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
搜索文档
业绩承压背后,看见古井贡酒穿越周期的战略深蹲
华夏时报· 2025-11-14 10:51
行业整体态势 - 白酒行业正经历深刻的压力测试,三季度绝大多数酒企业绩承压,这是行业共同面临的转型阵痛 [1] 产品结构优化 - 在行业存量竞争时代,精准化的结构优化升级成为核心命题,古井贡酒通过产品矩阵的加减法主动布局 [2] - 8月份推出首创“轻度”概念的年份原浆·轻度古20,精准切中消费者对舒适减负的需求,以巩固并扩大次高端价格带用户基盘 [2] - 同期老瓷贡、老玻贡经典回归以满足大众消费对性价比和质价比的追求,“神力酒”亮相则通过功能化创新拥抱大健康消费浪潮 [4] - 9月份在大阪世博会上全球上市“汉、唐、宋、明”新品,表明公司着眼全球布局产品结构,加速国际化步伐 [4] - 三季度产品矩阵升级的组合拳短期可能带来业绩波动,但被视为打造未来产品竞争力必须付出的成本,其价值有望在长期竞争中转化为市场份额与品牌溢价 [6] 大健康战略布局 - 布局“白酒+大健康”是战略层面的跃迁,成立安徽古井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后,三季度“古井轻养社”落地引起关注 [7] - 该战略将白酒与传统养生文化的隐性关联显性化、业态化,是品牌资产的变现 [7] - “古井轻养社”定位为品牌体验中心,旨在与消费者建立超越交易的健康生活伙伴关系 [7] - 新赛道尚在成长期且前期投入会稀释当期利润,但大健康是能引发全年龄段共鸣的超级入口 [9] - 通过“轻养社”可更低成本、更高频次触达各消费群体,为品牌注入现代感和健康内涵,增强企业抵御行业周期性波动的能力 [9] 市场深耕策略 - 公司提出“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精耕细作,坚守坚定”的思路以构建长期竞争力 [10] - 对经销商强调保持政策连贯性、稳定性,开展“暖商行动”,并未给予过多业绩压力 [10] - 在消费低迷期,公司要求营销人员深入网点、深化客情、以客户为中心,旨在打造高质量、高效率、高忠诚度的渠道联盟 [10] - 当前市场战略是以渠道健康化、用户关系深化、运营管理精细化为支柱的深度布局,聚焦为长远发展开拓更坚实的战略空间 [10] 历史战略回顾 - 公司在发展历程中的数次关键调整,如1989年创新降度、2008年砍掉冗余主推“年份原浆”系列,均成为其跨越周期的密码,这些举措在效益显露前都经历了战略“深蹲” [11]
业绩承压背后 看见古井贡酒穿越周期的战略深蹲
新浪财经· 2025-11-05 11:57
行业现状 - 白酒行业正经历深刻的压力测试,三季度绝大多数酒企业绩承压是行业共同面临的转型阵痛 [1] 产品结构优化 - 公司于8月在沈阳召开新品发布会,推出年份原浆·轻度古20,首创轻度概念以精准切中消费者对舒适减负的需求,旨在巩固并扩大次高端价格带用户基盘 [1] - 新品发布会上老瓷贡、老玻贡经典回归以满足大众消费对性价比和质比的追求,同时亮相神力酒尝试功能化创新以拥抱大健康消费浪潮 [3] - 9月在大阪世博会上全球上市汉、唐、宋、明新品,表明公司着眼全球布局产品结构并加速国际化步伐 [3][5] - 三季度公司打出了产品矩阵升级的组合拳,短期业绩波动被视为打造未来产品竞争力必须付出的成本 [5] 大健康战略布局 - 公司布局白酒加大健康是战略层面的跃迁,三季度古井轻养社的落地引起行业内外对古井大健康产业的关注 [5] - 公司将白酒与传统养生文化的隐性关联显性化、业态化,旨在与消费者建立超越交易的健康生活伙伴关系 [5] - 古井轻养社作为一个品牌体验中心,可以更低成本、更高频次地触达各个消费群体,为品牌注入现代感和健康内涵 [7] 市场渠道策略 - 公司市场战略强调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精耕细作,在消费低迷时期对营销人员的要求是深入网点、深化客情、始终以客户为中心 [8] - 公司对经销商开展暖商行动,保持政策连贯性和稳定性,不过多施加业绩压力,更注重打造高质量、高效率、高忠诚度的渠道联盟 [8] - 当前市场战略以渠道健康化、用户关系深化、运营管理精细化为支柱,聚焦为长远发展开拓更坚实的战略空间 [8] 长期发展视角 - 公司在行业调整期通过产品结构深度优化巩固当下,通过赛道跨界开阔赢取未来,通过市场精耕细作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9] - 公司发展历程中的数次关键调整,如1989年创新降度和2008年主推年份原浆系列,在效益显露前都经历了战略深蹲,成为跨越周期的密码 [9] - 公司当前的战略深蹲被视为为了下一刻更有力地起跳 [11]
