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保值债券(TIPS)
搜索文档
美国政府停摆引发市场“数据真空” 通胀挂钩证券启用尘封备用机制
智通财经· 2025-10-29 14:33
当前的美国政府停摆已成为该国历史上持续时间第二长的停摆事件,由于投资者仍在"盲目操作",停摆 正威胁着加剧上述市场扭曲。尽管美国劳工统计局曾被特例允许召回部分员工编制9月CPI报告,但所 有现行数据收集工作已暂停,这不仅打乱了10月数据的发布计划,后续数据也可能受影响。 启用备用机制对TIPS定于2025年1月支付的利息和本金有着特殊影响。根据财政部规定,投资者在每年 1月15日获得的收益,需通过10月和11月的CPI数值插值计算得出。 不过,测算显示,基于不同的计算方法,最终结果会存在差异。以10月数据为例,TIPS备用机制得出 的指数读数为325.604,高于通胀互换备用机制的325.174;若11月数据同样缺失,两者的差距将进一步扩 大——TIPS读数为326.411,通胀互换则为324.998。 巴克莱银行美国通胀策略主管乔恩.希尔表示:"备用机制的差异可能会引发极具看点的偏离。随着停摆 持续,这无疑是通胀市场需要关注的领域,也为可能出现的相对价值机会提供了例证。" TIPS的备用计算方法由美国财政部规定。若10月CPI数据缺失,财政部将基于"最新可得的12个月CPI变 化"(即2024年9月至202 ...
2万亿美元债市告急,美CPI推迟风险堪比美国债务上限危机
华尔街见闻· 2025-10-25 08:58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政府停摆可能导致10月份CPI数据无法发布 这将把规模达两万亿美元的通胀保值债券市场推向史无前例的境地 并首次触发市场备用方案 [1] - 数据缺失或数据质量恶化已导致通胀保值债券表现逊于普通美国国债 并引发相关ETF资金外流 反映出投资者对通胀对冲有效性的担忧 [1][5][6] - 尽管面临不确定性 但市场目前反应相对克制 分析认为除非数据中断问题变得系统化 否则尚不构成重大威胁 [7][8] 通胀保值债券市场机制与影响 - 通胀保值债券的票面利率低于普通国债 但其本金和利息支付会随CPI变动而调整 为投资者提供通胀防护 [2] - CPI数值决定通胀保值债券利息支付存在两个月的滞后 因此10月份数据的缺失将直接影响其定价和支付 [2] - 若10月CPI数据在11月底前仍未公布 备用方案将生效 财政部将使用基于最近12个月CPI变化得出的估算值 且该结果为最终值 即使后续发布实际数据也不会追溯修订 [2] 市场当前表现与投资者行为 - 自7月中旬以来 通胀保值债券的表现一直落后于名义国债 [6] - 一些投资通胀保值债券的交易所交易基金近期已出现资金外流 [1] - 摩根士丹利策略师团队认为 对CPI数据质量的担忧可以解释近期市场的疲软表现 因为投资者认为无法获得对真实通胀的有效对冲 [5] 潜在风险与市场观点 - 巴克莱资本美国通胀策略主管形容当前局面堪比“债务上限危机” 是所有市场参与者必须密切关注的事件 [1] - 数据质量不佳可能导致通胀保值债券相比于普通国债需要一个更高的期限溢价 [6] - 有观点认为 只要价格数据免受政治目的操纵 情况就不会改变大局 但若问题系统化恶化 则需应对更大的问题 [8][9]
“全球资产定价之锚”来到临界点! 若9月CPI超预期 “股债双牛”叙事将遭遇重击
智通财经网· 2025-10-24 11:13
即将公布的9月CPI数据对市场的潜在影响 - 即将公布的9月美国CPI数据可能颠覆市场对未来数月多次降息的普遍共识,若数据意外上涨,将对股债市场自10月以来的强劲反弹构成威胁 [1][2] -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10月29日降息25个基点,但高于预期的通胀数据可能使近期股债市场的涨幅面临巨大下行风险 [2] - 经济学家预计9月整体CPI环比上涨0.4%,核心CPI环比上涨0.3%,两项指标的同比增速预估值均为3.1%,这将是总体CPI自2024年5月以来的最高同比增速 [8] 10年期美债收益率的关键作用 - 