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
搜索文档
高安全性固态电池领域科学家贺艳兵表示 先“安全”再“性能”
深圳商报· 2025-11-02 07:18
固态电池技术优势 - 传统液态电池因使用液态电解液而易破损起火爆炸 而固态电池使用固体电解质可有效解决易燃问题[1] - 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终极方向 因其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上具有巨大优势[1][2] 技术研发与突破 -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曾受界面兼容性和离子电导率两大核心难题制约[1] - 研究团队在2023年实现技术突破并达到实用化水平[1] - 团队提出的"原位聚合固态化技术"通过原位反应构建离子导电复合界面 成为产业界解决界面兼容性问题的核心方案之一[2] 产业化进程与投资 - 为推进核心技术落地 相关团队于2025年初参与创立公司 专注"高介电复合固态电解质"等关键材料的批量化制造 产品已进入中试阶段[2] - 固态电池产业链已逐步成型 据GGII统计 行业投资规划总金额已超过2000亿元 规划产能超400GWh[2] - 固态电池产业已进入技术攻坚冲刺 迈向规模量产的爆发前夜[3] 行业参与者动态 - 深圳企业在固态电池领域布局活跃 覆盖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及复合体系等多种主流技术路线[3] - 例如 欣界能源于2024年8月启动建设全球首条5GWh级别的锂金属固态电池产线[3] - 欣旺达于2025年10月发布新一代聚合物全固态电池"欣·碧霄"[3]
监管出手!蓝科高新及高管涉关联交易隐瞒及资金占用被警示
深圳商报· 2025-11-01 18:33
监管处罚事件 - 公司前任控股股东中国能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及董事长刘斌因未配合披露关联方及关联交易、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收到甘肃证监局警示函 [1][2][3] - 公司及时任董事长段玉林、副总经理周春平因未披露关联方及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等问题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1][5][6] - 2019年及2020年未披露的关联交易金额分别为4476.43万元和7236万元 [2][5] - 2019年8月及12月支付给关联供应商的4700万元采购款在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期间被中国能源工程实际使用构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3][6] - 所有相关责任方均被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1][4][6] 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调整 - 公司调整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将原计划收购机械工业上海蓝亚石化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100%股权及中国空分工程有限公司51%股权变更为仅收购中国空分工程有限公司51%股权 [7] - 方案变更旨在优化公司资产结构支持工程业务强链补链推动向能源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 [7] - 此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构成重组上市且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7] 公司近期经营业绩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89亿元同比增长18.02%归母净利润为3330.98万元同比增长260.93% [7]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77亿元同比上升12.0%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1101万元扭亏为盈利1236万元 [7]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527.17万元同比增长197.65%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1383万元扭亏为盈利1003万元 [7]
事关安世半导体,中方发声!
深圳商报· 2025-11-01 11:29
商务部对安世半导体事件的评论 - 商务部就安世半导体相关问题应询答记者问 指出荷兰政府对企业内部事务的不当干预导致了全球产供链的混乱 [1] -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 充分考虑国内国际产供链安全稳定 将对企业出口提供支持 [1] - 商务部欢迎遇到实际困难的企业及时与商务部或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联系 并将综合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 [1]
理想致歉!召回上万辆起火款电动车
深圳商报· 2025-11-01 08:01
召回事件概述 - 公司主动备案召回计划,召回生产日期从2024年2月18日至2024年12月27日的理想MEGA 2024款汽车,共计11411辆 [1] - 召回原因为该批次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特定条件下会导致冷却回路中动力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的冷却铝板腐蚀渗漏 [1] - 潜在风险包括故障灯点亮、动力受限及无法上电,极端情况下可能造成动力电池热失控,存在安全隐患 [1] 问题原因与解决方案 - 缺陷根源在于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导致动力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的冷却铝板被腐蚀并可能渗漏 [1][3] - 公司将免费为召回范围内车辆更换冷却液、动力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 [2] - 公司已建立云端预警程序,可在冷却液渗漏导致安全隐患时提前预警,并通过客服及车机系统联系用户安排救援 [2] 关联事件与公司回应 - 此次召回与10月23日晚在上海发生的一起理想MEGA 2024款车辆起火事件相关 [2] - 公司就起火事件发布微博表示歉意,并说明事故调查尚未形成最终技术结论 [2] - 公司内部调查复核数据显示,事故车同批次车辆存在相同安全隐患 [3] - 公司CEO强调此次为主动召回,面对潜在风险不能等待,安全是公司首要原则 [3] 涉及产品信息 - 理想MEGA是公司旗下首款纯电车型,也是其首款MPV车型 [3] - 该车型于2024年3月1日正式发布,全国统一零售价格为55.98万元 [3]
688496,遭立案调查!