深度调整期的韧性答卷:古井贡酒以“渠道健康+电商突围”夯实业绩
搜狐财经· 2025-10-31 16:52
核心观点 - 在白酒行业整体动销下行、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古井贡酒通过“稳存量、拓增量”的多轨战略展现经营韧性,其以稳固的渠道基本盘结合电商爆发与国际化布局,为复苏蓄积动能 [1][3][8] 经营战略与财务表现 - 公司Q3主动放慢节奏、释放经营压力,经营底盘保持稳固,三季报保持“调整增长” [1][3] - 公司务实去库出清,为渠道减负纾压,主动优化经销商配额,释放报表压力 [5] - 上半年在核心产品及基地市场维持稳健表现,华中市场实现营收稳步增长 [5] - “年份原浆”系列同比稳增1.59%,发挥“压舱石”作用;“古井贡酒”系列规模企稳,开拓中低端市场新增长点 [5] 渠道管理与运营优化 - 公司严控渠道库存与价盘,筑牢经营质量底线,得益于优秀的数字化管控体系 [1][3] - “数字化古井”建设效果卓著,构建覆盖生产、营销、管理的数字化体系,提升市场响应能力 [3] - 通过“苦力营销”激活终端,全员下沉协助动销,聚焦终端推广而非压货,Q3销售费用率优化明显 [5] - 优化费用资源配置模式和费用投放结构,提高了费用投放的有效性 [5] - 生产端搭建“智慧电能综合管理平台”,实现电力系统智能化、精益化管理,降低生产能耗 [3] 电商增长与品牌年轻化 - 电商渠道成为公司重构增长引擎、推动品牌年轻化的重要阵地 [6][7] - 2025年H1线上营业收入达5.73亿元,同比增幅40.19% [7] - 京东超级品牌日28小时内GMV同比增长160%,站内外曝光量大幅提升 [7] - 公司主动联动主流媒体,依托融媒体矩阵,运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提升品牌活跃度与线上转化率 [7] 国际化布局与产品创新 - 公司借大阪世博会契机开启中国白酒全球化破冰行动,推动中国白酒获得全球价值认同 [1][7] - 发布“汉、唐、宋、明”国潮系列产品,同步展示年份原浆体系,以“国潮+高端”组合触达海外消费群体 [7] - 国际化战略旨在依托世博会全球影响力提升品牌国际认知度 [7]
穿越周期:古井贡酒以“年轻化”蓄力,“国际化”破圈
中金在线· 2025-10-31 11:10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64.25亿元,净利润为39.6亿元 [3] - 2025年白酒行业面临“量缩价跌、库存高压”的深度调整,商务需求疲软,公司业绩出现一定程度下滑 [3] 产品战略:年轻化与结构优化 - 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倾向“微醺”体验,公司于2025年8月19日推出低度新品“年份原浆轻度古20” [3] - 低度酒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约200亿元增至2025年的超700亿元 [3] - 推动古井贡酒老瓷贡与老玻贡经典回归,老瓷贡定位50元价格带高性价比口粮酒,老玻贡主打30-60元价格带入门级口粮酒 [5] - 推出古井神力酒功能型养生酒系列,包括“活力号”、“力量号”、“通透号”、“忘忧号”四款产品,突破健康定位 [5] 业态创新:白酒与大健康融合 - 公司战略层面推动“白酒+大健康”业态跃迁,关键举措为推出“古井轻养社”新型体验空间 [6] - “古井轻养社”以“养生、养身、养心”为核心,融合即时养生饮品、健康轻食、文化体验,旨在将白酒从“社交货币”升级为“健康生活伙伴” [7] 国际化战略:文化赋能与商业落地 - 公司自2010年上海世博会起,已连续六届亮相世博会,连续五届成为世博会中国馆官方合作伙伴 [8] - 在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期间,公司举办企业主题日活动,并全球上市“汉、唐、宋、明”系列产品,将白酒与盛世文明绑定 [9] - 大阪世博会期间公司与日本新安产业株式会社达成战略联盟,与日本万田酵素公司签署深度合作协议 [9]
【联合发布】一周新车快讯(2025年10月11日-10月17日)
