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建材
icon
搜索文档
金隅集团10月15日获融资买入1925.36万元,融资余额2.9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16 09:20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10月15日公司股价上涨0.55%,成交额为2.26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1925.36万元,融资偿还额为2272.61万元,融资净买入为-347.26万元 [1] - 截至10月15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95亿元,其中融资余额2.93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92%,该余额低于近一年10%分位水平,处于低位 [1] 融券交易情况 - 10月15日融券偿还2.47万股,融券卖出800股,卖出金额为1464元 [1] - 当前融券余量为66.08万股,融券余额为120.93万元,低于近一年30%分位水平,处于低位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水泥及预拌混凝土、新型建材与商贸物流、房地产开发和物业投资及管理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大宗商品贸易52.18%,产品销售31.69%,房屋销售7.68%,装饰装修收入2.64%,租赁收入2.20%,物业管理1.32%,固废处理0.80%,其他0.75%,酒店运营0.50%,利息收入0.24%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0.85万,较上期减少1.92%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股东,持股8690.94万股,较上期增加523.39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510500)已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近期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5.66亿元,同比增长0.01%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4.96亿元,同比减少85.40% [2] 分红与派现记录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78.25亿元 [3] - 近三年公司累计派现15.16亿元 [3]
“十四五”期间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二十四万多个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16 08:01
住房条件改善 - 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积约50亿平方米 [4] - 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城市危旧房改造等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间),惠及3000多万群众 [4] 城市人居环境提升 - 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4000多万户、1.1亿人 [4] - 在改造中加装电梯12.9万部,增设停车位340多万个、养老托育等社区服务设施6.4万个 [4] - 更新改造供水、燃气、供热等地下管网84万公里 [4] - 打造"口袋公园"1.8万多个、城市绿道2.5万公里 [4] 建筑业发展 - 2024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2.7万亿元,实现增加值9万亿元 [4] - 建筑业现代化程度提升,深中通道、北京冬奥场馆等重大工程赢得世界瞩目 [4] - 建筑业"走出去"步伐加快,雅万铁路、卢塞尔体育场等成为"一带一路"标志性成果 [4] 城市更新行动成效 - 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2387个,建设筹集安置住房230多万套 [6] - 启动城市危旧房改造17.5万套(间) [6] - 改造老旧街区6500多个、老旧厂区700多个 [6] - 全国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50多个县级市已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 [6] “好房子”建设标准 - 《住宅项目规范》已于今年5月1日实施,新标准有14项提升,如楼层高从不低于2.8米提高到不低于3米,4层以上楼栋需加装电梯 [9] - 楼板隔音要求降低10个分贝 [9] - 推动研发新型建材,研究绿色建材、智慧安防、全屋智能等新技术应用 [9] - 形成涵盖"6633"问题(如不霉、不堵、不漏、六防、三省、三要)的操作手册,包含16类、262项要点 [9]
朱少醒三季度加仓一只水泥股
格隆汇· 2025-10-13 15:52
基金经理持仓变动 - 知名基金经理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基金在三季度新进成为华新水泥第八大流通股东,持有900.42万股,按20.22元/股计算,持有市值超过1.82亿元 [1] - 该基金在今年上半年已买入华新水泥50万股,三季度大幅增持850.42万股,显示出显著的加仓行为 [2] 公司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华新水泥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为79.21%,合计参考市值为304.66亿元 [2] - 前三大股东分别为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35.34%)、Holchin B.V.(持股21.71%)和华新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6.26%) [2] 公司股份回购计划 - 公司于10月9日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回购A股股份用于股权激励,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3225万元且不高于645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25元/股 [3] - 公司在公告当日首次回购股份155.72万股,占总股本0.07%,最高价18.4元/股,最低价17.7元/股,已支付总金额约2808.85万元 [3] 公司战略与业务转型 - 公司拟将中文名称由“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华新建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由“华新水泥”变更为“华新建材”,以匹配其全产业链业务 [3]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水泥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为55%,业务范围已扩展至混凝土、骨料、环保及新型建材等领域 [3] 公司近期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60.47亿元,同比下降1.17%,但净利润为11.03亿元,同比增长51.05% [3] - 公司股价在近期市场调整中逆势涨停,年内涨幅超过74% [3]
汇总丨你的好房子未来都“好”在哪儿?又有哪些“黑科技”?
