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运输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周度经济观察:需求温和收缩,市场波澜不惊-20250617
国投证券· 2025-06-17 13:51
国内经济现状 - 5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5.8%,较4月回落0.3个百分点,PPI环比-0.4%,总需求继续降温[4] - 5月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速2.7%,较上月下滑0.8个百分点,基建、地产和制造业投资广泛下滑[7] - 5月房地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速-12.0%,较4月回落0.7个百分点,新开工面积增速当月同比-19.3%,较4月回升2.9个百分点[10]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当月同比增速6.4%,较上月提升1.3个百分点,但居民内生需求修复减速[13][14] - 5月社融同比8.7%,与上月持平,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7.1%,仍在下降,实体部门信贷需求不足[16] 国内市场展望 - 预计6月经济减速幅度相对温和,经济失速风险可控,二季度信贷增速或维持低位[2][14][16] - 权益市场中枢可能上行,行业起伏与交易因素有关,6月国内债券市场收益率有望低位波动,下半年存在上行风险[19][21] 美国经济情况 - 5月美国CPI同比2.4%,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2.8%,与上月持平,通胀受关税政策影响不明显[23] - 5月美国PPI同比2.6%,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核心PPI同比3.0%,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26] - 市场预期2025年美联储降息2次,降息时点为9月、12月,全年降息幅度约50BP [26]
国泰海通证券:5月外需修复,内需分化
格隆汇· 2025-06-16 21:43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梁中华宏观研究 作者:李林芷 梁中华 1、5月经济:外需修复,内需分化 5月,外部冲击减弱,政策和假期效应共同支撑内部需求。2025年5月12日中美发布联合声明,自5月14日 起暂停部分关税,积压商品集中出货和抢出口带动出口反弹。国内生产前半月仍受关税冲击,后半月虽然 冲击减弱,但整体增速仍有小幅回落。国内以旧换新政策、"618"促销季前置叠加五一假期效应,补贴类消 费和服务消费均有改善。投资整体有待提振,制造业投资有待企业信心修复,基建和地产投资仍需政策加 码。 下一阶段,外部仍有不确定性,内需需要政策接续。外需方面,虽然关税局势有所缓和,但欧美制造业 PMI持续震荡,叠加地缘政治变化,外部需求或有一定不确定性。内需方面,以旧换新和促销季前置可能 导致后续需求提前释放,耐用品消费和地产销售都存在向下压力,这需要后续稳增长政策接续。 2、生产:行业分化 生产加速恢复,同比增速仍较高。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较4月的6.1%连续第二个月回落,但仍保 持5%以上的增速。从季调环比看,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0.61%,较4月的0.22%回升,且高于往年平均值。 但是,销售状况表现边际回落,工 ...
5月经济数据点评:增长无惧外部环境变化,未来波动预计小于预期
东方证券· 2025-06-16 17:13
生产数据 - 工业增加值单月同比增速下滑0.3个百分点至5.8%,累计同比下滑0.1个百分点至6.3%,环比增速0.61%高于去年及2014 - 2019年5月中枢水平,推测上半年GDP增速高于5%是大概率事件[3] - 出口交货值当月同比明显下滑,5月、4月分别为0.6%、0.9%,1 - 3月累计为6.7%,内需形成一定对冲[3] 投资数据 - 5月整体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3.7%,房地产拖累加大,累计同比 - 10.7%,弱于去年全年,新一轮地产政策效果边际减弱[3] - 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8.5%,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6.1%[3] - 基建投资累计同比10.4%,实际基建投资保持在13%以上,多地收到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利于后续基建[3] 消费数据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当月同比6.4%,为2024年以来首次超过6%,下月回落可能性较大[3]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通讯器材、文化办公用品类当月同比增速较高,体现政策推动特征[3] 就业数据 - 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持平于去年同期;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录得5%,较前一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总体保持平稳[3] 未来展望 - 政策保持自身节奏,中微观支持优先于财政、货币加码[3] - 出口下滑是大概率事件,但制造业、基建、消费增量落地,全年波动可能小于预期[3]
5月经济数据点评:经济叙事的三重分化
东吴证券· 2025-06-16 14:31
