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002918) - 2025年10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7 16:22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行业总体开窑率不高 [2] - 行业中小企业出清受市场化竞争主导,环保政策推动作用有限,产能出清周期较慢 [4] - 陶瓷行业从增量红利时代步入存量竞争时代,产品销售均价连续多年下行 [5] - 陶瓷头部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6]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合并营业收入297,702.09万元 [7] - 2025年前三季度经销业务收入249,025.57万元,占比83.65%;工程战略业务收入48,676.52万元,占比16.35% [7] - 公司毛利率逐季改善,但后续降本降费空间将越小 [5] - 公司对部分房地产客户的应收账款等债权进行信用减值损失单项计提 [7] 销售策略与渠道调整 - 公司不断优化销售结构,多举措巩固经销业务,经销占比不断提升 [7] - 工程渠道销售收入同比下降,公司将根据地产客户风险、现金流、回款情况开展战略工程业务 [4] - 前三季度价格下滑原因包括为畅销规格品类做出价格让步、通过价格政策赋能经销商、处理部分库存产品 [5] 发展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以“大瓷砖、大建材、大家居”为发展战略,主营业务仍为瓷砖 [7] - 公司目前暂时没有国外建生产基地的计划 [2][3] - 公司目前暂时没有投资并购的计划 [7] - 公司坚定从消费需求出发,通过产品创新、品质提升和服务优化增强品牌吸引力 [6] 出海与产能转移 - 陶瓷产品属重物体,出口面临运输费占比高的问题,国外投资建厂可应对关税、反倾销及运输成本问题 [2] - 部分产能转移地(如东南亚、非洲)处于大建设时代,需求较大,但短时间大量投资建产能可能面临产能消化问题 [2][3]
润都股份(002923) - 002923润都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7
2025-10-27 16:1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9年,于2018年1月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2] - 公司是集药物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科技型医药企业,构建了从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的纵向一体化完整产业链 [2] - 主营业务为化学药制剂、化学原料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心脑血管、抗感染、消化系统、解热镇痛、麻醉等领域 [2] 研发战略与投入 - 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仿制药领域,以契合“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全产业链战略目标,提升产能利用率 [3] - 研发团队以自主运营为主,同时积极与国内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 [3] -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绿色工厂、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研发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3] - 当前研发重点集中在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抗感染类、解热镇痛类等领域,暂无针对脑卒中药品的具体研发计划 [4] 创新药进展:盐酸去甲乌药碱 - 1类创新药盐酸去甲乌药碱注射液用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辅助诊断和评估心肌缺血,安全性良好,属无创诊断 [3] - 该药于2024年3月提交注册申请并获受理,2025年4月完成药学补充资料提交,已进入CDE药学排队审批序列 [4] - 美国为最大MPI临床应用市场,2023年检查量约457万人,占美国2050万冠心病人群的22.3% [3] - 国内市场MPI渗透率较低,但受益于庞大冠心病患者基数、人口老龄化及精准医疗理念推广,未来市场前景可观 [3] 尼古丁业务 - 尼古丁产品由子公司润都制药(荆门)有限公司生产,归类为原料药制造业务 [4] - 2024年7月获《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有效期延长至2028年6月30日,上半年《药品生产许可证》新增化学原料药尼古丁范围 [4] - 上半年尼古丁销量显著提升,已获客户认可,可用于尼古丁疗法及减害化产品,但目前尚未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4]