深圳商报· 2025-10-31 23:59
10月31日,清越科技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虚假记载,根据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 定对公司立案。 清越科技表示,若后续经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认定的事实,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实 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清越科技同时称,目前公司各项经营管理、业务及财务状况正常。 资料显示,清越科技主要从事OLED等新型显示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清越科技刚披露的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76亿元,同比下降13.64%;归母净利润亏损4335.34万元,上年同期亏损4887.5万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4922.57万元,上年同期亏损5456.24万元。 其中,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47亿元,同比下降41.4%;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999万元变为亏损1259万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扣非归母净利 润自去年同期亏损1085万元变为亏损1493万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 对于营收下滑,清越科技称,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公司电子纸模组销售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 事实上,清越科技已深陷亏损泥潭两年多。清越科技 ...
A股三季报收官 近八成公司盈利
深圳商报· 2025-10-31 19:30
整体业绩概况 - 截至10月30日,超5300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报,其中逾4100家前三季度实现盈利,占比近八成 [1] - 2853家公司净利润较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增长,占比54.00% [1] - 上市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77%和6.37% [1] 行业表现 - 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逾九成行业整体盈利,17个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 [2] - 综合、钢铁、有色金属、传媒、非银金融、电子、计算机等行业净利润增幅居前,同比增速分别达2843%、1289%、41%、40%、38%、37%、33% [2] - AI、半导体、电子、通信等科技类公司业绩持续向好 [1] 高增长公司表现 - 近700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翻倍,超110家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5倍,超60家增幅超过10倍 [2] - 方正电机、源杰科技、晶瑞电材等5家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0倍,其中方正电机增幅达1531倍,源杰科技增幅193倍,晶瑞电材增幅192倍 [1][2] - 总市值超5000亿元公司中,寒武纪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21.49%,中际旭创同比增长90.05%,中国人寿同比增长60.54% [2] 龙头企业业绩 - 四大国有银行、三大电信运营商三季报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双增长 [1] - 超50家上市公司净利润超100亿元,超20家超300亿元,超10家超600亿元,8家超1000亿元 [2] - 紫金矿业、中国稀土、华友钴业等“反内卷”行业公司业绩大增 [1]
从业人员违规操作!中银证券重庆分公司收警示函
深圳商报· 2025-10-31 18:15
公司合规问题 - 重庆分公司因内部管理薄弱被出具警示函 存在从业人员使用他人账户买卖股票 违规操作客户账户 将客户账户交由他人使用等行为 公司未能有效监测和处理股票异常交易 [1] - 公司分支机构多次因合规问题被采取监管措施 涉及基金销售 投资顾问业务 营业部员工行为管理等领域 [1] - 呼和浩特新华东街证券营业部于今年7月被内蒙古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1] - 十堰上海路证券营业部员工薛航于今年6月被湖北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因其在未登记为投资顾问的情况下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 [1] - 赣州新赣州大道证券营业部前经纪人郭清平于5月14日被江西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因其超出授权范围向他人推介非公司提供的金融产品信息 [1] - 乌鲁木齐东风路营业部财务主管朱丽因违规买卖证券 于5月12日被新疆证监局处以5万元行政罚款 [2]
学习胖东来效果未显!永辉超市前三季度净亏损7.1亿元
深圳商报· 2025-10-31 17:07
10月30日晚间,永辉超市(601933)(601933.SH)发布2025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4.34亿元,同比下降 22.21%;归母净亏损7.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32亿元;扣非后归母净亏损15.0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4亿元。 | 项目 | 本报告期 | 本报告期 比上年同 期增减变 | 年初至报告期末 | 年初至报告期末比上 年同期增减变动幅度 | | --- | --- | --- | --- | --- | | | | 动幅度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 12.485.749.027.13 | -25.55 | 42,434,206,818.13 | -22.21 | | 利润总额 | -565.013.119.73 | 不适用 | -772,072,910.49 | 不适用 | |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 | -469.252.174.80 | 不适用 | -709,823,733.04 | 不适用 | | 润 | | | | | | 归属于上市公 | -699,530,847.38 | 不适用 | -1,501,716, ...
