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雷军、张一鸣们赚钱的秘密:不是勤奋,而是这件事
搜狐财经· 2025-08-16 12:52
"这个时代,赚钱的逻辑早已变了,可很多人还停留在'体力换钱'的思维里。" 这句话,其实是对"认知决定财富"最直白的诠释。 在商业世界里,信息差就是财富差,认知差就是机会差。 当你看不懂趋势时,别人已经提前布局; 当你还在怀疑时,别人已经赚到第一桶金; 当你终于想明白,机会早已成了红海。 读书少的人,不是输在勤奋上,而是输在"看不懂"上。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不努力,而是努力的方向错了。 有人起早贪黑打工,却始终赚不到大钱; 有人跟风投资,结果成了韭菜; 有人听说某个行业赚钱,冲进去才发现竞争惨烈…… 问题出在哪? 因为你没看懂赚钱的逻辑。 作家吴晓波在谈商业认知时,说过一句很扎心的话: 有人靠一条短视频带货赚百万,你觉得是运气,却没看懂背后的流量逻辑; 有人靠写作年入千万,你觉得是吹牛,却没看懂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 有人靠投资实现财富自由,你觉得是赌博,却没看懂经济周期的规律。 巴菲特曾说:"如果你在牌桌上玩了半小时,还不知道谁是傻瓜,那么你就是那个傻瓜。" 商业世界也一样——如果你连别人怎么赚钱都看不懂,那你大概率就是被收割的对象。 真正赚钱的人,靠的不是蛮干,而是认知。 他们不是运气好,而是认知足够高,所 ...
国盛金控股价上涨2.35% 盘中振幅达14.69%
金融界· 2025-08-16 02:38
股价表现 - 最新股价报20.48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47元 [1] - 盘中最高触及22.01元,最低下探至19.07元 [1] - 成交量为2782938手,成交金额达56.41亿元 [1] 盘中波动 - 8月15日盘中股价出现快速波动 [1] - 上午9点30分左右快速回调,5分钟内跌幅超过2% [1] - 10点12分左右快速反弹,5分钟内涨幅超过2%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5449.64万元,占流通市值的1.37% [1] - 近五个交易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26984.92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81% [1] 公司概况 - 属于证券行业板块,注册地位于江西 [1] - 主营业务涵盖证券、投资、资产管理等金融业务领域 [1]
国盛金控股价微涨0.46% 中报预增236%至394%
金融界· 2025-08-05 23:30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5日收盘,国盛金控股价报15.24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46% [1] - 当日成交额达6.11亿元,换手率为2.48% [1] 公司概况 - 国盛金控是一家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业务涵盖证券、投资、资产管理等领域 [1] - 公司最新总市值为294.91亿元,流通市值247.40亿元 [1] 财务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亿元至2.2亿元,同比增长236.85%至394.05% [1] - 这一业绩预增情况使得公司新增"2025中报预增"概念 [1] 资金流向 - 8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365.99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为0.06%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4216.63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为0.57% [1]
恒生银行回购20.00万股股票,共耗资约2259.22万港元,本年累计回购20.00万股
金融界· 2025-08-01 20:24
恒生银行股票回购情况 - 8月1日公司回购20万股股票 每股均价11296港元 总耗资225922万港元 本年累计回购20万股 占总股本001% [1] - 当日港股收盘公司股价下跌148% 报1129港元/股 [1] - 近期回购数据显示 2024年8月至9月期间公司持续进行回购 单次回购股数多为228万股 回购均价在89662港元至95707港元之间波动 [1] 公司背景与业务 - 公司成立于1933年3月3日 是香港第二大上市银行 创始团队包括林炳炎等五位金融家 [2] - 业务覆盖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 商业银行 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服务等领域 [2] - 在香港本地拥有众多分行和服务网点 提供储蓄 贷款 信用卡 投资 保险等全面金融服务 [2] 回购行为市场意义 - 回购行为传递管理层对公司财务的信心 显示公司认为股票被低估 [1] - 通过减少流通股数量提升每股收益 有利于增强股东权益 [1] - 在市场波动或经济不稳定时 回购有助于稳定股价并增强投资者信心 [1] 市场地位与影响力 - 公司在香港金融市场发展历程悠久 以稳健经营策略和优质客户服务著称 [2] - 在香港及国际金融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2]
SOFI Stock To $30?