天山股份(000877) - 2025年10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7 15:50
财务业绩改善 - 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亏损11.8亿元,亏损大幅收窄68.5% [1]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8.7亿元,同比增长43.5% [2] - 水泥熟料单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 [1] 成本控制与运营优化 - 水泥、商品混凝土成本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1] - 实现连续三个季度水泥熟料综合成本降低 [1] - 通过整合优势、规模效应、精细对标、深化集采等举措降本 [1][7] - 未来通过资源配置、集中采购、技术改造等举措仍有降本空间 [7] 海外业务发展 - 前三季度海外区域营业收入约11.3亿元,同比增长85.4% [2] - 海外业务毛利率达39.8%,显著高于国内业务 [2] - 公司将持续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积极响应"走出去"号召 [4] 行业环境与价格展望 - 第四季度水泥价格整体呈波动回升态势,受季节性需求改善和供给约束加强影响 [7] - 行业反对"内卷式"竞争共识更强,错峰生产等机制日趋成熟 [3] - 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各地错峰方案,为行业复苏注入信心 [3] 产能管理与战略 - 公司严格执行国家产能管理政策,坚定推动去产能 [5] - 有序推进产能管理工作,利用内部产能为主推动产能结构优化 [5] - 推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协调统一 [5]
国货航(001391) - 001391国货航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7
2025-10-27 15:4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完成货邮运输量90.21万吨,同比增长24.79% [3]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9.35亿元,同比增长21.92% [3] - 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108.93亿元,同比增长22.22% [3]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2.4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6.22% [3] 运营效率 - 2025年1-6月全货机日平均利用小时数约为13.29小时,较2024年同期的12.74小时有所提升 [3] - 公司持续强化生产组织,优化运力投放和市场布局,飞机日利用率总体稳中有升 [3] 运力与网络 - 国货航上半年远程机队规模达21架,下半年按既定计划推进飞机引进 [2] - 剩余330飞机客改货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 [2] - 2025年上半年新开成都-迪拜、上海-河内、广州-格拉斯哥等6条航线,并加密上海始发至欧美干线航班频次 [2] 市场与战略 - "十五五"期间中国航空物流将进入从"规模扩张"向"质效提升"跨越的关键阶段 [2] - 经济双循环驱动下高附加值产品运输需求激增,跨境电商爆发式增长催生极致时效需求 [2] - 公司正按照国家和集团统筹安排推进"十五五"规划制定,锚定打造综合航空物流服务商 [5] 价格管理 - 深化包机与协议竞价系统应用,探索更具市场吸引力的竞价模式 [2] - 推进运价管理规范化,建立舱位使用情况监控机制,在舱位和价格的精准管控上持续发力 [2] 竞争优势 - 品牌优势:彰显载旗航空的使命担当 [4] - 股东优势:多元结构战略合作保障长期发展 [4] - 运力优势:机队优化提升运营效率 [4] - 网络优势:优质航线提升服务能力 [4] - 保障优势:场站体系强化服务能力 [4] - 服务响应优势:客货并举战略和专业团队确保高效运营 [4] - 创新优势:数字赋能提升服务品质 [4] 股东协同 - 依托中航集团独特的航空禀赋资源,与战略股东持续深化业务合作 [4] - 持续拓展与菜鸟网络在跨境电商物流合作,优化合作航线,扩展合作模式 [4] - 与深国际、国泰航空等股东在国内市场布局、运行体系优化、全球网络开拓等方面加强合作 [4] 外部环境应对 - 将密切关注美国关税等外部因素对物流业的影响 [4] - 2025年1-9月中国出口总额达19.9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 [4] - 长周期将立足于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服务于中国制造业创新成长和产业消费升级 [4] 成都货站业务 - 货源结构:成都生物医药领域发展迅猛,公司已与药企合作开展美线主动冷链运输方案 [5] - 客户结构:积极服务本地电子信息、高端制造等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并深化与跨境电商及贸易企业合作 [5] - 区位优势:成都地处中国内陆中西部核心位置,是连接中亚、西亚、欧洲及东南亚的重要节点 [6] - 政策优势:四川省将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市及新区出台政策推动航空货运发展 [6]
苏 泊 尔(002032) - 002032苏 泊 尔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7
2025-10-27 15:16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68.97亿元,同比增长2.33% [4]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3.66亿元,同比下滑4.66% [4] - 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同比下滑,主要受外销业务影响 [4] 内销业务 - 内销业务通过聚焦核心优势品类和布局新品类延续稳健增长态势 [4] - “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对内销业务产生积极影响,公司通过自身投入有效支持内销发展 [5] - 线上渠道在天猫、京东和拼多多等传统电商平台发展稳定,抖音等社交电商保持较快增长 [9] - 线下渠道表现逐步趋于稳定,但仍受线上增长的结构性影响 [9] 外销业务 - 三季度外销承压,受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和欧洲市场需求疲软影响 [8] - 主要外销客户下调全年业绩预期对公司外销订单产生负面影响 [9] - 出口北美产品以炊具为主,公司已加大越南基地产能以应对关税政策不确定性 [9] 费用与运营 - 第三季度费用率上升,主要为应对市场竞争加大营销资源投入 [6] - 公司对日常费用实施严格管控,未来将继续优化资源投入效率 [6] - 公司持续洞察消费者需求,在核心品类研发创新同时培育新品类以保持可持续发展 [7]
汇川技术(300124)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10月27日)
2025-10-27 14:10
通用自动化业务 - 第三季度通用自动化40多个下游行业中绝大多数实现订单正增长,包括此前下滑的造纸、化工、冶金等行业也恢复正增长 [2] - 公司市占率提升主要来自替代外资品牌,尤其在汽车装备、半导体等行业通过以控制和驱动为核心的解决方案实现 [2] - 锂电行业增长是通用自动化业务增长的贡献之一,在半导体、3C装备、机床等多行业也实现较好增长,对伺服和PLC需求较高 [3] - 前三季度通用自动化业务核心利润率保持上升态势,价格竞争较去年同期有所缓和,通过高毛利产品如PLC快速增长、产品结构优化等措施保持毛利率稳定 [3] - 通用自动化板块中气动产品、CNC、精密机械、传感器等产品均实现较快增长,当前整体规模较小但未来具备较好成长空间 [3] - 2025年1至9月半导体行业订单体量约为2-3亿元,在通用自动化板块占比较小 [4] 海外业务拓展 - 2025年1至9月借船出海业务贡献订单量约9亿至10亿元,同比增长超50% [3] - 海外业务已投入700多名人员,研发端重点加大安全类产品及符合欧标、北美标准的产品开发力度 [4] - 在匈牙利、北美布局工厂并持续加大投入,核心战略围绕"研、产、销、投"展开 [4] - 新能源汽车业务在欧洲等发达市场进展较快,通用自动化业务在新兴市场推进快于发达市场 [4] - 联合动力1-9月海外业务增长近50%,高于国内增速 [5] - 国际化面临挑战包括欧美市场对中国品牌认知度提升需要时间、产品安全功能要求需要研发周期、外籍员工与中国团队文化差异等 [4] 机器人业务布局 - 智能底盘与悬架线控属于单车价值高、技术门槛高的差异化赛道,公司依托在电机、电力电子与机械领域积累提供有竞争力解决方案 [5] - 公司将重点发展"AI+视觉"技术并深度融合到工业机器人中,提升智能化水平 [5] - 人形机器人业务分两步走:优先打造核心零部件竞争优势,第二步聚焦工业场景推出叠加AI的智能双臂等产品和解决方案 [5] - 公司正与国内外主流人形机器人厂家积极沟通,批量订单仍需时间,将成立智能机器人事业部整合工业机器人、视觉与人形机器人业务 [6] - 在软件布局方面公司不直接研发大模型但会积极应用开源大模型,重点投入视觉技术和运动控制技术 [6] - 关节模组内部集成了电机、驱动器、编码器以及丝杠、减速器等部件,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 [6] 工业软件与数字能源 - 工业软件发展难点主要集中在核心技术积累不足、平台化能力弱等压力 [7] - 公司已投资约7-8家工业软件企业,涵盖流体仿真、机械仿真等领域,通过开放接口融入IFA平台形成协同生态 [7] - 公司将数字能源管理提升至新战略高度,聚焦ToB端和园区端,依托双碳目标与数字化技术打造新业务模式 [8][9] - 数字能源管理核心在于构建数字化能源管理平台,实现对能源结构及高效利用进行管理,储能作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9] 财务与运营 - 公司整体净利润率受业务结构变化影响,通用自动化业务通过优化产品结构等措施预计毛利率可保持稳定,中长期目标是实现净利润率稳步提升 [10][11] - 研发费用占比持续上升且增速高于收入增速,销售和管理费用因规模效应和平台化优势有所下降,三费率争取控制在17%左右 [11]
