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

搜索文档
Q2公募基金持仓解密:聪明钱已悄悄布局这些机会,你跟上了吗?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8-18 09:50
基金经理Q2调仓路径 - 二季度基金经理调仓路径清晰可辨 加仓方向释放强烈信号 [1] - 科技赛道持续领跑 通信行业持仓上升至54% 5G基站建设与AI算力需求共振 [2][3] - 传媒行业持仓1.9% 游戏、广告营销等细分领域受资金追捧 AI应用落地加速推动产业链业绩爆发 [4] 周期与防御板块配置 - 农林牧渔持仓占比1.6% 配置系数1.36倍 生猪、粮食等细分赛道基本面反转预期升温 [6] - 国防军工持仓4.2% 地缘冲突催化下航空装备、地面兵装等领域长期逻辑强化 [6] - 银行持仓提升至4.9% 平准基金护盘和低估值高分红属性推动二季度领涨 [7] - 非银金融持仓1.9% 配置系数0.26倍 证券、保险板块配置系数环比提升 [7] ETF资金流向 - 沪深300ETF份额增加241亿份 规模增长1206亿元 [7][8] - 中证1000ETF份额增加115亿份 规模增长331亿元 [7][8] - 港股互联网、创新药、高股息类ETF合计吸金超560亿元 [7] 行业配置警示 - 电子行业持仓维持18.8%历史高位 半导体占比过半 行业拥挤度较高需警惕调整 [9] - 白酒配置持续走低 剔除酒类主题基金后持仓仅剩2% 配置系数降至0.54倍 [11] - 食品饮料持仓环比下降2.1个百分点 受"禁酒令"等因素影响基本面承压 [13]
西部证券晨会纪要-20250818
西部证券· 2025-08-18 09:35
算力产业链 - 算力进入主升行情,成为市场核心主线,满足主线启动的四个必要条件,即将进入类似2013年移动互联网的戴维斯双击行情[8] - 全球算力需求频繁"超预期",模型参数和Agent放量增长之间的"此消彼长"提供额外指数级算力消耗增量,国内AI需求已见底[10] - 打破"算力通缩"质疑后,算力链条业绩经得起外推,估值天花板打开,市场上涨锚向PEG切换[11] - 中性假设下算力芯片/AI工业/电源等上涨空间更大,先进封装/存储/电力/电源等中国板块业绩上修幅度更高但涨幅更低[12] - 短期技术指标显示封测/存储/算力芯片/算法技术从技术指标上占优,有赔率机会[13] 科技主题基金 - 构建主动型科技主题基金池,细分为均衡型科技基金和专注单一赛道科技基金[17] - 优选5只均衡型科技基金:景顺长城品质长青、财通资管数字经济、嘉实港股互联网产业核心资产、中欧智能制造、宝盈科技30[19] - 优选3只专注单一赛道科技基金:泰信鑫选(半导体)、永赢半导体产业智选(半导体)、银华体育文化(传媒)[19] - AI仍是主线,算力+应用配置,部分基金同步配置算力和应用端,部分侧重AI应用[20] - 科技主题优选基金25Q2规模均增长,财通资管数字经济规模增长显著,机构占比高[21] 天山股份 - 全国水泥产能市占率第一,成本管控力提升、降本挖潜空间仍存,周期底部价值凸显[23]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833/826/82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7.2/21.5/27.0亿元[23] - 2025年预计水泥需求同比下降5%-6%,新疆区域基建政策红利释放可期[24] - 水泥"反内卷"大势所趋,错峰生产和去化产能双管齐下,行业供给端收缩、竞争格局改善可期[24] - 25年力推海外重点项目落地,海外收入增长、占比提升,叠加较高毛利率水平,有望为业绩贡献增量[24] 海光信息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64亿元(YoY+45%),归母净利润12.01亿元(YoY+41%)[34] - 持续增加战略备货,2025年二季度末存货为60.13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2.18亿元[34] - CPU产品兼容x86指令集,DCU产品基于通用图形处理器设计理念,全面支持深度学习训练、推理场景[35]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139.18亿元、194.76亿元、258.95亿元,同比增长52%、40%、33%[35] 京东物流 - 2025H1实现营收985亿元(同比+14.1%),Non-IFRS净利润33亿元(同比+7.1%)[40] - 