乘联分会· 2025-10-17 16:47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系统性地汇总了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6日期间中国乘用车市场上市的多款新车型信息 [2][4] - 新车型覆盖从AO级到D级的多个细分市场,动力形式包括燃油、纯电动、插电混动和增程式,反映了行业产品迭代和技术路线的多元化趋势 [2][4][24][32][46][56][96][104][112][120][128][136][141] - 多家主流车企集中推出新车,表明2025年第四季度初市场竞争加剧,产品更新周期密集 [2][4] 新车上市目录总览 - 一周内共有18款新车型上市,涉及一汽大众、吉利汽车、比亚迪汽车等11家生产厂商 [2][4] - 上市时间集中在10月10日、11日、12日、15日和16日,其中10月16日单日上市车型最多,达7款 [2][4] - 工程更改规模涵盖全新产品(NP)、小改款(MCE1)、中改款(MCE2-2)和大改款(MCE3)等多种类型,显示车企不同的产品策略 [2][4][5] 细分市场与车身结构分析 - A级轿车(NB)市场有3款新车:一汽大众速腾、比亚迪海豹05 DM-i、一汽大众奥迪A3 Limousine [2][4][9][32][80] - B级轿车(NB)市场有1款新车:一汽大众迈腾 [2][17] - C级轿车(NB)市场有1款新车:比亚迪汉 [2][56] - SUV市场覆盖A、B、C、D级:包括一汽轿车红旗国耀(D级)、奇瑞捷豹路虎揽胜极光L(B级)、智己LS6(C级)等共6款车型 [2][4][41][88][104][136][141] - MPV市场集中在C级:有上汽通用别克世纪、长城汽车WEY高山7、广汽传祺向往M8等3款车型 [2][4][64][96][112] - AO级和A级两厢车(HB)市场有2款:吉利星愿(AO级)、东风纳米01(AO级) [2][4][24][128] 动力总成与技术路线 - 纯电动车型有6款:吉利星愿、吉利极氪001、东风纳米01、江铃新能源羿驰05S等,续航里程最高达810公里(极氪001) [24][46][128][141] - 插电混动车型有3款:比亚迪海豹05 DM-i、比亚迪汉、广汽传祺向往M8,纯电续航最高245公里(比亚迪汉) [32][56][112] - 增程式车型有2款:智己LS6、东风奕派eπ008,纯电续航分别为370公里和202公里 [104][120] - 传统燃油车型有7款,如一汽大众速腾、迈腾、奥迪A3系列等,发动机排量从1.4T到4.0T不等 [9][17][71][79][87][64] 价格区间分析 - 入门级市场(10万元以下):东风纳米01(5.98-9.28万元)、吉利星愿(6.88-9.88万元)主打高性价比 [24][128] - 主流市场(10-25万元):集中了最多车型,包括一汽大众速腾(14.99-15.89万元)、比亚迪海豹05 DM-i(7.98万元)等 [9][32][56] - 高端市场(25万元以上):吉利极氪001(26.98-32.98万元)、上汽通用别克世纪(52.99万元)等 [46][64] - 豪华市场(150万元以上):一汽轿车红旗国耀(156.00-166.00万元)定位顶级豪华SUV [41]
当非遗邂逅世博:古井贡酒以年份原浆与国潮新品开启国际化突围
中国经营报· 2025-09-29 18:41
公司战略与市场活动 - 公司于2025年9月26日在大阪世博园中国馆举办企业日及国潮新品全球上市仪式[2] - 此次活动标志着公司产品在日本市场的正式落地[4] - 公司第六次登上世博舞台,借助世博全球影响力提升品牌认知[4][6] - 活动结合文化传播与商业落地,包括赠送纪念酒、揭牌商会及表演情景剧[6] 产品策略与定位 - 发布以“汉、唐、宋、明”朝代命名的国潮新品系列,注重文化符号与视觉表达以吸引海外年轻消费群体[7] - 核心高端产品年份原浆系列定位政商礼宾和收藏市场,依托传统酿制技艺和明代窖池资源形成品质壁垒[7] - 年份原浆系列已形成古5、古8、古16、古20、古26等梯度产品矩阵,成为国际市场高端名片[8] - 通过包装设计、文化故事讲述和舞台演绎,将产品从“货架上的酒”转变为“有故事的体验”[10] 国际化渠道布局 - 公司采用“双轮驱动”国际化模式:高端产品线重点布局日本政商礼宾、星级酒店和高端餐饮渠道[11] - 国潮系列通过故事化与视觉化优势,加速进入零售、电商和年轻群体社交场景,起到引流与教育市场作用[11] - 借助在日经销商和徽商网络,产品正加速进入本地消费圈层[11] - 以日本市场为样板,为后续扩展至东南亚、欧洲和北美积累经验[11] 行业趋势与影响 - 公司的出海举措被视为中国白酒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4] - 展现出中国白酒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趋势[11] - 随着中国白酒国际标准化进程加快,公司的品牌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放大[13] - 公司的出海是中国白酒产业迈向全球的缩影[13]
元UP:领航版上市后才真有人对比星愿,大哥试驾完说比普拉多还猛?