楚江新材(002171) - 2025年10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7 14:09
财务业绩概览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441.91亿元,同比增长13.29% [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55亿元,同比增长20.89倍 [2] 铜基材料业务 - 铜导体产品批量供货于机器人及线束知名企业,并拓展至5G通讯、智能互联、海洋工程等新兴领域 [3] - 精密铜带应用于屏蔽罩、高速连接器、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等5G关键部件 [3] - 异形铜导体切入船用电缆、海上风电及海底电缆等中高压传输场景 [3] - 年产5万吨高精铜合金带箔材项目计划于年内建成投产,实现紫铜带箔量产 [3] - 年产6万吨高精密度铜合金压延带改扩建项目(二、三期)计划于年内建成投产 [3] - 2万吨新能源汽车及机器人电子信号用超细铜导体项目计划于年内建成投产,满足AI算力数据屏蔽线需求 [3] - 4万吨高性能新能源轻合金(铝导体)及超细微铜导体项目计划于年内建成投产 [3] 军工碳材料业务(江苏天鸟) - 天鸟高新为国家航空航天重大工程配套核心单位,产品覆盖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喉衬、防热结构、透波材料等 [3] - 公司打破国外垄断,承担国内几乎全系列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喉衬纤维预制体的研发与供应 [3] - 产品应用于"天宫一号"、"神舟飞船"、"天舟六号"、"长征系列火箭"等国家重大航天任务 [3] - 2025年生产任务饱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产能利用率持续拉满 [4] - 已启动3亿元空天复合材料预制体产业化项目,预计达产后年产值6亿元 [4] 顶立科技业务 - 顶立科技装备业务占比90%,新材料业务占比10% [5] - 新材料业务涵盖半导体材料、金属3D打印材料、氮氧化铝粉末等 [5] - 公司北交所上市进入第二轮反馈回复阶段 [5] - 浏阳新工厂已投产,并开拓俄罗斯、日本及东南亚等一带一路市场,外贸收入占比大幅提升 [5] - 为核聚变第一壁材料制造提供钨合金超高温烧结装备、钎焊焊料非晶合金及工艺支持,已向相关单位供货 [6] - 已销售99.9999%纯度高纯碳粉应用于人造钻石、莫桑石等领域,实现小批量销售 [6] - 已对外销售小批量高温高压人造钻石生产热工装备 [6] 芜湖天鸟规划 - 芜湖天鸟定位为"预制体编织+复合沉积"一体化企业,推进汽车碳陶刹车盘进入主流供应商体系 [7] - 布局商业航空领域,承接江苏天鸟民品预制体业务,拓展热场材料业务 [7] - 江苏天鸟获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一级供应商"荣誉称号 [7]
深天马A(000050) - 2025年10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7 13:58
车载业务表现与展望 - 公司车载显示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约27% [2] - 面向国际头部整车厂的汽车电子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超70% [2] - LTPS车载业务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超76% [2] - 自2020年起连续5年保持全球车规TFT-LCD、车载仪表显示出货量全球第一 [2] - 车载抬头显示(HUD)在2024年首次登顶全球第一 [2] - 产品基本实现中系、欧系、美系、日韩系等国际主流品牌全覆盖 [2] 财务与盈利指标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4.52个百分点 [8][9] - 非消费类显示业务(车载和专显)营收占比超五成 [8] - 公司成本费用率同比降低约5.4个百分点 [8]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约15.7亿元 [10] - 