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501亿元(同比+19.9%),外部客户数量73,713名(同比+14.5%)[40] - 海外仓已覆盖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新开多个海外仓[4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55、74.72和83.28亿元[42] 东方财富 - 25H1实现营业总收入68.56亿元(同比+38.7%),归母净利润55.67亿元(同比+37.3%)[48] - 天天基金非货销售额同比+25.3%至6,260亿元,非货保有规模较24年末增长10.5%至6,753亿元[48] - 东财证券股基成交额同比+74%,两融余额同比+33.8%至583亿元[4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4.79、123.19、129.30亿元[50] 计算机行业 - AI算力国内链关注科技自主内循环,海外链关注持续景气,AI服务器电源产业投资机会显现[84] - 全球AI服务器电源市场规模2024年28.46亿美元,预计2031年增长至608.10亿美元,CAGR45%[86] - 金蝶国际上半年AI合同金额超过1.5亿元,AI+SaaS模式有望重塑产品价值与定价体系[87] - 苹果公司宣布将在美国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未来四年投资总额将达到6,000亿美元[88] 电力设备行业 - 三大运营商全面加码AI投资,联通预计全年资本开支550亿元左右,重点投向算力领域[91] - 南都电源签署总容量2.8GWh独立储能项目订单,全球最大规模半固态电池储能应用[92]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京开幕,宇树H1以6分34秒夺得1500米田径赛冠军[92] - 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海上风电产业将获大力发展支持[93]
贵州茅台目标价涨幅超82%;德邦股份等8家公司评级被调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09:33
券商目标价涨幅排名 - 贵州茅台目标价涨幅82.83%位列第一,华创证券给予2600元目标价 [1][2] - 云天化目标价涨幅59.38%排名第二,华泰证券给予41.47元目标价 [1][2] - 晶晨股份目标价涨幅54.93%排名第三,东方证券给予119.79元目标价 [1][2] - 万华化学获两家机构推荐,东方证券和中国国际金融分别给予96.36元和90元目标价,涨幅52.98%和42.88% [2] 券商推荐家数排名 - 贵州茅台获得34家券商推荐,数量最多 [2][3] - 燕京啤酒和万华化学并列第二,均获得21家券商推荐 [2][3] - 伟星新材获得18家券商推荐,春风动力获得17家推荐 [3] 评级调高情况 - 北汽蓝谷获天风证券从"增持"调高至"买入"评级 [3][4] - 双汇发展获开源证券从"增持"调高至"买入"评级 [3][4] - 联影医疗获信达证券从"增持"调高至"买入"评级 [3][4] - 工业富联获国泰证券从"增持"调高至"买入"评级 [4] 评级调低情况 - 德邦股份被华泰证券从"增持"调低至"持有"评级 [4][5] - 甘源食品被华创证券从"强推"调低至"推荐"评级 [4][5] - 健盛集团被东吴证券从"买入"调低至"增持"评级 [4][5] - 贵州茅台被太平洋证券从"买入"调低至"增持"评级 [5] 首次覆盖情况 - 天山股份获西部证券首次覆盖并给予"买入"评级 [5][6] - 北汽蓝谷获天风证券首次覆盖并给予"买入"评级 [5][6] - 燕京啤酒获华源证券首次覆盖并给予"增持"评级 [5][6] - 海容冷链获国泰海通证券首次覆盖并给予"增持"评级 [5][6]
半导体早参|华虹公司筹划收购华力微,寒武纪近40亿定增方案获上交所通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09:33
