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冶金
icon
搜索文档
对话全球商会|中国意大利商会:持续对话对促进贸易增长至关重要
新京报· 2025-06-04 12:59
全球经贸与供应链 - 全球经贸面临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冲击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带来挑战 但全球化趋势不会中断 全球商界需要安全稳定供应链 [2] - 中国已形成强大供应链和制造能力 科技创新加速提升 坚持对外开放使国际"朋友圈"扩大 [2] 中意经贸合作现状 - 中国是意大利主要亚洲市场和远东第一商业伙伴 2024年双边进出口总额720亿美元 2025年4月双边贸易额230亿美元 [4][5] - 冶金行业体现合作韧性 2024年意大利对华冶金产品出口增长23%达3 16亿美元 服装出口占意大利对华出口13 5% [6][8] 重点合作领域与模式 - 新能源汽车领域可通过合资企业结合中国生产优势和意大利设计专长 两国政府《行动计划》支持协同效应 [6] - 创建"双重供应链"平衡本地化与战略依存 在高价值领域(电动汽车电池 机器人技术)建立合资企业共享技术降低风险 [8] - 意大利企业可在中国设亚洲生产枢纽 中国企业在意大利设欧盟市场研发中心 [8] 欧洲市场机遇 - 欧洲经济格局演变带来绿色技术 数字化转型 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合作机遇 意大利工业基础和战略地位可推动合作 [7] - 聚焦创新 可持续性和互利伙伴关系是欧洲市场长期成功关键 [7] 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 - 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纪念活动强化文化纽带 影视 艺术 旅游合作兼具文化和经济价值 [9] - 欧盟《数字市场法案》构建数字框架 2024年意大利对华计算机及电子产品出口5 84亿美元 支持AI和5G合作 [11] 绿色经济合作 - 中国"双碳"目标与欧盟可持续发展目标一致 2024年中国是意大利主要太阳能电池板和生物燃料进口伙伴(5000万欧元) [11] - 意大利能源转型与中国光伏领先地位契合 2024年中国光伏相关出口超2000亿元人民币 储能领域合作潜力大 [11]
人生竞赛永远没有结束——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依依
人民日报· 2025-06-04 08:32
行业与公司发展 - 本溪第一钢铁厂一号高炉在1950年代实现高炉利用系数连续多年全国第一,成为东北地区新式炼铁的标志性设施[1][7] - 该高炉建于1911年,曾是东亚最大炼铁高炉之一,2008年关停前持续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提供资源[3][7] - 金属研究所完成动车组转向架等关键设备国产化,并推动水轮机转轮铸件国产化技术规范制定[1][12] 技术创新突破 - 金属所研制出盾构机主轴承,使用1400多吨稀土轴承钢并完成30多万条焊缝,解决长期"卡脖子"问题[12] - 团队开发高压高纯热充氢装置,仅用10个月完成首批数据测试,加速抗氢压力容器用钢研发[10] - 当前聚焦ODS(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研发,目标将铀利用率从1%提升至60%-70%,抢占国际快堆技术领先地位[13] 科研团队与人才 - 金属所由杰出女科学家领导,在材料科学领域取得系列突破,获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关注[1] - 团队采用"老带新"模式,如李依依与青年院士李殿中形成"大小李院士"组合,持续推动科研攻关[14] - 研究所注重技术传承,通过每日技术课、现场指导等方式培养工业人才[7][10] 国产化进程 - 识别进口水轮机转轮叶片质量问题后,金属所牵头制定全套国产技术规范并实现工程应用[11][12] - 在装备制造领域,通过自主研发替代进口设备,缩短交付周期并降低采购成本[10][12] - 科研机构与工业现场紧密协作,专家亲赴水利工程现场解决焊接裂纹等实际问题[10][11]
推动重点产品检测更快更准
广西日报· 2025-05-29 09:38
广西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规划 标准化建设目标 - 到2027年广西牵头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500项以上、行业标准400项以上 [1] - 新增核心关键检验检测能力1500项以上,覆盖重点产业、产品和进出口商品 [1] 工业领域标准化 - 加强算力、算法、数据等关键领域标准研制,完善人工智能标准体系 [1] - 重点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环节标准研制 [1] - 开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性测试标准研制 [1] - 制定氢制备、存储、应用及氢电融合标准 [1] - 