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工程
icon
搜索文档
钱塘(新)区以创新破题新型工业化
杭州日报· 2025-05-29 10:52
在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一季度该企业投入研发费用约3亿元,同比增长21.62%,实现 产值61亿元,同比增长10%;在杭州捷诺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玲博士带领团队开发基于类器官 的肿瘤精准治疗和药物筛选平台,在生物打印、架构成像等领域持续创新,公司自主研发的生物三维打 印设备占国内近50%的市场并销往海外;在杭州鳌海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俞宙及其团队完成 了水下机器人从核心算法到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去年公司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今年有望翻番…… 作为首批入驻的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松下马达与钱塘已结缘31年。据了解,该企业每年都会投入 超50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大再生产,新工厂将助力企业产能提升50%,单位面积生产效率提高 15%。 数据印证"焕新"活力——2024年,钱塘创新指数182.6,位列杭州市第二、浙江省第三,较上年提 升25%,增幅居全省首位;该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700亿元,位列杭州市第一,并荣获2024年度"浙 江制造天工鼎"金鼎。今年,该区发布新型工业化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55830"行动计划,力争全年 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2027年突破5000亿 ...
前瞻全球产业早报:深圳成立首个药械产业出海联合体
前瞻网· 2025-05-27 10:17
新能源与清洁能源技术 - 中国航发燃机"太行2"纯氢燃气轮机首台机组累计运行突破7000小时 第二台机组突破5000小时 标志着2MW级纯氢燃气轮机商业化运行成功 [2] - 南方电网宝池储能站投产 装机容量400兆瓦时 年调节电量5.8亿度(相当于27万户居民年用电量) 绿电占比达98% [6] - 中国团队攻克钙钛矿平米级组件稳定批量生产技术 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杂志 推动第三代光伏技术从实验室迈向规模化应用 [10] 低空经济与新兴职业 - 全国实名登记无人机驾驶员执照超22.5万本 培训机构2000余家 资深飞手年薪可达20-30万元人民币 [3] 生物医药与国际化布局 - 深圳成立首个药械产业出海联合体 整合生产企业、服务机构等资源 搭建全球市场对接平台 [4] 海洋经济与高端装备 -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 同比增长5.9%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国际市场份额连续7年全球首位 [5] 轨道交通建设 - 渝昆高铁宁靖里隧道贯通 云南段累计贯通隧道达40座 为全线按期开通奠定基础 [7][8] 人工智能与工业智能化 - 云鼎科技发布工业视觉智能一体机 搭载2颗鲲鹏920处理器与7张昇腾加速卡 提供980TOPS@INT8算力 支持100路1080P视频毫秒级解析 [9] - QQ浏览器推出"AI高考通" 基于混元大模型提供志愿填报智能生成与调整功能 [11] 机器人产业动态 - 稚晖君创立的智元机器人即将完成新一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京东及上海具身智能基金 [17] - 赛力斯回应人形机器人原型传闻称未发布相关业务信息 [12] 国际贸易与产业链 - 特朗普威胁对欧盟征收50%关税 对苹果征收25%关税 引发市场担忧 欧盟暂未置评 [13] - 美国专家称苹果回迁产业链"如童话般不现实" 将导致成本与产品价格大幅上升 [14] 汽车产业重组 - 日产考虑出售横滨总部 预计本财年增加600亿日元(4.18亿美元)重组成本 [16] 消费与农产品市场 - 日本4月大米价格指数同比上涨98.4% 创1971年以来最大涨幅 [15] 企业融资与上市 - 泰国IMCOCO集团完成亿元级Pre-A轮融资 由Insignia Ventures Partners领投 [18] - 证监会同意山大电力创业板IPO注册 52TOYS递交港股招股书 [19] 科技前沿与材料科学 -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首次揭示稀土元素钷的化学性质 可能改写化学教科书并推动核电池等技术发展 [17]