新京报· 2025-10-11 14:01
"十四五"时期住房建设主要成就 - 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积约50亿平方米 [1][3][6] - 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间),惠及3000多万群众 [3] - 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4000多万户、1.1亿人 [4] - 改造过程中加装电梯12.9万部,增设停车位340多万个,社区服务设施6.4万个 [4] - 更新改造供水、燃气、供热等地下管网84万公里 [4] 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 建立包含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5] - 坚持货币补贴和实物保障相结合,以需定建、以需定购筹集房源 [5][6] - 健全保障性住房申请、轮候、准入、使用、退出等管理机制 [6] - 通过下调首付比例和利率、换购住房退税、下调契税等政策降低居民购房成本 [6] - 全国已有15个省区市二手住宅交易量超过新房,750多万套已售难交付住房实现交付 [6] "好房子"建设标准与规划 - 《住宅项目规范》已实施,包含14项新标准,如层高不低于3米,4层以上加装电梯,楼板隔音要求降低10分贝 [7] - 开展全国住宅设计大赛,征集近2000个方案,涵盖新房和老房更新改造 [7] - 推动研发绿色建材、智慧安防、全屋智能等新型建材和技术应用 [7] - 归纳"好房子""六不"(不霉、不堵、不漏、不吵、不裂、不臭)和"六防"(防电、防火、防灾、防盗、防撞、防摔)等具体要求 [8][9][10][11] - 形成操作手册涵盖16类、262项要点,并计划举办住宅展展示样板 [11] 建筑科技与智能化应用 - 攻克大跨度、复杂结构、绿色低碳、智能建造等方面技术难题 [13] - 创新出光伏建筑玻璃、自修复混凝土、气凝胶保温材料等新型材料 [13] - 新型"造楼机"实现集成化、轻量化、智能化,具备自动纠偏和智能监控能力 [14] - 推动AI、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与城市建设融合,基于CIM平台建设"城市大脑"提升管理效能 [14]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与风险管控 - 严禁项目交付前投资人违规抽挪项目公司销售、融资等资金 [15] - 推广"保交房"项目主办银行制度,项目资金存入主办银行保障合理融资需求 [15] - 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金额已超过7万亿元 [15] - 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继续实行预售的则规范预售资金监管 [15]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早盘跌1.14% 茶饮股逆势走强
智通财经网· 2025-10-10 12:07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1.14%或304点,收报26447点 [1]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45% [1] - 早盘成交额为1803亿港元 [1] 茶饮行业 - 茶饮股逆势走强,受双节假期茶饮门店爆单及茶企出海步伐加快推动 [1] - 古茗股价上涨13.23% [1] - 奈雪的茶股价上涨7.26% [1] - 蜜雪集团股价上涨5.98% [1] - 小菜园股价再涨超9%,国庆假期全国门店客流同比增长21% [1] 保险行业 - 内险股集体走高,因分红型健康险时隔22年重新回归,有助于提升产品吸引力 [1] - 新华保险股价上涨3.11% [1] - 中国太保股价上涨3.02% [1] - 中国人寿股价上涨3.02% [1] 其他表现突出的个股 - 布鲁可逆市涨超11%,于WF2025展会首发"积木车"与"积木人"全新品类系列 [1] - 金隅集团涨超5%,公司积极推动新型建材"出海",海外多地新增重大工程项目 [1] - 中国石墨涨超24%,因两部门对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1] 半导体行业 - 芯片股延续昨日跌势 [1] - 中芯国际再跌5.6%,多家券商调整其两融折算率 [1] - 华虹半导体下跌4% [1] 生物医药行业 - 诺诚健华再挫逾9%,日前宣布与Zenas就三款自免管线达成授权许可合作 [2] 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 - 宁德时代再跌超7%,其基石禁售期将于下月19日到期,且大小摩均下调公司H股评级 [3]
中共中央 国务院:推动城市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新华社· 2025-08-29 08:14