车fans· 2025-09-01 08:34
销量表现 - 8月门店销量近30台 但主要集中在前半月 后半月因地方补贴政策变化导致销售停滞[1] - 元UP领航版上市后吸引客流 每日有1-2批专程看车客户[1] - 当月元UP具体销量为4台 单台提成400元 分期提成可达700元[2] - 领航版到货2台均在次日售罄 当前仅剩1台中配现车 另有4台待发运但时间未定[2] 配置偏好 - 最畅销配置为9.98万元活力版 占比达50%[4] - 顶配401KM超越型最难销售 该店全年仅售出1台[4] - 增配天神之眼C后配置满足需求 含自动泊车功能 客户对电动座椅和天幕等配置敏感度较低[4] 客户画像 - 主要客群为小资家庭和单位女性职工 多为增购或换购需求[6] - 典型客户案例包括当地体育用品经营者为妻子增购纯电车型[6][8] - 存在教师职业客户因通勤需求对比选择 最终选定7.48万元版本[14] 竞品对比 - 主要竞品为银河星愿和比亚迪海豚[9] - 星愿6.88万元起售价较元UP原9.98万元起售价低3.1万元 对海豚9.98万元起售价形成更大压力[13] - 客户试驾后反馈元UP驾驶体验优于星愿 底盘紧凑且空间超出预期[11][14] - SUV车型在小县城市场比两厢车更受欢迎[9] 产品优势 - 采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 为同技术最便宜SUV车型[11] - 满载动力表现优于普拉多等传统燃油车 智能化程度获客户认可[11] - 年保养成本仅165元[21] 价格与优惠 - 顶配选装版原指导价125800元 员工优惠4000元 叠加置换补贴3000元后落地价12.4万元[17] - 当前顶配指导价11.98万元 综合优惠1.2万元加置换补贴4000元及省补后裸车价约9.3万元 落地价9.7万元 较此前降价2.7万元[17] - 金融方案提供24期免息 贷款额58000元 月供2417元[18] 市场活动 - 精诚一家保养服务针对4年以上燃油车提供99元保养 199元可升级嘉实多全合成机油[22] - 领航版上市初期声量不足 但近期到店客户明显增加[22] 客户反馈 - 顶配车型未配备电动尾门引发客户不满 需自费加装[20] - 整体客户满意度较高 尤其试驾后认可度提升显著[11][20]
比亚迪日本扩张迅猛,年内门店将破百家,日媒感叹:比亚迪特斯拉主导日本电车转型
前瞻网· 2025-07-22 12:46
日本电动汽车市场格局 - 特斯拉计划在2026年底前将日本门店数量从23家增至50家,并预留扩展至100家的空间 [2] - 2025年上半年特斯拉在日销量同比增长70%至约4600辆 [2] - 日本2025年上半年电动汽车销量仅27321辆,同比下滑7%,连续两年负增长 [2] - 日本电动汽车普及率在发达国家中处于较低水平,消费者偏好集中在混合动力车型 [2]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 - 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052万辆 [2] - 中国以24.4%的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一,欧洲(17.3%)紧随其后 [2] - 日本、印度等市场渗透率不足5% [2] - 市场呈现"中美双核"驱动格局,由特斯拉和比亚迪两家企业主导 [2] 主要企业产品布局 - 特斯拉产品线包括MODEL S/3/X/Y等车型,涵盖豪华轿车到SUV [2] - 比亚迪产品包括秦/唐/宋/元/汉等轿车和SUV,以及电动巴士 [2] - 蔚来主要生产ES8/ES6/EC6等豪华电动SUV,并推出换电技术 [2] - 大众推出ID系列纯电动车,包括ID.3/ID.4/ID.BUZZ等 [2] - 奔驰推出EQ系列电动车,包括EQC/EQA/EQB/EQS等 [2] 中国新能源汽车竞争优势 - 供应链完整度强、产业聚集度高、市场竞争充分 [5] - 超大市场规模促进技术快速迭代 [5] - 比亚迪通过"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等技术突破降低成本 [5] -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证明中国在智能制造和效率方面的优势 [5] 国际化发展挑战 - 面临欧美国家的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绿色壁垒、投资审查等限制 [5]
新能源公务车市场洗牌,比亚迪为何成为最大赢家?