中集集团(000039):回购股份彰显信心,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长江证券· 2025-05-25 22: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集集团发布 H 股股份回购公告,彰显公司对长期发展的信心,且 2024 年和 2025 年一季度营收利润维持较高水平,未来发展动力十足 [2][6][10] - 海洋工程业务积极推进转型,整合产业图谱,油气平台、清洁能源、滚装船等业务均有发展举措,以提升资产盈利能力 [10] - 集装箱制造业务以“稳健高质发展,业务创新突破”为基调,在应对市场变化、生产制造与交付、业务创新等方面有相应策略,中集车辆和中集安瑞科也有发展规划 [10] - 预计公司 2025 - 26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4.8、44.7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2、10 倍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中集集团为响应国家政策导向、提振股东信心,董事会同意实施 H 股股份回购,回购不超港币 5 亿元(含),回购股份将作为库存股持有并按规定处置 [2][6][10] 公司基础数据 - 2025 年 5 月 23 日收盘价 7.92 元,总股本 539,252 万股,流通 A 股 230,141 万股,每股净资产 8.94 元,近 12 月最高/最低价 10.79/6.83 元 [8]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利润表方面,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174,076、193,489、208,439 百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 3483、4472、5293 百万元 [14] - 资产负债表方面,预计 2027 年货币资金 35,025 百万元,资产总计 201,774 百万元,负债合计 118,930 百万元 [14] - 现金流量表方面,预计 2025 - 2027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5254、8216、9819 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4070、-3060、-2150 百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391、-107、-889 百万元 [14] - 基本指标方面,预计 2025 - 2027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0.65、0.83、0.98 元,市盈率分别为 12.26、9.55、8.07 倍,市净率分别为 0.79、0.75、0.70 倍 [14]
税收大数据折射经济运行新亮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制造业高端化步伐加快
辽宁日报· 2025-05-25 10:09
战略性新兴产业 - 电子核心产业开票金额同比增长37.7% [1] - 先进环保产业开票金额同比增长26.5% [1] - 新能源汽车相关设施制造开票金额同比增长24.4% [1] - 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开票金额同比增长23.5% [1] -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开票金额同比增长17% [1] 制造业高端化 - 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开票金额同比增长13.6% [2]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开票金额同比增长1.2% [2] - 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开票金额同比增长超过30% [2] 消费市场 - 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开票金额同比增长45.6% [2] - 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开票金额同比增长44.7% [2] - 手机等通信设备零售开票金额同比增长15.3% [2] - 数码产品等电子产品零售开票金额同比增长5.9% [2] - 消费领域(不含住房消费)开票金额同比增长6.4%,增速较一季度扩大0.2个百分点 [2] 绿色能源 - 核电、水电、光电、风电和生物质发电五大清洁能源发电开票金额增速较火力发电高2.3个百分点 [3] - 五大清洁能源发电开票金额占全部发电开票金额的3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0个百分点 [3] - 节能技术推广服务开票金额同比增长8.1% [3] - 新能源技术推广服务开票金额同比增长3.4% [3]
10万亿深蓝财富揭秘!帮主郑重解码海洋经济投资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5-25 09:53