Forbes· 2025-07-01 20:50
公司近期表现 - 公司股价一周内上涨16%至52周新高18美元 [2] - 上涨动力源于宣布将在今年晚些时候重新推出加密货币投资服务 [2] - 计划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快速国际转账 定位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交叉领域 [2] 财务数据 - 三年平均年收入增长36.2% 远超标普500的5.5% [6] - 过去12个月收入从22亿美元增至28亿美元 增幅25.9% [6] - 最近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1.7% 从5.86亿美元增至7.72亿美元 [6] 收入增长预期 - 预计2027年收入将突破50亿美元 较2024年预估26亿美元翻倍 [4] - 加密货币服务可能带来额外1.5-3亿美元年收入 基于850万用户基础与同业对比 [5] - 若收入实现2.5倍增长且市销率维持在5.5倍 股价可能上涨80%至33美元 [8][9] 估值分析 - 当前市销率7.3倍 略高于四年均值5.5倍 [7] - 历史市销率区间为4-7倍 属于典型金融科技公司估值范围 [8] - 收入增长2.5倍情况下 若市销率降至5.5倍仍可实现股价显著上升 [8][9] 行业竞争与定位 - 公司通过移动优先平台提供数字银行 学生贷款再融资和理财服务 [2] - 金融科技行业竞争激烈 需持续创新维持优势 [14] - 加密货币服务可能成为重要收入来源 随着数字资产普及度提升 [2][5]
【风口解读】博纳影业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5.0016%,一季度亏超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6-27 21:33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中信证券投资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不超过4097.64万股,占总股本3% [1] - 股东浙江东阳阿里巴巴影业有限公司计划减持不超过2733.89万股,占总股本2.0016% [1] 公司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包括电影业务、电影院业务、剧集业务及其他业务 [1] - 主要产品涵盖投资业务、发行业务、院线业务、影院业务、网剧/电视剧/网剧创作、投资、发行、品牌授权、衍生品 [1] 2025年春节档影片表现 - 主投影片《蛟龙行动》投资10亿元、制作5年,春节档票房仅3.54亿元,片方分账不到1.3亿元 [2] - 该片票房表现不及预期,对公司业绩造成负面影响 [2] 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数据 - 营业收入5.25亿元,同比增长19.43% [2] - 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额达9.55亿元,比2024年全年多亏8800万元 [2] - 成本12.05亿元,同比增长359%,主要因《蛟龙行动》拍摄成本较高 [2] 中金研报观点 - 第一季度业绩低于市场预期,主因成本高企及《蛟龙行动》票房不佳 [2] - 储备影片包括《克什米尔公主号》《四渡》《她杀》《蛮荒禁地》《少年时代》《狂奔的老爸》《人体大战》等 [2] - 影片上线节奏与票房表现不确定性增加,预计2025年全年或面临亏损压力 [2]
中国人寿修订完成新版企业文化体系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17 18:44
公司新版企业文化体系 - 公司近期修订形成新版企业文化体系,由信条、使命、愿景、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品牌六部分组成,系统阐释公司的原则信念、存在意义、发展方向、价值取向等 [1] - 信条明确要"诚实守信",公司积极构建"大消保"格局,依托"消保+"模式驱动,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1] - 使命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守护人民美好生活",充分发挥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努力成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服务者、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参与者、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者 [1] - 2025年伊始,公司系统提出"333战略",为未来五年总的工作部署做好"任务书"、规划"路线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金融保险集团 [1] 2025年一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深入实施"333战略",着力提升风险保障能力、资产配置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全球经营能力,实现良好开局 [2] - 全集团合并营业收入创近五年同期最高,保费收入、总资产、管理第三方资产均实现增长,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2] 企业价值观与经营理念 - 企业价值观为"成己为人 成人达己",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中国特色保险文化底蕴相通 [2] - 价值观包含公司与国家、社会、行业、客户、股东、员工之间等八种"双成"关系 [2] - 2025年初确立"一个国寿、一生守护"的经营理念,首次融入企业文化体系,打造"可信赖、能托付、有温度"的企业形象 [2] 品牌发展 - 公司已发展成为保险、投资、银行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共进的综合金融品牌 [2] - 品牌的跨越式发展不断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企业深度赋能 [2]
「经济发展」李扬:加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文化支撑