商业洞察· 2025-06-30 17:06
新能源公务车市场格局 - 比亚迪以26.09%的占比位居2024年政府采购新能源公务车排行榜首位 [2] - 广汽集团和上汽集团分别以20.83%和16.87%的占比位列第二、第三名 [2] - 前十大品牌中还包括吉利集团(7.33%)、东风集团(5.83%)、长安集团(5.05%)等 [2] 比亚迪的市场表现 - 连续两年稳坐政府采购新能源公务车冠军宝座 [1] - 近三年新能源公务车销量平均占比达28.02%,相当于每4台政府采购新能源车中就有1台是比亚迪 [3] - 2024年1-5月保持大幅领先优势 [1] 比亚迪的技术优势 - 刀片电池技术提供安全保障 [4] - DM-i技术兼具省油和动力性能 [4] - 云辇系统提升行驶稳定性 [4] - 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4] 比亚迪的车型应用 - 海鸥、秦、宋、汉等多款车型被选为公务车 [4] - 车型覆盖日常办公到重要活动等多种使用场景 [4] - 在国安大剧《绝密较量》中出现公务车身影 [5] 行业发展趋势 - 国家政策要求公务车优先选择国产新能源车型 [6] - 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正通过技术实力获得市场认可 [6] - 公务车采购被视为汽车界的"高考",标准极高 [4]
特斯拉“光环”褪色:在华销量八连降背后的四重“围城”
36氪· 2025-06-12 20:14
特斯拉全球销量下滑 - 2025年前4个月特斯拉在欧洲总销量仅6.2万辆 同比减少40% 市场份额从1.8%跌至1% [1] - 2025年4月美国市场销量同比下降20% 传统车企电动化转型对其领先地位形成挑战 [1] - 中国 欧洲 北美三大核心市场同时出现销量下滑 公司面临全球性困境 [1] 中国市场面临的四重围城 第一重:市场竞争 - 20-30万价格区间成为血腥战场 比亚迪"汉"和"海豹"紧咬Model 3 小鹏G6/G7在智能化上形成代差 极氪007/001以设计吸引用户 理想通过家庭定位蚕食Model Y客群 [4] - 竞争对手在产品迭代速度 本土化需求理解(后排舒适度 K歌功能等) 定价策略上远超特斯拉 [4] - 20万以下市场因缺乏"Model 2"等产品 无法参与比亚迪"秦"/"宋"/"元"主导的主流消费市场竞争 [5] 第二重:产品力滞后 - Model 3/Y设计语言源自十年前 极简风格被年轻消费者视为"朴素"甚至"过时" 内饰被吐槽为"毛坯房" [7] - 产品线严重偏科 仅依赖Model 3/Y两款车型 改款升级难以带来新鲜感 Cybertruck因定位和法规限制在中国注定小众 [9] 第三重:品牌心智变化 - 特斯拉不再是智能电动代名词 华为ADS 2.0 小鹏XNGP等本土技术在城市NOA体验上已建立口碑 部分场景超越FSD [10] - 公关层面持续被动 从"刹车失灵"争议到车展维权事件 强硬公关风格与中国"用户至上"文化存在冲突 [12] 第四重:战略困境 - FSD因数据安全 法规审批等问题入华受阻 小规模落地版本功能受限且体验不理想 [13] - 中国智驾企业已抢占先机 建立本土路况数据优势 FSD未来需与华为 小鹏等直接比拼实际体验 [15] 未来破局方向 - 加速FSD全面落地以重塑科技领先形象 [17] - 推出更具竞争力的平价车型如"Model 2" [17] - 采取更谦逊 本土化的市场沟通策略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