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作为“全球资产定价之锚”,在10月跌破4%,一度降至3.9%这一自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意味着美债价格大举反弹 [1][3] - 若10年期美债收益率因CPI高于预期而大幅上扬,将导致全球股债市场面临重挫;反之,若通胀降温超预期,该收益率可能步入新一轮下行曲线,带动全球股市迈向新高 [3]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持续位于4%以下且保持下行轨迹,将有助于全球股票市场延续牛市,尤其对人工智能相关的科技股估值产生积极催化 [3] 美国国债市场近期的表现与风险 - 截至周三,10月份迄今美国国债整体回报率约为1.3%,有望创下自2月以来的最佳月度投资回报表现 [5] - 巴克莱资本市场建议投资者退出自6月以来持有的美国国债看多仓位,部分原因在于9月CPI数据可能侵蚀该头寸的整体获利利润 [14] - 美国国债期权市场交易活动反映出投资者的焦虑,包括若干旨在对冲到本周末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反弹至4.05%甚至4.10%以上风险的交易 [14] 通胀的粘性及影响因素 - 当前美国通胀仍显著高于美联储2%的长期锚定目标,有美联储官员表示顽固的通胀意味着对进一步降息应保持谨慎 [8][9] - 原油价格是一个关键变数,布伦特原油价格在美国对俄罗斯石油生产商实施强力制裁后一度飙升6.3%,这可能影响未来通胀预期 [9] - 华尔街机构如摩根士丹利认为9月美国CPI存在“上行意外风险”,并建议投资者布局10年期盈亏平衡通胀率上行 [15] 科技股与AI热潮的市场背景 - 在英伟达、Meta、谷歌等大型科技巨头及AI算力产业链领军者的史诗级股价涨势带动下,一股史无前例的AI投资热潮席卷美股及全球市场,带动标普500指数和MSCI全球指数自4月以来大幅上攻并不断创下历史新高 [4] - 从理论层面看,10年期美债收益率相当于DCF估值模型中的无风险利率,若其持续处于历史高位,将对估值处于历史高位的科技股等风险资产估值产生压制 [4]
“黄金旗手”达里欧“加大火力”:黄金是唯一“不靠他人”的“永恒、普世”货币
美股IPO· 2025-10-19 11:24
核心观点 - 黄金被视为永恒且普世的货币形式,是唯一不依赖对手方信用的资产,其战略价值在当前金融环境下日益凸显 [1][3] - 黄金已在央行和大型机构投资组合中开始取代部分美国国债,成为无风险资产 [1][10] - 建议投资者从战略资产配置角度出发,将投资组合中约15%的资金配置给黄金 [1][3][19] 黄金的货币属性与价值基础 - 黄金是最基础的货币形式,而法定货币本质上是债务 [1][6][7] - 黄金的功能类似现金,可直接用于结算交易和偿还债务,而不会创造新债务 [8] - 黄金的价值不依赖于任何对手方的偿付承诺,其本身是具有内在价值的资产 [13] - 历史上约80%的货币已经消失,其余20%也均被严重贬值,凸显黄金的保值特性 [11] 黄金相对于其他资产的比较优势 - 相较于白银和铂金,黄金拥有被全球投资者和央行普遍接受的历史与文化地位,价格波动性更低,财富保值稳定性更佳 [15] - 相较于通胀保值债券(TIPS),其根本属性仍是政府债务,在重大债务危机中表现与政府信用相关,且可能面临政府操纵数据的风险 [16] - 相较于AI概念股等股票,虽具备高回报潜力但存在泡沫风险,黄金可作为审慎的多元化配置工具 [17][18] 黄金在投资组合中的角色与配置策略 - 黄金与股票、债券等资产存在历史负相关性,尤其是在股债实际回报糟糕时表现优异 [3][9][20] - 约15%的黄金配置比例能为投资组合带来最佳的回报-风险比 [19][20] - 为优化风险同时不牺牲预期回报,可通过投资组合叠加或整体加杠杆的方式持有黄金头寸 [20] - 如果各类投资者都将适当比例资产配置到黄金,鉴于其供应量有限,金价将不得不高得多 [20]
战略配置15%!达利欧:黄金是唯一“不靠他人”的“永恒、普世”货币
华尔街见闻· 2025-10-18 18:51