市场表现 - 沪指涨0 83%报收3696 77点 深成指涨1 60%报收11634 67点 创业板指涨2 61%报收2534 22点 [1] - 科创半导体ETF涨2 33% 半导体材料ETF涨1 99% [1] - 道琼斯工业指数涨0 08% 标准普尔500指数跌0 29%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0 40% [1] - 费城半导体指数跌2 26% 美光科技跌3 53% ARM跌1 17% 应用材料跌14 07% [1] 行业动态 - 华虹公司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华力微电子控股权 同时配套募集资金 [2] - 上海八亿时空KrF树脂完成多款客户端认证及百公斤级稳定出货 上虞基地高端光刻胶树脂生产线即将试生产 [2] - 寒武纪近40亿元定向增发方案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2] 市场观点 - A股市场流动性充裕 交投情绪高位 短期震荡为后续行情积蓄动能 [2] - 市场结构分化 热门板块处于高位 板块轮动节奏或加快 需把握结构性机会 [2] - 中长期市场仍处趋势性行情中段 积极因素累积驱动A股中枢稳步抬升 [2] ETF信息 - 科创半导体ETF跟踪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 覆盖半导体设备(59%)和材料(25%)领域 [3] - 半导体设备和材料行业国产化率低 替代空间大 受益于AI需求扩张及光刻机技术进展 [3] - 半导体材料ETF聚焦半导体上游 指数中半导体设备(59%)和材料(24%)占比靠前 [3]
TMT行业周报(8月第3周):国内晶圆厂代工厂2025Q2业绩超预期-20250818
世纪证券· 2025-08-18 09:2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TMT行业维持积极观点,重点关注半导体代工及AI算力产业链 [3] 核心观点 - 国内晶圆代工厂2025Q2业绩超预期:中芯国际营收22.09亿美元(环比-1.7%超指引-4~-6%),毛利率20.4%(超指引18-20%);华虹半导体营收5.66亿美元(环比+4.6%达指引上沿),毛利率10.9%(超指引7-9%)[3] - 行业需求端修复明确:2025Q2高稼动率由模拟芯片驱动,2025Q3功率半导体需求有望复苏,代工价格或迎新一轮涨价[3] - 建议关注三大细分领域:模拟芯片、功率半导体、半导体设备及材料[3] 市场表现 板块涨跌幅 - TMT板块周涨幅:通信(+7.66%)、电子(+7.02%)、计算机(+5.38%)、传媒(+1.00%),均跑赢沪深300(+2.37%)[3] - 领涨子行业: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12.40%)、被动元件(+12.32%)、数字芯片设计(+10.18%)[3][11] - 个股涨幅前三:*ST汇科(+53.56%)、上海合晶(+45.36%)、吉视传媒(+45.19%)[13][14] 行业动态 半导体制造 - 中芯国际2025Q3指引:营收环比+5~7%,毛利率18-20%;华虹半导体预计营收6.2-6.4亿美元,毛利率10-12%[3] - 三星研发415mm×510mm尺寸SoP先进封装技术,争夺超大规模芯片订单[23] - SK海力士预测2030年前AI内存市场年增30%[23] AI产业进展 - 大模型商用加速:2024年中国公有云大模型调用量达114.2万亿Tokens,下半年日均Tokens消耗量增近10倍[18] - 算力需求激增:鸿海AI服务器收入Q2同比+60%,Q3预计同比+170%;全球服务器CPU出货量Q2同比+22%[21][22] - 政策支持:国家数据局披露截至6月底高质量数据集交易额近40亿元,5G基站达455万个[19][21] 重点公司公告 - 芯联集成:AI服务器电源管理芯片实现量产[24] - 生益电子:H1净利润同比+452%[24] - 腾讯控股:Q2资本开支229亿元投向AI业务[25] - 臻镭科技:H1净利润同比+1007%[25] - 寒武纪:澄清大量载板订单传闻不实[24]
官宣!康佳正式纳入华润版图
新华网· 2025-08-18 09:16
