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工具
icon
搜索文档
嘉华股份: 嘉华股份关于调整套期保值业务相关事项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00:04
证券代码:603182 证券简称:嘉华股份 公告编号:2025-017 山东嘉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调整套期保值业务相关事项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 交易目的:为充分利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规避和减少因原材料 价格大幅波动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促进公司稳健发展,公司拟使用 部分闲置自有资金开展与生产经营有直接关系的原材料的套期保值业务。 ? 交易品种:主要是与公司生产经营相关的原材料大豆。 ? 交易工具:包括但不限于期货、场内期权、远期、收益互换、场外期权、 外汇远期、掉期、货币互换、利率互换等金融工具及上述金融工具的组合。 ? 交易场所:经依法批准或者核准,具有期货和衍生品交易业务经营资格 的场内交易场所或场外交易机构。 ? 交易金额:公司开展期货和衍生品交易业务预计投入的保证金和权利金 最高余额不超过人民币 5,000.00 万元,该额度在审批期限内可循环滚动使用。 ? 履行的审议程序:公司于 2025 年 7 月 10 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四次会 议,审 ...
遭印度监管指控市场操纵,量化巨头Jane Street发内部信否认
第一财经· 2025-07-08 20:35
正在准备针对SEBI指控的正式回应文件。 美国量化交易巨头简街集团(Jane Street)与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SEBI)的"冲突"持续升级。7月8日,第一财经记者获得的简街集团向全体员工发出的内 部信显示,该公司已否认SEBI的全部指控,并称公司声誉被"错误或毫无依据的报告所玷污"。 日前,SEBI发布了一纸临时禁令,指控简街集团通过"恶劣的市场操纵行为"非法获利,据此禁止该公司进入印度市场。同时,SEBI冻结了简街集团在印度 的484亿卢比(约合40亿元人民币)资金。 面对SEBI的指控,简街集团强调称,其交易行为完全基于标准的套利和对冲策略,目的是通过市场机制确保相关金融工具价格的一致性,并为市场提供必 要的流动性支持。 简街否认"操纵市场"指控 在长达105页的调查报告中,SEBI聚焦简街集团在印度市场的系统操纵行为,重点聚焦两大争议交易:日内指数操纵、延长收盘价操纵。报告以2024年1月 17日的交易为例,详细拆解了简街集团交易策略的具体操作方式。 在致全体员工的内部信中,简街集团逐条驳斥了印度监管的指控。针对监管指控的"日内指数操纵"行为,该公司明确表示,SEBI所质疑的2024年1月17日的 ...
财政发力线索探析
太平洋证券· 2025-07-05 15:35
财政政策导向 - 2025年财政政策定调“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较2024年“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更积极,强化逆周期调节[5] - 2025年预算支出强度提升、进度加快,赤字率创新高,资源向民生、消费及新质生产力倾斜[14] 债务工具情况 - 2025年新增50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行资本,超长期特别国债计划发行1.3万亿元,较2024年增加3000亿元[17][18] - 2025年新增专项债限额4.4万亿元,较2024年增加5000亿元,增幅12.8%,投向、管理等升级[21] 工具落地进度 - 1 - 5月新增专项债发行1.6万亿元,占全年限额37.1%,快于去年同期的29%,资金多投向基建,土储获更多倾斜[26][29] - 1 - 5月化债资金发行进度达67%,中央财政靠前发力,1 - 5月国债发行总额6.29万亿元,同比增长38.5%[32][37] 后续政策方向 - 下半年专项债发行将提速,前5个月进度不足40%,剩余138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7月、10月分批拨付[6]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筹备中,预计规模5000亿元左右,杠杆效应5 - 15倍,有望拉动投资2.5 - 7.5万亿元[7]
★丰富政策工具 我国将推出稳就业稳经济若干举措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政策方向与战略定力 - 国家发展改革委强调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1] - 有关部门正研究丰富政策工具,出台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与去年增量政策形成接续[1] - 后续政策将成熟一项出台一项,包括支持就业、稳定外贸、促进消费、扩大有效投资、营造稳定发展环境五方面[1] 消费提振措施 - 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下达前两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超1600亿元,后续还将下达1400亿元左右[2] - 全方位扩大内需是今年经济工作重点,包括提振消费、扩大投资和畅通循环[1] 投资扩张计划 - 将工业软件更新升级纳入"两新"政策支持范围,加快消费基础设施和社会领域投资[2] - 制定充电设施"倍增"行动,支持300万以上人口城市建设停车位[2] - 力争6月底前下达2025年"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全部项目清单,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资本金不足[2]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中国人民银行将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2] - 创设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围绕稳就业稳增长重点领域精准加力[2] 外贸企业支持政策 - 商务部出台"一揽子"政策帮助外贸企业拓内销,加快内外贸一体化[3] - 对受关税影响较大企业加大市场渠道、国内消费、财政金融、服务保障四方面支持[3] - 推动政府增加财政投入、金融机构增加信贷、保险机构增加内贸险支持,减免企业租金等成本[3] 外汇储备管理 - 我国外汇储备投资组合分散化,单一市场或资产变动影响总体有限[3]
