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
icon
搜索文档
A股行情将继续上扬?6月10日,今日凌晨的三大重要消息冲击来袭
搜狐财经· 2025-06-10 09:09
中美贸易战与人民币汇率 - 美前商务部长雷蒙多认为出口管制对中国效果有限,美国需担忧自身技术落后 [1] - 人民币近期升值1000点,贬值趋势可能结束,若持续贬值或破10将对中国经济和A股造成重大冲击 [1] - 人民币长期升值可能吸引全球资金涌入人民币资产,外资或加速流入A股 [1] A股市场表现与成交量 - 沪指冲击3400点未果,但成交量显著放大至12800亿,较前期增长30% [3] - 创业板领涨突破,市场关注点从指数点位转向成交量持续放大的积极信号 [3] - 超4100只个股上涨,医药概念全线爆发,显示市场做多情绪强烈 [7] 市场趋势与资金动向 - 6月首周A股总体表现良好,回调后仍保持上涨趋势,主力机构与散户形成做多合力 [5] - 中游资金持续流出,显示3400点附近存在压力,但做多力量仍占主导 [5] - 头部券商重组预期可能带动券商板块上涨,助力指数站稳3400点 [7] 板块与政策影响 - 券商板块受政策支持,但需头部券商重组等催化剂才能有效启动 [7] - A股与港股强势表现源于热点板块的阿尔法增强,而非板块扩散效应 [7] - 市场行情呈现中短期乐观因子叠加,但热点集中度较高 [7]
8点1氪|北大回应韦东奕健康问题;苹果官宣迄今规模最大设计更新;泡泡玛特股价2024年至今涨幅超11倍
36氪· 2025-06-10 08:20
上市动态 - 格林美赴港上市工作正有序推进中 [1] - 潮宏基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以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 [2] - 香江电器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国金证券(香港)为独家保荐人 [3] 科技行业 - 苹果官宣迄今规模最大设计更新"Liquid Glass" 能折射光线并动态响应用户动作 [5] - 苹果首部原创电影《F1》将于6月27日院线首映 [15] - 华为Pura 80系列新机将于6月11日发布 视频拍摄能力突出 [18] - 小鹏G7将于6月11日全球首秀 将是首款具有L3级算力的AI汽车 [18] 消费行业 - 泡泡玛特股价2024年至今涨幅超11倍 创始人王宁身家208亿美元跻身中国富豪榜第十 [5][6] - 星巴克数十款产品降价 均价降幅约5元 最低仅需23元 [8] - 东方甄选首款自营卫生巾正式投产 6月16日开售 [9][10] - 胖东来发布人格尊严维权声明 员工遭身体伤害补偿10万起步 [12] 投融资 - 中科闻歌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 将用于决策智能操作系统研发 [19] - 众惠医药完成近5000万元种子轮及天使轮融资 将用于生产基地建设 [20] - 人人租完成数亿元D1轮融资 将加速AI技术在循环租用领域的应用 [21] 行业数据 - OpenAI年度经常性收入突破100亿美元 [16] - Canalys预计2025年AI手机渗透率将达到34% [17] - 韩国鸡蛋价格创四年来新高 30枚装大号鸡蛋平均零售价达7026韩元 [16] 公司动态 - 联合利华中国公司换帅 ROLAND POLAROID HUTABARAT接任董事长 [7] - 广汽埃安换帅 閤先庆接任董事长 [11] - 欧莱雅集团收购英国护肤品牌Medik8多数股权 [16]
【早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举行;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中办、国办印发重磅民生文件
财联社· 2025-06-10 07:01
宏观新闻 - 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于6月9日在伦敦举行,并将于6月10日继续进行 [2][11] - 国务院专题学习强调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瓶颈,提高转化效能促进创新发展 [2] - 中办、国办提出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2] - 长三角某地严禁银行通过赠送实物礼品吸收存款,存量业务需在2025年底前退出 [3] 行业动态 - 北京市支持推出便携式可穿戴设备潮品,开发人工智能个人计算机等新品 [3] - 5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销量达102.1万辆,同比增长28.2%,环比增长12.1% [3] - 苏州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征集AI技术赋能足球队的创新解决方案 [3] - 贵阳建立体育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运用专项资金扶持体育产业 [4] - 河北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 [4] 公司新闻 - 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换股吸收合并,股票复牌 [5] - 常山药业艾本那肽注射液上市许可申请获受理 [6] - 菲林格尔因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停牌核查 [7] - 