达里欧对黄金的核心观点 - 黄金是一种永恒且普世的货币形式,是唯一不依赖对手方信用的资产 [3][10] - 黄金在许多投资组合中已开始取代部分美国国债的无风险资产地位 [3][9] - 黄金比任何主权债务都更无风险,因为历史数据显示自1750年以来全球约80%的货币已消失,其余20%也被严重贬值 [9] 黄金的货币属性与价值逻辑 - 理解黄金价值的关键在于思维模式转变,黄金是最基础的货币形式,而法定货币本质是债务 [5] - 当债务无法偿还、法定货币被大量印发时,黄金这种无法被凭空创造的非法定货币价值就会凸显 [6] - 黄金的功能类似现金,可直接用于结算交易和偿还债务,而不会像信贷一样创造新债务 [6] - 债务货币相对于黄金货币的价值正在下降 [7] 黄金在投资组合中的战略作用 - 黄金对于股票和债券是极佳的多元化补充,尤其是在泡沫可能破裂或国家间信用体系失灵的情况下 [8] - 黄金在传统投资组合中其他部分下跌时往往表现优异,是一种出色的投资组合多元化工具 [3] - 基于与股票、债券等资产的历史负相关性,尤其是在股债实际回报糟糕时,黄金能优化回报风险比 [17] 黄金与其他资产的比较 - 相较于白银和铂金,黄金拥有被全球投资者和央行普遍接受的历史与文化地位,价格波动性更低,财富保值稳定性更强 [12] - 相较于通胀保值债券,黄金在重大债务危机或系统性金融危机中能提供更可靠的安全网,因其不依赖政府信用 [12][13][14] - 相较于AI概念股等高风险高回报股票,黄金可进行审慎的多元化配置,以对冲技术股泡沫破裂风险 [15] 黄金配置建议与市场影响 - 建议投资者将投资组合中高达15%的资金配置给黄金,这一比例能够带来最佳的回报风险比 [3][17] - 为在优化风险的同时不牺牲预期回报,可通过投资组合叠加或整体加杠杆的方式持有黄金头寸 [18] - 如果个人、机构投资者和各国央行都将适当比例资产配置到黄金,鉴于其供应量极为有限,金价将不得不高得多 [19] - 黄金ETF的市场规模远小于实物黄金投资或央行持仓,并非此轮金价上涨的主因 [19]
战略配置15%!达利欧:黄金是唯一“不靠他人”的“永恒、普世”货币
华尔街见闻· 2025-10-18 18:47
黄金的货币属性与价值定位 -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里欧认为黄金是一种“永恒且普世”的货币形式,是唯一不依赖对手方信用的资产 [3] - 理解黄金价值的关键在于思维模式转变,黄金是最基础的货币形式,而法定货币本质上是债务 [5][6] - 黄金的功能类似现金,可直接用于结算交易和偿还债务,而不会像信贷一样创造新债务 [8] - 债务货币相对于黄金货币的价值正在下降,这一趋势已显而易见 [9] 黄金在投资组合中的角色演变 - 随着金价持续飙升,黄金已开始在许多投资组合中取代部分美国国债,成为投资者的无风险资产 [3][11] - 从历史视角看,黄金比任何主权债务都“更无风险”,因为债务资产的最大风险是违约或通过印钞贬值 [12] - 自1750年以来,全球约80%的货币已经消失,其余20%也均被严重贬值 [12] - 黄金对于股票和债券是极佳的多元化补充,尤其在泡沫可能破裂或国家间信用体系失灵的情况下 [10] 黄金与其他资产的比较优势 - 相较于白银、铂金等贵金属,黄金拥有被全球投资者和央行普遍接受的历史与文化地位,财富保值方面的普遍接受度和稳定性更优 [17] - 相较于通胀保值债券(TIPS),其根本属性仍是政府债务,在重大债务危机中表现与发行政府信用状况相关,且可能面临政府操纵通胀数据的风险 [18][19][20] - 相较于AI概念股等股票,虽具备高回报潜力但存在泡沫风险,一旦表现不及预期可能对市场造成严重冲击,审慎的多元化配置是明智之举 [21][22][23] 黄金的战略配置建议 - 达里欧建议投资者应将投资组合中高达15%的资金配置给黄金,这一比例能够为投资组合带来最佳的“回报-风险比” [3][25][26] - 为了在优化风险的同时不牺牲预期回报,可以通过投资组合叠加或整体加杠杆的方式来持有黄金头寸 [27] - 如果个人、机构投资者和各国央行都将适当比例资产配置到黄金,鉴于其供应量极为有限,金价将不得不高得多 [29]
“黄金旗手”达里欧“加大火力”:黄金是唯一“不靠他人”的“永恒、普世”货币
华尔街见闻· 2025-10-18 12:01