8000亿“两重”项目清单全部下达,多领域投资加快推进
第一财经· 2025-07-03 08:28
"两重"建设项目投资 - 国家发改委安排8000亿元支持2025年"两重"建设项目 其中第三批超3000亿元 共支持1459个项目 涉及长江流域生态修复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 高标准农田 城市地下管网等重点领域 [1][2] - "两重"建设聚焦科技自立自强 城乡融合发展 能源资源安全等发展急需领域 解决多年未办成的大事要事 [1][2] - 2024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7000亿元 通过编规划 出政策 创新体制机制等方式提高投入效率 [3] 重大项目投资进展 - 1-5月全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2万亿元 其中公路 水运分别完成8607亿元和870亿元 铁路投资2421亿元同比增长5.9% [5] - 1-5月全国水利建设投资达4089.7亿元 在建水利项目3.1万个 [5] - 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6.5% 增速比全部投资高2.8个百分点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6个百分点 [3] 资金支持政策 - 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力 三季度将发行11只超长期特别国债 其中4只发行时间提前 [5][6] - 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问题 力争6月底前下达全部项目清单 [6] - 2022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7400亿元 支持2700余个重大项目 本轮新型工具虽初始规模较小但有望扩容 [7] 项目影响与展望 - 重大项目对投资平稳增长发挥"压舱石"作用 预计2025年广义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增长9%左右 [1][3] - 项目落地加快将推动基建投资提速 在稳定经济运行 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1][3] - 推动建设改造城市地下管网超14万公里 提升系统安全韧性能力 [3]
500亿,上海设立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
FOFWEEKLY· 2025-07-02 17:58
金融资源供给 - 建立国资并购基金矩阵 设立总规模500亿元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 [1] - 运用1000亿元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 重点投向战略性项目和产业链核心环节 [1] - 创新"长期资本+并购整合+资源协同"机制 加强对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供给 [1] - 利用科创债、政策性金融工具保障优质招商项目资金需求 [1] - 深化跨境结算、融资、财资管理等一站式出海金融服务 [1] 重点应用场景布局 - 发布AI大模型、具身智能、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等重点应用场景 [1] - 重大应用场景优先向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倾斜 [1] - 开展场景路演、对接及揭榜赛马活动 举办场景应用创新大赛 [1] - 为获奖企业提供高校实验室、低成本办公场地支持 [1] - 优质垂类大模型项目纳入全市公共算力调度体系 对模型推理算力项目实施补贴 [1] 市场动态 - 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评选启动 [3] - 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聚焦中国资本力量 [3] - 上市公司并购基金设立热度上升 [3]
对地产和物价的关注度提升——2025年二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解读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6-30 16:22
经济形势分析 - 央行对上半年经济表现给予高度评价,指出"我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社会信心持续提振",较一季度例会"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表述更显积极,尤其突出社会信心的修复 [4][9] - 风险挑战方面,会议在延续"国内需求不足"判断的同时,新增"物价持续低位运行"的表述,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已提升对物价的关注度,明确提出价格调控思路从管高价转向管低价,从支持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 [4][9] 货币政策思路 - 会议提出"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与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述一致,预示政策将更注重执行中的动态响应,会议将一季度"择机降准降息"调整为上述表述,或因当前经济数据表现较好,且增量政策尚在落实和筹备阶段 [4][9] 汇率层面 - 会议删除"加强市场管理,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表明央行认为当前汇率处于合理区间,2025年底至2025年6月27日,人民币对美元从7.30升值至7.17,中间价与即期汇率裂口基本收敛,央行对汇率的态度从三个"坚决"转变为"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5][10] 债券市场 - 