完善家电家居、消费电子等大宗消费品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标准体系 [1] 现代农业标准化 - 围绕广西"10+3+N"农业体系推进粮油、蔬菜、水果等优势产业标准研制 [2] - 构建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 [2] - 建立涵盖林草种业、营造林等23个子领域的标准体系 [2] - 重点研制木材加工、林业碳汇、油茶等6个领域标准 [2] 服务业标准化 - 加快现代物流、适老产品、体育等领域标准制定 [2] - 推进物流无人机、智慧物流园区、多式联运等物流标准制定 [2] - 制修订住宿餐饮、文化旅游、养老托育等生活服务标准 [2] - 完善无理由退换货、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等消费品售后标准 [2] 质量基础设施布局 - 建设国家蔗糖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市场监管总局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 [3] - 支持企业大型仪器协作共享并面向社会开放 [3] - 健全中国(广西)—东盟口岸检验检测体系,提升水果、矿产品等检测能力 [3] 区域与国际合作 - 推进中老绿色农业、中越跨境物流等海外标准化项目 [3] - 在糖业、汽车等领域推动中国标准与东盟标准协调对接 [3] - 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建立质量技术协同创新机制 [3]
利润修复的持续性?——4月工业企业效益数据点评(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5-29 09:12
核心观点 - 4月工业利润当月同比回升0.4个百分点至2.9%,主要受益于成本、费用压力边际改善,二者对整体利润的贡献分别+2.7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 [9][3] - 实际营业收入当月同比回落1.6个百分点至5.5%,对整体利润增速的贡献为4.9% [9][3] - 下游消费制造业成本率环比增加59.7个基点至84.3%,上行幅度明显弱于季节性(+103.4个基点)[17][3] 行业表现 - 石化产业链实际营收回落幅度较大,当月同比较前月下行3个百分点至2.1%,而消费制造链营收保持较高增速,当月同比较前月回落1.5个百分点至7.8% [27][4] - 运输设备、仪器仪表等装备制造业利润改善幅度较大,同比分别较前月上行29.1、27.4个百分点至58.3%、33.1% [46] - 食品、酒和饮料、农副食品营收增速涨幅较大,当月同比分别较上月上行8.8、7.0、2.9个百分点至4.7%、10.9%、4.9% [50][5] 所有制差异 - 外商企业、股份制企业的利润增速有所回升,当月同比分别较前月上行1.7、0.4个百分点至1.9%、4.1%,而国企利润有较大下行,当月同比较前月回落10.2个百分点至-17.4% [55][57] 库存情况 - 工企名义库存同比较上月下行0.3个百分点至3.9%,实际库存当月同比下行0.1个百分点至7.0% [61][5] - 上游、中游实际库存增速回升(分别+0.2个百分点至17.1%,+0.9个百分点至5.8%),而下游实际库存增速有所回落(-0.9个百分点至7.2%)[61] 后续展望 - 关税落地后加征行业利润率受资产周转率下滑、刚性成本上升的影响,可能出现超额下行,利润增速回落幅度超过营收 [33][77] - 中下游产能利用率偏低,消费制造链成本率仍在高位,后续工业利润修复情况仍待观察 [33][77]
利润修复的持续性?——4月工业企业效益数据点评(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5-28 00:08
核心观点 - 4月工业利润当月同比回升0.4个百分点至2.9%,主要受益于成本、费用压力边际改善,其中成本对利润的贡献增加2.7个百分点,费用贡献增加0.5个百分点 [3][9] - 实际营业收入当月同比回落1.6个百分点至5.5%,对利润增速的贡献为4.9%,PPI小幅回落背景下仍具韧性 [3][9] - 下游消费制造业成本率环比增加59.7个基点至84.3%,上行幅度弱于季节性(+103.4个基点),家具、服装、汽车等行业成本率显著回落 [17] - 石化链、冶金链成本率分别上行37.3个基点至86.5%、回落18.2个基点至87%,表现弱于2019年以来4月平均降幅(294.5、183.3个基点) [17] 营收分析 - 石化产业链实际营收当月同比较前月下行3个百分点至2.1%,煤炭冶金链营收增速下行1.1个百分点至5.2%,消费制造链营收回落1.5个百分点至7.8% [4][27] - 食品、酒和饮料、农副食品行业营收增速显著提升,当月同比分别较上月上行8.8、7.0、2.9个百分点至4.7%、10.9%、4.9% [5][50] - 外商企业、股份制企业利润增速分别回升1.7、0.4个百分点至1.9%、4.1%,国企利润回落10.2个百分点至-17.4% [55] 行业表现 - 运输设备、仪器仪表行业利润改善明显,同比分别上行29.1、27.4个百分点至58.3%、33.1% [46] - 汽车、计算机通信、农副食品行业利润同比回升25.8、18.1、14.3个百分点至-2.2%、30.8%、60.8% [46] - 上游、中游实际库存增速分别回升0.2、0.9个百分点至17.1%、5.8%,下游库存增速回落0.9个百分点至7.2% [61] 后续展望 - 关税扰动可能导致利润率超额下行,参考历史经验,加征行业利润增速回落幅度将超过营收 [33] - 中下游产能利用率偏低使消费制造链成本率维持高位,抢出口对营收的支撑存在不确定性 [33] - 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回落1.6个百分点至6.1%,PPI回落0.2个百分点至-2.7%,量价贡献减弱 [36]