搜狐财经· 2025-05-30 01:56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文化支撑 -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与中国实际及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是习近平经济思想金融篇的重要内容 [3] -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和丰厚滋养,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灵魂 [3] 金融业的诚信基础 -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重信守诺,信用是金融业核心要素,金融产品和活动均基于信用产生发展 [4] - 金融本质是授信人与受信人基于契约的价值运动,降低信任成本可提升金融体系效率 [4] - 诚实守信融入业务能降低信任与监管成本,需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法律法规以夯实诚信基础 [4] 金融业的义利观平衡 - 金融需兼顾功能性与盈利性,中华传统文化蕴含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 [5] - 过去金融乱象源于义利观偏差,需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创造价值,避免唯利是图 [6] - 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五篇大文章"需以义取利,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6] 金融发展的软硬实力建设 -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需加强金融机构等"硬实力",同时提升价值观、行为规范等"软实力" [7] -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养分培育金融文化,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文化根基 [7] 金融强国目标实施路径 - 锚定金融强国目标需保持战略定力,通过真抓实干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7] - 金融高质量发展需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服务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 [7]
加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文化支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人民网· 2025-05-06 06:11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成果,是习近平经济思想金融篇的重要内容,为金融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指明方向 [1] -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需要中华文化的支撑和滋养,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灵魂 [1] 金融诚信建设 - 金融业核心要素是信用,所有金融产品和活动都基于信用产生和发展 [2] - 金融本质是授信人基于信任向受信人放贷并保障本金回流增值的价值运动 [2] - 提升金融体系效率的关键是降低资金供需双方建立信任的成本 [2] - 诚实守信融入金融业务可降低信任成本和监管成本,提高金融市场流动性和资源配置效率 [2] - 信用发展需要契约作为载体,需要完善法治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 金融义利观 - 金融具有功能性和盈利性双重属性,不能单纯追求盈利 [3] - 过去金融乱象部分原因是未践行正确义利观 [3] - 金融发展必须平衡义利关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价值,实现经济金融共生共荣 [3] - 要增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普惠性、可及性,让金融发展成果惠及人民 [3] - 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坚持以义取利 [3] 金融发展路径 -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立足国情的创新之路 [4] - 需要加强金融机构和基础设施等"硬实力"建设,同时提升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软实力" [4] -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4] - 目标是建设金融强国,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民族复兴 [4]
隧道股份(600820):现金流表现出色 经营目标稳健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3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688亿,同比-7 28%,归母净利28 4亿,同比-3 54%,略低于预期(31亿)[1] - Q4实现营收259亿,同比-5 06%,归母净利13 42亿,同比-7 54%[1] - 综合毛利率同比+1 9pct至12 2%,其中Q4毛利率13 0%,同比+5 4pct,环比+7 6pct[2] - 归母净利率4 1%,同比+0 17pct[3]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45 9亿,同比多流入14 1亿,收现比97 4%(同比+3 3pct),付现比88 0%(同比+0 6pct)[3] 业务结构分析 - 核心施工业务营收572亿(占比83%),同比-6 7%,毛利率6 96%(同比+0 03pct)[2] - 设计服务/基础设施运营/机械加工及制造/融资租赁/投资/数字信息业务营收分别为23 9/50 3/1 6/4 6/28 2/4 0亿,同比增速-7%/-16%/-47%/+5%/-2%/+27%[2] - 数字信息业务营收显著增长(+27%),毛利率17%(同比+1 7pct)[2] - 融资租赁业务毛利率100%(同比持平),投资业务毛利率59%(同比+15 5pct)[2] 区域战略与订单 - 上海地区收入占比65%,长三角/广东/港澳/新加坡地区合计占比达90%[1] - 全年新签订单同比+8%[1] - 公司25年目标收入/利润计划同比增长5~10%[1] 投资收益与费用 - 24年投资收益14 4亿,同比-15 4亿,主要因联营企业建元股权投资基金收益减少20亿(部分被合营企业上海胜超收益+5 2亿抵消)[3] - 整体费用率8 94%(同比+0 06pct),其中管理费用率+0 28pct,研发费用率-0 19pct[3] - 减值支出占收入比例0 06%(同比-0 44pct)[3] 估值与分红 - 24年股息率5 25%(按4月25日收盘价6 09元计算)[1]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预测至29 8/31 2/32 6亿(前值33 4/35 3亿)[4] - 目标价9 24元(前值11 03元),基于施工/信息化运营/重资产运营7 0/27/15xPE估值[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