城市绿色低碳转型 - 实施工业能效和水效提升行动 推广绿色低碳先进工艺技术装备 [1] - 加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管控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1] - 建立重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 [1] - 建立工业园区集中供能体系 推动废水余热固废协同处置全覆盖 [1] -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加快新型建材研发应用 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和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 [1] - 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 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 [1] - 推广节能低碳生活用品 减少一次性消费品和包装用材消耗 [1] -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倡导绿色低碳出行 [1] 城市基础设施升级 - 高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2] - 加快城市地下管线管网建设改造 因地制宜建设地下综合管廊 [2] - 强化5G和千兆光网覆盖 优化算力设施建设布局 [2] - 健全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提升城际城内通勤效率 [2] - 加强停车位和充电桩等便民设施建设 [2] 城市群协同发展 - 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6] -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6] - 加强城市群内产业链协作 优化产业分工和空间联系 [6] - 发展壮大现代化都市圈 推进同城化发展 [6]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8] - 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8] - 发展智能建造 培育现代化建筑产业链 [8] - 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冰雪经济低空经济 培育消费新场景 [8] 城市更新与住房建设 - 全链条提升住房设计建造维护服务水平 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10] - 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支持老旧住房自主更新 [10] - 持续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10] - 加快建设完整社区 完善嵌入式服务设施 [10] 城市安全体系建设 - 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14] -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 [14] - 分级智能精准管控危险化学品等重大风险源 [15] - 构建分级分层分流救治体系 加强应急医疗物资储备 [15] 城市治理数字化 -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打造城市数字底座 [19] - 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和多场景应用 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19] - 完善网格化治理机制 推进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改造 [19]
海螺创业(00586)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12.86亿元,同比增加9.33%
智通财经· 2025-08-27 21:25
财务表现 - 公司取得收入人民币30.86亿元 同比减少1.55% [1]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12.86亿元 同比增加9.33% [1] - 每股基本收益0.76元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1港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垃圾处置收入同比下降7.01% 主要因在建项目减少导致建设期收入下降 [1] - 节能装备收入同比下降22.26% 主要受订单减少影响 [1] - 新型建材收入同比下降1.53% 主要因市场影响导致销价下降 [1] - 新能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1.65% 主要因积极开拓市场推动快速增长 [1] - 港口物流收入同比上升1.87% 主要因拓展货源使吞吐量增长 [1] 经营状况 - 收入下滑受垃圾处置在建项目及节能装备订单减少影响 [1] - 新能源业务成为显著增长点 收入增速达191.65% [1] - 港口物流业务保持稳定增长 通过货源拓展实现收入提升 [1]
海螺创业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12.86亿元,同比增加9.33%