会议延续"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观察、评估债市运行情况,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的表述,并重申"防范资金空转",尽管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防空转"表述有所弱化,但二季度例会仍予保留,凸显央行对债市的持续关注 [5][10] 房地产领域 - 会议提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或与二季度房地产销售回落有关,一季度例会对房地产的判断为"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彼时销售稳定性相对较好,但二季度以来销售数据出现波动,尽管5月实施降准降息,销售水平仍未恢复至一季度 [5][10] 重点领域融资支持 - 会议明确"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做好'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预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或加速落地,前期5000亿元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已推出,后续相关工具或适时发力 [6][11] 资本市场 - 会议延续一季度"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定调,二季度以来资本市场表现积极,央行针对性工具成效显著,会议重申"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表态 [7][11]
【财政增量储备政策料适时推出】6月30日讯,文章称,对于下半年,多位专家认为,财政政策将加快存量政策落地,重点在于尽早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后续视经济运行情况,财政方面的增量储备政策有望适时推出、加码扩内需,可能的举措包括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预计下半年财政将额外筹集5000亿元到10000亿元增量资金,用于对冲外部不确定性的影响,财政或加力支持消费和投资,同时加力支持地方政府,增加地方可用财力。”招商银行研究院总经理助理谭卓表示,财政加力方式可能包括增发超长
快讯· 2025-06-30 07:45
财政增量储备政策 - 财政政策将加快存量政策落地,重点在于尽早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1] - 后续视经济运行情况,财政方面的增量储备政策有望适时推出、加码扩内需 [1] - 可能的举措包括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 [1] 财政增量资金规模 - 预计下半年财政将额外筹集5000亿元到10000亿元增量资金,用于对冲外部不确定性的影响 [1] - 财政或加力支持消费和投资,同时加力支持地方政府,增加地方可用财力 [1] - 财政加力方式可能包括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 [1]
专家称财政增量储备政策料适时推出
快讯· 2025-06-30 07:26
财政政策展望 - 多位专家预计下半年财政政策将加快存量政策落地 重点包括尽早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1] - 后续视经济运行情况 财政增量储备政策有望适时推出 可能举措包括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和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1]
财政部: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
第一财经· 2025-06-25 10:07
财政政策部署 - 财政部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重点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并准备增量储备政策以应对形势变化[1] - 政策工具包括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券发行,支持"两重""两新"建设,推动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惠民生等政策[1]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完善稳就业稳经济政策工具箱[1] 财政政策执行情况 - 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3万亿元同比增长4.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21万亿元同比增长16%[2] - 前5个月国债发行6.29万亿元同比增长38.5%,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98万亿元增长36.6%[2] - 政府债券净融资6.31万亿元同比多3.81万亿元[3] -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10.34万亿元已下达9.03万亿元[8] 增量政策方向 - 财政增量政策可能包括增发国债、地方政府债券、政策性金融工具等,重点保民生、稳投资、稳就业、扩内需、稳楼市[5] - 去年增量政策包括12万亿元化债组合拳、专项债券支持土地储备和保障房、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等[6] - 今年前5个月已发行1.63万亿元再融资债券置换隐性债务,完成年度限额81.5%[6] 重点领域支持 - 房地产政策将优化土地、规划、财政、金融支持,摸底土地和项目情况以稳定市场[7] - 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强化民生保障[7] - 发改委将下达"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并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资本金问题[7] 政策实施策略 - 增量政策设计强调系统统筹、集成创新、精准施策和把握力度时机[4] - 政策执行需一次性给足资金、靠前发力、分步实施并做好储备[4] - 专家建议提前发行明年化债额度,并为受关税影响企业提供财政支持[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