公司整合进展 - 康佳集团正式成为华润集团旗下科技与新兴产业板块核心业务单元 [1] - 康佳官网新增"华润网群"栏目入口 印证整合进程顺利推进 [3] 战略发展方向 - 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康佳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培育新兴增长极 [3] - 强化科技创新 在关键技术攻关上实现突破 [3] - 深化整合效能 推动体制机制改革见实效 [3] - 依托深圳产业资源优势 加强区域协同合作 打造央地互利共赢标杆 [3] 华润集团表态 - 华润集团董事长表示整合工作推进顺利 [3] - 后续将重点聚焦战略方向优化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3] - 持续增强技术 管理及市场竞争力 推动康佳实现高质量跃升 [3] 公司业务概况 - 康佳主营业务以消费电子与半导体科技为核心板块 [3] - 产品覆盖彩电 白电 厨电等全品类家电 [3] - 旗下拥有"KONKA/康佳"和"新飞"两个中国驰名商标 [3]
算力加速AI硬需求,散热/PCB预计持续受益
国投证券· 2025-08-18 09:06
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A [6] 核心观点 半导体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计划对半导体和钢铁征收新关税,税率或达200%-300%,可能导致美股半导体板块普跌 [1] - 高关税可能加速"去美国化"趋势,促使企业调整全球供应链布局 [1] 算力散热需求 - 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2024年达23.7亿美元,同比增长67%,冷板式解决方案市占率提升 [2] - 预计2024-2029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46.8%,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162亿美元 [2] - 英伟达GB300系统采用液冷散热设计,推动液冷技术需求爆发 [2] 存储市场供需失衡 - 消费级DDR4合约价7月上涨60%-85%,预计Q3涨幅扩大至85%-90% [3] - 工控、网通、电视及消费电子对DDR4需求强劲,但供给优先级落后于PC和服务器 [3] AI PCB产业升级 - AI服务器PCB向精细化、高性能方向演进,线宽线距微缩至20-30μm,基材迭代至M8/M9及PTFE体系 [4] - 加工设备转向更高精度(<50μm)的镭射钻孔 [4] CCL全产业链涨价 - PCB上游供应商威利邦电子、建滔积层板等同步调价,受原材料价格高位、行业洗牌及AI需求激增影响 [11] 行业数据跟踪 半导体 - 热力学计算芯片CN101能效提升高达1000倍,专为AI/HPC数据中心设计 [21] SiC - 日本完成利用硅废料制备半导体碳化硅粉体的基础研究,有望降低环境负荷 [22] - 2025年1-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长37.83%和39.21% [22] - 2025Q2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12GW,同比增长171% [22] 消费电子 - "微波大脑"芯片功耗低于200毫瓦,适用于无线电信号解码和高速数据处理 [27] - 2025H1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6896万台,同比下降4% [27] - 2025年7月中国智能手机产量9432万台,同比增长2% [27] VR - Meta Quest系列主导Steam平台VR市场,Quest 2占比31.52%,Quest 3占比16.22% [29] 市场表现 行业涨跌幅 - 电子行业本周上涨4.87%,排名2/31 [31] - 元件子版块涨幅最大(9.88%),光学光电子涨幅最小(2.36%) [33] PE估值 - 电子行业PE为61.03倍,10年PE百分位为82.49% [37] - 半导体子版块PE为93.82倍,消费电子为34.47倍,元件为55.30倍 [39] 投资建议 服务器液冷 - 建议关注英维克、思泉新材、飞荣达等 [13] CCL - 建议关注生益科技、南亚新材、建滔积层板等 [13] 存储产业链 - 建议关注兆易创新、佰维存储、香农芯创等 [13]
芯原股份上市5周年:亏损扩大至6.01亿元,市值较峰值蒸发33.93%
搜狐财经· 2025-08-18 09:01