达里欧对黄金的核心观点 - 黄金是一种"永恒且普世"的货币形式,是唯一不依赖对手方信用的资产,在当前金融环境下其战略价值正日益凸显 [1] - 随着金价持续飙升,黄金已开始在许多投资组合中取代部分美国国债,成为投资者的无风险资产 [1][7] - 建议投资者将投资组合中高达15%的资金配置给黄金,因其是非常出色的投资组合多元化工具 [1] 黄金的货币属性与价值逻辑 - 理解黄金价值的关键在于思维模式的转变,黄金是最基础的货币形式,而法定货币本质上是债务 [4] - 黄金的功能类似现金,可直接用于结算交易和偿还债务,而不会像信贷一样创造出新的债务 [6] - 黄金是唯一一种持有它而无需依赖别人付钱给你的资产,其价值不依赖于任何对手方的偿付承诺 [9] - 历史上几乎所有国家都经历过"债务-黄金-货币"周期,当债务无法偿还、法定货币被大量印发时,黄金的价值就会凸显 [5] - 自1750年以来,全球约80%的货币已经消失,其余20%也均被严重贬值,凸显黄金的保值特性 [8] 黄金相对于其他资产的优越性 - 相较于白银、铂金等贵金属,黄金拥有被全球投资者和央行普遍接受的历史与文化地位,在财富保值方面的普遍接受度和稳定性更佳 [10] - 相较于通胀保值债券(TIPS),其根本属性仍是政府债务,在重大债务危机中无法提供黄金那样的安全网 [10] - 相较于AI概念股等股票,虽然具备高回报潜力,但存在泡沫风险,而黄金能提供审慎的多元化配置 [11][12] 黄金在投资组合中的配置策略 - 基于黄金与股票、债券等资产的历史负相关性,尤其是在股债实际回报糟糕时,约15%的配置比例能够为投资组合带来最佳的"回报-风险比" [13] - 为了在优化风险的同时不牺牲预期回报,建议可以通过投资组合叠加或整体加杠杆的方式来持有黄金头寸 [13] - 黄金ETF的市场规模远小于实物黄金投资或央行持仓,并非此轮金价上涨的主因 [14] - 如果个人、机构投资者和各国央行都出于多元化目的将适当比例资产配置到黄金,鉴于其供应量极为有限,金价将不得不高得多 [14]
德银:关于美国政府关门,这是市场“不想知道”的一切
美股IPO· 2025-10-01 11:16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政府关门风险再现,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拖累、关键经济数据发布中断以及对特定金融工具的技术性冲击三大“隐形风险”上 [1] - 与2013年不同,此次预算僵局不涉及债务上限问题,因此避免了政府违约这一系统性风险 [1][3][9]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一次导致80万联邦雇员休假的全面政府关门,将使季度年化实际GDP增长每周减少约0.2个百分点 [1][2][7] - 2013年10月1日至16日的政府关门事件,导致当季实际联邦消费支出(年化)下降了80亿美元,并最终从第四季度3.5%的实际GDP增长中抹去了0.3个百分点(30个基点) [7] - 即便没有关门,联邦政府支出已经对2025年上半年的GDP增长构成了约0.4个百分点(40个基点)的平均拖累,因此任何额外的关门都将对短期增长前景构成进一步的下行风险 [8] 对关键经济数据的干扰 - 政府关门将导致美国经济分析局和劳工统计局的雇员强制休假,造成关键经济数据如就业报告和消费者价格指数延迟发布 [1][4] - 2013年政府关门期间,9月和10月的就业与CPI数据均被重新安排,数据发布的混乱持续到当年12月,且用于计算2013年10月CPI指数的价格样本量仅为正常水平的75% [4] - 数据真空将使美联储在10月29日的议息会议上陷入“数据黑洞”,不得不更加依赖私营部门数据如ADP就业调查和州一级的周度失业金申请数据 [4] 对特定金融工具的技术性冲击 - 通胀保值债券(TIPS)的支付将受影响:如果9月CPI报告未能按时发布,美国财政部将依据法规,使用基于最近12个月可用变化率推算的指数来计算支付义务,备用指数计算为324.753 [10] - 通胀互换(Inflation Swaps)的处理方式依据ISDA指引:若最终数据在支付日前超过五个工作日发布则使用实际数据,否则采用备用方法,备用读数计算为324.496 [11] - 这些技术细节的变动将直接影响相关金融头寸的估值和现金流 [11]