经济整体表现 - 5月经济有韧性,工业增加值同比+5.8%、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6.2%,社零同比+6.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3.7%,出口同比4.8%[3] - 经济不同领域呈三重分化,政策支持领域、新质生产力、房地产和无补贴消费表现各异[3] - 经济数据分化体现为价格分歧,上半年CPI连续负增长、PPI降幅扩大,核心CPI同比增速企稳回升[3] 各领域具体情况 - 工业维持强劲但高技术制造业边际走弱,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5.8%,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速从10%降至8.6%[3] - 6.4%的社零增速远超市场预期,“抢国补”影响大,5种以旧换新产品销售增速从28.5%提至34.1%[3] - 固定资产投资走弱有价格因素,5月固投累计增速从4.0%降至3.7%,PPI同比从-2.7%降至-3.3%[3][4] 投资细分情况 - 制造业投资设备更新是主要驱动,5月累计增速从8.8%降至8.5%,前5个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7.3%[5] - 基建投资公共管理业是5月增速下行主要拖累,广义基建累计增速从10.9%降至10.4%[5] - 房地产销售小幅下降、投资维持低位,销售面积累计增速从-2.8%降至-2.9%,投资累计增速从-10.3%降至-10.7%[5] 后续关注问题 - 预计完成全年5%左右经济发展目标,下半年关注耐用品消费透支、出口增速降幅、政策应对问题[3]
新模式下的上市公司易主!“国资+产业”式并购兴起
搜狐财经· 2025-06-15 20:42
启明创投收购天迈科技实控权的交易结构日前出炉,其复杂的"双GP+关联方管理人委托管理"模式,迅 速成为机构人士热议焦点。不少受访者将其视为地方国资入主上市公司新范式。 经历了纾困式并购、证券化率提升式并购等模式之后,地方国资"朋友圈式"入主A股的并购案例增多, 尤其是产业方成为国资牵手的重要伙伴,无论是实干者还是GP,背后都体现出地方国资对专业性和收 益性的新权衡。在模式演变中,一些地方国资之间演绎新的竞合节奏,相较于股权增值,其诉求也更加 侧重于做招商、做产业、培养新质生产力。 多数受访者认为,这种"朋友圈式"并购未来会成为一种主流选择。但新模式具有双面性,如何应对掌控 力的变相弱化、整合管理等多维风险,此类运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 近期 | | "国资+产业"收购控股权部分案例一览 | | | --- | --- | --- | --- | | 上市公司 | 所属行业 | 并购方 | 并购方类型 | | 跃岭股份 | 交通运输设备 | 杰思金材 | 南宁国资+产业 | | 汇纳科技 | 软件服务 | 上海金石一号 | 上海国资+产业 | | 超达装备 | 专用设备制造 | 南京友旭 | 山东国资+青岛国 ...
易实精密拟购买通亦和51%股权;方大特钢收到江西证监局的警示函|公告精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3 21:06
并购重组 - *ST声迅拟以2805万元收购浙江中辰城市应急服务管理有限公司51%股权 以补强消防应急领域短板 助力安消一体化布局 [1] - 易实精密拟以不超过1.63亿元现金收购通亦和51%股权 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并签署意向协议 [2] - 海汽集团持续推进收购海南旅投免税品有限公司控制权 因免税市场竞争激烈及消费需求放缓 标的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目前仍在与交易各方沟通 [3] 增减持 - 今飞凯达控股股东今飞控股集团通过集中竞价累计增持1165.6万股(占总股本1.94%) 耗资5498.19万元 完成增持计划 [4] - 开勒股份董秘卢琪琪计划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 金额不低于100万元 [5] - 华立科技股东宿迁阳优企业管理咨询拟减持不超过121.68万股(占总股本0.83%) 方式包括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 [6] 风险事项 - 方大特钢因2024年收入确认问题导致定期报告数据不准确 收到江西证监局警示函 相关责任人被记入诚信档案 [7] - 华阳新材澄清公司主营业务不涉及稀土永磁领域 无相关业务布局与技术储备 近期股价涨幅异常系市场情绪过热 [8] - 北矿科技说明稀土永磁材料业务仅小批量生产 营收占比不足1%且均为国内客户 对公司短期业绩影响有限 [9][10]
青岛晟舶领航船舶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6-13 13:19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青岛晟舶领航船舶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樊凡,注册资本5000万人 民币,青岛奥海特船舶有限公司、山东奥腾达船舶有限公司持股。 序号股东名称持股比例1青岛奥海特船舶有限公司75%2山东奥腾达船舶有限公司25% 来源:金融界 经营范围含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货物进出口;船舶销 售;船舶租赁;船舶拖带服务;设备监理服务;水上运输设备销售;水上运输设备零配件制造;水上运 输设备零配件销售;娱乐船和运动船制造;娱乐船和运动船销售;海洋工程关键配套系统开发;海洋工 程装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销售;运输设备租赁服务;海洋工程平台装备制造;商务代理代办服务;产 业用纺织制成品制造;安全、消防用金属制品制造。(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 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船舶设计;船舶制造;金属船舶制造;船舶修理;船舶改装;船舶拆除;船 舶检验服务;船员、引航员培训;水路普通货物运输。(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 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企业名称青岛晟舶领航船舶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樊凡注册资本5000 ...