中电港遭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减持1%股份 [7] - 潮宏基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7] - 合盛硅业否认与特变电工就股权转让进行接触 [7] - 瑞丰高材高管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8] - 四方精创FINNOSafe合规Web3平台支持稳定币业务 [8] - 德新科技子公司固态电池相关产品销售收入不足营收1% [8] - 扬农化工四氯虫酰胺市场前景良好 [8] - 亿纬锂能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上市 [8] - 新筑股份拟收购四川蜀道清洁能源集团60%股权 [9] - 迈信林控股子公司签订11.84亿元算力服务合同 [10] - 华升股份拟收购易信科技100%股权 [10] - 海联金汇无数字货币或稳定币相关业务收入 [10] 投资机会 - 美团无人机香港首条常态化航线运营,跨海飞行效率提升7倍 [14] - 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624.9亿元 [14] - 百度、字节、华为、腾讯等布局AIAgent赛道 [15][16] - 2024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 [17] - 全球海洋贸易额2023年达2.2万亿美元,预计2030年超3万亿美元 [17] - 固态电池研发加速,多家上市公司明确量产时间表 [18] - 工信部出台动力电池新国标,鼓励固态电池发展 [18]
联化科技(002250) - 2025年6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09 20:12
供应链布局 - 应对供应链风险,公司布局全球供应链,并购英国基地并交付产品、投资建设马来西亚基地,提供6个桥接多地供应链的潜在原药服务项目方案 [1] 业务板块发展 医药板块 - 目前处于发展阶段,与多家头部客户建立合作,未来随着客户管线商业化,规模有望扩大、客户将更多元 [2] - 2024年因产品结构变化和化工原料价格下降,毛利率提升,未来将开发新产品、承接高毛利产品维持毛利率 [8] 植保板块 - 坚持大客户战略及CDMO模式,增强切入客户前期产品,江苏基地复产等获客户认可,深耕植保CDMO市场 [4] - 未来植保创新药占比提升主要来自参与海外大客户产品开发及交付 [6] 新能源板块 - 跟随客户需求,优化服务技术、降低成本,开发新型添加剂,在研产品持续开发中 [5][9] 业务战略与合作 - 秉承大客户战略,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超50%,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实行CDMO模式及产品成本加成定价模式 [3][10] 产能与市场 - 植保产品现有产能及开工率不高,因技术开发提升设计产能、产能布局着眼未来,业务增长和产品线丰富后将改善,会提前布局新产能 [8] 其他业务问题 - 与客户合同为长期合同,不会损害客户利益违背战略出售K胺 [10] - 关注安全事故,希望行业良性发展,坚持CDMO模式提供化学解决方案 [11]
A股创新药板块走强 产业或迎爆发式增长
证券日报网· 2025-06-09 19:47
医药行业整体表现 - 化学制品、医疗服务、生物制品、中药、医药商业多个板块联动效应明显 概念板块中减肥药、创新药、阿兹海默、肝素概念集体飘红 [1] - 全球对医疗健康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 各国政府加大对医药行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发病率上升增加长期需求 技术进步如生物技术带来新增长点 [1] - 2025年医药行业迎来"价值重塑期" 国内药企通过license-out模式融入全球产业链 技术授权交易频繁 头部企业如恒瑞医药、信达生物在海外临床及商业化合作中取得突破 [3] 创新药领域发展 - 创新药是二级市场关注焦点 多家上市公司药品获国家药监局优先审评 常山药业作为肝素龙头因GLP-1类减重药物爆火 年内股价涨幅超160% [1] - 5月29日国家药监局集中批准11款创新药上市 其中7款为1类创新药 [1] - 中国生物制药在ASCO年会上展示自研抗癌药"得福组合" 治疗中位时间从7.1个月提升至11.0个月 风险降低30% [2] - 三生制药与辉瑞签署协议 授权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707全球权益(除中国内地) 协议总额达60.5亿美元 创国产创新药出海纪录 [2] 政策与市场预测 - 国家医保局表示将加大力度支持创新药发展 北京市发布《若干措施》支持创新医药产业 目标推动万亿元医药健康产业再上新台阶 [3] - 东吴证券预测2025年为创新药行业爆发元年 三大驱动因素包括BD交易落地、头部企业扭亏、政策环境优化 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突破2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4.1% [3] 行业前景展望 - 健康意识提升促使高质量医疗需求增加 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推动创新发展 国际化进程加快带来更广阔市场空间 [4] - 行业竞争加剧 持续创新和成本控制能力将成为企业竞争优势 [4]
刚刚!重磅利好,来袭!