关于美国政府关门,这是市场“不想知道”的一切
华尔街见闻· 2025-09-29 08:58
政府关门对经济的直接影响 - 一次导致80万联邦雇员休假的全面政府关门将使季度年化实际GDP增长每周减少约0.2个百分点 [1][5] - 2013年10月1日至16日的政府关门事件导致当季实际联邦消费支出(年化)下降80亿美元,并从第四季度3.5%的实际GDP增长中抹去0.3个百分点 [5] - 即便没有关门,联邦政府支出已对2025年上半年的GDP增长构成约0.4个百分点的平均拖累,任何额外的关门都将对短期增长前景构成进一步下行风险 [7] 关键经济数据发布的干扰 - 政府关门将导致美国经济分析局和劳工统计局的雇员强制休假,进而造成就业报告和消费者价格指数等关键数据发布延迟 [1][3] - 2013年政府关门期间,9月和10月的就业与CPI数据均被重新安排,数据发布的混乱持续到当年12月 [3] - 劳工统计局在2013年10月计算CPI指数时使用的价格样本量仅为正常水平的75% [3] 对美联储决策的影响 - 关键经济数据的延迟发布将使美联储在10月29日的议息会议上陷入“蒙眼开车”的境地 [3] - 在数据真空期,美联储官员将不得不更加依赖私营部门数据,如ADP就业调查和州一级的周度失业金申请数据来评估劳动力市场状况 [3] 与2013年危机的关键区别 - 当前国会僵局仅限于政府拨款,并不与债务上限问题挂钩,因此投资者无需担忧美国政府债务违约这一系统性风险 [2][8] - 这一本质区别大大降低了此次事件演变为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与2013年曾存在的“非常真实的恐惧”形成对比 [8] 对特定金融工具的技术性影响 - 若9月份CPI报告未能按时发布,美国财政部将依据联邦法规,使用基于最近12个月可用变化率推算的指数来计算通胀保值债券的支付义务 [11] - 对于通胀互换,根据国际互换与衍生品协会指引,若最终数据在支付日前超过五个工作日发布则使用实际数据,否则将采用与相关债券相同的备用计算方法 [11] - 报告给出了具体的备用指数计算公式,例如将2025年8月的未季调CPI水平(323.976)乘以最近的年化通胀率(2.92%)的12次方根,得出备用指数为324.753 [11]
dbg盾博:降息易,维稳难。高盛预警2026年美联储鸽派陷阱
搜狐财经· 2025-09-15 16:15
美联储降息路径与2026年经济挑战 - 美联储预计在2024年启动降息周期,政策利率目标向中性水平约3%回调 [2][3] - 高盛策略团队指出2026年面临财政扩张、鸽派主席换届及AI驱动生产率跃升的复合考验,可能引发通胀预期反弹和资产泡沫 [2][4][5][6] 劳动力市场与通胀动态 - 美国劳动力市场紧张度在2024年底企稳后再度下滑,失业率上升且职位空缺减少 [3] - 四季度核心PCE因关税因素跳升至3.2%,但被视为一次性冲击,工资通胀预计随劳工市场疲软回落 [3] 政策利率接近中性后的风险因素 - 财政政策或于2026年转向扩张,两党均倾向扩大赤字 [4] - 市场已为特朗普政府鸽派主席定价,预期终端利率显著低于历史中枢 [5] - AI应用推动潜在GDP增速升至2.25%,上限可能进一步上修 [6] - 金融条件指数自6月以来自行回落75bp,股市贡献过半降息效果 [6] 资产配置与投资策略 - 实际资产(大宗商品、房地产、基础设施)和通胀保值债券(TIPS)在增长不弱且通胀抬头阶段表现最佳 [7] - 建议增配实物资产与短久期通胀债对冲通胀溢价上行 [8] - 关注财政刺激直接受益板块:绿色基建、传统能源、国防及AI算力硬件 [8] - 对长久期成长股保持战术灵活,利率降至3%后不宜过度追涨 [9] - 利用期权策略对冲鸽派主席与财政扩张可能引发的尾部波动风险 [9] 宏观周期演变核心 - 降息周期前半段市场跟随央行流动性,但利率降至中性区间后,财政、技术及政治变量将增加政策复杂性 [10] - 2024年主题为宽松政策,2026年可能转向宽松过度后的再通胀环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