前5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0.25万亿元,占外贸总值57.1% 创新驱动,提升外贸“含新量”(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6-13 06:02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勉励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习近 平总书记5月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 放,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民营企业是第一大外贸主体。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0.25万亿元,同比 增长7%,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7.1%,比去年同期提升2.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97万亿元,同比增长 8%,占我国出口总值的65.4%;进口3.28万亿元,同比增长4.9%,占我国进口总值的45.1%。在外贸规 模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民营企业发展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积极应变,开拓新市场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民营企业展现出较强的应变能力和竞争优势,应"新"而动,向"新"而 行,打造新产品新优势,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努力开拓新市场新空间,提升外贸"含新量"。 "我们在国内设立5个生产基地,在柬埔寨、越南、缅甸等国家设有4个海外生产基地,通过5个海外区域 管 ...
美银证券报告:制造业“回流美国”雷声大,与实际产能落地之间仍存很大差距
环球时报· 2025-06-11 06:47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甄翔】为推行"制造业回流"政策,美国政府祭出关税手段以鼓励企业将生产线迁 回本土。但美银证券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跨国企业在重新布局全球供应链时,主要考量的已不再 是成本最低,而是如何规避地缘风险。新加坡《联合早报》9日援引该报告称,在美国关税政策前景不 明的背景下,企业回流美国制造的意愿有限,而更倾向于将产能转移至友好国家或邻近市场。其中,越 南、印度、泰国等亚太新兴经济体及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因区位与政治优势,成为这一趋势下的主要受 益者。 据报告,近半数分析师认为,高关税政策不会对企业决策产生实质影响。这一方面与回流成本高昂有 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企业更看重供应链的灵活性与风险分散,因而更愿意选择成本更低、地缘政治关 系稳定的国家作为替代基地。其中,越南、泰国和印度是最受青睐的三个替代基地。此外,墨西哥与美 国地理接近、劳动力成本低廉及受惠于美墨加协议,也被视为稳定的中长期外包基地。 跟踪企业回流趋势的非营利组织"回流倡议"出具的2025年产业回流美国调查报告也显示,地缘政治风险 成为企业布局全球供应链时考虑的三大因素之一。 美国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4月发布了一份名为《2025回流指数 ...
爱沙尼亚4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
商务部网站· 2025-06-10 22:53
贸易数据概览 - 2025年4月爱沙尼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34.6亿欧元,同比增长2% [1] - 2025年1-4月累计货物贸易总额达137亿欧元,同比增长10.7% [2] 出口表现 - 2025年4月出口额15.6亿欧元,同比增长2.6% [1] - 2025年1-4月累计出口总额62.6亿欧元,同比增长10.5% [2] - 电气设备占出口总额14.7%,同比增长4% [1] - 农产品和食品制剂占13.1%,同比增长15% [1] - 木材和木制品占11.4%,同比增长7% [1] - 运输设备占11.1%,同比增长24% [1] 进口表现 - 2025年4月进口额19亿欧元,同比增长1.4% [1] - 2025年1-4月累计进口总额74.4亿欧元,同比增长11% [2] - 运输设备占进口总额14.6%,同比增长15% [1] - 农产品和食品占13.4%,同比增长1% [1] - 电气设备占11.8%,同比下降2% [1] 贸易差额 - 2025年4月贸易逆差3.3亿欧元,同比减少1300万欧元 [1] - 2025年1-4月累计贸易逆差11.8亿欧元,同比增加0.8亿欧元 [2] 贸易伙伴 - 对欧盟成员国出口11.7亿欧元,同比增长8%,占出口总额75% [1] - 主要出口伙伴:芬兰(14.9%)、拉脱维亚(10.8%)、立陶宛(9.7%) [1] - 自欧盟成员国进口15.6亿欧元,同比下降1%,占进口总额82.5% [1] - 主要进口来源:拉脱维亚(12.1%)、德国(11.2%)、芬兰(1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