中国海洋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 -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 相当于人均7000元海洋财富 [1]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国际市场份额连续7年全球第一 [1] 深海科技产业投资机会 - 深海可燃冰储量可供使用100年 多金属结核中镍钴等新能源电池材料储量是陆地几十倍 [3] - 全国已有17.27万家深海科技企业 近60%为近三年成立 [3] - 深海装备技术门槛高于芯片 载人潜水器钛合金舱体抗压强度达55MPa(相当于每平方厘米承受5吨压力) [3] - 宝钛股份实现深海装备用钛合金100%国产替代 [3] - 中央汇金已开始布局掌握核心技术的深海装备公司 [3] 政策支持与产业方向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3] - 五部门专项支持广州南沙海洋经济发展 [3] - 海洋能规模化利用指导意见出台 海上风电、潮流能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将加速发展 [3] - 2025年深海科技企业数量较三年前增长三倍 但市场集中度仍低 [4] 重点投资领域 - 核心材料领域:钛合金、耐腐蚀合金等 [4] - 全产业链整合能力企业:覆盖勘探设备至资源开发的一体化公司 [4] - 政策重点区域:海南、山东等海洋大省本土企业 [4]
我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国际份额全球第一
快讯· 2025-05-25 07:43
海洋经济总量 - 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5 9% [1]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持续回暖 国际市场份额连续7年保持全球首位 [1] 深海科技产业 - 深海科技产业不断发展 相关企业积极布局抢抓发展机遇 加强深海资源利用 [1] - 2025年我国已注册超万家深海科技相关企业 现有17 27万家深海科技相关企业 其中近六成成立于3年内 [1]
深海科技产业成果丰硕 装备升级赋能海洋经济腾飞
央视网· 2025-05-24 17:26
深海科技行业政策支持 - 2025年"深海科技"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 [1] - 山东、海南等地近期相继出台支持政策推动深海科技产业发展 [1] 水下机器人技术发展 - 水下机器人在近远海风电场运维、海缆检测等场景广泛应用 [3] - 水下机器人已实际应用于海洋石油开发、海洋地貌勘察、环境监测、打捞救援等领域 [3] - 人工智能和传感器技术发展将进一步提升水下机器人性能 [3] 三亚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 - 我国首座公共科考母港向所有科考船和科研单位开放 [6] - 码头距离千米水深海域仅164公里,显著缩短科考航程 [6] - 2024年服务科考航次1416次,2025年已完成800多个科考航次 [6] 海洋声学传感器产业 - 海洋声学传感器用于监测海洋环境数据,可获取海底地貌、水中移动目标等多元参数 [6] - 近年来海洋声学传感器企业产值和需求均大幅增长 [6] 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 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同比增长5.9% [9]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国际市场份额连续7年保持全球首位 [7][9]
宁波新建海洋站项目首根嵌岩灌注桩顺利浇筑完成
中国能源网· 2025-05-22 14:49
首桩顺利浇筑为项目建设注入强心剂,后续施工中,中交三航局四公司项目部将继续秉持 "精益建造,绿色发展"理念,以饱满的攻坚热情与科学 的管理手段,稳步推进钢便桥架设、观测楼主体施工等关键工序,全力确保项目工期、质量、安全与环保目标的全面实现。 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集海洋环境监测、数据采集、科研支持于一体的综合性观测系统。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是公司在海洋工程领域施工能力的 集中展现,更将为沿海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示范与工程样本,助力区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该项目位于宁波市甬江口西侧、镇海区外游山围垦区北侧,地处复杂海岸带环境。约160米的施工平台需穿越近岸侧海堤扭王块区域、薄覆盖层区 域、天然岩岸、游山矶及历史抛填区域,地质条件复杂。为减少对临近运营码头影响和克服无遮掩海域不利海况,项目采用临时钢栈桥结合"陆上 施工法",有效破解了嵌岩桩施工、上部结构施工及钢便桥施工的多重地理限制。 工程核心桩基包含4根直径1300毫米与1根直径1400毫米的嵌岩灌注桩,设计深度均穿透高强岩层。配套建设直径9米双层观测平台、31米跨径钢便 桥及海洋观测楼。面对嵌岩桩施工中护筒埋设难度大、岩面坡度陡峭、嵌岩段岩体硬度高等 ...