券商中国· 2025-06-09 18:47
政策文件核心内容 - 中办、国办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聚焦民生领域四大方向:社会保障公平性、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多样化社会服务可及性 [1][3][4][5][7][8] 医疗卫生领域重点措施 - 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优化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模式 [1][5] - 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机制,制定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1][6] - 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 [5] - 支持高水平医院人员、技术向基层下沉,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短板专业建设 [5] - 推动建立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推广"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模式 [6] 教育领域规划 - 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扩大优质中小学校和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 [5] - 用5年时间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5] - 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重点改善县域高中办学条件 [5] 社会保障体系优化 - 全面取消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 [3] - 对连续参保和零报销人员提高次年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 [3] - 有序推进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 [3] - 支持有条件地区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参保人 [3] 创新药行业影响 - 政策明确支持创新药发展,完善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机制和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1][9][10] - 广东省医保局发文优化药品采购模式,构建新时代医药价格形成机制 [11] - 国家医保局完善医药价格信用评价制度,推动全国统一采购市场建设 [11] - ADA会议将成为中国创新药企业展示GLP-1研发实力的重要窗口 [12] 普惠服务建设目标 - 新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原则上不低于80% [7] - 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大城市嵌入式普惠托育覆盖80%以上社区 [7] - 推动"一老一小"服务机构提供价格可承受的普惠服务 [7]
6.9犀牛财经晚报:多家银行理财管理费调降 小米中国区人事调整
犀牛财经· 2025-06-09 18:28
银行理财管理费调降 - 多家银行展开新一轮理财降费 部分产品管理费有条件少收或不收 希望通过费率优惠吸引投资者认购理财产品 [1] - 银行经理表示有些产品做了让利处理已经在收益净值里体现 [1] 折叠屏手机市场 - Canalys预计2025全年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仅能实现0.1%的同比增长 [1] - 2026年或成为折叠屏市场复苏的关键年 苹果传闻中的折叠产品将有望带动整体品类的讨论度 [1] 晶圆代工产业 - 2025年第一季全球晶圆代工产业营收季减约5.4% 收敛至364亿美元 [1] - 部分业者接获客户急单 中国延续2024年推出的旧换新补贴政策抵消部分淡季冲击 [1] 企业信用环境 -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 全国市场监管部门累计修复企业违法失信信息877.79万条 同比增长34.52% [2] 儿童用品召回 - 今年1到5月我国共实施缺陷儿童用品召回132次 涉及数量20.08万件 [2] - 其中儿童玩具召回54次涉及9.66万件 儿童服装召回40次涉及1.58万件 儿童文具召回16次涉及7.79万件 [2] 公司动态 - 格林美赴港上市工作正有序推进中 [2] - SHEIN回应一年内增加印度供应商至1000家报道不实 [3] - 高通同意以24亿美元收购英国上市公司Alphawave [3] - 华夏银行客服表示尚未查询到信用卡用户被盗刷事件 [3] 人事调整 - 小米中国区人事调整 副总裁王晓雁兼任小米之家总经理 [4] - 原小米之家总经理王辉将转任销售管理部总经理 [4] 业务拓展 - 京东已启动酒旅相关业务 内部搭建完整"机票+酒店+旅游"业务线 [4] - 京东已筹备"事业部""App""小程序"几个月 [4] 产品召回 - 美的回应北美空调召回事件是主动召回 非强制召回 [4] - 召回产品客诉率低于万分之一 总销量超170万台 [4] 股权变动 - 合盛硅业知情人士回应谋求转让控制权为谣言 [5] - 豪尔赛终止转让一道新能源0.71%股权事项 [5] 项目定点 - 一彬科技获新能源车企2.56亿元项目定点 产品为仪表板总成汽车零部件 [6] 股份回购 - 凯淳股份拟将回购股份价格上限由26.625元/股调整为40元/股 [7] 市场表现 - 创业板指放量涨超1% 全市场超4100只个股上涨 [8]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29万亿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344亿 [8] - 创新药概念股大涨 足球概念股活跃 核电股反弹 [9] - 沪指涨0.43% 深成指涨0.65% 创业板指涨1.07% [9]
第二批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名单发布,三家安徽企业牵头!