2025年折旧预计较2024年差异不大,处在高峰水位,后续将逐步下降 [12] 技术发展与产品策略 - 公司坚持"2+1+N"发展战略(手机显示、车载显示为核心业务,IT显示为关键业务,工业品等为增值业务) [12][13][14] - 柔性AMOLED手机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快速提升,助力手机显示业务结构优化 [5] - 已开发多形态折叠技术(左右内折、上下折、三折叠、抽拉、卷轴等) [7] - 积极布局非显示应用技术(面板级智能天线、微流控生物芯片、智能调光玻璃、指纹识别等)并实现客户端出货 [14] 市场竞争与行业趋势 - 车载显示领域具有高壁垒和高客户粘性特点,竞争取决于综合体系能力 [4] - 汽车新四化趋势推动车载显示向高清化、大屏化、多屏化、个性化发展 [4] - 中小尺寸显示领域细分市场众多,车载及专显业务毛利率稳定性较消费品业务更好 [9] - 公司深耕中小尺寸显示领域40余年,形成全领域主流显示技术布局 [15]
润邦股份(002483) - 002483润邦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5-10-27 11:16
业务订单情况 - 船舶订单方面,已承接多艘海工及化学品船舶订单,并正积极洽谈多个海洋工程船舶、特种运输船舶等项目 [3] - 港口集装箱起重机业务发展迅猛,在手订单充足,市场拓展良好,产销规模持续提升 [3] - 高端装备智能化方面,已获得多个港口码头的自动化设备订单和设备自动化升级改造订单 [4] 市场与技术布局 - 海外市场方面,2024年度公司外销占比为80.44%,并在东南亚、南亚、中东、欧洲、澳洲、拉丁美洲、非洲等地区建立了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点 [4] - 公司积极融入人工智能发展,在集装箱港口起重机、移动式港口起重机、散料装卸及输送装备等产品上已逐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研发和应用 [4] - 海洋经济业务是公司重要的业务板块和未来主要业绩增长点之一,公司早在2011年就已在该领域布局,涉及海工船舶、海上风电装备、船舶制造等 [5] 股东回报与公司治理 - 2024年度公司分红水平较上年显著提升,未来在满足分红条件时将进一步加大分红力度,以更好地回馈投资者 [4][5] - 公司将继续聚焦主业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治理水平,以提高投资价值 [5]
乐普医疗(300003) - 2025年三季度报告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7 09:30
财务与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报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10.13亿元,预计全年可达14-15亿元 [2] - 传统心血管植介入和仿制药业务趋于稳定,预计明年收入端增长10%左右 [2] - 为应对集采,公司主动进行渠道库存管理,将经销商库存控制在1-3个月水平 [9] 心血管植介入业务与集采应对 - 冠脉植介入有三张药物球囊批文,集采后预计量价复合结果不变 [2] - 辅助球囊(切割球囊、乳突球囊、棘突球囊)集采后整体量价复合变化可能不大 [2] - 金属封堵器参与集采,左心耳封堵器市占率低可借机提升,可降解封堵器是否参与集采仍在沟通中 [2][4] - 可降解封堵器当前渗透率不到10%,若降价进集采可能提升至30% [4] - 植入式脑深部神经刺激器(DBS)预计近期获批,植入式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计划明年一、二季度申报 [4] 医学美容业务 - “童颜针”自8月初发货以来含税收入约1亿元,超出公司预期 [3] - 医美收入约20%来自KA渠道覆盖的大型连锁机构,产品已进入其中80%以上机构;大部分收入来自经销商渠道覆盖的1500-2000家中小型机构 [3] - 2025年医美业务收入目标10亿元,其中“童颜针”等产品目标6亿元,PDRN“三文鱼针”目标2亿元,热玛吉设备/耗材目标2亿元 [3] - PDRN“三文鱼针”预计明年一季度末获证,热玛吉已提交注册 [3] - “童颜针”370mg、220mg和110mg规格终端指导价分别为8800元、5800元和2980元 [10] 创新药研发进展 - MWN109注射液国内Ⅱ期临床已完成入组,计划明年二、三季度进入III期临床;口服片剂国内Ⅰ期临床接近完成,计划春节前完成Ⅱ期临床入组 [4] - MWN105正着手开展MASH和超重/肥胖适应症Ⅱ期临床试验 [4] - MWX203Ⅰ期临床试验入组完成约2/3,MWX401计划下月申报IND,预计明年一季度进入Ⅰ期临床 [4] 其他业务板块 - 外科麻醉业务受国家医保局2025年政策影响出现三个月停滞,现已重新报价入院 [4] - 体外诊断业务已基本见底,POCT和血栓弹力图仪竞争加剧 [4] - 可降解主动脉栓塞封堵器已完成5例植入,主动脉栓塞封堵器完成2例植入,准备进行100多例患者临床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