工业企业效益数据点评:利润修复的持续性?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27 22:23
核心观点 - 4月工业利润当月同比回升0.4pct至2.9%,主因成本、费用压力边际改善,营收贡献大,其他损益贡献回落至-0.8%[3][13] - 4月工业企业成本率86%,同比回落12.6bp,下游消费行业成本压力改善大,石化、冶金链成本率表现弱于往年[3][20] - 4月PPI偏弱,实际营收增速回落1.6pct至5.5%,煤炭冶金链与下游消费行业支撑大,石化产业链回落幅度大[4][26] - 关税扰动或滞后体现,中下游产能利用率偏低,后续工业利润修复有不确定性[4][31] 常规跟踪 - 4月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上行0.4pct,利润率拖累好转,量价贡献回落,部分行业利润改善幅度大[5][33][40] - 4月工企营业收入当月同比回落1.8pct至2.6%,食品饮料等行业营收涨幅显著[5][47] - 4月外商、股份制企业利润增速回升,国企利润下行[49] - 4月工企名义库存同比下行0.3pct至3.9%,实际库存同比下行0.1pct至7.0%,3月上游、中游实际库存增速回升,下游回落[7][54] 风险提示 - 外部环境变化、国际油价超预期上行、国内工业品需求恢复不及预期[8][56]
工业企业效益数据点评(25.04):利润修复的持续性?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27 17:50
核心观点 - 4月工业利润当月同比回升0.4pct至2.9%,主因成本、费用压力边际改善,营收也有较大贡献[2][8] - 利润率回正受益于成本、费用改善,贡献分别为+2.7pct、0.5pct,其他损益贡献回落1.1pct至-0.8%[2][8] - 关税对盈利扰动或滞后体现,中下游产能利用率偏低,后续利润修复有不确定性[3][23] 成本情况 - 4月工业企业成本率86%,同比边际回落12.6bp,下游消费行业成本压力改善大[2][15] - 下游消费制造业成本率环比增加59.7bp至84.3%,上行幅度弱于季节性[15] - 4月石化链、冶金链成本率分别上行37.3bp至86.5%、回落18.2bp至87%,表现弱于往年[15] 营收情况 - 4月实际营收增速回落1.6pct至5.5%,煤炭冶金链与下游消费行业对营收支撑大[3][20] - 石化产业链实际营收回落幅度大,当月同比较前月下行3pct至2.1%[3][20] 常规跟踪 - 4月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上行0.4pct,受益于利润率改善[4][23] - 4月工企营业收入当月同比较前月回落1.8pct至2.6%,食品饮料行业营收涨幅显著[4][31] - 4月工企名义库存同比下行0.3pct至3.9%,实际库存当月同比下行0.1pct至7.0%[4][36]
利润修复的持续性?——4月工业企业效益数据点评(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5-27 17:18
核心观点 - 4月工业利润当月同比回升0.4个百分点至2.9%,主要受益于成本、费用压力边际改善,其中成本对利润的贡献增加2.7个百分点,费用贡献增加0.5个百分点 [3][9] - 实际营业收入当月同比回落1.6个百分点至5.5%,对利润增速贡献4.9%,PPI小幅回落背景下仍具韧性 [3][9] - 下游消费制造业成本率环比增加59.7个基点至84.3%,上行幅度弱于季节性(+103.4个基点),家具、服装、汽车等行业成本率显著回落 [17] - 石化链、冶金链成本率分别上行37.3个基点至86.5%、回落18.2个基点至87%,表现弱于2019年以来4月平均降幅(294.5、183.3个基点) [17] 营收表现 - 石化产业链实际营收当月同比较前月下行3个百分点至2.1%,回落幅度最大 [27] - "抢出口"支撑消费制造链营收保持较高增速,当月同比较前月回落1.5个百分点至7.8% [27] - 基建投资稳定带动煤炭冶金链营收增速仅较前月下行1.1个百分点至5.2% [27] - 食品、酒和饮料、农副食品营收增速显著上涨,当月同比分别较上月上行8.8、7.0、2.9个百分点至4.7%、10.9%、4.9% [50] 利润结构 - 运输设备、仪器仪表等装备制造业利润改善明显,同比分别较前月上行29.1、27.4个百分点至58.3%、33.1% [46] - 汽车、计算机通信、农副食品利润同比回升,分别较前月上行25.8、18.1、14.3个百分点至-2.2%、30.8%、60.8% [46] - 外商企业、股份制企业利润增速回升,当月同比分别上行1.7、0.4个百分点至1.9%、4.1%,而国企利润大幅回落10.2个百分点至-17.4% [55] 库存动态 - 4月工企名义库存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至3.9%,实际库存同比回落0.1个百分点至7.0% [61] - 上游、中游实际库存增速分别回升0.2、0.9个百分点至17.1%、5.8%,下游库存增速回落0.9个百分点至7.2% [61] 后续展望 - 关税扰动可能滞后体现,参考历史经验,加征行业利润率受资产周转率下滑和刚性成本上升影响,利润增速回落幅度或超过营收 [33] - 中下游产能利用率偏低导致消费制造链成本率维持高位,叠加出口不确定性,工业利润修复持续性存疑 [33][77]