攀“高”不止步向“新”再出发
广州日报· 2025-05-22 05:10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强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1] - "十五五"时期需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1] - 广州提出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擘画重点产业发展新蓝图[2] 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 - 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包括10家整车制造企业和1200多家零部件企业,目标2027年产量超320万辆,产值超6700亿元[8] - 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产业汇聚超2000家企业,目标打造3000亿级产业集群[9] - 生物医药产业2024年获批123个新药临床批件,82%为1类新药,目标2030年建成四千亿级规模[10] - 绿色石化与新材料产业2024年产值超4000亿元,被赋予"新兴支柱"定位[11] - 软件与互联网产业营收近五千亿元,目标2026年超5500亿元[12] - 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2023年规模突破1600亿元,2024年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22%[13][14] -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8%,模拟芯片产量增长23.7%[16] - 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落户广州[17] - 低空经济拥有4200多家企业,目标2027年市场规模达300亿元[18] - 生物制造产业计划2027年培育10家以上创新引领型企业[19] - 时尚消费品产业计划打造5000亿级产业集群[20] - 轨道交通产业规模超2700亿元,覆盖全产业链[21] - 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2024年产值超500亿元,推动向高端化转型[22] - 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产业2024年总产值8816.9亿元[23] 未来产业发展 - 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快速聚集[23] - 具身智能领域拥有近5万家机器人相关企业,位居全国第二[24] - 细胞与基因产业已集聚超200家企业,形成产业集群[25] - 未来网络与量子科技产业打造多个示范应用场景[26] - 前沿新材料产业拥有8家上市公司和1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27] - 深海深空产业取得一系列全球领先成果[28] 现代服务业发展 - 现代金融业2024年增加值3049亿元,占GDP比重9.8%[29] - 科技服务业2024年支持1787名青年博士开展基础研究[30] - 专业服务业形成千亿级行业引领格局[31] - 现代商贸业印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32] - 物流与供应链业推进综合货运枢纽建设[33] - 会展业2024年展览面积1186万平方米,增长8.9%[34] - 文化创意产业2024年营收6040.80亿元,增长4.0%[35] - 旅游休闲产业2024年接待游客2.5亿人次,消费总额3528.23亿元[36]
塑造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新优势
经济日报· 2025-05-21 06:12
国家级新区定位与战略优势 - 大连金普新区是东北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定位为"一地一极三区":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战略高地、东北全面振兴重要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型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新型城镇化先行区 [1] - 2017年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全部位于金普新区境内,面积占全省自贸区50% [1] - 拥有106条集装箱航线和50个开放泊位,承担东北地区70%外贸货物运输量及98%外贸集装箱运输量 [3] 对外开放与物流网络建设 - 2024年大连港外向型铁水联运业务量同比增长18%,2025年一季度兴隆山线路业务量增长52% [2] - 构建"航线+港口+班列+内陆场站"一体化服务体系,形成沈阳东站、白城北站等内陆铁路枢纽互联的物流网络 [2] - 2024年新区进出口总额2274.18亿元(占大连市51%),拥有2423户外资企业(日资896户、韩资382户) [4] 制度创新成果 - 金普海关创新"单量单裁+智能化监管CRM"模式,使定制服装交货时间从10天缩短至3天,2024年监管出口230万件(金额9.8亿元,+4.9%) [6] - 大连自贸区累计推出700余项制度创新,包括锂电池循环包装监管、汽车数字化监管等新模式 [7] - 建立跨境投资税收服务体系,专项团队服务外资企业享受优惠政策 [8] 产业升级与制造业发展 - 2024年新区规上工业企业1042家,总产值3855.1亿元(占大连市45.3%),工业增加值增速7.3% [10] - 形成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五大产业集群,拥有7家国家级单项冠军和3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0] - 企业转型案例:斯大精密从纯出口转向内销+出口并重,聚焦数控机床整机生产 [3] 金融支持与区域协同 - 多家银行推出跨境金融服务,如农行数字化服务、工行"一窗受理"、交行"航运管家"产品 [11] - 建议构建"金普新区—老工业城市"联动机制,设立产业合作飞地园区,复制开放功能至老工业腹地 [12] - 需加强中日韩在汽车装备、海工装备等领域的智能工厂合作,拓展欧洲及俄罗斯市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