深圳具身机器人企业频频获得大订单,从“技术炫技”走向“工具化普及” 人形机器人进入“产业兑现期”
深圳商报· 2025-10-31 15:25
业内普遍认为,当前订单的持续释放,是继"资本热"之后,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产业兑现期"的信号。 随着下游制造业加速数智化转型,人形机器人正在从"技术炫技"走向"工具化普及",深圳则在这一轮产 业落地中,承担起全国"率先量产"的角色。 大笔订单连环落地 近两个月,人形机器人赛道可谓捷报频传:从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到新能源制造,一批深圳科技企业 正在以连续签单的节奏,推动具身智能从概念验证期跨入规模应用期。 10月15日—16日,优必选接连斩获了两笔大订单,第一笔为与A股某知名上市汽车科技公司的人形机器 人采购合同,金额超3200万元;第二笔为中标"广西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及测试中心设备采购及安装"项 目。两笔订单均要求在2025年内完成交付。今年,不包括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天工行者,仅优必选Walker 系列人形机器人全年已获得超6.3亿元订单。 9月11日,智平方与惠科股份的全资子公司——深圳慧智物联达成战略合作,未来3年内,在惠科全球生 产基地部署逾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据知情人透露,该笔订单金额接近5亿元,按此换算,每台机器 人价格在50万元左右。这一订单,不仅是行业迄今公开的最大规模订单,也因其明确的交付计 ...
招商银行净利增长0.52%
深圳商报· 2025-10-31 15:23
财务业绩概览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514.20亿元,同比下降0.5%,归母净利润1137.72亿元,同比增长0.52% [1]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814.51亿元,同比增长2.11%,归母净利润391.32亿元,同比增长1.22% [1] - 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7%,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2个百分点 [1] 净息差与资产收益率 - 公司第三季度单季净息差(日均口径)环比下降3个基点至1.83%,主要受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影响 [1]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贷款平均收益率为3.25%,环比下降13个基点,主要受5月LPR下调及信贷需求不足持续影响 [1] 非利息收入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非息收入同比下降4.2%,但降幅较上半年收窄2.5个百分点 [2] - 公司前三季度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0.9%,实现由负转正,主要得益于财富管理业务强劲增长 [2] - 公司前三季度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18.8%,其中代理基金收入同比增长38.76% [2] - 公司前三季度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下降11.4%,主要因债券及基金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亏损,累计亏损达88.27亿元 [2] 资产负债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总资产12.64万亿元,同比增长8.5%,总贷款7.14万亿元,同比增长5.6%,总存款9.52万亿元,同比增长8.9% [2] - 公司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对公贷款同比增长14.2%,主要投向制造业、批发零售及信息传输行业 [2] - 公司零售贷款同比增长3.4%,其中消费贷、小微贷款保持正增长,但按揭贷款增速放缓 [2]