智通财经· 2025-08-27 21:18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30.86亿元 同比减少1.55% [1] - 股东应占溢利12.86亿元 同比增长9.33% [1] - 每股基本收益0.76元 拟派中期股息每股0.1港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垃圾处置收入同比下降7.01% 因在建项目减少导致建设期收入下降 [1] - 节能装备收入同比下降22.26% 因订单减少影响 [1] - 新型建材收入同比下降1.53% 因市场导致销价下降 [1] - 新能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1.65% 因积极开拓市场 [1] - 港口物流收入同比上升1.87% 因拓展货源使吞吐量增长 [1] 收入变动原因 - 总收入下滑受垃圾处置在建项目及节能装备订单减少影响 [1] - 新能源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动力 增速达191.65% [1] - 港口物流通过货源拓展实现正向增长 [1]
国信证券:反内卷,更要买高门槛资产
智通财经· 2025-08-15 08:25
核心观点 - 投资策略应聚焦"高门槛、高壁垒"方向而非短期"反内卷"困境反转机会 包括垄断壁垒型行业(公共事业、稀土)、出海创收的硬科技领域及AI赋能效率革命的行业龙头 [1][2][3] - "反内卷"行情呈现四阶段轮动特征 当前市场处于从β普涨(上游资源品)向α个股挖掘过渡阶段 需关注行业自律出清和差异化竞争企业 [4][5][6] - 长期配置应优先选择具备牌照壁垒(金融、电信)、资源壁垒(采掘、石化)或网络效应壁垒(公用事业)的行业龙头 其现金流稳定且政策护城河显著 [11][13][14] 行业分类 垄断壁垒型资产 - 公共事业(电力、水务)和稀土等战略性资源凭借特许经营权或稀缺性形成定价权 2021-2024年行情持续性显著优于新兴产业 [11][14] - 采掘/石油石化行业需国家特许牌照 前期资本开支达百亿级 电力/交通运输依赖政府定点规划 新进入者难以复制基础设施 [14] 全球化竞争力资产 - 通用计算机设备、电子化学品、分立器件和机床设备在全球利基市场不可替代性排名前25% 实现技术反向输出 [14][15] - 大模型、军工、创新药等领域出现"DeepSeek时刻" 中国企业在成本控制和技术赶超方面展现优势 [16] AI效率革命型资产 - AI加速替代口译/笔译等流程化岗位 但对教育、创作等需情感交互的岗位替代有限 微软2025年测算显示标准化场景替代率更高 [19] - 行业龙头通过AI降本增效可加速市场出清 重点关注已应用AI技术重构竞争格局的企业 [3][19] 市场阶段特征 反内卷1.0阶段 - 上游资源品(钢铁、煤炭、有色金属)因供给收缩率先反弹 2023-2024年钢铁/建材行业集中度(HHI指数)改善与资本开支回落同步 [6][8] 反内卷2.0阶段 - 投资逻辑转向个股α挖掘 特种钢、新型建材、碳酸锂等细分赛道需关注产能自律和差异化竞争企业 [6][10] 反内卷3.0/4.0阶段 - 行业完成洗牌后形成新核心资产 技术革新(AI+)、全球化布局或供应链重构成为新壁垒 [5][6]
深度 | 城市更新带来哪些机会?——宏观视角解码城市更新【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6-18 13:20
城市更新工作进展 - 城市更新范围涵盖老旧小区、老街区、老厂区和城中村综合改造,2021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并启动21个城市试点[4] - 2021-2024年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接近22万个,已超额完成"十四五"21.9万个目标,2024年计划新开工2.5万个,较前四年明显减少[1][12] - 政策机制分三阶段演进:初步探索统筹规划机制→深入强调城市体检与精细化设计→完善细化资源利用和多元投融资机制[5] - 最新政策强调存量资源盘活(如土地复合利用、容积率奖励)和多元主体参与(政企银合作、公众租赁模式)[7][9] - 2022年以来年实施项目数稳定在6万个,但总投资金额下降,资金保障成为关键[13] 资金来源分析 - 资金来源四类:中央财政、地方财政、金融机构、社会资本,2023年政府投资占比超40%,福州/杭州/厦门等地规模超400亿元[15] - 融资机制迭代:从依赖地方财政→引入专项债和政策性金融→创新社会资本联合(如南通市"资金超市")[18][20] - 中央财政2024年补助30亿元,未来计划超200亿元,但占万亿级总投资比例较小,使用范围扩大至机制建设领域[23][24] - 政府主导模式资金成本低但依赖财政,市场化模式成本高且存在协调难题,未来需规范多元投融资方式[20] 行业机会与影响 - 房地产开发行业集中度提升,2024年前10强房企销售占比达39%(+3pct),企业需转向存量更新模式并提升运营能力[32] - 新型建材需求增长:高质量管材、防水材料、建筑光伏一体化材料受益于节能改造要求[35] - 建筑施工企业转向改造项目,技术门槛提高;建筑装饰行业受益商业空间/工业遗存改造需求[35] - 服务业机会:物业企业拓展社区商业/养老业务,催生养老托育设施建设运营需求,文旅产业带动特色民宿/文创产品繁荣[35] - 长期支撑房地产市场稳定,通过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平衡供需,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生态环境改善[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