惠及普通人[5][6] 企业技术实力 - 中国在脑机接口领域以全球55.62%的专利数领跑,强脑科技与Neuralink分别代表非侵入式和侵入式领域最先进水平[3] - 零跑汽车拥有5000人工程师团队,坚持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10] - 零跑首创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四叶草中央电子电气架构等核心科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创多个先河[10] 市场表现与行业地位 - 零跑汽车2025年3-5月连续蝉联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第一,销量分别为3.7万辆、4.1万辆、4.5万辆[16] - 同期出口销量也位居中国新势力第一[15] - 创始人朱江明年薪仅8万,公司成立至今总薪酬不到200万,坚持成本定价策略[15] 企业愿景 - 强脑科技目标未来5-10年内帮助100万肢体残疾人重获运动能力,协助1000万脑相关疾病患者康复[16] - 零跑汽车定位为高品质、高配置新能源汽车的普惠者[15] - 两家企业共同特点是科技普惠的企业价值观、前瞻技术布局和全球化视野[8]
从脑机接口到“月壤成纤”,在上交会感受未来科技的“万种可能”
新华社· 2025-06-12 12:51
脑机接口技术 - 上海韶脑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脑电采集康复训练设备"已获得上海市医疗注册证,用于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训练 [1] - 该技术通过解析脑电波转换成操控信号,已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10余家三甲医院临床试用 [1] - 公司计划通过上交会拓展采购合作以加速技术落地 [1] 人形机器人应用 - 上海电气展示的人形机器人可完成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管孔清洁作业,精度达2毫米,替代高风险人工操作 [1] - 机器人采用运动控制系统与柔顺力控算法,已在工厂训练,未来将拓展至高强度、高危险场景 [2] - 清洁作业涉及上万个管孔,机器人技术显著提升密闭空间作业安全性 [1] 月壤材料创新 - 东华大学全球首展"月壤原位制备玄武岩纤维模块化装备",模拟月壤已制成织布、格栅、钢筋等建筑材料 [2][5] - 技术可实现月球就地取材生产建筑用复合纤维,由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 [5] - 展台吸引大量观众关注,体现技术突破性 [2] 上交会技术成果 - 本届上交会14家机构首发首展新产品,其中7项为全球或全国首发 [5] - 展会总面积3.5万平方米,汇聚近20国及国内20省区市近千家企业创新成果 [5] - 累计吸引30多国超9500家企业参展,近两届意向成交均超500项 [5]
一根纤维展开“地外工厂”蓝图 展品瞄准星辰大海 258项创新成果亮相上交会高校展区
解放日报· 2025-06-12 09:59
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展示 - 东华大学研发"面向四足控制的混合现实增强脑机接口系统",通过MR头显和脑电设备实现实时控制四足机器人 [2] - 东华大学展示"月壤原位制备玄武岩纤维模块化装备",利用模拟月壤在1400℃至1500℃高温下制备出直径10-20微米(头发丝1/5-1/6粗细)的超细纤维,并开发出适应月球环境的自动成纤装备 [2] 太空与深海技术突破 -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推出太空采矿机器人,结合节肢昆虫和折纸技术实现移动-锚固-采样一体化设计,适用于小行星探测 [3] - 东南大学发布国内首辆分布式电驱动飞行汽车"东大·鲲鹏1号",具备全轮转向驱动和四轴八桨垂直起降系统,最大起飞重量500公斤,地面时速60公里,飞行续航≥20分钟,飞行高度≥300米 [3] - 上海海洋大学开发智能软体仿生鱼"文鳐""金鳞",核心部件国产化,搭载高精度传感器实现鱼群监测与互动,兼具观赏与作业功能 [3] 长三角高校参展规模 - 第十一届上交会长三角高校展区汇聚39所高校(含23所"双一流"),展示258项创新成果,新增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宁波大学等参展单位 [2][4]
新加坡奥锐精投资集团陈锦华:相信在成都会有很大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6-11 22:34
6月11日,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成都拉开帷幕。在"一带一路"中外知名创新型企业创投论坛上,新加坡奥锐精投 资集团(简称"奥锐精集团")与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签署了《关于共建中新双向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战略合作协议》(简称 《合作协议》),创新发展"政企合作"新模式,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双向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出海、QFLP基金合作等方面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奥锐精集团创始人及 首席执行官陈锦华表示,成都在科技人才储备、电子信息及生物医药等产业方面都很有优势,并且是重要的枢纽城市,能够 辐射整个西南地区。"我们相信,未来几年在成都会有很大发展!"陈锦华说。 ▲奥锐精集团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陈锦华 搭建沟通合作桥梁 看好成都人才、枢纽等优势 "成都能够辐射整个西南地区,AI、生物医药等产业都是成都的强项,这些产业很有优势。"陈锦华表示,很多东南亚的初创 公司都可以考虑引入成都市场,以充分利用成都的各项优势,更好地实现本地化,进而将业务拓展到整个西南地区。 据了解,奥锐精集团是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持有新加坡金管局(MAS)资本市场服务牌照的资产管理公司,专注于硬科技 领域的跨国投资与 ...
脑机接口开启产业新赛道
经济日报· 2025-06-11 06:10
四川省脑机接口产业发展 -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8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攻坚突破行动计划(2025—2030年)》,提出构建"人才+技术+产品+服务"产业生态圈,打造全国一流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1] - 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建立数字孪生脑模型,2022年成都市前沿类脑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与高校合作研发全国首套脑功能评估与孤独症辅助诊断系统,准确率超90% [1][2] - 成都市锦江区13家社区服务中心推广脑功能评估与孤独症筛查技术,预计年内服务数千名24-48月龄儿童 [2] - 《行动计划》支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开展植入式脑机接口手术,拓展工业制造、教育培训、养老服务等领域应用场景,推动纳入医疗服务价格体系 [3] 上海市脑机接口技术突破 - 上海脑虎科技研发256通道高通量植入式柔性脑机接口实现"脑控"智能设备,阶梯医疗超柔性微纳电极(直径头发丝1/100)进入注册临床试验,预计2028年产品上市 [7] - 上海市发布《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优先推进侵入式技术医疗场景落地,"项目经理人"机制助力企业1年内完成实验室到临床跨越 [8] - 中国近10年脑机接口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上海在超柔性电极、微创植入领域形成技术壁垒,复旦大学牵头发布《脑机接口专利关键技术白皮书》 [8] - 上海市医械院牵头起草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术语定义、感知与响应性能测试方法行业标准 [9]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侵入式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同步推进,预计5-10年内产品从医疗向健康管理领域扩展,未来或像手机一样普及 [4] - 研发机构聚焦构建核心技术优势,如成都市前沿类脑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实现脑电仪国产化,其脑功能分析与辅助诊断系统为自主技术 [4] - 业内建议优先为技术含量高、成本低、见效快的产品创造应用场景,形成"临床—研发—制造"产业闭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