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科学家与企业家如何同题共答?
新华社· 2025-05-27 16:06
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 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53.3%,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9%,两者差距显著[1] - 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是科研产业化面临的主要痛点[1] - 科学家思维更关注技术先进性,企业则需兼顾产品性价比和市场前景,双方存在天然鸿沟[2] 产学研合作挑战 - 科研人员缺乏与投资人对接的渠道,需要搭建更多交流平台[2] - 科研方向与市场需求常处于平行状态,需企业作为桥梁找到结合点[2] - 部分科研机构已转变思维模式,从技术导向转为需求导向,半年解决3个合成数据产业化难题[2] 创新合作机制 - 成立"青年科学家产学研创新联合体",联合近200家上市公司和1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3] - 采用产业沙龙、孵化营、项目对接等模式推动"需求牵引型"成果转化[3] - 首批聚焦机器人、生物制造、AI应用三个细分领域进行精准对接[3] 成功合作案例 - 电子皮肤、外骨骼机器人技术通过联合体实现科研团队与企业合作[3] - 康养产业技术需求与科研团队成果快速匹配,从对接到成立合资公司效率显著提升[3] - 中重科技与高校合作将机器人等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冶金行业[2]
《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审议通过,聚焦碳足迹核算标准制定等三大领域
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核心观点 - 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需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推广,强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1] - 聚焦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共性技术攻关、政策优化及服务体系健全[1] 行动方案聚焦领域 - **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制定**:重点覆盖钢铁、电解铝、锂电池、新能源汽车,推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降低[2] - **新型固废综合利用体系建设**:聚焦废旧动力电池(制定管理办法、修订行业规范)和废旧光伏组件(预研政策、布局回收能力)[2] - **清洁低碳氢工业应用**:突破冶金、化工、石化等行业规模化应用,拓展绿色微电网、船舶、航空等多场景[2] 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 - 核心方向包括高效节能技术、环保材料生产技术研发,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根本性变革[2][3] 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 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优化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设备与工艺,提升能效并减少污染[4][5] 新兴产业绿色发展 - 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需从生产端融入清洁能源,建立资源回收体系,实现产业与环保协同[6] 共性技术攻关与标准完善 - 突破共性技术瓶颈,制定统一碳排放标准、绿色制造工艺标准,规范企业生产行为[7] 政策优化与服务体系健全 - 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政策激励企业绿色转型,配套绿色供应链管理及技术认证服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