新浪财经· 2025-06-09 12:37
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发布 - 第二批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名单在第七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发布 其中三家安徽企业牵头创新联合体 [1] - 12家联合体牵头单位及名称公布 覆盖海洋信息传输 抗微生物感染药物 低轨卫星通信 人工智能源网协同 同位素技术 电测设备 集成电路大硅片抛光 智能机器人 绿色智能动力总成 机器人高速高精技术 无线微创手术系统 汽车低碳与智能技术等领域 [3] 联合体战略定位 - 创新联合体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主导产业方向 构建目标是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联合体集聚 [4] 安徽企业参与情况 - 安徽皖仪科技牵头"长三角无线微创手术系统创新联合体" 安徽江淮汽车牵头"长三角汽车低碳与智能技术创新联合体" [3]
ETF行业风向标 | 资金“围攻”创新药,港股创新药ETF半日成交近5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9 12:19
医药板块表现 - 6月9日上午医药板块大爆发,创新药领涨,港股创新药相关ETF集体飙涨,10只港股创新药相关ETF半日涨幅超4% [1] -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半日成交金额接近50亿元,资金活跃度极高 [1] 港股创新药ETF表现 - 创新药ETF国泰(517110)半日涨幅4.7%,现价0.668,规模4.29亿份,半日成交金额814.38万元 [2] - 港股创新药ETF基金(520700)半日涨幅4.65%,现价1.395,规模2.18亿份,半日成交金额4.32亿元 [2][5] - 港股创新药50ETF(513780)半日涨幅4.63%,现价1.446,规模4.2亿份,半日成交金额3.83亿元 [2][5] -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半日涨幅4.44%,规模91.57亿份,半日成交金额49.82亿元 [2][6] 创新药投资逻辑 - 国内医保"腾笼换鸟"政策为创新药腾挪支付空间,进口替代全面进行,国产创新药具备更好的服务和政策支持 [2] - 大量创新药公司进入盈利拐点,前期高研发投入转化为收入增长,带来利润弹性 [2] - 创新药在2022年三季度之前未被市场关注,资产价格和产业周期处于底部共振状态 [3] - 医药基金对创新药持仓较少,10亿以上规模基金经理配置10-20%,预计未来两年成为全市场主动型医药基金经理标配,可能带来300-500亿增量资金 [3] 指数及权重股 - 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选取不超过50只创新药研发和生产上市公司证券,权重股包括百济神州(11.99%)、恒瑞医药(9.35%)、药明康德(9.31%) [4] - 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权重股包括信达生物(13.18%)、百济神州(10.03%)、药明生物(9.14%) [6] - 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权重股包括信达生物(13.17%)、百济神州(10.02%)、石药集团(9.23%) [8]
光控资本|这一轮牛市能持续多久
搜狐财经· 2025-06-09 11:55
核心观点 - 本轮A股牛市预计持续至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初,核心驱动因素包括政策托底、流动性宽松和科技产业突破 [3][12] - 上证指数目标点位:2025年10月或2026年上半年有望突破7000点 [4][13] - 关键验证节点:2025年3-4月(年报与一季报盈利拐点)、2025年7-8月(中报业绩与政策发力强度) [12] 时间预测 - 主流机构共识:中信建投、东兴证券等预测牛市持续至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初,认为这是"信心重估牛" [3] - 技术派观点:波浪理论指出2024年9月启动的主升浪(大三浪)目标指向2025年10月或2026年上半年 [4] - 历史周期参照:A股历史牛市平均持续1-3年,本轮可能参考2019年结构性慢牛(约2年)或2005-2007年"改革牛"(862天) [5][6] 阶段划分与技术形态 - 当前阶段:2024年10月-2025年中为牛市初期震荡蓄势阶段,类似2013-2014年牛市初期 [7] - 2025年一季度政策红利(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与二季度盈利拐点确认,将推动指数冲击3700-3800点 [8] - 主升浪启动:2025年下半年企业盈利改善(中报验证)+美联储降息落地,指数目标4300-5000点 [9] 关键驱动因素 - 政策强力托底:平准基金、央企市值管理提升分红 [10] - 流动性宽松:中美降息周期共振,外资回流A股 [10] - 产业升级:AI、新能源、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爆发 [10] 机构观点与目标点位 - 中信建投:牛市持续至2025年下半年,目标点位4500点(政策+盈利双驱动) [10] - 技术派(波浪理论):目标点位7000点+(大三浪主升突破历史高点) [10] - 东兴证券:2025年慢牛,阶段目标3800点(结构性修复+估值抬升) [10] - 独立分析师(雪球):牛市持续至2025-2027年,目标点位7500点(科技周期+全球宽松) [10] 投资策略建议 - 短期布局(2025年上半年):聚焦政策受益的科技(AI算力、半导体)、券商、低估值消费(家电、汽车) [11] - 中长期配置(2025年下半年后):科技成长(AI应用、新能源)、消费复苏(医药、食品饮料)、防御底仓(高股息央企)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