主营业务与收入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依托自主半导体IP提供平台化、全方位、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和半导体IP授权服务 [2] - 核心产品分为量产业务收入和芯片设计业务收入,其中量产业务收入占比最高达36.88%,芯片设计业务收入占比31.22% [2] 财务表现 营收情况 - 2020年营收为15.06亿元,2024年增至23.22亿元 [2] - 2021年和2022年营收保持较快增长,但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下滑 [2] 利润情况 - 2020年归母净利润为-0.26亿元,2024年扩大至-6.01亿元 [2] - 近5年累计归母净利润下降2250.27%,其中3年出现亏损 [2] 市值与股价表现 - 2020年8月18日公司市值达峰值840.76亿元,股价174.0元 [4] - 截至最新收盘日(8月15日),股价跌至105.66元,市值缩水至555.47亿元,较峰值减少285.29亿元(降幅33.93%) [4]
华虹半导体20250815
2025-08-18 09:00
华虹半导体 20250815 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1 公司及行业概述 - 华虹半导体经历价格调整后,功率半导体和嵌入式闪存平台展现较大潜力,其他平台亦根据产品和产能进行调整,预计第三、第四季度持续推进[2] - 新建九厂规划产能结构中,功率半导体占比约2.5-3万片,电源管理约1.2万片,无线射频及CIS接近1万片,存储器约3.3万片,技术节点集中在55纳米和40纳米[2] - 2025年第二季度,北美客户收入占比约为9.4%,预计全年超过10%[2] - 公司计划在2027年开始建设新厂9B,主要技术节点为28纳米,预计2029年前达到设计产能8.3万片[3] 2 产能与工厂规划 - 新建九厂初期需求主要来自国内客户,预计2025年底海外大型IDM完成认证后,国际客户需求将显著增加[7] - 新建九厂规划总产能为8.3万片,其中功率半导体约2.5万至3万片,电源管理约1.2万片,无线射频及CIS接近1万片,存储器约3.3万片[6] - 目前产能利用率非常高,8英寸厂满载,12英寸厂第一个七厂产能约9.5万片,新建的九厂在2025年开始爬坡量产,目前产能接近4万片[5] - 预计到2027年,新建九厂将达到计划的8.3万片产能[5] 3 价格调整与毛利率 - 价格调整从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涉及所有平台,包括工艺半导体、低压、中压和高压产品[4] - 两大主要平台——功率半导体和嵌入式闪存,在过去两年中价格下滑最为严重,目前已开始进行价格调整[5] - 第一季度毛利率由负转正,第二季度毛利率达4.7%[16] - 公司目标下半年毛利率稳步提升至10%左右,通过价格调整、维持高产能利用率和降本增效实现[16] 4 国产化进展 - 新厂设备国产化率预计达20%以上[9] - 原材料整体国产化率接近40%-50%,化学品占比至少一半,气体已达80%-90%[9] - 主要设备供应商包括北方华创和中微,应用于扩散、刻蚀、清洗等环节[9] 5 研发投入与技术发展 - 2025年华虹半导体总研发费用预计为1.1亿美元,较去年有所增长,主要用于40纳米相关技术[18] - 对于12英寸厂来说,研发费用占比大约在6%至7%左右[27] - 与ST Micro合作主要开发先进的MCU产品,预计在40纳米技术节点上进行生产[28] 6 市场需求与行业趋势 - 未来MCU、电源管理、射频等领域预计增长,CIS相对稳定,但高端高像素CIS产品仍具潜力[8] - 与AI相关的电源管理应用以及汽车和工业领域的功率半导体与IGBT将是主要增长方向[8] - 汽车行业需求将逐渐上升,工控行业2025年已开始恢复,预计增长15%-20%[22] - 消费电子也将有双位数增长[22] 7 财务数据与折旧 - 2025年华虹半导体折旧金额高于预期,八寸厂约为1.1亿,无锡厂约为4.6亿,12英寸厂约为1.7亿[15] - 预计2026年12英寸厂第一季折旧将达3亿左右[15] 8 区域市场占比 - 中国地区收入占比达83%,为历史较高水平[19] - 预计未来国际客户验证完成后,中国市场占比将逐渐下降至75%-80%左右[20] 9 产品单价与市场策略 - 工业半导体和MCU目前处于较低价位范围,过去两三年市场疲软导致价格下降约30%[21] - 公司聚焦高压工业、汽车相关半导体,并保持低中压、高压稳定发展[26] 10 未来展望 - 2025年对于整个半导体行业尤其是华虹半导体来说,是一个恢复增长的重要年份[32] - 展望2026年,公司将继续保持高成长、高利润的发展方向[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